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教齡班主任親身分享:新高一21個注意事項,高二高三可查漏補缺'

""18年教齡班主任親身分享:新高一21個注意事項,高二高三可查漏補缺

各位同學大家好:

很高興和大家交流新高一學生的教育問題。

到今年,我已經做了18年教師,當了16年班主任,帶過初中,帶過高中,初中教過六三制,也教過五四制,應該說對於初中、高中學生有比較多的瞭解。

首先說說我認為的孩子剛進高一時最主要的問題是什麼——最重要的就是適應高中。

"18年教齡班主任親身分享:新高一21個注意事項,高二高三可查漏補缺

各位同學大家好:

很高興和大家交流新高一學生的教育問題。

到今年,我已經做了18年教師,當了16年班主任,帶過初中,帶過高中,初中教過六三制,也教過五四制,應該說對於初中、高中學生有比較多的瞭解。

首先說說我認為的孩子剛進高一時最主要的問題是什麼——最重要的就是適應高中。

18年教齡班主任親身分享:新高一21個注意事項,高二高三可查漏補缺

適應新的定位

每年初中畢業生大概只有一半能升入高中,能進入省級示範的比例更小,競爭對手變了,孩子們的“江湖地位”也會變化。每個學生,尤其是中考成績優異的學生既要堅信通過自己的努力一定可以學習好高中的知識,也要有從零開始重新開始新的征程的思想準備,切不可沉溺於過去的成績而放鬆了對自己的要求,也不可想當然地認為會一如既往的學業成績優秀。吃老本是沒有出路的,人云亦云跟風培優效果未必好,只有因時制宜,調整心態才能適應高中。

我總記得前幾年我帶高三下學期的時候,有一個在高一、高二很牛的學生不止一次地很苦惱地問我為什麼他一如既往地認真學習,卻再也沒有了以往的排名,反而不斷地被後面的同學趕超。其實真正決定學習成績的並不是一時的分數,而是學習習慣、學習方法、意志品質。

初中成績優異的學生有可能到了高中成績掉下來,初中成績中上的學生有可能異軍突起,這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如果抱著老黃曆,不能面對現實,只會徒增心理壓力,影響情緒,最終影響成績。

適應新的人際關係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情緒對學習效率的影響很大,而人際交往情況又是影響情緒的主要因素之一。有些孩子到了新的環境,感覺特別不適應,長時間找不到能說話的朋友,感覺很孤單,學習的積極性就很容易受到打擊。而那些快速適應了新環境、擁有朋友的孩子,即使學習暫時困難,也是能夠戰勝這些困難的。

所以,家長要提前教會孩子適應新環境的方法,教會孩子主動和人交往、溝通的能力,特別是對於住宿的新高一學生,教會孩子如何在集體中生活和學習很重要。我們不能要求一切都合乎我們的心意,而是應該主動地適應新環境。當孩子主動適應新學校時,疏離感和孤獨感會比較快地消除,親近感和融入感會比較快地產生。一旦積極的情緒產生了,孩子就會提高學習效率。

適應新的學習方式改變

剛上高中的孩子及父母都有一種困惑,覺得自己的孩子在初中時各科都學得很好,底子也不錯,為什麼一到高中學習就會一落千丈,感覺什麼都學不會了,上課也聽不懂,即使上課聽懂了,但下課後也不一定會做題,這種困惑在高一的第一學期顯得尤為明顯,其實這裡面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高中在課程設置上和初中相比有了一個質的飛躍,孩子一下子適應不了。

初中生學的是基礎,學的是問題的表面現象,是一個量變過程。到了高中,學習一改初中的基礎和表面現象深入到了一種尋根與探究的深度上,老師的教學是用通俗顯淺的道理講明白後,讓孩子自己去探究,尋求更深的內涵。

比如我剛上完《燭之武退秦師》,上課時講到這篇文章運用了埋伏筆,也講到了什麼是埋伏筆,它與做鋪墊的區別,它有什麼作用。一個學生把我講的原原本本地記下來但並不理解,另一個學生也許筆記記得不完整但理解了,還有一個學生既完整地記錄了又理解了,哪個孩子將來碰到類似的閱讀題應對得更好呢?

高中學習,記憶是基礎,理解是重點,活學活用是目標。可如果有些同學不能把握住高中學習由知識到能力,由能力到運用這一路徑,仍停留在簡單的記背和盲目的刷題上,效果一定不好。

現在的學生在學習上基本上都讓數理化佔滿了所有的時間,語文只限於課堂上少的可憐的那點時間,有幾個學生能在課餘時間上去學習語文,沒有一定的閱讀與記憶,更不用說文學鑑賞了,文學素養是在閱讀與閱歷中積累起來的,平時有時間看看書,都是隻看熱鬧與笑話,笑完了什麼都沒有了,沒有真正理解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沒有讀懂一篇文章到底說明了什麼。

寫作文時只知道堆積一些華麗的詞句,不知道自己到底要表達什麼。一個人的悟性和靈性非常重要,靈性其實就是智力水平,悟性就是對問題的思考過程,是對一個問題思考的感悟過程,能夠很快的悟出問題的解決方法這就需要孩子多練習,多涉及各方面的知識。

適應新的節奏同時,進入高中後學生要學會自主安排學習內容,直接表現是能有效利用自習時間。比如我校,早上有25分鐘的早自習,中午有60分鐘的午自習,除此每週四還有一節自習課。如果不能適應自習時間的增加而有進行合理規劃,必然造成時間的浪費,導致晚睡,學習成績下滑。

正確處理在學習和培優的關係

培優已經成為一種風氣,無人可以倖免,也確有其作用,但不能本末倒置,學校學習是主陣地,校外培優是補充,這才是兩者應有的關係。可事實上有些孩子校外兩三門培優,時間顧不過來,就馬馬虎虎地對待校內老師的作業,或者上課時不專心聽講,真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比如我剛接手的這個班就有學生因為暑假上了銜接班,開學後覺得都懂了就不好好聽課。其實,孩子們上課不僅是聽知識,更要聽知識得到的過程,這過程中蘊含著方法,非常重要。失去了過程就失去了方法。

其次,進入高中後,家長不能認為孩子可以甩手不管了,對孩子最重要的是“三個給予”:

1.給予他人生髮展方向的指引。

2.給予他必要的獨立空間。

3.給予他完全的尊重。

作為一個成年人,我相信我們的家長都有這樣的體驗,如果我們真正熱愛一個工作時,無論要加多少班,要付出多少辛勞,我們都是心甘情願的。同理,對於我們的孩子而言,如果他們能夠早日找到自己心儀的大學或是喜歡的工作,他們就更能夠忍受高中三年的寂寞和辛苦。當挫折來臨時,他們才更有力量堅持下去。

總結起來,對於新高一的學生,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儘快適應高中生活,這種適應,既有外在的,儘快適應新的環境、新的學習節奏,也有潛在的,從思想上意識到,新的征程開始了,意識到應該以一個新手的身份,去踹摩並適應新的環境。

而對於我們新高一的家長呢,有的家長可能會想,孩子學得越來越難了,我們反正也幫不上忙,所以完全可以教給老師了。其實不然,孩子越大,責任越重,我們最重要的是,就是這個時候去指引他們,去陪伴他們,讓他們朝正確的方向前進。

"18年教齡班主任親身分享:新高一21個注意事項,高二高三可查漏補缺

各位同學大家好:

很高興和大家交流新高一學生的教育問題。

到今年,我已經做了18年教師,當了16年班主任,帶過初中,帶過高中,初中教過六三制,也教過五四制,應該說對於初中、高中學生有比較多的瞭解。

首先說說我認為的孩子剛進高一時最主要的問題是什麼——最重要的就是適應高中。

18年教齡班主任親身分享:新高一21個注意事項,高二高三可查漏補缺

適應新的定位

每年初中畢業生大概只有一半能升入高中,能進入省級示範的比例更小,競爭對手變了,孩子們的“江湖地位”也會變化。每個學生,尤其是中考成績優異的學生既要堅信通過自己的努力一定可以學習好高中的知識,也要有從零開始重新開始新的征程的思想準備,切不可沉溺於過去的成績而放鬆了對自己的要求,也不可想當然地認為會一如既往的學業成績優秀。吃老本是沒有出路的,人云亦云跟風培優效果未必好,只有因時制宜,調整心態才能適應高中。

我總記得前幾年我帶高三下學期的時候,有一個在高一、高二很牛的學生不止一次地很苦惱地問我為什麼他一如既往地認真學習,卻再也沒有了以往的排名,反而不斷地被後面的同學趕超。其實真正決定學習成績的並不是一時的分數,而是學習習慣、學習方法、意志品質。

初中成績優異的學生有可能到了高中成績掉下來,初中成績中上的學生有可能異軍突起,這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如果抱著老黃曆,不能面對現實,只會徒增心理壓力,影響情緒,最終影響成績。

適應新的人際關係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情緒對學習效率的影響很大,而人際交往情況又是影響情緒的主要因素之一。有些孩子到了新的環境,感覺特別不適應,長時間找不到能說話的朋友,感覺很孤單,學習的積極性就很容易受到打擊。而那些快速適應了新環境、擁有朋友的孩子,即使學習暫時困難,也是能夠戰勝這些困難的。

