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式收養制度下的幽靈,20年間誘拐5000多名兒童,從沒受到審判

“咳咳咳~~咳咳~~”,聽著公寓一角嬰兒床上傳來的咳嗽聲,阿爾瑪心如刀絞,卻又無能為力。她是田納西州的一位單身母親,女兒艾瑪剛剛10個月大,半個月前染上了肺炎。為了給女兒治病,家裡的錢早就花的一乾二淨了。“上帝啊,求您救救我們吧!”阿爾瑪手握著十字架低聲啜泣著,孩子的聲音越來越細弱……

“砰砰砰---”敲門聲突然響起,來訪者是一個女人,頭髮近乎灰白,戴著圓形的眼鏡,看上去非常和善。

“我是孟菲斯孤兒院的院長喬治亞·坦恩,孩子的父親在哪裡?孩子必須跟我走才能獲得免費治療你知道麼?”女人發出一連串的問題,專業又權威,散發著與面容不相符的嚴厲氣質。

最終,坦恩抱走了孩子。阿爾瑪以為自己遇到了救世主,“感謝上帝!”

兩天後,阿爾瑪卻被告知孩子已經死了。不過這也沒辦法,不是嗎?

她不知道的是,孩子其實還活著,而所謂的“救世主”坦恩其實是個魔鬼,她在1924—1950年這26年間,共“偷走”了5000多名兒童,賺取了上百萬美元。

美式收養制度下的幽靈,20年間誘拐5000多名兒童,從沒受到審判

(喬治亞·坦恩精心策劃誘拐了5000多名兒童,所有這些均以行善為幌子)

喬治亞·坦恩,1891年出生在密西西比州一個富裕家庭,曾祖父曾跟隨美國第9任總統威廉·亨利·哈里森(William Henry Harrison)在軍中服役,祖父是戰爭英雄,父親喬治·克拉克·坦恩(George Clark Tann)是地區法院法官,其職責之一就是救助無家可歸的兒童,她的哥哥羅伯·坦恩就是被收養的。

喬治亞主修音樂,1913年從弗吉尼亞州瑪莎華盛頓學院畢業後在密西西比州擔任過短暫的教職。1920年,由於美國當時缺乏有關收養的法律,再加上父親的法官的背景,喬治亞在密歇根州的一家兒童中心工作時誘拐了幾名貧困家庭的孩子。不過,可能是剛開始不太“熟練”的緣故,她被發現了。好在,父親的背景給了坦恩莫大的好處,她沒有被起訴,只是被解僱並搬到了田納西州的孟菲斯定居。而且,良好的教育和聰明的頭腦很快讓坦恩脫穎而出,不久,她便擔任了田納西州兒童家庭協會孟菲斯分會的執行董事。

美式收養制度下的幽靈,20年間誘拐5000多名兒童,從沒受到審判

(田納西州兒童家庭協會的總部)

20世紀上半葉,美國正值社會轉型時期。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開展使美國完成了從農業社會到工業社會的轉型,一方面工業化、城市化使得社會中的各種底層人群數量激增,另一方面被認為是“低劣”的東、南歐移民潮所引發了人口格局的鉅變,這引起了美國土生白人的憂慮。為解決這種問題,從英國引入的“優生學”在美國大行其道。

坦恩承襲了“優生學”的理論,堅信世界上只有兩種人:富人和窮人。她將富人描述為“更高級別的人”,而大蕭條時期貧困的年輕女性則被視為是“育種者”,私下將其稱為“奶牛”,而“奶牛們”是無法養育子女的。

有了兒童家庭協會執行董事的頭銜作為保護,喬治亞進一步將自己的信仰轉化為了行動。在1924—1950年這26年間,共有5000多名兒童被誘拐。她究竟在哪裡誘拐到了成千上萬的孩子呢?答案很簡單:來自那些“奶牛”-----窮人。坦恩認為貧窮的家庭裡有許多孩子,他們通常不會注意到一兩個孩子的失蹤,而且窮人也沒有足夠的時間和金錢去尋找失蹤的孩子。她曾在路上向孩子們許諾冰淇淋,輕而易舉得就誘拐孩子們遠離家園。除了貧窮家庭,監獄和精神病院裡的新生兒也是她的目標。

當然,這麼大的工程量並不是喬治亞一人完成的,她還有護士、醫生和福利工作者等人做助手。醫生和護士會告訴單身母親她們的嬰兒在出生時已經死亡,屍體也被火化,而實際上這些孩子們已被移交給坦恩出售。福利工作人員欺騙父母簽署他們不理解的法律收養文件,還會將其他人拖入法庭,指認他們“不適合養育孩子”,以便帶走他們可愛的寶寶。法官會假裝“為了孩子們的一切”,取消父母的養育權利,並將孩子們轉移給坦恩。在這其中,金髮藍眼睛的白人孩子最受歡迎。

