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政治耽誤的歷史契機:蘇軍大部隊早已就位,卻得等騎兵騎馬趕來

1919年,歐洲發生了一次十分驚險的拐點。當年2月,蘇俄和波蘭兩家藉口《凡爾賽和約》對兩國邊界未加說明,因而就烏克蘭、白俄羅斯等地區的歸屬權展開激烈爭奪,最終升級為戰爭,這便是歷史上著名的蘇波戰爭。表面上看,這場戰爭不過是兩個國家在不惜手段地搶地盤,其實雙方都有自己深層次的打算。

被政治耽誤的歷史契機:蘇軍大部隊早已就位,卻得等騎兵騎馬趕來

先說波蘭,一戰結束後,波蘭在英法等國的支持下才得以復國,整個過程十分艱辛;然而波蘭人卻遠不滿足於此,他們希望能夠恢復成為具有相當影響力的世界大國。蘇聯的打算則更加深遠:一戰結束後,德國被一紙合約壓得幾近崩潰,躊躇滿志的蘇維埃領袖們則希望將革命輸出到這個歐洲的地緣中心;想要達到這一目的,波蘭是必經之地。我們由此不難看出,雙方無論任何一方獲得勝利,對歷史走向勢必會產生巨大影響。

值得玩味的是,歷史似乎總會作出最有趣的選擇:蘇波戰爭到底哪方贏了實在不好說,戰爭結束後,兩國都高調宣佈本國取得了勝利,但史家更偏向於在軍事上佔據明顯優勢、一度攻到華沙城下的蘇軍師失敗的,還輸得挺慘。有資料顯示,蘇波戰爭期間,漸漸扭轉敗局的波軍或許是興奮難忍,居然殺害了不少蘇軍戰俘。賬面實力看上去十分震撼的蘇軍,竟被打得沒有脾氣。

被政治耽誤的歷史契機:蘇軍大部隊早已就位,卻得等騎兵騎馬趕來

對於這場戰役,蘇聯人是如何自我評價的呢?《列寧全集》中對此有所記載。根據這部文獻,列寧在戰後發表了自己的觀點,大致可以總結為如下幾條:其一,雖然蘇軍兵敗華沙城下,不但憾失勝利,還形成了十分不利於革命輸出的局面,但“這絕不表明我們(蘇俄)已經完全失敗”,相反,蘇軍證明了“波蘭無法戰勝我們,而我們無論過去還是現在都不難戰勝蘇聯”。

其次,列寧同志得出了這樣一個結論:“我軍向華沙的挺進對西歐和整個世界形勢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從而打亂了互相爭鬥著的國內外政治力量原有的對比關係。”列寧人為,雖然蘇軍最終出現了潰敗,但“我們還佔領著他們上百俄裡的地區”,這讓蘇俄能夠為接下來可能到來的戰爭新時期而提前做好準備。由此來看,蘇俄高層相信蘇軍非但沒有完全失敗,反而憑藉進軍華沙“動搖了整個凡爾賽體系,並使蘇維埃共和國成了國際政局中頭等重要的因素。”

被政治耽誤的歷史契機:蘇軍大部隊早已就位,卻得等騎兵騎馬趕來

話說了一大堆,其中有不少都是“強心劑”;列寧希望將戰爭持續下去,他認為過程難免挫折,但勝利一定是屬於蘇維埃的。從這段有些無厘頭的論述中我們不難發現,蘇波戰爭被賦予的政治意義已經遠遠超出了戰爭本身;結合另一點:蘇波戰爭被視為蘇軍名將圖哈切夫斯基元帥光輝生涯中的一大“汙點”,有人因此質疑其真實水平,認為圖帥也不過如此;當然,也有人提出這場戰役被政治因素滲透得有些太重,圖帥不過是背了個黑鍋。

其實,兩種觀點都不能說哪一種就完全正確,圖帥在失敗中確實需要擔負一些責任。例如,圖帥雖然在軍事理論方面的成就極高,但他也有自身的不足,最被詬病的一點就是他對指揮員的培養並不十分重視。蘇波戰爭時期,蘇軍陸軍指揮人員缺額超過1/5,基層軍官有近70%只接受過倉促的少尉課程培訓。絕大多數指揮員沒有接受過攻擊堡壘、堅固工事和渡河等作戰訓練,換句話說,那會兒的蘇軍打仗全靠一股對革命事業的赤誠,喊著口號一股腦往前衝。

被政治耽誤的歷史契機:蘇軍大部隊早已就位,卻得等騎兵騎馬趕來

另外,蘇軍各兵種之間的配合也十分生硬,步兵、騎兵、炮兵和機動部隊在野戰條件下的協同作戰顯得有些慌亂,有種各自為戰的感覺。作為蘇軍指揮,圖帥難辭其咎。在戰後報告中,蘇軍高層也提到過,戰時部隊的大範圍調動破壞了整體動員計劃,初期的接連勝利又使部分部隊盲目冒進,最終影響了整個作戰安排。可以說,蘇軍在這場戰役中的表現可以用“漏洞百出”來形容。然而,要就此把主要責任全推到幾個高級將領身上,這顯然又是有失公允的。

史家有種觀點認為:蘇軍在這場戰役中的失敗其實是政治鬥爭導致的。眾所周知,規模龐大的蘇軍騎兵在政權成立初期的作戰中,為拱衛國家立下了汗馬功勞,但實際上,騎兵在蘇波戰爭中卻是拖了後腿的。總的來看,為了凸顯騎兵的價值,許多乘坐火車先行抵達的部隊竟然等待騎馬的騎兵,導致戰機被白白延誤。

被政治耽誤的歷史契機:蘇軍大部隊早已就位,卻得等騎兵騎馬趕來

這還不算,高層內部不同勢力之間的明爭暗鬥也是失敗的一大原因,時任西南方面軍司令的葉戈羅夫與圖哈切夫斯基不和,經常就一些問題出現矛盾,甚至有布瓊尼公然違背命令的情況出現;斯大林有自己的的打算,季諾維也夫等人也不是省油的燈。將帥不和是兵家大忌,蘇軍的失敗其實也不難理解。在政治因素的制約下,圖帥崇尚的大兵團機械化運動戰無法施展,騎兵作用有限,又不能帶來關鍵勝利,實在是有苦難言。

被政治耽誤的歷史契機:蘇軍大部隊早已就位,卻得等騎兵騎馬趕來

蘇軍的失敗還有一些客觀原因,據說當時蘇軍的密碼遭到破譯,波蘭方面藉此大做文章,導致蘇軍吃了很多暗虧。

被政治耽誤的歷史契機:蘇軍大部隊早已就位,卻得等騎兵騎馬趕來

總的來說,蘇波戰爭中蘇軍的失利絕不能用一句“指揮不力”就能說清原委的,背後的原因是在是太複雜了。蘇軍指揮員整體素質不足,軍隊作戰能力有限,不同勢力之間的明爭暗鬥等都有影響,甚至連最高領袖列寧的思想都出現了矛盾。正如咱們文章開頭所說,戰爭剛結束時,列寧同志還盤算著如何將戰爭進行到底,但他隨後又致力於不顧一切地同波蘭方面達成和約,因為當時國內形勢太過嚴峻,想要同波蘭作戰到底實在是有心無力。沒能攻下華沙,借道將革命輸出到德國,最終建立一個“蘇維埃世界共和國”,這成了列寧心中一大遺憾。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