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歲女童屢次偷錢,勸說無用,遭姑姑教育:割喉、剁兩手指'

不完美媽媽 淅爸育兒記 2019-07-25
"

10歲的媛媛仍然躺在醫院的ICU病房裡,因為懷疑她偷錢,多次勸說無效,姑姑採取了極端的方式“教育”媛媛:

姑姑割了媛媛的喉嚨,用刀齊刷刷的砍斷了媛媛兩根手指。

隨後,悲悔不已的姑姑,在自己的脖子和手腕上各割了一刀,並從離地8米多高的三樓跳了下來。

所幸,姑侄二人被剛回到家的姑丈(姑姑的丈夫)送到醫院搶救,姑姑恢復情況較好提前出院,而媛媛仍在醫院的ICU病房接受治療。

"

10歲的媛媛仍然躺在醫院的ICU病房裡,因為懷疑她偷錢,多次勸說無效,姑姑採取了極端的方式“教育”媛媛:

姑姑割了媛媛的喉嚨,用刀齊刷刷的砍斷了媛媛兩根手指。

隨後,悲悔不已的姑姑,在自己的脖子和手腕上各割了一刀,並從離地8米多高的三樓跳了下來。

所幸,姑侄二人被剛回到家的姑丈(姑姑的丈夫)送到醫院搶救,姑姑恢復情況較好提前出院,而媛媛仍在醫院的ICU病房接受治療。

10歲女童屢次偷錢,勸說無用,遭姑姑教育:割喉、剁兩手指

成績優異的孩子,迷上了偷錢

因為家庭拮据無力撫養兩個孩子,媛媛5歲的時候,就被父親過繼給了結婚多年仍未能有所出的姑姑。

姑姑一家都視媛媛如己出,一家老小都非常疼愛媛媛。鄰居們也證實了這一點:“人家跟親生的一樣肯定好得不得了。”

就在事發前兩天,媛媛還特意打電話跟在外打工的父親報喜,自己考了90分。可兩天後,悲劇發生了。

"

10歲的媛媛仍然躺在醫院的ICU病房裡,因為懷疑她偷錢,多次勸說無效,姑姑採取了極端的方式“教育”媛媛:

姑姑割了媛媛的喉嚨,用刀齊刷刷的砍斷了媛媛兩根手指。

隨後,悲悔不已的姑姑,在自己的脖子和手腕上各割了一刀,並從離地8米多高的三樓跳了下來。

所幸,姑侄二人被剛回到家的姑丈(姑姑的丈夫)送到醫院搶救,姑姑恢復情況較好提前出院,而媛媛仍在醫院的ICU病房接受治療。

10歲女童屢次偷錢,勸說無用,遭姑姑教育:割喉、剁兩手指

成績優異的孩子,迷上了偷錢

因為家庭拮据無力撫養兩個孩子,媛媛5歲的時候,就被父親過繼給了結婚多年仍未能有所出的姑姑。

姑姑一家都視媛媛如己出,一家老小都非常疼愛媛媛。鄰居們也證實了這一點:“人家跟親生的一樣肯定好得不得了。”

就在事發前兩天,媛媛還特意打電話跟在外打工的父親報喜,自己考了90分。可兩天後,悲劇發生了。

10歲女童屢次偷錢,勸說無用,遭姑姑教育:割喉、剁兩手指

老實巴交的姑丈說,媛媛一直有個不好的習慣:好吃。她經常會偷爺爺奶奶(姑丈的父母)的錢,有時也會偷拿二爸的(媛媛的二叔,地方稱呼為二爸)。

以往姑姑都是採取說服教育,告訴婷婷做人要光明正大,不能那人家東西。但是說完之後媛媛都是無動於衷。

在事發前兩兩天,姑姑因為家庭矛盾心理一直壓抑著,當天去接媛媛的時候,發現媛媛有錢買東西吃。

回家後,姑姑詢問媛媛錢的來源,媛媛根本說不清出處,姑姑認為媛媛肯定又偷錢了,失控的姑姑用了極端的方式“教育”媛媛。(關於姑姑為何會採用如此極端的方式,可以查看上一篇文章:家,為何會傷人?)

孩子為何迷上偷錢?

"

10歲的媛媛仍然躺在醫院的ICU病房裡,因為懷疑她偷錢,多次勸說無效,姑姑採取了極端的方式“教育”媛媛:

姑姑割了媛媛的喉嚨,用刀齊刷刷的砍斷了媛媛兩根手指。

隨後,悲悔不已的姑姑,在自己的脖子和手腕上各割了一刀,並從離地8米多高的三樓跳了下來。

所幸,姑侄二人被剛回到家的姑丈(姑姑的丈夫)送到醫院搶救,姑姑恢復情況較好提前出院,而媛媛仍在醫院的ICU病房接受治療。

10歲女童屢次偷錢,勸說無用,遭姑姑教育:割喉、剁兩手指

成績優異的孩子,迷上了偷錢

因為家庭拮据無力撫養兩個孩子,媛媛5歲的時候,就被父親過繼給了結婚多年仍未能有所出的姑姑。

姑姑一家都視媛媛如己出,一家老小都非常疼愛媛媛。鄰居們也證實了這一點:“人家跟親生的一樣肯定好得不得了。”

就在事發前兩天,媛媛還特意打電話跟在外打工的父親報喜,自己考了90分。可兩天後,悲劇發生了。

10歲女童屢次偷錢,勸說無用,遭姑姑教育:割喉、剁兩手指

老實巴交的姑丈說,媛媛一直有個不好的習慣:好吃。她經常會偷爺爺奶奶(姑丈的父母)的錢,有時也會偷拿二爸的(媛媛的二叔,地方稱呼為二爸)。

以往姑姑都是採取說服教育,告訴婷婷做人要光明正大,不能那人家東西。但是說完之後媛媛都是無動於衷。

在事發前兩兩天,姑姑因為家庭矛盾心理一直壓抑著,當天去接媛媛的時候,發現媛媛有錢買東西吃。

回家後,姑姑詢問媛媛錢的來源,媛媛根本說不清出處,姑姑認為媛媛肯定又偷錢了,失控的姑姑用了極端的方式“教育”媛媛。(關於姑姑為何會採用如此極端的方式,可以查看上一篇文章:家,為何會傷人?)

孩子為何迷上偷錢?

