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史詩級"暴雨之下,白宮漏水了!遭美國毒舌調侃

美國東部時間8日早晨,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打亂了早高峰上班族的節奏。美國首都華盛頓及周邊的弗吉尼亞州、馬里蘭州的部分地區在早晨的兩個小時內遭遇了被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稱之為“史詩級暴雨”的襲擊。單小時降水量一度達到約83.8毫米,這差不多是該地區一個月降雨量的總和。短時間內,華盛頓變成一片澤國。道路積水成災,汽車被困水中,部分地鐵站變成了“水簾洞”,部分列車停運,羅納德·里根華盛頓國家機場航班被迫延誤了1個小時,大華府地區的交通狀況可謂一片混亂。就連白宮也未能倖免於難。據美國媒體報道,白宮西側地下室遭雨水波及,媒體工作室的地面出現漏水現象。

一場"史詩級"暴雨之下,白宮漏水了!遭美國毒舌調侃

▲白宮地下室出現漏水現象。圖片來自網絡

這場出人意料的大雨起初並未引起人們的重視,包括本報記者在內的不少人都在當天早上收到了華盛頓氣象部門的洪水緊急預警。但急於出門的人們大多沒有把這個預警當回事,也沒想到會發生這麼嚴重的洪災。可出了門才發現情況不對。由於瞬間雨量太大,城市的地下水系統基本癱瘓,不少汽車在道路上拋了錨,有的司機只能站在車頂上等待救援。不少美國網友懷著幽默的心態調侃起這場暴雨。比如一位網友拍到五角大樓地鐵站的電梯間暴雨如注,建議大家不要乘坐這部電梯。而另一位網友則調侃道,“你可以在這裡痛快地洗個澡,多節省時間啊”。還有的網友在社交媒體上貼出海底世界、遊樂場水上娛樂項目的圖片來比喻華盛頓8日早晨的通勤狀況。

一場"史詩級"暴雨之下,白宮漏水了!遭美國毒舌調侃

▲因暴雨被困的司機站在車輛頂部。圖片來自美聯社

幸好雨勢在兩個小時後變弱,路面的積水也漸漸退去,但不少地鐵站樓梯“水漫金山”、道路斷裂出現大坑的現象還是折射出首都華盛頓基礎設施的不堪重負。本就因在夏季經常遭受雨水肆虐而飽受詬病的華盛頓地鐵系統,這次“免不了災情嚴重”。雨水過後,媒體開始反思這座城市老化的基礎設施。《紐約時報》7月9日撰文稱,當幾乎一個月的降雨在8日早晨“澆灌”到這個城市,讓道路變成河流、地下室變成池塘時,展示出的是這座城市老化的排水設施在氣候變化的時代是多麼的脆弱。文章稱,華盛頓的排水設施很多都有百年曆史。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的土木工程教授康斯坦丁·薩馬拉斯說,“我們仍然在用20世紀的基礎設施來應對21世紀的問題,這根本不夠”。

其實,不僅是首都華盛頓,美國第一大城市紐約的地鐵系統也經常“發生洪災”。據美國媒體報道,去年4月,春季暴雨引發的洪災對紐約的地鐵系統造成嚴重破壞,多個站點被淹,月臺一片汪洋,列車無奈延誤。而暴雨給地鐵系統帶來的窘境只是美國基礎設施告急的冰山一角。今年3月就有美國媒體報道,因“炸彈氣旋”帶來的極度嚴寒天氣造成美國多個機場停電、航班取消和乘客滯留。

一場"史詩級"暴雨之下,白宮漏水了!遭美國毒舌調侃

▲地鐵站樓梯“水漫金山”。圖片來自網絡

客觀地說,美國的基礎設施還是比較完善和全面的。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就已經建成了規模巨大的洲際高速公路網絡、機場和港口設施,而紐約的地鐵系統也已經有百年曆史,是世界上較早的公共交通系統之一。但問題是此後美國在基礎設施方面的投入就一直不足。目前在使用中的交通設施大多是上世紀四五十年代甚至一百年前的產物,與現代交通設施相比顯得有些脫節。舉例來說,當很多國家早已步入高速鐵路時代,美國的鐵路交通發展卻實在不敢令人恭維,不僅火車速度慢,而且票價高昂。早在2016年大選期間,特朗普就經常抨擊美國基礎設施的落後。美聯社就曾經引用特朗普的話稱“美國的機場就像第三世界的機場一樣”,並認為特朗普所說完全正確,因為美國大部分的機場已經使用了幾十年,開始明顯老化。根據美國交通部的統計,美國有超過三分之二的道路急需維修或翻新。記者曾與一位美國國會研究部的中國問題專家探討此事,他幽默地表示,不少中國朋友來到華盛頓,首先感嘆於這裡的藍天,然後揶揄此間基礎設施的陳舊。

在特朗普總統入主白宮後,曾經大張旗鼓地提出要大力發展基礎設施,並推動國會為其基建計劃撥款,畢竟要吸引美國的製造業迴流還需要先改善美國的基礎設施,正所謂“築巢才能引鳳”。但目前美國已經揹負高達22萬億美元的國家債務,特朗普政府即便想大興土木,也無奈受困於囊中羞澀。根據《紐約時報》的報道,專家警告稱,更新基礎設施相當昂貴,不僅僅是華盛頓而是全美的基礎設施都需要改善。此外,除了更新道路等基礎設施,對美國許多城市來說,還面臨著一般性維護方面積壓下來的巨大問題。其中最突出的難題就是缺錢。以首都華盛頓為例,根據華盛頓特區供水與汙水處理局估計,單就改善該城市的雨水泵站一項,在未來10年就需要6000萬美元的投入。華盛頓特區供水與汙水處理局的發言人表示,處理老化的基礎設施成本高昂,要做好準備應對像8日那樣的暴雨可不是一項小任務。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