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去世前一年筆下的采薇人原型,最終他們都餓死了在了首陽山!

伯夷 周武王 帝辛 周朝 你的意見呢 你的意見呢 2017-09-10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月歸曰歸,歲亦莫止。

行道遲遲,載渴載飢,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大家都知道這是先秦詩篇《采薇》中的句子,整個《采薇》詩篇中采薇人就如同受傷的小動物,把它吟唱出來,作為一種自我撫慰自我療傷,慢慢體驗被戰爭捲入之後的痛苦和個人生存體驗。有憂傷,煩惱,痛苦,恐懼,嚮往,追求,無助等等,而這些體驗也正是處於生活中的人最高的生存哲學。另外大家都知道的詩經名篇《采薇》我就不再贅述了。

魯迅去世前一年筆下的采薇人原型,最終他們都餓死了在了首陽山!

采薇

而我今天要講的是兩個實實在在的采薇人,他們生活在商末周初,來自孤竹國的兄弟二人伯夷、叔齊。這二位仁兄原來是孤竹國君主的兩個兒子,孤竹君生有三個兒子,而伯夷是長子,叔齊是幼子。孤竹君死後,按照孤竹君的遺願,叔齊應該繼承王位。但叔齊說,我如果當了國君,於兄弟不義,於禮制不合。所以他逃到了孤竹國外。而他的兄長伯夷又說,應該尊重父親生前的遺願,由叔齊乃繼任國君。而他也和他的兄弟一樣,也逃到了國外。人們只好讓孤竹君的第二個兒子繼承了君主之位。這就是為人所津津樂道的夷齊讓國的美談。

魯迅去世前一年筆下的采薇人原型,最終他們都餓死了在了首陽山!

武王牧野伐紂

他們逃到國外以後,為了躲避商紂王的殘暴統治,就在北海之濱和東夷人生活在了一起。等他們到了老年之後,聽說周文王國內發展穩定,適合養老,就想去周文王治理的西伯。在他們前往西伯的半道之中,周文王已經死去,周武王拉著周文王的遺體去討伐商紂王。作為時代的道德楷模,他們當然不能容忍這種暴虐的行為。他們大失所望並勸諫周武王說,父死不埋葬,就動起武來,這算是孝嗎?以臣子的身份來討伐君主,這能算作仁嗎?周武王當然不會聽她倆瞎掰掰,在牧野大戰商紂王,推翻商朝,建立周朝。

魯迅去世前一年筆下的采薇人原型,最終他們都餓死了在了首陽山!

伯夷叔齊采薇

周朝建立之後,伯夷叔齊認為周武王這做法實在太可恥了,發誓再也不吃周朝的糧食。因為那時各地都已經屬於周朝了,他們沒有地方可去,於是他們攜手來到首陽山上採集薇菜吃。後來有人告訴他們,首陽山上的薇菜也是屬於周朝的,於是他們也不再採集薇菜,最終餓死在了首陽山上。

魯迅去世前一年筆下的采薇人原型,最終他們都餓死了在了首陽山!

魯迅

魯迅先生在他去世之前一年寫的小說《采薇》,就是以伯夷叔齊為原型的。魯迅並沒有讚美他們的骨氣,而是用他們的不知變通來進行諷刺世人,對他們口口聲聲掛在嘴邊的“不合先王之道”進行了貶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