10歲女童屢次偷錢,勸說無用,遭姑姑教育:割喉、剁兩手指

媛媛無法接受採訪,她為何會偷錢的原因,不敢妄自猜測。但在日常生活中,孩子會偷錢的原因,表面上看起來就如媛媛一般,為了吃的、玩的。

但往往父母對其進行說教,或者打罵時孩子允諾不再犯,但隔不久又再次犯毛病。

心理學家魯道夫在他的著作《挑戰:孩子》中寫到:“如果我們想要改變孩子的行為方向,必須先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動機,否則我們幾乎難以改變他們的行為。”

通常,孩子“迷戀”偷盜的行為,會有以下4個行為動機:

  • 尋求過度關注

尋求關注,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尤其在生活壓力大,大多數父母都缺乏時間陪伴孩子的當下,孩子最基本的需求被扭曲成了物質:

父母認為要在孩子年幼的時候給孩子足夠好的物質條件,所以把絕大部分精力放置到工作上,而對於孩子的心理需求(陪伴和關注)卻看得十分輕,認為以後有錢了就能彌補孩子。

孩子是社會的產物,他最強烈的心理動機就是希望有歸屬感,這是他的基本需求。

從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來說,人類需求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分為五種,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

"

10歲的媛媛仍然躺在醫院的ICU病房裡,因為懷疑她偷錢,多次勸說無效,姑姑採取了極端的方式“教育”媛媛:

姑姑割了媛媛的喉嚨,用刀齊刷刷的砍斷了媛媛兩根手指。

隨後,悲悔不已的姑姑,在自己的脖子和手腕上各割了一刀,並從離地8米多高的三樓跳了下來。

所幸,姑侄二人被剛回到家的姑丈(姑姑的丈夫)送到醫院搶救,姑姑恢復情況較好提前出院,而媛媛仍在醫院的ICU病房接受治療。

10歲女童屢次偷錢,勸說無用,遭姑姑教育:割喉、剁兩手指

成績優異的孩子,迷上了偷錢

因為家庭拮据無力撫養兩個孩子,媛媛5歲的時候,就被父親過繼給了結婚多年仍未能有所出的姑姑。

姑姑一家都視媛媛如己出,一家老小都非常疼愛媛媛。鄰居們也證實了這一點:“人家跟親生的一樣肯定好得不得了。”

就在事發前兩天,媛媛還特意打電話跟在外打工的父親報喜,自己考了90分。可兩天後,悲劇發生了。

10歲女童屢次偷錢,勸說無用,遭姑姑教育:割喉、剁兩手指

老實巴交的姑丈說,媛媛一直有個不好的習慣:好吃。她經常會偷爺爺奶奶(姑丈的父母)的錢,有時也會偷拿二爸的(媛媛的二叔,地方稱呼為二爸)。

以往姑姑都是採取說服教育,告訴婷婷做人要光明正大,不能那人家東西。但是說完之後媛媛都是無動於衷。

在事發前兩兩天,姑姑因為家庭矛盾心理一直壓抑著,當天去接媛媛的時候,發現媛媛有錢買東西吃。

回家後,姑姑詢問媛媛錢的來源,媛媛根本說不清出處,姑姑認為媛媛肯定又偷錢了,失控的姑姑用了極端的方式“教育”媛媛。(關於姑姑為何會採用如此極端的方式,可以查看上一篇文章:家,為何會傷人?)

孩子為何迷上偷錢?

10歲女童屢次偷錢,勸說無用,遭姑姑教育:割喉、剁兩手指

媛媛無法接受採訪,她為何會偷錢的原因,不敢妄自猜測。但在日常生活中,孩子會偷錢的原因,表面上看起來就如媛媛一般,為了吃的、玩的。

但往往父母對其進行說教,或者打罵時孩子允諾不再犯,但隔不久又再次犯毛病。

心理學家魯道夫在他的著作《挑戰:孩子》中寫到:“如果我們想要改變孩子的行為方向,必須先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動機,否則我們幾乎難以改變他們的行為。”

通常,孩子“迷戀”偷盜的行為,會有以下4個行為動機:

  • 尋求過度關注

尋求關注,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尤其在生活壓力大,大多數父母都缺乏時間陪伴孩子的當下,孩子最基本的需求被扭曲成了物質:

父母認為要在孩子年幼的時候給孩子足夠好的物質條件,所以把絕大部分精力放置到工作上,而對於孩子的心理需求(陪伴和關注)卻看得十分輕,認為以後有錢了就能彌補孩子。

孩子是社會的產物,他最強烈的心理動機就是希望有歸屬感,這是他的基本需求。

從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來說,人類需求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分為五種,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

10歲女童屢次偷錢,勸說無用,遭姑姑教育:割喉、剁兩手指

在生理需求、安全需求以及社交需求被滿足之後,尋求尊重需求就是人的目標。在尊重需求中,最核心的內容是通過他人的尊重以及對他人的尊重,體驗到自己活著的意義。

當一個孩子在正向的行為中得不到他需要的關注,那麼他就很可能走向負向的行為中。在負向的行為中,孩子可以得到父母的重視,即便是被教訓、被懲罰,也好過父母對自己不管不顧。

  • 證明自己獨立

孩子總會向父母學習,向成人學習,而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模擬大人的行為。

對於孩子來說,模仿成人的行為就彷彿在證明自己已經長大,能夠如父母般獨立。

沉迷偷盜的孩子,其實是希望如父母一般,能有自由自配金錢的權力,這在他們看來就是一個“已經長大”的標誌。

還有些孩子會模仿家長親吻甚至一些親密的動作,除了好奇,同樣也有證明自己和父母無異的心理。

"

10歲的媛媛仍然躺在醫院的ICU病房裡,因為懷疑她偷錢,多次勸說無效,姑姑採取了極端的方式“教育”媛媛:

姑姑割了媛媛的喉嚨,用刀齊刷刷的砍斷了媛媛兩根手指。

隨後,悲悔不已的姑姑,在自己的脖子和手腕上各割了一刀,並從離地8米多高的三樓跳了下來。

所幸,姑侄二人被剛回到家的姑丈(姑姑的丈夫)送到醫院搶救,姑姑恢復情況較好提前出院,而媛媛仍在醫院的ICU病房接受治療。

10歲女童屢次偷錢,勸說無用,遭姑姑教育:割喉、剁兩手指

成績優異的孩子,迷上了偷錢

因為家庭拮据無力撫養兩個孩子,媛媛5歲的時候,就被父親過繼給了結婚多年仍未能有所出的姑姑。

姑姑一家都視媛媛如己出,一家老小都非常疼愛媛媛。鄰居們也證實了這一點:“人家跟親生的一樣肯定好得不得了。”

