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走出93名大學生,安徽小村莊變高考村,舉全村之力建希望小學'

"

安徽省舒城縣萬佛湖鎮上,有一座面積不足5平方公里的小村莊。而在這不足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聚集著508戶農家,其中近五分之一的農家是建檔立卡的貧困戶。

但就是這樣一座村莊,卻在近十年間走出了93名大學生。這村莊的名字叫做閘口村,一個平凡卻又偉大的名字。

"

安徽省舒城縣萬佛湖鎮上,有一座面積不足5平方公里的小村莊。而在這不足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聚集著508戶農家,其中近五分之一的農家是建檔立卡的貧困戶。

但就是這樣一座村莊,卻在近十年間走出了93名大學生。這村莊的名字叫做閘口村,一個平凡卻又偉大的名字。

10年走出93名大學生,安徽小村莊變高考村,舉全村之力建希望小學

舉全村之力,建希望小學

閘口村一直以來都有一座村小,只是曾今的村小,硬件設施落後,教學基礎差,導致閘口村小學的教學質量變差。

“以前村裡的學校租用的民社,房屋破舊,課桌損毀嚴重,缺乏教學儀器,沒有像樣的操場。”閘口村村民張家增說道。

沒有一個好的環境,孩子們如何能好好學習?教育乃是根本,說什麼也不能虧待了孩子。抱著這樣的想法,閘口村的村民們就有了一個想要為孩子們建一所新的學校的打算。

可是,建學校就需要錢,而閘口村最缺的也是錢。

閘口村,地處大別山山區,整個村子不僅教育資源匱乏,連帶著整個村子的村民收入都不高。村民的一年收入,也只能供養一家人的生活罷了。

“都說窮屋難出金鳳凰,沒有一個乾淨、舒適的環境,孩子們又怎麼能夠安心地讀書呢!”閘口村的村幹部在瞭解了村民的想法之後,深表認同。

他們首先帶頭在村裡進行募捐,隨後早出晚歸,四處奔波,為村裡的希望小學募集善款。終於,在2017年,閘口村的希望小學建造完成。

"

安徽省舒城縣萬佛湖鎮上,有一座面積不足5平方公里的小村莊。而在這不足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聚集著508戶農家,其中近五分之一的農家是建檔立卡的貧困戶。

但就是這樣一座村莊,卻在近十年間走出了93名大學生。這村莊的名字叫做閘口村,一個平凡卻又偉大的名字。

10年走出93名大學生,安徽小村莊變高考村,舉全村之力建希望小學

舉全村之力,建希望小學

閘口村一直以來都有一座村小,只是曾今的村小,硬件設施落後,教學基礎差,導致閘口村小學的教學質量變差。

“以前村裡的學校租用的民社,房屋破舊,課桌損毀嚴重,缺乏教學儀器,沒有像樣的操場。”閘口村村民張家增說道。

沒有一個好的環境,孩子們如何能好好學習?教育乃是根本,說什麼也不能虧待了孩子。抱著這樣的想法,閘口村的村民們就有了一個想要為孩子們建一所新的學校的打算。

可是,建學校就需要錢,而閘口村最缺的也是錢。

閘口村,地處大別山山區,整個村子不僅教育資源匱乏,連帶著整個村子的村民收入都不高。村民的一年收入,也只能供養一家人的生活罷了。

“都說窮屋難出金鳳凰,沒有一個乾淨、舒適的環境,孩子們又怎麼能夠安心地讀書呢!”閘口村的村幹部在瞭解了村民的想法之後,深表認同。

他們首先帶頭在村裡進行募捐,隨後早出晚歸,四處奔波,為村裡的希望小學募集善款。終於,在2017年,閘口村的希望小學建造完成。

10年走出93名大學生,安徽小村莊變高考村,舉全村之力建希望小學

“老”幫“新”,愛心幫扶,一代傳一代

閘口村的村民們自己本身文化程度不高,更沒有多餘的錢去幫助孩子們去上城裡的補習班。看著孩子的學習成績不能提升,村子裡的村民也變得焦急起來。

而村幹部潘定玉也在第一時間知道了村民那焦急的心,他也是心思急轉。

高中三年是關鍵,學習壓力大,任務繁重,而高考也是這些村民心中的希望,一個鯉魚躍龍門的希望。

看著眼前愁眉苦臉的村民,潘定玉心中有了一個想法,既然請不起外面的老師,那麼為什麼不請咱們“自己”的老師?

"

安徽省舒城縣萬佛湖鎮上,有一座面積不足5平方公里的小村莊。而在這不足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聚集著508戶農家,其中近五分之一的農家是建檔立卡的貧困戶。

但就是這樣一座村莊,卻在近十年間走出了93名大學生。這村莊的名字叫做閘口村,一個平凡卻又偉大的名字。

10年走出93名大學生,安徽小村莊變高考村,舉全村之力建希望小學

舉全村之力,建希望小學

閘口村一直以來都有一座村小,只是曾今的村小,硬件設施落後,教學基礎差,導致閘口村小學的教學質量變差。

“以前村裡的學校租用的民社,房屋破舊,課桌損毀嚴重,缺乏教學儀器,沒有像樣的操場。”閘口村村民張家增說道。

沒有一個好的環境,孩子們如何能好好學習?教育乃是根本,說什麼也不能虧待了孩子。抱著這樣的想法,閘口村的村民們就有了一個想要為孩子們建一所新的學校的打算。

可是,建學校就需要錢,而閘口村最缺的也是錢。

閘口村,地處大別山山區,整個村子不僅教育資源匱乏,連帶著整個村子的村民收入都不高。村民的一年收入,也只能供養一家人的生活罷了。

“都說窮屋難出金鳳凰,沒有一個乾淨、舒適的環境,孩子們又怎麼能夠安心地讀書呢!”閘口村的村幹部在瞭解了村民的想法之後,深表認同。

他們首先帶頭在村裡進行募捐,隨後早出晚歸,四處奔波,為村裡的希望小學募集善款。終於,在2017年,閘口村的希望小學建造完成。

10年走出93名大學生,安徽小村莊變高考村,舉全村之力建希望小學

“老”幫“新”,愛心幫扶,一代傳一代

閘口村的村民們自己本身文化程度不高,更沒有多餘的錢去幫助孩子們去上城裡的補習班。看著孩子的學習成績不能提升,村子裡的村民也變得焦急起來。

而村幹部潘定玉也在第一時間知道了村民那焦急的心,他也是心思急轉。

高中三年是關鍵,學習壓力大,任務繁重,而高考也是這些村民心中的希望,一個鯉魚躍龍門的希望。

看著眼前愁眉苦臉的村民,潘定玉心中有了一個想法,既然請不起外面的老師,那麼為什麼不請咱們“自己”的老師?

10年走出93名大學生,安徽小村莊變高考村,舉全村之力建希望小學

清華大學研究生潘祖江成為了潘定玉的第一個“目標”。

身為清華大學的研究生,潘祖江本身就是所有閘口村孩子們的偶像兼榜樣。而現在潘祖江又有了一個新的身份,那就是閘口村孩子們的假期學業輔導老師。

有了第一個,就會有第二個,就這樣一個又一個從閘口村走出去的大學生,紛紛又回到了這裡。中國海洋大學的徐祖雲、中國地質大學的方青、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廖自超……他們回到閘口村,幫村中的學子排憂解難,讓他們少走一些彎路。

一代傳一代,一代幫一代,一代帶一代,生生不息,使得閘口村從一個落後的小山村搖身一變成為一個“高考”大村,更使得十年間,從這座小山村走出整整93名大學生。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