所以,家長要提前教會孩子適應新環境的方法,教會孩子主動和人交往、溝通的能力,特別是對於住宿的新高一學生,教會孩子如何在集體中生活和學習很重要。我們不能要求一切都合乎我們的心意,而是應該主動地適應新環境。當孩子主動適應新學校時,疏離感和孤獨感會比較快地消除,親近感和融入感會比較快地產生。一旦積極的情緒產生了,孩子就會提高學習效率。

適應新的學習方式改變

剛上高中的孩子及父母都有一種困惑,覺得自己的孩子在初中時各科都學得很好,底子也不錯,為什麼一到高中學習就會一落千丈,感覺什麼都學不會了,上課也聽不懂,即使上課聽懂了,但下課後也不一定會做題,這種困惑在高一的第一學期顯得尤為明顯,其實這裡面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高中在課程設置上和初中相比有了一個質的飛躍,孩子一下子適應不了。

初中生學的是基礎,學的是問題的表面現象,是一個量變過程。到了高中,學習一改初中的基礎和表面現象深入到了一種尋根與探究的深度上,老師的教學是用通俗顯淺的道理講明白後,讓孩子自己去探究,尋求更深的內涵。

比如我剛上完《燭之武退秦師》,上課時講到這篇文章運用了埋伏筆,也講到了什麼是埋伏筆,它與做鋪墊的區別,它有什麼作用。一個學生把我講的原原本本地記下來但並不理解,另一個學生也許筆記記得不完整但理解了,還有一個學生既完整地記錄了又理解了,哪個孩子將來碰到類似的閱讀題應對得更好呢?

高中學習,記憶是基礎,理解是重點,活學活用是目標。可如果有些同學不能把握住高中學習由知識到能力,由能力到運用這一路徑,仍停留在簡單的記背和盲目的刷題上,效果一定不好。

現在的學生在學習上基本上都讓數理化佔滿了所有的時間,語文只限於課堂上少的可憐的那點時間,有幾個學生能在課餘時間上去學習語文,沒有一定的閱讀與記憶,更不用說文學鑑賞了,文學素養是在閱讀與閱歷中積累起來的,平時有時間看看書,都是隻看熱鬧與笑話,笑完了什麼都沒有了,沒有真正理解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沒有讀懂一篇文章到底說明了什麼。

寫作文時只知道堆積一些華麗的詞句,不知道自己到底要表達什麼。一個人的悟性和靈性非常重要,靈性其實就是智力水平,悟性就是對問題的思考過程,是對一個問題思考的感悟過程,能夠很快的悟出問題的解決方法這就需要孩子多練習,多涉及各方面的知識。

適應新的節奏同時,進入高中後學生要學會自主安排學習內容,直接表現是能有效利用自習時間。比如我校,早上有25分鐘的早自習,中午有60分鐘的午自習,除此每週四還有一節自習課。如果不能適應自習時間的增加而有進行合理規劃,必然造成時間的浪費,導致晚睡,學習成績下滑。

正確處理在學習和培優的關係

培優已經成為一種風氣,無人可以倖免,也確有其作用,但不能本末倒置,學校學習是主陣地,校外培優是補充,這才是兩者應有的關係。可事實上有些孩子校外兩三門培優,時間顧不過來,就馬馬虎虎地對待校內老師的作業,或者上課時不專心聽講,真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比如我剛接手的這個班就有學生因為暑假上了銜接班,開學後覺得都懂了就不好好聽課。其實,孩子們上課不僅是聽知識,更要聽知識得到的過程,這過程中蘊含著方法,非常重要。失去了過程就失去了方法。

其次,進入高中後,家長不能認為孩子可以甩手不管了,對孩子最重要的是“三個給予”:

1.給予他人生髮展方向的指引。

2.給予他必要的獨立空間。

3.給予他完全的尊重。

作為一個成年人,我相信我們的家長都有這樣的體驗,如果我們真正熱愛一個工作時,無論要加多少班,要付出多少辛勞,我們都是心甘情願的。同理,對於我們的孩子而言,如果他們能夠早日找到自己心儀的大學或是喜歡的工作,他們就更能夠忍受高中三年的寂寞和辛苦。當挫折來臨時,他們才更有力量堅持下去。

總結起來,對於新高一的學生,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儘快適應高中生活,這種適應,既有外在的,儘快適應新的環境、新的學習節奏,也有潛在的,從思想上意識到,新的征程開始了,意識到應該以一個新手的身份,去踹摩並適應新的環境。

而對於我們新高一的家長呢,有的家長可能會想,孩子學得越來越難了,我們反正也幫不上忙,所以完全可以教給老師了。其實不然,孩子越大,責任越重,我們最重要的是,就是這個時候去指引他們,去陪伴他們,讓他們朝正確的方向前進。

18年教齡班主任親身分享:新高一21個注意事項,高二高三可查漏補缺

常見問題彙總

1.新高一的孩子,新學期一般會出現哪些共性問題?老師會如何解決?

第一共性問題,是對快節奏的學習的不適應,表現為作業多,睡得比較晚,我們做老師的,首先是從旁觀察,第二就是一些學法的指導。

第二個共性問題,那些高分考進來的孩子,一開始會將目標定得比較高,會認為人人都可以進武大華科,那我們老師會如何解決呢?我們會將以往省實驗考進武大華科,所需要的年級排名,告訴學生,讓他們認清現實。

第三個共性問題,踩線進來的一些學生,會有自卑心理,我會鼓勵他們,學習是一次長跑,誰能成為最後的勝利者,更重要的是看每個人的態度,我也會將以往的實實在在的例子告訴他們,他們的學長學姐,是如何從低起點起步繼而騰飛的。我還會從心理學角度,鼓勵他們,為他們勾勒,勤奮學習後的美妙前景。

2.孩子的初中成績一直比較好,幾乎沒有培過優,上高中需不需要培優?

我覺得,因人而異。第一,孩子是否主動要求培優,如果主動要求,可以。如果是被動地課外培優,我認為可以暫緩。有家長曾向我反映,孩子雖然上了培優班,但在培優班,主要是混時間,我想這其中就是因為,培優不是孩子主動要求的。

第二,需要考慮的是,孩子需要在課外獲得什麼?如果孩子校內學習比較好,需要獲得課外拓展,找到適合的老師和課程,可以;如果孩子在學校學得不夠紮實,希望在校外彌補,我覺得也可以。

3.等出現弱勢學科時,再培優晚不晚?

先分析,弱勢學科的原因是什麼。弱勢學科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是以往基礎不好,後續的知識難以消化。

二是孩子的學習習慣不好,沒有做到課前預習、上課專心思考、課下也不及時總結、又或者是考試心理的影響。

當我們仔細地分析出,孩子出現弱勢學科的原因時 ,我們才能有的放矢。

4.請問班主任,您教過的優秀學生,有哪些好的學習習慣,適合一般優秀的孩子借鑑一下?

根據我多年的觀察,優秀的孩子是有一些共性的,而且不侷限於學習習慣。

第一個共性,我覺得是勤奮。

比如說2017屆,我們班有一個特別優秀的孩子,為了琢磨一道題,可以翻閱大量的資料。

我觀察到的第二個共性是,有主見。

為什麼有的孩子在初中時很優秀,而到了高中卻不那麼優秀了呢。在初中時,孩子因為年齡比較小,比較聽家長老師的話,到了高中後,孩子年歲漸長,自己的主意越來越多,這個時候,如果沒有正確的主見,沒有對將來生活的正確的規劃,就會干擾他的學習。所以優秀的學生,應該是有主見的,而且這主見應該是正確的。

第三個共性,優秀的學生,他們和周圍的人能處理好關係。

一般而言,他們都是性格外向的。因為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總能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一個性格外向的人,更容易化解生活中的不愉快。比如說一個熱愛運動的孩子,他有了不愉快,打一場球后,他就化解了。再比如一個樂於和別人分享心事的孩子,他遇到煩心事,和閨蜜分享後,心情就變好了。再比如一個和老師很親熱的孩子,如果他遇到了問題,他會向老師求指點迷津。

第四個共性,做事有條理。

也許這是我們很多孩子不注重,很多家長沒有意識到的問題。家長可以去觀察下自己的孩子的那一方小天地,是不是整理得井井有條,有沒有作好分門別類。家長們可不要小瞧了這種條理性,這對孩子的高中學習至關重要。生活中的條理性,會轉變成學習中的計劃性;生活中的分門別類的能力,也會轉換成孩子安排一天的學習任務的科學性。

第五個共性,學習成績好的孩子,上課時眼睛裡是有神的。

而學習成績不那麼好的孩子,上課時眼睛是遊離的。學習時夠專注,才能將知識深深烙印在腦海裡。如果專注力不夠,看似人在課堂上,心卻在別處,久而久之,會將老師教授的知識,流失得越來越多,而且還會不自知,這會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

第六個共性,優秀的孩子學習努力,應該是學習的整個過程,都一一落實。

同樣是預習,有的孩子是敷衍,沒有入腦入心,但是優秀的孩子會深入思考,發現疑問,並且主動去探究。比如,同樣是改錯本,有的孩子,只停留在完成老師的基礎要求,可是優秀的孩子,我經常看到,上面會有在改錯過程中,冒出來的智慧的火花。

"18年教齡班主任親身分享:新高一21個注意事項,高二高三可查漏補缺

各位同學大家好:

