揹著菜板上班的白領心靈怎麼小康

筆記本電腦 故事 三聯中讀 2018-12-17

作者:曾穎 來源:《意林》雜誌


揹著菜板上班的白領心靈怎麼小康


這幾天,我接連聽到幾個故事:

其一,是一個女孩,從大二開始到畢業後參加工作,整整11年沒回老家看過父母,其理由是當年離家時拋下的豪言——不混出個人樣決不回家。她所理解的“人樣”,是包括有車有房有如意郎君和好工作,說白了就是有讓父母向親戚朋友們炫耀的資本。

第二個故事,是我親戚的兒子,大學畢業,被一家外企錄用。他為了不讓同事們瞧不起,在買不起手提電腦的那段時間,愣是用電腦包裝著一塊菜板,每天上下班揹著,走了差不多半年,直到攢錢買到手提電腦。

第三個故事,是我的一位合作伙伴,這位在國企當老總的哥們被各種宴請搞得快發瘋了,作為一個“三高”人士,他的各項健康指標已亮起紅燈,而他的妻兒,也因無法和他一起吃家庭餐而頗多煩言。他是在我隨口說哪天找時間聚聚時,倒出以上苦水的。他甚至無限苦惱地說:“現在我覺得,誰對我好,就是不請我吃飯,讓我在晚飯之前能回家。”

以上三個風馬牛不相及的故事裡,有一種讓人聞之骨寒的東西,我姑且將其稱之為“與小康時代不相符的心理狀態”。這種心理狀態,大多數時候都是隱性的,但它會主導人的喜怒哀樂,甚至幹出驚天動地的事情來。比如第二個故事裡的愣小子,一個月3000多元的工資,雖不足以致富,但養活自己並培養自己繼續學習和發展的機會是完全有的。但就是因為急於讓人覺得他和別人一樣,而努力隱忍著,讓自己成為別人,而其間忍受的苦惱,在我看來是完全不必要的——我不相信哪家企業,會無良到把沒有手提電腦的人開除,而讓他痛不欲生的,是他自己的感受。

第一個故事裡那個女孩最終回去見父母沒有,她的父母多年未見她,其心境是想念還是憤恨,都不得而知。但可以確知的是,他們失去的,是天倫之樂,是一種生活,而這種東西,恰是她們眼中的“終極成功人士”所向往和欠缺的。第三個故事裡那個年薪過百萬,有好房有豪車的老總所向往的,分明就是他們棄之猶恐不及的平靜安定、相親相愛的生活。

多數人的生活已小康起來了。其過程頗有點像一個寓言:一群乞丐被關在飯館門外,餓得眼睛發綠。突然有一天,飯館老闆宣佈,大家可以進來吃飯,免費管夠。當時的場景是可以想象的——爭搶、抓扯、用手抓用衣服包,也不管什麼吃相,不管什麼,都薅一把在懷中再說,唯恐老闆猛然宣佈停止供飯,好日子戛然而止。

但老闆並沒有宣佈停止,而是宣佈無限量長期供應。這樣,抓在手中的粉條或抱在懷中的紅燒肉,就顯得不那麼好看了。大家緊張感消除的第一反應,是收起不雅的吃相,第二反應,是提升檔次,要求老闆來兩杯並非飽肚子但能提升就餐精神感受的酒。而酒杯在手,發現手上、臉上、身上的油漬斑斑,本能的願望,就是換衣服;而一旦好衣服上身之後,自己的吃相和做派,也就不能不顧及了。一旦顧及自己形象,並恬然面對食物的時候,他們也就不再是乞丐了,因為他們的心不窮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