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情僧”倉央嘉措的兩處故居,大部分被破壞,一處被列為文物'

"

雪夏巴珠故居

錯那縣城海拔4380米,在高山牧場的邊緣上。縣城也叫“雪夏”,非常有名,因為六世達賴倉央嘉措在情歌裡深情地歌唱的那位“雪夏姑娘”,就曾住在這個雪夏村。

"

雪夏巴珠故居

錯那縣城海拔4380米,在高山牧場的邊緣上。縣城也叫“雪夏”,非常有名,因為六世達賴倉央嘉措在情歌裡深情地歌唱的那位“雪夏姑娘”,就曾住在這個雪夏村。

探訪“情僧”倉央嘉措的兩處故居,大部分被破壞,一處被列為文物

2014年5月,我同《中國科學探險》雜誌主編周衛軍、美術總監邱衍慶、特邀攝像師龍天翼一行,在錯那縣地方誌辦公室張慧茹主任的陪同下,對倉央嘉措曾居住的雪夏舊居進行了探訪。

雪夏是一座溫泉城,隨處都有溫泉從地下冒出。我們住的賓館後面就有一眼泉水,熱氣騰騰。遊人可放下行裝,聚在泉眼上,痛痛快快地洗個澡,既洗去從拉薩到錯那一路的疲勞,也能體驗到“洗塵”的暢適。隨地可見的溫泉,加上這裡人的熱情,這座城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熱情的雪夏”。

"

雪夏巴珠故居

錯那縣城海拔4380米,在高山牧場的邊緣上。縣城也叫“雪夏”,非常有名,因為六世達賴倉央嘉措在情歌裡深情地歌唱的那位“雪夏姑娘”,就曾住在這個雪夏村。

探訪“情僧”倉央嘉措的兩處故居,大部分被破壞,一處被列為文物

2014年5月,我同《中國科學探險》雜誌主編周衛軍、美術總監邱衍慶、特邀攝像師龍天翼一行,在錯那縣地方誌辦公室張慧茹主任的陪同下,對倉央嘉措曾居住的雪夏舊居進行了探訪。

雪夏是一座溫泉城,隨處都有溫泉從地下冒出。我們住的賓館後面就有一眼泉水,熱氣騰騰。遊人可放下行裝,聚在泉眼上,痛痛快快地洗個澡,既洗去從拉薩到錯那一路的疲勞,也能體驗到“洗塵”的暢適。隨地可見的溫泉,加上這裡人的熱情,這座城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熱情的雪夏”。

探訪“情僧”倉央嘉措的兩處故居,大部分被破壞,一處被列為文物

第二天太陽爬上雪原的時候,我們同錯那縣旅遊局人員一道,來到舊居進行實地考察。倉央嘉措在雪夏村的舊居,就坐落在錯那縣城的老居民區裡,東南是錯那縣農業銀行,北側是居民新區,西南側是一座新建的賓館。因四周建築物幾經改建翻修,地面比舊居高出一兩米,舊居底層變得像一個地窖。

"

雪夏巴珠故居

錯那縣城海拔4380米,在高山牧場的邊緣上。縣城也叫“雪夏”,非常有名,因為六世達賴倉央嘉措在情歌裡深情地歌唱的那位“雪夏姑娘”,就曾住在這個雪夏村。

探訪“情僧”倉央嘉措的兩處故居,大部分被破壞,一處被列為文物

2014年5月,我同《中國科學探險》雜誌主編周衛軍、美術總監邱衍慶、特邀攝像師龍天翼一行,在錯那縣地方誌辦公室張慧茹主任的陪同下,對倉央嘉措曾居住的雪夏舊居進行了探訪。

雪夏是一座溫泉城,隨處都有溫泉從地下冒出。我們住的賓館後面就有一眼泉水,熱氣騰騰。遊人可放下行裝,聚在泉眼上,痛痛快快地洗個澡,既洗去從拉薩到錯那一路的疲勞,也能體驗到“洗塵”的暢適。隨地可見的溫泉,加上這裡人的熱情,這座城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熱情的雪夏”。

探訪“情僧”倉央嘉措的兩處故居,大部分被破壞,一處被列為文物

第二天太陽爬上雪原的時候,我們同錯那縣旅遊局人員一道,來到舊居進行實地考察。倉央嘉措在雪夏村的舊居,就坐落在錯那縣城的老居民區裡,東南是錯那縣農業銀行,北側是居民新區,西南側是一座新建的賓館。因四周建築物幾經改建翻修,地面比舊居高出一兩米,舊居底層變得像一個地窖。

探訪“情僧”倉央嘉措的兩處故居,大部分被破壞,一處被列為文物

整個舊居建築區面積近600平方米,已經破爛不堪。舊居的主體建築是四柱、八樑、186根椽子木的兩層樓房。舊居屬石木結構,用料精緻,樑、柱及椽子選材講究,木紋細密,質地堅硬,大小粗細勻稱。外圍石牆砌技講究,牆面平整,間或方木砌於牆體。可是,上層屋頂全部垮塌,底層也多半坍塌,人可以從南門貓著腰下去,還能進入底層觀察尚未坍塌的部分。

當地群眾指著已被埋的廢墟,稱屋子裡有四根立柱,用的是不同木料,有一根立柱是檀香木的,據傳是六世達賴捐獻的。有一位老人說:“聽說六世達賴小的時候,在他的家鄉烏金凌,曾拿了一根幹樹枝擂到地上,後來就長出了一棵檀香樹。倉央嘉措也曾說過,待檀香樹長出三片葉子時,他會回到烏金凌。當年倉央嘉錯就坐在這根檀香柱子旁邊,打坐唸經,創作情歌。”有老人介紹,以前,有當地村民對檀香木柱動過歪心思,因為其上有一處被刀砍過的痕跡。如今我看不到檀香木柱,到底是被人盜走,還是埋在坍塌物下,不得而知。

"

雪夏巴珠故居

錯那縣城海拔4380米,在高山牧場的邊緣上。縣城也叫“雪夏”,非常有名,因為六世達賴倉央嘉措在情歌裡深情地歌唱的那位“雪夏姑娘”,就曾住在這個雪夏村。

探訪“情僧”倉央嘉措的兩處故居,大部分被破壞,一處被列為文物

2014年5月,我同《中國科學探險》雜誌主編周衛軍、美術總監邱衍慶、特邀攝像師龍天翼一行,在錯那縣地方誌辦公室張慧茹主任的陪同下,對倉央嘉措曾居住的雪夏舊居進行了探訪。

雪夏是一座溫泉城,隨處都有溫泉從地下冒出。我們住的賓館後面就有一眼泉水,熱氣騰騰。遊人可放下行裝,聚在泉眼上,痛痛快快地洗個澡,既洗去從拉薩到錯那一路的疲勞,也能體驗到“洗塵”的暢適。隨地可見的溫泉,加上這裡人的熱情,這座城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熱情的雪夏”。

探訪“情僧”倉央嘉措的兩處故居,大部分被破壞,一處被列為文物

第二天太陽爬上雪原的時候,我們同錯那縣旅遊局人員一道,來到舊居進行實地考察。倉央嘉措在雪夏村的舊居,就坐落在錯那縣城的老居民區裡,東南是錯那縣農業銀行,北側是居民新區,西南側是一座新建的賓館。因四周建築物幾經改建翻修,地面比舊居高出一兩米,舊居底層變得像一個地窖。

