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臺:在邢襄大地繪就綠富美的生態畫卷

長城網 長城網 2017-09-11

生態環境關乎經濟發展,關乎民生福祉,關乎和諧穩定,既是當務之急,也是百年大計。我們必須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以最嚴厲的措施治理汙染,以更大的力度抓好生態建設,強化使命擔當,持續用力,打好生態環境治理攻堅戰。加強生態建設,推進生態修復,促進經濟生態協調發展,全面落實生態環境保護“黨政同責”和“一崗雙責”,健全突發環境事件責任追究機制,加快建立生態環境損害賠償、黨政領導幹部自然資源離任審計和責任追究制度。堅決摘掉重汙染城市黑帽子,讓邢臺呈現天藍、地綠、山清、水秀的美麗景色,讓“綠滿邢襄、水潤古城”成為邢臺生態的底色。讓生態旅遊名城成為邢臺一張亮麗名片!

——邢臺市委書記王會勇

長城網邢臺9月9日訊(記者 尹義坤)黨的十八大以來,邢臺市堅守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全力抓好環境保護和生態修復。狠抓大氣汙染綜合整治,累計投入150多億元,深入實施節能、減煤、控車、抑塵等措施,全面開展工業企業達標治理,大力實施“氣化邢臺”工程,推進清潔能源供熱工程,主要汙染物排放量大幅削減。與2013年相比,2016年PM2.5平均濃度下降了45.6%,達標天數增加135天,重汙染及以上天數減少103天,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環境質量的改善。

邢臺市大力推進園林城市創建工作,中心城區和南和縣城獲得國家園林城市(縣城)稱號,省級園林縣城實現全覆蓋。全面實施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和修復工程,對境內主要河道啟動治理,實施地下水超採綜合治理,積極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森林覆蓋率較2011年提高5.27個百分點。

邢臺市冶金北路街景。 邢文佳 攝

打響大氣汙染防治攻堅戰

7月11日,邢臺市印發《邢臺市大氣環境質量獎懲辦法(試行)》,決定由市財政局扣繳2017年第二季度該市縣市區空氣質量綜合指數排位靠後的沙河市、開發區和鉅鹿縣、臨城縣、隆堯縣,二季度生態補償金各50萬元,獎勵空氣質量排名靠前的清河縣50萬元。

8月21日,邢臺市政府就該市處於全省環境空氣質量後20位的寧晉縣、內丘縣、柏鄉縣和同比惡化幅度前20位的柏鄉縣、臨城縣、任縣、寧晉縣政府主要負責同志進行公開約談。

邢臺市委、市政府把改善空氣質量作為政治任務和第一要務,大打大氣汙染防治攻堅戰,推進大氣汙染深度治理。

對歷史形成的鋼鐵、水泥、電力、玻璃、焦化等傳統支柱產業企業,邢臺市堅持“壯士斷腕”,做好排放“減法”,以環保達標倒逼企業限期治理。2014年,全市1816家工業企業實現達標排放。2015年,全市11家燃煤電力企業22臺機組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2016年,實施深度治理項目349個,集中治理揮發性有機物項目90個,啟動建滔、旭陽兩家焦化企業幹熄焦改造工程。今年以來,邢臺市大氣汙染治理工作實現了“五個百分之一百”:10蒸噸及以下燃煤鍋爐100%拆除,“散亂汙”企業100%整治,“煤改氣”100%收費,主管網100%覆蓋,城區100%溼掃。其中,全市2384臺10蒸噸及以下燃煤鍋爐拆除任務提前4個月完成。

環保執法者臉“黑”才能天藍。邢臺市在全省率先實施了“汙染入刑”,建滔焦化公司非法排放涉氣有毒物質汙染環境案,成為我省立案偵辦的首起涉氣汙染環境刑事案件。2017年以來,邢臺市堅持突擊檢查常態化、異地執法互查化、監察監測交叉化,大力開展各項環保執法專項行動。全市環保系統共出動執法人員24463人次,檢查企業11110家,責令整改622家,停產限產470家,關停取締1822家,立案處罰398起,查封扣押137起,移送公安37起,移送司法機關涉嫌環境犯罪13起,問責32起。

邢臺:在邢襄大地繪就綠富美的生態畫卷

邢臺野溝門水庫。 齊彥紅攝

打造水生態文明城市

作為全省最早啟動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試點,邢臺市委、市政府按照“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思路,重構城市水生態系統,提出“山、泉、湖、河、城”相融合的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總體思路,構建“西部山地生態屏障功能區、城市泉水景觀生態功能區、中部溼地保護生態功能區和東部平原生態功能恢復區”的總體格局,相繼實施了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體系建設、水資源安全保障體系建設、城鄉防洪抗旱體系建設、城鄉水生態保護與修復體系建設、魅力邢襄水文化體系建設等5大體系、87項工程建設,強力推進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

開展水環境綜合整治。邢臺市劃定了地下水超採區、禁採區和限採區範圍,啟動南水北調受水區自備井關閉工作,全市累計關停自備井795眼。開展了河道綜合整治行動,市、縣兩級財政資金和利用市場資金共計投入3.6億元,平整河道36公里,累計植樹130萬株,河道清淤110萬立方米,逐步恢復了河道的生態功能。

