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

上個月,電影院的好片不少:

《獅子王》經典再現;

《愛寵大機密2》爆笑來襲;

《刀背藏身》江湖俠骨依舊在;

《銀河補習班》真誠的鄧超值得期待;

《跳舞吧!大象!》林育賢和開心麻花的碰撞;

《機動戰士高達NT》40年來第一部引進的《高達》……

在廝殺激烈的7月檔裡,人物傳記電影《上海的女兒》,存在感實在微弱得可憐。

"

上個月,電影院的好片不少:

《獅子王》經典再現;

《愛寵大機密2》爆笑來襲;

《刀背藏身》江湖俠骨依舊在;

《銀河補習班》真誠的鄧超值得期待;

《跳舞吧!大象!》林育賢和開心麻花的碰撞;

《機動戰士高達NT》40年來第一部引進的《高達》……

在廝殺激烈的7月檔裡,人物傳記電影《上海的女兒》,存在感實在微弱得可憐。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7月2日,《上海的女兒》上映。

我在幾乎空蕩的影廳裡看完了整部電影,敘事手法並不算新穎突出,但當86歲的周采芹在熒幕面前,將自己跌宕起伏的一生娓娓道來時,立刻被感動得一塌糊塗。

周采芹是誰?

她是英國皇家戲劇學院第一個中國學生;

她是第一個登上英國倫敦西區舞臺主演的中國演員;

她是第一個在英國出版中英文唱片的中國歌手;

她是英國皇家戲劇學院的第一名中國院士

……

她曾在舞臺上光芒四射,卻淪落成餐廳服務員;

她曾擁有愛情,卻又失去愛情,最終選擇放棄婚姻;

她曾名利雙收,卻在一夜之間一無所有

……

她經歷過榮耀加身的絢爛,也跌落過最絕望的深淵,她的一生,正如導演陳苗所言:“這部電影的主題是自我成就,采芹的一生就是自我成就”。


1

“我為我的母親感到驕傲”

周采芹的母親裘麗琳,是上海灘赫赫有名裘天寶銀樓的三小姐,一個名副其實的大小姐。不僅樣貌出眾,才情更是不一般,作為上海社交圈的首席名媛,追求者可想而知。

但誰也沒想到,這樣一個豪門大小姐竟會選擇和一個“唱戲的”私奔。

"

上個月,電影院的好片不少:

《獅子王》經典再現;

《愛寵大機密2》爆笑來襲;

《刀背藏身》江湖俠骨依舊在;

《銀河補習班》真誠的鄧超值得期待;

《跳舞吧!大象!》林育賢和開心麻花的碰撞;

《機動戰士高達NT》40年來第一部引進的《高達》……

在廝殺激烈的7月檔裡,人物傳記電影《上海的女兒》,存在感實在微弱得可憐。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7月2日,《上海的女兒》上映。

我在幾乎空蕩的影廳裡看完了整部電影,敘事手法並不算新穎突出,但當86歲的周采芹在熒幕面前,將自己跌宕起伏的一生娓娓道來時,立刻被感動得一塌糊塗。

周采芹是誰?

她是英國皇家戲劇學院第一個中國學生;

她是第一個登上英國倫敦西區舞臺主演的中國演員;

她是第一個在英國出版中英文唱片的中國歌手;

她是英國皇家戲劇學院的第一名中國院士

……

她曾在舞臺上光芒四射,卻淪落成餐廳服務員;

她曾擁有愛情,卻又失去愛情,最終選擇放棄婚姻;

她曾名利雙收,卻在一夜之間一無所有

……

她經歷過榮耀加身的絢爛,也跌落過最絕望的深淵,她的一生,正如導演陳苗所言:“這部電影的主題是自我成就,采芹的一生就是自我成就”。


1

“我為我的母親感到驕傲”

周采芹的母親裘麗琳,是上海灘赫赫有名裘天寶銀樓的三小姐,一個名副其實的大小姐。不僅樣貌出眾,才情更是不一般,作為上海社交圈的首席名媛,追求者可想而知。

但誰也沒想到,這樣一個豪門大小姐竟會選擇和一個“唱戲的”私奔。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裘麗琳喜歡的人叫周信芳。

京劇“麒派”藝術創始人,也是頗有名氣的京劇大師,但在當時上海的上流社會裡,周信芳再出名,也上不了檯面,更何況這個男人已經結過一次婚。

旁人無一不勸說裘麗琳:她分明可以嫁給更好的男人,享受更好的生活,然而這個倔強的女人卻堅定此生只會嫁給她愛的人,毅然放棄豪門家產,放棄顯赫的地位,也要和周信芳在一起。

"

上個月,電影院的好片不少:

《獅子王》經典再現;

《愛寵大機密2》爆笑來襲;

《刀背藏身》江湖俠骨依舊在;

《銀河補習班》真誠的鄧超值得期待;

《跳舞吧!大象!》林育賢和開心麻花的碰撞;

《機動戰士高達NT》40年來第一部引進的《高達》……

在廝殺激烈的7月檔裡,人物傳記電影《上海的女兒》,存在感實在微弱得可憐。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7月2日,《上海的女兒》上映。

我在幾乎空蕩的影廳裡看完了整部電影,敘事手法並不算新穎突出,但當86歲的周采芹在熒幕面前,將自己跌宕起伏的一生娓娓道來時,立刻被感動得一塌糊塗。

周采芹是誰?

她是英國皇家戲劇學院第一個中國學生;

她是第一個登上英國倫敦西區舞臺主演的中國演員;

她是第一個在英國出版中英文唱片的中國歌手;

她是英國皇家戲劇學院的第一名中國院士

……

她曾在舞臺上光芒四射,卻淪落成餐廳服務員;

她曾擁有愛情,卻又失去愛情,最終選擇放棄婚姻;

她曾名利雙收,卻在一夜之間一無所有

……

她經歷過榮耀加身的絢爛,也跌落過最絕望的深淵,她的一生,正如導演陳苗所言:“這部電影的主題是自我成就,采芹的一生就是自我成就”。


1

“我為我的母親感到驕傲”

周采芹的母親裘麗琳,是上海灘赫赫有名裘天寶銀樓的三小姐,一個名副其實的大小姐。不僅樣貌出眾,才情更是不一般,作為上海社交圈的首席名媛,追求者可想而知。

但誰也沒想到,這樣一個豪門大小姐竟會選擇和一個“唱戲的”私奔。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裘麗琳喜歡的人叫周信芳。

京劇“麒派”藝術創始人,也是頗有名氣的京劇大師,但在當時上海的上流社會裡,周信芳再出名,也上不了檯面,更何況這個男人已經結過一次婚。

旁人無一不勸說裘麗琳:她分明可以嫁給更好的男人,享受更好的生活,然而這個倔強的女人卻堅定此生只會嫁給她愛的人,毅然放棄豪門家產,放棄顯赫的地位,也要和周信芳在一起。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裘家大小姐私奔的消息,在當時引起了極大的轟動,流言蜚語不斷,裘麗琳的母親甚至宣佈和女兒斷絕關係。

“她太勇敢了。她教會了我關於做女人的一切。”

回憶母親時,周采芹這樣說道。

邁進這段不被所有人看好的婚姻中,裘麗琳卻從未後悔過,放棄錦衣玉食的生活,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她毫無怨言的跟著丈夫在北方各省“跑碼頭”,為了讓丈夫安心唱戲,她成為他的會計,成為他的助理,替丈夫出面和不同背景的人打交道。

他們是至愛,更是知己,是最好的工作搭檔,彼此獨立卻又相互依靠。

母親的獨立,果斷,堅定,影響了周采芹的一生。

"

上個月,電影院的好片不少:

《獅子王》經典再現;

《愛寵大機密2》爆笑來襲;

《刀背藏身》江湖俠骨依舊在;

《銀河補習班》真誠的鄧超值得期待;

《跳舞吧!大象!》林育賢和開心麻花的碰撞;

《機動戰士高達NT》40年來第一部引進的《高達》……

在廝殺激烈的7月檔裡,人物傳記電影《上海的女兒》,存在感實在微弱得可憐。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7月2日,《上海的女兒》上映。

我在幾乎空蕩的影廳裡看完了整部電影,敘事手法並不算新穎突出,但當86歲的周采芹在熒幕面前,將自己跌宕起伏的一生娓娓道來時,立刻被感動得一塌糊塗。

周采芹是誰?

她是英國皇家戲劇學院第一個中國學生;

她是第一個登上英國倫敦西區舞臺主演的中國演員;

她是第一個在英國出版中英文唱片的中國歌手;

她是英國皇家戲劇學院的第一名中國院士

……

她曾在舞臺上光芒四射,卻淪落成餐廳服務員;

她曾擁有愛情,卻又失去愛情,最終選擇放棄婚姻;

她曾名利雙收,卻在一夜之間一無所有

……

她經歷過榮耀加身的絢爛,也跌落過最絕望的深淵,她的一生,正如導演陳苗所言:“這部電影的主題是自我成就,采芹的一生就是自我成就”。


1

“我為我的母親感到驕傲”

周采芹的母親裘麗琳,是上海灘赫赫有名裘天寶銀樓的三小姐,一個名副其實的大小姐。不僅樣貌出眾,才情更是不一般,作為上海社交圈的首席名媛,追求者可想而知。

但誰也沒想到,這樣一個豪門大小姐竟會選擇和一個“唱戲的”私奔。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裘麗琳喜歡的人叫周信芳。

京劇“麒派”藝術創始人,也是頗有名氣的京劇大師,但在當時上海的上流社會裡,周信芳再出名,也上不了檯面,更何況這個男人已經結過一次婚。

旁人無一不勸說裘麗琳:她分明可以嫁給更好的男人,享受更好的生活,然而這個倔強的女人卻堅定此生只會嫁給她愛的人,毅然放棄豪門家產,放棄顯赫的地位,也要和周信芳在一起。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裘家大小姐私奔的消息,在當時引起了極大的轟動,流言蜚語不斷,裘麗琳的母親甚至宣佈和女兒斷絕關係。

“她太勇敢了。她教會了我關於做女人的一切。”

回憶母親時,周采芹這樣說道。

邁進這段不被所有人看好的婚姻中,裘麗琳卻從未後悔過,放棄錦衣玉食的生活,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她毫無怨言的跟著丈夫在北方各省“跑碼頭”,為了讓丈夫安心唱戲,她成為他的會計,成為他的助理,替丈夫出面和不同背景的人打交道。

他們是至愛,更是知己,是最好的工作搭檔,彼此獨立卻又相互依靠。

母親的獨立,果斷,堅定,影響了周采芹的一生。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2

“要給唱戲的女兒爭口氣”

1933年,周采芹出生在周信芳巡演途中,從小耳濡目染舞臺的魅力,冥冥中就已經和舞臺結下不解之緣。

在當時,唱戲的女兒,未來似乎就一定要成為唱戲的。

但這一次又是裘麗琳打破既定,她希望孩子未來可以自己選擇自己的路,而不是走別人為她規劃好的路,要給唱戲的女兒爭口氣。

“別像其他人家的女孩子一樣,就指望著嫁妝,它只會像磨盤一樣吊在你的脖子上。你需要的是一肚子的知識,這樣你就能輕裝前進,成為一個真正獨立自主的人。”

"

上個月,電影院的好片不少:

《獅子王》經典再現;

《愛寵大機密2》爆笑來襲;

《刀背藏身》江湖俠骨依舊在;

《銀河補習班》真誠的鄧超值得期待;

《跳舞吧!大象!》林育賢和開心麻花的碰撞;

《機動戰士高達NT》40年來第一部引進的《高達》……

在廝殺激烈的7月檔裡,人物傳記電影《上海的女兒》,存在感實在微弱得可憐。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7月2日,《上海的女兒》上映。

我在幾乎空蕩的影廳裡看完了整部電影,敘事手法並不算新穎突出,但當86歲的周采芹在熒幕面前,將自己跌宕起伏的一生娓娓道來時,立刻被感動得一塌糊塗。

周采芹是誰?

她是英國皇家戲劇學院第一個中國學生;

她是第一個登上英國倫敦西區舞臺主演的中國演員;

她是第一個在英國出版中英文唱片的中國歌手;

她是英國皇家戲劇學院的第一名中國院士

……

她曾在舞臺上光芒四射,卻淪落成餐廳服務員;

她曾擁有愛情,卻又失去愛情,最終選擇放棄婚姻;

她曾名利雙收,卻在一夜之間一無所有

……

她經歷過榮耀加身的絢爛,也跌落過最絕望的深淵,她的一生,正如導演陳苗所言:“這部電影的主題是自我成就,采芹的一生就是自我成就”。


1

“我為我的母親感到驕傲”

周采芹的母親裘麗琳,是上海灘赫赫有名裘天寶銀樓的三小姐,一個名副其實的大小姐。不僅樣貌出眾,才情更是不一般,作為上海社交圈的首席名媛,追求者可想而知。

但誰也沒想到,這樣一個豪門大小姐竟會選擇和一個“唱戲的”私奔。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裘麗琳喜歡的人叫周信芳。

京劇“麒派”藝術創始人,也是頗有名氣的京劇大師,但在當時上海的上流社會裡,周信芳再出名,也上不了檯面,更何況這個男人已經結過一次婚。

旁人無一不勸說裘麗琳:她分明可以嫁給更好的男人,享受更好的生活,然而這個倔強的女人卻堅定此生只會嫁給她愛的人,毅然放棄豪門家產,放棄顯赫的地位,也要和周信芳在一起。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裘家大小姐私奔的消息,在當時引起了極大的轟動,流言蜚語不斷,裘麗琳的母親甚至宣佈和女兒斷絕關係。

“她太勇敢了。她教會了我關於做女人的一切。”

回憶母親時,周采芹這樣說道。

邁進這段不被所有人看好的婚姻中,裘麗琳卻從未後悔過,放棄錦衣玉食的生活,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她毫無怨言的跟著丈夫在北方各省“跑碼頭”,為了讓丈夫安心唱戲,她成為他的會計,成為他的助理,替丈夫出面和不同背景的人打交道。

他們是至愛,更是知己,是最好的工作搭檔,彼此獨立卻又相互依靠。

母親的獨立,果斷,堅定,影響了周采芹的一生。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2

“要給唱戲的女兒爭口氣”

1933年,周采芹出生在周信芳巡演途中,從小耳濡目染舞臺的魅力,冥冥中就已經和舞臺結下不解之緣。

在當時,唱戲的女兒,未來似乎就一定要成為唱戲的。

但這一次又是裘麗琳打破既定,她希望孩子未來可以自己選擇自己的路,而不是走別人為她規劃好的路,要給唱戲的女兒爭口氣。

“別像其他人家的女孩子一樣,就指望著嫁妝,它只會像磨盤一樣吊在你的脖子上。你需要的是一肚子的知識,這樣你就能輕裝前進,成為一個真正獨立自主的人。”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周采芹和母親

於是,16歲那年,周采芹便獨自一人前往英國開始學習戲劇表演,也成為了第一個去英國皇家戲劇學院學習的中國人。

異國他鄉的生活並不容易,一切都是陌生的:生活方式的不同,繁重的課業,還有不加掩飾的偏見和歧視……

有外國同學直接當眾諷刺她:“你永遠不會有一個職業“,斷言她永遠不會成功,西方人的舞臺上不需要一個東方人的面孔。

面對那些否定的歧視的目光,周采芹沒有選擇逃避,她的骨子裡流淌著和母親一樣的勇敢與倔強,她給自己立下了三條嚴格的行為準則:

我要給人以好印象;

我一定不能受人欺負,很多人覺得中國人被打了也不還手,其實,欺負人的人自己才是膽小鬼,我得讓他下次欺負中國人之前先好好想一想;

我一定要深入瞭解我現在居住的這個國家的變化。

別人瞧不起她,她便以十倍百倍的努力去證明自己,只有自己,才能給自己帶來公平。

"

上個月,電影院的好片不少:

《獅子王》經典再現;

《愛寵大機密2》爆笑來襲;

《刀背藏身》江湖俠骨依舊在;

《銀河補習班》真誠的鄧超值得期待;

《跳舞吧!大象!》林育賢和開心麻花的碰撞;

《機動戰士高達NT》40年來第一部引進的《高達》……

在廝殺激烈的7月檔裡,人物傳記電影《上海的女兒》,存在感實在微弱得可憐。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7月2日,《上海的女兒》上映。

我在幾乎空蕩的影廳裡看完了整部電影,敘事手法並不算新穎突出,但當86歲的周采芹在熒幕面前,將自己跌宕起伏的一生娓娓道來時,立刻被感動得一塌糊塗。

周采芹是誰?

她是英國皇家戲劇學院第一個中國學生;

她是第一個登上英國倫敦西區舞臺主演的中國演員;

她是第一個在英國出版中英文唱片的中國歌手;

她是英國皇家戲劇學院的第一名中國院士

……

她曾在舞臺上光芒四射,卻淪落成餐廳服務員;

她曾擁有愛情,卻又失去愛情,最終選擇放棄婚姻;

她曾名利雙收,卻在一夜之間一無所有

……

她經歷過榮耀加身的絢爛,也跌落過最絕望的深淵,她的一生,正如導演陳苗所言:“這部電影的主題是自我成就,采芹的一生就是自我成就”。


1

“我為我的母親感到驕傲”

周采芹的母親裘麗琳,是上海灘赫赫有名裘天寶銀樓的三小姐,一個名副其實的大小姐。不僅樣貌出眾,才情更是不一般,作為上海社交圈的首席名媛,追求者可想而知。

但誰也沒想到,這樣一個豪門大小姐竟會選擇和一個“唱戲的”私奔。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裘麗琳喜歡的人叫周信芳。

京劇“麒派”藝術創始人,也是頗有名氣的京劇大師,但在當時上海的上流社會裡,周信芳再出名,也上不了檯面,更何況這個男人已經結過一次婚。

旁人無一不勸說裘麗琳:她分明可以嫁給更好的男人,享受更好的生活,然而這個倔強的女人卻堅定此生只會嫁給她愛的人,毅然放棄豪門家產,放棄顯赫的地位,也要和周信芳在一起。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裘家大小姐私奔的消息,在當時引起了極大的轟動,流言蜚語不斷,裘麗琳的母親甚至宣佈和女兒斷絕關係。

“她太勇敢了。她教會了我關於做女人的一切。”

回憶母親時,周采芹這樣說道。

邁進這段不被所有人看好的婚姻中,裘麗琳卻從未後悔過,放棄錦衣玉食的生活,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她毫無怨言的跟著丈夫在北方各省“跑碼頭”,為了讓丈夫安心唱戲,她成為他的會計,成為他的助理,替丈夫出面和不同背景的人打交道。

他們是至愛,更是知己,是最好的工作搭檔,彼此獨立卻又相互依靠。

母親的獨立,果斷,堅定,影響了周采芹的一生。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2

“要給唱戲的女兒爭口氣”

1933年,周采芹出生在周信芳巡演途中,從小耳濡目染舞臺的魅力,冥冥中就已經和舞臺結下不解之緣。

在當時,唱戲的女兒,未來似乎就一定要成為唱戲的。

但這一次又是裘麗琳打破既定,她希望孩子未來可以自己選擇自己的路,而不是走別人為她規劃好的路,要給唱戲的女兒爭口氣。

“別像其他人家的女孩子一樣,就指望著嫁妝,它只會像磨盤一樣吊在你的脖子上。你需要的是一肚子的知識,這樣你就能輕裝前進,成為一個真正獨立自主的人。”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周采芹和母親

於是,16歲那年,周采芹便獨自一人前往英國開始學習戲劇表演,也成為了第一個去英國皇家戲劇學院學習的中國人。

異國他鄉的生活並不容易,一切都是陌生的:生活方式的不同,繁重的課業,還有不加掩飾的偏見和歧視……

有外國同學直接當眾諷刺她:“你永遠不會有一個職業“,斷言她永遠不會成功,西方人的舞臺上不需要一個東方人的面孔。

面對那些否定的歧視的目光,周采芹沒有選擇逃避,她的骨子裡流淌著和母親一樣的勇敢與倔強,她給自己立下了三條嚴格的行為準則:

我要給人以好印象;

我一定不能受人欺負,很多人覺得中國人被打了也不還手,其實,欺負人的人自己才是膽小鬼,我得讓他下次欺負中國人之前先好好想一想;

我一定要深入瞭解我現在居住的這個國家的變化。

別人瞧不起她,她便以十倍百倍的努力去證明自己,只有自己,才能給自己帶來公平。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3

“從巔峰到低谷不過一夜之間”

當時西方人對東方女性有刻板影響,經常她們動手動腳,有些人忍忍就過去了,然而周采芹永遠是一耳光甩過去:

——“我不需要這些幫助也能一步步的走出來……我有我的分量,我不是一堆誰都能碰,誰都能動兩下的肉。”

——“女性一定要懂得說‘不’。”

而她確實有這個底氣,1959年,周采芹通過試鏡,隨後憑藉在舞臺劇《蘇絲黃的世界》中的出色表演,瞬間紅遍了整個英國。

"

上個月,電影院的好片不少:

《獅子王》經典再現;

《愛寵大機密2》爆笑來襲;

《刀背藏身》江湖俠骨依舊在;

《銀河補習班》真誠的鄧超值得期待;

《跳舞吧!大象!》林育賢和開心麻花的碰撞;

《機動戰士高達NT》40年來第一部引進的《高達》……

在廝殺激烈的7月檔裡,人物傳記電影《上海的女兒》,存在感實在微弱得可憐。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7月2日,《上海的女兒》上映。

我在幾乎空蕩的影廳裡看完了整部電影,敘事手法並不算新穎突出,但當86歲的周采芹在熒幕面前,將自己跌宕起伏的一生娓娓道來時,立刻被感動得一塌糊塗。

周采芹是誰?

她是英國皇家戲劇學院第一個中國學生;

她是第一個登上英國倫敦西區舞臺主演的中國演員;

她是第一個在英國出版中英文唱片的中國歌手;

她是英國皇家戲劇學院的第一名中國院士

……

她曾在舞臺上光芒四射,卻淪落成餐廳服務員;

她曾擁有愛情,卻又失去愛情,最終選擇放棄婚姻;

她曾名利雙收,卻在一夜之間一無所有

……

她經歷過榮耀加身的絢爛,也跌落過最絕望的深淵,她的一生,正如導演陳苗所言:“這部電影的主題是自我成就,采芹的一生就是自我成就”。


1

“我為我的母親感到驕傲”

周采芹的母親裘麗琳,是上海灘赫赫有名裘天寶銀樓的三小姐,一個名副其實的大小姐。不僅樣貌出眾,才情更是不一般,作為上海社交圈的首席名媛,追求者可想而知。

但誰也沒想到,這樣一個豪門大小姐竟會選擇和一個“唱戲的”私奔。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裘麗琳喜歡的人叫周信芳。

京劇“麒派”藝術創始人,也是頗有名氣的京劇大師,但在當時上海的上流社會裡,周信芳再出名,也上不了檯面,更何況這個男人已經結過一次婚。

旁人無一不勸說裘麗琳:她分明可以嫁給更好的男人,享受更好的生活,然而這個倔強的女人卻堅定此生只會嫁給她愛的人,毅然放棄豪門家產,放棄顯赫的地位,也要和周信芳在一起。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裘家大小姐私奔的消息,在當時引起了極大的轟動,流言蜚語不斷,裘麗琳的母親甚至宣佈和女兒斷絕關係。

“她太勇敢了。她教會了我關於做女人的一切。”

回憶母親時,周采芹這樣說道。

邁進這段不被所有人看好的婚姻中,裘麗琳卻從未後悔過,放棄錦衣玉食的生活,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她毫無怨言的跟著丈夫在北方各省“跑碼頭”,為了讓丈夫安心唱戲,她成為他的會計,成為他的助理,替丈夫出面和不同背景的人打交道。

他們是至愛,更是知己,是最好的工作搭檔,彼此獨立卻又相互依靠。

母親的獨立,果斷,堅定,影響了周采芹的一生。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2

“要給唱戲的女兒爭口氣”

1933年,周采芹出生在周信芳巡演途中,從小耳濡目染舞臺的魅力,冥冥中就已經和舞臺結下不解之緣。

在當時,唱戲的女兒,未來似乎就一定要成為唱戲的。

但這一次又是裘麗琳打破既定,她希望孩子未來可以自己選擇自己的路,而不是走別人為她規劃好的路,要給唱戲的女兒爭口氣。

“別像其他人家的女孩子一樣,就指望著嫁妝,它只會像磨盤一樣吊在你的脖子上。你需要的是一肚子的知識,這樣你就能輕裝前進,成為一個真正獨立自主的人。”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周采芹和母親

於是,16歲那年,周采芹便獨自一人前往英國開始學習戲劇表演,也成為了第一個去英國皇家戲劇學院學習的中國人。

異國他鄉的生活並不容易,一切都是陌生的:生活方式的不同,繁重的課業,還有不加掩飾的偏見和歧視……

有外國同學直接當眾諷刺她:“你永遠不會有一個職業“,斷言她永遠不會成功,西方人的舞臺上不需要一個東方人的面孔。

面對那些否定的歧視的目光,周采芹沒有選擇逃避,她的骨子裡流淌著和母親一樣的勇敢與倔強,她給自己立下了三條嚴格的行為準則:

我要給人以好印象;

我一定不能受人欺負,很多人覺得中國人被打了也不還手,其實,欺負人的人自己才是膽小鬼,我得讓他下次欺負中國人之前先好好想一想;

我一定要深入瞭解我現在居住的這個國家的變化。

別人瞧不起她,她便以十倍百倍的努力去證明自己,只有自己,才能給自己帶來公平。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3

“從巔峰到低谷不過一夜之間”

當時西方人對東方女性有刻板影響,經常她們動手動腳,有些人忍忍就過去了,然而周采芹永遠是一耳光甩過去:

——“我不需要這些幫助也能一步步的走出來……我有我的分量,我不是一堆誰都能碰,誰都能動兩下的肉。”

——“女性一定要懂得說‘不’。”

而她確實有這個底氣,1959年,周采芹通過試鏡,隨後憑藉在舞臺劇《蘇絲黃的世界》中的出色表演,瞬間紅遍了整個英國。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甚至周采芹自己也沒想到,對於這一出並沒有什麼深度的戲來說,它所造成的轟動令人咋舌——甚至影響到倫敦的時裝界,拉直頭髮,畫東方的杏仁眼,穿旗袍成為倫敦姑娘們新的時尚。

"

上個月,電影院的好片不少:

《獅子王》經典再現;

《愛寵大機密2》爆笑來襲;

《刀背藏身》江湖俠骨依舊在;

《銀河補習班》真誠的鄧超值得期待;

《跳舞吧!大象!》林育賢和開心麻花的碰撞;

《機動戰士高達NT》40年來第一部引進的《高達》……

在廝殺激烈的7月檔裡,人物傳記電影《上海的女兒》,存在感實在微弱得可憐。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7月2日,《上海的女兒》上映。

我在幾乎空蕩的影廳裡看完了整部電影,敘事手法並不算新穎突出,但當86歲的周采芹在熒幕面前,將自己跌宕起伏的一生娓娓道來時,立刻被感動得一塌糊塗。

周采芹是誰?

她是英國皇家戲劇學院第一個中國學生;

她是第一個登上英國倫敦西區舞臺主演的中國演員;

她是第一個在英國出版中英文唱片的中國歌手;

她是英國皇家戲劇學院的第一名中國院士

……

她曾在舞臺上光芒四射,卻淪落成餐廳服務員;

她曾擁有愛情,卻又失去愛情,最終選擇放棄婚姻;

她曾名利雙收,卻在一夜之間一無所有

……

她經歷過榮耀加身的絢爛,也跌落過最絕望的深淵,她的一生,正如導演陳苗所言:“這部電影的主題是自我成就,采芹的一生就是自我成就”。


1

“我為我的母親感到驕傲”

周采芹的母親裘麗琳,是上海灘赫赫有名裘天寶銀樓的三小姐,一個名副其實的大小姐。不僅樣貌出眾,才情更是不一般,作為上海社交圈的首席名媛,追求者可想而知。

但誰也沒想到,這樣一個豪門大小姐竟會選擇和一個“唱戲的”私奔。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裘麗琳喜歡的人叫周信芳。

京劇“麒派”藝術創始人,也是頗有名氣的京劇大師,但在當時上海的上流社會裡,周信芳再出名,也上不了檯面,更何況這個男人已經結過一次婚。

旁人無一不勸說裘麗琳:她分明可以嫁給更好的男人,享受更好的生活,然而這個倔強的女人卻堅定此生只會嫁給她愛的人,毅然放棄豪門家產,放棄顯赫的地位,也要和周信芳在一起。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裘家大小姐私奔的消息,在當時引起了極大的轟動,流言蜚語不斷,裘麗琳的母親甚至宣佈和女兒斷絕關係。

“她太勇敢了。她教會了我關於做女人的一切。”

回憶母親時,周采芹這樣說道。

邁進這段不被所有人看好的婚姻中,裘麗琳卻從未後悔過,放棄錦衣玉食的生活,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她毫無怨言的跟著丈夫在北方各省“跑碼頭”,為了讓丈夫安心唱戲,她成為他的會計,成為他的助理,替丈夫出面和不同背景的人打交道。

他們是至愛,更是知己,是最好的工作搭檔,彼此獨立卻又相互依靠。

母親的獨立,果斷,堅定,影響了周采芹的一生。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2

“要給唱戲的女兒爭口氣”

1933年,周采芹出生在周信芳巡演途中,從小耳濡目染舞臺的魅力,冥冥中就已經和舞臺結下不解之緣。

在當時,唱戲的女兒,未來似乎就一定要成為唱戲的。

但這一次又是裘麗琳打破既定,她希望孩子未來可以自己選擇自己的路,而不是走別人為她規劃好的路,要給唱戲的女兒爭口氣。

“別像其他人家的女孩子一樣,就指望著嫁妝,它只會像磨盤一樣吊在你的脖子上。你需要的是一肚子的知識,這樣你就能輕裝前進,成為一個真正獨立自主的人。”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周采芹和母親

於是,16歲那年,周采芹便獨自一人前往英國開始學習戲劇表演,也成為了第一個去英國皇家戲劇學院學習的中國人。

異國他鄉的生活並不容易,一切都是陌生的:生活方式的不同,繁重的課業,還有不加掩飾的偏見和歧視……

有外國同學直接當眾諷刺她:“你永遠不會有一個職業“,斷言她永遠不會成功,西方人的舞臺上不需要一個東方人的面孔。

面對那些否定的歧視的目光,周采芹沒有選擇逃避,她的骨子裡流淌著和母親一樣的勇敢與倔強,她給自己立下了三條嚴格的行為準則:

我要給人以好印象;

我一定不能受人欺負,很多人覺得中國人被打了也不還手,其實,欺負人的人自己才是膽小鬼,我得讓他下次欺負中國人之前先好好想一想;

我一定要深入瞭解我現在居住的這個國家的變化。

別人瞧不起她,她便以十倍百倍的努力去證明自己,只有自己,才能給自己帶來公平。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3

“從巔峰到低谷不過一夜之間”

當時西方人對東方女性有刻板影響,經常她們動手動腳,有些人忍忍就過去了,然而周采芹永遠是一耳光甩過去:

——“我不需要這些幫助也能一步步的走出來……我有我的分量,我不是一堆誰都能碰,誰都能動兩下的肉。”

——“女性一定要懂得說‘不’。”

而她確實有這個底氣,1959年,周采芹通過試鏡,隨後憑藉在舞臺劇《蘇絲黃的世界》中的出色表演,瞬間紅遍了整個英國。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甚至周采芹自己也沒想到,對於這一出並沒有什麼深度的戲來說,它所造成的轟動令人咋舌——甚至影響到倫敦的時裝界,拉直頭髮,畫東方的杏仁眼,穿旗袍成為倫敦姑娘們新的時尚。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蘇絲黃拉開了周采芹演繹之路的序幕。

1967年,她受邀參演《007之雷霆谷》,成為第一位亞裔面孔的“007邦女郎”;由她主演的話劇《以愛還愛》幾乎場場爆滿。

"

上個月,電影院的好片不少:

《獅子王》經典再現;

《愛寵大機密2》爆笑來襲;

《刀背藏身》江湖俠骨依舊在;

《銀河補習班》真誠的鄧超值得期待;

《跳舞吧!大象!》林育賢和開心麻花的碰撞;

《機動戰士高達NT》40年來第一部引進的《高達》……

在廝殺激烈的7月檔裡,人物傳記電影《上海的女兒》,存在感實在微弱得可憐。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7月2日,《上海的女兒》上映。

我在幾乎空蕩的影廳裡看完了整部電影,敘事手法並不算新穎突出,但當86歲的周采芹在熒幕面前,將自己跌宕起伏的一生娓娓道來時,立刻被感動得一塌糊塗。

周采芹是誰?

