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患暴發性心肌炎 煙臺山醫院多科室聯手9天搶回一條命

產科 懷孕 技術 急救 中國山東網煙臺頻道 2019-05-26

中國山東網煙臺5月24日訊(記者 景立婷 通訊員葉杏 邢守林 姜豔) 對於一名女性,當媽媽是再高興不過的事了,可是對於煙臺的小華(化名)卻是一場惡夢,剛懷孕不久就患上暴發性心肌炎,差點要了她的命,多虧了煙臺山醫院重症醫學科、血管外科、產科、超聲科等科室的10餘名醫護人員9天日夜奮戰,終於將她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

孕婦患暴發性心肌炎 煙臺山醫院多科室聯手9天搶回一條命

煙臺山醫院重症醫學科和血管外科頂住壓力,果斷手術

小華今年28歲,本月初她懷孕快兩個月了,自從得知懷孕後,她們全家都特別高興,尤其小華本人,因為要做媽媽了,心情格外好。5月7日,小華早上起床後就感覺到有些不舒服,出現噁心嘔吐和頭暈,自己以為是妊娠反應,沒有太在意,可是嘔吐症狀越來越加重,還出現了全身乏力表現,於是趕緊到煙臺山醫院檢查,急診以“妊娠劇吐”收住產科。

產科嚴倩主任經過檢查後,發現小華整體狀態呈現一種“休克”的表現,無法用妊娠嘔吐解釋,本能的職業敏感性和豐富的臨床經驗,嚴倩主任懷疑“心肌炎”,追問病史,這才得知小華在一週以前出現過“感冒、發燒”,體溫最高達39℃,口服了3天“阿莫西林”膠囊,體溫降下來了。這一病史的補充,進一步驗證了嚴倩主任的判斷,立即請心內科和重症醫學科會診後,診斷“急性暴發性心肌炎”,小華的病情繼續加重,出現血壓下降、皮膚四肢溼冷、無尿,病情危重,轉到了重症醫學科治療。

重症醫學科主任黃伶迅速採取了暴發性心肌炎的一系列常規治療措施,經過ICU十幾個小時的強化監測與治療,小華的病情沒有達到理想的控制狀態,病情仍在進展,至5月8日上午9點,血壓開始急劇下降到了危及生命的界限。在這緊急情況下,黃主任當機立斷,決定採用“葉克膜”(ECMO)進行體外生命支持治療。刻不容緩,時間就是生命!一聲令下,ECMO團隊立即開始行動,超聲科副主任醫師張忠英床旁評估,通過超聲她發現小華的動脈管腔狹窄明顯,這給搶救這場戰役設立的一道很大障礙。

記者瞭解到,暴發性心肌炎是心肌炎最為嚴重和特殊的類型,主要特點是起病急驟,病情進展極其迅速,患者很快出現血液動力學異常(泵衰竭和循環衰竭)以及嚴重心律失常,並可伴有呼吸衰竭和肝腎功能衰竭,早期病死率極高。在這種情況下,別無選擇,血管外科王文利副主任醫師來到床前,經過再三檢查,發現小華的股動脈要比一般人的要細很多,而行ECMO治療的動脈置管需要的管腔又很大,這為做手術帶來了很大的難度和風險。

經家屬同意,血管外科頂住壓力,決定做手術進行置管。護士長王旭光、張學剛和杜美豔主管護師以最快的速度做好手術準備,王文利副主任醫師和房濤主治醫師一起配合,行股靜脈及股動脈置管術。術中發現患者動脈管腔與ECMO動脈置管的管腔幾乎一樣粗,他們打破單側同時置入動靜脈管路的常規,果斷採取雙側分別置入動靜脈管路的方法,經過近兩個小時的努力,成功完成置管,為ECMO心臟輔助奠定了基礎!大家深深地吸了一口氣,但這場仗並沒有結束,由於暴發性心肌炎、心源性休克導致患者多個器官出現衰竭,醫生毫不猶豫給予血液淨化、IABP等支持治療。經過9天的日夜奮戰,患者心臟功能恢復,於5月17日成功撤離了ECMO機器,昨天記者得知,小華的呼吸機也撤了,目前生命體徵很平穩,已經脫離生命危險。

孕婦患暴發性心肌炎 煙臺山醫院多科室聯手9天搶回一條命

煙臺山醫院重症醫學團隊聯手搶救,患者轉危為安

回想起這場搶救小華的這場戰役,醫生們仍心有餘悸,多虧了當初產科嚴主任判斷準確,多虧了超聲科評估到位,多虧了血管外科團隊的高超手術技術,同時也多虧了ICU治療方案和技術先進,小華的生命才保住。

相關鏈接:ECMO是什麼技術?記者向重症醫學科的主任黃伶請教。黃主任講ECMO是一項頂尖的體外生命支持技術,也叫“人工心肺”技術,代表一個醫院的危重症急救水平,被譽為危重症患者的"救命神器"。其原理是將靜脈血引出,經膜肺氧合後回到動脈,可以代替患者心肺功能,讓心臟和肺臟得到休息,使機體得到充足的氧氣供給,有充足的時間等待心肺功能恢復,為治療原發病爭取時間。

孕婦患暴發性心肌炎 煙臺山醫院多科室聯手9天搶回一條命

煙臺市煙臺山醫院重症醫學團隊

據悉,煙臺山醫院重症醫學科自2016年以來,在黃伶主任積極推動下,在多學科團隊協助下,到目前已開展了9例ECMO,隨著技術的不斷完善,無論是在上機時機還是團隊配合以及管理方面都有了極大提高,有了多次經驗總結及積累,這一例暴發性心肌炎患者重獲新生,標誌著煙臺山醫院對危重症患者強大的救治能力和技術水平。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