美式收養制度下的幽靈,20年間誘拐5000多名兒童,從沒受到審判

孩子們越來越多,為了“促進業務發展”,坦恩甚至在報紙上刊登了針對潛在養父母的廣告。在一則廣告中,一個可愛的小男孩拿著一個球,標題寫著“你的提問!喬治想玩接球,但他需要一個爸爸來組隊。”另一個廣告是三個乖巧的小男孩並排坐在一起,標題寫著“他們將會成為你的聖誕禮物喲!”在這些廣告中,孩子們如同是娃娃或小狗一般。“我想讓你知道我為你支付了500美元,而我本來可以得到一隻好獵犬。” 一位顧客這麼告訴他的養子。

美式收養制度下的幽靈,20年間誘拐5000多名兒童,從沒受到審判

(喬治亞·坦恩刊登的廣告)

雖然州政府規定慈善機構收取的費用不能超過700美元/人,但是,仍有不少人以相當於今天10萬美元的費用來換取孩子。喬治亞·坦恩並不是將孩子們安排在最合適的家庭,她只關心自己的銀行賬戶,至於收養人是誰並不在意。她甚至還會安排兩三個孩子到購買者家中,以便養父母挑選他們最喜歡的孩子。有幾個年輕女孩被賣給了有戀童癖的人,她曾命令年紀較大的孩子坐在男人的腿上叫“爸爸”;許多男孩被尋找廉價勞動力的農民和企業主買回去做苦工,經常受到毒打。而且由於護理不善、疾病以及虐待,大約500名兒童死亡。

還有些孩子就比較幸運了,第18屆奧斯卡影后瓊·克勞馥(Joan Crawford)一生收養了5個孩子。其中,她的雙胞胎女兒凱茜和辛西婭就是來自於田納西州兒童家庭協會。演員瓊·阿里森(June Allyson)、拉娜·特納(Lana Turner)、作家賽珍珠(Pearl S. Buck)和紐約州州長赫伯特·萊曼(Herbert Lehman)都從協會裡收養過孩子。著名摔跤手瑞克·福萊爾(Ric Flair)據說也是被坦恩偷走的孩子之一。

美式收養制度下的幽靈,20年間誘拐5000多名兒童,從沒受到審判

(瓊·克勞馥和她的雙胞胎女兒凱茜和辛西婭,並非所有孩子都那麼幸運)

美式收養制度下的幽靈,20年間誘拐5000多名兒童,從沒受到審判

(左是瓊·克勞馥,右是瓊·阿里森,和自己收養的孩子在一起)

難道事情就不會暴露麼?很不幸,在二十多年的時間裡,喬治亞·坦恩猶如魔鬼一般遊蕩在窮人家的周圍。這都歸功於“幕後大Boss”——克倫普,在20世紀上半葉的大部分時間裡,他都是孟菲斯的市長和政治領袖。他與喬治亞發展了一種舒適的贊助關係——坦恩給了他一筆錢,並使他的政治名聲傳到了孟菲斯。克倫普反過來保護坦恩免受窺探調查,而警察們會忽視那些丟失孩子的家庭的抱怨,有時甚至幫助坦恩抓住孩子。

更可怕的是,魔鬼不僅沒有暴露,反而被世人架上了聖壇。喬治亞聰明的頭腦,她的堅韌和遠見,以及對“年齡較小的嬰兒”的無限激情,有助於將收養轉變為一種可敬的事業,使收養更具社會可接受性。她聲譽飆升,全國各地的組織都在收養和撫養孩子的各個方面徵求她的意見。她在紐約、芝加哥和洛杉磯的會議上發表演講,與名人擦肩而過,第一夫人埃莉諾·羅斯福向她詢求有關收養事宜的建議,杜魯門總統請她參加自己的就職典禮。

美式收養制度下的幽靈,20年間誘拐5000多名兒童,從沒受到審判

(第一夫人埃莉諾·羅斯福)

到40年代中期,喬治亞·坦恩被診斷患有子宮癌,Boss克倫普的政治影響力也開始減弱。1948年,克倫普的政敵戈登·布朗寧(Gordon Browning)當選為州長,當坦恩的嬰兒買賣傳到他耳邊時,他看到了一種羞辱政治對手的方法。

在坦恩生命的最後幾個月裡,布朗寧任命了一位特別調查員對其進行調查。不過,即使在那時,對坦恩的指控也只是針對她從一家國家資助的組織竊取錢財,而不是綁架。調查結果公佈幾天後,坦恩死於子宮癌,她終生都沒有接受法律審判。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