探訪“情僧”倉央嘉措的兩處故居,大部分被破壞,一處被列為文物

整個舊居建築區面積近600平方米,已經破爛不堪。舊居的主體建築是四柱、八樑、186根椽子木的兩層樓房。舊居屬石木結構,用料精緻,樑、柱及椽子選材講究,木紋細密,質地堅硬,大小粗細勻稱。外圍石牆砌技講究,牆面平整,間或方木砌於牆體。可是,上層屋頂全部垮塌,底層也多半坍塌,人可以從南門貓著腰下去,還能進入底層觀察尚未坍塌的部分。

當地群眾指著已被埋的廢墟,稱屋子裡有四根立柱,用的是不同木料,有一根立柱是檀香木的,據傳是六世達賴捐獻的。有一位老人說:“聽說六世達賴小的時候,在他的家鄉烏金凌,曾拿了一根幹樹枝擂到地上,後來就長出了一棵檀香樹。倉央嘉措也曾說過,待檀香樹長出三片葉子時,他會回到烏金凌。當年倉央嘉錯就坐在這根檀香柱子旁邊,打坐唸經,創作情歌。”有老人介紹,以前,有當地村民對檀香木柱動過歪心思,因為其上有一處被刀砍過的痕跡。如今我看不到檀香木柱,到底是被人盜走,還是埋在坍塌物下,不得而知。

探訪“情僧”倉央嘉措的兩處故居,大部分被破壞,一處被列為文物

我們下到舊居底層時,黑暗陰森,腐臭味和牛糞味燻人難耐,坍塌之處盡是建築和生活垃圾。據當地老人介紹,舊居主體部分在2008年下大雪時坍塌。在這座樓房的東側、北側和西邊,有不少垮塌的聯體附屬建築,大部分屋頂不少地方塌陷成一個個天井似的洞,洞口邊上還有居民踩踏出來的小路。

據當地村民介紹,舊居里曾有兩個寶座,一個是倉央嘉措的,另一個是貢巴孜寺活佛的。寶座設在主樓的兩層大殿裡,倉央嘉措的寶座坐西朝東,貢巴孜寺活佛的寶座則是坐東朝西。曾經住在這處舊居的錯那村民格桑旺堆說,他已將活佛的寶座送還該寺廟,而倉央嘉措的寶座仍在他家保管。他家還有舊居的長桌、茶几之類的木製器具,等政府重新整修舊居時,便將其交還給政府。

我在舊居採訪時,開車的駕駛員稱他的叔父就是格桑旺堆,曾住在這所房屋裡,家裡的確至今還保留有倉央嘉措的寶座。

"

雪夏巴珠故居

錯那縣城海拔4380米,在高山牧場的邊緣上。縣城也叫“雪夏”,非常有名,因為六世達賴倉央嘉措在情歌裡深情地歌唱的那位“雪夏姑娘”,就曾住在這個雪夏村。

探訪“情僧”倉央嘉措的兩處故居,大部分被破壞,一處被列為文物

2014年5月,我同《中國科學探險》雜誌主編周衛軍、美術總監邱衍慶、特邀攝像師龍天翼一行,在錯那縣地方誌辦公室張慧茹主任的陪同下,對倉央嘉措曾居住的雪夏舊居進行了探訪。

雪夏是一座溫泉城,隨處都有溫泉從地下冒出。我們住的賓館後面就有一眼泉水,熱氣騰騰。遊人可放下行裝,聚在泉眼上,痛痛快快地洗個澡,既洗去從拉薩到錯那一路的疲勞,也能體驗到“洗塵”的暢適。隨地可見的溫泉,加上這裡人的熱情,這座城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熱情的雪夏”。

探訪“情僧”倉央嘉措的兩處故居,大部分被破壞,一處被列為文物

第二天太陽爬上雪原的時候,我們同錯那縣旅遊局人員一道,來到舊居進行實地考察。倉央嘉措在雪夏村的舊居,就坐落在錯那縣城的老居民區裡,東南是錯那縣農業銀行,北側是居民新區,西南側是一座新建的賓館。因四周建築物幾經改建翻修,地面比舊居高出一兩米,舊居底層變得像一個地窖。

探訪“情僧”倉央嘉措的兩處故居,大部分被破壞,一處被列為文物

整個舊居建築區面積近600平方米,已經破爛不堪。舊居的主體建築是四柱、八樑、186根椽子木的兩層樓房。舊居屬石木結構,用料精緻,樑、柱及椽子選材講究,木紋細密,質地堅硬,大小粗細勻稱。外圍石牆砌技講究,牆面平整,間或方木砌於牆體。可是,上層屋頂全部垮塌,底層也多半坍塌,人可以從南門貓著腰下去,還能進入底層觀察尚未坍塌的部分。

當地群眾指著已被埋的廢墟,稱屋子裡有四根立柱,用的是不同木料,有一根立柱是檀香木的,據傳是六世達賴捐獻的。有一位老人說:“聽說六世達賴小的時候,在他的家鄉烏金凌,曾拿了一根幹樹枝擂到地上,後來就長出了一棵檀香樹。倉央嘉措也曾說過,待檀香樹長出三片葉子時,他會回到烏金凌。當年倉央嘉錯就坐在這根檀香柱子旁邊,打坐唸經,創作情歌。”有老人介紹,以前,有當地村民對檀香木柱動過歪心思,因為其上有一處被刀砍過的痕跡。如今我看不到檀香木柱,到底是被人盜走,還是埋在坍塌物下,不得而知。

探訪“情僧”倉央嘉措的兩處故居,大部分被破壞,一處被列為文物

我們下到舊居底層時,黑暗陰森,腐臭味和牛糞味燻人難耐,坍塌之處盡是建築和生活垃圾。據當地老人介紹,舊居主體部分在2008年下大雪時坍塌。在這座樓房的東側、北側和西邊,有不少垮塌的聯體附屬建築,大部分屋頂不少地方塌陷成一個個天井似的洞,洞口邊上還有居民踩踏出來的小路。

據當地村民介紹,舊居里曾有兩個寶座,一個是倉央嘉措的,另一個是貢巴孜寺活佛的。寶座設在主樓的兩層大殿裡,倉央嘉措的寶座坐西朝東,貢巴孜寺活佛的寶座則是坐東朝西。曾經住在這處舊居的錯那村民格桑旺堆說,他已將活佛的寶座送還該寺廟,而倉央嘉措的寶座仍在他家保管。他家還有舊居的長桌、茶几之類的木製器具,等政府重新整修舊居時,便將其交還給政府。

我在舊居採訪時,開車的駕駛員稱他的叔父就是格桑旺堆,曾住在這所房屋裡,家裡的確至今還保留有倉央嘉措的寶座。

探訪“情僧”倉央嘉措的兩處故居,大部分被破壞,一處被列為文物

倉央嘉措被迎請為達賴喇嘛以前,放過牛,與社會下層人士接觸較多,同情他們的生活遭遇。錯那宗政府在山上,其下方的“雪夏”居住的是屠夫、鐵匠等。“雪夏”在藏語裡意為“不潔淨之地”,雪夏村被認為是不潔居民的住處。如今的村民覺得這個名字不雅,便將原雪夏村改為錯那村。據傳巴珠是雪夏村有名的屠戶,在推崇佛教的輿論中備受歧視,甚至不能與一般人同坐,或共用杯碗,更何況倉央嘉措這樣的轉世活佛。可是,倉央嘉措喜歡與屠戶巴珠交朋友,並說:“肉和骨頭上面不能灑稀飯,我就要在上面灑稀飯,我就要和屠宰人交朋友。”