她是英國皇家戲劇學院第一個中國學生;

她是第一個登上英國倫敦西區舞臺主演的中國演員;

她是第一個在英國出版中英文唱片的中國歌手;

她是英國皇家戲劇學院的第一名中國院士

……

她曾在舞臺上光芒四射,卻淪落成餐廳服務員;

她曾擁有愛情,卻又失去愛情,最終選擇放棄婚姻;

她曾名利雙收,卻在一夜之間一無所有

……

她經歷過榮耀加身的絢爛,也跌落過最絕望的深淵,她的一生,正如導演陳苗所言:“這部電影的主題是自我成就,采芹的一生就是自我成就”。


1

“我為我的母親感到驕傲”

周采芹的母親裘麗琳,是上海灘赫赫有名裘天寶銀樓的三小姐,一個名副其實的大小姐。不僅樣貌出眾,才情更是不一般,作為上海社交圈的首席名媛,追求者可想而知。

但誰也沒想到,這樣一個豪門大小姐竟會選擇和一個“唱戲的”私奔。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裘麗琳喜歡的人叫周信芳。

京劇“麒派”藝術創始人,也是頗有名氣的京劇大師,但在當時上海的上流社會裡,周信芳再出名,也上不了檯面,更何況這個男人已經結過一次婚。

旁人無一不勸說裘麗琳:她分明可以嫁給更好的男人,享受更好的生活,然而這個倔強的女人卻堅定此生只會嫁給她愛的人,毅然放棄豪門家產,放棄顯赫的地位,也要和周信芳在一起。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裘家大小姐私奔的消息,在當時引起了極大的轟動,流言蜚語不斷,裘麗琳的母親甚至宣佈和女兒斷絕關係。

“她太勇敢了。她教會了我關於做女人的一切。”

回憶母親時,周采芹這樣說道。

邁進這段不被所有人看好的婚姻中,裘麗琳卻從未後悔過,放棄錦衣玉食的生活,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她毫無怨言的跟著丈夫在北方各省“跑碼頭”,為了讓丈夫安心唱戲,她成為他的會計,成為他的助理,替丈夫出面和不同背景的人打交道。

他們是至愛,更是知己,是最好的工作搭檔,彼此獨立卻又相互依靠。

母親的獨立,果斷,堅定,影響了周采芹的一生。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2

“要給唱戲的女兒爭口氣”

1933年,周采芹出生在周信芳巡演途中,從小耳濡目染舞臺的魅力,冥冥中就已經和舞臺結下不解之緣。

在當時,唱戲的女兒,未來似乎就一定要成為唱戲的。

但這一次又是裘麗琳打破既定,她希望孩子未來可以自己選擇自己的路,而不是走別人為她規劃好的路,要給唱戲的女兒爭口氣。

“別像其他人家的女孩子一樣,就指望著嫁妝,它只會像磨盤一樣吊在你的脖子上。你需要的是一肚子的知識,這樣你就能輕裝前進,成為一個真正獨立自主的人。”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周采芹和母親

於是,16歲那年,周采芹便獨自一人前往英國開始學習戲劇表演,也成為了第一個去英國皇家戲劇學院學習的中國人。

異國他鄉的生活並不容易,一切都是陌生的:生活方式的不同,繁重的課業,還有不加掩飾的偏見和歧視……

有外國同學直接當眾諷刺她:“你永遠不會有一個職業“,斷言她永遠不會成功,西方人的舞臺上不需要一個東方人的面孔。

面對那些否定的歧視的目光,周采芹沒有選擇逃避,她的骨子裡流淌著和母親一樣的勇敢與倔強,她給自己立下了三條嚴格的行為準則:

我要給人以好印象;

我一定不能受人欺負,很多人覺得中國人被打了也不還手,其實,欺負人的人自己才是膽小鬼,我得讓他下次欺負中國人之前先好好想一想;

我一定要深入瞭解我現在居住的這個國家的變化。

別人瞧不起她,她便以十倍百倍的努力去證明自己,只有自己,才能給自己帶來公平。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3

“從巔峰到低谷不過一夜之間”

當時西方人對東方女性有刻板影響,經常她們動手動腳,有些人忍忍就過去了,然而周采芹永遠是一耳光甩過去:

——“我不需要這些幫助也能一步步的走出來……我有我的分量,我不是一堆誰都能碰,誰都能動兩下的肉。”

——“女性一定要懂得說‘不’。”

而她確實有這個底氣,1959年,周采芹通過試鏡,隨後憑藉在舞臺劇《蘇絲黃的世界》中的出色表演,瞬間紅遍了整個英國。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甚至周采芹自己也沒想到,對於這一出並沒有什麼深度的戲來說,它所造成的轟動令人咋舌——甚至影響到倫敦的時裝界,拉直頭髮,畫東方的杏仁眼,穿旗袍成為倫敦姑娘們新的時尚。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蘇絲黃拉開了周采芹演繹之路的序幕。

1967年,她受邀參演《007之雷霆谷》,成為第一位亞裔面孔的“007邦女郎”;由她主演的話劇《以愛還愛》幾乎場場爆滿。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007之雷霆谷》

1972年,周采芹憑藉在《鬥爭對象》的出演被提名英國電影電視演員協會最佳電視演員。

與此同時,她演唱的英文版本的“第二春”一曲更在亞洲連續兩年佔據排行榜首位。

一時名利雙收,風光無限。

然而周采芹不知道的是,命運的風暴即將呼嘯著向她撲來。

一夜之間,她一無所有。

4

“40歲,什麼都沒有了,重新開始”

聽旁人建議,周采芹開始將重心轉移到投資上,然而經濟危機的到來讓她的投資徹底失敗,不僅全部積蓄化為烏有,擁有的4棟房子也都成為了浮雲,而經濟危機也讓她的演藝事業跌入低谷。

40歲那年,她從耀眼的明星變成身無分文的流浪者。

但更讓她崩潰的是,從家鄉寄來的信件中,她察覺到了那個一個可怕的事實——母親已經去世了,“我覺得我賴以生存的目標被永遠地奪走了。”

"

上個月,電影院的好片不少:

《獅子王》經典再現;

《愛寵大機密2》爆笑來襲;

《刀背藏身》江湖俠骨依舊在;

《銀河補習班》真誠的鄧超值得期待;

《跳舞吧!大象!》林育賢和開心麻花的碰撞;

《機動戰士高達NT》40年來第一部引進的《高達》……

在廝殺激烈的7月檔裡,人物傳記電影《上海的女兒》,存在感實在微弱得可憐。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7月2日,《上海的女兒》上映。

我在幾乎空蕩的影廳裡看完了整部電影,敘事手法並不算新穎突出,但當86歲的周采芹在熒幕面前,將自己跌宕起伏的一生娓娓道來時,立刻被感動得一塌糊塗。

周采芹是誰?

她是英國皇家戲劇學院第一個中國學生;

她是第一個登上英國倫敦西區舞臺主演的中國演員;

她是第一個在英國出版中英文唱片的中國歌手;

她是英國皇家戲劇學院的第一名中國院士

……

她曾在舞臺上光芒四射,卻淪落成餐廳服務員;

她曾擁有愛情,卻又失去愛情,最終選擇放棄婚姻;

她曾名利雙收,卻在一夜之間一無所有

……

她經歷過榮耀加身的絢爛,也跌落過最絕望的深淵,她的一生,正如導演陳苗所言:“這部電影的主題是自我成就,采芹的一生就是自我成就”。


1

“我為我的母親感到驕傲”

周采芹的母親裘麗琳,是上海灘赫赫有名裘天寶銀樓的三小姐,一個名副其實的大小姐。不僅樣貌出眾,才情更是不一般,作為上海社交圈的首席名媛,追求者可想而知。

但誰也沒想到,這樣一個豪門大小姐竟會選擇和一個“唱戲的”私奔。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裘麗琳喜歡的人叫周信芳。

京劇“麒派”藝術創始人,也是頗有名氣的京劇大師,但在當時上海的上流社會裡,周信芳再出名,也上不了檯面,更何況這個男人已經結過一次婚。

旁人無一不勸說裘麗琳:她分明可以嫁給更好的男人,享受更好的生活,然而這個倔強的女人卻堅定此生只會嫁給她愛的人,毅然放棄豪門家產,放棄顯赫的地位,也要和周信芳在一起。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裘家大小姐私奔的消息,在當時引起了極大的轟動,流言蜚語不斷,裘麗琳的母親甚至宣佈和女兒斷絕關係。

“她太勇敢了。她教會了我關於做女人的一切。”

回憶母親時,周采芹這樣說道。

邁進這段不被所有人看好的婚姻中,裘麗琳卻從未後悔過,放棄錦衣玉食的生活,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她毫無怨言的跟著丈夫在北方各省“跑碼頭”,為了讓丈夫安心唱戲,她成為他的會計,成為他的助理,替丈夫出面和不同背景的人打交道。

他們是至愛,更是知己,是最好的工作搭檔,彼此獨立卻又相互依靠。

母親的獨立,果斷,堅定,影響了周采芹的一生。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2

“要給唱戲的女兒爭口氣”

1933年,周采芹出生在周信芳巡演途中,從小耳濡目染舞臺的魅力,冥冥中就已經和舞臺結下不解之緣。

在當時,唱戲的女兒,未來似乎就一定要成為唱戲的。

但這一次又是裘麗琳打破既定,她希望孩子未來可以自己選擇自己的路,而不是走別人為她規劃好的路,要給唱戲的女兒爭口氣。

“別像其他人家的女孩子一樣,就指望著嫁妝,它只會像磨盤一樣吊在你的脖子上。你需要的是一肚子的知識,這樣你就能輕裝前進,成為一個真正獨立自主的人。”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周采芹和母親

於是,16歲那年,周采芹便獨自一人前往英國開始學習戲劇表演,也成為了第一個去英國皇家戲劇學院學習的中國人。

異國他鄉的生活並不容易,一切都是陌生的:生活方式的不同,繁重的課業,還有不加掩飾的偏見和歧視……

有外國同學直接當眾諷刺她:“你永遠不會有一個職業“,斷言她永遠不會成功,西方人的舞臺上不需要一個東方人的面孔。

面對那些否定的歧視的目光,周采芹沒有選擇逃避,她的骨子裡流淌著和母親一樣的勇敢與倔強,她給自己立下了三條嚴格的行為準則:

我要給人以好印象;

我一定不能受人欺負,很多人覺得中國人被打了也不還手,其實,欺負人的人自己才是膽小鬼,我得讓他下次欺負中國人之前先好好想一想;

我一定要深入瞭解我現在居住的這個國家的變化。

別人瞧不起她,她便以十倍百倍的努力去證明自己,只有自己,才能給自己帶來公平。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3

“從巔峰到低谷不過一夜之間”

當時西方人對東方女性有刻板影響,經常她們動手動腳,有些人忍忍就過去了,然而周采芹永遠是一耳光甩過去:

——“我不需要這些幫助也能一步步的走出來……我有我的分量,我不是一堆誰都能碰,誰都能動兩下的肉。”

——“女性一定要懂得說‘不’。”

而她確實有這個底氣,1959年,周采芹通過試鏡,隨後憑藉在舞臺劇《蘇絲黃的世界》中的出色表演,瞬間紅遍了整個英國。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甚至周采芹自己也沒想到,對於這一出並沒有什麼深度的戲來說,它所造成的轟動令人咋舌——甚至影響到倫敦的時裝界,拉直頭髮,畫東方的杏仁眼,穿旗袍成為倫敦姑娘們新的時尚。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蘇絲黃拉開了周采芹演繹之路的序幕。

1967年,她受邀參演《007之雷霆谷》,成為第一位亞裔面孔的“007邦女郎”;由她主演的話劇《以愛還愛》幾乎場場爆滿。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007之雷霆谷》

1972年,周采芹憑藉在《鬥爭對象》的出演被提名英國電影電視演員協會最佳電視演員。

與此同時,她演唱的英文版本的“第二春”一曲更在亞洲連續兩年佔據排行榜首位。

一時名利雙收,風光無限。

然而周采芹不知道的是,命運的風暴即將呼嘯著向她撲來。

一夜之間,她一無所有。

4

“40歲,什麼都沒有了,重新開始”

聽旁人建議,周采芹開始將重心轉移到投資上,然而經濟危機的到來讓她的投資徹底失敗,不僅全部積蓄化為烏有,擁有的4棟房子也都成為了浮雲,而經濟危機也讓她的演藝事業跌入低谷。

40歲那年,她從耀眼的明星變成身無分文的流浪者。

但更讓她崩潰的是,從家鄉寄來的信件中,她察覺到了那個一個可怕的事實——母親已經去世了,“我覺得我賴以生存的目標被永遠地奪走了。”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事業的失敗,親人的離開,一度擊垮了周采芹:“地鐵很髒,我走來走去,很想跳進去,做(輕生的)安娜·卡列尼娜。”

她也確實嘗試過輕生,隨後被送進精神病院,在黑暗中躺了17天,一個人在床上反覆思考求生的決心,再生的勇氣,一開始她沒有找到答案,直到看到那塊去英國前母親送她的那塊手錶:

“當我在陽光下把表捧在手心裡,看著小錶盤上那一圈閃亮的金邊時,我絲毫也不懷疑,那時我死去的媽媽在看著我,她似乎在對我說,我不應該白白浪費這個她精心創造和培育的生命。樹幹雖然被砍傷了,但大樹不能死。”

“沮喪就像是和魔鬼在跳舞,向前走五步,又後退四步,可你還是應該為那前進的一步而高興……第三步,你能體驗到的唯一感覺是懼怕,怕什麼呢?什麼。第四步,一切都是黑暗。第五步,現在對你來說最好的事是讓自己沉下去,不要覺得內疚。放鬆。”

跌倒了,就站起來,拍一拍灰,繼續向前走。

"

上個月,電影院的好片不少:

《獅子王》經典再現;

《愛寵大機密2》爆笑來襲;

《刀背藏身》江湖俠骨依舊在;

《銀河補習班》真誠的鄧超值得期待;

《跳舞吧!大象!》林育賢和開心麻花的碰撞;

《機動戰士高達NT》40年來第一部引進的《高達》……

在廝殺激烈的7月檔裡,人物傳記電影《上海的女兒》,存在感實在微弱得可憐。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7月2日,《上海的女兒》上映。

我在幾乎空蕩的影廳裡看完了整部電影,敘事手法並不算新穎突出,但當86歲的周采芹在熒幕面前,將自己跌宕起伏的一生娓娓道來時,立刻被感動得一塌糊塗。

周采芹是誰?

她是英國皇家戲劇學院第一個中國學生;

她是第一個登上英國倫敦西區舞臺主演的中國演員;

她是第一個在英國出版中英文唱片的中國歌手;

她是英國皇家戲劇學院的第一名中國院士

……

她曾在舞臺上光芒四射,卻淪落成餐廳服務員;

她曾擁有愛情,卻又失去愛情,最終選擇放棄婚姻;

她曾名利雙收,卻在一夜之間一無所有

……

她經歷過榮耀加身的絢爛,也跌落過最絕望的深淵,她的一生,正如導演陳苗所言:“這部電影的主題是自我成就,采芹的一生就是自我成就”。


1

“我為我的母親感到驕傲”

周采芹的母親裘麗琳,是上海灘赫赫有名裘天寶銀樓的三小姐,一個名副其實的大小姐。不僅樣貌出眾,才情更是不一般,作為上海社交圈的首席名媛,追求者可想而知。

但誰也沒想到,這樣一個豪門大小姐竟會選擇和一個“唱戲的”私奔。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裘麗琳喜歡的人叫周信芳。

京劇“麒派”藝術創始人,也是頗有名氣的京劇大師,但在當時上海的上流社會裡,周信芳再出名,也上不了檯面,更何況這個男人已經結過一次婚。

旁人無一不勸說裘麗琳:她分明可以嫁給更好的男人,享受更好的生活,然而這個倔強的女人卻堅定此生只會嫁給她愛的人,毅然放棄豪門家產,放棄顯赫的地位,也要和周信芳在一起。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裘家大小姐私奔的消息,在當時引起了極大的轟動,流言蜚語不斷,裘麗琳的母親甚至宣佈和女兒斷絕關係。

“她太勇敢了。她教會了我關於做女人的一切。”

回憶母親時,周采芹這樣說道。

邁進這段不被所有人看好的婚姻中,裘麗琳卻從未後悔過,放棄錦衣玉食的生活,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她毫無怨言的跟著丈夫在北方各省“跑碼頭”,為了讓丈夫安心唱戲,她成為他的會計,成為他的助理,替丈夫出面和不同背景的人打交道。

他們是至愛,更是知己,是最好的工作搭檔,彼此獨立卻又相互依靠。

母親的獨立,果斷,堅定,影響了周采芹的一生。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2

“要給唱戲的女兒爭口氣”

1933年,周采芹出生在周信芳巡演途中,從小耳濡目染舞臺的魅力,冥冥中就已經和舞臺結下不解之緣。

在當時,唱戲的女兒,未來似乎就一定要成為唱戲的。

但這一次又是裘麗琳打破既定,她希望孩子未來可以自己選擇自己的路,而不是走別人為她規劃好的路,要給唱戲的女兒爭口氣。

“別像其他人家的女孩子一樣,就指望著嫁妝,它只會像磨盤一樣吊在你的脖子上。你需要的是一肚子的知識,這樣你就能輕裝前進,成為一個真正獨立自主的人。”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周采芹和母親

於是,16歲那年,周采芹便獨自一人前往英國開始學習戲劇表演,也成為了第一個去英國皇家戲劇學院學習的中國人。

異國他鄉的生活並不容易,一切都是陌生的:生活方式的不同,繁重的課業,還有不加掩飾的偏見和歧視……

有外國同學直接當眾諷刺她:“你永遠不會有一個職業“,斷言她永遠不會成功,西方人的舞臺上不需要一個東方人的面孔。

面對那些否定的歧視的目光,周采芹沒有選擇逃避,她的骨子裡流淌著和母親一樣的勇敢與倔強,她給自己立下了三條嚴格的行為準則:

我要給人以好印象;

我一定不能受人欺負,很多人覺得中國人被打了也不還手,其實,欺負人的人自己才是膽小鬼,我得讓他下次欺負中國人之前先好好想一想;

我一定要深入瞭解我現在居住的這個國家的變化。

別人瞧不起她,她便以十倍百倍的努力去證明自己,只有自己,才能給自己帶來公平。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3

“從巔峰到低谷不過一夜之間”

當時西方人對東方女性有刻板影響,經常她們動手動腳,有些人忍忍就過去了,然而周采芹永遠是一耳光甩過去:

——“我不需要這些幫助也能一步步的走出來……我有我的分量,我不是一堆誰都能碰,誰都能動兩下的肉。”

——“女性一定要懂得說‘不’。”

而她確實有這個底氣,1959年,周采芹通過試鏡,隨後憑藉在舞臺劇《蘇絲黃的世界》中的出色表演,瞬間紅遍了整個英國。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甚至周采芹自己也沒想到,對於這一出並沒有什麼深度的戲來說,它所造成的轟動令人咋舌——甚至影響到倫敦的時裝界,拉直頭髮,畫東方的杏仁眼,穿旗袍成為倫敦姑娘們新的時尚。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蘇絲黃拉開了周采芹演繹之路的序幕。

1967年,她受邀參演《007之雷霆谷》,成為第一位亞裔面孔的“007邦女郎”;由她主演的話劇《以愛還愛》幾乎場場爆滿。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007之雷霆谷》

1972年,周采芹憑藉在《鬥爭對象》的出演被提名英國電影電視演員協會最佳電視演員。

與此同時,她演唱的英文版本的“第二春”一曲更在亞洲連續兩年佔據排行榜首位。

一時名利雙收,風光無限。

然而周采芹不知道的是,命運的風暴即將呼嘯著向她撲來。

一夜之間,她一無所有。

4

“40歲,什麼都沒有了,重新開始”

聽旁人建議,周采芹開始將重心轉移到投資上,然而經濟危機的到來讓她的投資徹底失敗,不僅全部積蓄化為烏有,擁有的4棟房子也都成為了浮雲,而經濟危機也讓她的演藝事業跌入低谷。

40歲那年,她從耀眼的明星變成身無分文的流浪者。

但更讓她崩潰的是,從家鄉寄來的信件中,她察覺到了那個一個可怕的事實——母親已經去世了,“我覺得我賴以生存的目標被永遠地奪走了。”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事業的失敗,親人的離開,一度擊垮了周采芹:“地鐵很髒,我走來走去,很想跳進去,做(輕生的)安娜·卡列尼娜。”

她也確實嘗試過輕生,隨後被送進精神病院,在黑暗中躺了17天,一個人在床上反覆思考求生的決心,再生的勇氣,一開始她沒有找到答案,直到看到那塊去英國前母親送她的那塊手錶:

“當我在陽光下把表捧在手心裡,看著小錶盤上那一圈閃亮的金邊時,我絲毫也不懷疑,那時我死去的媽媽在看著我,她似乎在對我說,我不應該白白浪費這個她精心創造和培育的生命。樹幹雖然被砍傷了,但大樹不能死。”

“沮喪就像是和魔鬼在跳舞,向前走五步,又後退四步,可你還是應該為那前進的一步而高興……第三步,你能體驗到的唯一感覺是懼怕,怕什麼呢?什麼。第四步,一切都是黑暗。第五步,現在對你來說最好的事是讓自己沉下去,不要覺得內疚。放鬆。”

跌倒了,就站起來,拍一拍灰,繼續向前走。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於是,40歲,重新來過。

她離開了承載自己榮耀和低谷的英國,投奔遠在美國的弟弟,開始了自己的打工生涯。當過餐館裡的服務員,當過電話接聽員,在哈佛大學管理過檔案,還到給沒錢人看病的免費診所做義工……

但即使在為生活發愁的時候,她依然堅持每天空出一點時間學習:最困難的時候,開始去學習新東西。會忘記自己的困境,也真的會有收穫。

在她的起居室裡,即使最困難的時候,最多的永遠是書,宛如一個小型的圖書館。

"

上個月,電影院的好片不少:

《獅子王》經典再現;

《愛寵大機密2》爆笑來襲;

《刀背藏身》江湖俠骨依舊在;

《銀河補習班》真誠的鄧超值得期待;

《跳舞吧!大象!》林育賢和開心麻花的碰撞;

《機動戰士高達NT》40年來第一部引進的《高達》……

在廝殺激烈的7月檔裡,人物傳記電影《上海的女兒》,存在感實在微弱得可憐。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7月2日,《上海的女兒》上映。

我在幾乎空蕩的影廳裡看完了整部電影,敘事手法並不算新穎突出,但當86歲的周采芹在熒幕面前,將自己跌宕起伏的一生娓娓道來時,立刻被感動得一塌糊塗。

周采芹是誰?

她是英國皇家戲劇學院第一個中國學生;

她是第一個登上英國倫敦西區舞臺主演的中國演員;

她是第一個在英國出版中英文唱片的中國歌手;

她是英國皇家戲劇學院的第一名中國院士

……

她曾在舞臺上光芒四射,卻淪落成餐廳服務員;

她曾擁有愛情,卻又失去愛情,最終選擇放棄婚姻;

她曾名利雙收,卻在一夜之間一無所有

……

她經歷過榮耀加身的絢爛,也跌落過最絕望的深淵,她的一生,正如導演陳苗所言:“這部電影的主題是自我成就,采芹的一生就是自我成就”。


1

“我為我的母親感到驕傲”

周采芹的母親裘麗琳,是上海灘赫赫有名裘天寶銀樓的三小姐,一個名副其實的大小姐。不僅樣貌出眾,才情更是不一般,作為上海社交圈的首席名媛,追求者可想而知。

但誰也沒想到,這樣一個豪門大小姐竟會選擇和一個“唱戲的”私奔。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裘麗琳喜歡的人叫周信芳。

京劇“麒派”藝術創始人,也是頗有名氣的京劇大師,但在當時上海的上流社會裡,周信芳再出名,也上不了檯面,更何況這個男人已經結過一次婚。

旁人無一不勸說裘麗琳:她分明可以嫁給更好的男人,享受更好的生活,然而這個倔強的女人卻堅定此生只會嫁給她愛的人,毅然放棄豪門家產,放棄顯赫的地位,也要和周信芳在一起。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裘家大小姐私奔的消息,在當時引起了極大的轟動,流言蜚語不斷,裘麗琳的母親甚至宣佈和女兒斷絕關係。

“她太勇敢了。她教會了我關於做女人的一切。”

回憶母親時,周采芹這樣說道。

邁進這段不被所有人看好的婚姻中,裘麗琳卻從未後悔過,放棄錦衣玉食的生活,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她毫無怨言的跟著丈夫在北方各省“跑碼頭”,為了讓丈夫安心唱戲,她成為他的會計,成為他的助理,替丈夫出面和不同背景的人打交道。

他們是至愛,更是知己,是最好的工作搭檔,彼此獨立卻又相互依靠。

母親的獨立,果斷,堅定,影響了周采芹的一生。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2

“要給唱戲的女兒爭口氣”

1933年,周采芹出生在周信芳巡演途中,從小耳濡目染舞臺的魅力,冥冥中就已經和舞臺結下不解之緣。

在當時,唱戲的女兒,未來似乎就一定要成為唱戲的。

但這一次又是裘麗琳打破既定,她希望孩子未來可以自己選擇自己的路,而不是走別人為她規劃好的路,要給唱戲的女兒爭口氣。

“別像其他人家的女孩子一樣,就指望著嫁妝,它只會像磨盤一樣吊在你的脖子上。你需要的是一肚子的知識,這樣你就能輕裝前進,成為一個真正獨立自主的人。”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周采芹和母親

於是,16歲那年,周采芹便獨自一人前往英國開始學習戲劇表演,也成為了第一個去英國皇家戲劇學院學習的中國人。

異國他鄉的生活並不容易,一切都是陌生的:生活方式的不同,繁重的課業,還有不加掩飾的偏見和歧視……

有外國同學直接當眾諷刺她:“你永遠不會有一個職業“,斷言她永遠不會成功,西方人的舞臺上不需要一個東方人的面孔。

面對那些否定的歧視的目光,周采芹沒有選擇逃避,她的骨子裡流淌著和母親一樣的勇敢與倔強,她給自己立下了三條嚴格的行為準則:

我要給人以好印象;

我一定不能受人欺負,很多人覺得中國人被打了也不還手,其實,欺負人的人自己才是膽小鬼,我得讓他下次欺負中國人之前先好好想一想;

我一定要深入瞭解我現在居住的這個國家的變化。

別人瞧不起她,她便以十倍百倍的努力去證明自己,只有自己,才能給自己帶來公平。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3

“從巔峰到低谷不過一夜之間”

當時西方人對東方女性有刻板影響,經常她們動手動腳,有些人忍忍就過去了,然而周采芹永遠是一耳光甩過去:

——“我不需要這些幫助也能一步步的走出來……我有我的分量,我不是一堆誰都能碰,誰都能動兩下的肉。”

——“女性一定要懂得說‘不’。”

而她確實有這個底氣,1959年,周采芹通過試鏡,隨後憑藉在舞臺劇《蘇絲黃的世界》中的出色表演,瞬間紅遍了整個英國。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甚至周采芹自己也沒想到,對於這一出並沒有什麼深度的戲來說,它所造成的轟動令人咋舌——甚至影響到倫敦的時裝界,拉直頭髮,畫東方的杏仁眼,穿旗袍成為倫敦姑娘們新的時尚。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蘇絲黃拉開了周采芹演繹之路的序幕。

1967年,她受邀參演《007之雷霆谷》,成為第一位亞裔面孔的“007邦女郎”;由她主演的話劇《以愛還愛》幾乎場場爆滿。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007之雷霆谷》

1972年,周采芹憑藉在《鬥爭對象》的出演被提名英國電影電視演員協會最佳電視演員。

與此同時,她演唱的英文版本的“第二春”一曲更在亞洲連續兩年佔據排行榜首位。

一時名利雙收,風光無限。

然而周采芹不知道的是,命運的風暴即將呼嘯著向她撲來。

一夜之間,她一無所有。

4

“40歲,什麼都沒有了,重新開始”

聽旁人建議,周采芹開始將重心轉移到投資上,然而經濟危機的到來讓她的投資徹底失敗,不僅全部積蓄化為烏有,擁有的4棟房子也都成為了浮雲,而經濟危機也讓她的演藝事業跌入低谷。

40歲那年,她從耀眼的明星變成身無分文的流浪者。

但更讓她崩潰的是,從家鄉寄來的信件中,她察覺到了那個一個可怕的事實——母親已經去世了,“我覺得我賴以生存的目標被永遠地奪走了。”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事業的失敗,親人的離開,一度擊垮了周采芹:“地鐵很髒,我走來走去,很想跳進去,做(輕生的)安娜·卡列尼娜。”

她也確實嘗試過輕生,隨後被送進精神病院,在黑暗中躺了17天,一個人在床上反覆思考求生的決心,再生的勇氣,一開始她沒有找到答案,直到看到那塊去英國前母親送她的那塊手錶:

“當我在陽光下把表捧在手心裡,看著小錶盤上那一圈閃亮的金邊時,我絲毫也不懷疑,那時我死去的媽媽在看著我,她似乎在對我說,我不應該白白浪費這個她精心創造和培育的生命。樹幹雖然被砍傷了,但大樹不能死。”

“沮喪就像是和魔鬼在跳舞,向前走五步,又後退四步,可你還是應該為那前進的一步而高興……第三步,你能體驗到的唯一感覺是懼怕,怕什麼呢?什麼。第四步,一切都是黑暗。第五步,現在對你來說最好的事是讓自己沉下去,不要覺得內疚。放鬆。”

跌倒了,就站起來,拍一拍灰,繼續向前走。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於是,40歲,重新來過。

她離開了承載自己榮耀和低谷的英國,投奔遠在美國的弟弟,開始了自己的打工生涯。當過餐館裡的服務員,當過電話接聽員,在哈佛大學管理過檔案,還到給沒錢人看病的免費診所做義工……

但即使在為生活發愁的時候,她依然堅持每天空出一點時間學習:最困難的時候,開始去學習新東西。會忘記自己的困境,也真的會有收穫。

在她的起居室裡,即使最困難的時候,最多的永遠是書,宛如一個小型的圖書館。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後來再回憶起40歲的那段時光,周采芹感慨道:40歲以前是女孩,你經歷過,才感受到內心的力量,原來我這麼強大。那是我人生的最低點,也是我最鬥志高漲,氣場最強大的時候。

自那以後,周采芹再也不曾被打倒過。

5

“我是吃開口飯的人啊”

或許有的時候身在低谷,更容易看清楚自己的內心。對於周采芹而言,一切浮華褪去,小時候和自己不親近的父親的身影竟然漸漸清晰了起來。

父親在舞臺上的唱唸做打,曾喚起她對舞臺最初的熱情,她真切的意識到,她和父親一樣:“是吃開口飯的人啊。”

表演是她的全部,舞臺是她的歸宿。

"

上個月,電影院的好片不少:

《獅子王》經典再現;

《愛寵大機密2》爆笑來襲;

《刀背藏身》江湖俠骨依舊在;

《銀河補習班》真誠的鄧超值得期待;

《跳舞吧!大象!》林育賢和開心麻花的碰撞;

《機動戰士高達NT》40年來第一部引進的《高達》……

在廝殺激烈的7月檔裡,人物傳記電影《上海的女兒》,存在感實在微弱得可憐。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7月2日,《上海的女兒》上映。

我在幾乎空蕩的影廳裡看完了整部電影,敘事手法並不算新穎突出,但當86歲的周采芹在熒幕面前,將自己跌宕起伏的一生娓娓道來時,立刻被感動得一塌糊塗。

周采芹是誰?

