一次承諾,蕪湖的哥堅守十年陪伴空巢老人

承諾 中秋節 端午節 社會 老春快報 2017-06-04

一次承諾,堅守十年陪伴空巢老人

女兒在外地,老伴離去,讓他的晚年生活變得寂寞和孤獨;而李根銀的出現,讓老人再一次找到了家的溫暖。老人叫楊振球,年過八旬,家住安徽蕪湖東內街一個老舊小區。10年前,李根銀開車和楊大爺女兒相識,一句承諾,李根銀堅守十年,一有空就前往楊老家,陪伴老人散步、聊天做家務,遇到中秋、端午,李根銀還將老人接到家裡過節,李根銀和老人結下了“父子情”。

開車遇到楊家人 開始“常回家看看”

說起楊振球老人的“乾兒子”李根銀,老人忍不住的誇獎說,他是好人呀,中國好人!認識他就是緣分。

昨天,記者聯繫上李根銀時,他正陪著楊老準備出去散步。說起和楊家結下的緣分,李根銀記憶猶新。

那是2007年春節前的一個雨天,李根銀像往常一樣開車經過蕪湖汽車站候機樓。一位女士向李根銀招手,乘車回家。李根銀將女士的兩個行李箱搬上出租車後備箱,車開到了蕪湖東內街一個老舊小區,李根銀得知乘客家住三樓時,幫她將行李箱送到了三樓。

一次承諾,蕪湖的哥堅守十年陪伴空巢老人

李根銀提著行李箱來到三樓,才發現她家有兩位年近八旬的父母。女士拿出30元錢,說是多餘的是小費,以示感謝,被李師傅挽言謝絕,只收了打表的9元錢。

“你這位師傅真好,下次還打你的車”。臨走時,女士告訴他,她姓楊。楊女士留下了李根銀的電話號碼。十多天,楊女士果然打來了電話,說讓李根銀送她一家去南京機場。

由於楊女士的母親身體很胖,行動不便,李根銀只能揹著她走下三樓,一直背到車旁,將大媽扶進車內。

途中,楊女士告訴李根銀,她父母在蕪湖生活,只有她一個女兒,但她遠嫁到深圳,每年只有二三次回蕪湖,這次是帶父母到深圳過年。由於李根銀的熱情周到服務,感動了楊女士,說她以後每次回蕪都讓李根銀接送。

通過幾次的交往,雙方成了朋友。李根銀像楊女士承諾,以後他會抽空,看望在蕪湖生活的兩位老人。

一次承諾,蕪湖的哥堅守十年陪伴空巢老人

楊振球的老伴,體胖多病,又不能走路,已經好幾年沒有到外面去看看了。一天,楊振球老人給李根銀打去電話,說是想帶著老伴去鏡湖公園看看。李根銀開車來到楊振球家,將楊大媽抱下樓扶上車,一車開到了鏡湖公園。

見兩位老人很開心,李根銀當起了導遊,遊玩了鏡湖公園,又開車到了長江大橋,經濟開發區,隨後又沿濱江公園長江邊,來到高薪開發區,幾乎繞蕪湖一週。兩位老人看到蕪湖這麼美麗,好像一下子年輕了幾十歲,一路上談笑風生。從此以後,只要抽出時間,李根銀不僅“常回家看看”還帶著老人出去遊玩。一句承諾,堅持了10年。

一次承諾,蕪湖的哥堅守十年陪伴空巢老人

老伴去世 老人倍感孤獨 將老人接回家過節

2014年春節,兩位老人到深圳的女兒家過年,四月初,楊大媽因病,在深圳的女兒家離世。楊振球老人在外住不慣,執意要回到蕪湖。老伴的離世,揚老感到更加孤獨。

“我每次前去看望,楊老伯都十分高興,拉著我的手久久不放,就像見到久違的親人。我們一起看書,讀報,聊天都很開心。”

一次承諾,蕪湖的哥堅守十年陪伴空巢老人

於是,李根銀再次給楊家一個《承諾》,每年的春節到女兒家過年,五月端午,八月中秋兩個節日,就把老人接到李家,和李家兒孫們一起過節,共享天倫之樂,楊老高興的直點頭眼含著淚花。

諾言在時光中化作了親情 。李根銀說,一開始,也許只是作為對朋友的承諾,可時間長了,感覺自己就是老人的兒子。老人只要說起李根銀,逢人便誇,說他孝順。

一次承諾,蕪湖的哥堅守十年陪伴空巢老人

花開有序,歲月無聲。十年時間,李根銀把回家看望老人,當成了習慣。“老人是一位老中醫,儘管年事已高,只要有人上門,他都會替人把脈,免費看病,我也為老人感動。”因為承諾,李根銀與這位失獨老人結下十年“父子情”,這情分如涓涓細流般悄然流淌,他會一直堅持下去。李根銀用再平常不過的“常回家看看”,讓人們看到了人世間最美的孝心和最溫暖的家庭。

一次承諾,蕪湖的哥堅守十年陪伴空巢老人

李根銀是一名出租車司機,也是一名愛心志願者,曾因獻血救助他人,2015年底,因“不顧個人安危勇鬥蟊賊守護公共財物”事蹟,被中華見義勇為基金會授予“全國見義勇為英雄司機”榮譽稱號。前不久,李根銀又被安徽省文明辦授予“安徽好人”榮譽稱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