"

雪夏巴珠故居

錯那縣城海拔4380米,在高山牧場的邊緣上。縣城也叫“雪夏”,非常有名,因為六世達賴倉央嘉措在情歌裡深情地歌唱的那位“雪夏姑娘”,就曾住在這個雪夏村。

探訪“情僧”倉央嘉措的兩處故居,大部分被破壞,一處被列為文物

2014年5月,我同《中國科學探險》雜誌主編周衛軍、美術總監邱衍慶、特邀攝像師龍天翼一行,在錯那縣地方誌辦公室張慧茹主任的陪同下,對倉央嘉措曾居住的雪夏舊居進行了探訪。

雪夏是一座溫泉城,隨處都有溫泉從地下冒出。我們住的賓館後面就有一眼泉水,熱氣騰騰。遊人可放下行裝,聚在泉眼上,痛痛快快地洗個澡,既洗去從拉薩到錯那一路的疲勞,也能體驗到“洗塵”的暢適。隨地可見的溫泉,加上這裡人的熱情,這座城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熱情的雪夏”。

探訪“情僧”倉央嘉措的兩處故居,大部分被破壞,一處被列為文物

第二天太陽爬上雪原的時候,我們同錯那縣旅遊局人員一道,來到舊居進行實地考察。倉央嘉措在雪夏村的舊居,就坐落在錯那縣城的老居民區裡,東南是錯那縣農業銀行,北側是居民新區,西南側是一座新建的賓館。因四周建築物幾經改建翻修,地面比舊居高出一兩米,舊居底層變得像一個地窖。

探訪“情僧”倉央嘉措的兩處故居,大部分被破壞,一處被列為文物

整個舊居建築區面積近600平方米,已經破爛不堪。舊居的主體建築是四柱、八樑、186根椽子木的兩層樓房。舊居屬石木結構,用料精緻,樑、柱及椽子選材講究,木紋細密,質地堅硬,大小粗細勻稱。外圍石牆砌技講究,牆面平整,間或方木砌於牆體。可是,上層屋頂全部垮塌,底層也多半坍塌,人可以從南門貓著腰下去,還能進入底層觀察尚未坍塌的部分。

當地群眾指著已被埋的廢墟,稱屋子裡有四根立柱,用的是不同木料,有一根立柱是檀香木的,據傳是六世達賴捐獻的。有一位老人說:“聽說六世達賴小的時候,在他的家鄉烏金凌,曾拿了一根幹樹枝擂到地上,後來就長出了一棵檀香樹。倉央嘉措也曾說過,待檀香樹長出三片葉子時,他會回到烏金凌。當年倉央嘉錯就坐在這根檀香柱子旁邊,打坐唸經,創作情歌。”有老人介紹,以前,有當地村民對檀香木柱動過歪心思,因為其上有一處被刀砍過的痕跡。如今我看不到檀香木柱,到底是被人盜走,還是埋在坍塌物下,不得而知。

探訪“情僧”倉央嘉措的兩處故居,大部分被破壞,一處被列為文物

我們下到舊居底層時,黑暗陰森,腐臭味和牛糞味燻人難耐,坍塌之處盡是建築和生活垃圾。據當地老人介紹,舊居主體部分在2008年下大雪時坍塌。在這座樓房的東側、北側和西邊,有不少垮塌的聯體附屬建築,大部分屋頂不少地方塌陷成一個個天井似的洞,洞口邊上還有居民踩踏出來的小路。

據當地村民介紹,舊居里曾有兩個寶座,一個是倉央嘉措的,另一個是貢巴孜寺活佛的。寶座設在主樓的兩層大殿裡,倉央嘉措的寶座坐西朝東,貢巴孜寺活佛的寶座則是坐東朝西。曾經住在這處舊居的錯那村民格桑旺堆說,他已將活佛的寶座送還該寺廟,而倉央嘉措的寶座仍在他家保管。他家還有舊居的長桌、茶几之類的木製器具,等政府重新整修舊居時,便將其交還給政府。

我在舊居採訪時,開車的駕駛員稱他的叔父就是格桑旺堆,曾住在這所房屋裡,家裡的確至今還保留有倉央嘉措的寶座。

探訪“情僧”倉央嘉措的兩處故居,大部分被破壞,一處被列為文物

倉央嘉措被迎請為達賴喇嘛以前,放過牛,與社會下層人士接觸較多,同情他們的生活遭遇。錯那宗政府在山上,其下方的“雪夏”居住的是屠夫、鐵匠等。“雪夏”在藏語裡意為“不潔淨之地”,雪夏村被認為是不潔居民的住處。如今的村民覺得這個名字不雅,便將原雪夏村改為錯那村。據傳巴珠是雪夏村有名的屠戶,在推崇佛教的輿論中備受歧視,甚至不能與一般人同坐,或共用杯碗,更何況倉央嘉措這樣的轉世活佛。可是,倉央嘉措喜歡與屠戶巴珠交朋友,並說:“肉和骨頭上面不能灑稀飯,我就要在上面灑稀飯,我就要和屠宰人交朋友。”

探訪“情僧”倉央嘉措的兩處故居,大部分被破壞,一處被列為文物

當地村民稱巴珠是錯那宗有名的富戶,有5個漂亮的女兒。因住在雪夏村,沒人願娶。當年,倉央嘉措經常到巴珠家來,慢慢地和巴珠女兒產生了戀情。倉央嘉措曾寫道:“骨肉潔淨有何用,香粥調料當不成,雪夏巴珠的女兒,本是天仙空行女。”“嬌娘的臉蛋,像皎潔的月亮。”“啟齒嫣然笑,把我的魂兒勾跑。”“像巴珠女兒這樣美麗的姑娘,誰見誰歡暢,我也喜歡這樣美麗的姑娘,既然人人都愛的姑娘,為什麼就不准我去歌唱?”

倉央嘉措同巴珠的女兒來往多了,因神聖仙體居住在不潔之處,致使倉央嘉措經常流鼻血。倉央嘉措用手指蘸鼻血,在黃布上畫出一幅佛像唐卡。後來,倉央嘉措入住布達拉宮後,巴珠為了炫耀自己的榮光與財富,請倉央嘉措允許他用青銅包飾整個府邸。倉央嘉措對巴珠回覆說,當布達拉用黃金包飾的時候,你的府邸才可以用青銅包飾,我現在允許你用黃塗料粉刷。就這樣,雪夏·巴珠的府邸變成黃色,而倉央嘉措用鼻血繪製的唐卡佛像,就成為這裡的主供佛像。

"

雪夏巴珠故居

錯那縣城海拔4380米,在高山牧場的邊緣上。縣城也叫“雪夏”,非常有名,因為六世達賴倉央嘉措在情歌裡深情地歌唱的那位“雪夏姑娘”,就曾住在這個雪夏村。

探訪“情僧”倉央嘉措的兩處故居,大部分被破壞,一處被列為文物

2014年5月,我同《中國科學探險》雜誌主編周衛軍、美術總監邱衍慶、特邀攝像師龍天翼一行,在錯那縣地方誌辦公室張慧茹主任的陪同下,對倉央嘉措曾居住的雪夏舊居進行了探訪。

