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當局設的這個“圈套”韓國瑜怎麼打破?'

"

原標題:作為最會打選戰的國民黨人,韓國瑜怎麼打破蔡英文當局設的這個“圈套”?

本週一中國國民黨黨內初選結果公佈,高雄市長韓國瑜將參加明年領導人選舉。如果不出意外,不久後柯文哲也將步韓國瑜的後塵,以臺北市長身份“帶職參選”。一時間,政治人物“帶職參選”成為島內議論的話題。

島內政治設計有問題

如今,民進黨與高雄市綠營議員指責韓國瑜是想當“落跑市長”,要他辭職參選2020年。這也從側面說明,島內並沒有禁止政客進行“帶職參選”,相反是島內政治設計使“帶職參選”成為一種不得不作的選擇。

目前,島內地區領導人、縣市長一任都是4年,選舉時間則是安排交替進行。比如2014年、2018年進行縣市長選舉,2016年、2020年則舉行地區領導人選舉。如此一來,縣市長選舉就成為領導人選舉的前哨戰。各主要政治力量藉此看清島內民意變化。比如通過去年11月底的縣市長選舉,看出民進黨執政品質不佳、大失民心,這決定它2020年選戰很不好打。

可問題是,臺灣這兩場選舉並非正好間隔兩年,而是形成了前長後短的情況。以本次選舉為例,2016年5月20日蔡英文上臺到2018年11月底進行縣市長選舉,中間有2年半的時間。相對的,從去年底的縣市長選舉到明年1月11日的地區領導人選舉,其實只有1年零1個月的時間。

因此,各派政治力量在進行完縣市長選舉後,就要馬不停蹄地準備1年後的地區領導人選舉。這也就可以解釋,時間如此緊張,那些在縣市長選舉中經受住選票考驗的政治明星,自然而然會成為衝擊領導人寶座的“紅人”。在短短的1年時間內,政黨與其再打造一個熱門人選,還不如幫那位有民意加持的政治明星錦上添花來得容易。於是,自去年韓國瑜高票數當選高雄市長以來,要求其參選2020年的呼聲從未聽過,直到如今成真。

“帶職參選”能進能退

“帶職參選”有利有弊。一個利處是候選人有展現能力的舞臺,不必像沒有公職的“白丁政客”那樣,要麼只能空口許願,要麼是回憶過去在臺上如何如何。韓國瑜當了半年多的高雄市長,訪問了內地、港澳與美國,在“人進來、貨出去”方面也有所收穫。當了5年多臺北市長的柯文哲更是如此,證明自己政績的總有一些。

另一個利處是有足夠的行政資源。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只要稍加變通,這些行政資源就可以源源不斷地轉化為輔選力量。比如,當了島內大城市的市長,一言一行都有媒體關注,時不時還能上個頭條,等於在不花錢做廣告,保持競選熱度。行政資源再給自己加分的同時,還能給競爭對手添堵。自從韓國瑜當上高雄市長後,民進黨當局就對這個綠營票倉另眼相待,在登革熱防疫撥款、項目審批方面不再爽快,讓韓國瑜大喊是“一島兩制”。

對於政治人物而言,“帶職參選”進可攻退可守。選上了,那就繼續進步,登頂島內政治最高峰。選不上,那就回去當市長,也能繼續發光發熱。

不過,在競爭對手看來,“帶職參選”有著種種不是。最大的問題就是“得隴望蜀,這山望著那山高”,把市長當作跳板,辜負了市民的期待。這些頗具殺傷力的話,也成為選戰期間攻擊候選人的“炮彈”。而對“帶職參選”人來說,平衡好市政與參選之間的關係也是個難題,韓國瑜已經表示,要把競選中心設在高雄,從南部席捲全臺,之後的工作安排是“白天當市長,晚上搞競選”。

對於執政的民進黨而言,韓國瑜與柯文哲“帶職參選”都成為了罪過。但問題是,職務最高的“帶職參選”者,不就是謀求連任的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嗎?這點怎麼就不說了呢?

“罷韓行動”來勢洶洶

綠營當然不會坐以待斃。為了迴應韓國瑜的“帶職參選”,高雄市綠營團體發起了罷免韓國瑜的“罷韓30行動”,號召30萬市民連署罷免這位藍營市長。截至目前,罷免第一階段所需要的3萬份提案連署已經達標。

然而,別看“罷韓行動”來勢洶洶,但即便第二階段的提案聯署能通過,對韓國瑜2020年競選也不會帶來實質性的影響。因為按照島內公職人員選舉罷免的規定,“任職未滿一年的,不得罷免”。換言之,綠營要想正式對韓國瑜提出罷免案,最快也要等到今年12月25日,也就是韓國瑜就職滿1年才能成案。而罷免投票要在成案後20日到60日內進行,也就是說,即便是最快的20日後投票,也趕不上1月11日的地區領導人選舉。

韓國瑜團隊與民進黨陣營對此都心知肚明。因此,韓國瑜團隊並不將太當之回事,態度淡然處之,用島內的政治語言說,“不隨之起舞”。民進黨希望的是,通過罷免行動塑造韓國瑜“這山望著那山高”的不佳形象,使其難以兼顧市政與選舉,拉低他的民意支持率。

不過,對於善於打民意牌的韓國瑜團隊而言,綠營對其的大肆攻擊有可能轉化成支持其的悲情力量,再加上鐵桿“韓粉”的加持,民進黨有可能弄巧成拙。要知道,島內媒體已經說,韓國瑜是最會打選戰的國民黨人。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