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離中間路線?蔡英文兩岸論述從溫和到強硬

偏離中間路線?蔡英文兩岸論述從溫和到強硬

蔡英文(來源於網絡)

蔡英文執政初期,宣稱依據“憲法”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處理兩岸事務,主張維持現狀;並提出“新四不政策”等不挑釁的兩岸路線,呼籲建立兩岸互動新模式及兩岸新論述。2019年1月1日以來,蔡英文公開表示從未接受“九二共識”,反對“一國兩制”,並對大陸當局展開嚴厲批判,其兩岸論述從溫和偏離走向強硬路線。

首先,蔡英文的兩岸論述流於抽象、模糊及原則性,並無清晰指涉兩岸關係定位,既未是 “特殊國與國關係”,也非“一邊一國論”。蔡英文曾宣稱依據“憲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處理兩岸事務。從“憲政法理”來說,“憲法”默認國家統一目標,“憲法”增修條文前言明載 “因應國家統一前之需要”。

蔡英文宣稱“憲政”改革並不會涉及統獨問題,“兩國論”不會融入《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公民投票法”中。在具體政治實踐中,蔡英文曾透過外事部門負責人及陸委會主委宣稱 “兩岸關係就是兩岸關係”、 “兩岸關係不是外交關係”及“兩岸協議不是外交協議”;同時蒙藏委員會業務併入陸委會、文化主管部門,而非是外事部門。從法理來說,兩岸關係性質至少是屬於“非國與國關係”。

無用置疑,蔡英文的兩岸論述較為抽象與流於原則性,例如提出“新四不政策”,表明承諾不變、善意不變、不會對抗、不會屈服。曾提出其兩岸政策具有可預測性、持續性及不具挑釁性;宣稱民進黨應提出兩岸政策新論述,及建立兩岸新互動模式。相對於“九二共識”,另提出“九二歷史事實”、“九二會談精神”作為替代性共識。這些政策概念語詞欠缺實質內涵,無法成為操作型的政策工具。

其次,為爭取黨內候選人提名,與賴清德競逐鞏固“臺獨”基本盤,極化兩岸路線強硬性。自2019年元旦後,蔡英文對大陸採取更為強硬路線,提出“四個必須”、“三道防護網”等。同時,首次公開表示從未接受“九二共識”,標籤化“九二共識”等於“一中原則”、“一國兩制”,提出“臺灣共識”就是反對“一國兩制”。尤其為與“獨派”建立政治聯盟關係,親自參與其會議,一改以往指派陳建仁與會的型態。

最後,對陸政策流於反制較欠缺主動創新。針對大陸作為或國民黨倡議政策,民進黨亦提出諸多反制作為,例如對兩岸和平協議等政治協議,提出“國會雙審議、人民雙公投”的高門坎限制;針對大陸軍機首次越過海峽中線,下令強勢驅離;大動作反制大陸對臺融合發展、惠臺政策措施,批評為“名為惠臺、實為利中”;對申領居住證者限制其被選舉權、服公職等公民權,尤其是終身不得擔任機敏性職務;對擔任小區主任助理員從事與大陸有關黨務、行政及政治性職務者進行開罰;禁止大學與著重黨教育、政治培訓為任務“具有相當的政治敏感性”學校合作交流,避免被統戰。這些反制措施,旨在產生嚇阻性“寒蟬效應”。

蔡英文的兩岸路線從溫和走向強硬,主要因素有外因與內因:外因部份是,特朗普政府視臺灣為美國“印太戰略”的聯盟成員及馬前卒,美國國會通過一系列友臺方案,包括《臺灣旅行法》、《國防授權法》、《臺灣保證法》,意在“聯臺製中”,此提高蔡英文“聯美抗中”的籌碼與力道。尤其是中美貿易戰逆轉直下,美方持續向中方施壓增加關稅稅率,兩國交鋒較勁,蔡英文當局選擇“親美”、“拉美”、“聯美”的傾斜路線。內因則是,在民進黨“大選”後選人初選過程,前“行政院長”賴清德的政治聲望及民意支持度皆高於蔡英文,蔡賴之爭無論是權力競逐或路線分歧,雙方紛紛轉向尋求“獨派”人士支持。這導致其對陸政策趨於強硬而非柔軟溫和,藉此穩固基本盤,以取得選舉入門卷。

從民進黨贏得“大選”經驗來看,兩岸路線必然要走向中間路線,始能獲得選票極大化目標。為2000“大選”,民進黨在1999年通過《臺灣前途決議文》;為2016年“大選”,2015年蔡英文提出維持現狀主張,這兩次選舉皆由民進黨取得勝利。然2008年“大選”前,民進黨在2007年提出“正常國家決議文”宣稱“公投制新憲”、“臺灣正名”及以臺灣名義參與聯合國,結果卻慘敗。展望2020年“大選”,民進黨有必要提出更為開放、創新、和平及具有統合願景的兩岸政策,始有利於爭取中間選民支持。

作者 柳金財 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助理教授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