實施地下水超採綜合治理工程。在平原地區,通過農業結構調整、地表水置換地下水、農業高效節水工程建設以及相關機制體制創新工藝等四項措施,壓采地下水2.51億立方米;通過實施百泉泉域恢復與保護工程,對百泉岩溶水系進行人工補水,加大城區自備井關閉力度,地下岩溶水位不斷回升,有效涵養山區水源。到2016年12月底,邢臺市區岩溶水平均埋深為45.85米,和2015年同期相比回升了42.32米,狗頭泉坑泉水初露。

據初步統計,邢臺市在試點期間累計完成投資158.2億元,使水環境質量明顯改善,水生態系統有效修復。目前,城市汙水集中處理率達到了96%,有效減少了水環境中汙染物排放總量,減輕了環境負荷,重要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達到46%,地表水環境質量得到顯著改善。

邢臺:在邢襄大地繪就綠富美的生態畫卷

邢臺紫金山。 齊彥紅 攝

繪就綠富美生態畫卷

從最初“治山造田,打好生存仗,實現由荒變綠”,到“林果當家,念好致富經,實現由綠變富”,再到“轉型升級,走好生態路,實現由富變美”,邢臺市實施“五位一體”,堅持把山區綜合開發與美麗鄉村建設、扶貧攻堅、旅遊開發、現代農業園區結合起來,讓荒山變成了聚寶盆。

邢臺市山區面積570萬畝,山區人口70.2萬。為徹底改變山區面貌,增加農民收入,該市把“農民的土地、社會的資本、專家的大腦、政府的服務”等多種要素有機結合,推進山區綜合開發走上了整體謀劃、由點到面、層次推進的蓬勃發展道路。幾年來,湧現出一大批治山綠化先進典型,成為全省乃至全國太行山綠化治理的樣板。

2016年,該市山區綜合開發實現新突破。全市共完成投資19.25億元,發展經濟林14.1萬畝,營造生態林3.28萬畝,封山育林10萬畝,種植結構調整10.1萬畝,全市山區森林覆蓋率達到44.2%,深山區達到75%以上。

瞄準“京津冀生態涵養區”“休閒旅遊區”和“生態產業區”目標,邢臺市在山區綜合開發上確定了“11344”的工作思路,即:一個引領,打生態牌、走綠色路,以建設生態經濟示範區引領太行山區開發;一個原則,堅持整體規劃、分步實施,重點突破、市場操作,生態開發、注重實效;三個配套,實現水、電、路工程配套;四種模式,重點打造果品生產型、林下產業型、觀光休閒型及農產品深加工型;四個結合,與旅遊開發相結合、與扶貧開發相結合、與生態建設相結合、與農民增收相結合。

圍繞產業化、規模化經營以及新興特色產業發展,邢臺市引進蘋果矮化密植栽培、果樹省力化管理、玫瑰精油加工等一批高端技術,為“溝域經濟”建設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撐。山區綜合開發有力改善了邢臺市山區的生產生活條件,出現了山路能通車、荒山變林地、林上林下齊開發等新變化。在山區綜合開發的有力帶動下,全市山區農業生產、加工、儲藏、運輸、銷售全產業鏈和生態旅遊、採摘等觀光農業迅速發展,逐漸形成了一產接二連三、三者互促共贏的良好局面。

“到2020年,邢臺市將高標準打造生態經濟示範區45處,總面積52.5萬畝,力爭通過幾年努力,實現經濟溝建設全覆蓋。”邢臺市委書記王會勇表示。

邢臺:在邢襄大地繪就綠富美的生態畫卷

邢臺前南峪景區。 王秀琴攝

積極構建綠色、循環、低碳現代產業體系

1月22日,在德龍鋼鐵有限公司,邢臺市環保局局長司國亮面對眾人,將一杯處理過的中水一飲而盡。司國亮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介紹,德龍鋼鐵汙水處理中心深度處理後的中水可達到國家飲用水標準。

達標治理,企業是主體。有責任的企業,主動實施達標治理,履行社會責任。實施除塵改造項目、淘汰落後產能、創新原料全封閉儲存方式、深度處理工業循環水……2012年至2016年,德龍鋼鐵累計投入環保資金8億元,大力推進產品結構調整和提檔升級,按照國家最新環保治理標準,對環保項目進行深度治理,加速跨入“綠色時代”。

同時,作為中德合作河北省能效與大氣汙染治理可行性研究項目的示範城市,邢臺市加強與德國能源署合作,借鑑國際先進經驗推進大氣汙染治理。建設了節能環保科技產業園,與中科院環境科學學會、中國歐洲技術轉讓中心等科研單位合作,發展環保產業,目前落戶企業達到30多家。

在轉型升級的大潮中,邢臺加快改變高消耗、高汙染、低效益的傳統產業結構,積極構建綠色、循環、低碳的現代產業體系,形成了裝備製造、新能源、煤鹽化工、新型建材、鋼鐵深加工、紡織服裝、食品醫藥七大優勢產業,湧現出電線電纜、羊絨及製品、軸承、汽摩配件、自行車、機械製造六大集群,平板玻璃、炭黑、單晶硅、軋輥、童車等產品產量位居全國第一。

轉型升級,激發了邢臺這個老工業基地的新活力,一座產業新城正在邢襄大地加速崛起。

綠美邢襄,水潤古城。邢臺,這座水清、岸綠、城美、人和,古都文化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的水韻城市,正在由夢想變為現實,一幅人與自然、人與水環境和諧相處的生態畫卷已徐徐展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