很高興和大家交流新高一學生的教育問題。

到今年,我已經做了18年教師,當了16年班主任,帶過初中,帶過高中,初中教過六三制,也教過五四制,應該說對於初中、高中學生有比較多的瞭解。

首先說說我認為的孩子剛進高一時最主要的問題是什麼——最重要的就是適應高中。

18年教齡班主任親身分享:新高一21個注意事項,高二高三可查漏補缺

適應新的定位

每年初中畢業生大概只有一半能升入高中,能進入省級示範的比例更小,競爭對手變了,孩子們的“江湖地位”也會變化。每個學生,尤其是中考成績優異的學生既要堅信通過自己的努力一定可以學習好高中的知識,也要有從零開始重新開始新的征程的思想準備,切不可沉溺於過去的成績而放鬆了對自己的要求,也不可想當然地認為會一如既往的學業成績優秀。吃老本是沒有出路的,人云亦云跟風培優效果未必好,只有因時制宜,調整心態才能適應高中。

我總記得前幾年我帶高三下學期的時候,有一個在高一、高二很牛的學生不止一次地很苦惱地問我為什麼他一如既往地認真學習,卻再也沒有了以往的排名,反而不斷地被後面的同學趕超。其實真正決定學習成績的並不是一時的分數,而是學習習慣、學習方法、意志品質。

初中成績優異的學生有可能到了高中成績掉下來,初中成績中上的學生有可能異軍突起,這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如果抱著老黃曆,不能面對現實,只會徒增心理壓力,影響情緒,最終影響成績。

適應新的人際關係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情緒對學習效率的影響很大,而人際交往情況又是影響情緒的主要因素之一。有些孩子到了新的環境,感覺特別不適應,長時間找不到能說話的朋友,感覺很孤單,學習的積極性就很容易受到打擊。而那些快速適應了新環境、擁有朋友的孩子,即使學習暫時困難,也是能夠戰勝這些困難的。

所以,家長要提前教會孩子適應新環境的方法,教會孩子主動和人交往、溝通的能力,特別是對於住宿的新高一學生,教會孩子如何在集體中生活和學習很重要。我們不能要求一切都合乎我們的心意,而是應該主動地適應新環境。當孩子主動適應新學校時,疏離感和孤獨感會比較快地消除,親近感和融入感會比較快地產生。一旦積極的情緒產生了,孩子就會提高學習效率。

適應新的學習方式改變

剛上高中的孩子及父母都有一種困惑,覺得自己的孩子在初中時各科都學得很好,底子也不錯,為什麼一到高中學習就會一落千丈,感覺什麼都學不會了,上課也聽不懂,即使上課聽懂了,但下課後也不一定會做題,這種困惑在高一的第一學期顯得尤為明顯,其實這裡面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高中在課程設置上和初中相比有了一個質的飛躍,孩子一下子適應不了。

初中生學的是基礎,學的是問題的表面現象,是一個量變過程。到了高中,學習一改初中的基礎和表面現象深入到了一種尋根與探究的深度上,老師的教學是用通俗顯淺的道理講明白後,讓孩子自己去探究,尋求更深的內涵。

比如我剛上完《燭之武退秦師》,上課時講到這篇文章運用了埋伏筆,也講到了什麼是埋伏筆,它與做鋪墊的區別,它有什麼作用。一個學生把我講的原原本本地記下來但並不理解,另一個學生也許筆記記得不完整但理解了,還有一個學生既完整地記錄了又理解了,哪個孩子將來碰到類似的閱讀題應對得更好呢?

高中學習,記憶是基礎,理解是重點,活學活用是目標。可如果有些同學不能把握住高中學習由知識到能力,由能力到運用這一路徑,仍停留在簡單的記背和盲目的刷題上,效果一定不好。

現在的學生在學習上基本上都讓數理化佔滿了所有的時間,語文只限於課堂上少的可憐的那點時間,有幾個學生能在課餘時間上去學習語文,沒有一定的閱讀與記憶,更不用說文學鑑賞了,文學素養是在閱讀與閱歷中積累起來的,平時有時間看看書,都是隻看熱鬧與笑話,笑完了什麼都沒有了,沒有真正理解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沒有讀懂一篇文章到底說明了什麼。

寫作文時只知道堆積一些華麗的詞句,不知道自己到底要表達什麼。一個人的悟性和靈性非常重要,靈性其實就是智力水平,悟性就是對問題的思考過程,是對一個問題思考的感悟過程,能夠很快的悟出問題的解決方法這就需要孩子多練習,多涉及各方面的知識。

適應新的節奏同時,進入高中後學生要學會自主安排學習內容,直接表現是能有效利用自習時間。比如我校,早上有25分鐘的早自習,中午有60分鐘的午自習,除此每週四還有一節自習課。如果不能適應自習時間的增加而有進行合理規劃,必然造成時間的浪費,導致晚睡,學習成績下滑。

正確處理在學習和培優的關係

培優已經成為一種風氣,無人可以倖免,也確有其作用,但不能本末倒置,學校學習是主陣地,校外培優是補充,這才是兩者應有的關係。可事實上有些孩子校外兩三門培優,時間顧不過來,就馬馬虎虎地對待校內老師的作業,或者上課時不專心聽講,真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比如我剛接手的這個班就有學生因為暑假上了銜接班,開學後覺得都懂了就不好好聽課。其實,孩子們上課不僅是聽知識,更要聽知識得到的過程,這過程中蘊含著方法,非常重要。失去了過程就失去了方法。

其次,進入高中後,家長不能認為孩子可以甩手不管了,對孩子最重要的是“三個給予”:

1.給予他人生髮展方向的指引。

2.給予他必要的獨立空間。

3.給予他完全的尊重。

作為一個成年人,我相信我們的家長都有這樣的體驗,如果我們真正熱愛一個工作時,無論要加多少班,要付出多少辛勞,我們都是心甘情願的。同理,對於我們的孩子而言,如果他們能夠早日找到自己心儀的大學或是喜歡的工作,他們就更能夠忍受高中三年的寂寞和辛苦。當挫折來臨時,他們才更有力量堅持下去。

總結起來,對於新高一的學生,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儘快適應高中生活,這種適應,既有外在的,儘快適應新的環境、新的學習節奏,也有潛在的,從思想上意識到,新的征程開始了,意識到應該以一個新手的身份,去踹摩並適應新的環境。

而對於我們新高一的家長呢,有的家長可能會想,孩子學得越來越難了,我們反正也幫不上忙,所以完全可以教給老師了。其實不然,孩子越大,責任越重,我們最重要的是,就是這個時候去指引他們,去陪伴他們,讓他們朝正確的方向前進。

18年教齡班主任親身分享:新高一21個注意事項,高二高三可查漏補缺

常見問題彙總

1.新高一的孩子,新學期一般會出現哪些共性問題?老師會如何解決?

第一共性問題,是對快節奏的學習的不適應,表現為作業多,睡得比較晚,我們做老師的,首先是從旁觀察,第二就是一些學法的指導。

第二個共性問題,那些高分考進來的孩子,一開始會將目標定得比較高,會認為人人都可以進武大華科,那我們老師會如何解決呢?我們會將以往省實驗考進武大華科,所需要的年級排名,告訴學生,讓他們認清現實。

第三個共性問題,踩線進來的一些學生,會有自卑心理,我會鼓勵他們,學習是一次長跑,誰能成為最後的勝利者,更重要的是看每個人的態度,我也會將以往的實實在在的例子告訴他們,他們的學長學姐,是如何從低起點起步繼而騰飛的。我還會從心理學角度,鼓勵他們,為他們勾勒,勤奮學習後的美妙前景。

2.孩子的初中成績一直比較好,幾乎沒有培過優,上高中需不需要培優?

我覺得,因人而異。第一,孩子是否主動要求培優,如果主動要求,可以。如果是被動地課外培優,我認為可以暫緩。有家長曾向我反映,孩子雖然上了培優班,但在培優班,主要是混時間,我想這其中就是因為,培優不是孩子主動要求的。

第二,需要考慮的是,孩子需要在課外獲得什麼?如果孩子校內學習比較好,需要獲得課外拓展,找到適合的老師和課程,可以;如果孩子在學校學得不夠紮實,希望在校外彌補,我覺得也可以。

3.等出現弱勢學科時,再培優晚不晚?

先分析,弱勢學科的原因是什麼。弱勢學科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是以往基礎不好,後續的知識難以消化。

二是孩子的學習習慣不好,沒有做到課前預習、上課專心思考、課下也不及時總結、又或者是考試心理的影響。

當我們仔細地分析出,孩子出現弱勢學科的原因時 ,我們才能有的放矢。

4.請問班主任,您教過的優秀學生,有哪些好的學習習慣,適合一般優秀的孩子借鑑一下?

