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智商零情商負社會商,我們一直在批量生產著這樣的“傻瓜”

不完美媽媽 自閉症 服裝 大學 精神病 林汀物語 2019-07-05

說明:本文首發公眾號“林汀物語”,圖片來源網絡。

高智商零情商負社會商,我們一直在批量生產著這樣的“傻瓜”

功能越高就越好嗎

前不久去常州開會,席間孫老師講了一個故事:某星兒智商很高,一路順風順水地讀到了博士。有天他心血來潮,跑到美國大使館對裡面的工作人員說:你們的反恐條例有漏洞。結果可想而知,他被拘留了。父母去看他時,他穿著一雙拖鞋,頭髮很長,衣服還算整潔,但是一幅可憐巴巴的樣子,讓人甚是心酸。這孩子算是高功能的孩子,但是情商甚低,如若不是這般,也不會犯如此之錯誤。

幾年前一個年會,邀請了當地很名的一位星兒及全家參加。會後,我看見那位星兒過來,友好地問了句:你是XXX吧。他沒有立馬回答,而是三步並兩步衝到了我面前,男性氣息撲面而來,我本能地往後退了退。“是的,你是XX媽吧“。當時他離我的直線距離應該不到1米,如果不是因為知道他是星兒,我直接的反應就是防禦。

這位星兒大學畢業,各方面都不錯,圈內圈外都是名人。但是接觸的那剎那,直覺告訴我他的社交能力較弱,與人交往無法掌握恰當的社交距離。

所謂社交距離是:

根據美國西北大學愛德華.T.霍爾博爾博士關於“人體近身學”的研究成果,人與人之間有著看不見但實際存在的界限,這就是個人領域的意識。因此,根據空間距離,也可以推斷出人們之間的交往關係。一般來說,交際中空間距離可以分以下四種:

1.親密距離

親密距離在45釐米以內,屬於私下情境,多用於情侶或夫妻間,也可以用於父母與子女之間或知心朋友間。兩位成年男子間一般不採用此距離,但兩位女性知己間往往喜歡以這種距離交往。親密距離屬於很敏感的領域,交往時要特別注意,不要輕易地採用親密距離。

2.私人距離

私人距離一般在45釐米到120釐米之間,表現為伸手可以握到對方的手,但不易接觸到對方的身體,這一距離對討論個人問題是很合適的,因為它減少了直接的身體接觸,能使相互關係有一定分寸感,一般的朋友交談多采用這一距離。

3.社交距離

社交距離大約在120釐米到360釐米之間,屬於禮節上較正式的交往關係。表現出交往的正式性和莊重性。辦公室裡的工作人員多采用這種距離交談,在小型招待會上,與沒有過多交往的人打招呼可採用此距離。

4.公共距離

公共距離指大於360釐米的空間距離,正式場合中一般適用於演講者與聽眾。

在公關活動中,根據公關活動的對象和目的,選擇和保持合適的距離是極為重要的。

“一根筋”是星兒的典型特徵,說好聽點是“單純”,說難聽點就是“傻”。憨厚點的傻人,也許大家寬容地說聲“小傻瓜”,那些舉止易衝動、情緒易失控的“小傻瓜”,大家會有個專業的代名詞“精神病”。

對於低功能的孩子,口不能言,手不能語,也許只是在有限的範圍給周遭人帶來麻煩,或者引來不必要的紛爭,這種麻煩一般是被動的。但是對於那些擁有高智商而情商較低社會商為負數的星兒而言,這種功能有可能引發的是主動性災難。那麼,他們被操控、被誤導的可能性也會更大。

一段視頻引發的“社會性”思考

剛過去的自閉症日,甄嶽來老師接受某頻道採訪錄製了一段視頻,反覆提到一個概念“社會性”,意思提醒大家,在訓練之初,我們一定要搞清楚我們訓練的目標是什麼,我們的根基是什麼,然後才要有選擇性地去給孩子有針對性的訓練,這段話本人非常認可,於是通過群推薦給了其他家長。

沒想到一些家長和老師就甄老師所說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先不管認識對與否,但是這種敢於質疑的精神讓我非常欣賞,不迷信權威,不盲從專家,首先在認識上就是一種平等,那麼在後續的干預中才有可能針對性地給孩子設計目標和方案,保持了自己獨立的個體意識。

長沙文爸:

30分鐘的視頻看完了,反覆再提社會性,甄老師,反覆在灌輸一個概念我的是對的,別的是錯的,送別的地方就是耽誤孩子,喜歡扣大帽是這個自閉症群體的悲哀,也是國人的悲哀。你行很好,認真的說你的優點,為什麼輕易貶低別人?通篇拋出了三個問題我一個沒聽懂,也許我個人愚鈍,說得很玄,大概就是自己方法好,道德高,別人不認同自己就是居心叵測。自閉症現在連原因都沒搞清楚,康復方法都沒有,你提出一個新見解大家為你鼓掌,但是你貶低同行看不起其他人的努力就心胸狹小了。教認知有問題嗎?如果不教認知,連碗都不認識,談什麼吃飯?教感統有問題嗎?不教運動能力上不去,談什麼自理?至於音樂,舞蹈,美術我也覺得意義不大,但是這些都是來源於生活,來源於社會 ,就當讓孩子豐富下閱歷或是當做提高孩子模仿能力的訓練未嘗不可。我是一個星兒的父親,不是機構老師,與甄老師沒有利益衝突,希望各位專家老師能放棄偏見,不要相互攻擊,真心為星兒著想。2000多年前孔子就說因材施教,不同的學生不同的教學方法,正常的人況且如此,何況星兒呢?甄老師的書我會認真拜讀,甄老師的話我只會聽一半。任何一個機構任何一個老師包括甄老師第一句話就是自閉症是個長期的過程,不是三五年能解決問題的,我跟你解讀下,意思就是你小孩3-5年沒達到期望很正常,因為自閉症是個長期的過程,跟老師機構無關。所以各位家長,自閉症的世界沒有捷徑,沒有救世主,有的話也只會是你自己。大家共勉.

深圳兒童感統心理諮詢胡老師

社會性要發展,基礎又是什麼,社會性往高層次發展又要具備什麼。無論做什麼訓練,如果都把社會性加入進來,那麼訓練的結果會不會是另外一種結果。不過她也說出了很多機構的現狀,甚至是多數機構的現狀。我只是2016年到的深圳,2016年8月進行的一個新機構,遇到過一個老家長,孩子8歲多了,家長把孩子送到我的手上上了幾個月,我辭職走時她告訴我是這麼多年遇到的最好的感覺統合老師。可以想像下,她以前遇到的機構,老師在感覺統合訓練時的注重點又在哪裡?我一般看老師的課,上得好不好,標準之一就是刻板不刻板、死板不死板。但不知道這個臻專家是否見過癲癇沒控制住過的孩子,孩子5歲了,感覺知覺都很差,無法意識到自己的狀態,手碰到什麼物品就放嘴巴里,然後繼續移動。也見過這樣的一個自閉症,感知覺非常的差,聽家長反應以前做很多的項目,而且會做,家長會說如果誘導的,如果要求的,但孩子身體的意識很差。最後,不管是什麼類型的孩子,基礎的感知能力都沒有,如果不把這個基礎做起來,那麼做再多其它的技能訓練,都會事倍功半。

來到腦癱機構,讓我見到了更多類型的孩子,對大腦功能有了新的認識,不同程度的腦癱、基因問題、癲癇孩子,遇到了比以前看到的自閉症、聽力障礙孩子都要嚴重的兒童。就算是社會性,孩子的大腦神經基礎都很差,又怎麼辦,很多時候對專家、康復師、家長都是很頭痛的事。

深圳1009曉曉:

我還是得引用以前有個開機構的老闆的說法:沒有一種已經存在的方法能破解自閉症這個難題。我僅僅說訓練方法上而不是藥物上。譜系,一個廣泛的存在,也許成因各不相同,也許根本就不是同一個病,這個時代被擠在一起,“自閉症”只是這些病集合起來的暫用代名詞。某個神聖的方法,能拉這個患者站起來一把,說不準就摔倒另一個患者一把。

我想起一個笑話:一箇中學老師很自豪自己有個學生考上了清華北大,總覺得是自己的功勞,是這個學生的恩師;誰又知道,這位學生念念不忘的是幼兒園到小學的那個老師,如果沒有年幼時候、迷惘時候遇到這些用心的老師,又怎麼會有自己後來的成就。這位中學教師只不過是近水樓臺,最接近學生衝刺的那個人,卻未必是助力最大的那個人。

做什麼事情,都必須先考慮已有的基礎,你不可能對一個剛出生三天的嬰兒訓練他去刷牙。。。你更加不能等到媽媽養育了孩子到了1歲,然後去否定這個媽媽在這之前1年所做的所有努力。然後去聲稱這個孩子的進步的功勞都是老師接手後的成果.

所以我贊同長沙文文爸的說法,少一些伐戮,多一些共勉,真心為星兒著想。在黎明前的黑暗,誰也看不清誰是100步,誰是50步。

高智商零情商負社會商,我們一直在批量生產著這樣的“傻瓜”

綜合上述,三位並不認同甄老師提出的康復訓練中社會性首要觀點,在這裡不想討論孰是孰非,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我們目前的訓練模式正批量生產出一大批智商不低但情商很低社會商幾乎沒有的“傻瓜”。如果只是一兩個這樣的孩子,你可以說是家庭教育出了問題,如果一大批從機構中走出的孩子均如此,那麼,我們是否反思下是不是我們的訓練出了問題。或者說,我們一開始就錯了呢。

解決自閉症,解什麼?