她是英國皇家戲劇學院第一個中國學生;

她是第一個登上英國倫敦西區舞臺主演的中國演員;

她是第一個在英國出版中英文唱片的中國歌手;

她是英國皇家戲劇學院的第一名中國院士

……

她曾在舞臺上光芒四射,卻淪落成餐廳服務員;

她曾擁有愛情,卻又失去愛情,最終選擇放棄婚姻;

她曾名利雙收,卻在一夜之間一無所有

……

她經歷過榮耀加身的絢爛,也跌落過最絕望的深淵,她的一生,正如導演陳苗所言:“這部電影的主題是自我成就,采芹的一生就是自我成就”。


1

“我為我的母親感到驕傲”

周采芹的母親裘麗琳,是上海灘赫赫有名裘天寶銀樓的三小姐,一個名副其實的大小姐。不僅樣貌出眾,才情更是不一般,作為上海社交圈的首席名媛,追求者可想而知。

但誰也沒想到,這樣一個豪門大小姐竟會選擇和一個“唱戲的”私奔。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裘麗琳喜歡的人叫周信芳。

京劇“麒派”藝術創始人,也是頗有名氣的京劇大師,但在當時上海的上流社會裡,周信芳再出名,也上不了檯面,更何況這個男人已經結過一次婚。

旁人無一不勸說裘麗琳:她分明可以嫁給更好的男人,享受更好的生活,然而這個倔強的女人卻堅定此生只會嫁給她愛的人,毅然放棄豪門家產,放棄顯赫的地位,也要和周信芳在一起。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裘家大小姐私奔的消息,在當時引起了極大的轟動,流言蜚語不斷,裘麗琳的母親甚至宣佈和女兒斷絕關係。

“她太勇敢了。她教會了我關於做女人的一切。”

回憶母親時,周采芹這樣說道。

邁進這段不被所有人看好的婚姻中,裘麗琳卻從未後悔過,放棄錦衣玉食的生活,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她毫無怨言的跟著丈夫在北方各省“跑碼頭”,為了讓丈夫安心唱戲,她成為他的會計,成為他的助理,替丈夫出面和不同背景的人打交道。

他們是至愛,更是知己,是最好的工作搭檔,彼此獨立卻又相互依靠。

母親的獨立,果斷,堅定,影響了周采芹的一生。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2

“要給唱戲的女兒爭口氣”

1933年,周采芹出生在周信芳巡演途中,從小耳濡目染舞臺的魅力,冥冥中就已經和舞臺結下不解之緣。

在當時,唱戲的女兒,未來似乎就一定要成為唱戲的。

但這一次又是裘麗琳打破既定,她希望孩子未來可以自己選擇自己的路,而不是走別人為她規劃好的路,要給唱戲的女兒爭口氣。

“別像其他人家的女孩子一樣,就指望著嫁妝,它只會像磨盤一樣吊在你的脖子上。你需要的是一肚子的知識,這樣你就能輕裝前進,成為一個真正獨立自主的人。”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周采芹和母親

於是,16歲那年,周采芹便獨自一人前往英國開始學習戲劇表演,也成為了第一個去英國皇家戲劇學院學習的中國人。

異國他鄉的生活並不容易,一切都是陌生的:生活方式的不同,繁重的課業,還有不加掩飾的偏見和歧視……

有外國同學直接當眾諷刺她:“你永遠不會有一個職業“,斷言她永遠不會成功,西方人的舞臺上不需要一個東方人的面孔。

面對那些否定的歧視的目光,周采芹沒有選擇逃避,她的骨子裡流淌著和母親一樣的勇敢與倔強,她給自己立下了三條嚴格的行為準則:

我要給人以好印象;

我一定不能受人欺負,很多人覺得中國人被打了也不還手,其實,欺負人的人自己才是膽小鬼,我得讓他下次欺負中國人之前先好好想一想;

我一定要深入瞭解我現在居住的這個國家的變化。

別人瞧不起她,她便以十倍百倍的努力去證明自己,只有自己,才能給自己帶來公平。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3

“從巔峰到低谷不過一夜之間”

當時西方人對東方女性有刻板影響,經常她們動手動腳,有些人忍忍就過去了,然而周采芹永遠是一耳光甩過去:

——“我不需要這些幫助也能一步步的走出來……我有我的分量,我不是一堆誰都能碰,誰都能動兩下的肉。”

——“女性一定要懂得說‘不’。”

而她確實有這個底氣,1959年,周采芹通過試鏡,隨後憑藉在舞臺劇《蘇絲黃的世界》中的出色表演,瞬間紅遍了整個英國。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甚至周采芹自己也沒想到,對於這一出並沒有什麼深度的戲來說,它所造成的轟動令人咋舌——甚至影響到倫敦的時裝界,拉直頭髮,畫東方的杏仁眼,穿旗袍成為倫敦姑娘們新的時尚。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蘇絲黃拉開了周采芹演繹之路的序幕。

1967年,她受邀參演《007之雷霆谷》,成為第一位亞裔面孔的“007邦女郎”;由她主演的話劇《以愛還愛》幾乎場場爆滿。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007之雷霆谷》

1972年,周采芹憑藉在《鬥爭對象》的出演被提名英國電影電視演員協會最佳電視演員。

與此同時,她演唱的英文版本的“第二春”一曲更在亞洲連續兩年佔據排行榜首位。

一時名利雙收,風光無限。

然而周采芹不知道的是,命運的風暴即將呼嘯著向她撲來。

一夜之間,她一無所有。

4

“40歲,什麼都沒有了,重新開始”

聽旁人建議,周采芹開始將重心轉移到投資上,然而經濟危機的到來讓她的投資徹底失敗,不僅全部積蓄化為烏有,擁有的4棟房子也都成為了浮雲,而經濟危機也讓她的演藝事業跌入低谷。

40歲那年,她從耀眼的明星變成身無分文的流浪者。

但更讓她崩潰的是,從家鄉寄來的信件中,她察覺到了那個一個可怕的事實——母親已經去世了,“我覺得我賴以生存的目標被永遠地奪走了。”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事業的失敗,親人的離開,一度擊垮了周采芹:“地鐵很髒,我走來走去,很想跳進去,做(輕生的)安娜·卡列尼娜。”

她也確實嘗試過輕生,隨後被送進精神病院,在黑暗中躺了17天,一個人在床上反覆思考求生的決心,再生的勇氣,一開始她沒有找到答案,直到看到那塊去英國前母親送她的那塊手錶:

“當我在陽光下把表捧在手心裡,看著小錶盤上那一圈閃亮的金邊時,我絲毫也不懷疑,那時我死去的媽媽在看著我,她似乎在對我說,我不應該白白浪費這個她精心創造和培育的生命。樹幹雖然被砍傷了,但大樹不能死。”

“沮喪就像是和魔鬼在跳舞,向前走五步,又後退四步,可你還是應該為那前進的一步而高興……第三步,你能體驗到的唯一感覺是懼怕,怕什麼呢?什麼。第四步,一切都是黑暗。第五步,現在對你來說最好的事是讓自己沉下去,不要覺得內疚。放鬆。”

跌倒了,就站起來,拍一拍灰,繼續向前走。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於是,40歲,重新來過。

她離開了承載自己榮耀和低谷的英國,投奔遠在美國的弟弟,開始了自己的打工生涯。當過餐館裡的服務員,當過電話接聽員,在哈佛大學管理過檔案,還到給沒錢人看病的免費診所做義工……

但即使在為生活發愁的時候,她依然堅持每天空出一點時間學習:最困難的時候,開始去學習新東西。會忘記自己的困境,也真的會有收穫。

在她的起居室裡,即使最困難的時候,最多的永遠是書,宛如一個小型的圖書館。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後來再回憶起40歲的那段時光,周采芹感慨道:40歲以前是女孩,你經歷過,才感受到內心的力量,原來我這麼強大。那是我人生的最低點,也是我最鬥志高漲,氣場最強大的時候。

自那以後,周采芹再也不曾被打倒過。

5

“我是吃開口飯的人啊”

或許有的時候身在低谷,更容易看清楚自己的內心。對於周采芹而言,一切浮華褪去,小時候和自己不親近的父親的身影竟然漸漸清晰了起來。

父親在舞臺上的唱唸做打,曾喚起她對舞臺最初的熱情,她真切的意識到,她和父親一樣:“是吃開口飯的人啊。”

表演是她的全部,舞臺是她的歸宿。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把過往的榮耀都拋開,把一切功名都拋開,將自己徹底沉澱下來。

參加戲劇運動,到哈佛上夜課,研究莎士比亞戲劇,再到成功進入塔夫茨大學的戲劇系,進入劍橋劇社……這一路,周采芹走得無比堅定。

劍橋劇社的收入其實很低,但周采芹卻沒有一句怨言。她在劇社裡呆了三年,用一場又一場精彩的演出征服了所有人。

為了掙學費和生活費,那個曾經接受鮮花掌聲的女人,卻拿著桶把劇院的椅子一張張擦乾淨。

"

上個月,電影院的好片不少:

《獅子王》經典再現;

《愛寵大機密2》爆笑來襲;

《刀背藏身》江湖俠骨依舊在;

《銀河補習班》真誠的鄧超值得期待;

《跳舞吧!大象!》林育賢和開心麻花的碰撞;

《機動戰士高達NT》40年來第一部引進的《高達》……

在廝殺激烈的7月檔裡,人物傳記電影《上海的女兒》,存在感實在微弱得可憐。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7月2日,《上海的女兒》上映。

我在幾乎空蕩的影廳裡看完了整部電影,敘事手法並不算新穎突出,但當86歲的周采芹在熒幕面前,將自己跌宕起伏的一生娓娓道來時,立刻被感動得一塌糊塗。

周采芹是誰?

她是英國皇家戲劇學院第一個中國學生;

她是第一個登上英國倫敦西區舞臺主演的中國演員;

她是第一個在英國出版中英文唱片的中國歌手;

她是英國皇家戲劇學院的第一名中國院士

……

她曾在舞臺上光芒四射,卻淪落成餐廳服務員;

她曾擁有愛情,卻又失去愛情,最終選擇放棄婚姻;

她曾名利雙收,卻在一夜之間一無所有

……

她經歷過榮耀加身的絢爛,也跌落過最絕望的深淵,她的一生,正如導演陳苗所言:“這部電影的主題是自我成就,采芹的一生就是自我成就”。


1

“我為我的母親感到驕傲”

周采芹的母親裘麗琳,是上海灘赫赫有名裘天寶銀樓的三小姐,一個名副其實的大小姐。不僅樣貌出眾,才情更是不一般,作為上海社交圈的首席名媛,追求者可想而知。

但誰也沒想到,這樣一個豪門大小姐竟會選擇和一個“唱戲的”私奔。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裘麗琳喜歡的人叫周信芳。

京劇“麒派”藝術創始人,也是頗有名氣的京劇大師,但在當時上海的上流社會裡,周信芳再出名,也上不了檯面,更何況這個男人已經結過一次婚。

旁人無一不勸說裘麗琳:她分明可以嫁給更好的男人,享受更好的生活,然而這個倔強的女人卻堅定此生只會嫁給她愛的人,毅然放棄豪門家產,放棄顯赫的地位,也要和周信芳在一起。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裘家大小姐私奔的消息,在當時引起了極大的轟動,流言蜚語不斷,裘麗琳的母親甚至宣佈和女兒斷絕關係。

“她太勇敢了。她教會了我關於做女人的一切。”

回憶母親時,周采芹這樣說道。

邁進這段不被所有人看好的婚姻中,裘麗琳卻從未後悔過,放棄錦衣玉食的生活,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她毫無怨言的跟著丈夫在北方各省“跑碼頭”,為了讓丈夫安心唱戲,她成為他的會計,成為他的助理,替丈夫出面和不同背景的人打交道。

他們是至愛,更是知己,是最好的工作搭檔,彼此獨立卻又相互依靠。

母親的獨立,果斷,堅定,影響了周采芹的一生。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2

“要給唱戲的女兒爭口氣”

1933年,周采芹出生在周信芳巡演途中,從小耳濡目染舞臺的魅力,冥冥中就已經和舞臺結下不解之緣。

在當時,唱戲的女兒,未來似乎就一定要成為唱戲的。

但這一次又是裘麗琳打破既定,她希望孩子未來可以自己選擇自己的路,而不是走別人為她規劃好的路,要給唱戲的女兒爭口氣。

“別像其他人家的女孩子一樣,就指望著嫁妝,它只會像磨盤一樣吊在你的脖子上。你需要的是一肚子的知識,這樣你就能輕裝前進,成為一個真正獨立自主的人。”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周采芹和母親

於是,16歲那年,周采芹便獨自一人前往英國開始學習戲劇表演,也成為了第一個去英國皇家戲劇學院學習的中國人。

異國他鄉的生活並不容易,一切都是陌生的:生活方式的不同,繁重的課業,還有不加掩飾的偏見和歧視……

有外國同學直接當眾諷刺她:“你永遠不會有一個職業“,斷言她永遠不會成功,西方人的舞臺上不需要一個東方人的面孔。

面對那些否定的歧視的目光,周采芹沒有選擇逃避,她的骨子裡流淌著和母親一樣的勇敢與倔強,她給自己立下了三條嚴格的行為準則:

我要給人以好印象;

我一定不能受人欺負,很多人覺得中國人被打了也不還手,其實,欺負人的人自己才是膽小鬼,我得讓他下次欺負中國人之前先好好想一想;

我一定要深入瞭解我現在居住的這個國家的變化。

別人瞧不起她,她便以十倍百倍的努力去證明自己,只有自己,才能給自己帶來公平。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3

“從巔峰到低谷不過一夜之間”

當時西方人對東方女性有刻板影響,經常她們動手動腳,有些人忍忍就過去了,然而周采芹永遠是一耳光甩過去:

——“我不需要這些幫助也能一步步的走出來……我有我的分量,我不是一堆誰都能碰,誰都能動兩下的肉。”

——“女性一定要懂得說‘不’。”

而她確實有這個底氣,1959年,周采芹通過試鏡,隨後憑藉在舞臺劇《蘇絲黃的世界》中的出色表演,瞬間紅遍了整個英國。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甚至周采芹自己也沒想到,對於這一出並沒有什麼深度的戲來說,它所造成的轟動令人咋舌——甚至影響到倫敦的時裝界,拉直頭髮,畫東方的杏仁眼,穿旗袍成為倫敦姑娘們新的時尚。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蘇絲黃拉開了周采芹演繹之路的序幕。

1967年,她受邀參演《007之雷霆谷》,成為第一位亞裔面孔的“007邦女郎”;由她主演的話劇《以愛還愛》幾乎場場爆滿。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007之雷霆谷》

1972年,周采芹憑藉在《鬥爭對象》的出演被提名英國電影電視演員協會最佳電視演員。

與此同時,她演唱的英文版本的“第二春”一曲更在亞洲連續兩年佔據排行榜首位。

一時名利雙收,風光無限。

然而周采芹不知道的是,命運的風暴即將呼嘯著向她撲來。

一夜之間,她一無所有。

4

“40歲,什麼都沒有了,重新開始”

聽旁人建議,周采芹開始將重心轉移到投資上,然而經濟危機的到來讓她的投資徹底失敗,不僅全部積蓄化為烏有,擁有的4棟房子也都成為了浮雲,而經濟危機也讓她的演藝事業跌入低谷。

40歲那年,她從耀眼的明星變成身無分文的流浪者。

但更讓她崩潰的是,從家鄉寄來的信件中,她察覺到了那個一個可怕的事實——母親已經去世了,“我覺得我賴以生存的目標被永遠地奪走了。”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事業的失敗,親人的離開,一度擊垮了周采芹:“地鐵很髒,我走來走去,很想跳進去,做(輕生的)安娜·卡列尼娜。”

她也確實嘗試過輕生,隨後被送進精神病院,在黑暗中躺了17天,一個人在床上反覆思考求生的決心,再生的勇氣,一開始她沒有找到答案,直到看到那塊去英國前母親送她的那塊手錶:

“當我在陽光下把表捧在手心裡,看著小錶盤上那一圈閃亮的金邊時,我絲毫也不懷疑,那時我死去的媽媽在看著我,她似乎在對我說,我不應該白白浪費這個她精心創造和培育的生命。樹幹雖然被砍傷了,但大樹不能死。”

“沮喪就像是和魔鬼在跳舞,向前走五步,又後退四步,可你還是應該為那前進的一步而高興……第三步,你能體驗到的唯一感覺是懼怕,怕什麼呢?什麼。第四步,一切都是黑暗。第五步,現在對你來說最好的事是讓自己沉下去,不要覺得內疚。放鬆。”

跌倒了,就站起來,拍一拍灰,繼續向前走。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於是,40歲,重新來過。

她離開了承載自己榮耀和低谷的英國,投奔遠在美國的弟弟,開始了自己的打工生涯。當過餐館裡的服務員,當過電話接聽員,在哈佛大學管理過檔案,還到給沒錢人看病的免費診所做義工……

但即使在為生活發愁的時候,她依然堅持每天空出一點時間學習:最困難的時候,開始去學習新東西。會忘記自己的困境,也真的會有收穫。

在她的起居室裡,即使最困難的時候,最多的永遠是書,宛如一個小型的圖書館。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後來再回憶起40歲的那段時光,周采芹感慨道:40歲以前是女孩,你經歷過,才感受到內心的力量,原來我這麼強大。那是我人生的最低點,也是我最鬥志高漲,氣場最強大的時候。

自那以後,周采芹再也不曾被打倒過。

5

“我是吃開口飯的人啊”

或許有的時候身在低谷,更容易看清楚自己的內心。對於周采芹而言,一切浮華褪去,小時候和自己不親近的父親的身影竟然漸漸清晰了起來。

父親在舞臺上的唱唸做打,曾喚起她對舞臺最初的熱情,她真切的意識到,她和父親一樣:“是吃開口飯的人啊。”

表演是她的全部,舞臺是她的歸宿。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把過往的榮耀都拋開,把一切功名都拋開,將自己徹底沉澱下來。

參加戲劇運動,到哈佛上夜課,研究莎士比亞戲劇,再到成功進入塔夫茨大學的戲劇系,進入劍橋劇社……這一路,周采芹走得無比堅定。

劍橋劇社的收入其實很低,但周采芹卻沒有一句怨言。她在劇社裡呆了三年,用一場又一場精彩的演出征服了所有人。

為了掙學費和生活費,那個曾經接受鮮花掌聲的女人,卻拿著桶把劇院的椅子一張張擦乾淨。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陳沖在看完舞臺劇《金孩子》後,被周采芹的演技感動得要死:

“采芹演的曾外祖母令人難忘,她的悲情、她的執著、她的幽默、她的可笑,表現得淋漓盡致。”

始終相信,總有一些堅持,能從一寸的冰封的土地裡,培育出十萬朵怒放的薔薇。

6

“你要永遠記住你是一箇中國人”

這是去英國前,父親周信芳對周采芹說的一句話,也成為了今生今世周信芳對女兒說的最後一句話。

這句話,周采芹記了一輩子。

"

上個月,電影院的好片不少:

《獅子王》經典再現;

《愛寵大機密2》爆笑來襲;

《刀背藏身》江湖俠骨依舊在;

《銀河補習班》真誠的鄧超值得期待;

《跳舞吧!大象!》林育賢和開心麻花的碰撞;

《機動戰士高達NT》40年來第一部引進的《高達》……

在廝殺激烈的7月檔裡,人物傳記電影《上海的女兒》,存在感實在微弱得可憐。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7月2日,《上海的女兒》上映。

我在幾乎空蕩的影廳裡看完了整部電影,敘事手法並不算新穎突出,但當86歲的周采芹在熒幕面前,將自己跌宕起伏的一生娓娓道來時,立刻被感動得一塌糊塗。

周采芹是誰?

她是英國皇家戲劇學院第一個中國學生;

她是第一個登上英國倫敦西區舞臺主演的中國演員;

她是第一個在英國出版中英文唱片的中國歌手;

她是英國皇家戲劇學院的第一名中國院士

……

她曾在舞臺上光芒四射,卻淪落成餐廳服務員;

她曾擁有愛情,卻又失去愛情,最終選擇放棄婚姻;

她曾名利雙收,卻在一夜之間一無所有

……

她經歷過榮耀加身的絢爛,也跌落過最絕望的深淵,她的一生,正如導演陳苗所言:“這部電影的主題是自我成就,采芹的一生就是自我成就”。


1

“我為我的母親感到驕傲”

周采芹的母親裘麗琳,是上海灘赫赫有名裘天寶銀樓的三小姐,一個名副其實的大小姐。不僅樣貌出眾,才情更是不一般,作為上海社交圈的首席名媛,追求者可想而知。

但誰也沒想到,這樣一個豪門大小姐竟會選擇和一個“唱戲的”私奔。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裘麗琳喜歡的人叫周信芳。

京劇“麒派”藝術創始人,也是頗有名氣的京劇大師,但在當時上海的上流社會裡,周信芳再出名,也上不了檯面,更何況這個男人已經結過一次婚。

旁人無一不勸說裘麗琳:她分明可以嫁給更好的男人,享受更好的生活,然而這個倔強的女人卻堅定此生只會嫁給她愛的人,毅然放棄豪門家產,放棄顯赫的地位,也要和周信芳在一起。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裘家大小姐私奔的消息,在當時引起了極大的轟動,流言蜚語不斷,裘麗琳的母親甚至宣佈和女兒斷絕關係。

“她太勇敢了。她教會了我關於做女人的一切。”

回憶母親時,周采芹這樣說道。

邁進這段不被所有人看好的婚姻中,裘麗琳卻從未後悔過,放棄錦衣玉食的生活,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她毫無怨言的跟著丈夫在北方各省“跑碼頭”,為了讓丈夫安心唱戲,她成為他的會計,成為他的助理,替丈夫出面和不同背景的人打交道。

他們是至愛,更是知己,是最好的工作搭檔,彼此獨立卻又相互依靠。

母親的獨立,果斷,堅定,影響了周采芹的一生。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2

“要給唱戲的女兒爭口氣”

1933年,周采芹出生在周信芳巡演途中,從小耳濡目染舞臺的魅力,冥冥中就已經和舞臺結下不解之緣。

在當時,唱戲的女兒,未來似乎就一定要成為唱戲的。

但這一次又是裘麗琳打破既定,她希望孩子未來可以自己選擇自己的路,而不是走別人為她規劃好的路,要給唱戲的女兒爭口氣。

“別像其他人家的女孩子一樣,就指望著嫁妝,它只會像磨盤一樣吊在你的脖子上。你需要的是一肚子的知識,這樣你就能輕裝前進,成為一個真正獨立自主的人。”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周采芹和母親

於是,16歲那年,周采芹便獨自一人前往英國開始學習戲劇表演,也成為了第一個去英國皇家戲劇學院學習的中國人。

異國他鄉的生活並不容易,一切都是陌生的:生活方式的不同,繁重的課業,還有不加掩飾的偏見和歧視……

有外國同學直接當眾諷刺她:“你永遠不會有一個職業“,斷言她永遠不會成功,西方人的舞臺上不需要一個東方人的面孔。

面對那些否定的歧視的目光,周采芹沒有選擇逃避,她的骨子裡流淌著和母親一樣的勇敢與倔強,她給自己立下了三條嚴格的行為準則:

我要給人以好印象;

我一定不能受人欺負,很多人覺得中國人被打了也不還手,其實,欺負人的人自己才是膽小鬼,我得讓他下次欺負中國人之前先好好想一想;

我一定要深入瞭解我現在居住的這個國家的變化。

別人瞧不起她,她便以十倍百倍的努力去證明自己,只有自己,才能給自己帶來公平。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3

“從巔峰到低谷不過一夜之間”

當時西方人對東方女性有刻板影響,經常她們動手動腳,有些人忍忍就過去了,然而周采芹永遠是一耳光甩過去:

——“我不需要這些幫助也能一步步的走出來……我有我的分量,我不是一堆誰都能碰,誰都能動兩下的肉。”

——“女性一定要懂得說‘不’。”

而她確實有這個底氣,1959年,周采芹通過試鏡,隨後憑藉在舞臺劇《蘇絲黃的世界》中的出色表演,瞬間紅遍了整個英國。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甚至周采芹自己也沒想到,對於這一出並沒有什麼深度的戲來說,它所造成的轟動令人咋舌——甚至影響到倫敦的時裝界,拉直頭髮,畫東方的杏仁眼,穿旗袍成為倫敦姑娘們新的時尚。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蘇絲黃拉開了周采芹演繹之路的序幕。

1967年,她受邀參演《007之雷霆谷》,成為第一位亞裔面孔的“007邦女郎”;由她主演的話劇《以愛還愛》幾乎場場爆滿。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007之雷霆谷》

1972年,周采芹憑藉在《鬥爭對象》的出演被提名英國電影電視演員協會最佳電視演員。

與此同時,她演唱的英文版本的“第二春”一曲更在亞洲連續兩年佔據排行榜首位。

一時名利雙收,風光無限。

然而周采芹不知道的是,命運的風暴即將呼嘯著向她撲來。

一夜之間,她一無所有。

4

“40歲,什麼都沒有了,重新開始”

聽旁人建議,周采芹開始將重心轉移到投資上,然而經濟危機的到來讓她的投資徹底失敗,不僅全部積蓄化為烏有,擁有的4棟房子也都成為了浮雲,而經濟危機也讓她的演藝事業跌入低谷。

40歲那年,她從耀眼的明星變成身無分文的流浪者。

但更讓她崩潰的是,從家鄉寄來的信件中,她察覺到了那個一個可怕的事實——母親已經去世了,“我覺得我賴以生存的目標被永遠地奪走了。”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事業的失敗,親人的離開,一度擊垮了周采芹:“地鐵很髒,我走來走去,很想跳進去,做(輕生的)安娜·卡列尼娜。”

她也確實嘗試過輕生,隨後被送進精神病院,在黑暗中躺了17天,一個人在床上反覆思考求生的決心,再生的勇氣,一開始她沒有找到答案,直到看到那塊去英國前母親送她的那塊手錶:

“當我在陽光下把表捧在手心裡,看著小錶盤上那一圈閃亮的金邊時,我絲毫也不懷疑,那時我死去的媽媽在看著我,她似乎在對我說,我不應該白白浪費這個她精心創造和培育的生命。樹幹雖然被砍傷了,但大樹不能死。”

“沮喪就像是和魔鬼在跳舞,向前走五步,又後退四步,可你還是應該為那前進的一步而高興……第三步,你能體驗到的唯一感覺是懼怕,怕什麼呢?什麼。第四步,一切都是黑暗。第五步,現在對你來說最好的事是讓自己沉下去,不要覺得內疚。放鬆。”

跌倒了,就站起來,拍一拍灰,繼續向前走。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於是,40歲,重新來過。

她離開了承載自己榮耀和低谷的英國,投奔遠在美國的弟弟,開始了自己的打工生涯。當過餐館裡的服務員,當過電話接聽員,在哈佛大學管理過檔案,還到給沒錢人看病的免費診所做義工……

但即使在為生活發愁的時候,她依然堅持每天空出一點時間學習:最困難的時候,開始去學習新東西。會忘記自己的困境,也真的會有收穫。

在她的起居室裡,即使最困難的時候,最多的永遠是書,宛如一個小型的圖書館。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後來再回憶起40歲的那段時光,周采芹感慨道:40歲以前是女孩,你經歷過,才感受到內心的力量,原來我這麼強大。那是我人生的最低點,也是我最鬥志高漲,氣場最強大的時候。

自那以後,周采芹再也不曾被打倒過。

5

“我是吃開口飯的人啊”

或許有的時候身在低谷,更容易看清楚自己的內心。對於周采芹而言,一切浮華褪去,小時候和自己不親近的父親的身影竟然漸漸清晰了起來。

父親在舞臺上的唱唸做打,曾喚起她對舞臺最初的熱情,她真切的意識到,她和父親一樣:“是吃開口飯的人啊。”

表演是她的全部,舞臺是她的歸宿。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把過往的榮耀都拋開,把一切功名都拋開,將自己徹底沉澱下來。

參加戲劇運動,到哈佛上夜課,研究莎士比亞戲劇,再到成功進入塔夫茨大學的戲劇系,進入劍橋劇社……這一路,周采芹走得無比堅定。

劍橋劇社的收入其實很低,但周采芹卻沒有一句怨言。她在劇社裡呆了三年,用一場又一場精彩的演出征服了所有人。

為了掙學費和生活費,那個曾經接受鮮花掌聲的女人,卻拿著桶把劇院的椅子一張張擦乾淨。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陳沖在看完舞臺劇《金孩子》後,被周采芹的演技感動得要死:

“采芹演的曾外祖母令人難忘,她的悲情、她的執著、她的幽默、她的可笑,表現得淋漓盡致。”

始終相信,總有一些堅持,能從一寸的冰封的土地裡,培育出十萬朵怒放的薔薇。

6

“你要永遠記住你是一箇中國人”

這是去英國前,父親周信芳對周采芹說的一句話,也成為了今生今世周信芳對女兒說的最後一句話。

這句話,周采芹記了一輩子。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於是1981年,當曹禺和金山先生邀請周采芹回國執教時,她沒有半分猶豫就同意了,雖然那個時候,父母都已不在,家也沒了。

但:“我是中國的女兒”,“我是上海的女兒啊”。

那個遠渡重洋的浪子,終歸是要回家的。

"

上個月,電影院的好片不少:

《獅子王》經典再現;

《愛寵大機密2》爆笑來襲;

《刀背藏身》江湖俠骨依舊在;

《銀河補習班》真誠的鄧超值得期待;

《跳舞吧!大象!》林育賢和開心麻花的碰撞;

《機動戰士高達NT》40年來第一部引進的《高達》……

在廝殺激烈的7月檔裡,人物傳記電影《上海的女兒》,存在感實在微弱得可憐。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7月2日,《上海的女兒》上映。

我在幾乎空蕩的影廳裡看完了整部電影,敘事手法並不算新穎突出,但當86歲的周采芹在熒幕面前,將自己跌宕起伏的一生娓娓道來時,立刻被感動得一塌糊塗。

周采芹是誰?