就在事發前兩天,媛媛還特意打電話跟在外打工的父親報喜,自己考了90分。可兩天後,悲劇發生了。

10歲女童屢次偷錢,勸說無用,遭姑姑教育:割喉、剁兩手指

老實巴交的姑丈說,媛媛一直有個不好的習慣:好吃。她經常會偷爺爺奶奶(姑丈的父母)的錢,有時也會偷拿二爸的(媛媛的二叔,地方稱呼為二爸)。

以往姑姑都是採取說服教育,告訴婷婷做人要光明正大,不能那人家東西。但是說完之後媛媛都是無動於衷。

在事發前兩兩天,姑姑因為家庭矛盾心理一直壓抑著,當天去接媛媛的時候,發現媛媛有錢買東西吃。

回家後,姑姑詢問媛媛錢的來源,媛媛根本說不清出處,姑姑認為媛媛肯定又偷錢了,失控的姑姑用了極端的方式“教育”媛媛。(關於姑姑為何會採用如此極端的方式,可以查看上一篇文章:家,為何會傷人?)

孩子為何迷上偷錢?

10歲女童屢次偷錢,勸說無用,遭姑姑教育:割喉、剁兩手指

媛媛無法接受採訪,她為何會偷錢的原因,不敢妄自猜測。但在日常生活中,孩子會偷錢的原因,表面上看起來就如媛媛一般,為了吃的、玩的。

但往往父母對其進行說教,或者打罵時孩子允諾不再犯,但隔不久又再次犯毛病。

心理學家魯道夫在他的著作《挑戰:孩子》中寫到:“如果我們想要改變孩子的行為方向,必須先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動機,否則我們幾乎難以改變他們的行為。”

通常,孩子“迷戀”偷盜的行為,會有以下4個行為動機:

  • 尋求過度關注

尋求關注,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尤其在生活壓力大,大多數父母都缺乏時間陪伴孩子的當下,孩子最基本的需求被扭曲成了物質:

父母認為要在孩子年幼的時候給孩子足夠好的物質條件,所以把絕大部分精力放置到工作上,而對於孩子的心理需求(陪伴和關注)卻看得十分輕,認為以後有錢了就能彌補孩子。

孩子是社會的產物,他最強烈的心理動機就是希望有歸屬感,這是他的基本需求。

從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來說,人類需求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分為五種,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

10歲女童屢次偷錢,勸說無用,遭姑姑教育:割喉、剁兩手指

在生理需求、安全需求以及社交需求被滿足之後,尋求尊重需求就是人的目標。在尊重需求中,最核心的內容是通過他人的尊重以及對他人的尊重,體驗到自己活著的意義。

當一個孩子在正向的行為中得不到他需要的關注,那麼他就很可能走向負向的行為中。在負向的行為中,孩子可以得到父母的重視,即便是被教訓、被懲罰,也好過父母對自己不管不顧。

  • 證明自己獨立

孩子總會向父母學習,向成人學習,而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模擬大人的行為。

對於孩子來說,模仿成人的行為就彷彿在證明自己已經長大,能夠如父母般獨立。

沉迷偷盜的孩子,其實是希望如父母一般,能有自由自配金錢的權力,這在他們看來就是一個“已經長大”的標誌。

還有些孩子會模仿家長親吻甚至一些親密的動作,除了好奇,同樣也有證明自己和父母無異的心理。

10歲女童屢次偷錢,勸說無用,遭姑姑教育:割喉、剁兩手指

  • 平衡父母關係

當父母的關係出現問題的時候,孩子會用傷害自己的方式,犧牲自己,目的是拯救父母的關係。

對於父母的關係不好的家庭,孩子會用偷盜的行為來試圖讓父母的關係得以平衡。往往情況是這樣的:

當孩子很乖的時候,父母爭吵不已,但是當孩子做了壞事,例如偷盜,又或者犧牲自己,例如生病,父母把所有的注意力轉移到孩子身上,進而無暇顧及對相互間的不滿,這讓孩子看起來,自己的錯誤行為,反而帶來了“好結果”。

孩子們的愛是無限的...通過受苦而和自己的父母鏈接在一起,對他們來說是一個巨大的誘惑。

"

10歲的媛媛仍然躺在醫院的ICU病房裡,因為懷疑她偷錢,多次勸說無效,姑姑採取了極端的方式“教育”媛媛:

姑姑割了媛媛的喉嚨,用刀齊刷刷的砍斷了媛媛兩根手指。

隨後,悲悔不已的姑姑,在自己的脖子和手腕上各割了一刀,並從離地8米多高的三樓跳了下來。

所幸,姑侄二人被剛回到家的姑丈(姑姑的丈夫)送到醫院搶救,姑姑恢復情況較好提前出院,而媛媛仍在醫院的ICU病房接受治療。

10歲女童屢次偷錢,勸說無用,遭姑姑教育:割喉、剁兩手指

成績優異的孩子,迷上了偷錢

因為家庭拮据無力撫養兩個孩子,媛媛5歲的時候,就被父親過繼給了結婚多年仍未能有所出的姑姑。

姑姑一家都視媛媛如己出,一家老小都非常疼愛媛媛。鄰居們也證實了這一點:“人家跟親生的一樣肯定好得不得了。”

就在事發前兩天,媛媛還特意打電話跟在外打工的父親報喜,自己考了90分。可兩天後,悲劇發生了。

10歲女童屢次偷錢,勸說無用,遭姑姑教育:割喉、剁兩手指

老實巴交的姑丈說,媛媛一直有個不好的習慣:好吃。她經常會偷爺爺奶奶(姑丈的父母)的錢,有時也會偷拿二爸的(媛媛的二叔,地方稱呼為二爸)。

以往姑姑都是採取說服教育,告訴婷婷做人要光明正大,不能那人家東西。但是說完之後媛媛都是無動於衷。

在事發前兩兩天,姑姑因為家庭矛盾心理一直壓抑著,當天去接媛媛的時候,發現媛媛有錢買東西吃。

回家後,姑姑詢問媛媛錢的來源,媛媛根本說不清出處,姑姑認為媛媛肯定又偷錢了,失控的姑姑用了極端的方式“教育”媛媛。(關於姑姑為何會採用如此極端的方式,可以查看上一篇文章:家,為何會傷人?)