雪夏是一座溫泉城,隨處都有溫泉從地下冒出。我們住的賓館後面就有一眼泉水,熱氣騰騰。遊人可放下行裝,聚在泉眼上,痛痛快快地洗個澡,既洗去從拉薩到錯那一路的疲勞,也能體驗到“洗塵”的暢適。隨地可見的溫泉,加上這裡人的熱情,這座城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熱情的雪夏”。

探訪“情僧”倉央嘉措的兩處故居,大部分被破壞,一處被列為文物

第二天太陽爬上雪原的時候,我們同錯那縣旅遊局人員一道,來到舊居進行實地考察。倉央嘉措在雪夏村的舊居,就坐落在錯那縣城的老居民區裡,東南是錯那縣農業銀行,北側是居民新區,西南側是一座新建的賓館。因四周建築物幾經改建翻修,地面比舊居高出一兩米,舊居底層變得像一個地窖。

探訪“情僧”倉央嘉措的兩處故居,大部分被破壞,一處被列為文物

整個舊居建築區面積近600平方米,已經破爛不堪。舊居的主體建築是四柱、八樑、186根椽子木的兩層樓房。舊居屬石木結構,用料精緻,樑、柱及椽子選材講究,木紋細密,質地堅硬,大小粗細勻稱。外圍石牆砌技講究,牆面平整,間或方木砌於牆體。可是,上層屋頂全部垮塌,底層也多半坍塌,人可以從南門貓著腰下去,還能進入底層觀察尚未坍塌的部分。

當地群眾指著已被埋的廢墟,稱屋子裡有四根立柱,用的是不同木料,有一根立柱是檀香木的,據傳是六世達賴捐獻的。有一位老人說:“聽說六世達賴小的時候,在他的家鄉烏金凌,曾拿了一根幹樹枝擂到地上,後來就長出了一棵檀香樹。倉央嘉措也曾說過,待檀香樹長出三片葉子時,他會回到烏金凌。當年倉央嘉錯就坐在這根檀香柱子旁邊,打坐唸經,創作情歌。”有老人介紹,以前,有當地村民對檀香木柱動過歪心思,因為其上有一處被刀砍過的痕跡。如今我看不到檀香木柱,到底是被人盜走,還是埋在坍塌物下,不得而知。

探訪“情僧”倉央嘉措的兩處故居,大部分被破壞,一處被列為文物

我們下到舊居底層時,黑暗陰森,腐臭味和牛糞味燻人難耐,坍塌之處盡是建築和生活垃圾。據當地老人介紹,舊居主體部分在2008年下大雪時坍塌。在這座樓房的東側、北側和西邊,有不少垮塌的聯體附屬建築,大部分屋頂不少地方塌陷成一個個天井似的洞,洞口邊上還有居民踩踏出來的小路。

據當地村民介紹,舊居里曾有兩個寶座,一個是倉央嘉措的,另一個是貢巴孜寺活佛的。寶座設在主樓的兩層大殿裡,倉央嘉措的寶座坐西朝東,貢巴孜寺活佛的寶座則是坐東朝西。曾經住在這處舊居的錯那村民格桑旺堆說,他已將活佛的寶座送還該寺廟,而倉央嘉措的寶座仍在他家保管。他家還有舊居的長桌、茶几之類的木製器具,等政府重新整修舊居時,便將其交還給政府。

我在舊居採訪時,開車的駕駛員稱他的叔父就是格桑旺堆,曾住在這所房屋裡,家裡的確至今還保留有倉央嘉措的寶座。

探訪“情僧”倉央嘉措的兩處故居,大部分被破壞,一處被列為文物

倉央嘉措被迎請為達賴喇嘛以前,放過牛,與社會下層人士接觸較多,同情他們的生活遭遇。錯那宗政府在山上,其下方的“雪夏”居住的是屠夫、鐵匠等。“雪夏”在藏語裡意為“不潔淨之地”,雪夏村被認為是不潔居民的住處。如今的村民覺得這個名字不雅,便將原雪夏村改為錯那村。據傳巴珠是雪夏村有名的屠戶,在推崇佛教的輿論中備受歧視,甚至不能與一般人同坐,或共用杯碗,更何況倉央嘉措這樣的轉世活佛。可是,倉央嘉措喜歡與屠戶巴珠交朋友,並說:“肉和骨頭上面不能灑稀飯,我就要在上面灑稀飯,我就要和屠宰人交朋友。”

探訪“情僧”倉央嘉措的兩處故居,大部分被破壞,一處被列為文物

當地村民稱巴珠是錯那宗有名的富戶,有5個漂亮的女兒。因住在雪夏村,沒人願娶。當年,倉央嘉措經常到巴珠家來,慢慢地和巴珠女兒產生了戀情。倉央嘉措曾寫道:“骨肉潔淨有何用,香粥調料當不成,雪夏巴珠的女兒,本是天仙空行女。”“嬌娘的臉蛋,像皎潔的月亮。”“啟齒嫣然笑,把我的魂兒勾跑。”“像巴珠女兒這樣美麗的姑娘,誰見誰歡暢,我也喜歡這樣美麗的姑娘,既然人人都愛的姑娘,為什麼就不准我去歌唱?”

倉央嘉措同巴珠的女兒來往多了,因神聖仙體居住在不潔之處,致使倉央嘉措經常流鼻血。倉央嘉措用手指蘸鼻血,在黃布上畫出一幅佛像唐卡。後來,倉央嘉措入住布達拉宮後,巴珠為了炫耀自己的榮光與財富,請倉央嘉措允許他用青銅包飾整個府邸。倉央嘉措對巴珠回覆說,當布達拉用黃金包飾的時候,你的府邸才可以用青銅包飾,我現在允許你用黃塗料粉刷。就這樣,雪夏·巴珠的府邸變成黃色,而倉央嘉措用鼻血繪製的唐卡佛像,就成為這裡的主供佛像。

探訪“情僧”倉央嘉措的兩處故居,大部分被破壞,一處被列為文物

據江白格桑和阿旺群佩介紹,這裡確有六世達賴講經時坐過的蓋著黃緞子的寶座,還有一幅六世達賴用鼻血親手繪製的拉姆尊貞度母唐卡,人們俗稱“鼻血唐卡”。唐卡幅面長約1米,寬約0.5米,度母的臉部是用鼻血繪的,其餘部位施以染料。可惜的是,“文革”時這幅珍貴的唐卡被毀了。

亞瑪榮舊居

據史料記載,藏曆火虎年5月,也就是倉央嘉措到達錯那宗城的第二年,甘丹頗章地方政府專門委派高僧大德卡熱巴·多倫多吉和朵巴·索南堅參等人到錯那,經過7天的嚴格考察和審核,倉央嘉措被確認為五世達賴喇嘛的轉世靈童。甘丹頗章地方政府責成錯那宗,為倉央嘉措單獨安排較為清淨的亞瑪榮,作為倉央嘉措新的生活起居和學習環境。

"

雪夏巴珠故居

錯那縣城海拔4380米,在高山牧場的邊緣上。縣城也叫“雪夏”,非常有名,因為六世達賴倉央嘉措在情歌裡深情地歌唱的那位“雪夏姑娘”,就曾住在這個雪夏村。

探訪“情僧”倉央嘉措的兩處故居,大部分被破壞,一處被列為文物

2014年5月,我同《中國科學探險》雜誌主編周衛軍、美術總監邱衍慶、特邀攝像師龍天翼一行,在錯那縣地方誌辦公室張慧茹主任的陪同下,對倉央嘉措曾居住的雪夏舊居進行了探訪。