她是英國皇家戲劇學院第一個中國學生;

她是第一個登上英國倫敦西區舞臺主演的中國演員;

她是第一個在英國出版中英文唱片的中國歌手;

她是英國皇家戲劇學院的第一名中國院士

……

她曾在舞臺上光芒四射,卻淪落成餐廳服務員;

她曾擁有愛情,卻又失去愛情,最終選擇放棄婚姻;

她曾名利雙收,卻在一夜之間一無所有

……

她經歷過榮耀加身的絢爛,也跌落過最絕望的深淵,她的一生,正如導演陳苗所言:“這部電影的主題是自我成就,采芹的一生就是自我成就”。


1

“我為我的母親感到驕傲”

周采芹的母親裘麗琳,是上海灘赫赫有名裘天寶銀樓的三小姐,一個名副其實的大小姐。不僅樣貌出眾,才情更是不一般,作為上海社交圈的首席名媛,追求者可想而知。

但誰也沒想到,這樣一個豪門大小姐竟會選擇和一個“唱戲的”私奔。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裘麗琳喜歡的人叫周信芳。

京劇“麒派”藝術創始人,也是頗有名氣的京劇大師,但在當時上海的上流社會裡,周信芳再出名,也上不了檯面,更何況這個男人已經結過一次婚。

旁人無一不勸說裘麗琳:她分明可以嫁給更好的男人,享受更好的生活,然而這個倔強的女人卻堅定此生只會嫁給她愛的人,毅然放棄豪門家產,放棄顯赫的地位,也要和周信芳在一起。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裘家大小姐私奔的消息,在當時引起了極大的轟動,流言蜚語不斷,裘麗琳的母親甚至宣佈和女兒斷絕關係。

“她太勇敢了。她教會了我關於做女人的一切。”

回憶母親時,周采芹這樣說道。

邁進這段不被所有人看好的婚姻中,裘麗琳卻從未後悔過,放棄錦衣玉食的生活,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她毫無怨言的跟著丈夫在北方各省“跑碼頭”,為了讓丈夫安心唱戲,她成為他的會計,成為他的助理,替丈夫出面和不同背景的人打交道。

他們是至愛,更是知己,是最好的工作搭檔,彼此獨立卻又相互依靠。

母親的獨立,果斷,堅定,影響了周采芹的一生。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2

“要給唱戲的女兒爭口氣”

1933年,周采芹出生在周信芳巡演途中,從小耳濡目染舞臺的魅力,冥冥中就已經和舞臺結下不解之緣。

在當時,唱戲的女兒,未來似乎就一定要成為唱戲的。

但這一次又是裘麗琳打破既定,她希望孩子未來可以自己選擇自己的路,而不是走別人為她規劃好的路,要給唱戲的女兒爭口氣。

“別像其他人家的女孩子一樣,就指望著嫁妝,它只會像磨盤一樣吊在你的脖子上。你需要的是一肚子的知識,這樣你就能輕裝前進,成為一個真正獨立自主的人。”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周采芹和母親

於是,16歲那年,周采芹便獨自一人前往英國開始學習戲劇表演,也成為了第一個去英國皇家戲劇學院學習的中國人。

異國他鄉的生活並不容易,一切都是陌生的:生活方式的不同,繁重的課業,還有不加掩飾的偏見和歧視……

有外國同學直接當眾諷刺她:“你永遠不會有一個職業“,斷言她永遠不會成功,西方人的舞臺上不需要一個東方人的面孔。

面對那些否定的歧視的目光,周采芹沒有選擇逃避,她的骨子裡流淌著和母親一樣的勇敢與倔強,她給自己立下了三條嚴格的行為準則:

我要給人以好印象;

我一定不能受人欺負,很多人覺得中國人被打了也不還手,其實,欺負人的人自己才是膽小鬼,我得讓他下次欺負中國人之前先好好想一想;

我一定要深入瞭解我現在居住的這個國家的變化。

別人瞧不起她,她便以十倍百倍的努力去證明自己,只有自己,才能給自己帶來公平。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3

“從巔峰到低谷不過一夜之間”

當時西方人對東方女性有刻板影響,經常她們動手動腳,有些人忍忍就過去了,然而周采芹永遠是一耳光甩過去:

——“我不需要這些幫助也能一步步的走出來……我有我的分量,我不是一堆誰都能碰,誰都能動兩下的肉。”

——“女性一定要懂得說‘不’。”

而她確實有這個底氣,1959年,周采芹通過試鏡,隨後憑藉在舞臺劇《蘇絲黃的世界》中的出色表演,瞬間紅遍了整個英國。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甚至周采芹自己也沒想到,對於這一出並沒有什麼深度的戲來說,它所造成的轟動令人咋舌——甚至影響到倫敦的時裝界,拉直頭髮,畫東方的杏仁眼,穿旗袍成為倫敦姑娘們新的時尚。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蘇絲黃拉開了周采芹演繹之路的序幕。

1967年,她受邀參演《007之雷霆谷》,成為第一位亞裔面孔的“007邦女郎”;由她主演的話劇《以愛還愛》幾乎場場爆滿。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007之雷霆谷》

1972年,周采芹憑藉在《鬥爭對象》的出演被提名英國電影電視演員協會最佳電視演員。

與此同時,她演唱的英文版本的“第二春”一曲更在亞洲連續兩年佔據排行榜首位。

一時名利雙收,風光無限。

然而周采芹不知道的是,命運的風暴即將呼嘯著向她撲來。

一夜之間,她一無所有。

4

“40歲,什麼都沒有了,重新開始”

聽旁人建議,周采芹開始將重心轉移到投資上,然而經濟危機的到來讓她的投資徹底失敗,不僅全部積蓄化為烏有,擁有的4棟房子也都成為了浮雲,而經濟危機也讓她的演藝事業跌入低谷。

40歲那年,她從耀眼的明星變成身無分文的流浪者。

但更讓她崩潰的是,從家鄉寄來的信件中,她察覺到了那個一個可怕的事實——母親已經去世了,“我覺得我賴以生存的目標被永遠地奪走了。”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事業的失敗,親人的離開,一度擊垮了周采芹:“地鐵很髒,我走來走去,很想跳進去,做(輕生的)安娜·卡列尼娜。”

她也確實嘗試過輕生,隨後被送進精神病院,在黑暗中躺了17天,一個人在床上反覆思考求生的決心,再生的勇氣,一開始她沒有找到答案,直到看到那塊去英國前母親送她的那塊手錶:

“當我在陽光下把表捧在手心裡,看著小錶盤上那一圈閃亮的金邊時,我絲毫也不懷疑,那時我死去的媽媽在看著我,她似乎在對我說,我不應該白白浪費這個她精心創造和培育的生命。樹幹雖然被砍傷了,但大樹不能死。”

“沮喪就像是和魔鬼在跳舞,向前走五步,又後退四步,可你還是應該為那前進的一步而高興……第三步,你能體驗到的唯一感覺是懼怕,怕什麼呢?什麼。第四步,一切都是黑暗。第五步,現在對你來說最好的事是讓自己沉下去,不要覺得內疚。放鬆。”

跌倒了,就站起來,拍一拍灰,繼續向前走。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於是,40歲,重新來過。

她離開了承載自己榮耀和低谷的英國,投奔遠在美國的弟弟,開始了自己的打工生涯。當過餐館裡的服務員,當過電話接聽員,在哈佛大學管理過檔案,還到給沒錢人看病的免費診所做義工……

但即使在為生活發愁的時候,她依然堅持每天空出一點時間學習:最困難的時候,開始去學習新東西。會忘記自己的困境,也真的會有收穫。

在她的起居室裡,即使最困難的時候,最多的永遠是書,宛如一個小型的圖書館。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後來再回憶起40歲的那段時光,周采芹感慨道:40歲以前是女孩,你經歷過,才感受到內心的力量,原來我這麼強大。那是我人生的最低點,也是我最鬥志高漲,氣場最強大的時候。

自那以後,周采芹再也不曾被打倒過。

5

“我是吃開口飯的人啊”

或許有的時候身在低谷,更容易看清楚自己的內心。對於周采芹而言,一切浮華褪去,小時候和自己不親近的父親的身影竟然漸漸清晰了起來。

父親在舞臺上的唱唸做打,曾喚起她對舞臺最初的熱情,她真切的意識到,她和父親一樣:“是吃開口飯的人啊。”

表演是她的全部,舞臺是她的歸宿。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把過往的榮耀都拋開,把一切功名都拋開,將自己徹底沉澱下來。

參加戲劇運動,到哈佛上夜課,研究莎士比亞戲劇,再到成功進入塔夫茨大學的戲劇系,進入劍橋劇社……這一路,周采芹走得無比堅定。

劍橋劇社的收入其實很低,但周采芹卻沒有一句怨言。她在劇社裡呆了三年,用一場又一場精彩的演出征服了所有人。

為了掙學費和生活費,那個曾經接受鮮花掌聲的女人,卻拿著桶把劇院的椅子一張張擦乾淨。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陳沖在看完舞臺劇《金孩子》後,被周采芹的演技感動得要死:

“采芹演的曾外祖母令人難忘,她的悲情、她的執著、她的幽默、她的可笑,表現得淋漓盡致。”

始終相信,總有一些堅持,能從一寸的冰封的土地裡,培育出十萬朵怒放的薔薇。

6

“你要永遠記住你是一箇中國人”

這是去英國前,父親周信芳對周采芹說的一句話,也成為了今生今世周信芳對女兒說的最後一句話。

這句話,周采芹記了一輩子。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於是1981年,當曹禺和金山先生邀請周采芹回國執教時,她沒有半分猶豫就同意了,雖然那個時候,父母都已不在,家也沒了。

但:“我是中國的女兒”,“我是上海的女兒啊”。

那個遠渡重洋的浪子,終歸是要回家的。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周采芹和曹禺

在中央戲劇學院授課期間,周采芹打破了傳統刻板的教學方法,首次引入了“解放創作天性”訓練,後來影響了一批優秀演員,包括鞏俐在中戲的老師,曾經也是周采芹的學生。

老戲骨杜源至今還記得和周采芹的第一次見面,那個穿著牛仔褲的女人,讓大家真正感受到了什麼叫表演的“鬆弛”。

“如果你放鬆了,你就打開了想象的閘門”。這句話,杜源記憶至今。

"

上個月,電影院的好片不少:

《獅子王》經典再現;

《愛寵大機密2》爆笑來襲;

《刀背藏身》江湖俠骨依舊在;

《銀河補習班》真誠的鄧超值得期待;

《跳舞吧!大象!》林育賢和開心麻花的碰撞;

《機動戰士高達NT》40年來第一部引進的《高達》……

在廝殺激烈的7月檔裡,人物傳記電影《上海的女兒》,存在感實在微弱得可憐。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7月2日,《上海的女兒》上映。

我在幾乎空蕩的影廳裡看完了整部電影,敘事手法並不算新穎突出,但當86歲的周采芹在熒幕面前,將自己跌宕起伏的一生娓娓道來時,立刻被感動得一塌糊塗。

周采芹是誰?

她是英國皇家戲劇學院第一個中國學生;

她是第一個登上英國倫敦西區舞臺主演的中國演員;

她是第一個在英國出版中英文唱片的中國歌手;

她是英國皇家戲劇學院的第一名中國院士

……

她曾在舞臺上光芒四射,卻淪落成餐廳服務員;

她曾擁有愛情,卻又失去愛情,最終選擇放棄婚姻;

她曾名利雙收,卻在一夜之間一無所有

……

她經歷過榮耀加身的絢爛,也跌落過最絕望的深淵,她的一生,正如導演陳苗所言:“這部電影的主題是自我成就,采芹的一生就是自我成就”。


1

“我為我的母親感到驕傲”

周采芹的母親裘麗琳,是上海灘赫赫有名裘天寶銀樓的三小姐,一個名副其實的大小姐。不僅樣貌出眾,才情更是不一般,作為上海社交圈的首席名媛,追求者可想而知。

但誰也沒想到,這樣一個豪門大小姐竟會選擇和一個“唱戲的”私奔。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裘麗琳喜歡的人叫周信芳。

京劇“麒派”藝術創始人,也是頗有名氣的京劇大師,但在當時上海的上流社會裡,周信芳再出名,也上不了檯面,更何況這個男人已經結過一次婚。

旁人無一不勸說裘麗琳:她分明可以嫁給更好的男人,享受更好的生活,然而這個倔強的女人卻堅定此生只會嫁給她愛的人,毅然放棄豪門家產,放棄顯赫的地位,也要和周信芳在一起。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裘家大小姐私奔的消息,在當時引起了極大的轟動,流言蜚語不斷,裘麗琳的母親甚至宣佈和女兒斷絕關係。

“她太勇敢了。她教會了我關於做女人的一切。”

回憶母親時,周采芹這樣說道。

邁進這段不被所有人看好的婚姻中,裘麗琳卻從未後悔過,放棄錦衣玉食的生活,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她毫無怨言的跟著丈夫在北方各省“跑碼頭”,為了讓丈夫安心唱戲,她成為他的會計,成為他的助理,替丈夫出面和不同背景的人打交道。

他們是至愛,更是知己,是最好的工作搭檔,彼此獨立卻又相互依靠。

母親的獨立,果斷,堅定,影響了周采芹的一生。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2

“要給唱戲的女兒爭口氣”

1933年,周采芹出生在周信芳巡演途中,從小耳濡目染舞臺的魅力,冥冥中就已經和舞臺結下不解之緣。

在當時,唱戲的女兒,未來似乎就一定要成為唱戲的。

但這一次又是裘麗琳打破既定,她希望孩子未來可以自己選擇自己的路,而不是走別人為她規劃好的路,要給唱戲的女兒爭口氣。

“別像其他人家的女孩子一樣,就指望著嫁妝,它只會像磨盤一樣吊在你的脖子上。你需要的是一肚子的知識,這樣你就能輕裝前進,成為一個真正獨立自主的人。”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周采芹和母親

於是,16歲那年,周采芹便獨自一人前往英國開始學習戲劇表演,也成為了第一個去英國皇家戲劇學院學習的中國人。

異國他鄉的生活並不容易,一切都是陌生的:生活方式的不同,繁重的課業,還有不加掩飾的偏見和歧視……

有外國同學直接當眾諷刺她:“你永遠不會有一個職業“,斷言她永遠不會成功,西方人的舞臺上不需要一個東方人的面孔。

面對那些否定的歧視的目光,周采芹沒有選擇逃避,她的骨子裡流淌著和母親一樣的勇敢與倔強,她給自己立下了三條嚴格的行為準則:

我要給人以好印象;

我一定不能受人欺負,很多人覺得中國人被打了也不還手,其實,欺負人的人自己才是膽小鬼,我得讓他下次欺負中國人之前先好好想一想;

我一定要深入瞭解我現在居住的這個國家的變化。

別人瞧不起她,她便以十倍百倍的努力去證明自己,只有自己,才能給自己帶來公平。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3

“從巔峰到低谷不過一夜之間”

當時西方人對東方女性有刻板影響,經常她們動手動腳,有些人忍忍就過去了,然而周采芹永遠是一耳光甩過去:

——“我不需要這些幫助也能一步步的走出來……我有我的分量,我不是一堆誰都能碰,誰都能動兩下的肉。”

——“女性一定要懂得說‘不’。”

而她確實有這個底氣,1959年,周采芹通過試鏡,隨後憑藉在舞臺劇《蘇絲黃的世界》中的出色表演,瞬間紅遍了整個英國。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甚至周采芹自己也沒想到,對於這一出並沒有什麼深度的戲來說,它所造成的轟動令人咋舌——甚至影響到倫敦的時裝界,拉直頭髮,畫東方的杏仁眼,穿旗袍成為倫敦姑娘們新的時尚。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蘇絲黃拉開了周采芹演繹之路的序幕。

1967年,她受邀參演《007之雷霆谷》,成為第一位亞裔面孔的“007邦女郎”;由她主演的話劇《以愛還愛》幾乎場場爆滿。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007之雷霆谷》

1972年,周采芹憑藉在《鬥爭對象》的出演被提名英國電影電視演員協會最佳電視演員。

與此同時,她演唱的英文版本的“第二春”一曲更在亞洲連續兩年佔據排行榜首位。

一時名利雙收,風光無限。

然而周采芹不知道的是,命運的風暴即將呼嘯著向她撲來。

一夜之間,她一無所有。

4

“40歲,什麼都沒有了,重新開始”

聽旁人建議,周采芹開始將重心轉移到投資上,然而經濟危機的到來讓她的投資徹底失敗,不僅全部積蓄化為烏有,擁有的4棟房子也都成為了浮雲,而經濟危機也讓她的演藝事業跌入低谷。

40歲那年,她從耀眼的明星變成身無分文的流浪者。

但更讓她崩潰的是,從家鄉寄來的信件中,她察覺到了那個一個可怕的事實——母親已經去世了,“我覺得我賴以生存的目標被永遠地奪走了。”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事業的失敗,親人的離開,一度擊垮了周采芹:“地鐵很髒,我走來走去,很想跳進去,做(輕生的)安娜·卡列尼娜。”

她也確實嘗試過輕生,隨後被送進精神病院,在黑暗中躺了17天,一個人在床上反覆思考求生的決心,再生的勇氣,一開始她沒有找到答案,直到看到那塊去英國前母親送她的那塊手錶:

“當我在陽光下把表捧在手心裡,看著小錶盤上那一圈閃亮的金邊時,我絲毫也不懷疑,那時我死去的媽媽在看著我,她似乎在對我說,我不應該白白浪費這個她精心創造和培育的生命。樹幹雖然被砍傷了,但大樹不能死。”

“沮喪就像是和魔鬼在跳舞,向前走五步,又後退四步,可你還是應該為那前進的一步而高興……第三步,你能體驗到的唯一感覺是懼怕,怕什麼呢?什麼。第四步,一切都是黑暗。第五步,現在對你來說最好的事是讓自己沉下去,不要覺得內疚。放鬆。”

跌倒了,就站起來,拍一拍灰,繼續向前走。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於是,40歲,重新來過。

她離開了承載自己榮耀和低谷的英國,投奔遠在美國的弟弟,開始了自己的打工生涯。當過餐館裡的服務員,當過電話接聽員,在哈佛大學管理過檔案,還到給沒錢人看病的免費診所做義工……

但即使在為生活發愁的時候,她依然堅持每天空出一點時間學習:最困難的時候,開始去學習新東西。會忘記自己的困境,也真的會有收穫。

在她的起居室裡,即使最困難的時候,最多的永遠是書,宛如一個小型的圖書館。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後來再回憶起40歲的那段時光,周采芹感慨道:40歲以前是女孩,你經歷過,才感受到內心的力量,原來我這麼強大。那是我人生的最低點,也是我最鬥志高漲,氣場最強大的時候。

自那以後,周采芹再也不曾被打倒過。

5

“我是吃開口飯的人啊”

或許有的時候身在低谷,更容易看清楚自己的內心。對於周采芹而言,一切浮華褪去,小時候和自己不親近的父親的身影竟然漸漸清晰了起來。

父親在舞臺上的唱唸做打,曾喚起她對舞臺最初的熱情,她真切的意識到,她和父親一樣:“是吃開口飯的人啊。”

表演是她的全部,舞臺是她的歸宿。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把過往的榮耀都拋開,把一切功名都拋開,將自己徹底沉澱下來。

參加戲劇運動,到哈佛上夜課,研究莎士比亞戲劇,再到成功進入塔夫茨大學的戲劇系,進入劍橋劇社……這一路,周采芹走得無比堅定。

劍橋劇社的收入其實很低,但周采芹卻沒有一句怨言。她在劇社裡呆了三年,用一場又一場精彩的演出征服了所有人。

為了掙學費和生活費,那個曾經接受鮮花掌聲的女人,卻拿著桶把劇院的椅子一張張擦乾淨。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陳沖在看完舞臺劇《金孩子》後,被周采芹的演技感動得要死:

“采芹演的曾外祖母令人難忘,她的悲情、她的執著、她的幽默、她的可笑,表現得淋漓盡致。”

始終相信,總有一些堅持,能從一寸的冰封的土地裡,培育出十萬朵怒放的薔薇。

6

“你要永遠記住你是一箇中國人”

這是去英國前,父親周信芳對周采芹說的一句話,也成為了今生今世周信芳對女兒說的最後一句話。

這句話,周采芹記了一輩子。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於是1981年,當曹禺和金山先生邀請周采芹回國執教時,她沒有半分猶豫就同意了,雖然那個時候,父母都已不在,家也沒了。

但:“我是中國的女兒”,“我是上海的女兒啊”。

那個遠渡重洋的浪子,終歸是要回家的。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周采芹和曹禺

在中央戲劇學院授課期間,周采芹打破了傳統刻板的教學方法,首次引入了“解放創作天性”訓練,後來影響了一批優秀演員,包括鞏俐在中戲的老師,曾經也是周采芹的學生。

老戲骨杜源至今還記得和周采芹的第一次見面,那個穿著牛仔褲的女人,讓大家真正感受到了什麼叫表演的“鬆弛”。

“如果你放鬆了,你就打開了想象的閘門”。這句話,杜源記憶至今。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

上個月,電影院的好片不少:

《獅子王》經典再現;

《愛寵大機密2》爆笑來襲;

《刀背藏身》江湖俠骨依舊在;

《銀河補習班》真誠的鄧超值得期待;

《跳舞吧!大象!》林育賢和開心麻花的碰撞;

《機動戰士高達NT》40年來第一部引進的《高達》……

在廝殺激烈的7月檔裡,人物傳記電影《上海的女兒》,存在感實在微弱得可憐。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7月2日,《上海的女兒》上映。

我在幾乎空蕩的影廳裡看完了整部電影,敘事手法並不算新穎突出,但當86歲的周采芹在熒幕面前,將自己跌宕起伏的一生娓娓道來時,立刻被感動得一塌糊塗。

周采芹是誰?

她是英國皇家戲劇學院第一個中國學生;

她是第一個登上英國倫敦西區舞臺主演的中國演員;

她是第一個在英國出版中英文唱片的中國歌手;

她是英國皇家戲劇學院的第一名中國院士

……

她曾在舞臺上光芒四射,卻淪落成餐廳服務員;

她曾擁有愛情,卻又失去愛情,最終選擇放棄婚姻;

她曾名利雙收,卻在一夜之間一無所有

……

她經歷過榮耀加身的絢爛,也跌落過最絕望的深淵,她的一生,正如導演陳苗所言:“這部電影的主題是自我成就,采芹的一生就是自我成就”。


1

“我為我的母親感到驕傲”

周采芹的母親裘麗琳,是上海灘赫赫有名裘天寶銀樓的三小姐,一個名副其實的大小姐。不僅樣貌出眾,才情更是不一般,作為上海社交圈的首席名媛,追求者可想而知。

但誰也沒想到,這樣一個豪門大小姐竟會選擇和一個“唱戲的”私奔。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裘麗琳喜歡的人叫周信芳。

京劇“麒派”藝術創始人,也是頗有名氣的京劇大師,但在當時上海的上流社會裡,周信芳再出名,也上不了檯面,更何況這個男人已經結過一次婚。

旁人無一不勸說裘麗琳:她分明可以嫁給更好的男人,享受更好的生活,然而這個倔強的女人卻堅定此生只會嫁給她愛的人,毅然放棄豪門家產,放棄顯赫的地位,也要和周信芳在一起。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裘家大小姐私奔的消息,在當時引起了極大的轟動,流言蜚語不斷,裘麗琳的母親甚至宣佈和女兒斷絕關係。

“她太勇敢了。她教會了我關於做女人的一切。”

回憶母親時,周采芹這樣說道。

邁進這段不被所有人看好的婚姻中,裘麗琳卻從未後悔過,放棄錦衣玉食的生活,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她毫無怨言的跟著丈夫在北方各省“跑碼頭”,為了讓丈夫安心唱戲,她成為他的會計,成為他的助理,替丈夫出面和不同背景的人打交道。

他們是至愛,更是知己,是最好的工作搭檔,彼此獨立卻又相互依靠。

母親的獨立,果斷,堅定,影響了周采芹的一生。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2

“要給唱戲的女兒爭口氣”

1933年,周采芹出生在周信芳巡演途中,從小耳濡目染舞臺的魅力,冥冥中就已經和舞臺結下不解之緣。

在當時,唱戲的女兒,未來似乎就一定要成為唱戲的。

但這一次又是裘麗琳打破既定,她希望孩子未來可以自己選擇自己的路,而不是走別人為她規劃好的路,要給唱戲的女兒爭口氣。

“別像其他人家的女孩子一樣,就指望著嫁妝,它只會像磨盤一樣吊在你的脖子上。你需要的是一肚子的知識,這樣你就能輕裝前進,成為一個真正獨立自主的人。”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周采芹和母親

於是,16歲那年,周采芹便獨自一人前往英國開始學習戲劇表演,也成為了第一個去英國皇家戲劇學院學習的中國人。

異國他鄉的生活並不容易,一切都是陌生的:生活方式的不同,繁重的課業,還有不加掩飾的偏見和歧視……

有外國同學直接當眾諷刺她:“你永遠不會有一個職業“,斷言她永遠不會成功,西方人的舞臺上不需要一個東方人的面孔。

面對那些否定的歧視的目光,周采芹沒有選擇逃避,她的骨子裡流淌著和母親一樣的勇敢與倔強,她給自己立下了三條嚴格的行為準則:

我要給人以好印象;

我一定不能受人欺負,很多人覺得中國人被打了也不還手,其實,欺負人的人自己才是膽小鬼,我得讓他下次欺負中國人之前先好好想一想;

我一定要深入瞭解我現在居住的這個國家的變化。

別人瞧不起她,她便以十倍百倍的努力去證明自己,只有自己,才能給自己帶來公平。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3

“從巔峰到低谷不過一夜之間”

當時西方人對東方女性有刻板影響,經常她們動手動腳,有些人忍忍就過去了,然而周采芹永遠是一耳光甩過去:

——“我不需要這些幫助也能一步步的走出來……我有我的分量,我不是一堆誰都能碰,誰都能動兩下的肉。”

——“女性一定要懂得說‘不’。”

而她確實有這個底氣,1959年,周采芹通過試鏡,隨後憑藉在舞臺劇《蘇絲黃的世界》中的出色表演,瞬間紅遍了整個英國。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甚至周采芹自己也沒想到,對於這一出並沒有什麼深度的戲來說,它所造成的轟動令人咋舌——甚至影響到倫敦的時裝界,拉直頭髮,畫東方的杏仁眼,穿旗袍成為倫敦姑娘們新的時尚。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蘇絲黃拉開了周采芹演繹之路的序幕。

1967年,她受邀參演《007之雷霆谷》,成為第一位亞裔面孔的“007邦女郎”;由她主演的話劇《以愛還愛》幾乎場場爆滿。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007之雷霆谷》

1972年,周采芹憑藉在《鬥爭對象》的出演被提名英國電影電視演員協會最佳電視演員。

與此同時,她演唱的英文版本的“第二春”一曲更在亞洲連續兩年佔據排行榜首位。

一時名利雙收,風光無限。

然而周采芹不知道的是,命運的風暴即將呼嘯著向她撲來。

一夜之間,她一無所有。

4

“40歲,什麼都沒有了,重新開始”

聽旁人建議,周采芹開始將重心轉移到投資上,然而經濟危機的到來讓她的投資徹底失敗,不僅全部積蓄化為烏有,擁有的4棟房子也都成為了浮雲,而經濟危機也讓她的演藝事業跌入低谷。

40歲那年,她從耀眼的明星變成身無分文的流浪者。

但更讓她崩潰的是,從家鄉寄來的信件中,她察覺到了那個一個可怕的事實——母親已經去世了,“我覺得我賴以生存的目標被永遠地奪走了。”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事業的失敗,親人的離開,一度擊垮了周采芹:“地鐵很髒,我走來走去,很想跳進去,做(輕生的)安娜·卡列尼娜。”

她也確實嘗試過輕生,隨後被送進精神病院,在黑暗中躺了17天,一個人在床上反覆思考求生的決心,再生的勇氣,一開始她沒有找到答案,直到看到那塊去英國前母親送她的那塊手錶:

“當我在陽光下把表捧在手心裡,看著小錶盤上那一圈閃亮的金邊時,我絲毫也不懷疑,那時我死去的媽媽在看著我,她似乎在對我說,我不應該白白浪費這個她精心創造和培育的生命。樹幹雖然被砍傷了,但大樹不能死。”

“沮喪就像是和魔鬼在跳舞,向前走五步,又後退四步,可你還是應該為那前進的一步而高興……第三步,你能體驗到的唯一感覺是懼怕,怕什麼呢?什麼。第四步,一切都是黑暗。第五步,現在對你來說最好的事是讓自己沉下去,不要覺得內疚。放鬆。”

跌倒了,就站起來,拍一拍灰,繼續向前走。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於是,40歲,重新來過。

她離開了承載自己榮耀和低谷的英國,投奔遠在美國的弟弟,開始了自己的打工生涯。當過餐館裡的服務員,當過電話接聽員,在哈佛大學管理過檔案,還到給沒錢人看病的免費診所做義工……

但即使在為生活發愁的時候,她依然堅持每天空出一點時間學習:最困難的時候,開始去學習新東西。會忘記自己的困境,也真的會有收穫。

在她的起居室裡,即使最困難的時候,最多的永遠是書,宛如一個小型的圖書館。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後來再回憶起40歲的那段時光,周采芹感慨道:40歲以前是女孩,你經歷過,才感受到內心的力量,原來我這麼強大。那是我人生的最低點,也是我最鬥志高漲,氣場最強大的時候。

自那以後,周采芹再也不曾被打倒過。

5

“我是吃開口飯的人啊”

或許有的時候身在低谷,更容易看清楚自己的內心。對於周采芹而言,一切浮華褪去,小時候和自己不親近的父親的身影竟然漸漸清晰了起來。

父親在舞臺上的唱唸做打,曾喚起她對舞臺最初的熱情,她真切的意識到,她和父親一樣:“是吃開口飯的人啊。”

表演是她的全部,舞臺是她的歸宿。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把過往的榮耀都拋開,把一切功名都拋開,將自己徹底沉澱下來。

參加戲劇運動,到哈佛上夜課,研究莎士比亞戲劇,再到成功進入塔夫茨大學的戲劇系,進入劍橋劇社……這一路,周采芹走得無比堅定。

劍橋劇社的收入其實很低,但周采芹卻沒有一句怨言。她在劇社裡呆了三年,用一場又一場精彩的演出征服了所有人。

為了掙學費和生活費,那個曾經接受鮮花掌聲的女人,卻拿著桶把劇院的椅子一張張擦乾淨。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陳沖在看完舞臺劇《金孩子》後,被周采芹的演技感動得要死:

“采芹演的曾外祖母令人難忘,她的悲情、她的執著、她的幽默、她的可笑,表現得淋漓盡致。”

始終相信,總有一些堅持,能從一寸的冰封的土地裡,培育出十萬朵怒放的薔薇。

6

“你要永遠記住你是一箇中國人”

這是去英國前,父親周信芳對周采芹說的一句話,也成為了今生今世周信芳對女兒說的最後一句話。

這句話,周采芹記了一輩子。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於是1981年,當曹禺和金山先生邀請周采芹回國執教時,她沒有半分猶豫就同意了,雖然那個時候,父母都已不在,家也沒了。

但:“我是中國的女兒”,“我是上海的女兒啊”。

那個遠渡重洋的浪子,終歸是要回家的。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周采芹和曹禺

在中央戲劇學院授課期間,周采芹打破了傳統刻板的教學方法,首次引入了“解放創作天性”訓練,後來影響了一批優秀演員,包括鞏俐在中戲的老師,曾經也是周采芹的學生。

老戲骨杜源至今還記得和周采芹的第一次見面,那個穿著牛仔褲的女人,讓大家真正感受到了什麼叫表演的“鬆弛”。

“如果你放鬆了,你就打開了想象的閘門”。這句話,杜源記憶至今。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7

“我不喜歡被稱為‘太太’”

周采芹有過兩次失敗的婚姻。

父母的愛情太理想也太美好,周采芹曾對愛情和婚姻充滿嚮往,曾一腔熱血把自己投入到兩段婚姻裡,卻都無疾而終。

於是26歲那年,周采芹做出了一個很多人都不理解的舉動:不再結婚。

“我經歷過兩次短暫的婚姻,我發覺婚姻、丈夫沒什麼意思。”

“我最不喜歡人家叫我‘太太’,我說我不是太太,你也不要叫我太太。很沉悶。我很欽佩和尊重婚姻長久的人,但我做不到,婚姻是兩個人在一起生活,互相妥協,我不是一個妥協的人,一個不妥協的人是沒有辦法跟別人住在一起的。”

"

上個月,電影院的好片不少:

《獅子王》經典再現;

《愛寵大機密2》爆笑來襲;

《刀背藏身》江湖俠骨依舊在;

《銀河補習班》真誠的鄧超值得期待;

《跳舞吧!大象!》林育賢和開心麻花的碰撞;

《機動戰士高達NT》40年來第一部引進的《高達》……

在廝殺激烈的7月檔裡,人物傳記電影《上海的女兒》,存在感實在微弱得可憐。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7月2日,《上海的女兒》上映。

我在幾乎空蕩的影廳裡看完了整部電影,敘事手法並不算新穎突出,但當86歲的周采芹在熒幕面前,將自己跌宕起伏的一生娓娓道來時,立刻被感動得一塌糊塗。

周采芹是誰?