根據我多年的觀察,優秀的孩子是有一些共性的,而且不侷限於學習習慣。

第一個共性,我覺得是勤奮。

比如說2017屆,我們班有一個特別優秀的孩子,為了琢磨一道題,可以翻閱大量的資料。

我觀察到的第二個共性是,有主見。

為什麼有的孩子在初中時很優秀,而到了高中卻不那麼優秀了呢。在初中時,孩子因為年齡比較小,比較聽家長老師的話,到了高中後,孩子年歲漸長,自己的主意越來越多,這個時候,如果沒有正確的主見,沒有對將來生活的正確的規劃,就會干擾他的學習。所以優秀的學生,應該是有主見的,而且這主見應該是正確的。

第三個共性,優秀的學生,他們和周圍的人能處理好關係。

一般而言,他們都是性格外向的。因為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總能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一個性格外向的人,更容易化解生活中的不愉快。比如說一個熱愛運動的孩子,他有了不愉快,打一場球后,他就化解了。再比如一個樂於和別人分享心事的孩子,他遇到煩心事,和閨蜜分享後,心情就變好了。再比如一個和老師很親熱的孩子,如果他遇到了問題,他會向老師求指點迷津。

第四個共性,做事有條理。

也許這是我們很多孩子不注重,很多家長沒有意識到的問題。家長可以去觀察下自己的孩子的那一方小天地,是不是整理得井井有條,有沒有作好分門別類。家長們可不要小瞧了這種條理性,這對孩子的高中學習至關重要。生活中的條理性,會轉變成學習中的計劃性;生活中的分門別類的能力,也會轉換成孩子安排一天的學習任務的科學性。

第五個共性,學習成績好的孩子,上課時眼睛裡是有神的。

而學習成績不那麼好的孩子,上課時眼睛是遊離的。學習時夠專注,才能將知識深深烙印在腦海裡。如果專注力不夠,看似人在課堂上,心卻在別處,久而久之,會將老師教授的知識,流失得越來越多,而且還會不自知,這會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

第六個共性,優秀的孩子學習努力,應該是學習的整個過程,都一一落實。

同樣是預習,有的孩子是敷衍,沒有入腦入心,但是優秀的孩子會深入思考,發現疑問,並且主動去探究。比如,同樣是改錯本,有的孩子,只停留在完成老師的基礎要求,可是優秀的孩子,我經常看到,上面會有在改錯過程中,冒出來的智慧的火花。

18年教齡班主任親身分享:新高一21個注意事項,高二高三可查漏補缺

5.孩子一直比較獨立、比較沉默,成績也還可以,但有鬱悶事不願意和大人講,大人問多了,他會煩。在這種情況下,家長應如何與他溝通?

我想這有可能是每一個家長,都可能碰到的問題,我也是一個家長,我也會擔心,為什麼孩子有了煩心事,不願意和我講呢?我想,我們應該有同理心,孩子有鬱悶事,不想講,家長非要他講,就相當於讓他將鬱悶事再講一遍,不願意也是人之常情。

按我的觀察,孩子鬱悶,一般有以下原因:

一是考試不理想,被老師批評了; 二是沒能夠參與一些集體活動。比如學校要開運動會了,大家都熱火朝天地參與,而自己被晾在一旁。三是孩子壓力大了,不願意說話。

我的意見是,既然孩子不願意講,家長應該從旁觀察,不要拘泥交流的形式,非要孩子正兒八經地和家長聊天。我們完全可以換一種方式,比如帶他去打球、唱歌,這樣無聲的安撫,就是一種有效的溝通。另外,家長可以講講自己的煩心事,做出與人分享與人溝通的表率。

最後我想說的是,這位家長的問題非常好,說明家長非常注重親子教育,非常注重孩子的情緒。不過,大家不要太擔心,我們要相信孩子自我化解的能力,即使他們遇到了不開心的事,也會靠自己的能力,慢慢去化解,我們應該做到的是,陪伴,有效溝通。

6.孩子的理科是弱勢學科,高中適合當班幹部嗎?

我想這背後隱藏的問題是,孩子學習不好,還能在班上有一席之地嗎?

我的意見是,不能因為孩子的理科比較弱,就否定孩子其它方面的才能。孩子應該主動鍛鍊各方面的能力,這從中也反映出,當你遇到困難時,你是消極地撤退,還是積極地面對。

我認為孩子學習成績如何,和當班幹部,沒有必然的聯繫。

7.孩子平常喜歡畫畫和音樂,但也並不特別突出,高中適合繼續這些興趣愛好嗎?

我想這個問題的背後,它隱藏著的是,畫畫和音樂並不能為高考添磚加瓦,適不適合繼續為之投入時間?

我的意見是,高中適合繼續這些興趣愛好。高中的學習是比較辛苦的,辛苦之餘,畫畫和音樂可以作為一種精神的寄託,在他們快樂時,是一種陪伴,在他們遇到挫折時,是一種宣洩,因此,畫畫和音樂是絕對適合繼續的。

8.孩子各科成績比較均衡,學習也比較認真,但成績在班上一直中等偏上,請問這樣的孩子怎樣努力,成績才能更上一層樓?

這樣的家長,應該比較慶幸,各科均衡、學習認真、成績中等偏上,這都是未來成績騰飛的基礎。

如果還想讓孩子的成績更上一層樓,我想家長應該首先調整自己的心態,首先應該意識到,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花板。另外,家長也要想想,怎樣找到孩子成績新的增長點,比如語文中的社科類閱讀,是不是還有提升空間。

9.對於初中階段學習成績中上等,學習態度較為認真,剛過指令線錄取進省實驗班新生,您有什麼指導和建議?

這些孩子應該堅定自己的信心,能夠以指令線錄取進省實驗班,都是學習好的。同時,這些學生應該有從零開始、重新戰鬥的思想準備。

這些孩子可能會在學習中,意識到自己與其它孩子的差距,這是必須會經歷的一步。每一個孩子,只有能夠意識到自己的天花板,意識到自己的不足,才能真正去解決問題,而不是靠心靈雞湯來滋養自己。

10.孩子新入高中新鮮勁比較足,學習勁頭還不錯,擔心後續難以持之以恆。請問老師,怎樣讓孩子有更強的恆心與毅力堅持3年的學習?

我想,第一,家長首先要接受,孩子後續很可能難以持之以恆,這是人之常情,即使是家長,我們面對一件事,很可能剛開始新鮮勁十足,後續也可能想偷一會懶。

第二,學習講究一張一弛,如果感覺到孩子這段時間難以持之以恆,不妨給孩子換換節奏。人只有跌到谷底,才能騰飛,彈簧只有壓縮到最低點,才能有更強的反彈力。

第三,我們要尋找到,讓孩子持之以恆的動力,我認為,這個持之以恆的動力,並不是他如果不努力三年之後會很可怕,真正讓我們的孩子持之以恆的,應該是美好的未來,是開心的每一天,是無限廣闊的天地,所以,我會經常和孩子分享,他們的學長學姐,在大學會過著怎樣精彩豐富的生活。

我會告訴我的新學生,他們的學長學姐,會在大學參加國旗班,會有20公里的拉練,會有小學期,會在小學期走遍世界各地,有的學姐在華爾街,有的在某一方面成了專家,可能在酒泉衛星發射基地,有的可能在澳大利亞作慈善,我們的孩子都有上進心, 我們應該給孩子一個永恆的學習動力,我個人認為,這個永恆的動力,是美好的未來,而不是高考的巨大壓力。

"18年教齡班主任親身分享:新高一21個注意事項,高二高三可查漏補缺

各位同學大家好:

很高興和大家交流新高一學生的教育問題。

到今年,我已經做了18年教師,當了16年班主任,帶過初中,帶過高中,初中教過六三制,也教過五四制,應該說對於初中、高中學生有比較多的瞭解。

首先說說我認為的孩子剛進高一時最主要的問題是什麼——最重要的就是適應高中。

18年教齡班主任親身分享:新高一21個注意事項,高二高三可查漏補缺

適應新的定位

每年初中畢業生大概只有一半能升入高中,能進入省級示範的比例更小,競爭對手變了,孩子們的“江湖地位”也會變化。每個學生,尤其是中考成績優異的學生既要堅信通過自己的努力一定可以學習好高中的知識,也要有從零開始重新開始新的征程的思想準備,切不可沉溺於過去的成績而放鬆了對自己的要求,也不可想當然地認為會一如既往的學業成績優秀。吃老本是沒有出路的,人云亦云跟風培優效果未必好,只有因時制宜,調整心態才能適應高中。

我總記得前幾年我帶高三下學期的時候,有一個在高一、高二很牛的學生不止一次地很苦惱地問我為什麼他一如既往地認真學習,卻再也沒有了以往的排名,反而不斷地被後面的同學趕超。其實真正決定學習成績的並不是一時的分數,而是學習習慣、學習方法、意志品質。

初中成績優異的學生有可能到了高中成績掉下來,初中成績中上的學生有可能異軍突起,這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如果抱著老黃曆,不能面對現實,只會徒增心理壓力,影響情緒,最終影響成績。

適應新的人際關係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情緒對學習效率的影響很大,而人際交往情況又是影響情緒的主要因素之一。有些孩子到了新的環境,感覺特別不適應,長時間找不到能說話的朋友,感覺很孤單,學習的積極性就很容易受到打擊。而那些快速適應了新環境、擁有朋友的孩子,即使學習暫時困難,也是能夠戰勝這些困難的。

所以,家長要提前教會孩子適應新環境的方法,教會孩子主動和人交往、溝通的能力,特別是對於住宿的新高一學生,教會孩子如何在集體中生活和學習很重要。我們不能要求一切都合乎我們的心意,而是應該主動地適應新環境。當孩子主動適應新學校時,疏離感和孤獨感會比較快地消除,親近感和融入感會比較快地產生。一旦積極的情緒產生了,孩子就會提高學習效率。

適應新的學習方式改變

剛上高中的孩子及父母都有一種困惑,覺得自己的孩子在初中時各科都學得很好,底子也不錯,為什麼一到高中學習就會一落千丈,感覺什麼都學不會了,上課也聽不懂,即使上課聽懂了,但下課後也不一定會做題,這種困惑在高一的第一學期顯得尤為明顯,其實這裡面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高中在課程設置上和初中相比有了一個質的飛躍,孩子一下子適應不了。

初中生學的是基礎,學的是問題的表面現象,是一個量變過程。到了高中,學習一改初中的基礎和表面現象深入到了一種尋根與探究的深度上,老師的教學是用通俗顯淺的道理講明白後,讓孩子自己去探究,尋求更深的內涵。

比如我剛上完《燭之武退秦師》,上課時講到這篇文章運用了埋伏筆,也講到了什麼是埋伏筆,它與做鋪墊的區別,它有什麼作用。一個學生把我講的原原本本地記下來但並不理解,另一個學生也許筆記記得不完整但理解了,還有一個學生既完整地記錄了又理解了,哪個孩子將來碰到類似的閱讀題應對得更好呢?

