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套路深,陳谷嘉怒告寶能姚氏兄弟非法掠奪數百億土地

財華社集團 投資 向寶 法律 香港財華社 2017-04-02

不知套路深,陳谷嘉怒告寶能姚氏兄弟非法掠奪數百億土地

港股解碼,香港財華社王牌專欄,20年專注港股,金融名家齊聚,做最有深度的原創財經號。看完記得訂閱、評論、點贊哦。

■文|陳銘京,香港財華社財經編輯。

經過“寶萬之爭”後,“寶能”在大眾眼裡一直扮演著野蠻人的形象,而姚氏兄弟成為野蠻人的代表,特別是姚振華先生。不過姚振華先生並不是很明智,挑逗完萬科,還想挑逗格力,結果被董明珠狠狠扇了耳光,後遭到證監會、保監會雙雙扼殺。實際上,姚氏兄弟的“野蠻行徑”何止表現在入主的上市公司上,早在8年前的時候,它就露出了“嗜血”的本性。

2017年3月28日,筆者從信吉實業的官網中看到“針對姚建輝先生聲明的回覆”的回覆函,看完深感世間竟然有這麼深的套路,姚氏兄弟“野蠻人”名號並不是蓋的。實際上,此次事件近因於2017年3月26日,信吉實業董事長陳谷嘉視頻實名舉報寶能系姚振華、姚建輝兄弟與大晟文化相互勾結,以違法手段對其公司進行搶劫,超低價掠奪公司價值數百億的土地,次日姚建輝作出澄清聲明。

爭端的由來,姚建輝是如何拿下溥和實業的

原來深圳寶能置業的真名叫深圳市溥和實業,最初是信吉實業旗下的公司。2004年的時候,周鎮科利用旗下的金鵬城持有溥和50%股權,據陳谷嘉的表述,周鎮科是仗著當市委的哥哥周鎮宏強取豪奪,以交易價以3.66元/㎡“拍得”溥和實業15萬平方米土地50%股權的。

兩年之後,金鵬城通過400萬借款和姚建輝的深業物流綁定,並於2008年拍賣掉自身持有溥和實業的50%股權給深業物流,交易價僅為32.93元/㎡。而陳谷嘉稱金鵬城的股權拍賣他並不知情,並稱這是周鎮科和姚建輝的勾結,利用低價將股權甩給深業物流。講到這裡,其實作為溥和實業的股東金鵬城,要將自身的50%轉讓給第三者,是要經過其他股東同意的,不然這項交易損害其他股東權益。
不知套路深,陳谷嘉怒告寶能姚氏兄弟非法掠奪數百億土地

不過事情並沒有結束,姚建輝拿下金鵬城擁有的溥和實業50%股權後,還覬覦剩餘在信吉實業手中的股權。根據信吉實業官網新聞動態,筆者找到了發佈於2015年時的關於姚建輝如何拿下溥和實業剩餘在信吉實業手中的股權的文字。原來姚建輝拿下溥和實業50%股權後,就開始著手謀計策奪取剩餘的股份,和深圳市時代崑崙投資有限公司合作,時代崑崙稱中海地產以20億全盤收購溥和公司,巨大的誘惑下,讓信吉實業深信不疑。

結果是,信吉實業預先收取了時代崑崙代為支付的1500萬元定金,之後交易突然取消,時代崑崙起訴信吉實業,並要求償還1500萬元欠款。呵呵,講到這裡,套路暴露無遺,於是他們提出拍賣信吉實業擁有的溥和實業的股權來還債。想必他們深知當時的信吉實業拿不出1500萬資金,因此布了這個局。不過當時信吉實業也是被誘惑衝昏了頭,最為可憐的是拍賣價格僅有241元/㎡,姚建輝就如願以償的將剩餘的股權收入囊中。

信吉實業成為局外人,但陳谷嘉仍堅持鬥爭

按照這狗血劇情的發展思路,陳谷嘉估計要吐一碗血。在之後的劇情中,陳谷嘉成了局外人,只能眼睜睜的看著溥和實業被姚建輝玩弄。看到2009年溥和實業股東中又有周鎮科的影子,想必陳谷嘉要氣炸開了天。根據陳谷嘉的意思,姚建輝取得溥和實業100%股權後,周鎮科也來分享戰果,不過姚建輝一直都想獨吞,因此到2015年的時候,以犧牲寶城股份為代價逼退了周鎮科,重新獲得全部股權。

不知套路深,陳谷嘉怒告寶能姚氏兄弟非法掠奪數百億土地

而作為“局外人”的陳谷嘉深感被騙,自然不會放過姚建輝,因此這幾年他都在找機會報復。就像陳谷嘉所說,他一直在舉報,不過姚氏兄弟後臺太硬,他動不了,即使“告御狀”,向最高法舉報,最高法轉廣東省高院督辦,省高院責令監督糾正,下達審查報告責令深圳中院自行糾正錯誤拍賣,後無音訊。而有趣的事,筆者發現在發佈於2017年2月份,發生於2016年4月份姚建輝和信吉實業有一場糾紛,原告竟然是姚建輝!不知套路深,陳谷嘉怒告寶能姚氏兄弟非法掠奪數百億土地

不過該糾紛因為姚建輝沒有預交案件受理費,固案件自動撤銷處理。如果從常理去判斷,姚建輝應該是從信吉實業拿到了證照,才就此罷手。從2011年溥和實業更名為寶能置業後,可以看出陳谷嘉是不死心的,但股權確實已經劃轉為深業物流的名下,而信吉實業僅僅是局外人,如果打官司,陳谷嘉沒有半點好處。

可是陳谷嘉是打不死的小強,只要有機會都會痛訴姚氏兄弟的“罪行”。2016年10月陳谷嘉召開了媒體發佈會,向相關媒體闡述關於姚氏兄弟的罪行,又於2017年2月份,以實名微博視頻再次痛訴姚氏兄弟。可是姚建輝並不是省油的燈,這麼多年他都過來了,應付陳谷嘉的痛訴還是綽綽有餘的。姚建輝以陳谷嘉為其自身謀取不正當利益為行動藉口,向寶能施壓。

套路高手姚氏兄弟,“野蠻人”躍然紙上

實際上,即使當年姚建輝通過套路奪取溥和實業股權存在打法律擦邊球的情況,但是當年涉及到的領域很廣,包括資產評估機構,法院甚至政府部門,如果陳谷嘉打官司不可能勝訴。沒有哪個願意承認以前自身犯下的罪過,特別是法院,法院的威嚴不可能為了一樁舊事就放下面子。因此陳谷嘉一直舉報都沒有迴音,部分原因都是這個。

而陳谷嘉也應該反省,丟掉自身擁有溥和實業股權部分,他是有責任的。他不應該聽信時代崑崙的謊言,拿下1500萬定金後,又用於他處,資金短缺下,導致別人鑽了空子威脅,這樣的操作的套路明眼人都看得出來。不過陳谷嘉此次確實暴露了姚氏兄弟“野蠻人”的性格,只要他們想得到的東西,一定會想盡辦法得到。

我們熟知了寶能如何阻擊南坡A,如何通過控股權換掉南坡的管理層,然後我們也知道了寶萬之爭,王石為保地位引入戰投,緊接著寶能又狙擊到了格力。姚氏兄弟“野蠻人”在上市公司的狙擊中表現無疑。現在我們也知道了姚氏兄弟的前程往事,其“野蠻人”的形象躍然紙上。不過姚氏兄弟是懂法律的,他們的“野蠻”行徑是建立在符合“法律程序”基礎上,儘管操作手法或許存在法律衝突。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