她是英國皇家戲劇學院第一個中國學生;

她是第一個登上英國倫敦西區舞臺主演的中國演員;

她是第一個在英國出版中英文唱片的中國歌手;

她是英國皇家戲劇學院的第一名中國院士

……

她曾在舞臺上光芒四射,卻淪落成餐廳服務員;

她曾擁有愛情,卻又失去愛情,最終選擇放棄婚姻;

她曾名利雙收,卻在一夜之間一無所有

……

她經歷過榮耀加身的絢爛,也跌落過最絕望的深淵,她的一生,正如導演陳苗所言:“這部電影的主題是自我成就,采芹的一生就是自我成就”。


1

“我為我的母親感到驕傲”

周采芹的母親裘麗琳,是上海灘赫赫有名裘天寶銀樓的三小姐,一個名副其實的大小姐。不僅樣貌出眾,才情更是不一般,作為上海社交圈的首席名媛,追求者可想而知。

但誰也沒想到,這樣一個豪門大小姐竟會選擇和一個“唱戲的”私奔。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裘麗琳喜歡的人叫周信芳。

京劇“麒派”藝術創始人,也是頗有名氣的京劇大師,但在當時上海的上流社會裡,周信芳再出名,也上不了檯面,更何況這個男人已經結過一次婚。

旁人無一不勸說裘麗琳:她分明可以嫁給更好的男人,享受更好的生活,然而這個倔強的女人卻堅定此生只會嫁給她愛的人,毅然放棄豪門家產,放棄顯赫的地位,也要和周信芳在一起。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裘家大小姐私奔的消息,在當時引起了極大的轟動,流言蜚語不斷,裘麗琳的母親甚至宣佈和女兒斷絕關係。

“她太勇敢了。她教會了我關於做女人的一切。”

回憶母親時,周采芹這樣說道。

邁進這段不被所有人看好的婚姻中,裘麗琳卻從未後悔過,放棄錦衣玉食的生活,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她毫無怨言的跟著丈夫在北方各省“跑碼頭”,為了讓丈夫安心唱戲,她成為他的會計,成為他的助理,替丈夫出面和不同背景的人打交道。

他們是至愛,更是知己,是最好的工作搭檔,彼此獨立卻又相互依靠。

母親的獨立,果斷,堅定,影響了周采芹的一生。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2

“要給唱戲的女兒爭口氣”

1933年,周采芹出生在周信芳巡演途中,從小耳濡目染舞臺的魅力,冥冥中就已經和舞臺結下不解之緣。

在當時,唱戲的女兒,未來似乎就一定要成為唱戲的。

但這一次又是裘麗琳打破既定,她希望孩子未來可以自己選擇自己的路,而不是走別人為她規劃好的路,要給唱戲的女兒爭口氣。

“別像其他人家的女孩子一樣,就指望著嫁妝,它只會像磨盤一樣吊在你的脖子上。你需要的是一肚子的知識,這樣你就能輕裝前進,成為一個真正獨立自主的人。”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周采芹和母親

於是,16歲那年,周采芹便獨自一人前往英國開始學習戲劇表演,也成為了第一個去英國皇家戲劇學院學習的中國人。

異國他鄉的生活並不容易,一切都是陌生的:生活方式的不同,繁重的課業,還有不加掩飾的偏見和歧視……

有外國同學直接當眾諷刺她:“你永遠不會有一個職業“,斷言她永遠不會成功,西方人的舞臺上不需要一個東方人的面孔。

面對那些否定的歧視的目光,周采芹沒有選擇逃避,她的骨子裡流淌著和母親一樣的勇敢與倔強,她給自己立下了三條嚴格的行為準則:

我要給人以好印象;

我一定不能受人欺負,很多人覺得中國人被打了也不還手,其實,欺負人的人自己才是膽小鬼,我得讓他下次欺負中國人之前先好好想一想;

我一定要深入瞭解我現在居住的這個國家的變化。

別人瞧不起她,她便以十倍百倍的努力去證明自己,只有自己,才能給自己帶來公平。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3

“從巔峰到低谷不過一夜之間”

當時西方人對東方女性有刻板影響,經常她們動手動腳,有些人忍忍就過去了,然而周采芹永遠是一耳光甩過去:

——“我不需要這些幫助也能一步步的走出來……我有我的分量,我不是一堆誰都能碰,誰都能動兩下的肉。”

——“女性一定要懂得說‘不’。”

而她確實有這個底氣,1959年,周采芹通過試鏡,隨後憑藉在舞臺劇《蘇絲黃的世界》中的出色表演,瞬間紅遍了整個英國。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甚至周采芹自己也沒想到,對於這一出並沒有什麼深度的戲來說,它所造成的轟動令人咋舌——甚至影響到倫敦的時裝界,拉直頭髮,畫東方的杏仁眼,穿旗袍成為倫敦姑娘們新的時尚。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蘇絲黃拉開了周采芹演繹之路的序幕。

1967年,她受邀參演《007之雷霆谷》,成為第一位亞裔面孔的“007邦女郎”;由她主演的話劇《以愛還愛》幾乎場場爆滿。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007之雷霆谷》

1972年,周采芹憑藉在《鬥爭對象》的出演被提名英國電影電視演員協會最佳電視演員。

與此同時,她演唱的英文版本的“第二春”一曲更在亞洲連續兩年佔據排行榜首位。

一時名利雙收,風光無限。

然而周采芹不知道的是,命運的風暴即將呼嘯著向她撲來。

一夜之間,她一無所有。

4

“40歲,什麼都沒有了,重新開始”

聽旁人建議,周采芹開始將重心轉移到投資上,然而經濟危機的到來讓她的投資徹底失敗,不僅全部積蓄化為烏有,擁有的4棟房子也都成為了浮雲,而經濟危機也讓她的演藝事業跌入低谷。

40歲那年,她從耀眼的明星變成身無分文的流浪者。

但更讓她崩潰的是,從家鄉寄來的信件中,她察覺到了那個一個可怕的事實——母親已經去世了,“我覺得我賴以生存的目標被永遠地奪走了。”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事業的失敗,親人的離開,一度擊垮了周采芹:“地鐵很髒,我走來走去,很想跳進去,做(輕生的)安娜·卡列尼娜。”

她也確實嘗試過輕生,隨後被送進精神病院,在黑暗中躺了17天,一個人在床上反覆思考求生的決心,再生的勇氣,一開始她沒有找到答案,直到看到那塊去英國前母親送她的那塊手錶:

“當我在陽光下把表捧在手心裡,看著小錶盤上那一圈閃亮的金邊時,我絲毫也不懷疑,那時我死去的媽媽在看著我,她似乎在對我說,我不應該白白浪費這個她精心創造和培育的生命。樹幹雖然被砍傷了,但大樹不能死。”

“沮喪就像是和魔鬼在跳舞,向前走五步,又後退四步,可你還是應該為那前進的一步而高興……第三步,你能體驗到的唯一感覺是懼怕,怕什麼呢?什麼。第四步,一切都是黑暗。第五步,現在對你來說最好的事是讓自己沉下去,不要覺得內疚。放鬆。”

跌倒了,就站起來,拍一拍灰,繼續向前走。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於是,40歲,重新來過。

她離開了承載自己榮耀和低谷的英國,投奔遠在美國的弟弟,開始了自己的打工生涯。當過餐館裡的服務員,當過電話接聽員,在哈佛大學管理過檔案,還到給沒錢人看病的免費診所做義工……

但即使在為生活發愁的時候,她依然堅持每天空出一點時間學習:最困難的時候,開始去學習新東西。會忘記自己的困境,也真的會有收穫。

在她的起居室裡,即使最困難的時候,最多的永遠是書,宛如一個小型的圖書館。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後來再回憶起40歲的那段時光,周采芹感慨道:40歲以前是女孩,你經歷過,才感受到內心的力量,原來我這麼強大。那是我人生的最低點,也是我最鬥志高漲,氣場最強大的時候。

自那以後,周采芹再也不曾被打倒過。

5

“我是吃開口飯的人啊”

或許有的時候身在低谷,更容易看清楚自己的內心。對於周采芹而言,一切浮華褪去,小時候和自己不親近的父親的身影竟然漸漸清晰了起來。

父親在舞臺上的唱唸做打,曾喚起她對舞臺最初的熱情,她真切的意識到,她和父親一樣:“是吃開口飯的人啊。”

表演是她的全部,舞臺是她的歸宿。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把過往的榮耀都拋開,把一切功名都拋開,將自己徹底沉澱下來。

參加戲劇運動,到哈佛上夜課,研究莎士比亞戲劇,再到成功進入塔夫茨大學的戲劇系,進入劍橋劇社……這一路,周采芹走得無比堅定。

劍橋劇社的收入其實很低,但周采芹卻沒有一句怨言。她在劇社裡呆了三年,用一場又一場精彩的演出征服了所有人。

為了掙學費和生活費,那個曾經接受鮮花掌聲的女人,卻拿著桶把劇院的椅子一張張擦乾淨。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陳沖在看完舞臺劇《金孩子》後,被周采芹的演技感動得要死:

“采芹演的曾外祖母令人難忘,她的悲情、她的執著、她的幽默、她的可笑,表現得淋漓盡致。”

始終相信,總有一些堅持,能從一寸的冰封的土地裡,培育出十萬朵怒放的薔薇。

6

“你要永遠記住你是一箇中國人”

這是去英國前,父親周信芳對周采芹說的一句話,也成為了今生今世周信芳對女兒說的最後一句話。

這句話,周采芹記了一輩子。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於是1981年,當曹禺和金山先生邀請周采芹回國執教時,她沒有半分猶豫就同意了,雖然那個時候,父母都已不在,家也沒了。

但:“我是中國的女兒”,“我是上海的女兒啊”。

那個遠渡重洋的浪子,終歸是要回家的。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周采芹和曹禺

在中央戲劇學院授課期間,周采芹打破了傳統刻板的教學方法,首次引入了“解放創作天性”訓練,後來影響了一批優秀演員,包括鞏俐在中戲的老師,曾經也是周采芹的學生。

老戲骨杜源至今還記得和周采芹的第一次見面,那個穿著牛仔褲的女人,讓大家真正感受到了什麼叫表演的“鬆弛”。

“如果你放鬆了,你就打開了想象的閘門”。這句話,杜源記憶至今。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7

“我不喜歡被稱為‘太太’”

周采芹有過兩次失敗的婚姻。

父母的愛情太理想也太美好,周采芹曾對愛情和婚姻充滿嚮往,曾一腔熱血把自己投入到兩段婚姻裡,卻都無疾而終。

於是26歲那年,周采芹做出了一個很多人都不理解的舉動:不再結婚。

“我經歷過兩次短暫的婚姻,我發覺婚姻、丈夫沒什麼意思。”

“我最不喜歡人家叫我‘太太’,我說我不是太太,你也不要叫我太太。很沉悶。我很欽佩和尊重婚姻長久的人,但我做不到,婚姻是兩個人在一起生活,互相妥協,我不是一個妥協的人,一個不妥協的人是沒有辦法跟別人住在一起的。”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周采芹是豹子,是沒辦法被“賢妻良母”這四個字所馴服的。

陳沖為情所困,覺得男人或許是當務之急時,曾經找過周采芹聊天:“她看了我一眼說,‘男人’,好像那是世界上最單調無聊的話題。”

“我得承認,男人在我的人生裡都很重要,他們按順序排列,依次為父親、兒子、朋友、情人和丈夫,但我從來都不需要他們供養。”

屬於她的真愛從來都是舞臺,就如陳沖所言:“演完後我到後臺看她,她臉上的妝和身上的服裝被淚水、汗水浸透。從她的形體動作看她有些累了,然而她的眼睛卻異常的亮,一副女人被狠狠地愛了一宿的樣子。舞臺是她的情人,她的美酒。”

對於周采芹而言,關於婚姻,每個人都有自由選擇任何一種形式,最重要的是記得取悅自己是女人一輩子的功課,生活不止愛情一種選擇。

如果一定以別人的眼光或標準來桎梏自己,認為這是你唯一的出路,這無疑是一種悲哀。

"

上個月,電影院的好片不少:

《獅子王》經典再現;

《愛寵大機密2》爆笑來襲;

《刀背藏身》江湖俠骨依舊在;

《銀河補習班》真誠的鄧超值得期待;

《跳舞吧!大象!》林育賢和開心麻花的碰撞;

《機動戰士高達NT》40年來第一部引進的《高達》……

在廝殺激烈的7月檔裡,人物傳記電影《上海的女兒》,存在感實在微弱得可憐。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7月2日,《上海的女兒》上映。

我在幾乎空蕩的影廳裡看完了整部電影,敘事手法並不算新穎突出,但當86歲的周采芹在熒幕面前,將自己跌宕起伏的一生娓娓道來時,立刻被感動得一塌糊塗。

周采芹是誰?

她是英國皇家戲劇學院第一個中國學生;

她是第一個登上英國倫敦西區舞臺主演的中國演員;

她是第一個在英國出版中英文唱片的中國歌手;

她是英國皇家戲劇學院的第一名中國院士

……

她曾在舞臺上光芒四射,卻淪落成餐廳服務員;

她曾擁有愛情,卻又失去愛情,最終選擇放棄婚姻;

她曾名利雙收,卻在一夜之間一無所有

……

她經歷過榮耀加身的絢爛,也跌落過最絕望的深淵,她的一生,正如導演陳苗所言:“這部電影的主題是自我成就,采芹的一生就是自我成就”。


1

“我為我的母親感到驕傲”

周采芹的母親裘麗琳,是上海灘赫赫有名裘天寶銀樓的三小姐,一個名副其實的大小姐。不僅樣貌出眾,才情更是不一般,作為上海社交圈的首席名媛,追求者可想而知。

但誰也沒想到,這樣一個豪門大小姐竟會選擇和一個“唱戲的”私奔。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裘麗琳喜歡的人叫周信芳。

京劇“麒派”藝術創始人,也是頗有名氣的京劇大師,但在當時上海的上流社會裡,周信芳再出名,也上不了檯面,更何況這個男人已經結過一次婚。

旁人無一不勸說裘麗琳:她分明可以嫁給更好的男人,享受更好的生活,然而這個倔強的女人卻堅定此生只會嫁給她愛的人,毅然放棄豪門家產,放棄顯赫的地位,也要和周信芳在一起。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裘家大小姐私奔的消息,在當時引起了極大的轟動,流言蜚語不斷,裘麗琳的母親甚至宣佈和女兒斷絕關係。

“她太勇敢了。她教會了我關於做女人的一切。”

回憶母親時,周采芹這樣說道。

邁進這段不被所有人看好的婚姻中,裘麗琳卻從未後悔過,放棄錦衣玉食的生活,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她毫無怨言的跟著丈夫在北方各省“跑碼頭”,為了讓丈夫安心唱戲,她成為他的會計,成為他的助理,替丈夫出面和不同背景的人打交道。

他們是至愛,更是知己,是最好的工作搭檔,彼此獨立卻又相互依靠。

母親的獨立,果斷,堅定,影響了周采芹的一生。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2

“要給唱戲的女兒爭口氣”

1933年,周采芹出生在周信芳巡演途中,從小耳濡目染舞臺的魅力,冥冥中就已經和舞臺結下不解之緣。

在當時,唱戲的女兒,未來似乎就一定要成為唱戲的。

但這一次又是裘麗琳打破既定,她希望孩子未來可以自己選擇自己的路,而不是走別人為她規劃好的路,要給唱戲的女兒爭口氣。

“別像其他人家的女孩子一樣,就指望著嫁妝,它只會像磨盤一樣吊在你的脖子上。你需要的是一肚子的知識,這樣你就能輕裝前進,成為一個真正獨立自主的人。”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周采芹和母親

於是,16歲那年,周采芹便獨自一人前往英國開始學習戲劇表演,也成為了第一個去英國皇家戲劇學院學習的中國人。

異國他鄉的生活並不容易,一切都是陌生的:生活方式的不同,繁重的課業,還有不加掩飾的偏見和歧視……

有外國同學直接當眾諷刺她:“你永遠不會有一個職業“,斷言她永遠不會成功,西方人的舞臺上不需要一個東方人的面孔。

面對那些否定的歧視的目光,周采芹沒有選擇逃避,她的骨子裡流淌著和母親一樣的勇敢與倔強,她給自己立下了三條嚴格的行為準則:

我要給人以好印象;

我一定不能受人欺負,很多人覺得中國人被打了也不還手,其實,欺負人的人自己才是膽小鬼,我得讓他下次欺負中國人之前先好好想一想;

我一定要深入瞭解我現在居住的這個國家的變化。

別人瞧不起她,她便以十倍百倍的努力去證明自己,只有自己,才能給自己帶來公平。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3

“從巔峰到低谷不過一夜之間”

當時西方人對東方女性有刻板影響,經常她們動手動腳,有些人忍忍就過去了,然而周采芹永遠是一耳光甩過去:

——“我不需要這些幫助也能一步步的走出來……我有我的分量,我不是一堆誰都能碰,誰都能動兩下的肉。”

——“女性一定要懂得說‘不’。”

而她確實有這個底氣,1959年,周采芹通過試鏡,隨後憑藉在舞臺劇《蘇絲黃的世界》中的出色表演,瞬間紅遍了整個英國。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甚至周采芹自己也沒想到,對於這一出並沒有什麼深度的戲來說,它所造成的轟動令人咋舌——甚至影響到倫敦的時裝界,拉直頭髮,畫東方的杏仁眼,穿旗袍成為倫敦姑娘們新的時尚。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蘇絲黃拉開了周采芹演繹之路的序幕。

1967年,她受邀參演《007之雷霆谷》,成為第一位亞裔面孔的“007邦女郎”;由她主演的話劇《以愛還愛》幾乎場場爆滿。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007之雷霆谷》

1972年,周采芹憑藉在《鬥爭對象》的出演被提名英國電影電視演員協會最佳電視演員。

與此同時,她演唱的英文版本的“第二春”一曲更在亞洲連續兩年佔據排行榜首位。

一時名利雙收,風光無限。

然而周采芹不知道的是,命運的風暴即將呼嘯著向她撲來。

一夜之間,她一無所有。

4

“40歲,什麼都沒有了,重新開始”

聽旁人建議,周采芹開始將重心轉移到投資上,然而經濟危機的到來讓她的投資徹底失敗,不僅全部積蓄化為烏有,擁有的4棟房子也都成為了浮雲,而經濟危機也讓她的演藝事業跌入低谷。

40歲那年,她從耀眼的明星變成身無分文的流浪者。

但更讓她崩潰的是,從家鄉寄來的信件中,她察覺到了那個一個可怕的事實——母親已經去世了,“我覺得我賴以生存的目標被永遠地奪走了。”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事業的失敗,親人的離開,一度擊垮了周采芹:“地鐵很髒,我走來走去,很想跳進去,做(輕生的)安娜·卡列尼娜。”

她也確實嘗試過輕生,隨後被送進精神病院,在黑暗中躺了17天,一個人在床上反覆思考求生的決心,再生的勇氣,一開始她沒有找到答案,直到看到那塊去英國前母親送她的那塊手錶:

“當我在陽光下把表捧在手心裡,看著小錶盤上那一圈閃亮的金邊時,我絲毫也不懷疑,那時我死去的媽媽在看著我,她似乎在對我說,我不應該白白浪費這個她精心創造和培育的生命。樹幹雖然被砍傷了,但大樹不能死。”

“沮喪就像是和魔鬼在跳舞,向前走五步,又後退四步,可你還是應該為那前進的一步而高興……第三步,你能體驗到的唯一感覺是懼怕,怕什麼呢?什麼。第四步,一切都是黑暗。第五步,現在對你來說最好的事是讓自己沉下去,不要覺得內疚。放鬆。”

跌倒了,就站起來,拍一拍灰,繼續向前走。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於是,40歲,重新來過。

她離開了承載自己榮耀和低谷的英國,投奔遠在美國的弟弟,開始了自己的打工生涯。當過餐館裡的服務員,當過電話接聽員,在哈佛大學管理過檔案,還到給沒錢人看病的免費診所做義工……

但即使在為生活發愁的時候,她依然堅持每天空出一點時間學習:最困難的時候,開始去學習新東西。會忘記自己的困境,也真的會有收穫。

在她的起居室裡,即使最困難的時候,最多的永遠是書,宛如一個小型的圖書館。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後來再回憶起40歲的那段時光,周采芹感慨道:40歲以前是女孩,你經歷過,才感受到內心的力量,原來我這麼強大。那是我人生的最低點,也是我最鬥志高漲,氣場最強大的時候。

自那以後,周采芹再也不曾被打倒過。

5

“我是吃開口飯的人啊”

或許有的時候身在低谷,更容易看清楚自己的內心。對於周采芹而言,一切浮華褪去,小時候和自己不親近的父親的身影竟然漸漸清晰了起來。

父親在舞臺上的唱唸做打,曾喚起她對舞臺最初的熱情,她真切的意識到,她和父親一樣:“是吃開口飯的人啊。”

表演是她的全部,舞臺是她的歸宿。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把過往的榮耀都拋開,把一切功名都拋開,將自己徹底沉澱下來。

參加戲劇運動,到哈佛上夜課,研究莎士比亞戲劇,再到成功進入塔夫茨大學的戲劇系,進入劍橋劇社……這一路,周采芹走得無比堅定。

劍橋劇社的收入其實很低,但周采芹卻沒有一句怨言。她在劇社裡呆了三年,用一場又一場精彩的演出征服了所有人。

為了掙學費和生活費,那個曾經接受鮮花掌聲的女人,卻拿著桶把劇院的椅子一張張擦乾淨。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陳沖在看完舞臺劇《金孩子》後,被周采芹的演技感動得要死:

“采芹演的曾外祖母令人難忘,她的悲情、她的執著、她的幽默、她的可笑,表現得淋漓盡致。”

始終相信,總有一些堅持,能從一寸的冰封的土地裡,培育出十萬朵怒放的薔薇。

6

“你要永遠記住你是一箇中國人”

這是去英國前,父親周信芳對周采芹說的一句話,也成為了今生今世周信芳對女兒說的最後一句話。

這句話,周采芹記了一輩子。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於是1981年,當曹禺和金山先生邀請周采芹回國執教時,她沒有半分猶豫就同意了,雖然那個時候,父母都已不在,家也沒了。

但:“我是中國的女兒”,“我是上海的女兒啊”。

那個遠渡重洋的浪子,終歸是要回家的。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周采芹和曹禺

在中央戲劇學院授課期間,周采芹打破了傳統刻板的教學方法,首次引入了“解放創作天性”訓練,後來影響了一批優秀演員,包括鞏俐在中戲的老師,曾經也是周采芹的學生。

老戲骨杜源至今還記得和周采芹的第一次見面,那個穿著牛仔褲的女人,讓大家真正感受到了什麼叫表演的“鬆弛”。

“如果你放鬆了,你就打開了想象的閘門”。這句話,杜源記憶至今。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7

“我不喜歡被稱為‘太太’”

周采芹有過兩次失敗的婚姻。

父母的愛情太理想也太美好,周采芹曾對愛情和婚姻充滿嚮往,曾一腔熱血把自己投入到兩段婚姻裡,卻都無疾而終。

於是26歲那年,周采芹做出了一個很多人都不理解的舉動:不再結婚。

“我經歷過兩次短暫的婚姻,我發覺婚姻、丈夫沒什麼意思。”

“我最不喜歡人家叫我‘太太’,我說我不是太太,你也不要叫我太太。很沉悶。我很欽佩和尊重婚姻長久的人,但我做不到,婚姻是兩個人在一起生活,互相妥協,我不是一個妥協的人,一個不妥協的人是沒有辦法跟別人住在一起的。”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周采芹是豹子,是沒辦法被“賢妻良母”這四個字所馴服的。

陳沖為情所困,覺得男人或許是當務之急時,曾經找過周采芹聊天:“她看了我一眼說,‘男人’,好像那是世界上最單調無聊的話題。”

“我得承認,男人在我的人生裡都很重要,他們按順序排列,依次為父親、兒子、朋友、情人和丈夫,但我從來都不需要他們供養。”

屬於她的真愛從來都是舞臺,就如陳沖所言:“演完後我到後臺看她,她臉上的妝和身上的服裝被淚水、汗水浸透。從她的形體動作看她有些累了,然而她的眼睛卻異常的亮,一副女人被狠狠地愛了一宿的樣子。舞臺是她的情人,她的美酒。”

對於周采芹而言,關於婚姻,每個人都有自由選擇任何一種形式,最重要的是記得取悅自己是女人一輩子的功課,生活不止愛情一種選擇。

如果一定以別人的眼光或標準來桎梏自己,認為這是你唯一的出路,這無疑是一種悲哀。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真正的獨立的女性,如周采芹,從不會因為所謂安全感匆匆投入一個人的懷抱,亦不會為了外界桎梏自己。

別人給你的能量總有一天會消失,不管是自由還是安全感,都應該是自己給自己。

8

“要有學問,要有本領,女人才能自由,隨便哪裡都能去。”

沒有穩定的長久的婚姻又如何,你看周採芹人生的後半程依然精彩的過分。

六十多歲在好萊塢照樣闖蕩出自己的一片天,陳苗指出周采芹在好萊塢是所有亞裔演員的“教母”。

吳珊卓:她在亞裔美國演員中有特殊的地位,我敢肯定采芹至少扮演過一次我們每個人的媽媽。

溫明娜:一個無比強大的人格。

周采芹不在意角色大小,每個角色都傾盡全力,演什麼像什麼,“極有生命力”。

"

上個月,電影院的好片不少:

《獅子王》經典再現;

《愛寵大機密2》爆笑來襲;

《刀背藏身》江湖俠骨依舊在;

《銀河補習班》真誠的鄧超值得期待;

《跳舞吧!大象!》林育賢和開心麻花的碰撞;

《機動戰士高達NT》40年來第一部引進的《高達》……

在廝殺激烈的7月檔裡,人物傳記電影《上海的女兒》,存在感實在微弱得可憐。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7月2日,《上海的女兒》上映。

我在幾乎空蕩的影廳裡看完了整部電影,敘事手法並不算新穎突出,但當86歲的周采芹在熒幕面前,將自己跌宕起伏的一生娓娓道來時,立刻被感動得一塌糊塗。

周采芹是誰?