孩子為何迷上偷錢?

10歲女童屢次偷錢,勸說無用,遭姑姑教育:割喉、剁兩手指

媛媛無法接受採訪,她為何會偷錢的原因,不敢妄自猜測。但在日常生活中,孩子會偷錢的原因,表面上看起來就如媛媛一般,為了吃的、玩的。

但往往父母對其進行說教,或者打罵時孩子允諾不再犯,但隔不久又再次犯毛病。

心理學家魯道夫在他的著作《挑戰:孩子》中寫到:“如果我們想要改變孩子的行為方向,必須先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動機,否則我們幾乎難以改變他們的行為。”

通常,孩子“迷戀”偷盜的行為,會有以下4個行為動機:

  • 尋求過度關注

尋求關注,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尤其在生活壓力大,大多數父母都缺乏時間陪伴孩子的當下,孩子最基本的需求被扭曲成了物質:

父母認為要在孩子年幼的時候給孩子足夠好的物質條件,所以把絕大部分精力放置到工作上,而對於孩子的心理需求(陪伴和關注)卻看得十分輕,認為以後有錢了就能彌補孩子。

孩子是社會的產物,他最強烈的心理動機就是希望有歸屬感,這是他的基本需求。

從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來說,人類需求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分為五種,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

10歲女童屢次偷錢,勸說無用,遭姑姑教育:割喉、剁兩手指

在生理需求、安全需求以及社交需求被滿足之後,尋求尊重需求就是人的目標。在尊重需求中,最核心的內容是通過他人的尊重以及對他人的尊重,體驗到自己活著的意義。

當一個孩子在正向的行為中得不到他需要的關注,那麼他就很可能走向負向的行為中。在負向的行為中,孩子可以得到父母的重視,即便是被教訓、被懲罰,也好過父母對自己不管不顧。

  • 證明自己獨立

孩子總會向父母學習,向成人學習,而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模擬大人的行為。

對於孩子來說,模仿成人的行為就彷彿在證明自己已經長大,能夠如父母般獨立。

沉迷偷盜的孩子,其實是希望如父母一般,能有自由自配金錢的權力,這在他們看來就是一個“已經長大”的標誌。

還有些孩子會模仿家長親吻甚至一些親密的動作,除了好奇,同樣也有證明自己和父母無異的心理。

10歲女童屢次偷錢,勸說無用,遭姑姑教育:割喉、剁兩手指

  • 平衡父母關係

當父母的關係出現問題的時候,孩子會用傷害自己的方式,犧牲自己,目的是拯救父母的關係。

對於父母的關係不好的家庭,孩子會用偷盜的行為來試圖讓父母的關係得以平衡。往往情況是這樣的:

當孩子很乖的時候,父母爭吵不已,但是當孩子做了壞事,例如偷盜,又或者犧牲自己,例如生病,父母把所有的注意力轉移到孩子身上,進而無暇顧及對相互間的不滿,這讓孩子看起來,自己的錯誤行為,反而帶來了“好結果”。

孩子們的愛是無限的...通過受苦而和自己的父母鏈接在一起,對他們來說是一個巨大的誘惑。

10歲女童屢次偷錢,勸說無用,遭姑姑教育:割喉、剁兩手指

  • 自暴自棄

孩子通過做錯事、犧牲自己的方式,來平衡父母的關係。而父母,會因為不理解這種行為而斥責孩子幹了壞事,結果,孩子自己傷害了自己,而後再一次被父母傷害。

此時的家長,很容易給孩子貼標籤。例如孩子反覆的利用偷盜來轉移父母的注意力,但父母不理解孩子的行為動機,反而罵起了孩子,認為孩子就是個“小偷”,給孩子貼上了標籤。

多次的強調之下,給了孩子一個明示:你不是好孩子,你就是個小偷。

這讓孩子產生了自暴自棄的念頭,完全放棄自己。他覺得無論自己做什麼,他都一直揹負著“小偷”的標籤。他覺得非常無助(我只是不想你們吵架,但你們把我當成小偷),進而利用這個無助感誇大自己的弱點,有時甚至是誇大自己想象出的弱點。

在線下的時候,有個智商正常、也沒有任何疾病的孩子,他的成績非常差,問及原因的時候,他說因為自己很小很小的時候被車撞過頭,所以現在自己很笨,就如媽媽說的,自己是個笨蛋,怎麼教都不會。

然而在和媽媽核實的時候,媽媽表示當時的撞擊是非常輕微的。當時媽媽就帶著孩子再次去醫院檢查,結果依然是正常的。

這就是孩子誇大了自己想象出的弱點。

如果家長不理解孩子的行為動機,單純的說教和打罵並不能改變孩子的行為方向,反而會讓孩子越來越沉溺其中。

"

10歲的媛媛仍然躺在醫院的ICU病房裡,因為懷疑她偷錢,多次勸說無效,姑姑採取了極端的方式“教育”媛媛:

姑姑割了媛媛的喉嚨,用刀齊刷刷的砍斷了媛媛兩根手指。

隨後,悲悔不已的姑姑,在自己的脖子和手腕上各割了一刀,並從離地8米多高的三樓跳了下來。

所幸,姑侄二人被剛回到家的姑丈(姑姑的丈夫)送到醫院搶救,姑姑恢復情況較好提前出院,而媛媛仍在醫院的ICU病房接受治療。

10歲女童屢次偷錢,勸說無用,遭姑姑教育:割喉、剁兩手指

成績優異的孩子,迷上了偷錢

因為家庭拮据無力撫養兩個孩子,媛媛5歲的時候,就被父親過繼給了結婚多年仍未能有所出的姑姑。

姑姑一家都視媛媛如己出,一家老小都非常疼愛媛媛。鄰居們也證實了這一點:“人家跟親生的一樣肯定好得不得了。”

就在事發前兩天,媛媛還特意打電話跟在外打工的父親報喜,自己考了90分。可兩天後,悲劇發生了。

10歲女童屢次偷錢,勸說無用,遭姑姑教育:割喉、剁兩手指

老實巴交的姑丈說,媛媛一直有個不好的習慣:好吃。她經常會偷爺爺奶奶(姑丈的父母)的錢,有時也會偷拿二爸的(媛媛的二叔,地方稱呼為二爸)。

以往姑姑都是採取說服教育,告訴婷婷做人要光明正大,不能那人家東西。但是說完之後媛媛都是無動於衷。

在事發前兩兩天,姑姑因為家庭矛盾心理一直壓抑著,當天去接媛媛的時候,發現媛媛有錢買東西吃。

回家後,姑姑詢問媛媛錢的來源,媛媛根本說不清出處,姑姑認為媛媛肯定又偷錢了,失控的姑姑用了極端的方式“教育”媛媛。(關於姑姑為何會採用如此極端的方式,可以查看上一篇文章:家,為何會傷人?)

