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2”畢拉河森林火撲救現場 “拼命三郎”趙景東的風采

畢拉河 林業 蚊子 社會 林海日報 2017-05-26

46歲的趙景東是根河林業局森調大隊第四小隊外業組長。在“5·2”畢拉河森林火災的撲救工作中,他被領導和同事們稱為“拼命三郎”。

5月2日,畢拉河林業局北大河林場發生森林火災。接到援外撲火的命令後,趙景東迅速趕到單位,加入林業局436名撲火將士組成的援外撲火隊伍,分3批次趕赴火場一線。

由於火場地形複雜,加之達爾濱湖水解凍,造成交通不便,來自各方的撲火隊伍只能原地待命,在飛機到來前抓緊時間休息。趙景東他們卻在為進入火場後的工作分工探討商量著。趙景東和另外兩名隊員承擔了嚮導的職責,主要負責踏查火線、摸清火場地形,將撲火隊伍帶到正確座標點的任務。用帶隊領導的話說:“老趙是經驗豐富的老森調隊員,多次擔任撲火嚮導的工作,而且他責任心強、體力較好,有著良好的溝通協調能力,能夠勝任此項工作。”

尋找火線位置要穿越火山石地帶和叢林,火山石很容易讓人崴腳,迎面而來的杜鵑枝條又把臉抽打得生疼,然而他們全然顧不上這些。“嚮導先遣隊”憑藉著多年的經驗,在黑暗中拿著GPS衛星定位儀和手電不斷朝8號降落點的南側前行。到達後,由於火線位置座標與撲火隊伍距離太遠,對講機連接不上。為了確保消息及時傳送,他們按原路又折返了一多半的路程才與大部隊聯繫上。抵達火場後,趙景東顧不上休息,穿著溼透的衣服立刻投入到撲火戰鬥中,清理火場內的枯倒木和可燃物。清理工作結束後,連續10多個小時沒休息的趙景東瞬間被飢餓感佔據,他匆忙吃口方便麵便在帳篷內和衣而臥,此時已是半夜12點多了。

在歷時三天三夜的火災撲救中,撲火隊白天打隔離帶,晚上尋找火線。趙景東還擔負著嚮導的職責,一天只能休息幾個小時。帶隊領導和同事們怕他身體吃不消,命令他去休息,可趙景東說:“防火隔離帶的工作長度都是按人頭分配的,我不能影響整體進度,況且大家都很疲勞,早打好隔離帶就能多保住一片森林,大家的人身安全也能得到保障。”趙景東不敢放鬆警惕,他知道一個小小的疏忽可能會引起嚴重的後果。

還有一件事讓大家記憶深刻。當時趙景東和同事尋找火線歸來,剛坐下休息,感覺脖子後有東西爬,正往肉裡鑽,他直接拔出來,一看是蜱蟲就丟掉了,沒有驚動周圍的人。休息片刻又隨著隊伍去打防火隔離帶了。第二天早上做飯時他又感覺脖子後有點癢,讓同事一看是蜱蟲叮咬在脖子上,取下來後同事們才得知,趙景東已經被叮咬兩次了。領導讓他趕緊下山去醫院檢查,他卻說:“咱們森調人每年都要被蜱蟲咬無數次,也打過防疫針,現在也沒什麼反應,不礙事,不能耽誤咱們的援外撲火工作,等回家再說吧。”回到單位後,大隊領導得知他被蜱蟲咬傷,派專人陪同他到醫院做詳細檢查,他卻只簡單地做個檢查就回單位繼續工作了。

隨著一場40多公分厚的大雪突然降落,有效抑制住了火情,卻也使趙景東他們飽嘗“火烤胸前暖,風吹背後寒”的滋味,勞累過度的趙景東也感冒發燒了。6日上午,前線指揮部發來通知撤離時,趙景東又拖著滾燙而沉重的身體主動請纓為隊伍帶路,六七公里的返程山路足足走了兩個多小時,終於在離座標1.38公里處找到了撤離的渡口。

趙景東回到家後家人心疼不已,可他卻說:“如果不是下了大雪,我還要留在山上等到山火全滅才撤離。只要是森林就值得我們去守護。”( 張旭 朱春傑)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