她是英國皇家戲劇學院第一個中國學生;

她是第一個登上英國倫敦西區舞臺主演的中國演員;

她是第一個在英國出版中英文唱片的中國歌手;

她是英國皇家戲劇學院的第一名中國院士

……

她曾在舞臺上光芒四射,卻淪落成餐廳服務員;

她曾擁有愛情,卻又失去愛情,最終選擇放棄婚姻;

她曾名利雙收,卻在一夜之間一無所有

……

她經歷過榮耀加身的絢爛,也跌落過最絕望的深淵,她的一生,正如導演陳苗所言:“這部電影的主題是自我成就,采芹的一生就是自我成就”。


1

“我為我的母親感到驕傲”

周采芹的母親裘麗琳,是上海灘赫赫有名裘天寶銀樓的三小姐,一個名副其實的大小姐。不僅樣貌出眾,才情更是不一般,作為上海社交圈的首席名媛,追求者可想而知。

但誰也沒想到,這樣一個豪門大小姐竟會選擇和一個“唱戲的”私奔。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裘麗琳喜歡的人叫周信芳。

京劇“麒派”藝術創始人,也是頗有名氣的京劇大師,但在當時上海的上流社會裡,周信芳再出名,也上不了檯面,更何況這個男人已經結過一次婚。

旁人無一不勸說裘麗琳:她分明可以嫁給更好的男人,享受更好的生活,然而這個倔強的女人卻堅定此生只會嫁給她愛的人,毅然放棄豪門家產,放棄顯赫的地位,也要和周信芳在一起。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裘家大小姐私奔的消息,在當時引起了極大的轟動,流言蜚語不斷,裘麗琳的母親甚至宣佈和女兒斷絕關係。

“她太勇敢了。她教會了我關於做女人的一切。”

回憶母親時,周采芹這樣說道。

邁進這段不被所有人看好的婚姻中,裘麗琳卻從未後悔過,放棄錦衣玉食的生活,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她毫無怨言的跟著丈夫在北方各省“跑碼頭”,為了讓丈夫安心唱戲,她成為他的會計,成為他的助理,替丈夫出面和不同背景的人打交道。

他們是至愛,更是知己,是最好的工作搭檔,彼此獨立卻又相互依靠。

母親的獨立,果斷,堅定,影響了周采芹的一生。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2

“要給唱戲的女兒爭口氣”

1933年,周采芹出生在周信芳巡演途中,從小耳濡目染舞臺的魅力,冥冥中就已經和舞臺結下不解之緣。

在當時,唱戲的女兒,未來似乎就一定要成為唱戲的。

但這一次又是裘麗琳打破既定,她希望孩子未來可以自己選擇自己的路,而不是走別人為她規劃好的路,要給唱戲的女兒爭口氣。

“別像其他人家的女孩子一樣,就指望著嫁妝,它只會像磨盤一樣吊在你的脖子上。你需要的是一肚子的知識,這樣你就能輕裝前進,成為一個真正獨立自主的人。”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周采芹和母親

於是,16歲那年,周采芹便獨自一人前往英國開始學習戲劇表演,也成為了第一個去英國皇家戲劇學院學習的中國人。

異國他鄉的生活並不容易,一切都是陌生的:生活方式的不同,繁重的課業,還有不加掩飾的偏見和歧視……

有外國同學直接當眾諷刺她:“你永遠不會有一個職業“,斷言她永遠不會成功,西方人的舞臺上不需要一個東方人的面孔。

面對那些否定的歧視的目光,周采芹沒有選擇逃避,她的骨子裡流淌著和母親一樣的勇敢與倔強,她給自己立下了三條嚴格的行為準則:

我要給人以好印象;

我一定不能受人欺負,很多人覺得中國人被打了也不還手,其實,欺負人的人自己才是膽小鬼,我得讓他下次欺負中國人之前先好好想一想;

我一定要深入瞭解我現在居住的這個國家的變化。

別人瞧不起她,她便以十倍百倍的努力去證明自己,只有自己,才能給自己帶來公平。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3

“從巔峰到低谷不過一夜之間”

當時西方人對東方女性有刻板影響,經常她們動手動腳,有些人忍忍就過去了,然而周采芹永遠是一耳光甩過去:

——“我不需要這些幫助也能一步步的走出來……我有我的分量,我不是一堆誰都能碰,誰都能動兩下的肉。”

——“女性一定要懂得說‘不’。”

而她確實有這個底氣,1959年,周采芹通過試鏡,隨後憑藉在舞臺劇《蘇絲黃的世界》中的出色表演,瞬間紅遍了整個英國。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甚至周采芹自己也沒想到,對於這一出並沒有什麼深度的戲來說,它所造成的轟動令人咋舌——甚至影響到倫敦的時裝界,拉直頭髮,畫東方的杏仁眼,穿旗袍成為倫敦姑娘們新的時尚。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蘇絲黃拉開了周采芹演繹之路的序幕。

1967年,她受邀參演《007之雷霆谷》,成為第一位亞裔面孔的“007邦女郎”;由她主演的話劇《以愛還愛》幾乎場場爆滿。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007之雷霆谷》

1972年,周采芹憑藉在《鬥爭對象》的出演被提名英國電影電視演員協會最佳電視演員。

與此同時,她演唱的英文版本的“第二春”一曲更在亞洲連續兩年佔據排行榜首位。

一時名利雙收,風光無限。

然而周采芹不知道的是,命運的風暴即將呼嘯著向她撲來。

一夜之間,她一無所有。

4

“40歲,什麼都沒有了,重新開始”

聽旁人建議,周采芹開始將重心轉移到投資上,然而經濟危機的到來讓她的投資徹底失敗,不僅全部積蓄化為烏有,擁有的4棟房子也都成為了浮雲,而經濟危機也讓她的演藝事業跌入低谷。

40歲那年,她從耀眼的明星變成身無分文的流浪者。

但更讓她崩潰的是,從家鄉寄來的信件中,她察覺到了那個一個可怕的事實——母親已經去世了,“我覺得我賴以生存的目標被永遠地奪走了。”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事業的失敗,親人的離開,一度擊垮了周采芹:“地鐵很髒,我走來走去,很想跳進去,做(輕生的)安娜·卡列尼娜。”

她也確實嘗試過輕生,隨後被送進精神病院,在黑暗中躺了17天,一個人在床上反覆思考求生的決心,再生的勇氣,一開始她沒有找到答案,直到看到那塊去英國前母親送她的那塊手錶:

“當我在陽光下把表捧在手心裡,看著小錶盤上那一圈閃亮的金邊時,我絲毫也不懷疑,那時我死去的媽媽在看著我,她似乎在對我說,我不應該白白浪費這個她精心創造和培育的生命。樹幹雖然被砍傷了,但大樹不能死。”

“沮喪就像是和魔鬼在跳舞,向前走五步,又後退四步,可你還是應該為那前進的一步而高興……第三步,你能體驗到的唯一感覺是懼怕,怕什麼呢?什麼。第四步,一切都是黑暗。第五步,現在對你來說最好的事是讓自己沉下去,不要覺得內疚。放鬆。”

跌倒了,就站起來,拍一拍灰,繼續向前走。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於是,40歲,重新來過。

她離開了承載自己榮耀和低谷的英國,投奔遠在美國的弟弟,開始了自己的打工生涯。當過餐館裡的服務員,當過電話接聽員,在哈佛大學管理過檔案,還到給沒錢人看病的免費診所做義工……

但即使在為生活發愁的時候,她依然堅持每天空出一點時間學習:最困難的時候,開始去學習新東西。會忘記自己的困境,也真的會有收穫。

在她的起居室裡,即使最困難的時候,最多的永遠是書,宛如一個小型的圖書館。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後來再回憶起40歲的那段時光,周采芹感慨道:40歲以前是女孩,你經歷過,才感受到內心的力量,原來我這麼強大。那是我人生的最低點,也是我最鬥志高漲,氣場最強大的時候。

自那以後,周采芹再也不曾被打倒過。

5

“我是吃開口飯的人啊”

或許有的時候身在低谷,更容易看清楚自己的內心。對於周采芹而言,一切浮華褪去,小時候和自己不親近的父親的身影竟然漸漸清晰了起來。

父親在舞臺上的唱唸做打,曾喚起她對舞臺最初的熱情,她真切的意識到,她和父親一樣:“是吃開口飯的人啊。”

表演是她的全部,舞臺是她的歸宿。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把過往的榮耀都拋開,把一切功名都拋開,將自己徹底沉澱下來。

參加戲劇運動,到哈佛上夜課,研究莎士比亞戲劇,再到成功進入塔夫茨大學的戲劇系,進入劍橋劇社……這一路,周采芹走得無比堅定。

劍橋劇社的收入其實很低,但周采芹卻沒有一句怨言。她在劇社裡呆了三年,用一場又一場精彩的演出征服了所有人。

為了掙學費和生活費,那個曾經接受鮮花掌聲的女人,卻拿著桶把劇院的椅子一張張擦乾淨。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陳沖在看完舞臺劇《金孩子》後,被周采芹的演技感動得要死:

“采芹演的曾外祖母令人難忘,她的悲情、她的執著、她的幽默、她的可笑,表現得淋漓盡致。”

始終相信,總有一些堅持,能從一寸的冰封的土地裡,培育出十萬朵怒放的薔薇。

6

“你要永遠記住你是一箇中國人”

這是去英國前,父親周信芳對周采芹說的一句話,也成為了今生今世周信芳對女兒說的最後一句話。

這句話,周采芹記了一輩子。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於是1981年,當曹禺和金山先生邀請周采芹回國執教時,她沒有半分猶豫就同意了,雖然那個時候,父母都已不在,家也沒了。

但:“我是中國的女兒”,“我是上海的女兒啊”。

那個遠渡重洋的浪子,終歸是要回家的。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周采芹和曹禺

在中央戲劇學院授課期間,周采芹打破了傳統刻板的教學方法,首次引入了“解放創作天性”訓練,後來影響了一批優秀演員,包括鞏俐在中戲的老師,曾經也是周采芹的學生。

老戲骨杜源至今還記得和周采芹的第一次見面,那個穿著牛仔褲的女人,讓大家真正感受到了什麼叫表演的“鬆弛”。

“如果你放鬆了,你就打開了想象的閘門”。這句話,杜源記憶至今。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7

“我不喜歡被稱為‘太太’”

周采芹有過兩次失敗的婚姻。

父母的愛情太理想也太美好,周采芹曾對愛情和婚姻充滿嚮往,曾一腔熱血把自己投入到兩段婚姻裡,卻都無疾而終。

於是26歲那年,周采芹做出了一個很多人都不理解的舉動:不再結婚。

“我經歷過兩次短暫的婚姻,我發覺婚姻、丈夫沒什麼意思。”

“我最不喜歡人家叫我‘太太’,我說我不是太太,你也不要叫我太太。很沉悶。我很欽佩和尊重婚姻長久的人,但我做不到,婚姻是兩個人在一起生活,互相妥協,我不是一個妥協的人,一個不妥協的人是沒有辦法跟別人住在一起的。”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周采芹是豹子,是沒辦法被“賢妻良母”這四個字所馴服的。

陳沖為情所困,覺得男人或許是當務之急時,曾經找過周采芹聊天:“她看了我一眼說,‘男人’,好像那是世界上最單調無聊的話題。”

“我得承認,男人在我的人生裡都很重要,他們按順序排列,依次為父親、兒子、朋友、情人和丈夫,但我從來都不需要他們供養。”

屬於她的真愛從來都是舞臺,就如陳沖所言:“演完後我到後臺看她,她臉上的妝和身上的服裝被淚水、汗水浸透。從她的形體動作看她有些累了,然而她的眼睛卻異常的亮,一副女人被狠狠地愛了一宿的樣子。舞臺是她的情人,她的美酒。”

對於周采芹而言,關於婚姻,每個人都有自由選擇任何一種形式,最重要的是記得取悅自己是女人一輩子的功課,生活不止愛情一種選擇。

如果一定以別人的眼光或標準來桎梏自己,認為這是你唯一的出路,這無疑是一種悲哀。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真正的獨立的女性,如周采芹,從不會因為所謂安全感匆匆投入一個人的懷抱,亦不會為了外界桎梏自己。

別人給你的能量總有一天會消失,不管是自由還是安全感,都應該是自己給自己。

8

“要有學問,要有本領,女人才能自由,隨便哪裡都能去。”

沒有穩定的長久的婚姻又如何,你看周採芹人生的後半程依然精彩的過分。

六十多歲在好萊塢照樣闖蕩出自己的一片天,陳苗指出周采芹在好萊塢是所有亞裔演員的“教母”。

吳珊卓:她在亞裔美國演員中有特殊的地位,我敢肯定采芹至少扮演過一次我們每個人的媽媽。

溫明娜:一個無比強大的人格。

周采芹不在意角色大小,每個角色都傾盡全力,演什麼像什麼,“極有生命力”。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她與溫明娜, 俞飛鴻 ,鄔君梅,盧燕 ,奚美娟一起出演的《喜福會》,成為了第一部好萊塢全亞裔陣容的里程碑之作。

"

上個月,電影院的好片不少:

《獅子王》經典再現;

《愛寵大機密2》爆笑來襲;

《刀背藏身》江湖俠骨依舊在;

《銀河補習班》真誠的鄧超值得期待;

《跳舞吧!大象!》林育賢和開心麻花的碰撞;

《機動戰士高達NT》40年來第一部引進的《高達》……

在廝殺激烈的7月檔裡,人物傳記電影《上海的女兒》,存在感實在微弱得可憐。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7月2日,《上海的女兒》上映。

我在幾乎空蕩的影廳裡看完了整部電影,敘事手法並不算新穎突出,但當86歲的周采芹在熒幕面前,將自己跌宕起伏的一生娓娓道來時,立刻被感動得一塌糊塗。

周采芹是誰?

她是英國皇家戲劇學院第一個中國學生;

她是第一個登上英國倫敦西區舞臺主演的中國演員;

她是第一個在英國出版中英文唱片的中國歌手;

她是英國皇家戲劇學院的第一名中國院士

……

她曾在舞臺上光芒四射,卻淪落成餐廳服務員;

她曾擁有愛情,卻又失去愛情,最終選擇放棄婚姻;

她曾名利雙收,卻在一夜之間一無所有

……

她經歷過榮耀加身的絢爛,也跌落過最絕望的深淵,她的一生,正如導演陳苗所言:“這部電影的主題是自我成就,采芹的一生就是自我成就”。


1

“我為我的母親感到驕傲”

周采芹的母親裘麗琳,是上海灘赫赫有名裘天寶銀樓的三小姐,一個名副其實的大小姐。不僅樣貌出眾,才情更是不一般,作為上海社交圈的首席名媛,追求者可想而知。

但誰也沒想到,這樣一個豪門大小姐竟會選擇和一個“唱戲的”私奔。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裘麗琳喜歡的人叫周信芳。

京劇“麒派”藝術創始人,也是頗有名氣的京劇大師,但在當時上海的上流社會裡,周信芳再出名,也上不了檯面,更何況這個男人已經結過一次婚。

旁人無一不勸說裘麗琳:她分明可以嫁給更好的男人,享受更好的生活,然而這個倔強的女人卻堅定此生只會嫁給她愛的人,毅然放棄豪門家產,放棄顯赫的地位,也要和周信芳在一起。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裘家大小姐私奔的消息,在當時引起了極大的轟動,流言蜚語不斷,裘麗琳的母親甚至宣佈和女兒斷絕關係。

“她太勇敢了。她教會了我關於做女人的一切。”

回憶母親時,周采芹這樣說道。

邁進這段不被所有人看好的婚姻中,裘麗琳卻從未後悔過,放棄錦衣玉食的生活,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她毫無怨言的跟著丈夫在北方各省“跑碼頭”,為了讓丈夫安心唱戲,她成為他的會計,成為他的助理,替丈夫出面和不同背景的人打交道。

他們是至愛,更是知己,是最好的工作搭檔,彼此獨立卻又相互依靠。

母親的獨立,果斷,堅定,影響了周采芹的一生。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2

“要給唱戲的女兒爭口氣”

1933年,周采芹出生在周信芳巡演途中,從小耳濡目染舞臺的魅力,冥冥中就已經和舞臺結下不解之緣。

在當時,唱戲的女兒,未來似乎就一定要成為唱戲的。

但這一次又是裘麗琳打破既定,她希望孩子未來可以自己選擇自己的路,而不是走別人為她規劃好的路,要給唱戲的女兒爭口氣。

“別像其他人家的女孩子一樣,就指望著嫁妝,它只會像磨盤一樣吊在你的脖子上。你需要的是一肚子的知識,這樣你就能輕裝前進,成為一個真正獨立自主的人。”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周采芹和母親

於是,16歲那年,周采芹便獨自一人前往英國開始學習戲劇表演,也成為了第一個去英國皇家戲劇學院學習的中國人。

異國他鄉的生活並不容易,一切都是陌生的:生活方式的不同,繁重的課業,還有不加掩飾的偏見和歧視……

有外國同學直接當眾諷刺她:“你永遠不會有一個職業“,斷言她永遠不會成功,西方人的舞臺上不需要一個東方人的面孔。

面對那些否定的歧視的目光,周采芹沒有選擇逃避,她的骨子裡流淌著和母親一樣的勇敢與倔強,她給自己立下了三條嚴格的行為準則:

我要給人以好印象;

我一定不能受人欺負,很多人覺得中國人被打了也不還手,其實,欺負人的人自己才是膽小鬼,我得讓他下次欺負中國人之前先好好想一想;

我一定要深入瞭解我現在居住的這個國家的變化。

別人瞧不起她,她便以十倍百倍的努力去證明自己,只有自己,才能給自己帶來公平。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3

“從巔峰到低谷不過一夜之間”

當時西方人對東方女性有刻板影響,經常她們動手動腳,有些人忍忍就過去了,然而周采芹永遠是一耳光甩過去:

——“我不需要這些幫助也能一步步的走出來……我有我的分量,我不是一堆誰都能碰,誰都能動兩下的肉。”

——“女性一定要懂得說‘不’。”

而她確實有這個底氣,1959年,周采芹通過試鏡,隨後憑藉在舞臺劇《蘇絲黃的世界》中的出色表演,瞬間紅遍了整個英國。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甚至周采芹自己也沒想到,對於這一出並沒有什麼深度的戲來說,它所造成的轟動令人咋舌——甚至影響到倫敦的時裝界,拉直頭髮,畫東方的杏仁眼,穿旗袍成為倫敦姑娘們新的時尚。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蘇絲黃拉開了周采芹演繹之路的序幕。

1967年,她受邀參演《007之雷霆谷》,成為第一位亞裔面孔的“007邦女郎”;由她主演的話劇《以愛還愛》幾乎場場爆滿。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007之雷霆谷》

1972年,周采芹憑藉在《鬥爭對象》的出演被提名英國電影電視演員協會最佳電視演員。

與此同時,她演唱的英文版本的“第二春”一曲更在亞洲連續兩年佔據排行榜首位。

一時名利雙收,風光無限。

然而周采芹不知道的是,命運的風暴即將呼嘯著向她撲來。

一夜之間,她一無所有。

4

“40歲,什麼都沒有了,重新開始”

聽旁人建議,周采芹開始將重心轉移到投資上,然而經濟危機的到來讓她的投資徹底失敗,不僅全部積蓄化為烏有,擁有的4棟房子也都成為了浮雲,而經濟危機也讓她的演藝事業跌入低谷。

40歲那年,她從耀眼的明星變成身無分文的流浪者。

但更讓她崩潰的是,從家鄉寄來的信件中,她察覺到了那個一個可怕的事實——母親已經去世了,“我覺得我賴以生存的目標被永遠地奪走了。”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事業的失敗,親人的離開,一度擊垮了周采芹:“地鐵很髒,我走來走去,很想跳進去,做(輕生的)安娜·卡列尼娜。”

她也確實嘗試過輕生,隨後被送進精神病院,在黑暗中躺了17天,一個人在床上反覆思考求生的決心,再生的勇氣,一開始她沒有找到答案,直到看到那塊去英國前母親送她的那塊手錶:

“當我在陽光下把表捧在手心裡,看著小錶盤上那一圈閃亮的金邊時,我絲毫也不懷疑,那時我死去的媽媽在看著我,她似乎在對我說,我不應該白白浪費這個她精心創造和培育的生命。樹幹雖然被砍傷了,但大樹不能死。”

“沮喪就像是和魔鬼在跳舞,向前走五步,又後退四步,可你還是應該為那前進的一步而高興……第三步,你能體驗到的唯一感覺是懼怕,怕什麼呢?什麼。第四步,一切都是黑暗。第五步,現在對你來說最好的事是讓自己沉下去,不要覺得內疚。放鬆。”

跌倒了,就站起來,拍一拍灰,繼續向前走。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於是,40歲,重新來過。

她離開了承載自己榮耀和低谷的英國,投奔遠在美國的弟弟,開始了自己的打工生涯。當過餐館裡的服務員,當過電話接聽員,在哈佛大學管理過檔案,還到給沒錢人看病的免費診所做義工……

但即使在為生活發愁的時候,她依然堅持每天空出一點時間學習:最困難的時候,開始去學習新東西。會忘記自己的困境,也真的會有收穫。

在她的起居室裡,即使最困難的時候,最多的永遠是書,宛如一個小型的圖書館。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後來再回憶起40歲的那段時光,周采芹感慨道:40歲以前是女孩,你經歷過,才感受到內心的力量,原來我這麼強大。那是我人生的最低點,也是我最鬥志高漲,氣場最強大的時候。

自那以後,周采芹再也不曾被打倒過。

5

“我是吃開口飯的人啊”

或許有的時候身在低谷,更容易看清楚自己的內心。對於周采芹而言,一切浮華褪去,小時候和自己不親近的父親的身影竟然漸漸清晰了起來。

父親在舞臺上的唱唸做打,曾喚起她對舞臺最初的熱情,她真切的意識到,她和父親一樣:“是吃開口飯的人啊。”

表演是她的全部,舞臺是她的歸宿。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把過往的榮耀都拋開,把一切功名都拋開,將自己徹底沉澱下來。

參加戲劇運動,到哈佛上夜課,研究莎士比亞戲劇,再到成功進入塔夫茨大學的戲劇系,進入劍橋劇社……這一路,周采芹走得無比堅定。

劍橋劇社的收入其實很低,但周采芹卻沒有一句怨言。她在劇社裡呆了三年,用一場又一場精彩的演出征服了所有人。

為了掙學費和生活費,那個曾經接受鮮花掌聲的女人,卻拿著桶把劇院的椅子一張張擦乾淨。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陳沖在看完舞臺劇《金孩子》後,被周采芹的演技感動得要死:

“采芹演的曾外祖母令人難忘,她的悲情、她的執著、她的幽默、她的可笑,表現得淋漓盡致。”

始終相信,總有一些堅持,能從一寸的冰封的土地裡,培育出十萬朵怒放的薔薇。

6

“你要永遠記住你是一箇中國人”

這是去英國前,父親周信芳對周采芹說的一句話,也成為了今生今世周信芳對女兒說的最後一句話。

這句話,周采芹記了一輩子。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於是1981年,當曹禺和金山先生邀請周采芹回國執教時,她沒有半分猶豫就同意了,雖然那個時候,父母都已不在,家也沒了。

但:“我是中國的女兒”,“我是上海的女兒啊”。

那個遠渡重洋的浪子,終歸是要回家的。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周采芹和曹禺

在中央戲劇學院授課期間,周采芹打破了傳統刻板的教學方法,首次引入了“解放創作天性”訓練,後來影響了一批優秀演員,包括鞏俐在中戲的老師,曾經也是周采芹的學生。

老戲骨杜源至今還記得和周采芹的第一次見面,那個穿著牛仔褲的女人,讓大家真正感受到了什麼叫表演的“鬆弛”。

“如果你放鬆了,你就打開了想象的閘門”。這句話,杜源記憶至今。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7

“我不喜歡被稱為‘太太’”

周采芹有過兩次失敗的婚姻。

父母的愛情太理想也太美好,周采芹曾對愛情和婚姻充滿嚮往,曾一腔熱血把自己投入到兩段婚姻裡,卻都無疾而終。

於是26歲那年,周采芹做出了一個很多人都不理解的舉動:不再結婚。

“我經歷過兩次短暫的婚姻,我發覺婚姻、丈夫沒什麼意思。”

“我最不喜歡人家叫我‘太太’,我說我不是太太,你也不要叫我太太。很沉悶。我很欽佩和尊重婚姻長久的人,但我做不到,婚姻是兩個人在一起生活,互相妥協,我不是一個妥協的人,一個不妥協的人是沒有辦法跟別人住在一起的。”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周采芹是豹子,是沒辦法被“賢妻良母”這四個字所馴服的。

陳沖為情所困,覺得男人或許是當務之急時,曾經找過周采芹聊天:“她看了我一眼說,‘男人’,好像那是世界上最單調無聊的話題。”

“我得承認,男人在我的人生裡都很重要,他們按順序排列,依次為父親、兒子、朋友、情人和丈夫,但我從來都不需要他們供養。”

屬於她的真愛從來都是舞臺,就如陳沖所言:“演完後我到後臺看她,她臉上的妝和身上的服裝被淚水、汗水浸透。從她的形體動作看她有些累了,然而她的眼睛卻異常的亮,一副女人被狠狠地愛了一宿的樣子。舞臺是她的情人,她的美酒。”

對於周采芹而言,關於婚姻,每個人都有自由選擇任何一種形式,最重要的是記得取悅自己是女人一輩子的功課,生活不止愛情一種選擇。

如果一定以別人的眼光或標準來桎梏自己,認為這是你唯一的出路,這無疑是一種悲哀。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真正的獨立的女性,如周采芹,從不會因為所謂安全感匆匆投入一個人的懷抱,亦不會為了外界桎梏自己。

別人給你的能量總有一天會消失,不管是自由還是安全感,都應該是自己給自己。

8

“要有學問,要有本領,女人才能自由,隨便哪裡都能去。”

沒有穩定的長久的婚姻又如何,你看周採芹人生的後半程依然精彩的過分。

六十多歲在好萊塢照樣闖蕩出自己的一片天,陳苗指出周采芹在好萊塢是所有亞裔演員的“教母”。

吳珊卓:她在亞裔美國演員中有特殊的地位,我敢肯定采芹至少扮演過一次我們每個人的媽媽。

溫明娜:一個無比強大的人格。

周采芹不在意角色大小,每個角色都傾盡全力,演什麼像什麼,“極有生命力”。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她與溫明娜, 俞飛鴻 ,鄔君梅,盧燕 ,奚美娟一起出演的《喜福會》,成為了第一部好萊塢全亞裔陣容的里程碑之作。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藝伎回憶錄》裡,與鞏俐、章子怡、楊紫瓊同臺飆戲。

"

上個月,電影院的好片不少:

《獅子王》經典再現;

《愛寵大機密2》爆笑來襲;

《刀背藏身》江湖俠骨依舊在;

《銀河補習班》真誠的鄧超值得期待;

《跳舞吧!大象!》林育賢和開心麻花的碰撞;

《機動戰士高達NT》40年來第一部引進的《高達》……

在廝殺激烈的7月檔裡,人物傳記電影《上海的女兒》,存在感實在微弱得可憐。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7月2日,《上海的女兒》上映。

我在幾乎空蕩的影廳裡看完了整部電影,敘事手法並不算新穎突出,但當86歲的周采芹在熒幕面前,將自己跌宕起伏的一生娓娓道來時,立刻被感動得一塌糊塗。

周采芹是誰?

她是英國皇家戲劇學院第一個中國學生;

她是第一個登上英國倫敦西區舞臺主演的中國演員;

她是第一個在英國出版中英文唱片的中國歌手;

她是英國皇家戲劇學院的第一名中國院士

……

她曾在舞臺上光芒四射,卻淪落成餐廳服務員;

她曾擁有愛情,卻又失去愛情,最終選擇放棄婚姻;

她曾名利雙收,卻在一夜之間一無所有

……

她經歷過榮耀加身的絢爛,也跌落過最絕望的深淵,她的一生,正如導演陳苗所言:“這部電影的主題是自我成就,采芹的一生就是自我成就”。


1

“我為我的母親感到驕傲”

周采芹的母親裘麗琳,是上海灘赫赫有名裘天寶銀樓的三小姐,一個名副其實的大小姐。不僅樣貌出眾,才情更是不一般,作為上海社交圈的首席名媛,追求者可想而知。

但誰也沒想到,這樣一個豪門大小姐竟會選擇和一個“唱戲的”私奔。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裘麗琳喜歡的人叫周信芳。

京劇“麒派”藝術創始人,也是頗有名氣的京劇大師,但在當時上海的上流社會裡,周信芳再出名,也上不了檯面,更何況這個男人已經結過一次婚。

旁人無一不勸說裘麗琳:她分明可以嫁給更好的男人,享受更好的生活,然而這個倔強的女人卻堅定此生只會嫁給她愛的人,毅然放棄豪門家產,放棄顯赫的地位,也要和周信芳在一起。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裘家大小姐私奔的消息,在當時引起了極大的轟動,流言蜚語不斷,裘麗琳的母親甚至宣佈和女兒斷絕關係。

“她太勇敢了。她教會了我關於做女人的一切。”

回憶母親時,周采芹這樣說道。

邁進這段不被所有人看好的婚姻中,裘麗琳卻從未後悔過,放棄錦衣玉食的生活,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她毫無怨言的跟著丈夫在北方各省“跑碼頭”,為了讓丈夫安心唱戲,她成為他的會計,成為他的助理,替丈夫出面和不同背景的人打交道。

他們是至愛,更是知己,是最好的工作搭檔,彼此獨立卻又相互依靠。

母親的獨立,果斷,堅定,影響了周采芹的一生。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2

“要給唱戲的女兒爭口氣”

1933年,周采芹出生在周信芳巡演途中,從小耳濡目染舞臺的魅力,冥冥中就已經和舞臺結下不解之緣。

在當時,唱戲的女兒,未來似乎就一定要成為唱戲的。

但這一次又是裘麗琳打破既定,她希望孩子未來可以自己選擇自己的路,而不是走別人為她規劃好的路,要給唱戲的女兒爭口氣。

“別像其他人家的女孩子一樣,就指望著嫁妝,它只會像磨盤一樣吊在你的脖子上。你需要的是一肚子的知識,這樣你就能輕裝前進,成為一個真正獨立自主的人。”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周采芹和母親

於是,16歲那年,周采芹便獨自一人前往英國開始學習戲劇表演,也成為了第一個去英國皇家戲劇學院學習的中國人。

異國他鄉的生活並不容易,一切都是陌生的:生活方式的不同,繁重的課業,還有不加掩飾的偏見和歧視……

有外國同學直接當眾諷刺她:“你永遠不會有一個職業“,斷言她永遠不會成功,西方人的舞臺上不需要一個東方人的面孔。

面對那些否定的歧視的目光,周采芹沒有選擇逃避,她的骨子裡流淌著和母親一樣的勇敢與倔強,她給自己立下了三條嚴格的行為準則:

我要給人以好印象;

我一定不能受人欺負,很多人覺得中國人被打了也不還手,其實,欺負人的人自己才是膽小鬼,我得讓他下次欺負中國人之前先好好想一想;

我一定要深入瞭解我現在居住的這個國家的變化。

別人瞧不起她,她便以十倍百倍的努力去證明自己,只有自己,才能給自己帶來公平。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3

“從巔峰到低谷不過一夜之間”

當時西方人對東方女性有刻板影響,經常她們動手動腳,有些人忍忍就過去了,然而周采芹永遠是一耳光甩過去:

——“我不需要這些幫助也能一步步的走出來……我有我的分量,我不是一堆誰都能碰,誰都能動兩下的肉。”

——“女性一定要懂得說‘不’。”

而她確實有這個底氣,1959年,周采芹通過試鏡,隨後憑藉在舞臺劇《蘇絲黃的世界》中的出色表演,瞬間紅遍了整個英國。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甚至周采芹自己也沒想到,對於這一出並沒有什麼深度的戲來說,它所造成的轟動令人咋舌——甚至影響到倫敦的時裝界,拉直頭髮,畫東方的杏仁眼,穿旗袍成為倫敦姑娘們新的時尚。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蘇絲黃拉開了周采芹演繹之路的序幕。

1967年,她受邀參演《007之雷霆谷》,成為第一位亞裔面孔的“007邦女郎”;由她主演的話劇《以愛還愛》幾乎場場爆滿。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007之雷霆谷》

1972年,周采芹憑藉在《鬥爭對象》的出演被提名英國電影電視演員協會最佳電視演員。

與此同時,她演唱的英文版本的“第二春”一曲更在亞洲連續兩年佔據排行榜首位。

一時名利雙收,風光無限。

然而周采芹不知道的是,命運的風暴即將呼嘯著向她撲來。

一夜之間,她一無所有。

4

“40歲,什麼都沒有了,重新開始”

聽旁人建議,周采芹開始將重心轉移到投資上,然而經濟危機的到來讓她的投資徹底失敗,不僅全部積蓄化為烏有,擁有的4棟房子也都成為了浮雲,而經濟危機也讓她的演藝事業跌入低谷。

40歲那年,她從耀眼的明星變成身無分文的流浪者。

但更讓她崩潰的是,從家鄉寄來的信件中,她察覺到了那個一個可怕的事實——母親已經去世了,“我覺得我賴以生存的目標被永遠地奪走了。”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事業的失敗,親人的離開,一度擊垮了周采芹:“地鐵很髒,我走來走去,很想跳進去,做(輕生的)安娜·卡列尼娜。”

她也確實嘗試過輕生,隨後被送進精神病院,在黑暗中躺了17天,一個人在床上反覆思考求生的決心,再生的勇氣,一開始她沒有找到答案,直到看到那塊去英國前母親送她的那塊手錶:

“當我在陽光下把表捧在手心裡,看著小錶盤上那一圈閃亮的金邊時,我絲毫也不懷疑,那時我死去的媽媽在看著我,她似乎在對我說,我不應該白白浪費這個她精心創造和培育的生命。樹幹雖然被砍傷了,但大樹不能死。”

“沮喪就像是和魔鬼在跳舞,向前走五步,又後退四步,可你還是應該為那前進的一步而高興……第三步,你能體驗到的唯一感覺是懼怕,怕什麼呢?什麼。第四步,一切都是黑暗。第五步,現在對你來說最好的事是讓自己沉下去,不要覺得內疚。放鬆。”

跌倒了,就站起來,拍一拍灰,繼續向前走。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於是,40歲,重新來過。

她離開了承載自己榮耀和低谷的英國,投奔遠在美國的弟弟,開始了自己的打工生涯。當過餐館裡的服務員,當過電話接聽員,在哈佛大學管理過檔案,還到給沒錢人看病的免費診所做義工……

但即使在為生活發愁的時候,她依然堅持每天空出一點時間學習:最困難的時候,開始去學習新東西。會忘記自己的困境,也真的會有收穫。

在她的起居室裡,即使最困難的時候,最多的永遠是書,宛如一個小型的圖書館。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後來再回憶起40歲的那段時光,周采芹感慨道:40歲以前是女孩,你經歷過,才感受到內心的力量,原來我這麼強大。那是我人生的最低點,也是我最鬥志高漲,氣場最強大的時候。