孩子為何迷上偷錢?

10歲女童屢次偷錢,勸說無用,遭姑姑教育:割喉、剁兩手指

媛媛無法接受採訪,她為何會偷錢的原因,不敢妄自猜測。但在日常生活中,孩子會偷錢的原因,表面上看起來就如媛媛一般,為了吃的、玩的。

但往往父母對其進行說教,或者打罵時孩子允諾不再犯,但隔不久又再次犯毛病。

心理學家魯道夫在他的著作《挑戰:孩子》中寫到:“如果我們想要改變孩子的行為方向,必須先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動機,否則我們幾乎難以改變他們的行為。”

通常,孩子“迷戀”偷盜的行為,會有以下4個行為動機:

  • 尋求過度關注

尋求關注,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尤其在生活壓力大,大多數父母都缺乏時間陪伴孩子的當下,孩子最基本的需求被扭曲成了物質:

父母認為要在孩子年幼的時候給孩子足夠好的物質條件,所以把絕大部分精力放置到工作上,而對於孩子的心理需求(陪伴和關注)卻看得十分輕,認為以後有錢了就能彌補孩子。

孩子是社會的產物,他最強烈的心理動機就是希望有歸屬感,這是他的基本需求。

從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來說,人類需求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分為五種,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

10歲女童屢次偷錢,勸說無用,遭姑姑教育:割喉、剁兩手指

在生理需求、安全需求以及社交需求被滿足之後,尋求尊重需求就是人的目標。在尊重需求中,最核心的內容是通過他人的尊重以及對他人的尊重,體驗到自己活著的意義。

當一個孩子在正向的行為中得不到他需要的關注,那麼他就很可能走向負向的行為中。在負向的行為中,孩子可以得到父母的重視,即便是被教訓、被懲罰,也好過父母對自己不管不顧。

  • 證明自己獨立

孩子總會向父母學習,向成人學習,而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模擬大人的行為。

對於孩子來說,模仿成人的行為就彷彿在證明自己已經長大,能夠如父母般獨立。

沉迷偷盜的孩子,其實是希望如父母一般,能有自由自配金錢的權力,這在他們看來就是一個“已經長大”的標誌。

還有些孩子會模仿家長親吻甚至一些親密的動作,除了好奇,同樣也有證明自己和父母無異的心理。

10歲女童屢次偷錢,勸說無用,遭姑姑教育:割喉、剁兩手指

  • 平衡父母關係

當父母的關係出現問題的時候,孩子會用傷害自己的方式,犧牲自己,目的是拯救父母的關係。

對於父母的關係不好的家庭,孩子會用偷盜的行為來試圖讓父母的關係得以平衡。往往情況是這樣的:

當孩子很乖的時候,父母爭吵不已,但是當孩子做了壞事,例如偷盜,又或者犧牲自己,例如生病,父母把所有的注意力轉移到孩子身上,進而無暇顧及對相互間的不滿,這讓孩子看起來,自己的錯誤行為,反而帶來了“好結果”。

孩子們的愛是無限的...通過受苦而和自己的父母鏈接在一起,對他們來說是一個巨大的誘惑。

10歲女童屢次偷錢,勸說無用,遭姑姑教育:割喉、剁兩手指

  • 自暴自棄

孩子通過做錯事、犧牲自己的方式,來平衡父母的關係。而父母,會因為不理解這種行為而斥責孩子幹了壞事,結果,孩子自己傷害了自己,而後再一次被父母傷害。

此時的家長,很容易給孩子貼標籤。例如孩子反覆的利用偷盜來轉移父母的注意力,但父母不理解孩子的行為動機,反而罵起了孩子,認為孩子就是個“小偷”,給孩子貼上了標籤。

多次的強調之下,給了孩子一個明示:你不是好孩子,你就是個小偷。

這讓孩子產生了自暴自棄的念頭,完全放棄自己。他覺得無論自己做什麼,他都一直揹負著“小偷”的標籤。他覺得非常無助(我只是不想你們吵架,但你們把我當成小偷),進而利用這個無助感誇大自己的弱點,有時甚至是誇大自己想象出的弱點。

在線下的時候,有個智商正常、也沒有任何疾病的孩子,他的成績非常差,問及原因的時候,他說因為自己很小很小的時候被車撞過頭,所以現在自己很笨,就如媽媽說的,自己是個笨蛋,怎麼教都不會。

然而在和媽媽核實的時候,媽媽表示當時的撞擊是非常輕微的。當時媽媽就帶著孩子再次去醫院檢查,結果依然是正常的。

這就是孩子誇大了自己想象出的弱點。

如果家長不理解孩子的行為動機,單純的說教和打罵並不能改變孩子的行為方向,反而會讓孩子越來越沉溺其中。

10歲女童屢次偷錢,勸說無用,遭姑姑教育:割喉、剁兩手指

瞭解孩子的行為動機之後,才能糾正孩子的行為

就如媛媛的情況一般,姑姑不知道她的行為動機是什麼,屢次的說教都沒有什麼明顯效果。

而線下同樣也遇到孩子愛偷盜的案例。一個10歲的男孩,家境殷實,他也從來不缺任何玩具和食物,只要他想要什麼,媽媽都會第一時間為他購置。然而他卻一直改不了偷媽媽錢的行為。

為此,媽媽甚至把他趕出家門,那個晚上他在家門口淋了半小時的雨。

然而他只是想讓爸爸多回家陪他。爸爸在市區工作,有時一個月才回一次架,只有當他偷東西的時候,媽媽會和爸爸轉達他的情況,而爸爸才會主動的回來陪陪他。

  • 給予孩子正向的關注,教會他獲取關注的正確方式

孩子的行為,取決於他的認知,然而他們的認知十分有限,而且很容易走上錯路。

家長可以在孩子的行為產生之前就給予孩子正向的關注,關注他做事的態度,關注他的興趣,關注他的特長。

“寶寶,你安靜自己認真玩的時候,媽媽感覺你好帥啊!”