高中學習,記憶是基礎,理解是重點,活學活用是目標。可如果有些同學不能把握住高中學習由知識到能力,由能力到運用這一路徑,仍停留在簡單的記背和盲目的刷題上,效果一定不好。

現在的學生在學習上基本上都讓數理化佔滿了所有的時間,語文只限於課堂上少的可憐的那點時間,有幾個學生能在課餘時間上去學習語文,沒有一定的閱讀與記憶,更不用說文學鑑賞了,文學素養是在閱讀與閱歷中積累起來的,平時有時間看看書,都是隻看熱鬧與笑話,笑完了什麼都沒有了,沒有真正理解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沒有讀懂一篇文章到底說明了什麼。

寫作文時只知道堆積一些華麗的詞句,不知道自己到底要表達什麼。一個人的悟性和靈性非常重要,靈性其實就是智力水平,悟性就是對問題的思考過程,是對一個問題思考的感悟過程,能夠很快的悟出問題的解決方法這就需要孩子多練習,多涉及各方面的知識。

適應新的節奏同時,進入高中後學生要學會自主安排學習內容,直接表現是能有效利用自習時間。比如我校,早上有25分鐘的早自習,中午有60分鐘的午自習,除此每週四還有一節自習課。如果不能適應自習時間的增加而有進行合理規劃,必然造成時間的浪費,導致晚睡,學習成績下滑。

正確處理在學習和培優的關係

培優已經成為一種風氣,無人可以倖免,也確有其作用,但不能本末倒置,學校學習是主陣地,校外培優是補充,這才是兩者應有的關係。可事實上有些孩子校外兩三門培優,時間顧不過來,就馬馬虎虎地對待校內老師的作業,或者上課時不專心聽講,真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比如我剛接手的這個班就有學生因為暑假上了銜接班,開學後覺得都懂了就不好好聽課。其實,孩子們上課不僅是聽知識,更要聽知識得到的過程,這過程中蘊含著方法,非常重要。失去了過程就失去了方法。

其次,進入高中後,家長不能認為孩子可以甩手不管了,對孩子最重要的是“三個給予”:

1.給予他人生髮展方向的指引。

2.給予他必要的獨立空間。

3.給予他完全的尊重。

作為一個成年人,我相信我們的家長都有這樣的體驗,如果我們真正熱愛一個工作時,無論要加多少班,要付出多少辛勞,我們都是心甘情願的。同理,對於我們的孩子而言,如果他們能夠早日找到自己心儀的大學或是喜歡的工作,他們就更能夠忍受高中三年的寂寞和辛苦。當挫折來臨時,他們才更有力量堅持下去。

總結起來,對於新高一的學生,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儘快適應高中生活,這種適應,既有外在的,儘快適應新的環境、新的學習節奏,也有潛在的,從思想上意識到,新的征程開始了,意識到應該以一個新手的身份,去踹摩並適應新的環境。

而對於我們新高一的家長呢,有的家長可能會想,孩子學得越來越難了,我們反正也幫不上忙,所以完全可以教給老師了。其實不然,孩子越大,責任越重,我們最重要的是,就是這個時候去指引他們,去陪伴他們,讓他們朝正確的方向前進。

18年教齡班主任親身分享:新高一21個注意事項,高二高三可查漏補缺

常見問題彙總

1.新高一的孩子,新學期一般會出現哪些共性問題?老師會如何解決?

第一共性問題,是對快節奏的學習的不適應,表現為作業多,睡得比較晚,我們做老師的,首先是從旁觀察,第二就是一些學法的指導。

第二個共性問題,那些高分考進來的孩子,一開始會將目標定得比較高,會認為人人都可以進武大華科,那我們老師會如何解決呢?我們會將以往省實驗考進武大華科,所需要的年級排名,告訴學生,讓他們認清現實。

第三個共性問題,踩線進來的一些學生,會有自卑心理,我會鼓勵他們,學習是一次長跑,誰能成為最後的勝利者,更重要的是看每個人的態度,我也會將以往的實實在在的例子告訴他們,他們的學長學姐,是如何從低起點起步繼而騰飛的。我還會從心理學角度,鼓勵他們,為他們勾勒,勤奮學習後的美妙前景。

2.孩子的初中成績一直比較好,幾乎沒有培過優,上高中需不需要培優?

我覺得,因人而異。第一,孩子是否主動要求培優,如果主動要求,可以。如果是被動地課外培優,我認為可以暫緩。有家長曾向我反映,孩子雖然上了培優班,但在培優班,主要是混時間,我想這其中就是因為,培優不是孩子主動要求的。

第二,需要考慮的是,孩子需要在課外獲得什麼?如果孩子校內學習比較好,需要獲得課外拓展,找到適合的老師和課程,可以;如果孩子在學校學得不夠紮實,希望在校外彌補,我覺得也可以。

3.等出現弱勢學科時,再培優晚不晚?

先分析,弱勢學科的原因是什麼。弱勢學科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是以往基礎不好,後續的知識難以消化。

二是孩子的學習習慣不好,沒有做到課前預習、上課專心思考、課下也不及時總結、又或者是考試心理的影響。

當我們仔細地分析出,孩子出現弱勢學科的原因時 ,我們才能有的放矢。

4.請問班主任,您教過的優秀學生,有哪些好的學習習慣,適合一般優秀的孩子借鑑一下?

根據我多年的觀察,優秀的孩子是有一些共性的,而且不侷限於學習習慣。

第一個共性,我覺得是勤奮。

比如說2017屆,我們班有一個特別優秀的孩子,為了琢磨一道題,可以翻閱大量的資料。

我觀察到的第二個共性是,有主見。

為什麼有的孩子在初中時很優秀,而到了高中卻不那麼優秀了呢。在初中時,孩子因為年齡比較小,比較聽家長老師的話,到了高中後,孩子年歲漸長,自己的主意越來越多,這個時候,如果沒有正確的主見,沒有對將來生活的正確的規劃,就會干擾他的學習。所以優秀的學生,應該是有主見的,而且這主見應該是正確的。

第三個共性,優秀的學生,他們和周圍的人能處理好關係。

一般而言,他們都是性格外向的。因為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總能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一個性格外向的人,更容易化解生活中的不愉快。比如說一個熱愛運動的孩子,他有了不愉快,打一場球后,他就化解了。再比如一個樂於和別人分享心事的孩子,他遇到煩心事,和閨蜜分享後,心情就變好了。再比如一個和老師很親熱的孩子,如果他遇到了問題,他會向老師求指點迷津。

第四個共性,做事有條理。

也許這是我們很多孩子不注重,很多家長沒有意識到的問題。家長可以去觀察下自己的孩子的那一方小天地,是不是整理得井井有條,有沒有作好分門別類。家長們可不要小瞧了這種條理性,這對孩子的高中學習至關重要。生活中的條理性,會轉變成學習中的計劃性;生活中的分門別類的能力,也會轉換成孩子安排一天的學習任務的科學性。

第五個共性,學習成績好的孩子,上課時眼睛裡是有神的。

而學習成績不那麼好的孩子,上課時眼睛是遊離的。學習時夠專注,才能將知識深深烙印在腦海裡。如果專注力不夠,看似人在課堂上,心卻在別處,久而久之,會將老師教授的知識,流失得越來越多,而且還會不自知,這會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

第六個共性,優秀的孩子學習努力,應該是學習的整個過程,都一一落實。

同樣是預習,有的孩子是敷衍,沒有入腦入心,但是優秀的孩子會深入思考,發現疑問,並且主動去探究。比如,同樣是改錯本,有的孩子,只停留在完成老師的基礎要求,可是優秀的孩子,我經常看到,上面會有在改錯過程中,冒出來的智慧的火花。

18年教齡班主任親身分享:新高一21個注意事項,高二高三可查漏補缺

5.孩子一直比較獨立、比較沉默,成績也還可以,但有鬱悶事不願意和大人講,大人問多了,他會煩。在這種情況下,家長應如何與他溝通?