自那以後,周采芹再也不曾被打倒過。

5

“我是吃開口飯的人啊”

或許有的時候身在低谷,更容易看清楚自己的內心。對於周采芹而言,一切浮華褪去,小時候和自己不親近的父親的身影竟然漸漸清晰了起來。

父親在舞臺上的唱唸做打,曾喚起她對舞臺最初的熱情,她真切的意識到,她和父親一樣:“是吃開口飯的人啊。”

表演是她的全部,舞臺是她的歸宿。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把過往的榮耀都拋開,把一切功名都拋開,將自己徹底沉澱下來。

參加戲劇運動,到哈佛上夜課,研究莎士比亞戲劇,再到成功進入塔夫茨大學的戲劇系,進入劍橋劇社……這一路,周采芹走得無比堅定。

劍橋劇社的收入其實很低,但周采芹卻沒有一句怨言。她在劇社裡呆了三年,用一場又一場精彩的演出征服了所有人。

為了掙學費和生活費,那個曾經接受鮮花掌聲的女人,卻拿著桶把劇院的椅子一張張擦乾淨。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陳沖在看完舞臺劇《金孩子》後,被周采芹的演技感動得要死:

“采芹演的曾外祖母令人難忘,她的悲情、她的執著、她的幽默、她的可笑,表現得淋漓盡致。”

始終相信,總有一些堅持,能從一寸的冰封的土地裡,培育出十萬朵怒放的薔薇。

6

“你要永遠記住你是一箇中國人”

這是去英國前,父親周信芳對周采芹說的一句話,也成為了今生今世周信芳對女兒說的最後一句話。

這句話,周采芹記了一輩子。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於是1981年,當曹禺和金山先生邀請周采芹回國執教時,她沒有半分猶豫就同意了,雖然那個時候,父母都已不在,家也沒了。

但:“我是中國的女兒”,“我是上海的女兒啊”。

那個遠渡重洋的浪子,終歸是要回家的。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周采芹和曹禺

在中央戲劇學院授課期間,周采芹打破了傳統刻板的教學方法,首次引入了“解放創作天性”訓練,後來影響了一批優秀演員,包括鞏俐在中戲的老師,曾經也是周采芹的學生。

老戲骨杜源至今還記得和周采芹的第一次見面,那個穿著牛仔褲的女人,讓大家真正感受到了什麼叫表演的“鬆弛”。

“如果你放鬆了,你就打開了想象的閘門”。這句話,杜源記憶至今。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7

“我不喜歡被稱為‘太太’”

周采芹有過兩次失敗的婚姻。

父母的愛情太理想也太美好,周采芹曾對愛情和婚姻充滿嚮往,曾一腔熱血把自己投入到兩段婚姻裡,卻都無疾而終。

於是26歲那年,周采芹做出了一個很多人都不理解的舉動:不再結婚。

“我經歷過兩次短暫的婚姻,我發覺婚姻、丈夫沒什麼意思。”

“我最不喜歡人家叫我‘太太’,我說我不是太太,你也不要叫我太太。很沉悶。我很欽佩和尊重婚姻長久的人,但我做不到,婚姻是兩個人在一起生活,互相妥協,我不是一個妥協的人,一個不妥協的人是沒有辦法跟別人住在一起的。”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周采芹是豹子,是沒辦法被“賢妻良母”這四個字所馴服的。

陳沖為情所困,覺得男人或許是當務之急時,曾經找過周采芹聊天:“她看了我一眼說,‘男人’,好像那是世界上最單調無聊的話題。”

“我得承認,男人在我的人生裡都很重要,他們按順序排列,依次為父親、兒子、朋友、情人和丈夫,但我從來都不需要他們供養。”

屬於她的真愛從來都是舞臺,就如陳沖所言:“演完後我到後臺看她,她臉上的妝和身上的服裝被淚水、汗水浸透。從她的形體動作看她有些累了,然而她的眼睛卻異常的亮,一副女人被狠狠地愛了一宿的樣子。舞臺是她的情人,她的美酒。”

對於周采芹而言,關於婚姻,每個人都有自由選擇任何一種形式,最重要的是記得取悅自己是女人一輩子的功課,生活不止愛情一種選擇。

如果一定以別人的眼光或標準來桎梏自己,認為這是你唯一的出路,這無疑是一種悲哀。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真正的獨立的女性,如周采芹,從不會因為所謂安全感匆匆投入一個人的懷抱,亦不會為了外界桎梏自己。

別人給你的能量總有一天會消失,不管是自由還是安全感,都應該是自己給自己。

8

“要有學問,要有本領,女人才能自由,隨便哪裡都能去。”

沒有穩定的長久的婚姻又如何,你看周採芹人生的後半程依然精彩的過分。

六十多歲在好萊塢照樣闖蕩出自己的一片天,陳苗指出周采芹在好萊塢是所有亞裔演員的“教母”。

吳珊卓:她在亞裔美國演員中有特殊的地位,我敢肯定采芹至少扮演過一次我們每個人的媽媽。

溫明娜:一個無比強大的人格。

周采芹不在意角色大小,每個角色都傾盡全力,演什麼像什麼,“極有生命力”。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她與溫明娜, 俞飛鴻 ,鄔君梅,盧燕 ,奚美娟一起出演的《喜福會》,成為了第一部好萊塢全亞裔陣容的里程碑之作。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藝伎回憶錄》裡,與鞏俐、章子怡、楊紫瓊同臺飆戲。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驚天魔盜團2》

"

上個月,電影院的好片不少:

《獅子王》經典再現;

《愛寵大機密2》爆笑來襲;

《刀背藏身》江湖俠骨依舊在;

《銀河補習班》真誠的鄧超值得期待;

《跳舞吧!大象!》林育賢和開心麻花的碰撞;

《機動戰士高達NT》40年來第一部引進的《高達》……

在廝殺激烈的7月檔裡,人物傳記電影《上海的女兒》,存在感實在微弱得可憐。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7月2日,《上海的女兒》上映。

我在幾乎空蕩的影廳裡看完了整部電影,敘事手法並不算新穎突出,但當86歲的周采芹在熒幕面前,將自己跌宕起伏的一生娓娓道來時,立刻被感動得一塌糊塗。

周采芹是誰?

她是英國皇家戲劇學院第一個中國學生;

她是第一個登上英國倫敦西區舞臺主演的中國演員;

她是第一個在英國出版中英文唱片的中國歌手;

她是英國皇家戲劇學院的第一名中國院士

……

她曾在舞臺上光芒四射,卻淪落成餐廳服務員;

她曾擁有愛情,卻又失去愛情,最終選擇放棄婚姻;

她曾名利雙收,卻在一夜之間一無所有

……

她經歷過榮耀加身的絢爛,也跌落過最絕望的深淵,她的一生,正如導演陳苗所言:“這部電影的主題是自我成就,采芹的一生就是自我成就”。


1

“我為我的母親感到驕傲”

周采芹的母親裘麗琳,是上海灘赫赫有名裘天寶銀樓的三小姐,一個名副其實的大小姐。不僅樣貌出眾,才情更是不一般,作為上海社交圈的首席名媛,追求者可想而知。

但誰也沒想到,這樣一個豪門大小姐竟會選擇和一個“唱戲的”私奔。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裘麗琳喜歡的人叫周信芳。

京劇“麒派”藝術創始人,也是頗有名氣的京劇大師,但在當時上海的上流社會裡,周信芳再出名,也上不了檯面,更何況這個男人已經結過一次婚。

旁人無一不勸說裘麗琳:她分明可以嫁給更好的男人,享受更好的生活,然而這個倔強的女人卻堅定此生只會嫁給她愛的人,毅然放棄豪門家產,放棄顯赫的地位,也要和周信芳在一起。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裘家大小姐私奔的消息,在當時引起了極大的轟動,流言蜚語不斷,裘麗琳的母親甚至宣佈和女兒斷絕關係。

“她太勇敢了。她教會了我關於做女人的一切。”

回憶母親時,周采芹這樣說道。

邁進這段不被所有人看好的婚姻中,裘麗琳卻從未後悔過,放棄錦衣玉食的生活,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她毫無怨言的跟著丈夫在北方各省“跑碼頭”,為了讓丈夫安心唱戲,她成為他的會計,成為他的助理,替丈夫出面和不同背景的人打交道。

他們是至愛,更是知己,是最好的工作搭檔,彼此獨立卻又相互依靠。

母親的獨立,果斷,堅定,影響了周采芹的一生。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2

“要給唱戲的女兒爭口氣”

1933年,周采芹出生在周信芳巡演途中,從小耳濡目染舞臺的魅力,冥冥中就已經和舞臺結下不解之緣。

在當時,唱戲的女兒,未來似乎就一定要成為唱戲的。

但這一次又是裘麗琳打破既定,她希望孩子未來可以自己選擇自己的路,而不是走別人為她規劃好的路,要給唱戲的女兒爭口氣。

“別像其他人家的女孩子一樣,就指望著嫁妝,它只會像磨盤一樣吊在你的脖子上。你需要的是一肚子的知識,這樣你就能輕裝前進,成為一個真正獨立自主的人。”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周采芹和母親

於是,16歲那年,周采芹便獨自一人前往英國開始學習戲劇表演,也成為了第一個去英國皇家戲劇學院學習的中國人。

異國他鄉的生活並不容易,一切都是陌生的:生活方式的不同,繁重的課業,還有不加掩飾的偏見和歧視……

有外國同學直接當眾諷刺她:“你永遠不會有一個職業“,斷言她永遠不會成功,西方人的舞臺上不需要一個東方人的面孔。

面對那些否定的歧視的目光,周采芹沒有選擇逃避,她的骨子裡流淌著和母親一樣的勇敢與倔強,她給自己立下了三條嚴格的行為準則:

我要給人以好印象;

我一定不能受人欺負,很多人覺得中國人被打了也不還手,其實,欺負人的人自己才是膽小鬼,我得讓他下次欺負中國人之前先好好想一想;

我一定要深入瞭解我現在居住的這個國家的變化。

別人瞧不起她,她便以十倍百倍的努力去證明自己,只有自己,才能給自己帶來公平。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3

“從巔峰到低谷不過一夜之間”

當時西方人對東方女性有刻板影響,經常她們動手動腳,有些人忍忍就過去了,然而周采芹永遠是一耳光甩過去:

——“我不需要這些幫助也能一步步的走出來……我有我的分量,我不是一堆誰都能碰,誰都能動兩下的肉。”

——“女性一定要懂得說‘不’。”

而她確實有這個底氣,1959年,周采芹通過試鏡,隨後憑藉在舞臺劇《蘇絲黃的世界》中的出色表演,瞬間紅遍了整個英國。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甚至周采芹自己也沒想到,對於這一出並沒有什麼深度的戲來說,它所造成的轟動令人咋舌——甚至影響到倫敦的時裝界,拉直頭髮,畫東方的杏仁眼,穿旗袍成為倫敦姑娘們新的時尚。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蘇絲黃拉開了周采芹演繹之路的序幕。

1967年,她受邀參演《007之雷霆谷》,成為第一位亞裔面孔的“007邦女郎”;由她主演的話劇《以愛還愛》幾乎場場爆滿。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007之雷霆谷》

1972年,周采芹憑藉在《鬥爭對象》的出演被提名英國電影電視演員協會最佳電視演員。

與此同時,她演唱的英文版本的“第二春”一曲更在亞洲連續兩年佔據排行榜首位。

一時名利雙收,風光無限。

然而周采芹不知道的是,命運的風暴即將呼嘯著向她撲來。

一夜之間,她一無所有。

4

“40歲,什麼都沒有了,重新開始”

聽旁人建議,周采芹開始將重心轉移到投資上,然而經濟危機的到來讓她的投資徹底失敗,不僅全部積蓄化為烏有,擁有的4棟房子也都成為了浮雲,而經濟危機也讓她的演藝事業跌入低谷。

40歲那年,她從耀眼的明星變成身無分文的流浪者。

但更讓她崩潰的是,從家鄉寄來的信件中,她察覺到了那個一個可怕的事實——母親已經去世了,“我覺得我賴以生存的目標被永遠地奪走了。”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事業的失敗,親人的離開,一度擊垮了周采芹:“地鐵很髒,我走來走去,很想跳進去,做(輕生的)安娜·卡列尼娜。”

她也確實嘗試過輕生,隨後被送進精神病院,在黑暗中躺了17天,一個人在床上反覆思考求生的決心,再生的勇氣,一開始她沒有找到答案,直到看到那塊去英國前母親送她的那塊手錶:

“當我在陽光下把表捧在手心裡,看著小錶盤上那一圈閃亮的金邊時,我絲毫也不懷疑,那時我死去的媽媽在看著我,她似乎在對我說,我不應該白白浪費這個她精心創造和培育的生命。樹幹雖然被砍傷了,但大樹不能死。”

“沮喪就像是和魔鬼在跳舞,向前走五步,又後退四步,可你還是應該為那前進的一步而高興……第三步,你能體驗到的唯一感覺是懼怕,怕什麼呢?什麼。第四步,一切都是黑暗。第五步,現在對你來說最好的事是讓自己沉下去,不要覺得內疚。放鬆。”

跌倒了,就站起來,拍一拍灰,繼續向前走。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於是,40歲,重新來過。

她離開了承載自己榮耀和低谷的英國,投奔遠在美國的弟弟,開始了自己的打工生涯。當過餐館裡的服務員,當過電話接聽員,在哈佛大學管理過檔案,還到給沒錢人看病的免費診所做義工……

但即使在為生活發愁的時候,她依然堅持每天空出一點時間學習:最困難的時候,開始去學習新東西。會忘記自己的困境,也真的會有收穫。

在她的起居室裡,即使最困難的時候,最多的永遠是書,宛如一個小型的圖書館。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後來再回憶起40歲的那段時光,周采芹感慨道:40歲以前是女孩,你經歷過,才感受到內心的力量,原來我這麼強大。那是我人生的最低點,也是我最鬥志高漲,氣場最強大的時候。

自那以後,周采芹再也不曾被打倒過。

5

“我是吃開口飯的人啊”

或許有的時候身在低谷,更容易看清楚自己的內心。對於周采芹而言,一切浮華褪去,小時候和自己不親近的父親的身影竟然漸漸清晰了起來。

父親在舞臺上的唱唸做打,曾喚起她對舞臺最初的熱情,她真切的意識到,她和父親一樣:“是吃開口飯的人啊。”

表演是她的全部,舞臺是她的歸宿。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把過往的榮耀都拋開,把一切功名都拋開,將自己徹底沉澱下來。

參加戲劇運動,到哈佛上夜課,研究莎士比亞戲劇,再到成功進入塔夫茨大學的戲劇系,進入劍橋劇社……這一路,周采芹走得無比堅定。

劍橋劇社的收入其實很低,但周采芹卻沒有一句怨言。她在劇社裡呆了三年,用一場又一場精彩的演出征服了所有人。

為了掙學費和生活費,那個曾經接受鮮花掌聲的女人,卻拿著桶把劇院的椅子一張張擦乾淨。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陳沖在看完舞臺劇《金孩子》後,被周采芹的演技感動得要死:

“采芹演的曾外祖母令人難忘,她的悲情、她的執著、她的幽默、她的可笑,表現得淋漓盡致。”

始終相信,總有一些堅持,能從一寸的冰封的土地裡,培育出十萬朵怒放的薔薇。

6

“你要永遠記住你是一箇中國人”

這是去英國前,父親周信芳對周采芹說的一句話,也成為了今生今世周信芳對女兒說的最後一句話。

這句話,周采芹記了一輩子。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於是1981年,當曹禺和金山先生邀請周采芹回國執教時,她沒有半分猶豫就同意了,雖然那個時候,父母都已不在,家也沒了。

但:“我是中國的女兒”,“我是上海的女兒啊”。

那個遠渡重洋的浪子,終歸是要回家的。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周采芹和曹禺

在中央戲劇學院授課期間,周采芹打破了傳統刻板的教學方法,首次引入了“解放創作天性”訓練,後來影響了一批優秀演員,包括鞏俐在中戲的老師,曾經也是周采芹的學生。

老戲骨杜源至今還記得和周采芹的第一次見面,那個穿著牛仔褲的女人,讓大家真正感受到了什麼叫表演的“鬆弛”。

“如果你放鬆了,你就打開了想象的閘門”。這句話,杜源記憶至今。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7

“我不喜歡被稱為‘太太’”

周采芹有過兩次失敗的婚姻。

父母的愛情太理想也太美好,周采芹曾對愛情和婚姻充滿嚮往,曾一腔熱血把自己投入到兩段婚姻裡,卻都無疾而終。

於是26歲那年,周采芹做出了一個很多人都不理解的舉動:不再結婚。

“我經歷過兩次短暫的婚姻,我發覺婚姻、丈夫沒什麼意思。”

“我最不喜歡人家叫我‘太太’,我說我不是太太,你也不要叫我太太。很沉悶。我很欽佩和尊重婚姻長久的人,但我做不到,婚姻是兩個人在一起生活,互相妥協,我不是一個妥協的人,一個不妥協的人是沒有辦法跟別人住在一起的。”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周采芹是豹子,是沒辦法被“賢妻良母”這四個字所馴服的。

陳沖為情所困,覺得男人或許是當務之急時,曾經找過周采芹聊天:“她看了我一眼說,‘男人’,好像那是世界上最單調無聊的話題。”

“我得承認,男人在我的人生裡都很重要,他們按順序排列,依次為父親、兒子、朋友、情人和丈夫,但我從來都不需要他們供養。”

屬於她的真愛從來都是舞臺,就如陳沖所言:“演完後我到後臺看她,她臉上的妝和身上的服裝被淚水、汗水浸透。從她的形體動作看她有些累了,然而她的眼睛卻異常的亮,一副女人被狠狠地愛了一宿的樣子。舞臺是她的情人,她的美酒。”

對於周采芹而言,關於婚姻,每個人都有自由選擇任何一種形式,最重要的是記得取悅自己是女人一輩子的功課,生活不止愛情一種選擇。

如果一定以別人的眼光或標準來桎梏自己,認為這是你唯一的出路,這無疑是一種悲哀。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真正的獨立的女性,如周采芹,從不會因為所謂安全感匆匆投入一個人的懷抱,亦不會為了外界桎梏自己。

別人給你的能量總有一天會消失,不管是自由還是安全感,都應該是自己給自己。

8

“要有學問,要有本領,女人才能自由,隨便哪裡都能去。”

沒有穩定的長久的婚姻又如何,你看周採芹人生的後半程依然精彩的過分。

六十多歲在好萊塢照樣闖蕩出自己的一片天,陳苗指出周采芹在好萊塢是所有亞裔演員的“教母”。

吳珊卓:她在亞裔美國演員中有特殊的地位,我敢肯定采芹至少扮演過一次我們每個人的媽媽。

溫明娜:一個無比強大的人格。

周采芹不在意角色大小,每個角色都傾盡全力,演什麼像什麼,“極有生命力”。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她與溫明娜, 俞飛鴻 ,鄔君梅,盧燕 ,奚美娟一起出演的《喜福會》,成為了第一部好萊塢全亞裔陣容的里程碑之作。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藝伎回憶錄》裡,與鞏俐、章子怡、楊紫瓊同臺飆戲。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驚天魔盜團2》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幸運奶奶》

"

上個月,電影院的好片不少:

《獅子王》經典再現;

《愛寵大機密2》爆笑來襲;

《刀背藏身》江湖俠骨依舊在;

《銀河補習班》真誠的鄧超值得期待;

《跳舞吧!大象!》林育賢和開心麻花的碰撞;

《機動戰士高達NT》40年來第一部引進的《高達》……

在廝殺激烈的7月檔裡,人物傳記電影《上海的女兒》,存在感實在微弱得可憐。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7月2日,《上海的女兒》上映。

我在幾乎空蕩的影廳裡看完了整部電影,敘事手法並不算新穎突出,但當86歲的周采芹在熒幕面前,將自己跌宕起伏的一生娓娓道來時,立刻被感動得一塌糊塗。

周采芹是誰?

她是英國皇家戲劇學院第一個中國學生;

她是第一個登上英國倫敦西區舞臺主演的中國演員;

她是第一個在英國出版中英文唱片的中國歌手;

她是英國皇家戲劇學院的第一名中國院士

……

她曾在舞臺上光芒四射,卻淪落成餐廳服務員;

她曾擁有愛情,卻又失去愛情,最終選擇放棄婚姻;

她曾名利雙收,卻在一夜之間一無所有

……

她經歷過榮耀加身的絢爛,也跌落過最絕望的深淵,她的一生,正如導演陳苗所言:“這部電影的主題是自我成就,采芹的一生就是自我成就”。


1

“我為我的母親感到驕傲”

周采芹的母親裘麗琳,是上海灘赫赫有名裘天寶銀樓的三小姐,一個名副其實的大小姐。不僅樣貌出眾,才情更是不一般,作為上海社交圈的首席名媛,追求者可想而知。

但誰也沒想到,這樣一個豪門大小姐竟會選擇和一個“唱戲的”私奔。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裘麗琳喜歡的人叫周信芳。

京劇“麒派”藝術創始人,也是頗有名氣的京劇大師,但在當時上海的上流社會裡,周信芳再出名,也上不了檯面,更何況這個男人已經結過一次婚。

旁人無一不勸說裘麗琳:她分明可以嫁給更好的男人,享受更好的生活,然而這個倔強的女人卻堅定此生只會嫁給她愛的人,毅然放棄豪門家產,放棄顯赫的地位,也要和周信芳在一起。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裘家大小姐私奔的消息,在當時引起了極大的轟動,流言蜚語不斷,裘麗琳的母親甚至宣佈和女兒斷絕關係。

“她太勇敢了。她教會了我關於做女人的一切。”

回憶母親時,周采芹這樣說道。

邁進這段不被所有人看好的婚姻中,裘麗琳卻從未後悔過,放棄錦衣玉食的生活,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她毫無怨言的跟著丈夫在北方各省“跑碼頭”,為了讓丈夫安心唱戲,她成為他的會計,成為他的助理,替丈夫出面和不同背景的人打交道。

他們是至愛,更是知己,是最好的工作搭檔,彼此獨立卻又相互依靠。

母親的獨立,果斷,堅定,影響了周采芹的一生。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2

“要給唱戲的女兒爭口氣”

1933年,周采芹出生在周信芳巡演途中,從小耳濡目染舞臺的魅力,冥冥中就已經和舞臺結下不解之緣。

在當時,唱戲的女兒,未來似乎就一定要成為唱戲的。

但這一次又是裘麗琳打破既定,她希望孩子未來可以自己選擇自己的路,而不是走別人為她規劃好的路,要給唱戲的女兒爭口氣。

“別像其他人家的女孩子一樣,就指望著嫁妝,它只會像磨盤一樣吊在你的脖子上。你需要的是一肚子的知識,這樣你就能輕裝前進,成為一個真正獨立自主的人。”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周采芹和母親

於是,16歲那年,周采芹便獨自一人前往英國開始學習戲劇表演,也成為了第一個去英國皇家戲劇學院學習的中國人。

異國他鄉的生活並不容易,一切都是陌生的:生活方式的不同,繁重的課業,還有不加掩飾的偏見和歧視……

有外國同學直接當眾諷刺她:“你永遠不會有一個職業“,斷言她永遠不會成功,西方人的舞臺上不需要一個東方人的面孔。

面對那些否定的歧視的目光,周采芹沒有選擇逃避,她的骨子裡流淌著和母親一樣的勇敢與倔強,她給自己立下了三條嚴格的行為準則:

我要給人以好印象;

我一定不能受人欺負,很多人覺得中國人被打了也不還手,其實,欺負人的人自己才是膽小鬼,我得讓他下次欺負中國人之前先好好想一想;

我一定要深入瞭解我現在居住的這個國家的變化。

別人瞧不起她,她便以十倍百倍的努力去證明自己,只有自己,才能給自己帶來公平。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3

“從巔峰到低谷不過一夜之間”

當時西方人對東方女性有刻板影響,經常她們動手動腳,有些人忍忍就過去了,然而周采芹永遠是一耳光甩過去:

——“我不需要這些幫助也能一步步的走出來……我有我的分量,我不是一堆誰都能碰,誰都能動兩下的肉。”

——“女性一定要懂得說‘不’。”

而她確實有這個底氣,1959年,周采芹通過試鏡,隨後憑藉在舞臺劇《蘇絲黃的世界》中的出色表演,瞬間紅遍了整個英國。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甚至周采芹自己也沒想到,對於這一出並沒有什麼深度的戲來說,它所造成的轟動令人咋舌——甚至影響到倫敦的時裝界,拉直頭髮,畫東方的杏仁眼,穿旗袍成為倫敦姑娘們新的時尚。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蘇絲黃拉開了周采芹演繹之路的序幕。

1967年,她受邀參演《007之雷霆谷》,成為第一位亞裔面孔的“007邦女郎”;由她主演的話劇《以愛還愛》幾乎場場爆滿。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007之雷霆谷》

1972年,周采芹憑藉在《鬥爭對象》的出演被提名英國電影電視演員協會最佳電視演員。

與此同時,她演唱的英文版本的“第二春”一曲更在亞洲連續兩年佔據排行榜首位。

一時名利雙收,風光無限。

然而周采芹不知道的是,命運的風暴即將呼嘯著向她撲來。

一夜之間,她一無所有。

4

“40歲,什麼都沒有了,重新開始”

聽旁人建議,周采芹開始將重心轉移到投資上,然而經濟危機的到來讓她的投資徹底失敗,不僅全部積蓄化為烏有,擁有的4棟房子也都成為了浮雲,而經濟危機也讓她的演藝事業跌入低谷。

40歲那年,她從耀眼的明星變成身無分文的流浪者。

但更讓她崩潰的是,從家鄉寄來的信件中,她察覺到了那個一個可怕的事實——母親已經去世了,“我覺得我賴以生存的目標被永遠地奪走了。”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事業的失敗,親人的離開,一度擊垮了周采芹:“地鐵很髒,我走來走去,很想跳進去,做(輕生的)安娜·卡列尼娜。”

她也確實嘗試過輕生,隨後被送進精神病院,在黑暗中躺了17天,一個人在床上反覆思考求生的決心,再生的勇氣,一開始她沒有找到答案,直到看到那塊去英國前母親送她的那塊手錶:

“當我在陽光下把表捧在手心裡,看著小錶盤上那一圈閃亮的金邊時,我絲毫也不懷疑,那時我死去的媽媽在看著我,她似乎在對我說,我不應該白白浪費這個她精心創造和培育的生命。樹幹雖然被砍傷了,但大樹不能死。”

“沮喪就像是和魔鬼在跳舞,向前走五步,又後退四步,可你還是應該為那前進的一步而高興……第三步,你能體驗到的唯一感覺是懼怕,怕什麼呢?什麼。第四步,一切都是黑暗。第五步,現在對你來說最好的事是讓自己沉下去,不要覺得內疚。放鬆。”

跌倒了,就站起來,拍一拍灰,繼續向前走。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於是,40歲,重新來過。

她離開了承載自己榮耀和低谷的英國,投奔遠在美國的弟弟,開始了自己的打工生涯。當過餐館裡的服務員,當過電話接聽員,在哈佛大學管理過檔案,還到給沒錢人看病的免費診所做義工……

但即使在為生活發愁的時候,她依然堅持每天空出一點時間學習:最困難的時候,開始去學習新東西。會忘記自己的困境,也真的會有收穫。

在她的起居室裡,即使最困難的時候,最多的永遠是書,宛如一個小型的圖書館。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後來再回憶起40歲的那段時光,周采芹感慨道:40歲以前是女孩,你經歷過,才感受到內心的力量,原來我這麼強大。那是我人生的最低點,也是我最鬥志高漲,氣場最強大的時候。

自那以後,周采芹再也不曾被打倒過。

5

“我是吃開口飯的人啊”

或許有的時候身在低谷,更容易看清楚自己的內心。對於周采芹而言,一切浮華褪去,小時候和自己不親近的父親的身影竟然漸漸清晰了起來。

父親在舞臺上的唱唸做打,曾喚起她對舞臺最初的熱情,她真切的意識到,她和父親一樣:“是吃開口飯的人啊。”

表演是她的全部,舞臺是她的歸宿。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把過往的榮耀都拋開,把一切功名都拋開,將自己徹底沉澱下來。

參加戲劇運動,到哈佛上夜課,研究莎士比亞戲劇,再到成功進入塔夫茨大學的戲劇系,進入劍橋劇社……這一路,周采芹走得無比堅定。

劍橋劇社的收入其實很低,但周采芹卻沒有一句怨言。她在劇社裡呆了三年,用一場又一場精彩的演出征服了所有人。

為了掙學費和生活費,那個曾經接受鮮花掌聲的女人,卻拿著桶把劇院的椅子一張張擦乾淨。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陳沖在看完舞臺劇《金孩子》後,被周采芹的演技感動得要死:

“采芹演的曾外祖母令人難忘,她的悲情、她的執著、她的幽默、她的可笑,表現得淋漓盡致。”

始終相信,總有一些堅持,能從一寸的冰封的土地裡,培育出十萬朵怒放的薔薇。

6

“你要永遠記住你是一箇中國人”

這是去英國前,父親周信芳對周采芹說的一句話,也成為了今生今世周信芳對女兒說的最後一句話。

這句話,周采芹記了一輩子。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於是1981年,當曹禺和金山先生邀請周采芹回國執教時,她沒有半分猶豫就同意了,雖然那個時候,父母都已不在,家也沒了。

但:“我是中國的女兒”,“我是上海的女兒啊”。

那個遠渡重洋的浪子,終歸是要回家的。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周采芹和曹禺

在中央戲劇學院授課期間,周采芹打破了傳統刻板的教學方法,首次引入了“解放創作天性”訓練,後來影響了一批優秀演員,包括鞏俐在中戲的老師,曾經也是周采芹的學生。

老戲骨杜源至今還記得和周采芹的第一次見面,那個穿著牛仔褲的女人,讓大家真正感受到了什麼叫表演的“鬆弛”。

“如果你放鬆了,你就打開了想象的閘門”。這句話,杜源記憶至今。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7

“我不喜歡被稱為‘太太’”

周采芹有過兩次失敗的婚姻。

父母的愛情太理想也太美好,周采芹曾對愛情和婚姻充滿嚮往,曾一腔熱血把自己投入到兩段婚姻裡,卻都無疾而終。

於是26歲那年,周采芹做出了一個很多人都不理解的舉動:不再結婚。

“我經歷過兩次短暫的婚姻,我發覺婚姻、丈夫沒什麼意思。”

“我最不喜歡人家叫我‘太太’,我說我不是太太,你也不要叫我太太。很沉悶。我很欽佩和尊重婚姻長久的人,但我做不到,婚姻是兩個人在一起生活,互相妥協,我不是一個妥協的人,一個不妥協的人是沒有辦法跟別人住在一起的。”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周采芹是豹子,是沒辦法被“賢妻良母”這四個字所馴服的。

陳沖為情所困,覺得男人或許是當務之急時,曾經找過周采芹聊天:“她看了我一眼說,‘男人’,好像那是世界上最單調無聊的話題。”

“我得承認,男人在我的人生裡都很重要,他們按順序排列,依次為父親、兒子、朋友、情人和丈夫,但我從來都不需要他們供養。”

屬於她的真愛從來都是舞臺,就如陳沖所言:“演完後我到後臺看她,她臉上的妝和身上的服裝被淚水、汗水浸透。從她的形體動作看她有些累了,然而她的眼睛卻異常的亮,一副女人被狠狠地愛了一宿的樣子。舞臺是她的情人,她的美酒。”

對於周采芹而言,關於婚姻,每個人都有自由選擇任何一種形式,最重要的是記得取悅自己是女人一輩子的功課,生活不止愛情一種選擇。

如果一定以別人的眼光或標準來桎梏自己,認為這是你唯一的出路,這無疑是一種悲哀。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真正的獨立的女性,如周采芹,從不會因為所謂安全感匆匆投入一個人的懷抱,亦不會為了外界桎梏自己。

別人給你的能量總有一天會消失,不管是自由還是安全感,都應該是自己給自己。

8

“要有學問,要有本領,女人才能自由,隨便哪裡都能去。”

沒有穩定的長久的婚姻又如何,你看周採芹人生的後半程依然精彩的過分。

六十多歲在好萊塢照樣闖蕩出自己的一片天,陳苗指出周采芹在好萊塢是所有亞裔演員的“教母”。

吳珊卓:她在亞裔美國演員中有特殊的地位,我敢肯定采芹至少扮演過一次我們每個人的媽媽。

溫明娜:一個無比強大的人格。

周采芹不在意角色大小,每個角色都傾盡全力,演什麼像什麼,“極有生命力”。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她與溫明娜, 俞飛鴻 ,鄔君梅,盧燕 ,奚美娟一起出演的《喜福會》,成為了第一部好萊塢全亞裔陣容的里程碑之作。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藝伎回憶錄》裡,與鞏俐、章子怡、楊紫瓊同臺飆戲。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驚天魔盜團2》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幸運奶奶》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2001年,周采芹被授予艾美獎終生成就獎。

她的字典裡好像從來沒有退休和安分兩個字,年齡從來不是阻礙。

2007年,在接受《魯豫有約》採訪時,周采芹驕傲而坦然的談起自己的年齡:如果想做的事情都在手上,該領悟的道理都明白,該練達的人情都清楚,那流失的膠原蛋白,都是我們給時光交的學費,衰老就是成長的勳章。

"

上個月,電影院的好片不少:

《獅子王》經典再現;

《愛寵大機密2》爆笑來襲;

《刀背藏身》江湖俠骨依舊在;

《銀河補習班》真誠的鄧超值得期待;

《跳舞吧!大象!》林育賢和開心麻花的碰撞;

《機動戰士高達NT》40年來第一部引進的《高達》……

在廝殺激烈的7月檔裡,人物傳記電影《上海的女兒》,存在感實在微弱得可憐。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7月2日,《上海的女兒》上映。

我在幾乎空蕩的影廳裡看完了整部電影,敘事手法並不算新穎突出,但當86歲的周采芹在熒幕面前,將自己跌宕起伏的一生娓娓道來時,立刻被感動得一塌糊塗。

周采芹是誰?

