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劍海外展出“受損嚴重”?專家:謠言,但此國寶從此永禁外展

博物館 考古 文物 勾踐 覃仕勇說史 覃仕勇說史 2017-11-07

越王劍海外展出“受損嚴重”?專家:謠言,但此國寶從此永禁外展

前一段時間,我寫了篇題為《中華第一劍,長埋地下兩千年,鋒利無比,不鏽之謎,老外表示無解》的小文,著重介紹了號稱“中華第一劍”的越王勾踐劍的出土過程、以及該劍的歷史,還有其鋒利無比的特點。該劍從劍鞘抽出,寒光逼人,雖長埋地下兩千年,卻無鏽無斑,試以16層白紙,一劃而斷,讓人震駭。

這篇文章,引起了廣大讀者對此劍的關注,同時,也對我國古代鑄劍術產生了無限的自豪感。

越王劍海外展出“受損嚴重”?專家:謠言,但此國寶從此永禁外展

但是,在描述這把“天下第一劍”的形狀時,我引用了當時主要負責人、湖北省博物館的文物考古工作者方壯猷的一段敘述,裡面有提到“劍格正面鑲有藍色玻璃”一語,又引起了一些讀者的質疑道:劍格怎麼會鑲有藍色玻璃?會不會劍是後人偽造的?

越王劍海外展出“受損嚴重”?專家:謠言,但此國寶從此永禁外展

這些讀者有認識誤區,認為玻璃的出現時間晚,而且,玻璃的製作技術是從海外傳入中國的。

為了消除掉這個認識誤區,我寫了第二篇關於越王劍的小文:《因鑲有藍玻璃,故越王勾踐劍屬偽造?製作此劍諸多難題至今尚無解》,詳細解釋了我國西周至戰國時期的玻璃工藝技術,兼結合北京故宮博物院古器物部金石組、復旦大學相關專家、上海博物館等處用科學技術檢測和鑑定這把“天下第一劍”如何歷經千年而不腐的原因,並列舉了後人仿製此劍所面臨的五大難以逾越的難關。

越王劍海外展出“受損嚴重”?專家:謠言,但此國寶從此永禁外展

這篇小文也同樣得到了讀者的熱切關注。

我注意到,在評論區,有讀者提到了發生在這把國寶級名劍身上的一件事:越王劍在海外展出期間,被國外專傢俬下拿來檢測,結果損傷了一個角。

讀者提到這個事,說明對這把劍的關心。

越王劍海外展出“受損嚴重”?專家:謠言,但此國寶從此永禁外展

這是一個好現象。

本來嘛,“天下第一劍”屬於我全中華兒女的共同財富,就應該牽動全中華兒女的心。

現在,為了解釋清楚“受損”這件事的來龍去脈,出爐了第三篇關於這把名劍的小文,希望讀者有耐心讀完。

首先,越王劍是國寶級的文物,是不能用於做任何有損劍體的檢測試驗的。

曾經,有人曾提出檢測越王劍是否有金屬記憶功能,立馬遭到了大家的一致反對。

所以,所謂“越王劍在海外展出時,被國外專傢俬下拿來檢測”之事,那是絕對不可能發生的。

越王劍海外展出“受損嚴重”?專家:謠言,但此國寶從此永禁外展

《因鑲有藍玻璃,故越王勾踐劍屬偽造?製作此劍諸多難題至今尚無解》一文中,有提到科學家為解開勾踐劍千古不鏽之迷所做的實驗,在1977年12月,上海復旦大學靜電加速器實驗室的專家們與中國科學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活化分析組及北京鋼鐵學院《中國冶金史》編寫組的學者也只是採用質子X熒光非真空分析法對寶劍進行了無損科學檢測,分析劍身青銅合金分配比;上海博物館的譚德睿先生只是用放大了3000倍的顯微鏡進行觀察,沒有做以任何物體與劍體發生任何接觸的檢測試驗。

我們自己人對這把名劍視若至寶,又豈會讓外國人拿去做檢測實驗?

至於越王劍到海外展出事,自越王劍出土至今,一直由湖北省博物館收藏,幾十年來,共外出展覽過三次。

第一次發生在1973年6月,當時,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舉辦《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土文物展覽》,紀念中日邦交正常化一週年,越王劍和銀縷玉衣隆重亮相。郭沫若欣然為該展覽親題詩篇:“越王勾踐破吳劍,專賴民工字錯金。銀縷玉衣今又是,千秋不朽匠人心。”日本首相田中角榮為自己能一飽眼福而欣喜若狂,在祝辭中“對中國政府這種特殊的照顧與好意”表示衷心地敬意。

越王劍海外展出“受損嚴重”?專家:謠言,但此國寶從此永禁外展

第二次出展是在1984年12月,地點在香港。當時是為慶祝中英關於香港問題聯合聲明簽字、香港問題圓滿解決,越王勾踐劍與新近出土的吳王夫差矛一道在香港華潤集團新開設的展中國文物覽館裡與港澳同胞、海外僑胞及各國友人見面。該展覽命名為《江陵出土越王勾踐劍與吳王夫差矛展覽》,兩件展品被香港各界人士譽為“稀世珍寶”,古代兵器的“雙璧”。

第三次出展是1993年在新加坡舉辦的“戰國楚文物展”,這是中新文化交流的五項活動之一。

非常不幸,就是在這次展出中,這把千古名劍受損了,而且是人為的。

1994年8月24日,展覽結束,拆展時,新加坡方工作人員毛手毛腳,竟讓一塊有機玻璃柄板卡在了勾踐劍的劍刃上,劍拆下後,劍刃部出現了一道長0.7釐米、寬0.1釐米的新傷痕!

