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虞鎮地名故事多!殿山、銅官山、周行橋……都是老常熟人才知道的歷史了

海虞鎮地名故事多!殿山、銅官山、周行橋……都是老常熟人才知道的歷史了海虞鎮地名故事多!殿山、銅官山、周行橋……都是老常熟人才知道的歷史了

因縣境東臨滄海、西倚虞山,

常熟最早名為海虞

如今,這個名字

被位於常熟北隅的鄉鎮所得。

能當得起一城之名,

足見海虞鎮的歷史文化淵源之深。

海虞鎮地名故事多!殿山、銅官山、周行橋……都是老常熟人才知道的歷史了

海虞鎮境內有山有水,

古村、古街、古宅隨處可見,

僅從地名入手,

就能挖掘出許多史料趣聞。

福山集鎮

提起海虞鎮,

就不得不說福山集鎮。

福山因境內一山得名,

本名覆釜山,

又稱釜山,

後人取其諧音稱福山。

福山集鎮歷史悠久,據《重修常昭合志》載:“福山鎮,跨福山港口,其西南有城堡,為古南沙縣地,距今縣城三十六裡,福山鎮總兵官駐焉。”

漢代建制為南沙鄉,並置司鹽都尉署。晉鹹康七年設南沙縣。樑大同六年以南沙縣改為常熟縣,併為縣治。唐武德七年,常熟縣治移至原海虞縣城。清雍正四年,福山全境屬常熟縣。清宣統二年實行市、鄉制,福山、蕭橋、鄭橋一帶屬福山鄉。民國十八年,設福山區,轄福山鄉、耿涇鄉。民國二十三年,福山設鎮。民國三十五年原武安鄉、蕭橋鄉併入福山鎮。

1985年福山撤鄉建鎮。1999年6月,福山、王市、周行三鎮合併建立海虞鎮。福山鎮跨港兩岸,原為江南軍事重鎮,歷代派重兵駐守,先後建有南沙城、金鳳城、福山舊城、福山總兵城等城堡。總兵城毀於清咸豐十年,清同治初重建總兵衙門。殘留東、南、北三座城門在民國時期被先後拆除,西門城基地處西灣街外,在20世紀50年代尚遺殘跡。

福山集鎮地域不大,

但境內卻有銅官山殿山兩座山。

海虞鎮地名故事多!殿山、銅官山、周行橋……都是老常熟人才知道的歷史了

銅官山

海虞鎮地名故事多!殿山、銅官山、周行橋……都是老常熟人才知道的歷史了

銅官山位於原福山鎮之西,

而樑大同六年至唐武德七年間

常熟縣治設在古南沙城即原福山鎮一帶,

銅官山處在當時常熟縣治附近,

所以銅官山又名常熟山。

《重修常昭合志》載:“常熟山,在縣北三十七裡,高一百五丈,周七裡。本名銅官山,唐天寶六載改今名。山上有石如船,於諸山中為窿起。”

海虞鎮地名故事多!殿山、銅官山、周行橋……都是老常熟人才知道的歷史了

銅官山高41.1餘米,山南麓有巨石隆起2米許,寬約5米,呈長方形,兩頭狹窄,因外觀如船形,俗稱“石船”。

“船”身鐫刻“銅官山石船詩”七律一首,詩為:

聞道巖阿有石船,登臨始信不虛傳。帆憑老樹風前掛,纜藉閒藤雨後牽。亙古未經江口浪,至今猶宿嶺頭煙。緣何不泛桃花渡,停泊山谿幾百年。

海虞鎮地名故事多!殿山、銅官山、周行橋……都是老常熟人才知道的歷史了

明代常熟書法家嚴澍於萬曆二十年書並留名。因年久風化,部分字跡已磨泐不清。該處於1982年11月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殿山(即福山)

