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男孩哄小侄子舉高高,撞上吊扇重傷離世'

"

廣東東莞,發生了一件令人感到痛心的案件。黃某帶著孩子們去舅舅家幫忙摘荔枝,黃某等到僅有8個月大的兒子小強睡著之後,因為擔心其中暑,便讓女兒把小強放在果園內的房間歇息,自己就暫時離開了。

"

廣東東莞,發生了一件令人感到痛心的案件。黃某帶著孩子們去舅舅家幫忙摘荔枝,黃某等到僅有8個月大的兒子小強睡著之後,因為擔心其中暑,便讓女兒把小強放在果園內的房間歇息,自己就暫時離開了。

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男孩哄小侄子舉高高,撞上吊扇重傷離世

黃某離開不久之後,小強就醒來了,在這之後一直哭鬧不止。而親戚家的一位15歲少年文某此時恰好在房間內,因為當時無監護人在場,於是文某便把小強抱起來玩舉高高,想要通過這種方式來止哭。可沒想到的是,小強在被舉高的時候頭頂碰到了飛速旋轉的風扇葉,並因此而受傷。經過醫院診斷後,小強被確診為重度顱腦損傷,後小強因傷勢過重而不幸離世。

"

廣東東莞,發生了一件令人感到痛心的案件。黃某帶著孩子們去舅舅家幫忙摘荔枝,黃某等到僅有8個月大的兒子小強睡著之後,因為擔心其中暑,便讓女兒把小強放在果園內的房間歇息,自己就暫時離開了。

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男孩哄小侄子舉高高,撞上吊扇重傷離世

黃某離開不久之後,小強就醒來了,在這之後一直哭鬧不止。而親戚家的一位15歲少年文某此時恰好在房間內,因為當時無監護人在場,於是文某便把小強抱起來玩舉高高,想要通過這種方式來止哭。可沒想到的是,小強在被舉高的時候頭頂碰到了飛速旋轉的風扇葉,並因此而受傷。經過醫院診斷後,小強被確診為重度顱腦損傷,後小強因傷勢過重而不幸離世。

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男孩哄小侄子舉高高,撞上吊扇重傷離世

近日,東莞中院正式判決了該案件,承辦法官認為,現年15歲的少年文某雖是限制民事能力人,但是已經具備基本的常識,應該明白做出舉高的行為會給嬰孩帶來怎樣的危害。因此,法院判決文某承擔百分之七十的責任,百分之三十的責任則由小強的監護人承擔,正是因為小強的母親黃某照看不周,這才有了後面的悲劇。

其實,不止是文某,許多家長在哄孩子的時候,都喜歡用舉高高的方式,去哄孩子開心。但家長殊不知,看似常見的舉動卻隱伏著巨大的危機。

"

廣東東莞,發生了一件令人感到痛心的案件。黃某帶著孩子們去舅舅家幫忙摘荔枝,黃某等到僅有8個月大的兒子小強睡著之後,因為擔心其中暑,便讓女兒把小強放在果園內的房間歇息,自己就暫時離開了。

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男孩哄小侄子舉高高,撞上吊扇重傷離世

黃某離開不久之後,小強就醒來了,在這之後一直哭鬧不止。而親戚家的一位15歲少年文某此時恰好在房間內,因為當時無監護人在場,於是文某便把小強抱起來玩舉高高,想要通過這種方式來止哭。可沒想到的是,小強在被舉高的時候頭頂碰到了飛速旋轉的風扇葉,並因此而受傷。經過醫院診斷後,小強被確診為重度顱腦損傷,後小強因傷勢過重而不幸離世。

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男孩哄小侄子舉高高,撞上吊扇重傷離世

近日,東莞中院正式判決了該案件,承辦法官認為,現年15歲的少年文某雖是限制民事能力人,但是已經具備基本的常識,應該明白做出舉高的行為會給嬰孩帶來怎樣的危害。因此,法院判決文某承擔百分之七十的責任,百分之三十的責任則由小強的監護人承擔,正是因為小強的母親黃某照看不周,這才有了後面的悲劇。