越王劍海外展出“受損嚴重”?專家:謠言,但此國寶從此永禁外展

這真令人心疼無比。

此事,也在國內掀起了軒然大波。

湖北一家報紙為此發表了題為《不是“國寶”要出國,而是“活寶”要出國》的文章。文章尖銳地指稱湖北省博物館收藏的越王勾踐劍“出土20多年,數次飄洋過海,最終難逃劫難,……慘遭損壞。”

一石激起了千層浪。

國家文物局的專家再次對越王劍的受損情況進行評估,不過,最後的正式結論是“輕微損傷”。

越王劍海外展出“受損嚴重”?專家:謠言,但此國寶從此永禁外展

當年親手把越王劍從古墓中捧出的著名文物專家譚維四教授也在電視上進行了澄清,說某報的報道明顯失實:第一,“慘遭損壞”的說法與國家文物局專家作出的正式結論不符,言過其實;第二,勾踐劍的三次出展均非出於商業目的,所謂“洋人牟利,國人出國,文物遭殃”以及“不是‘國寶’要出國,而是‘活寶’要出國”的說法,不僅是對廣大文物工作者抹黑,也是對我國文化交流活動的否定。

越王劍海外展出“受損嚴重”?專家:謠言,但此國寶從此永禁外展

最後,譚維四教授表示,雖然越王勾踐劍只是“輕微損傷”,但這件事足令我們從中吸取教訓。

實際上,經過了這件事,作為我國的無價之寶,越王劍從此被永久禁止到國外參加展覽。

經過這次海外出展的“受損”風波,同時也是為了迎接2000年博覽會的舉行,1999年,浙江杭州某公司策劃發起了一場以破解越王勾踐劍歷經千年不朽之“謎”為主題的鑄劍活動,主旨在於弘揚“臥薪嚐膽、奮發圖強”的民族精神,由上海交大、中國鑄造協會等部門多位國內冶鑄專家聯手組成攻關小組,選取用優材質青銅料與古代的青銅鑄造技術,仿製國重之寶——越王勾踐劍。

越王劍海外展出“受損嚴重”?專家:謠言,但此國寶從此永禁外展

團隊專家充分運用現代技術,經過多次實踐,終於宣告“克隆成功”。

“克隆”其實只是商家和媒體的炒作,其出爐成品與真品相差還遠,稱“仿製”勉強可以,稱“克隆”就有些危言聳聽了。

這批仿製品統一稱“越王勾踐複製劍”,由上海交大下屬一家單位承製,一次性編號絕版生產,共2500把,公開發行870多把,其餘作為貴重禮品贈送國內外有緣人。

其中已獲贈收藏該劍的單位有:中國歷史博物館、浙江博物館、香港特別行政區、紹興博物館、紹興歐冶子鑄劍故地等等。

越王劍海外展出“受損嚴重”?專家:謠言,但此國寶從此永禁外展

“歐冶山莊”收藏的“越王勾踐複製劍”編號為“2500”,主辦方別出心裁地將劍埋入數米深坑,其上築亭,名曰“劍亭”,向公眾約定,到公元2500年再行將劍取出。

武俠小說家泰斗級人物金庸也榮幸獲贈“越王勾踐複製劍”。

越王劍海外展出“受損嚴重”?專家:謠言,但此國寶從此永禁外展

贈劍原因是金庸故鄉浙江海寧屬古越國,而且其本人早年專門著有短篇武俠小說《越女劍》。得贈劍後的金庸喜出望外,欣喜若狂,命筆題辭:“越王勾踐劍•雪恥之精,復興之魂。”

越王劍海外展出“受損嚴重”?專家:謠言,但此國寶從此永禁外展

……

獲贈劍的金庸等人並不知道,頂級國寶“越王勾踐劍”被仿製,是遭到湖北省博物館的反對的。

作為越王勾踐劍原劍的唯一合法收藏單位,湖北省博物館對大批量仿製越王勾踐劍之事持牴觸態度。

越王劍海外展出“受損嚴重”?專家:謠言,但此國寶從此永禁外展

湖北省博物館稱,迄今為止,作為國家一級保護文物越王踐劍的唯一收藏單位,該館從未向任何單位或個人提供複製越王勾踐劍所需的樣品,模具和技術資料,也沒有委託任何單位或個人複製該劍,某些機構與組織未與湖北省博物館進行任何溝通,館方對自己館藏的一級文物竟被人大規模“克隆”感到吃驚,館方對此事保留進一步追究的權利。湖北省博物館認為,應當責令有關單位對於這2500把“克隆”越王勾踐劍如數收回查封,並在湖北省文物局與該館監督下予以銷燬。

越王劍海外展出“受損嚴重”?專家:謠言,但此國寶從此永禁外展

“越王勾踐複製劍”的發行單位則聲稱,不應讓如此精美絕倫的越王勾踐劍深藏在湖北省博物館,“克隆”勾踐劍是將市場機制引入博物館經營。

到底要不要仿製越王勾踐劍,現在還是一個爭論不息的問題。

越王劍海外展出“受損嚴重”?專家:謠言,但此國寶從此永禁外展

現在,市面上已經充斥滿了仿製越王勾踐劍,包括網上某寶也有銷售,價格從數百塊到數千塊不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