讓孩子知道,他能什麼方式來獲取關注,而不是讓孩子自己摸索獲得關注的方法。

"

10歲的媛媛仍然躺在醫院的ICU病房裡,因為懷疑她偷錢,多次勸說無效,姑姑採取了極端的方式“教育”媛媛:

姑姑割了媛媛的喉嚨,用刀齊刷刷的砍斷了媛媛兩根手指。

隨後,悲悔不已的姑姑,在自己的脖子和手腕上各割了一刀,並從離地8米多高的三樓跳了下來。

所幸,姑侄二人被剛回到家的姑丈(姑姑的丈夫)送到醫院搶救,姑姑恢復情況較好提前出院,而媛媛仍在醫院的ICU病房接受治療。

10歲女童屢次偷錢,勸說無用,遭姑姑教育:割喉、剁兩手指

成績優異的孩子,迷上了偷錢

因為家庭拮据無力撫養兩個孩子,媛媛5歲的時候,就被父親過繼給了結婚多年仍未能有所出的姑姑。

姑姑一家都視媛媛如己出,一家老小都非常疼愛媛媛。鄰居們也證實了這一點:“人家跟親生的一樣肯定好得不得了。”

就在事發前兩天,媛媛還特意打電話跟在外打工的父親報喜,自己考了90分。可兩天後,悲劇發生了。

10歲女童屢次偷錢,勸說無用,遭姑姑教育:割喉、剁兩手指

老實巴交的姑丈說,媛媛一直有個不好的習慣:好吃。她經常會偷爺爺奶奶(姑丈的父母)的錢,有時也會偷拿二爸的(媛媛的二叔,地方稱呼為二爸)。

以往姑姑都是採取說服教育,告訴婷婷做人要光明正大,不能那人家東西。但是說完之後媛媛都是無動於衷。

在事發前兩兩天,姑姑因為家庭矛盾心理一直壓抑著,當天去接媛媛的時候,發現媛媛有錢買東西吃。

回家後,姑姑詢問媛媛錢的來源,媛媛根本說不清出處,姑姑認為媛媛肯定又偷錢了,失控的姑姑用了極端的方式“教育”媛媛。(關於姑姑為何會採用如此極端的方式,可以查看上一篇文章:家,為何會傷人?)

孩子為何迷上偷錢?

10歲女童屢次偷錢,勸說無用,遭姑姑教育:割喉、剁兩手指

媛媛無法接受採訪,她為何會偷錢的原因,不敢妄自猜測。但在日常生活中,孩子會偷錢的原因,表面上看起來就如媛媛一般,為了吃的、玩的。

但往往父母對其進行說教,或者打罵時孩子允諾不再犯,但隔不久又再次犯毛病。

心理學家魯道夫在他的著作《挑戰:孩子》中寫到:“如果我們想要改變孩子的行為方向,必須先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動機,否則我們幾乎難以改變他們的行為。”

通常,孩子“迷戀”偷盜的行為,會有以下4個行為動機:

  • 尋求過度關注

尋求關注,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尤其在生活壓力大,大多數父母都缺乏時間陪伴孩子的當下,孩子最基本的需求被扭曲成了物質:

父母認為要在孩子年幼的時候給孩子足夠好的物質條件,所以把絕大部分精力放置到工作上,而對於孩子的心理需求(陪伴和關注)卻看得十分輕,認為以後有錢了就能彌補孩子。

孩子是社會的產物,他最強烈的心理動機就是希望有歸屬感,這是他的基本需求。

從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來說,人類需求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分為五種,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

10歲女童屢次偷錢,勸說無用,遭姑姑教育:割喉、剁兩手指

在生理需求、安全需求以及社交需求被滿足之後,尋求尊重需求就是人的目標。在尊重需求中,最核心的內容是通過他人的尊重以及對他人的尊重,體驗到自己活著的意義。

當一個孩子在正向的行為中得不到他需要的關注,那麼他就很可能走向負向的行為中。在負向的行為中,孩子可以得到父母的重視,即便是被教訓、被懲罰,也好過父母對自己不管不顧。

  • 證明自己獨立

孩子總會向父母學習,向成人學習,而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模擬大人的行為。

對於孩子來說,模仿成人的行為就彷彿在證明自己已經長大,能夠如父母般獨立。

沉迷偷盜的孩子,其實是希望如父母一般,能有自由自配金錢的權力,這在他們看來就是一個“已經長大”的標誌。

還有些孩子會模仿家長親吻甚至一些親密的動作,除了好奇,同樣也有證明自己和父母無異的心理。

10歲女童屢次偷錢,勸說無用,遭姑姑教育:割喉、剁兩手指

  • 平衡父母關係

當父母的關係出現問題的時候,孩子會用傷害自己的方式,犧牲自己,目的是拯救父母的關係。

對於父母的關係不好的家庭,孩子會用偷盜的行為來試圖讓父母的關係得以平衡。往往情況是這樣的:

當孩子很乖的時候,父母爭吵不已,但是當孩子做了壞事,例如偷盜,又或者犧牲自己,例如生病,父母把所有的注意力轉移到孩子身上,進而無暇顧及對相互間的不滿,這讓孩子看起來,自己的錯誤行為,反而帶來了“好結果”。

孩子們的愛是無限的...通過受苦而和自己的父母鏈接在一起,對他們來說是一個巨大的誘惑。

10歲女童屢次偷錢,勸說無用,遭姑姑教育:割喉、剁兩手指

  • 自暴自棄

孩子通過做錯事、犧牲自己的方式,來平衡父母的關係。而父母,會因為不理解這種行為而斥責孩子幹了壞事,結果,孩子自己傷害了自己,而後再一次被父母傷害。

此時的家長,很容易給孩子貼標籤。例如孩子反覆的利用偷盜來轉移父母的注意力,但父母不理解孩子的行為動機,反而罵起了孩子,認為孩子就是個“小偷”,給孩子貼上了標籤。

多次的強調之下,給了孩子一個明示:你不是好孩子,你就是個小偷。

這讓孩子產生了自暴自棄的念頭,完全放棄自己。他覺得無論自己做什麼,他都一直揹負著“小偷”的標籤。他覺得非常無助(我只是不想你們吵架,但你們把我當成小偷),進而利用這個無助感誇大自己的弱點,有時甚至是誇大自己想象出的弱點。

在線下的時候,有個智商正常、也沒有任何疾病的孩子,他的成績非常差,問及原因的時候,他說因為自己很小很小的時候被車撞過頭,所以現在自己很笨,就如媽媽說的,自己是個笨蛋,怎麼教都不會。

