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的首戰:被成千上萬的太平軍追殺,光小頭目就死了10個以上

曾國藩的首戰:被成千上萬的太平軍追殺,光小頭目就死了10個以上

(電影《投名狀》)

1854年2月25日,曾國藩率湘軍離開衡陽,水陸並進,浩浩蕩蕩向北進發。咸豐最初交給曾國藩的任務,是要進入湖北援救武昌,但是形勢變化是如此之快,轉眼之間,太平天國的西征軍已經攻入湖南,並佔領了湘北重鎮嶽州(今岳陽)。

湘軍陸師久經訓練,此前也曾四處“剿匪”,不過彼“匪”非此“匪”,那些中小股的會黨或盜匪,無論規模和戰鬥力都沒法與太平軍相提並論,而曾國藩和他的書生營官們又不像江忠源一樣經歷過大陣仗,所以每個人心裡都多少有些忐忑,不知道考下來究竟能拿幾分。

結果是:滿分!

還沒怎麼接仗,太平軍就早早逃跑了,嶽州等於是空城一座,拿下它未費吹灰之力。

給這些人興奮的,就差舉杯慶祝了。

都說太平軍如何如何厲害,原來不是我們的菜啊。曾國藩紮營嶽州,而且當即點出一千人馬,作為前鋒繼續向武昌進發。

曾國藩的首戰:被成千上萬的太平軍追殺,光小頭目就死了10個以上

(電影《投名狀》)

連走兩日,沿途還是不見太平軍的蹤跡。在湘軍軍營,原先的緊張情緒由此一掃而空,到了晚上都懶得派人巡邏,大傢伙睡得那叫一個香。

當天半夜時分,營帳外忽然傳來一陣陣類似於松濤般的聲音,有人睡眼惺鬆地把頭探出去一看,差點被嚇傻。只見四周到處都是燈籠火把,不知從哪裡鑽出來的“長毛”成千上萬,舞刀弄槍,直奔他們而來。

與久經戰陣的太平軍相比,剛剛出道的湘軍還是太嫩了。

組織這次伏擊戰的太平軍將領叫石祥禎,乃翼王石達開的族兄。其人作戰以勇猛著稱,喜歡一對一跟人較量,基本上沒有輸的紀錄,因此得到綽號“鐵公雞”。

應該說石祥禎不算一個智將,但這要分跟誰比,與初出茅廬且兩眼一抹黑的湘軍比,人家就可稱得上是第一智將了。經過偵察,石祥禎發現湘軍軍容整齊,與其它綠營八旗迥然不同,顯見得是一支經過嚴格訓練的部隊,若是硬碰硬的話,並沒有必勝把握。於是他故意製造出怯戰的假象,以便誘敵深入,將湘軍引入伏擊圈。

曾國藩的首戰:被成千上萬的太平軍追殺,光小頭目就死了10個以上

(電影《投名狀》)

當設伏的太平軍衝殺過來時,完全沒有心理準備的湘軍驚慌失措,被打得稀里嘩啦,好端端一支部隊愣是變成了薄皮餡兒十八個褶。石祥禎乘勢掩殺,一直窮追到嶽州城下,把曾國藩及湘軍包圍在了嶽州城裡。

曾國藩的心情一下子從雲端跌入谷底,他這才知道太平軍有多能打,自己從古代兵書中偷學來的幾招實在太小兒科了。

現在想什麼都太晚了,眼瞅著太平軍“撲城甚急”,是要甕中捉鱉。幸好還有水師,曾國藩趕緊將一營水師調到嶽州城外,朝岸上的太平軍進行連續轟擊,這才打開缺口,脫困而去。

雖然依靠水師化險為夷,但湘軍這回丟臉丟得夠大,共戰死和逃散五百多人,光小頭目就死了十幾個。此外,嶽州不僅得而復失,連同長沙周圍的靖港、湘潭也被太平軍給捎帶拿下,從而對長沙形成了鉗形攻勢。

曾國藩的首戰:被成千上萬的太平軍追殺,光小頭目就死了10個以上

(電影《投名狀》)

(節選自關河五十州《晚清帝國風雲》)

實體書《晚清帝國風雲》已出版上市。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