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博物館幾百件文物“復活”鏽缺銅壺再現風采

博物館 文物 陶瓷 瓷器 中國國家博物館官方網站 2017-04-15

很多人都看過《我在故宮修文物》的紀錄片,實際上,在全國各級博物館,文物修復是文保工作的一個常態。

近半年來,宜昌市博物館接連舉辦兩次館藏文物修復展,讓市民一睹那些曾深藏庫房的破損文物精品。4月11日,本報記者前往宜昌博物館,瞭解這批文物修復背後的故事。秭歸卜莊河出土的銅蒜頭壺。

古香古色的漢銅鼎出土時是一堆碎片

零碎的殘片重新聚合,一件古香古色的漢代鳥形鈕附耳銅鼎躍然眼前;鏽缺的破壺經過補損,再現了漢代獸首銜環銅扁壺的獨特風貌……記者走進宜昌博物館館藏青銅器修復成果展現場,透過一幀幀圖文並茂的文物修復檔案,瞭解現場陳設的一件件珍貴的青銅器修復文物,除了被那些首次展出的文物精品吸引,也被化“腐朽”為神奇的文物修復過程所震撼。

“這是繼去年12月的館藏書畫修復成果展後,宜昌博物館舉辦的又一項大型修復主題文物展。在下月‘5.18國際博物館日’當天,我們還將啟動館藏瓷器修復成果展。”宜昌博物館副館長張清平介紹。

記者瞭解到,宜昌博物館建檔的宜昌地區出土文物藏品有數萬件,包括陶瓷器、青銅器、玉石器、金銀器、漆木器、書畫等。因宜昌地處江南潮溼地帶,不少文物出土時已鏽蝕、殘損、破碎,加上出土後的展陳條件有限,只能深藏庫房無法與觀眾見面。

為迎接新館開放,宜昌博物館分批次申報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專項補助資金,委託相關機構對館藏殘損文物進行修復。本次展出的青銅器文物,即是過去三年的修復成果,先後3批,共有342件/套(實際數量462件)金屬文物重現舊日容顏。

接送全程武裝押運每件文物定製囊匣

本次宜昌博物館館藏金屬文物修復,由國家博物館、北京博物館、北京鑑衡文物修復中心編制修復方案,北京鑑衡文物修復中心工作人員承擔修復工作,前後兩次運送,兩次接回。“根據《可移動文物修復管理辦法》,館藏珍貴文物修復,需經有資質的單位編制修復方案,修復單位也需要相應資質。”張清平介紹,儘管宜昌博物館有文保科技中心,平時也能承擔普通文物的修補工作,但對上級別的文物,仍需藉助第三方力量。“將文物運到北京,全程由押運公司武裝押運。”宜昌博物館副館長、參與接送的向光華介紹,為確保文物安全,每次文物運輸都是在凌晨2點出發,途中只在高速上稍作停留休息,當天就要運抵接收單位的庫房。

運輸前,每件文物還會依自身形狀,定製一件特別的囊匣,囊匣中間填充無酸紙,減少碰撞和破損,避免造成腐蝕。

每件文物需要的修復時長,與修復難度有關。“一般來說,文物修復遵循修舊如舊和最小干預的原則,過程包括前期採集影像資料、記錄基本信息、清洗、補配粘接、緩蝕封護、隨色等步驟。”宜昌博物館文保科技中心主任王超介紹,陶瓷文物殘缺部位用石膏補配,金屬文物則需先檢測,使用與殘缺部位成分相同的銅、鉛、錫等混合物來補配。

已修復的珍貴文物將在新館長久展出

本次修復對宜昌博物館意義重大,一大批殘缺件重現風采,將在宜昌博物館新館中長久展出,為展陳充實內容。

“這個鳥形鈕附耳銅鼎是三峽建設期間,在秭歸卜莊河搶救性考古發掘出土的,發掘地為土坑墓,出土時已破損為殘塊,鏽跡斑斑,這麼多年一直壓在庫房。”向光華介紹,經修復後,碎片迴歸為一件形制完美的西漢銅鼎。

與鳥形鈕附耳銅鼎一同出土的銅蒜頭壺,也在本次修復中“復活”,獨特的蒜頭紋飾,纖細的壺頸,氣質出眾。史料考證,銅蒜頭壺為秦地出產,最早為遊牧民族使用,是一種獨有的盛酒皿器。望著它,向光華的思緒彷彿飛到了千年前,“修復後,我們得以瞧見它的真身。你看那脖頸上的勒紋,也許是用來繫繩的,上面還應該有一個壺蓋,這樣可以避免在外出時,酒不會灑出。”

2012年,白洋工業園區萬福堖遺址出土11件編鐘,震驚世人,其中有兩件甬鐘被挖掘機損壞,修復後,破鍾重圓,挖痕得以修飾去除,鍾枚也被補配完好。“這套編鐘是湖北地區首次發現的西周時期楚國公室青銅器,填補了早期楚文化研究的空白,是楚文化考古的重大發現和突破。”

最令向光華高興的是,出土自當陽趙家湖的兩件東周時期獸耳弦紋錫簋得以修復,“周天子享用九鼎八簋,鼎與簋是古代的禮器,數量顯示著主人身份地位的高低,這兩件簋屬於稀有的錫製品,由於前期破損尚未送去鑑定,很可能會被評上國家一級文物,對研究當時的經濟和冶煉技術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編輯:劉佳瑩 審核:劉鈞

相關資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