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雜貨店到百貨大王,捐一半身家83億,成立國內最大個人慈善基金

陳發樹 新華都 投資 唐駿 擔撲 擔撲 2017-09-29

開雜貨店到百貨大王,捐一半身家83億,成立國內最大個人慈善基金

陳發樹,曾經的福建首富,曾經資產位列全國富豪榜前十名的一個富豪。不過在這個互聯網時代靠線下百貨起家的他,似乎都被遺忘了,這個時代是馬雲、劉強東的時代。

不過陳發樹雖然是靠傳統行業起家,但是他並不是一個保守的人,從他這些年幹下的三件驚天動地的大事就可以看出來。

2008年有著打工皇帝之稱的唐駿離開了鼎盛的盛大遊戲,加入了新華都。陳發樹挖唐駿的代價是10億人民幣,當時震驚了全國了。

2009年10月20日,陳發樹正式捐贈價值83億人民幣的有價證券,組建國內最大的個人慈善基金。這筆資金佔到陳發樹全部財產的45%。即使捐了83億,2010年,“2010新財富500富人榜”,陳發樹還是以270億元資產排名第十。

開雜貨店到百貨大王,捐一半身家83億,成立國內最大個人慈善基金

從2009年開始,陳發樹數次投入巨資成為了雲南白藥的股東。豪擲253.7億元巨資,取得上市公司雲南白藥的控股股東白藥控股的50%股權,陳發樹的魄力之大,令外界頗為側目。

出生於1961年的陳發樹年紀跟馬雲差不多,不過他卻比馬雲更早的發家了,他走的是一條更加符合中國富豪的發家之路。少年靠自己雙手打拼,賺到第一桶金之後,通過不斷投資壯大自己的生意,最後成為了富甲一方的富豪。

1982年,陳發樹從安溪坐上一輛滿載木料的貨車來到廈門。返回後,他坐公交車去了一趟廈門,很快就和一家公司簽訂了一份運送木材的合同書,兩車木頭賺了1000多元。先是汽車運,再是火車託運,到1986年,他已成為泉州較大的木頭貿易商,在廈門購置了第一套房產。

1987年,陳發樹並不滿足於小打小鬧,他把剛剛在廈門購買的房產抵押出去,買了一部三輪摩托車,開始幫一個小店拉貨,後來買下了這個小店,成為了新華都百貨的雛形。

開雜貨店到百貨大王,捐一半身家83億,成立國內最大個人慈善基金

從這家小店開始,陳家人靠著自己勤勞的雙手,竟然在七八年內成為了福州百貨業有名的企業。1995年,他在福州開了新華都百貨,從此新華都開始了企業化,集團化的運作。到了1997年這家由小雜貨店起家的公司,已經變成了一家大型的集團公司,公司以百貨、超市為主,並投資工程機械、房地產等行業,並積極參股旅遊發展公司和礦業,集團的事業構架初具規模。

1999年11月武夷山旅遊成立,新華都集團參股35%,這家公司現在已經成為了上市公司,陳發樹的投資眼光還是非常獨到的。

2003年5月新華都集團選擇其福州五四路購物廣場所在的友匯廣場作為起點,該項目曾一度擱淺,新華都集團聯手外資企業春城(新加坡)投資有限公司收購友匯廣場原開發商華福大酒店有限公司,一舉控股51%。

2003年底福建紫金礦業H股在香港高調上市。他是最大的自然人股東,一夜間身價遽增14億港幣。

開雜貨店到百貨大王,捐一半身家83億,成立國內最大個人慈善基金

其實陳發樹雖然起家於傳統行業,但是他對於IT行業也是情有獨鍾。他已經積極投資IT行業,位於廈門市軟件園二期望海路的新華都信息科技,系新華都集團投資成立的一家主要從事POS機推廣及相關信息培訓、諮詢的全資控股公司。

2008年除了唐駿加盟之後,還有一件大事,就是新華都在深交所上市,上市之後陳發樹的身家快速上漲,成為了國內有名的富豪。

兒時的陳發樹家境貧寒,甚至小學都未能夠讀完,但就是這樣一位可能當時還無法寫出自己名字的人,締造瞭如今的商業神話。

陳發樹雖然是出身於傳統行業,而且並不是科班出身,但是他在商場縱橫,橫跨許多行業,並且大部分都取得了成功,可以說是一個真正的商業天才。陳發樹還是一個非常有善心的人,在2009年他就捐出了差不多一半的資產,成立了國內最大的個人慈善基金。

陳發樹平時不抽菸,陪客人吃飯時也不喝酒,只是選擇喝茶。陳發樹認為,茶道即良心之道。茶道精神是慈善的一種昇華。陳發樹可以說是福建近20年來,最成功商人之一。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