雪夏是一座溫泉城,隨處都有溫泉從地下冒出。我們住的賓館後面就有一眼泉水,熱氣騰騰。遊人可放下行裝,聚在泉眼上,痛痛快快地洗個澡,既洗去從拉薩到錯那一路的疲勞,也能體驗到“洗塵”的暢適。隨地可見的溫泉,加上這裡人的熱情,這座城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熱情的雪夏”。

探訪“情僧”倉央嘉措的兩處故居,大部分被破壞,一處被列為文物

第二天太陽爬上雪原的時候,我們同錯那縣旅遊局人員一道,來到舊居進行實地考察。倉央嘉措在雪夏村的舊居,就坐落在錯那縣城的老居民區裡,東南是錯那縣農業銀行,北側是居民新區,西南側是一座新建的賓館。因四周建築物幾經改建翻修,地面比舊居高出一兩米,舊居底層變得像一個地窖。

探訪“情僧”倉央嘉措的兩處故居,大部分被破壞,一處被列為文物

整個舊居建築區面積近600平方米,已經破爛不堪。舊居的主體建築是四柱、八樑、186根椽子木的兩層樓房。舊居屬石木結構,用料精緻,樑、柱及椽子選材講究,木紋細密,質地堅硬,大小粗細勻稱。外圍石牆砌技講究,牆面平整,間或方木砌於牆體。可是,上層屋頂全部垮塌,底層也多半坍塌,人可以從南門貓著腰下去,還能進入底層觀察尚未坍塌的部分。

當地群眾指著已被埋的廢墟,稱屋子裡有四根立柱,用的是不同木料,有一根立柱是檀香木的,據傳是六世達賴捐獻的。有一位老人說:“聽說六世達賴小的時候,在他的家鄉烏金凌,曾拿了一根幹樹枝擂到地上,後來就長出了一棵檀香樹。倉央嘉措也曾說過,待檀香樹長出三片葉子時,他會回到烏金凌。當年倉央嘉錯就坐在這根檀香柱子旁邊,打坐唸經,創作情歌。”有老人介紹,以前,有當地村民對檀香木柱動過歪心思,因為其上有一處被刀砍過的痕跡。如今我看不到檀香木柱,到底是被人盜走,還是埋在坍塌物下,不得而知。

探訪“情僧”倉央嘉措的兩處故居,大部分被破壞,一處被列為文物

我們下到舊居底層時,黑暗陰森,腐臭味和牛糞味燻人難耐,坍塌之處盡是建築和生活垃圾。據當地老人介紹,舊居主體部分在2008年下大雪時坍塌。在這座樓房的東側、北側和西邊,有不少垮塌的聯體附屬建築,大部分屋頂不少地方塌陷成一個個天井似的洞,洞口邊上還有居民踩踏出來的小路。

據當地村民介紹,舊居里曾有兩個寶座,一個是倉央嘉措的,另一個是貢巴孜寺活佛的。寶座設在主樓的兩層大殿裡,倉央嘉措的寶座坐西朝東,貢巴孜寺活佛的寶座則是坐東朝西。曾經住在這處舊居的錯那村民格桑旺堆說,他已將活佛的寶座送還該寺廟,而倉央嘉措的寶座仍在他家保管。他家還有舊居的長桌、茶几之類的木製器具,等政府重新整修舊居時,便將其交還給政府。

我在舊居採訪時,開車的駕駛員稱他的叔父就是格桑旺堆,曾住在這所房屋裡,家裡的確至今還保留有倉央嘉措的寶座。

探訪“情僧”倉央嘉措的兩處故居,大部分被破壞,一處被列為文物

倉央嘉措被迎請為達賴喇嘛以前,放過牛,與社會下層人士接觸較多,同情他們的生活遭遇。錯那宗政府在山上,其下方的“雪夏”居住的是屠夫、鐵匠等。“雪夏”在藏語裡意為“不潔淨之地”,雪夏村被認為是不潔居民的住處。如今的村民覺得這個名字不雅,便將原雪夏村改為錯那村。據傳巴珠是雪夏村有名的屠戶,在推崇佛教的輿論中備受歧視,甚至不能與一般人同坐,或共用杯碗,更何況倉央嘉措這樣的轉世活佛。可是,倉央嘉措喜歡與屠戶巴珠交朋友,並說:“肉和骨頭上面不能灑稀飯,我就要在上面灑稀飯,我就要和屠宰人交朋友。”

探訪“情僧”倉央嘉措的兩處故居,大部分被破壞,一處被列為文物

當地村民稱巴珠是錯那宗有名的富戶,有5個漂亮的女兒。因住在雪夏村,沒人願娶。當年,倉央嘉措經常到巴珠家來,慢慢地和巴珠女兒產生了戀情。倉央嘉措曾寫道:“骨肉潔淨有何用,香粥調料當不成,雪夏巴珠的女兒,本是天仙空行女。”“嬌娘的臉蛋,像皎潔的月亮。”“啟齒嫣然笑,把我的魂兒勾跑。”“像巴珠女兒這樣美麗的姑娘,誰見誰歡暢,我也喜歡這樣美麗的姑娘,既然人人都愛的姑娘,為什麼就不准我去歌唱?”

倉央嘉措同巴珠的女兒來往多了,因神聖仙體居住在不潔之處,致使倉央嘉措經常流鼻血。倉央嘉措用手指蘸鼻血,在黃布上畫出一幅佛像唐卡。後來,倉央嘉措入住布達拉宮後,巴珠為了炫耀自己的榮光與財富,請倉央嘉措允許他用青銅包飾整個府邸。倉央嘉措對巴珠回覆說,當布達拉用黃金包飾的時候,你的府邸才可以用青銅包飾,我現在允許你用黃塗料粉刷。就這樣,雪夏·巴珠的府邸變成黃色,而倉央嘉措用鼻血繪製的唐卡佛像,就成為這裡的主供佛像。

探訪“情僧”倉央嘉措的兩處故居,大部分被破壞,一處被列為文物

據江白格桑和阿旺群佩介紹,這裡確有六世達賴講經時坐過的蓋著黃緞子的寶座,還有一幅六世達賴用鼻血親手繪製的拉姆尊貞度母唐卡,人們俗稱“鼻血唐卡”。唐卡幅面長約1米,寬約0.5米,度母的臉部是用鼻血繪的,其餘部位施以染料。可惜的是,“文革”時這幅珍貴的唐卡被毀了。

亞瑪榮舊居

據史料記載,藏曆火虎年5月,也就是倉央嘉措到達錯那宗城的第二年,甘丹頗章地方政府專門委派高僧大德卡熱巴·多倫多吉和朵巴·索南堅參等人到錯那,經過7天的嚴格考察和審核,倉央嘉措被確認為五世達賴喇嘛的轉世靈童。甘丹頗章地方政府責成錯那宗,為倉央嘉措單獨安排較為清淨的亞瑪榮,作為倉央嘉措新的生活起居和學習環境。

探訪“情僧”倉央嘉措的兩處故居,大部分被破壞,一處被列為文物

錯那鎮亞瑪榮村距離錯那宗城5千米,氣候和環境相對優越,成為倉央嘉措學習和生活的首選之地。在亞瑪榮新居,甘丹頗章地方政府為倉央嘉措配備了兩名近侍、兩名傭人、兩名朗生,讓這位轉世靈童按照佛教法規開始高級活佛的學習、訓練和生活。8歲時,倉央嘉措已經能夠在紙上練習寫字,大約11歲時,他寫下了著名的《馬頭明王頌》這部傳世詩作。倉央嘉措的文化基礎知識和佛教基礎理論,都是在錯那宗城完成。倉央嘉措在錯那學習、生活的13年左右時間裡,絕大部分時間是在亞瑪榮度過的。

