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建北京到渤海的人工運河,原則上可以航運和引水,實際卻不可行

京津冀地區是我國經濟最為活躍的地區之一,特別是北京,天津等地,人口的大量湧入,隨之帶來的就是水資源的短缺。雖然北京的頭頂上還有著兩大水庫(密雲水庫和官廳水庫),還有“南水北調”工程給這一地區輸送著淡水資源,但是水資源緊缺的問題一直都是存在著的(畢竟有好幾千萬的人口基數)。於是就有人將目光瞄向了距離北京數百公里外的渤海灣地區,他們提出了一個設想:從北京的城郊開挖一條通往天津渤海灣的長達160公里人工運河。他們認為,第一,這條運河可以將渤海灣的海水引入北京進行淡化,降低北京地區缺水的風險;第二,這條運河的建成可以為北京打開一個直接通往海洋的入海口,到時候萬噸級的船舶可以直接駛向“北京港”;第三,運河帶來的大量水資源可以補充華北地區地下水虧空的情況,溼化空氣,改善周圍的環境。

修建北京到渤海的人工運河,原則上可以航運和引水,實際卻不可行

其實這個設想咋一看,還是覺得挺不錯的。但是仔細一想,這個方案簡直就是“天馬行空”,弊大於利。理由如下:

第一從地理角度看,我們從環渤海地區的地形上可以看到,渤海沿岸是整個環渤海灣地勢最低的地區(海拔幾乎為0),而運河的起點北京市的平原的海拔大約都在50米左右。要是想讓渤海的水流入北京,這就需要運河沿岸要建設大量的提水泵站用來提高運河的水位,要不然水是永遠都到不了北京的。

修建北京到渤海的人工運河,原則上可以航運和引水,實際卻不可行

第二從經濟角度看,目前來說,海水淡化來獲取淡水資源的成本是非常高的,目前北京市的居民最低一級的水價大約在5塊錢左右一頓(除去包含在水價裡的稅和汙水處理費,真實的水價大約只要2塊錢左右)。而僅僅海水淡化的每噸的成本就要7塊錢左右,加上其他的費用,海水淡化的水的價錢還會更高。方案裡說的萬噸巨輪可以從渤海駛入北京,這就需要運河的深度和寬度都要達到一定的規模。我們知道,世界上最著名的運河-蘇伊士運河其從1869年建成通航以來,經過一百多年時間的擴建,耗費了天文數字般的費用,才可以讓25萬噸以下的船隻通過。這樣看來,京津陸海運河的成本也會是一個天文數字,而且沿途沒有可利用的湖泊和河流,這就需要整條線路都要進行人工的開挖,工程建設規模之大,在短時間內根本完成不了。況且,這條於運河只是服務於北京等地區,通過的船隻數量有限,到時候如何收回成本都會是一個問題。

修建北京到渤海的人工運河,原則上可以航運和引水,實際卻不可行

第三從環境角度看,引渤入京的河道有上百公里,而河道內不是單純的淡水而是鹹鹹的海水,一旦發生決堤等情況,大量的海水會嚴重侵蝕周圍的土壤,造成土壤的鹽鹼化。在河道內的海水還會下滲對沿線的地下水造成汙染,使其慢慢的變鹹,到時候本來可以用來在乾旱季節應急的寶貴的地下水資源都將不復存在,京津冀地區的水資源問題還會更加的嚴重。

修建北京到渤海的人工運河,原則上可以航運和引水,實際卻不可行

所以這條運河就是“天方夜譚”般的想法,在實際的應用中根本不可能實現。所以在未來,對於水資源和環境問題,我們需要通過其他的辦法去解決。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