其實,不止是文某,許多家長在哄孩子的時候,都喜歡用舉高高的方式,去哄孩子開心。但家長殊不知,看似常見的舉動卻隱伏著巨大的危機。

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男孩哄小侄子舉高高,撞上吊扇重傷離世

1、 容易摔傷:在舉高高的時候,萬一家長不慎脫手或者是沒有及時地接住孩子,那麼在沒有任何緩衝的情況下,孩子跌落在地,就特別容易導致流血骨折甚至是顱腦損傷。因此為了保險起見,家長們不要採取舉高高的方式去哄孩子。

2、 容易引發嬰兒搖晃綜合徵:嬰孩的頸部比較柔弱,暫時無法支撐頭部的重量。因此在持續不斷的搖晃下,容易引發嬰孩腦震盪、視網膜出血等,甚至是死亡。當然,輕微的搖晃對於嬰孩來說是有益處的,但用力的搖晃卻是不可取的。

"

廣東東莞,發生了一件令人感到痛心的案件。黃某帶著孩子們去舅舅家幫忙摘荔枝,黃某等到僅有8個月大的兒子小強睡著之後,因為擔心其中暑,便讓女兒把小強放在果園內的房間歇息,自己就暫時離開了。

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男孩哄小侄子舉高高,撞上吊扇重傷離世

黃某離開不久之後,小強就醒來了,在這之後一直哭鬧不止。而親戚家的一位15歲少年文某此時恰好在房間內,因為當時無監護人在場,於是文某便把小強抱起來玩舉高高,想要通過這種方式來止哭。可沒想到的是,小強在被舉高的時候頭頂碰到了飛速旋轉的風扇葉,並因此而受傷。經過醫院診斷後,小強被確診為重度顱腦損傷,後小強因傷勢過重而不幸離世。

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男孩哄小侄子舉高高,撞上吊扇重傷離世

近日,東莞中院正式判決了該案件,承辦法官認為,現年15歲的少年文某雖是限制民事能力人,但是已經具備基本的常識,應該明白做出舉高的行為會給嬰孩帶來怎樣的危害。因此,法院判決文某承擔百分之七十的責任,百分之三十的責任則由小強的監護人承擔,正是因為小強的母親黃某照看不周,這才有了後面的悲劇。

其實,不止是文某,許多家長在哄孩子的時候,都喜歡用舉高高的方式,去哄孩子開心。但家長殊不知,看似常見的舉動卻隱伏著巨大的危機。

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男孩哄小侄子舉高高,撞上吊扇重傷離世

1、 容易摔傷:在舉高高的時候,萬一家長不慎脫手或者是沒有及時地接住孩子,那麼在沒有任何緩衝的情況下,孩子跌落在地,就特別容易導致流血骨折甚至是顱腦損傷。因此為了保險起見,家長們不要採取舉高高的方式去哄孩子。

2、 容易引發嬰兒搖晃綜合徵:嬰孩的頸部比較柔弱,暫時無法支撐頭部的重量。因此在持續不斷的搖晃下,容易引發嬰孩腦震盪、視網膜出血等,甚至是死亡。當然,輕微的搖晃對於嬰孩來說是有益處的,但用力的搖晃卻是不可取的。

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男孩哄小侄子舉高高,撞上吊扇重傷離世

3、 容易發生碰撞:家長在把孩子拋向空中的時候,孩子的頭部容易和吊燈、吊扇、天花板等發生撞擊,萬一相撞的力度過大,後果不堪設想。

當然,想要避免孩子遭遇意外,家長們身為孩子的監護人自然是責任重大。本案中的黃某,倘若能夠在小強睡覺的時候陪伴在他的身邊,想必也就不會有接下來的這一連串意外。黃某的悲痛心情我們可以理解,但她是否有反省過自己的失職?是否盡到了自己的監護責任?

可能有的家長會說,他們無法做到時刻陪伴在孩子身邊。的確,想要做到寸步不離是不可能的,但是,我們依舊可以通過其他的方式去杜絕意外的發生,例如,當自己離開的時候,叮囑其他的家長照看嬰孩,而不是讓未成年人去看管孩子。當孩子哭鬧的時候,讓其他家長及時地通知自己,自己親力親為地去照料孩子,絕不假手於人,那麼意外發生的機率就會大大降低。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