雖然目前對於自閉症的成因和解決方案均沒有定論,但至少有一點達成了共識,就是關於自閉症的共性給出了結論:即,只要符合下述兩個條件就可以確診為自閉症。一是社交障礙,二是刻板行為。刻板行為在某種程度上是因為社交障礙的衍生品。根據這個推理,自閉症康復訓練的核心應該是針對社交障礙。但實際上,我們目前的機構的訓練模式就是個訓+感統+集體(音樂或者遊戲,手工或者精細),似乎與社交沒多大的關係。即便有音樂遊戲課,那不過是大人的PARTY,與孩子無半毛關係。

如何培養孩子的社交呢?社交從多大開始?

隨便在網上一搜,關於社交的話題馬上蹦了出來。

孩子的社交從多大開始?從媽媽的孕中期、孕晚期就開始了。

寶寶社交可以追溯到媽媽的孕中期、孕晚期,寶寶出生後應該從身邊做起,從日常生活做起,有意識默默的進行。家長要有一些新的育兒理念與孩子進行溝通,比如我們現在主張堅持母乳餵養,提倡生後30分鐘內開始哺乳,在哺乳的過程中,寶寶如何含接媽媽的乳頭,如何開始吸吮第一口母乳,這些對母子雙方都是一個"社交"的起步。寶寶0歲社交,首先從跟家人的互動中做起。寶寶的社交能力,很小的時候就已經嶄露頭角了,作為家長,就應該抓住這一時機,培養寶寶的社交能力。畢竟,寶寶總是要進入社會的,總是要和別人相處的!

當寶寶剛剛出生,就開始觀察身邊的事物了。我們不能把他當成什麼也不懂的寶寶,而是要多和寶寶說話,幫助寶寶認識周圍的人和物。

隨著寶寶漸漸地長大,他(她)的表達方式也會越來越多,表情和動作就會是寶寶最常使用的交際方式,當他(她)啊嗚~啊嗚~地對著媽媽說話時媽媽一定要回應,因為這正是和寶寶交往的好機會,也會成就寶寶社交的第一步。當他(她)揮舞著小手錶示高興時媽媽一定要和寶寶一同開心,當寶寶的表達得到迴應時,他(她)收到的會是一個正向刺激,以後也會樂於表達。

表達是寶寶學習社交的第一步,如果媽媽細心地觀察會發現寶寶會有各種各樣的表達方式,微笑、叫喊、哭泣、揮手、專注等,在寶寶的這些信號發出並得到迴應時,其實寶寶已經完成了一次交際任務。慢慢的,寶寶也會學會很多說話的方式,慢慢的學會怎樣和別人交流。這時候要常常帶寶寶出去散步,見到別的寶寶,就主動介紹,讓寶寶們互相打招呼,做手勢。雖然小寶寶間還不會用言語表達,但是他們之間是可以理解彼此的動作的。

普通孩子從媽媽肚子裡就開始社交了,我們這些先天缺乏社交的孩子還整天被關在小屋子裡鸚鵡學舌、閉門造車,他們的社交障礙從何解決呢?

有人說,為何說感統、音樂等不是主流。就拿義務教育來說吧,國家公認、幾十年延用的基本定律:語數外為主課,音體美勞為副課,國家有一幫子專家是專門做教材的,他們設定的課程是依據科學,人類認識的發展,語數就是基礎,其他為輔。除非你是搞特長,如果把音體美勞作為主課,語數為輔,豈不是人類認知上的本末倒置?

回到開始的話題,既然社交障礙是核心問題,那麼機構康復應以此為重,投入精力立於此,但事實呢?配合、服從、聽指令,是我們對孩子最基本的要求。大規模的機構培養了出大規模的特殊人才,他們中有些擁有較高的智商,可是情商卻很低,社會商幾乎沒有,但是大多數孩子智商、情商、社會商都是零。這些孩子還在批量生產著,你的我的,都是如此。單純美麗善良,不過是自欺欺人的胡話而已。

快要結束本文時,我看到新疆天天爸發來了下述話。

新疆天天爸:我這兩天也在看這個甄老師的社會性教育指南,她重點應該就是說所有的干預,訓練應該都是以提高社會性為目標,要不然所有的訓練只是為了訓練而訓練了,我也只是看了一部分,這兩天也看了看動機構建教學,主要就是在干預中引導孩子把注意力放到人身上,覺得和人玩要比自己玩有趣,我覺得都是比較有道理的,只是每個孩子的具體情況不一樣,所以在干預中側重點不同吧,貶低別人肯定不好,所以我們還是要多學習,取長補短,只要對孩子有用的多學一些總沒錯的。

看了天爸的話,禁不住有點驚喜,不管怎麼樣,孩子是自己的,他的未來不是在某位專家手中,也不是在某位老師手中,而是實實在在拽我們自己手中。努力才是硬道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