然而在和媽媽核實的時候,媽媽表示當時的撞擊是非常輕微的。當時媽媽就帶著孩子再次去醫院檢查,結果依然是正常的。

這就是孩子誇大了自己想象出的弱點。

如果家長不理解孩子的行為動機,單純的說教和打罵並不能改變孩子的行為方向,反而會讓孩子越來越沉溺其中。

10歲女童屢次偷錢,勸說無用,遭姑姑教育:割喉、剁兩手指

瞭解孩子的行為動機之後,才能糾正孩子的行為

就如媛媛的情況一般,姑姑不知道她的行為動機是什麼,屢次的說教都沒有什麼明顯效果。

而線下同樣也遇到孩子愛偷盜的案例。一個10歲的男孩,家境殷實,他也從來不缺任何玩具和食物,只要他想要什麼,媽媽都會第一時間為他購置。然而他卻一直改不了偷媽媽錢的行為。

為此,媽媽甚至把他趕出家門,那個晚上他在家門口淋了半小時的雨。

然而他只是想讓爸爸多回家陪他。爸爸在市區工作,有時一個月才回一次架,只有當他偷東西的時候,媽媽會和爸爸轉達他的情況,而爸爸才會主動的回來陪陪他。

  • 給予孩子正向的關注,教會他獲取關注的正確方式

孩子的行為,取決於他的認知,然而他們的認知十分有限,而且很容易走上錯路。

家長可以在孩子的行為產生之前就給予孩子正向的關注,關注他做事的態度,關注他的興趣,關注他的特長。

“寶寶,你安靜自己認真玩的時候,媽媽感覺你好帥啊!”

讓孩子知道,他能什麼方式來獲取關注,而不是讓孩子自己摸索獲得關注的方法。

10歲女童屢次偷錢,勸說無用,遭姑姑教育:割喉、剁兩手指

  • 告訴孩子,什麼事情他要負責,什麼事情他不需要負責

好的父母,會引導孩子什麼事情該是他負責的,什麼事情不需要他負責。

明確的告訴孩子,父母的爭吵、關係不好跟他沒有關係,那是夫妻之間的問題,告訴孩子相信爸爸媽媽自己能解決好。

明確的告訴孩子,他需要為自己的錯誤行為負責,就如父母需要自己為爭吵負責一般。

把責任界限劃分,讓孩子脫離“家庭守護神”的自我認知。

  • 接受孩子的好意,拒絕孩子的行為

無論孩子做了多麼錯的事情,他的本意是希望平衡父母關係,轉移父母的注意力,初心是十分讓人暖心的。

家長們要注意的是,我們可以接受孩子的好意:“爸爸媽媽明白你只是不想我們吵架,謝謝你。”

而同時,我們要拒絕孩子的行為:“但是你的所作所為,並不能改變什麼,反而可能讓情況變得糟糕,最起碼別人可能會認為你是個壞孩子。爸爸媽媽不希望你這樣,大人的事情,我們能自己解決,相信我們,好麼?”

"

10歲的媛媛仍然躺在醫院的ICU病房裡,因為懷疑她偷錢,多次勸說無效,姑姑採取了極端的方式“教育”媛媛:

姑姑割了媛媛的喉嚨,用刀齊刷刷的砍斷了媛媛兩根手指。

隨後,悲悔不已的姑姑,在自己的脖子和手腕上各割了一刀,並從離地8米多高的三樓跳了下來。

所幸,姑侄二人被剛回到家的姑丈(姑姑的丈夫)送到醫院搶救,姑姑恢復情況較好提前出院,而媛媛仍在醫院的ICU病房接受治療。

10歲女童屢次偷錢,勸說無用,遭姑姑教育:割喉、剁兩手指

成績優異的孩子,迷上了偷錢

因為家庭拮据無力撫養兩個孩子,媛媛5歲的時候,就被父親過繼給了結婚多年仍未能有所出的姑姑。

姑姑一家都視媛媛如己出,一家老小都非常疼愛媛媛。鄰居們也證實了這一點:“人家跟親生的一樣肯定好得不得了。”

就在事發前兩天,媛媛還特意打電話跟在外打工的父親報喜,自己考了90分。可兩天後,悲劇發生了。

10歲女童屢次偷錢,勸說無用,遭姑姑教育:割喉、剁兩手指

老實巴交的姑丈說,媛媛一直有個不好的習慣:好吃。她經常會偷爺爺奶奶(姑丈的父母)的錢,有時也會偷拿二爸的(媛媛的二叔,地方稱呼為二爸)。

以往姑姑都是採取說服教育,告訴婷婷做人要光明正大,不能那人家東西。但是說完之後媛媛都是無動於衷。

在事發前兩兩天,姑姑因為家庭矛盾心理一直壓抑著,當天去接媛媛的時候,發現媛媛有錢買東西吃。

回家後,姑姑詢問媛媛錢的來源,媛媛根本說不清出處,姑姑認為媛媛肯定又偷錢了,失控的姑姑用了極端的方式“教育”媛媛。(關於姑姑為何會採用如此極端的方式,可以查看上一篇文章:家,為何會傷人?)

孩子為何迷上偷錢?

10歲女童屢次偷錢,勸說無用,遭姑姑教育:割喉、剁兩手指

媛媛無法接受採訪,她為何會偷錢的原因,不敢妄自猜測。但在日常生活中,孩子會偷錢的原因,表面上看起來就如媛媛一般,為了吃的、玩的。

但往往父母對其進行說教,或者打罵時孩子允諾不再犯,但隔不久又再次犯毛病。

心理學家魯道夫在他的著作《挑戰:孩子》中寫到:“如果我們想要改變孩子的行為方向,必須先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動機,否則我們幾乎難以改變他們的行為。”

通常,孩子“迷戀”偷盜的行為,會有以下4個行為動機:

  • 尋求過度關注

尋求關注,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尤其在生活壓力大,大多數父母都缺乏時間陪伴孩子的當下,孩子最基本的需求被扭曲成了物質:

父母認為要在孩子年幼的時候給孩子足夠好的物質條件,所以把絕大部分精力放置到工作上,而對於孩子的心理需求(陪伴和關注)卻看得十分輕,認為以後有錢了就能彌補孩子。

孩子是社會的產物,他最強烈的心理動機就是希望有歸屬感,這是他的基本需求。

從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來說,人類需求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分為五種,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