我們來到距縣城西南5千米以外的亞瑪榮村,這裡有倉央嘉措的另一處“行宮”。剛到村口時,遇上一位洗衣服的藏族婦女,當我們提起倉央嘉措“行宮”時,她立即用手指著村裡的一條小路說,倉央嘉措“行宮”就在路的盡頭。我們跟隨一位當地村民,沿著石板小路往前行。

"

雪夏巴珠故居

錯那縣城海拔4380米,在高山牧場的邊緣上。縣城也叫“雪夏”,非常有名,因為六世達賴倉央嘉措在情歌裡深情地歌唱的那位“雪夏姑娘”,就曾住在這個雪夏村。

探訪“情僧”倉央嘉措的兩處故居,大部分被破壞,一處被列為文物

2014年5月,我同《中國科學探險》雜誌主編周衛軍、美術總監邱衍慶、特邀攝像師龍天翼一行,在錯那縣地方誌辦公室張慧茹主任的陪同下,對倉央嘉措曾居住的雪夏舊居進行了探訪。

雪夏是一座溫泉城,隨處都有溫泉從地下冒出。我們住的賓館後面就有一眼泉水,熱氣騰騰。遊人可放下行裝,聚在泉眼上,痛痛快快地洗個澡,既洗去從拉薩到錯那一路的疲勞,也能體驗到“洗塵”的暢適。隨地可見的溫泉,加上這裡人的熱情,這座城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熱情的雪夏”。

探訪“情僧”倉央嘉措的兩處故居,大部分被破壞,一處被列為文物

第二天太陽爬上雪原的時候,我們同錯那縣旅遊局人員一道,來到舊居進行實地考察。倉央嘉措在雪夏村的舊居,就坐落在錯那縣城的老居民區裡,東南是錯那縣農業銀行,北側是居民新區,西南側是一座新建的賓館。因四周建築物幾經改建翻修,地面比舊居高出一兩米,舊居底層變得像一個地窖。

探訪“情僧”倉央嘉措的兩處故居,大部分被破壞,一處被列為文物

整個舊居建築區面積近600平方米,已經破爛不堪。舊居的主體建築是四柱、八樑、186根椽子木的兩層樓房。舊居屬石木結構,用料精緻,樑、柱及椽子選材講究,木紋細密,質地堅硬,大小粗細勻稱。外圍石牆砌技講究,牆面平整,間或方木砌於牆體。可是,上層屋頂全部垮塌,底層也多半坍塌,人可以從南門貓著腰下去,還能進入底層觀察尚未坍塌的部分。

當地群眾指著已被埋的廢墟,稱屋子裡有四根立柱,用的是不同木料,有一根立柱是檀香木的,據傳是六世達賴捐獻的。有一位老人說:“聽說六世達賴小的時候,在他的家鄉烏金凌,曾拿了一根幹樹枝擂到地上,後來就長出了一棵檀香樹。倉央嘉措也曾說過,待檀香樹長出三片葉子時,他會回到烏金凌。當年倉央嘉錯就坐在這根檀香柱子旁邊,打坐唸經,創作情歌。”有老人介紹,以前,有當地村民對檀香木柱動過歪心思,因為其上有一處被刀砍過的痕跡。如今我看不到檀香木柱,到底是被人盜走,還是埋在坍塌物下,不得而知。

探訪“情僧”倉央嘉措的兩處故居,大部分被破壞,一處被列為文物

我們下到舊居底層時,黑暗陰森,腐臭味和牛糞味燻人難耐,坍塌之處盡是建築和生活垃圾。據當地老人介紹,舊居主體部分在2008年下大雪時坍塌。在這座樓房的東側、北側和西邊,有不少垮塌的聯體附屬建築,大部分屋頂不少地方塌陷成一個個天井似的洞,洞口邊上還有居民踩踏出來的小路。

據當地村民介紹,舊居里曾有兩個寶座,一個是倉央嘉措的,另一個是貢巴孜寺活佛的。寶座設在主樓的兩層大殿裡,倉央嘉措的寶座坐西朝東,貢巴孜寺活佛的寶座則是坐東朝西。曾經住在這處舊居的錯那村民格桑旺堆說,他已將活佛的寶座送還該寺廟,而倉央嘉措的寶座仍在他家保管。他家還有舊居的長桌、茶几之類的木製器具,等政府重新整修舊居時,便將其交還給政府。

我在舊居採訪時,開車的駕駛員稱他的叔父就是格桑旺堆,曾住在這所房屋裡,家裡的確至今還保留有倉央嘉措的寶座。

探訪“情僧”倉央嘉措的兩處故居,大部分被破壞,一處被列為文物

倉央嘉措被迎請為達賴喇嘛以前,放過牛,與社會下層人士接觸較多,同情他們的生活遭遇。錯那宗政府在山上,其下方的“雪夏”居住的是屠夫、鐵匠等。“雪夏”在藏語裡意為“不潔淨之地”,雪夏村被認為是不潔居民的住處。如今的村民覺得這個名字不雅,便將原雪夏村改為錯那村。據傳巴珠是雪夏村有名的屠戶,在推崇佛教的輿論中備受歧視,甚至不能與一般人同坐,或共用杯碗,更何況倉央嘉措這樣的轉世活佛。可是,倉央嘉措喜歡與屠戶巴珠交朋友,並說:“肉和骨頭上面不能灑稀飯,我就要在上面灑稀飯,我就要和屠宰人交朋友。”

探訪“情僧”倉央嘉措的兩處故居,大部分被破壞,一處被列為文物

當地村民稱巴珠是錯那宗有名的富戶,有5個漂亮的女兒。因住在雪夏村,沒人願娶。當年,倉央嘉措經常到巴珠家來,慢慢地和巴珠女兒產生了戀情。倉央嘉措曾寫道:“骨肉潔淨有何用,香粥調料當不成,雪夏巴珠的女兒,本是天仙空行女。”“嬌娘的臉蛋,像皎潔的月亮。”“啟齒嫣然笑,把我的魂兒勾跑。”“像巴珠女兒這樣美麗的姑娘,誰見誰歡暢,我也喜歡這樣美麗的姑娘,既然人人都愛的姑娘,為什麼就不准我去歌唱?”

