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職業玩家角度看,為何 ThinkPad 沒有 Mac 系列保值?

筆記本電腦 Mac iPhone Windows OS X 西部遊星 2018-11-29
從職業玩家角度看,為何 ThinkPad 沒有 Mac 系列保值?

“ThinkPad改為windows”會好很多,畢竟win本不只有ThinkPad,其他win本同樣亦是如此,其次這是兩個截然不同的體系,mac品牌溢價高 但有人願意買單 retina屏顯示效果 osx系統省心 osx系統下的續航等等。

前面說了win本不止有Thinkpad,windows生態下pc廠商諸如 Lenovo dell hp acer asus等品牌數不勝數,在這個生態下 同一個平臺自然都是有競爭的 價格我可以比你低 配置我可以比你高

反觀再看看,mac的生態圈都是自己家的,按照牙膏廠擠牙膏的速度,前幾代的產品性能提升不大,很多2~3年之前的頂配機型放到現在來都是“夠用”,二手mac對應的就是這些客戶群體 只是需要使用mac的這個系統 喜歡它的優點,對性能要求沒有極致 新設計功能不感冒 只需要夠用

導致thinkpad的保值率低的一個主要原因也是因為國外企業公司都是批量採購,按照美帝的更新換代的速度2~3年基本就淘汰下來,也就是我們俗稱的“洋垃圾”,二手thinkpad市場保有量大價格自然就低了,好處就是容易買到更換的零部件,批量採購mac的企業少之又少,市面上大部分都是個人手上流出來的多,不可比thinkpad,相對維修、更換零部件成本更高,後期基本無可升級空間。

從職業玩家角度看,為何 ThinkPad 沒有 Mac 系列保值?

在聯想完成IBM PC事業部的併購之前,ThinkPad是一個超高端的商務筆記本電腦品牌,IBM的牌子,2004以前的時代(那會兒高端筆記本電腦還真不是人手一臺)。之所以有小黑和小白兩派一說,是因為在十幾年前,兩邊作為三大系統的代言(IBM對Linux有相當好的支持),加上都定位於高端(IBM ThinkPad有點類似於現在的松下Let's Note,主要是針對高端企業市場)其設計上用料上都可以不惜工本。(反正不需要特別在意成本)

所以我們看到了IBM時代的迷之炫技:

碳纖維,鈦合金,FlexView IPS, QVGA的顯示器,蝴蝶鍵盤,Ultrabase,等等等等好東西。

ThinkPad的創始設計師是Richard Sapper,工用美學的代名詞,當時代表著的是最高效率的生產力工具。相對而言那個時候還是比較值錢的。(IBM時代的ThinkPad,因為時代原因和品質特別強調,算是商用類裡面最值錢的,聯想時代的ThinkPad,為了拓展市場,也就得有所妥協(不然松下那種Niche Market的事情一樣會在TP發生)[松下如其旗艦款基本上是在其範疇內,設計出的最頂級效率機(以其最新的CF-SV7為參考,12寸的SubNotebook Class:3個USB3-A, 1個雷電3全速,VGA(31年老接口,實用性拔群),HDMI標口,藍光光驅,最後在存儲方面還能有一個2.5寸+1個2280的全速PCIe-SSD,1kg重量,16:10/3:2(XZ6)小機器能帶來生產力的基本都上了),不過銷量喜人,每年200K臺上下,不及ThinkPad一個零頭)

然而和蘋果相比,實際還是會差,原因在於即使都頂級用料,TP對應的是企業市場,淘汰機器的時候都和送一樣(這幾年經濟情況不好,沒那麼囂張,總之還是很便宜),這類批量機器出現在市場後,個人手裡的二手本子肯定會受到衝擊)