我想這有可能是每一個家長,都可能碰到的問題,我也是一個家長,我也會擔心,為什麼孩子有了煩心事,不願意和我講呢?我想,我們應該有同理心,孩子有鬱悶事,不想講,家長非要他講,就相當於讓他將鬱悶事再講一遍,不願意也是人之常情。

按我的觀察,孩子鬱悶,一般有以下原因:

一是考試不理想,被老師批評了; 二是沒能夠參與一些集體活動。比如學校要開運動會了,大家都熱火朝天地參與,而自己被晾在一旁。三是孩子壓力大了,不願意說話。

我的意見是,既然孩子不願意講,家長應該從旁觀察,不要拘泥交流的形式,非要孩子正兒八經地和家長聊天。我們完全可以換一種方式,比如帶他去打球、唱歌,這樣無聲的安撫,就是一種有效的溝通。另外,家長可以講講自己的煩心事,做出與人分享與人溝通的表率。

最後我想說的是,這位家長的問題非常好,說明家長非常注重親子教育,非常注重孩子的情緒。不過,大家不要太擔心,我們要相信孩子自我化解的能力,即使他們遇到了不開心的事,也會靠自己的能力,慢慢去化解,我們應該做到的是,陪伴,有效溝通。

6.孩子的理科是弱勢學科,高中適合當班幹部嗎?

我想這背後隱藏的問題是,孩子學習不好,還能在班上有一席之地嗎?

我的意見是,不能因為孩子的理科比較弱,就否定孩子其它方面的才能。孩子應該主動鍛鍊各方面的能力,這從中也反映出,當你遇到困難時,你是消極地撤退,還是積極地面對。

我認為孩子學習成績如何,和當班幹部,沒有必然的聯繫。

7.孩子平常喜歡畫畫和音樂,但也並不特別突出,高中適合繼續這些興趣愛好嗎?

我想這個問題的背後,它隱藏著的是,畫畫和音樂並不能為高考添磚加瓦,適不適合繼續為之投入時間?

我的意見是,高中適合繼續這些興趣愛好。高中的學習是比較辛苦的,辛苦之餘,畫畫和音樂可以作為一種精神的寄託,在他們快樂時,是一種陪伴,在他們遇到挫折時,是一種宣洩,因此,畫畫和音樂是絕對適合繼續的。

8.孩子各科成績比較均衡,學習也比較認真,但成績在班上一直中等偏上,請問這樣的孩子怎樣努力,成績才能更上一層樓?

這樣的家長,應該比較慶幸,各科均衡、學習認真、成績中等偏上,這都是未來成績騰飛的基礎。

如果還想讓孩子的成績更上一層樓,我想家長應該首先調整自己的心態,首先應該意識到,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花板。另外,家長也要想想,怎樣找到孩子成績新的增長點,比如語文中的社科類閱讀,是不是還有提升空間。

9.對於初中階段學習成績中上等,學習態度較為認真,剛過指令線錄取進省實驗班新生,您有什麼指導和建議?

這些孩子應該堅定自己的信心,能夠以指令線錄取進省實驗班,都是學習好的。同時,這些學生應該有從零開始、重新戰鬥的思想準備。

這些孩子可能會在學習中,意識到自己與其它孩子的差距,這是必須會經歷的一步。每一個孩子,只有能夠意識到自己的天花板,意識到自己的不足,才能真正去解決問題,而不是靠心靈雞湯來滋養自己。

10.孩子新入高中新鮮勁比較足,學習勁頭還不錯,擔心後續難以持之以恆。請問老師,怎樣讓孩子有更強的恆心與毅力堅持3年的學習?

我想,第一,家長首先要接受,孩子後續很可能難以持之以恆,這是人之常情,即使是家長,我們面對一件事,很可能剛開始新鮮勁十足,後續也可能想偷一會懶。

第二,學習講究一張一弛,如果感覺到孩子這段時間難以持之以恆,不妨給孩子換換節奏。人只有跌到谷底,才能騰飛,彈簧只有壓縮到最低點,才能有更強的反彈力。

第三,我們要尋找到,讓孩子持之以恆的動力,我認為,這個持之以恆的動力,並不是他如果不努力三年之後會很可怕,真正讓我們的孩子持之以恆的,應該是美好的未來,是開心的每一天,是無限廣闊的天地,所以,我會經常和孩子分享,他們的學長學姐,在大學會過著怎樣精彩豐富的生活。

我會告訴我的新學生,他們的學長學姐,會在大學參加國旗班,會有20公里的拉練,會有小學期,會在小學期走遍世界各地,有的學姐在華爾街,有的在某一方面成了專家,可能在酒泉衛星發射基地,有的可能在澳大利亞作慈善,我們的孩子都有上進心, 我們應該給孩子一個永恆的學習動力,我個人認為,這個永恆的動力,是美好的未來,而不是高考的巨大壓力。

18年教齡班主任親身分享:新高一21個注意事項,高二高三可查漏補缺

11.知道要吃苦,孩子下不了狠心去吃苦,怎麼辦?

我的意見是,學習中的品質源於生活中的品質。如果一個孩子在學習中吃不了苦,也意味著他在生活中也吃不苦。當然,我們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孩子們也吃不到什麼苦。

可是留心觀察,生活中還是有那麼一些事兒,可以鍛鍊孩子的吃苦精神。比如說我們學校剛剛結束的綜合實踐活動,每天軍訓完了很累,還要洗衣服,第二天六點不到就要起床,在這樣的環境中,我們的家長應該鼓勵孩子,學習中的品質源於生活中的品質,學習的品質和生活的品質是緊密相聯的。我們的孩子,在生活中能多吃點苦,在學習中就能多吃點苦。

12.孩子原來作業慢,現在一快就漏洞百出,怎麼辦?

如果是能力不夠造成了的,不要一味圖快,還是要孩子將作來一項項認真完成。如果能力夠,是因為做事喜歡拖拉、注意力不集中,還是要要求孩子作業快,用作業快來反過來要求孩子注意力集中。

13.要想得高分,高一新生究竟是先抓習慣,還是先抓成績?

我的個人意見,這兩件事同時進行,在抓習慣時,同時抓成績,就有了一個抓習慣的抓手。比如說,老師佈置了一個預習,家長可以觀察,我們的孩子究竟是認真的完成預習,還是敷衍了事呢?那麼在這樣的過程中,我們抓成績的同時,也就抓了習慣。

14.怎樣才能提高正確率?

我個人認為,孩子做題,應該有一個正確的思路,應該明白,要解決一個題,第一步要做什麼,第二步要做什麼 ,這樣才能慢慢提升正確率。比如語文中社科類的閱讀題,有時,有的孩子能得滿分,有時,卻錯得很多。這其中,還是因為孩子思路不夠清晰,不知道完成這樣的一篇閱讀,第一步該做什麼,第二步該做什麼 ,所以才會出現有時的漏洞百出。

"18年教齡班主任親身分享:新高一21個注意事項,高二高三可查漏補缺

各位同學大家好:

很高興和大家交流新高一學生的教育問題。

到今年,我已經做了18年教師,當了16年班主任,帶過初中,帶過高中,初中教過六三制,也教過五四制,應該說對於初中、高中學生有比較多的瞭解。

首先說說我認為的孩子剛進高一時最主要的問題是什麼——最重要的就是適應高中。

18年教齡班主任親身分享:新高一21個注意事項,高二高三可查漏補缺

適應新的定位

每年初中畢業生大概只有一半能升入高中,能進入省級示範的比例更小,競爭對手變了,孩子們的“江湖地位”也會變化。每個學生,尤其是中考成績優異的學生既要堅信通過自己的努力一定可以學習好高中的知識,也要有從零開始重新開始新的征程的思想準備,切不可沉溺於過去的成績而放鬆了對自己的要求,也不可想當然地認為會一如既往的學業成績優秀。吃老本是沒有出路的,人云亦云跟風培優效果未必好,只有因時制宜,調整心態才能適應高中。

我總記得前幾年我帶高三下學期的時候,有一個在高一、高二很牛的學生不止一次地很苦惱地問我為什麼他一如既往地認真學習,卻再也沒有了以往的排名,反而不斷地被後面的同學趕超。其實真正決定學習成績的並不是一時的分數,而是學習習慣、學習方法、意志品質。

初中成績優異的學生有可能到了高中成績掉下來,初中成績中上的學生有可能異軍突起,這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如果抱著老黃曆,不能面對現實,只會徒增心理壓力,影響情緒,最終影響成績。

適應新的人際關係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情緒對學習效率的影響很大,而人際交往情況又是影響情緒的主要因素之一。有些孩子到了新的環境,感覺特別不適應,長時間找不到能說話的朋友,感覺很孤單,學習的積極性就很容易受到打擊。而那些快速適應了新環境、擁有朋友的孩子,即使學習暫時困難,也是能夠戰勝這些困難的。

所以,家長要提前教會孩子適應新環境的方法,教會孩子主動和人交往、溝通的能力,特別是對於住宿的新高一學生,教會孩子如何在集體中生活和學習很重要。我們不能要求一切都合乎我們的心意,而是應該主動地適應新環境。當孩子主動適應新學校時,疏離感和孤獨感會比較快地消除,親近感和融入感會比較快地產生。一旦積極的情緒產生了,孩子就會提高學習效率。

適應新的學習方式改變

剛上高中的孩子及父母都有一種困惑,覺得自己的孩子在初中時各科都學得很好,底子也不錯,為什麼一到高中學習就會一落千丈,感覺什麼都學不會了,上課也聽不懂,即使上課聽懂了,但下課後也不一定會做題,這種困惑在高一的第一學期顯得尤為明顯,其實這裡面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高中在課程設置上和初中相比有了一個質的飛躍,孩子一下子適應不了。

初中生學的是基礎,學的是問題的表面現象,是一個量變過程。到了高中,學習一改初中的基礎和表面現象深入到了一種尋根與探究的深度上,老師的教學是用通俗顯淺的道理講明白後,讓孩子自己去探究,尋求更深的內涵。

比如我剛上完《燭之武退秦師》,上課時講到這篇文章運用了埋伏筆,也講到了什麼是埋伏筆,它與做鋪墊的區別,它有什麼作用。一個學生把我講的原原本本地記下來但並不理解,另一個學生也許筆記記得不完整但理解了,還有一個學生既完整地記錄了又理解了,哪個孩子將來碰到類似的閱讀題應對得更好呢?