倉央嘉措同巴珠的女兒來往多了,因神聖仙體居住在不潔之處,致使倉央嘉措經常流鼻血。倉央嘉措用手指蘸鼻血,在黃布上畫出一幅佛像唐卡。後來,倉央嘉措入住布達拉宮後,巴珠為了炫耀自己的榮光與財富,請倉央嘉措允許他用青銅包飾整個府邸。倉央嘉措對巴珠回覆說,當布達拉用黃金包飾的時候,你的府邸才可以用青銅包飾,我現在允許你用黃塗料粉刷。就這樣,雪夏·巴珠的府邸變成黃色,而倉央嘉措用鼻血繪製的唐卡佛像,就成為這裡的主供佛像。

探訪“情僧”倉央嘉措的兩處故居,大部分被破壞,一處被列為文物

據江白格桑和阿旺群佩介紹,這裡確有六世達賴講經時坐過的蓋著黃緞子的寶座,還有一幅六世達賴用鼻血親手繪製的拉姆尊貞度母唐卡,人們俗稱“鼻血唐卡”。唐卡幅面長約1米,寬約0.5米,度母的臉部是用鼻血繪的,其餘部位施以染料。可惜的是,“文革”時這幅珍貴的唐卡被毀了。

亞瑪榮舊居

據史料記載,藏曆火虎年5月,也就是倉央嘉措到達錯那宗城的第二年,甘丹頗章地方政府專門委派高僧大德卡熱巴·多倫多吉和朵巴·索南堅參等人到錯那,經過7天的嚴格考察和審核,倉央嘉措被確認為五世達賴喇嘛的轉世靈童。甘丹頗章地方政府責成錯那宗,為倉央嘉措單獨安排較為清淨的亞瑪榮,作為倉央嘉措新的生活起居和學習環境。

探訪“情僧”倉央嘉措的兩處故居,大部分被破壞,一處被列為文物

錯那鎮亞瑪榮村距離錯那宗城5千米,氣候和環境相對優越,成為倉央嘉措學習和生活的首選之地。在亞瑪榮新居,甘丹頗章地方政府為倉央嘉措配備了兩名近侍、兩名傭人、兩名朗生,讓這位轉世靈童按照佛教法規開始高級活佛的學習、訓練和生活。8歲時,倉央嘉措已經能夠在紙上練習寫字,大約11歲時,他寫下了著名的《馬頭明王頌》這部傳世詩作。倉央嘉措的文化基礎知識和佛教基礎理論,都是在錯那宗城完成。倉央嘉措在錯那學習、生活的13年左右時間裡,絕大部分時間是在亞瑪榮度過的。

我們來到距縣城西南5千米以外的亞瑪榮村,這裡有倉央嘉措的另一處“行宮”。剛到村口時,遇上一位洗衣服的藏族婦女,當我們提起倉央嘉措“行宮”時,她立即用手指著村裡的一條小路說,倉央嘉措“行宮”就在路的盡頭。我們跟隨一位當地村民,沿著石板小路往前行。

探訪“情僧”倉央嘉措的兩處故居,大部分被破壞,一處被列為文物

這處行宮地處亞瑪榮村的西北邊,一條潺潺的小溪由村西北往村東南穿村而過。這棟兩層樓的“行宮”,主體建築面積是2排16柱,比雪夏村舊居面積大很多。村民曲珍卓瑪曾在這棟樓房裡長期居住,有些朽柱蠹樑曾被更換,室內有些牆壁也曾被粉刷修復,底層曾關過犛牛,黴氣刺鼻難聞。我們在主樓之外,還看見不少附屬建築的廢墟,雕樑畫柱的殘片隨處可見,看來這座舊居當年雄踞村頭,蔚為壯觀。

原西藏社科院副院長巴桑羅布也曾考察過這處“行宮”,認為倉央嘉措的“行宮”,是當地人的一種不確切的隨意說法。他還走訪了錯那縣城3位年過七旬的老人次旦、益西拉珍和益西次仁,對有關史籍進行反覆研讀,認為這處“行宮”應稱為倉央嘉措在亞瑪榮的舊居。當地上了年紀的老人益西次仁說,第司·桑結嘉措尋得六世達賴喇嘛後,在錯那宗城修建了這處舊居。該舊居原為兩層建築,西藏和平解放前由該宗政府看管,解放後為私人所有。可近年來無人看管,加上雨水侵蝕,木構件腐朽損毀依舊很嚴重。

"

雪夏巴珠故居

錯那縣城海拔4380米,在高山牧場的邊緣上。縣城也叫“雪夏”,非常有名,因為六世達賴倉央嘉措在情歌裡深情地歌唱的那位“雪夏姑娘”,就曾住在這個雪夏村。

探訪“情僧”倉央嘉措的兩處故居,大部分被破壞,一處被列為文物

2014年5月,我同《中國科學探險》雜誌主編周衛軍、美術總監邱衍慶、特邀攝像師龍天翼一行,在錯那縣地方誌辦公室張慧茹主任的陪同下,對倉央嘉措曾居住的雪夏舊居進行了探訪。

雪夏是一座溫泉城,隨處都有溫泉從地下冒出。我們住的賓館後面就有一眼泉水,熱氣騰騰。遊人可放下行裝,聚在泉眼上,痛痛快快地洗個澡,既洗去從拉薩到錯那一路的疲勞,也能體驗到“洗塵”的暢適。隨地可見的溫泉,加上這裡人的熱情,這座城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熱情的雪夏”。

探訪“情僧”倉央嘉措的兩處故居,大部分被破壞,一處被列為文物

第二天太陽爬上雪原的時候,我們同錯那縣旅遊局人員一道,來到舊居進行實地考察。倉央嘉措在雪夏村的舊居,就坐落在錯那縣城的老居民區裡,東南是錯那縣農業銀行,北側是居民新區,西南側是一座新建的賓館。因四周建築物幾經改建翻修,地面比舊居高出一兩米,舊居底層變得像一個地窖。

探訪“情僧”倉央嘉措的兩處故居,大部分被破壞,一處被列為文物

整個舊居建築區面積近600平方米,已經破爛不堪。舊居的主體建築是四柱、八樑、186根椽子木的兩層樓房。舊居屬石木結構,用料精緻,樑、柱及椽子選材講究,木紋細密,質地堅硬,大小粗細勻稱。外圍石牆砌技講究,牆面平整,間或方木砌於牆體。可是,上層屋頂全部垮塌,底層也多半坍塌,人可以從南門貓著腰下去,還能進入底層觀察尚未坍塌的部分。

當地群眾指著已被埋的廢墟,稱屋子裡有四根立柱,用的是不同木料,有一根立柱是檀香木的,據傳是六世達賴捐獻的。有一位老人說:“聽說六世達賴小的時候,在他的家鄉烏金凌,曾拿了一根幹樹枝擂到地上,後來就長出了一棵檀香樹。倉央嘉措也曾說過,待檀香樹長出三片葉子時,他會回到烏金凌。當年倉央嘉錯就坐在這根檀香柱子旁邊,打坐唸經,創作情歌。”有老人介紹,以前,有當地村民對檀香木柱動過歪心思,因為其上有一處被刀砍過的痕跡。如今我看不到檀香木柱,到底是被人盜走,還是埋在坍塌物下,不得而知。

探訪“情僧”倉央嘉措的兩處故居,大部分被破壞,一處被列為文物

我們下到舊居底層時,黑暗陰森,腐臭味和牛糞味燻人難耐,坍塌之處盡是建築和生活垃圾。據當地老人介紹,舊居主體部分在2008年下大雪時坍塌。在這座樓房的東側、北側和西邊,有不少垮塌的聯體附屬建築,大部分屋頂不少地方塌陷成一個個天井似的洞,洞口邊上還有居民踩踏出來的小路。

據當地村民介紹,舊居里曾有兩個寶座,一個是倉央嘉措的,另一個是貢巴孜寺活佛的。寶座設在主樓的兩層大殿裡,倉央嘉措的寶座坐西朝東,貢巴孜寺活佛的寶座則是坐東朝西。曾經住在這處舊居的錯那村民格桑旺堆說,他已將活佛的寶座送還該寺廟,而倉央嘉措的寶座仍在他家保管。他家還有舊居的長桌、茶几之類的木製器具,等政府重新整修舊居時,便將其交還給政府。