她是英國皇家戲劇學院第一個中國學生;

她是第一個登上英國倫敦西區舞臺主演的中國演員;

她是第一個在英國出版中英文唱片的中國歌手;

她是英國皇家戲劇學院的第一名中國院士

……

她曾在舞臺上光芒四射,卻淪落成餐廳服務員;

她曾擁有愛情,卻又失去愛情,最終選擇放棄婚姻;

她曾名利雙收,卻在一夜之間一無所有

……

她經歷過榮耀加身的絢爛,也跌落過最絕望的深淵,她的一生,正如導演陳苗所言:“這部電影的主題是自我成就,采芹的一生就是自我成就”。


1

“我為我的母親感到驕傲”

周采芹的母親裘麗琳,是上海灘赫赫有名裘天寶銀樓的三小姐,一個名副其實的大小姐。不僅樣貌出眾,才情更是不一般,作為上海社交圈的首席名媛,追求者可想而知。

但誰也沒想到,這樣一個豪門大小姐竟會選擇和一個“唱戲的”私奔。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裘麗琳喜歡的人叫周信芳。

京劇“麒派”藝術創始人,也是頗有名氣的京劇大師,但在當時上海的上流社會裡,周信芳再出名,也上不了檯面,更何況這個男人已經結過一次婚。

旁人無一不勸說裘麗琳:她分明可以嫁給更好的男人,享受更好的生活,然而這個倔強的女人卻堅定此生只會嫁給她愛的人,毅然放棄豪門家產,放棄顯赫的地位,也要和周信芳在一起。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裘家大小姐私奔的消息,在當時引起了極大的轟動,流言蜚語不斷,裘麗琳的母親甚至宣佈和女兒斷絕關係。

“她太勇敢了。她教會了我關於做女人的一切。”

回憶母親時,周采芹這樣說道。

邁進這段不被所有人看好的婚姻中,裘麗琳卻從未後悔過,放棄錦衣玉食的生活,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她毫無怨言的跟著丈夫在北方各省“跑碼頭”,為了讓丈夫安心唱戲,她成為他的會計,成為他的助理,替丈夫出面和不同背景的人打交道。

他們是至愛,更是知己,是最好的工作搭檔,彼此獨立卻又相互依靠。

母親的獨立,果斷,堅定,影響了周采芹的一生。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2

“要給唱戲的女兒爭口氣”

1933年,周采芹出生在周信芳巡演途中,從小耳濡目染舞臺的魅力,冥冥中就已經和舞臺結下不解之緣。

在當時,唱戲的女兒,未來似乎就一定要成為唱戲的。

但這一次又是裘麗琳打破既定,她希望孩子未來可以自己選擇自己的路,而不是走別人為她規劃好的路,要給唱戲的女兒爭口氣。

“別像其他人家的女孩子一樣,就指望著嫁妝,它只會像磨盤一樣吊在你的脖子上。你需要的是一肚子的知識,這樣你就能輕裝前進,成為一個真正獨立自主的人。”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周采芹和母親

於是,16歲那年,周采芹便獨自一人前往英國開始學習戲劇表演,也成為了第一個去英國皇家戲劇學院學習的中國人。

異國他鄉的生活並不容易,一切都是陌生的:生活方式的不同,繁重的課業,還有不加掩飾的偏見和歧視……

有外國同學直接當眾諷刺她:“你永遠不會有一個職業“,斷言她永遠不會成功,西方人的舞臺上不需要一個東方人的面孔。

面對那些否定的歧視的目光,周采芹沒有選擇逃避,她的骨子裡流淌著和母親一樣的勇敢與倔強,她給自己立下了三條嚴格的行為準則:

我要給人以好印象;

我一定不能受人欺負,很多人覺得中國人被打了也不還手,其實,欺負人的人自己才是膽小鬼,我得讓他下次欺負中國人之前先好好想一想;

我一定要深入瞭解我現在居住的這個國家的變化。

別人瞧不起她,她便以十倍百倍的努力去證明自己,只有自己,才能給自己帶來公平。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3

“從巔峰到低谷不過一夜之間”

當時西方人對東方女性有刻板影響,經常她們動手動腳,有些人忍忍就過去了,然而周采芹永遠是一耳光甩過去:

——“我不需要這些幫助也能一步步的走出來……我有我的分量,我不是一堆誰都能碰,誰都能動兩下的肉。”

——“女性一定要懂得說‘不’。”

而她確實有這個底氣,1959年,周采芹通過試鏡,隨後憑藉在舞臺劇《蘇絲黃的世界》中的出色表演,瞬間紅遍了整個英國。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甚至周采芹自己也沒想到,對於這一出並沒有什麼深度的戲來說,它所造成的轟動令人咋舌——甚至影響到倫敦的時裝界,拉直頭髮,畫東方的杏仁眼,穿旗袍成為倫敦姑娘們新的時尚。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蘇絲黃拉開了周采芹演繹之路的序幕。

1967年,她受邀參演《007之雷霆谷》,成為第一位亞裔面孔的“007邦女郎”;由她主演的話劇《以愛還愛》幾乎場場爆滿。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007之雷霆谷》

1972年,周采芹憑藉在《鬥爭對象》的出演被提名英國電影電視演員協會最佳電視演員。

與此同時,她演唱的英文版本的“第二春”一曲更在亞洲連續兩年佔據排行榜首位。

一時名利雙收,風光無限。

然而周采芹不知道的是,命運的風暴即將呼嘯著向她撲來。

一夜之間,她一無所有。

4

“40歲,什麼都沒有了,重新開始”

聽旁人建議,周采芹開始將重心轉移到投資上,然而經濟危機的到來讓她的投資徹底失敗,不僅全部積蓄化為烏有,擁有的4棟房子也都成為了浮雲,而經濟危機也讓她的演藝事業跌入低谷。

40歲那年,她從耀眼的明星變成身無分文的流浪者。

但更讓她崩潰的是,從家鄉寄來的信件中,她察覺到了那個一個可怕的事實——母親已經去世了,“我覺得我賴以生存的目標被永遠地奪走了。”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事業的失敗,親人的離開,一度擊垮了周采芹:“地鐵很髒,我走來走去,很想跳進去,做(輕生的)安娜·卡列尼娜。”

她也確實嘗試過輕生,隨後被送進精神病院,在黑暗中躺了17天,一個人在床上反覆思考求生的決心,再生的勇氣,一開始她沒有找到答案,直到看到那塊去英國前母親送她的那塊手錶:

“當我在陽光下把表捧在手心裡,看著小錶盤上那一圈閃亮的金邊時,我絲毫也不懷疑,那時我死去的媽媽在看著我,她似乎在對我說,我不應該白白浪費這個她精心創造和培育的生命。樹幹雖然被砍傷了,但大樹不能死。”

“沮喪就像是和魔鬼在跳舞,向前走五步,又後退四步,可你還是應該為那前進的一步而高興……第三步,你能體驗到的唯一感覺是懼怕,怕什麼呢?什麼。第四步,一切都是黑暗。第五步,現在對你來說最好的事是讓自己沉下去,不要覺得內疚。放鬆。”

跌倒了,就站起來,拍一拍灰,繼續向前走。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於是,40歲,重新來過。

她離開了承載自己榮耀和低谷的英國,投奔遠在美國的弟弟,開始了自己的打工生涯。當過餐館裡的服務員,當過電話接聽員,在哈佛大學管理過檔案,還到給沒錢人看病的免費診所做義工……

但即使在為生活發愁的時候,她依然堅持每天空出一點時間學習:最困難的時候,開始去學習新東西。會忘記自己的困境,也真的會有收穫。

在她的起居室裡,即使最困難的時候,最多的永遠是書,宛如一個小型的圖書館。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後來再回憶起40歲的那段時光,周采芹感慨道:40歲以前是女孩,你經歷過,才感受到內心的力量,原來我這麼強大。那是我人生的最低點,也是我最鬥志高漲,氣場最強大的時候。

自那以後,周采芹再也不曾被打倒過。

5

“我是吃開口飯的人啊”

或許有的時候身在低谷,更容易看清楚自己的內心。對於周采芹而言,一切浮華褪去,小時候和自己不親近的父親的身影竟然漸漸清晰了起來。

父親在舞臺上的唱唸做打,曾喚起她對舞臺最初的熱情,她真切的意識到,她和父親一樣:“是吃開口飯的人啊。”

表演是她的全部,舞臺是她的歸宿。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把過往的榮耀都拋開,把一切功名都拋開,將自己徹底沉澱下來。

參加戲劇運動,到哈佛上夜課,研究莎士比亞戲劇,再到成功進入塔夫茨大學的戲劇系,進入劍橋劇社……這一路,周采芹走得無比堅定。

劍橋劇社的收入其實很低,但周采芹卻沒有一句怨言。她在劇社裡呆了三年,用一場又一場精彩的演出征服了所有人。

為了掙學費和生活費,那個曾經接受鮮花掌聲的女人,卻拿著桶把劇院的椅子一張張擦乾淨。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陳沖在看完舞臺劇《金孩子》後,被周采芹的演技感動得要死:

“采芹演的曾外祖母令人難忘,她的悲情、她的執著、她的幽默、她的可笑,表現得淋漓盡致。”

始終相信,總有一些堅持,能從一寸的冰封的土地裡,培育出十萬朵怒放的薔薇。

6

“你要永遠記住你是一箇中國人”

這是去英國前,父親周信芳對周采芹說的一句話,也成為了今生今世周信芳對女兒說的最後一句話。

這句話,周采芹記了一輩子。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於是1981年,當曹禺和金山先生邀請周采芹回國執教時,她沒有半分猶豫就同意了,雖然那個時候,父母都已不在,家也沒了。

但:“我是中國的女兒”,“我是上海的女兒啊”。

那個遠渡重洋的浪子,終歸是要回家的。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周采芹和曹禺

在中央戲劇學院授課期間,周采芹打破了傳統刻板的教學方法,首次引入了“解放創作天性”訓練,後來影響了一批優秀演員,包括鞏俐在中戲的老師,曾經也是周采芹的學生。

老戲骨杜源至今還記得和周采芹的第一次見面,那個穿著牛仔褲的女人,讓大家真正感受到了什麼叫表演的“鬆弛”。

“如果你放鬆了,你就打開了想象的閘門”。這句話,杜源記憶至今。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7

“我不喜歡被稱為‘太太’”

周采芹有過兩次失敗的婚姻。

父母的愛情太理想也太美好,周采芹曾對愛情和婚姻充滿嚮往,曾一腔熱血把自己投入到兩段婚姻裡,卻都無疾而終。

於是26歲那年,周采芹做出了一個很多人都不理解的舉動:不再結婚。

“我經歷過兩次短暫的婚姻,我發覺婚姻、丈夫沒什麼意思。”

“我最不喜歡人家叫我‘太太’,我說我不是太太,你也不要叫我太太。很沉悶。我很欽佩和尊重婚姻長久的人,但我做不到,婚姻是兩個人在一起生活,互相妥協,我不是一個妥協的人,一個不妥協的人是沒有辦法跟別人住在一起的。”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周采芹是豹子,是沒辦法被“賢妻良母”這四個字所馴服的。

陳沖為情所困,覺得男人或許是當務之急時,曾經找過周采芹聊天:“她看了我一眼說,‘男人’,好像那是世界上最單調無聊的話題。”

“我得承認,男人在我的人生裡都很重要,他們按順序排列,依次為父親、兒子、朋友、情人和丈夫,但我從來都不需要他們供養。”

屬於她的真愛從來都是舞臺,就如陳沖所言:“演完後我到後臺看她,她臉上的妝和身上的服裝被淚水、汗水浸透。從她的形體動作看她有些累了,然而她的眼睛卻異常的亮,一副女人被狠狠地愛了一宿的樣子。舞臺是她的情人,她的美酒。”

對於周采芹而言,關於婚姻,每個人都有自由選擇任何一種形式,最重要的是記得取悅自己是女人一輩子的功課,生活不止愛情一種選擇。

如果一定以別人的眼光或標準來桎梏自己,認為這是你唯一的出路,這無疑是一種悲哀。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真正的獨立的女性,如周采芹,從不會因為所謂安全感匆匆投入一個人的懷抱,亦不會為了外界桎梏自己。

別人給你的能量總有一天會消失,不管是自由還是安全感,都應該是自己給自己。

8

“要有學問,要有本領,女人才能自由,隨便哪裡都能去。”

沒有穩定的長久的婚姻又如何,你看周採芹人生的後半程依然精彩的過分。

六十多歲在好萊塢照樣闖蕩出自己的一片天,陳苗指出周采芹在好萊塢是所有亞裔演員的“教母”。

吳珊卓:她在亞裔美國演員中有特殊的地位,我敢肯定采芹至少扮演過一次我們每個人的媽媽。

溫明娜:一個無比強大的人格。

周采芹不在意角色大小,每個角色都傾盡全力,演什麼像什麼,“極有生命力”。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她與溫明娜, 俞飛鴻 ,鄔君梅,盧燕 ,奚美娟一起出演的《喜福會》,成為了第一部好萊塢全亞裔陣容的里程碑之作。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藝伎回憶錄》裡,與鞏俐、章子怡、楊紫瓊同臺飆戲。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驚天魔盜團2》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幸運奶奶》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2001年,周采芹被授予艾美獎終生成就獎。

她的字典裡好像從來沒有退休和安分兩個字,年齡從來不是阻礙。

2007年,在接受《魯豫有約》採訪時,周采芹驕傲而坦然的談起自己的年齡:如果想做的事情都在手上,該領悟的道理都明白,該練達的人情都清楚,那流失的膠原蛋白,都是我們給時光交的學費,衰老就是成長的勳章。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有記者採訪時詢問:你希望人們如何記住你?

周采芹引用莎士比亞在麥克白中的話作為回答:“生命不過是一個行走的影子,一個在舞臺上指手畫腳的伶人,登場片刻就在無聲無嗅中消失了。”

除非是超級巨星,超級偉人,否則很快就會被遺忘。我們盡興生活,不是為了讓別人記住,只是為了不辜負自己,不辜負此生:

“我至今還沒有教會自己相信命運”。

86歲,依然未來可期。

"

上個月,電影院的好片不少:

《獅子王》經典再現;

《愛寵大機密2》爆笑來襲;

《刀背藏身》江湖俠骨依舊在;

《銀河補習班》真誠的鄧超值得期待;

《跳舞吧!大象!》林育賢和開心麻花的碰撞;

《機動戰士高達NT》40年來第一部引進的《高達》……

在廝殺激烈的7月檔裡,人物傳記電影《上海的女兒》,存在感實在微弱得可憐。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7月2日,《上海的女兒》上映。

我在幾乎空蕩的影廳裡看完了整部電影,敘事手法並不算新穎突出,但當86歲的周采芹在熒幕面前,將自己跌宕起伏的一生娓娓道來時,立刻被感動得一塌糊塗。

周采芹是誰?

她是英國皇家戲劇學院第一個中國學生;

她是第一個登上英國倫敦西區舞臺主演的中國演員;

她是第一個在英國出版中英文唱片的中國歌手;

她是英國皇家戲劇學院的第一名中國院士

……

她曾在舞臺上光芒四射,卻淪落成餐廳服務員;

她曾擁有愛情,卻又失去愛情,最終選擇放棄婚姻;

她曾名利雙收,卻在一夜之間一無所有

……

她經歷過榮耀加身的絢爛,也跌落過最絕望的深淵,她的一生,正如導演陳苗所言:“這部電影的主題是自我成就,采芹的一生就是自我成就”。


1

“我為我的母親感到驕傲”

周采芹的母親裘麗琳,是上海灘赫赫有名裘天寶銀樓的三小姐,一個名副其實的大小姐。不僅樣貌出眾,才情更是不一般,作為上海社交圈的首席名媛,追求者可想而知。

但誰也沒想到,這樣一個豪門大小姐竟會選擇和一個“唱戲的”私奔。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裘麗琳喜歡的人叫周信芳。

京劇“麒派”藝術創始人,也是頗有名氣的京劇大師,但在當時上海的上流社會裡,周信芳再出名,也上不了檯面,更何況這個男人已經結過一次婚。

旁人無一不勸說裘麗琳:她分明可以嫁給更好的男人,享受更好的生活,然而這個倔強的女人卻堅定此生只會嫁給她愛的人,毅然放棄豪門家產,放棄顯赫的地位,也要和周信芳在一起。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裘家大小姐私奔的消息,在當時引起了極大的轟動,流言蜚語不斷,裘麗琳的母親甚至宣佈和女兒斷絕關係。

“她太勇敢了。她教會了我關於做女人的一切。”

回憶母親時,周采芹這樣說道。

邁進這段不被所有人看好的婚姻中,裘麗琳卻從未後悔過,放棄錦衣玉食的生活,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她毫無怨言的跟著丈夫在北方各省“跑碼頭”,為了讓丈夫安心唱戲,她成為他的會計,成為他的助理,替丈夫出面和不同背景的人打交道。

他們是至愛,更是知己,是最好的工作搭檔,彼此獨立卻又相互依靠。

母親的獨立,果斷,堅定,影響了周采芹的一生。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2

“要給唱戲的女兒爭口氣”

1933年,周采芹出生在周信芳巡演途中,從小耳濡目染舞臺的魅力,冥冥中就已經和舞臺結下不解之緣。

在當時,唱戲的女兒,未來似乎就一定要成為唱戲的。

但這一次又是裘麗琳打破既定,她希望孩子未來可以自己選擇自己的路,而不是走別人為她規劃好的路,要給唱戲的女兒爭口氣。

“別像其他人家的女孩子一樣,就指望著嫁妝,它只會像磨盤一樣吊在你的脖子上。你需要的是一肚子的知識,這樣你就能輕裝前進,成為一個真正獨立自主的人。”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周采芹和母親

於是,16歲那年,周采芹便獨自一人前往英國開始學習戲劇表演,也成為了第一個去英國皇家戲劇學院學習的中國人。

異國他鄉的生活並不容易,一切都是陌生的:生活方式的不同,繁重的課業,還有不加掩飾的偏見和歧視……

有外國同學直接當眾諷刺她:“你永遠不會有一個職業“,斷言她永遠不會成功,西方人的舞臺上不需要一個東方人的面孔。

面對那些否定的歧視的目光,周采芹沒有選擇逃避,她的骨子裡流淌著和母親一樣的勇敢與倔強,她給自己立下了三條嚴格的行為準則:

我要給人以好印象;

我一定不能受人欺負,很多人覺得中國人被打了也不還手,其實,欺負人的人自己才是膽小鬼,我得讓他下次欺負中國人之前先好好想一想;

我一定要深入瞭解我現在居住的這個國家的變化。

別人瞧不起她,她便以十倍百倍的努力去證明自己,只有自己,才能給自己帶來公平。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3

“從巔峰到低谷不過一夜之間”

當時西方人對東方女性有刻板影響,經常她們動手動腳,有些人忍忍就過去了,然而周采芹永遠是一耳光甩過去:

——“我不需要這些幫助也能一步步的走出來……我有我的分量,我不是一堆誰都能碰,誰都能動兩下的肉。”

——“女性一定要懂得說‘不’。”

而她確實有這個底氣,1959年,周采芹通過試鏡,隨後憑藉在舞臺劇《蘇絲黃的世界》中的出色表演,瞬間紅遍了整個英國。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甚至周采芹自己也沒想到,對於這一出並沒有什麼深度的戲來說,它所造成的轟動令人咋舌——甚至影響到倫敦的時裝界,拉直頭髮,畫東方的杏仁眼,穿旗袍成為倫敦姑娘們新的時尚。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蘇絲黃拉開了周采芹演繹之路的序幕。

1967年,她受邀參演《007之雷霆谷》,成為第一位亞裔面孔的“007邦女郎”;由她主演的話劇《以愛還愛》幾乎場場爆滿。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007之雷霆谷》

1972年,周采芹憑藉在《鬥爭對象》的出演被提名英國電影電視演員協會最佳電視演員。

與此同時,她演唱的英文版本的“第二春”一曲更在亞洲連續兩年佔據排行榜首位。

一時名利雙收,風光無限。

然而周采芹不知道的是,命運的風暴即將呼嘯著向她撲來。

一夜之間,她一無所有。

4

“40歲,什麼都沒有了,重新開始”

聽旁人建議,周采芹開始將重心轉移到投資上,然而經濟危機的到來讓她的投資徹底失敗,不僅全部積蓄化為烏有,擁有的4棟房子也都成為了浮雲,而經濟危機也讓她的演藝事業跌入低谷。

40歲那年,她從耀眼的明星變成身無分文的流浪者。

但更讓她崩潰的是,從家鄉寄來的信件中,她察覺到了那個一個可怕的事實——母親已經去世了,“我覺得我賴以生存的目標被永遠地奪走了。”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事業的失敗,親人的離開,一度擊垮了周采芹:“地鐵很髒,我走來走去,很想跳進去,做(輕生的)安娜·卡列尼娜。”

她也確實嘗試過輕生,隨後被送進精神病院,在黑暗中躺了17天,一個人在床上反覆思考求生的決心,再生的勇氣,一開始她沒有找到答案,直到看到那塊去英國前母親送她的那塊手錶:

“當我在陽光下把表捧在手心裡,看著小錶盤上那一圈閃亮的金邊時,我絲毫也不懷疑,那時我死去的媽媽在看著我,她似乎在對我說,我不應該白白浪費這個她精心創造和培育的生命。樹幹雖然被砍傷了,但大樹不能死。”

“沮喪就像是和魔鬼在跳舞,向前走五步,又後退四步,可你還是應該為那前進的一步而高興……第三步,你能體驗到的唯一感覺是懼怕,怕什麼呢?什麼。第四步,一切都是黑暗。第五步,現在對你來說最好的事是讓自己沉下去,不要覺得內疚。放鬆。”

跌倒了,就站起來,拍一拍灰,繼續向前走。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於是,40歲,重新來過。

她離開了承載自己榮耀和低谷的英國,投奔遠在美國的弟弟,開始了自己的打工生涯。當過餐館裡的服務員,當過電話接聽員,在哈佛大學管理過檔案,還到給沒錢人看病的免費診所做義工……

但即使在為生活發愁的時候,她依然堅持每天空出一點時間學習:最困難的時候,開始去學習新東西。會忘記自己的困境,也真的會有收穫。

在她的起居室裡,即使最困難的時候,最多的永遠是書,宛如一個小型的圖書館。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後來再回憶起40歲的那段時光,周采芹感慨道:40歲以前是女孩,你經歷過,才感受到內心的力量,原來我這麼強大。那是我人生的最低點,也是我最鬥志高漲,氣場最強大的時候。

自那以後,周采芹再也不曾被打倒過。

5

“我是吃開口飯的人啊”

或許有的時候身在低谷,更容易看清楚自己的內心。對於周采芹而言,一切浮華褪去,小時候和自己不親近的父親的身影竟然漸漸清晰了起來。

父親在舞臺上的唱唸做打,曾喚起她對舞臺最初的熱情,她真切的意識到,她和父親一樣:“是吃開口飯的人啊。”

表演是她的全部,舞臺是她的歸宿。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把過往的榮耀都拋開,把一切功名都拋開,將自己徹底沉澱下來。

參加戲劇運動,到哈佛上夜課,研究莎士比亞戲劇,再到成功進入塔夫茨大學的戲劇系,進入劍橋劇社……這一路,周采芹走得無比堅定。

劍橋劇社的收入其實很低,但周采芹卻沒有一句怨言。她在劇社裡呆了三年,用一場又一場精彩的演出征服了所有人。

為了掙學費和生活費,那個曾經接受鮮花掌聲的女人,卻拿著桶把劇院的椅子一張張擦乾淨。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陳沖在看完舞臺劇《金孩子》後,被周采芹的演技感動得要死:

“采芹演的曾外祖母令人難忘,她的悲情、她的執著、她的幽默、她的可笑,表現得淋漓盡致。”

始終相信,總有一些堅持,能從一寸的冰封的土地裡,培育出十萬朵怒放的薔薇。

6

“你要永遠記住你是一箇中國人”

這是去英國前,父親周信芳對周采芹說的一句話,也成為了今生今世周信芳對女兒說的最後一句話。

這句話,周采芹記了一輩子。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於是1981年,當曹禺和金山先生邀請周采芹回國執教時,她沒有半分猶豫就同意了,雖然那個時候,父母都已不在,家也沒了。

但:“我是中國的女兒”,“我是上海的女兒啊”。

那個遠渡重洋的浪子,終歸是要回家的。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周采芹和曹禺

在中央戲劇學院授課期間,周采芹打破了傳統刻板的教學方法,首次引入了“解放創作天性”訓練,後來影響了一批優秀演員,包括鞏俐在中戲的老師,曾經也是周采芹的學生。

老戲骨杜源至今還記得和周采芹的第一次見面,那個穿著牛仔褲的女人,讓大家真正感受到了什麼叫表演的“鬆弛”。

“如果你放鬆了,你就打開了想象的閘門”。這句話,杜源記憶至今。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7

“我不喜歡被稱為‘太太’”

周采芹有過兩次失敗的婚姻。

父母的愛情太理想也太美好,周采芹曾對愛情和婚姻充滿嚮往,曾一腔熱血把自己投入到兩段婚姻裡,卻都無疾而終。

於是26歲那年,周采芹做出了一個很多人都不理解的舉動:不再結婚。

“我經歷過兩次短暫的婚姻,我發覺婚姻、丈夫沒什麼意思。”

“我最不喜歡人家叫我‘太太’,我說我不是太太,你也不要叫我太太。很沉悶。我很欽佩和尊重婚姻長久的人,但我做不到,婚姻是兩個人在一起生活,互相妥協,我不是一個妥協的人,一個不妥協的人是沒有辦法跟別人住在一起的。”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周采芹是豹子,是沒辦法被“賢妻良母”這四個字所馴服的。

陳沖為情所困,覺得男人或許是當務之急時,曾經找過周采芹聊天:“她看了我一眼說,‘男人’,好像那是世界上最單調無聊的話題。”

“我得承認,男人在我的人生裡都很重要,他們按順序排列,依次為父親、兒子、朋友、情人和丈夫,但我從來都不需要他們供養。”

屬於她的真愛從來都是舞臺,就如陳沖所言:“演完後我到後臺看她,她臉上的妝和身上的服裝被淚水、汗水浸透。從她的形體動作看她有些累了,然而她的眼睛卻異常的亮,一副女人被狠狠地愛了一宿的樣子。舞臺是她的情人,她的美酒。”

對於周采芹而言,關於婚姻,每個人都有自由選擇任何一種形式,最重要的是記得取悅自己是女人一輩子的功課,生活不止愛情一種選擇。

如果一定以別人的眼光或標準來桎梏自己,認為這是你唯一的出路,這無疑是一種悲哀。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真正的獨立的女性,如周采芹,從不會因為所謂安全感匆匆投入一個人的懷抱,亦不會為了外界桎梏自己。

別人給你的能量總有一天會消失,不管是自由還是安全感,都應該是自己給自己。

8

“要有學問,要有本領,女人才能自由,隨便哪裡都能去。”

沒有穩定的長久的婚姻又如何,你看周採芹人生的後半程依然精彩的過分。

六十多歲在好萊塢照樣闖蕩出自己的一片天,陳苗指出周采芹在好萊塢是所有亞裔演員的“教母”。

吳珊卓:她在亞裔美國演員中有特殊的地位,我敢肯定采芹至少扮演過一次我們每個人的媽媽。

溫明娜:一個無比強大的人格。

周采芹不在意角色大小,每個角色都傾盡全力,演什麼像什麼,“極有生命力”。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她與溫明娜, 俞飛鴻 ,鄔君梅,盧燕 ,奚美娟一起出演的《喜福會》,成為了第一部好萊塢全亞裔陣容的里程碑之作。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藝伎回憶錄》裡,與鞏俐、章子怡、楊紫瓊同臺飆戲。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驚天魔盜團2》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幸運奶奶》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2001年,周采芹被授予艾美獎終生成就獎。

她的字典裡好像從來沒有退休和安分兩個字,年齡從來不是阻礙。

2007年,在接受《魯豫有約》採訪時,周采芹驕傲而坦然的談起自己的年齡:如果想做的事情都在手上,該領悟的道理都明白,該練達的人情都清楚,那流失的膠原蛋白,都是我們給時光交的學費,衰老就是成長的勳章。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有記者採訪時詢問:你希望人們如何記住你?

周采芹引用莎士比亞在麥克白中的話作為回答:“生命不過是一個行走的影子,一個在舞臺上指手畫腳的伶人,登場片刻就在無聲無嗅中消失了。”

除非是超級巨星,超級偉人,否則很快就會被遺忘。我們盡興生活,不是為了讓別人記住,只是為了不辜負自己,不辜負此生:

“我至今還沒有教會自己相信命運”。

86歲,依然未來可期。

從當紅明星變成服務員,婚姻失敗、破產……她還是不信命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