福山古名覆釜山、釜山

就是得名於如今的殿山。

唐天寶年間,

此山由釜山改名金鳳山,

五代後梁乾化三年改稱福山,

宋建東嶽聖帝殿,

又改名殿山。

海虞鎮地名故事多!殿山、銅官山、周行橋……都是老常熟人才知道的歷史了

山高35.3米,與江北狼山相峙,形成長江門戶之一。東側為福山港,福山塘過此入江。殿山之巔有一塔。相傳宋人為鎮風水“聚福”而建塔,故名聚福塔。聚福塔始建於南宋,原為七級磚塔,內有石級直達塔頂,每塊塔磚之一端,均刻“聚福塔”三正楷字。至清末民初,塔已僅剩底層,人稱之為“塔幢”。

海虞鎮地名故事多!殿山、銅官山、周行橋……都是老常熟人才知道的歷史了

1940年在原址重建五級磚塔。後漸廢,至1978年全圮,“聚福塔”字樣的塔磚也盡散失。1992年至1993年,原址重建。如今的聚福塔為七級磚身木塔樓閣形式,高23米,用琉璃瓦鋪蓋每層塔面,塔內設角鋼結構樓梯可登頂。塔頂外飾圓形環,頂端呈葫蘆狀。塔身結構堅固,外觀美麗。其下立“重建聚福塔碑”一通,並在周圍建涼亭、茶室,種植花木。

王市集鎮

王市集鎮

也是海虞鎮一大集鎮。

王市以姓氏得名,

曾名王墅、旺墅及耿涇鎮。

《重修常昭合志》載:“王市,跨耿涇塘,距城三十五里,街二道。有法雲庵、地藏殿、高神廟、總管廟、鬥姥閣、耿公書院。”

海虞鎮地名故事多!殿山、銅官山、周行橋……都是老常熟人才知道的歷史了

記憶中的王市時裝節

唐宋時,王市屬常熟縣端委鄉承化裡、青山裡和開元鄉興國裡。元末,村民依耿涇塘聚居,至明代形成集鎮,街二道,後發展成四道。清代,因商業興盛,百姓亦稱之旺市。清雍正四年,王市境內耿涇塘以東屬昭文縣,耿涇塘以西屬常熟縣。清宣統二年,王市屬耿涇鄉。

1954至1957年,王市為梅李區直屬鎮。1957年設王市鄉。1986年王市撤鄉建鎮。1999年與福山、周行合併建立海虞鎮。

周行集鎮

周行集鎮因橋得名。

明初有僧至此建廟造橋,

取“周行天下”之意,

遂名周行。

清宣統二年,周行屬虹橋鄉。民國二十三年,周行設鄉。1950年,王市、曇花、龍墩三鄉及由何村鄉劃出部分村,組建周行鄉。1992年撤鄉建鎮。

1999年與福山、王市合併建立海虞鎮。境內有周行橋,跨大坍塘,東接橋東街、西連橋西街。周行橋建於元末,始為木橋。清乾隆二年改建為三跨響板石橋。清道光十六年坍廢,後草草修復。民國十八年重建,橋長10米,兩跨中間砌有橋墩,為石樑、石板橋,並以鐵欄杆圍護。1976年改建為混凝土結構的拱形橋,跨徑24.6米,寬3米。2001年又改建為混凝土結構的平板橋,跨徑18米,寬2米。

圖片來源:墨者攻再守、i海虞

文/張怡心 編輯/吳婷怡

常熟日報編輯中心誠意出品

爆料丨18915661029

版權聲明:本微信中原創內容(包括文字、圖片、視頻、音頻等)版權歸常熟日報、常熟新聞網所有,未經常熟日報、常熟新聞網事先書面許可,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方法修改、翻版、分發、轉載、複製、發表、許可或仿製本微信中常熟日報和常熟新聞網擁有版權或經許可使用的任何內容。

在看點這裡

海虞鎮地名故事多!殿山、銅官山、周行橋……都是老常熟人才知道的歷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