我在舊居採訪時,開車的駕駛員稱他的叔父就是格桑旺堆,曾住在這所房屋裡,家裡的確至今還保留有倉央嘉措的寶座。

探訪“情僧”倉央嘉措的兩處故居,大部分被破壞,一處被列為文物

倉央嘉措被迎請為達賴喇嘛以前,放過牛,與社會下層人士接觸較多,同情他們的生活遭遇。錯那宗政府在山上,其下方的“雪夏”居住的是屠夫、鐵匠等。“雪夏”在藏語裡意為“不潔淨之地”,雪夏村被認為是不潔居民的住處。如今的村民覺得這個名字不雅,便將原雪夏村改為錯那村。據傳巴珠是雪夏村有名的屠戶,在推崇佛教的輿論中備受歧視,甚至不能與一般人同坐,或共用杯碗,更何況倉央嘉措這樣的轉世活佛。可是,倉央嘉措喜歡與屠戶巴珠交朋友,並說:“肉和骨頭上面不能灑稀飯,我就要在上面灑稀飯,我就要和屠宰人交朋友。”

探訪“情僧”倉央嘉措的兩處故居,大部分被破壞,一處被列為文物

當地村民稱巴珠是錯那宗有名的富戶,有5個漂亮的女兒。因住在雪夏村,沒人願娶。當年,倉央嘉措經常到巴珠家來,慢慢地和巴珠女兒產生了戀情。倉央嘉措曾寫道:“骨肉潔淨有何用,香粥調料當不成,雪夏巴珠的女兒,本是天仙空行女。”“嬌娘的臉蛋,像皎潔的月亮。”“啟齒嫣然笑,把我的魂兒勾跑。”“像巴珠女兒這樣美麗的姑娘,誰見誰歡暢,我也喜歡這樣美麗的姑娘,既然人人都愛的姑娘,為什麼就不准我去歌唱?”

倉央嘉措同巴珠的女兒來往多了,因神聖仙體居住在不潔之處,致使倉央嘉措經常流鼻血。倉央嘉措用手指蘸鼻血,在黃布上畫出一幅佛像唐卡。後來,倉央嘉措入住布達拉宮後,巴珠為了炫耀自己的榮光與財富,請倉央嘉措允許他用青銅包飾整個府邸。倉央嘉措對巴珠回覆說,當布達拉用黃金包飾的時候,你的府邸才可以用青銅包飾,我現在允許你用黃塗料粉刷。就這樣,雪夏·巴珠的府邸變成黃色,而倉央嘉措用鼻血繪製的唐卡佛像,就成為這裡的主供佛像。

探訪“情僧”倉央嘉措的兩處故居,大部分被破壞,一處被列為文物

據江白格桑和阿旺群佩介紹,這裡確有六世達賴講經時坐過的蓋著黃緞子的寶座,還有一幅六世達賴用鼻血親手繪製的拉姆尊貞度母唐卡,人們俗稱“鼻血唐卡”。唐卡幅面長約1米,寬約0.5米,度母的臉部是用鼻血繪的,其餘部位施以染料。可惜的是,“文革”時這幅珍貴的唐卡被毀了。

亞瑪榮舊居

據史料記載,藏曆火虎年5月,也就是倉央嘉措到達錯那宗城的第二年,甘丹頗章地方政府專門委派高僧大德卡熱巴·多倫多吉和朵巴·索南堅參等人到錯那,經過7天的嚴格考察和審核,倉央嘉措被確認為五世達賴喇嘛的轉世靈童。甘丹頗章地方政府責成錯那宗,為倉央嘉措單獨安排較為清淨的亞瑪榮,作為倉央嘉措新的生活起居和學習環境。

探訪“情僧”倉央嘉措的兩處故居,大部分被破壞,一處被列為文物

錯那鎮亞瑪榮村距離錯那宗城5千米,氣候和環境相對優越,成為倉央嘉措學習和生活的首選之地。在亞瑪榮新居,甘丹頗章地方政府為倉央嘉措配備了兩名近侍、兩名傭人、兩名朗生,讓這位轉世靈童按照佛教法規開始高級活佛的學習、訓練和生活。8歲時,倉央嘉措已經能夠在紙上練習寫字,大約11歲時,他寫下了著名的《馬頭明王頌》這部傳世詩作。倉央嘉措的文化基礎知識和佛教基礎理論,都是在錯那宗城完成。倉央嘉措在錯那學習、生活的13年左右時間裡,絕大部分時間是在亞瑪榮度過的。

我們來到距縣城西南5千米以外的亞瑪榮村,這裡有倉央嘉措的另一處“行宮”。剛到村口時,遇上一位洗衣服的藏族婦女,當我們提起倉央嘉措“行宮”時,她立即用手指著村裡的一條小路說,倉央嘉措“行宮”就在路的盡頭。我們跟隨一位當地村民,沿著石板小路往前行。

探訪“情僧”倉央嘉措的兩處故居,大部分被破壞,一處被列為文物

這處行宮地處亞瑪榮村的西北邊,一條潺潺的小溪由村西北往村東南穿村而過。這棟兩層樓的“行宮”,主體建築面積是2排16柱,比雪夏村舊居面積大很多。村民曲珍卓瑪曾在這棟樓房裡長期居住,有些朽柱蠹樑曾被更換,室內有些牆壁也曾被粉刷修復,底層曾關過犛牛,黴氣刺鼻難聞。我們在主樓之外,還看見不少附屬建築的廢墟,雕樑畫柱的殘片隨處可見,看來這座舊居當年雄踞村頭,蔚為壯觀。

原西藏社科院副院長巴桑羅布也曾考察過這處“行宮”,認為倉央嘉措的“行宮”,是當地人的一種不確切的隨意說法。他還走訪了錯那縣城3位年過七旬的老人次旦、益西拉珍和益西次仁,對有關史籍進行反覆研讀,認為這處“行宮”應稱為倉央嘉措在亞瑪榮的舊居。當地上了年紀的老人益西次仁說,第司·桑結嘉措尋得六世達賴喇嘛後,在錯那宗城修建了這處舊居。該舊居原為兩層建築,西藏和平解放前由該宗政府看管,解放後為私人所有。可近年來無人看管,加上雨水侵蝕,木構件腐朽損毀依舊很嚴重。

探訪“情僧”倉央嘉措的兩處故居,大部分被破壞,一處被列為文物

倉央嘉措在亞瑪榮新居開始全新生活時,他的家人依舊住在錯那宗城雪夏村巴珠家。那個時候,對倉央嘉措的生活管得並不嚴,還是經常讓他同父母見面。當地老人還說,這兩處舊居都是倉央嘉措到來後新建,修建居所的大量木料是倉央嘉措故鄉的門巴人從門隅運來的。從這點看來,雪夏舊居是在雪夏·巴珠原來房屋的基礎上改擴建,而亞瑪榮舊居則是特地為倉央嘉措新建的。倉央嘉措入住布達拉宮後,錯那宗的兩處舊居曾得到進一步的修繕和裝飾,直到1959年,還作為廟宇殿堂,得到當地村民長期的保護。

如今,倉央嘉措的兩處舊居早已物是人非。我在舊居佇立很久,一首倉央嘉措情歌在我心頭回蕩:“墨寫的黑色小字,已被雨水浸掉,來寫出的心中情意,怎麼擦也不會擦掉。”

文/羅洪忠 圖/羅洪忠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