10歲女童屢次偷錢,勸說無用,遭姑姑教育:割喉、剁兩手指

在生理需求、安全需求以及社交需求被滿足之後,尋求尊重需求就是人的目標。在尊重需求中,最核心的內容是通過他人的尊重以及對他人的尊重,體驗到自己活著的意義。

當一個孩子在正向的行為中得不到他需要的關注,那麼他就很可能走向負向的行為中。在負向的行為中,孩子可以得到父母的重視,即便是被教訓、被懲罰,也好過父母對自己不管不顧。

  • 證明自己獨立

孩子總會向父母學習,向成人學習,而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模擬大人的行為。

對於孩子來說,模仿成人的行為就彷彿在證明自己已經長大,能夠如父母般獨立。

沉迷偷盜的孩子,其實是希望如父母一般,能有自由自配金錢的權力,這在他們看來就是一個“已經長大”的標誌。

還有些孩子會模仿家長親吻甚至一些親密的動作,除了好奇,同樣也有證明自己和父母無異的心理。

10歲女童屢次偷錢,勸說無用,遭姑姑教育:割喉、剁兩手指

  • 平衡父母關係

當父母的關係出現問題的時候,孩子會用傷害自己的方式,犧牲自己,目的是拯救父母的關係。

對於父母的關係不好的家庭,孩子會用偷盜的行為來試圖讓父母的關係得以平衡。往往情況是這樣的:

當孩子很乖的時候,父母爭吵不已,但是當孩子做了壞事,例如偷盜,又或者犧牲自己,例如生病,父母把所有的注意力轉移到孩子身上,進而無暇顧及對相互間的不滿,這讓孩子看起來,自己的錯誤行為,反而帶來了“好結果”。

孩子們的愛是無限的...通過受苦而和自己的父母鏈接在一起,對他們來說是一個巨大的誘惑。

10歲女童屢次偷錢,勸說無用,遭姑姑教育:割喉、剁兩手指

  • 自暴自棄

孩子通過做錯事、犧牲自己的方式,來平衡父母的關係。而父母,會因為不理解這種行為而斥責孩子幹了壞事,結果,孩子自己傷害了自己,而後再一次被父母傷害。

此時的家長,很容易給孩子貼標籤。例如孩子反覆的利用偷盜來轉移父母的注意力,但父母不理解孩子的行為動機,反而罵起了孩子,認為孩子就是個“小偷”,給孩子貼上了標籤。

多次的強調之下,給了孩子一個明示:你不是好孩子,你就是個小偷。

這讓孩子產生了自暴自棄的念頭,完全放棄自己。他覺得無論自己做什麼,他都一直揹負著“小偷”的標籤。他覺得非常無助(我只是不想你們吵架,但你們把我當成小偷),進而利用這個無助感誇大自己的弱點,有時甚至是誇大自己想象出的弱點。

在線下的時候,有個智商正常、也沒有任何疾病的孩子,他的成績非常差,問及原因的時候,他說因為自己很小很小的時候被車撞過頭,所以現在自己很笨,就如媽媽說的,自己是個笨蛋,怎麼教都不會。

然而在和媽媽核實的時候,媽媽表示當時的撞擊是非常輕微的。當時媽媽就帶著孩子再次去醫院檢查,結果依然是正常的。

這就是孩子誇大了自己想象出的弱點。

如果家長不理解孩子的行為動機,單純的說教和打罵並不能改變孩子的行為方向,反而會讓孩子越來越沉溺其中。

10歲女童屢次偷錢,勸說無用,遭姑姑教育:割喉、剁兩手指

瞭解孩子的行為動機之後,才能糾正孩子的行為

就如媛媛的情況一般,姑姑不知道她的行為動機是什麼,屢次的說教都沒有什麼明顯效果。

而線下同樣也遇到孩子愛偷盜的案例。一個10歲的男孩,家境殷實,他也從來不缺任何玩具和食物,只要他想要什麼,媽媽都會第一時間為他購置。然而他卻一直改不了偷媽媽錢的行為。

為此,媽媽甚至把他趕出家門,那個晚上他在家門口淋了半小時的雨。

然而他只是想讓爸爸多回家陪他。爸爸在市區工作,有時一個月才回一次架,只有當他偷東西的時候,媽媽會和爸爸轉達他的情況,而爸爸才會主動的回來陪陪他。

  • 給予孩子正向的關注,教會他獲取關注的正確方式

孩子的行為,取決於他的認知,然而他們的認知十分有限,而且很容易走上錯路。

家長可以在孩子的行為產生之前就給予孩子正向的關注,關注他做事的態度,關注他的興趣,關注他的特長。

“寶寶,你安靜自己認真玩的時候,媽媽感覺你好帥啊!”

讓孩子知道,他能什麼方式來獲取關注,而不是讓孩子自己摸索獲得關注的方法。

10歲女童屢次偷錢,勸說無用,遭姑姑教育:割喉、剁兩手指

  • 告訴孩子,什麼事情他要負責,什麼事情他不需要負責

好的父母,會引導孩子什麼事情該是他負責的,什麼事情不需要他負責。

明確的告訴孩子,父母的爭吵、關係不好跟他沒有關係,那是夫妻之間的問題,告訴孩子相信爸爸媽媽自己能解決好。

明確的告訴孩子,他需要為自己的錯誤行為負責,就如父母需要自己為爭吵負責一般。

把責任界限劃分,讓孩子脫離“家庭守護神”的自我認知。

  • 接受孩子的好意,拒絕孩子的行為

無論孩子做了多麼錯的事情,他的本意是希望平衡父母關係,轉移父母的注意力,初心是十分讓人暖心的。

家長們要注意的是,我們可以接受孩子的好意:“爸爸媽媽明白你只是不想我們吵架,謝謝你。”

而同時,我們要拒絕孩子的行為:“但是你的所作所為,並不能改變什麼,反而可能讓情況變得糟糕,最起碼別人可能會認為你是個壞孩子。爸爸媽媽不希望你這樣,大人的事情,我們能自己解決,相信我們,好麼?”

10歲女童屢次偷錢,勸說無用,遭姑姑教育:割喉、剁兩手指

淅爸有話說:很多時候,我們總會埋怨孩子這不好那不好,認為孩子學歪了。但其實孩子的本意,並非我們所見的表面那麼簡單。在這種愛恨交織中,我們不知不覺就被我們對孩子的錯誤認知,推動我們,把孩子推向真正的“歪路”中。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