高中學習,記憶是基礎,理解是重點,活學活用是目標。可如果有些同學不能把握住高中學習由知識到能力,由能力到運用這一路徑,仍停留在簡單的記背和盲目的刷題上,效果一定不好。

現在的學生在學習上基本上都讓數理化佔滿了所有的時間,語文只限於課堂上少的可憐的那點時間,有幾個學生能在課餘時間上去學習語文,沒有一定的閱讀與記憶,更不用說文學鑑賞了,文學素養是在閱讀與閱歷中積累起來的,平時有時間看看書,都是隻看熱鬧與笑話,笑完了什麼都沒有了,沒有真正理解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沒有讀懂一篇文章到底說明了什麼。

寫作文時只知道堆積一些華麗的詞句,不知道自己到底要表達什麼。一個人的悟性和靈性非常重要,靈性其實就是智力水平,悟性就是對問題的思考過程,是對一個問題思考的感悟過程,能夠很快的悟出問題的解決方法這就需要孩子多練習,多涉及各方面的知識。

適應新的節奏同時,進入高中後學生要學會自主安排學習內容,直接表現是能有效利用自習時間。比如我校,早上有25分鐘的早自習,中午有60分鐘的午自習,除此每週四還有一節自習課。如果不能適應自習時間的增加而有進行合理規劃,必然造成時間的浪費,導致晚睡,學習成績下滑。

正確處理在學習和培優的關係

培優已經成為一種風氣,無人可以倖免,也確有其作用,但不能本末倒置,學校學習是主陣地,校外培優是補充,這才是兩者應有的關係。可事實上有些孩子校外兩三門培優,時間顧不過來,就馬馬虎虎地對待校內老師的作業,或者上課時不專心聽講,真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比如我剛接手的這個班就有學生因為暑假上了銜接班,開學後覺得都懂了就不好好聽課。其實,孩子們上課不僅是聽知識,更要聽知識得到的過程,這過程中蘊含著方法,非常重要。失去了過程就失去了方法。

其次,進入高中後,家長不能認為孩子可以甩手不管了,對孩子最重要的是“三個給予”:

1.給予他人生髮展方向的指引。

2.給予他必要的獨立空間。

3.給予他完全的尊重。

作為一個成年人,我相信我們的家長都有這樣的體驗,如果我們真正熱愛一個工作時,無論要加多少班,要付出多少辛勞,我們都是心甘情願的。同理,對於我們的孩子而言,如果他們能夠早日找到自己心儀的大學或是喜歡的工作,他們就更能夠忍受高中三年的寂寞和辛苦。當挫折來臨時,他們才更有力量堅持下去。

總結起來,對於新高一的學生,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儘快適應高中生活,這種適應,既有外在的,儘快適應新的環境、新的學習節奏,也有潛在的,從思想上意識到,新的征程開始了,意識到應該以一個新手的身份,去踹摩並適應新的環境。

而對於我們新高一的家長呢,有的家長可能會想,孩子學得越來越難了,我們反正也幫不上忙,所以完全可以教給老師了。其實不然,孩子越大,責任越重,我們最重要的是,就是這個時候去指引他們,去陪伴他們,讓他們朝正確的方向前進。

18年教齡班主任親身分享:新高一21個注意事項,高二高三可查漏補缺

常見問題彙總

1.新高一的孩子,新學期一般會出現哪些共性問題?老師會如何解決?

第一共性問題,是對快節奏的學習的不適應,表現為作業多,睡得比較晚,我們做老師的,首先是從旁觀察,第二就是一些學法的指導。

第二個共性問題,那些高分考進來的孩子,一開始會將目標定得比較高,會認為人人都可以進武大華科,那我們老師會如何解決呢?我們會將以往省實驗考進武大華科,所需要的年級排名,告訴學生,讓他們認清現實。

第三個共性問題,踩線進來的一些學生,會有自卑心理,我會鼓勵他們,學習是一次長跑,誰能成為最後的勝利者,更重要的是看每個人的態度,我也會將以往的實實在在的例子告訴他們,他們的學長學姐,是如何從低起點起步繼而騰飛的。我還會從心理學角度,鼓勵他們,為他們勾勒,勤奮學習後的美妙前景。

2.孩子的初中成績一直比較好,幾乎沒有培過優,上高中需不需要培優?

我覺得,因人而異。第一,孩子是否主動要求培優,如果主動要求,可以。如果是被動地課外培優,我認為可以暫緩。有家長曾向我反映,孩子雖然上了培優班,但在培優班,主要是混時間,我想這其中就是因為,培優不是孩子主動要求的。

第二,需要考慮的是,孩子需要在課外獲得什麼?如果孩子校內學習比較好,需要獲得課外拓展,找到適合的老師和課程,可以;如果孩子在學校學得不夠紮實,希望在校外彌補,我覺得也可以。

3.等出現弱勢學科時,再培優晚不晚?

先分析,弱勢學科的原因是什麼。弱勢學科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是以往基礎不好,後續的知識難以消化。

二是孩子的學習習慣不好,沒有做到課前預習、上課專心思考、課下也不及時總結、又或者是考試心理的影響。

當我們仔細地分析出,孩子出現弱勢學科的原因時 ,我們才能有的放矢。

4.請問班主任,您教過的優秀學生,有哪些好的學習習慣,適合一般優秀的孩子借鑑一下?

根據我多年的觀察,優秀的孩子是有一些共性的,而且不侷限於學習習慣。

第一個共性,我覺得是勤奮。

比如說2017屆,我們班有一個特別優秀的孩子,為了琢磨一道題,可以翻閱大量的資料。

我觀察到的第二個共性是,有主見。

為什麼有的孩子在初中時很優秀,而到了高中卻不那麼優秀了呢。在初中時,孩子因為年齡比較小,比較聽家長老師的話,到了高中後,孩子年歲漸長,自己的主意越來越多,這個時候,如果沒有正確的主見,沒有對將來生活的正確的規劃,就會干擾他的學習。所以優秀的學生,應該是有主見的,而且這主見應該是正確的。

第三個共性,優秀的學生,他們和周圍的人能處理好關係。

一般而言,他們都是性格外向的。因為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總能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一個性格外向的人,更容易化解生活中的不愉快。比如說一個熱愛運動的孩子,他有了不愉快,打一場球后,他就化解了。再比如一個樂於和別人分享心事的孩子,他遇到煩心事,和閨蜜分享後,心情就變好了。再比如一個和老師很親熱的孩子,如果他遇到了問題,他會向老師求指點迷津。

第四個共性,做事有條理。

也許這是我們很多孩子不注重,很多家長沒有意識到的問題。家長可以去觀察下自己的孩子的那一方小天地,是不是整理得井井有條,有沒有作好分門別類。家長們可不要小瞧了這種條理性,這對孩子的高中學習至關重要。生活中的條理性,會轉變成學習中的計劃性;生活中的分門別類的能力,也會轉換成孩子安排一天的學習任務的科學性。

第五個共性,學習成績好的孩子,上課時眼睛裡是有神的。

而學習成績不那麼好的孩子,上課時眼睛是遊離的。學習時夠專注,才能將知識深深烙印在腦海裡。如果專注力不夠,看似人在課堂上,心卻在別處,久而久之,會將老師教授的知識,流失得越來越多,而且還會不自知,這會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

第六個共性,優秀的孩子學習努力,應該是學習的整個過程,都一一落實。

同樣是預習,有的孩子是敷衍,沒有入腦入心,但是優秀的孩子會深入思考,發現疑問,並且主動去探究。比如,同樣是改錯本,有的孩子,只停留在完成老師的基礎要求,可是優秀的孩子,我經常看到,上面會有在改錯過程中,冒出來的智慧的火花。

18年教齡班主任親身分享:新高一21個注意事項,高二高三可查漏補缺

5.孩子一直比較獨立、比較沉默,成績也還可以,但有鬱悶事不願意和大人講,大人問多了,他會煩。在這種情況下,家長應如何與他溝通?

我想這有可能是每一個家長,都可能碰到的問題,我也是一個家長,我也會擔心,為什麼孩子有了煩心事,不願意和我講呢?我想,我們應該有同理心,孩子有鬱悶事,不想講,家長非要他講,就相當於讓他將鬱悶事再講一遍,不願意也是人之常情。

按我的觀察,孩子鬱悶,一般有以下原因:

一是考試不理想,被老師批評了; 二是沒能夠參與一些集體活動。比如學校要開運動會了,大家都熱火朝天地參與,而自己被晾在一旁。三是孩子壓力大了,不願意說話。

我的意見是,既然孩子不願意講,家長應該從旁觀察,不要拘泥交流的形式,非要孩子正兒八經地和家長聊天。我們完全可以換一種方式,比如帶他去打球、唱歌,這樣無聲的安撫,就是一種有效的溝通。另外,家長可以講講自己的煩心事,做出與人分享與人溝通的表率。

最後我想說的是,這位家長的問題非常好,說明家長非常注重親子教育,非常注重孩子的情緒。不過,大家不要太擔心,我們要相信孩子自我化解的能力,即使他們遇到了不開心的事,也會靠自己的能力,慢慢去化解,我們應該做到的是,陪伴,有效溝通。

6.孩子的理科是弱勢學科,高中適合當班幹部嗎?

我想這背後隱藏的問題是,孩子學習不好,還能在班上有一席之地嗎?

我的意見是,不能因為孩子的理科比較弱,就否定孩子其它方面的才能。孩子應該主動鍛鍊各方面的能力,這從中也反映出,當你遇到困難時,你是消極地撤退,還是積極地面對。

我認為孩子學習成績如何,和當班幹部,沒有必然的聯繫。

7.孩子平常喜歡畫畫和音樂,但也並不特別突出,高中適合繼續這些興趣愛好嗎?

我想這個問題的背後,它隱藏著的是,畫畫和音樂並不能為高考添磚加瓦,適不適合繼續為之投入時間?

我的意見是,高中適合繼續這些興趣愛好。高中的學習是比較辛苦的,辛苦之餘,畫畫和音樂可以作為一種精神的寄託,在他們快樂時,是一種陪伴,在他們遇到挫折時,是一種宣洩,因此,畫畫和音樂是絕對適合繼續的。

8.孩子各科成績比較均衡,學習也比較認真,但成績在班上一直中等偏上,請問這樣的孩子怎樣努力,成績才能更上一層樓?

這樣的家長,應該比較慶幸,各科均衡、學習認真、成績中等偏上,這都是未來成績騰飛的基礎。

如果還想讓孩子的成績更上一層樓,我想家長應該首先調整自己的心態,首先應該意識到,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花板。另外,家長也要想想,怎樣找到孩子成績新的增長點,比如語文中的社科類閱讀,是不是還有提升空間。

9.對於初中階段學習成績中上等,學習態度較為認真,剛過指令線錄取進省實驗班新生,您有什麼指導和建議?

這些孩子應該堅定自己的信心,能夠以指令線錄取進省實驗班,都是學習好的。同時,這些學生應該有從零開始、重新戰鬥的思想準備。

這些孩子可能會在學習中,意識到自己與其它孩子的差距,這是必須會經歷的一步。每一個孩子,只有能夠意識到自己的天花板,意識到自己的不足,才能真正去解決問題,而不是靠心靈雞湯來滋養自己。

10.孩子新入高中新鮮勁比較足,學習勁頭還不錯,擔心後續難以持之以恆。請問老師,怎樣讓孩子有更強的恆心與毅力堅持3年的學習?

我想,第一,家長首先要接受,孩子後續很可能難以持之以恆,這是人之常情,即使是家長,我們面對一件事,很可能剛開始新鮮勁十足,後續也可能想偷一會懶。

第二,學習講究一張一弛,如果感覺到孩子這段時間難以持之以恆,不妨給孩子換換節奏。人只有跌到谷底,才能騰飛,彈簧只有壓縮到最低點,才能有更強的反彈力。

第三,我們要尋找到,讓孩子持之以恆的動力,我認為,這個持之以恆的動力,並不是他如果不努力三年之後會很可怕,真正讓我們的孩子持之以恆的,應該是美好的未來,是開心的每一天,是無限廣闊的天地,所以,我會經常和孩子分享,他們的學長學姐,在大學會過著怎樣精彩豐富的生活。

我會告訴我的新學生,他們的學長學姐,會在大學參加國旗班,會有20公里的拉練,會有小學期,會在小學期走遍世界各地,有的學姐在華爾街,有的在某一方面成了專家,可能在酒泉衛星發射基地,有的可能在澳大利亞作慈善,我們的孩子都有上進心, 我們應該給孩子一個永恆的學習動力,我個人認為,這個永恆的動力,是美好的未來,而不是高考的巨大壓力。

18年教齡班主任親身分享:新高一21個注意事項,高二高三可查漏補缺

11.知道要吃苦,孩子下不了狠心去吃苦,怎麼辦?

我的意見是,學習中的品質源於生活中的品質。如果一個孩子在學習中吃不了苦,也意味著他在生活中也吃不苦。當然,我們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孩子們也吃不到什麼苦。

可是留心觀察,生活中還是有那麼一些事兒,可以鍛鍊孩子的吃苦精神。比如說我們學校剛剛結束的綜合實踐活動,每天軍訓完了很累,還要洗衣服,第二天六點不到就要起床,在這樣的環境中,我們的家長應該鼓勵孩子,學習中的品質源於生活中的品質,學習的品質和生活的品質是緊密相聯的。我們的孩子,在生活中能多吃點苦,在學習中就能多吃點苦。

12.孩子原來作業慢,現在一快就漏洞百出,怎麼辦?

如果是能力不夠造成了的,不要一味圖快,還是要孩子將作來一項項認真完成。如果能力夠,是因為做事喜歡拖拉、注意力不集中,還是要要求孩子作業快,用作業快來反過來要求孩子注意力集中。

13.要想得高分,高一新生究竟是先抓習慣,還是先抓成績?

我的個人意見,這兩件事同時進行,在抓習慣時,同時抓成績,就有了一個抓習慣的抓手。比如說,老師佈置了一個預習,家長可以觀察,我們的孩子究竟是認真的完成預習,還是敷衍了事呢?那麼在這樣的過程中,我們抓成績的同時,也就抓了習慣。

14.怎樣才能提高正確率?

我個人認為,孩子做題,應該有一個正確的思路,應該明白,要解決一個題,第一步要做什麼,第二步要做什麼 ,這樣才能慢慢提升正確率。比如語文中社科類的閱讀題,有時,有的孩子能得滿分,有時,卻錯得很多。這其中,還是因為孩子思路不夠清晰,不知道完成這樣的一篇閱讀,第一步該做什麼,第二步該做什麼 ,所以才會出現有時的漏洞百出。

18年教齡班主任親身分享:新高一21個注意事項,高二高三可查漏補缺

15.如何快速閱讀?

做到快速閱讀,涉及到兩個問題。

第一,既往的知識面有多寬廣。有時候,孩子不能做到快速閱讀,是因為他對所閱讀的材料很陌生,難以理解。尤其到了高中之後,有些外國小說,對於我們的孩子是有比較大的障礙的。所以,要想快速閱讀,知識面得寬廣。

第二,做到快速閱讀,應該有良好的閱讀習慣。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有些孩子是因為一些詞彙不能理解,或者句子過長,導致他不能準確地把握住意思,我們的孩子在閱讀時,就不能忽視基礎問題,就得養成好的閱讀習慣。

16.高考字跡對孩子有影響嗎?

我個人認為,字跡當然對老師的閱卷有影響。第一,字寫得很清晰、端正,老師容易辨認。字寫得比較潦草,或者比較古怪,老師難以辨認,或者會產生誤判。第二,我認為,字跡對老師的心理有一種影響,書寫漂亮的孩子,會被老師默認為成績比較好,反之,會被老師默認為成績有所欠缺。在這樣的閱卷心理下,會對孩子的分數產生一定影響。

17.各科比較均衡的孩子,如何選擇文理科?

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孩子的意願。選科決定了大學的方向,乃至將來工作的方向。一個人只要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才能做好,才能忍受因為做這件事帶來的辛勞。

如果完全從升學的前景和就業的前景,恐怕不利於調動孩子的主動性。

18.答卷的方法?

我想這個問題的意思是,怎樣在考試時迅速理解題目的意思。

我個人主為,這有賴於語言基礎。我班上曾有同學拿著一道物理題來問我:老師,看你對這道物理題的理解,和物理老師是不是一樣的?我用語文老師的知識,可以很快地理解這道題的本意。我想說的是,要想快速地理解題目的意思,應該重視平時語文的學習,而不能因為其它學科,忽略了語文的學習。

19.高考的作文,怎麼寫得高分?

一是“文”,就是文采。二是“意”,就是立意。我們的學生從高一開始,就應該從這兩方面著手努力。

20.怎麼給目前落後的孩子鼓勵呢?

第一,要給孩子樹立一種信念,那就是——只要勤奮,就會有進步。我說的是信念,而不是簡單的心靈雞湯。這需要我們的家長做出榜樣,我們的家長是否也堅信,在工作中遇到困難時,通過勤奮就能解決問題呢?

第二,和孩子實話實話,每個人都有能力的天花板。也許你努力了,還是會和別人有差距、可能還是達不到理想的效果。

第三,找出癥結。落後的原因是什麼 ,是情緒方面的,還是單純的學習方面的,找出問題,有的放矢。

21.孩子讀了書之後,總感覺留到腦子裡的東西不多,怎麼辦?

讀書後,留在腦子裡的東西不多,是因為缺了讀後的筆頭工作。比如我,有一個閱讀習慣,一邊讀書時,一邊把書中有用的東西抄寫下來。想想,我只鑽研語文這一門,尚且需要這樣的筆頭工作,而我們的學生,需要學習那麼多門功課,如果不做筆頭工作,可能真的留在腦海裡的東西不多。

文章來源:公眾號“簡單高中生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