另外ThinkPad也好,Latitude也罷,Lifebook也行,或者Elitebook什麼的,典型商務機的附加值很高,配件存量大,副廠件多,服務加成多。這些東西天然地助長了二手玩機。而Macbook因為消費類,備件不會放得那麼廣,總量也沒那麼多,不清楚蘋果的備件供應期,但是就ThinkPad來說,在本系列最後一款退市時間開始,向後推60個月,也就是說2012年就上市的ThinkPad X230至今,官方還在支持(最後一款在13Q2末完成銷售,支持到18年6月),所以配件好找,價格自然起不來(商用機為了好修,普遍用的件也不會太特別)

而蘋果方面,消費市場為主(雖然16年底開始也有些公司開始提供Mac給員工,不過目前還不成氣候),不會有大批量的“大碗茶”被放出來賣,始終在一個賣方市場。高端消費級的備件不會有商用系的那麼充裕,也通常有更高的造價(不需要特別考慮通用換的問題,畢竟通常不交與IT管理,幾乎所有商用平臺的PC都會強調他們的優秀的TCO優勢,Mac不需要Care這個事情),這樣此消彼長

從職業玩家角度看,為何 ThinkPad 沒有 Mac 系列保值?

1、ThinkPad三大系列(X,T,P以及被替代的W)出貨量比macbook大一個數量級,並且主要買家是大企業政府機關而不是macbook的個人用戶以及小工作室為主。企業一般3年就會更新淘汰一批機器,因為一般硬件保修期是3年,用滿3年的機器對企業來說已經沒有什麼價值。很多員工的ThinkPad更多時候是蓋著屏幕躺在桌面的擴展塢上,淘汰下來的鍵盤和屏幕都可以充新,這一點macbook是做不到的。再好的產品,只要量大,價格就會便宜,你在TB上買到的二手ThinkPad,99%都是大企業淘汰下來低價處理給JS的。

2、在通用性方面,ThinkPad的主要部件:內存、SSD、機械硬盤、光驅、電池、屏幕、網卡、老機器的CPU甚至部分機器的顯卡都可以較為隨意的升級和替換,除少數部件有FRU鎖大部分都可以使用通用零件。以前天價的SSD現在可能只是白菜價,i3用的不爽換個當年最高端的i7也花不了幾百元。8年前的老機器,現在加滿16G內存,上一塊512G的SSD,不是照樣能日常使用得很舒服?反觀macbook呢?從13款以後,還有什麼能夠直接替換的部件?買二手thinkpad的玩家很多都是買最便宜的裸機準系統或者低配,到手自己替換升級部件,這一點macbook做不到,只能一步到位買老機的高配。

3、因為蘋果有自己的OSX系統,為開發IOS項目必備,對部分程序猿接近剛需。並且有些小白迷信蘋果屏幕最好,蘋果做平面最好,蘋果做視頻最好,使得二手價格有不少炒作成分。ThinkPad使用windows系統雖然有自己獨特功能但缺少完全的不可替代性,對部分用戶來說不算剛需。

從職業玩家角度看,為何 ThinkPad 沒有 Mac 系列保值?

從職業玩家角度看,為何 ThinkPad 沒有 Mac 系列保值?

從職業玩家角度看,為何 ThinkPad 沒有 Mac 系列保值?

剛買了ThinkPad T470p,感覺T系列的品質不好不壞吧,本來想買標壓本,看ThinkPad的標壓本比較便宜(美帝海淘)。用了一段時間覺得確實不錯,但和我的舊的筆記本E420比起來,好多人說E系列不算是ThinkPad,但是我還是覺得材質方面並沒有比E系列好太多,A面的確實更堅挺了,但發現合上蓋子中間會有凸出的縫隙,不知道這個算不算品質問題?當然鍵盤還是很好用,是我用過的最舒服的筆記本鍵盤。但是對比MacBook Pro來說確實有些太低調了,MBP確實很簡潔你也可以說太簡單了,但人家的做工真的沒的說,摸起來很舒服,開合也是嚴絲合縫的,屏幕就不比了,我覺得很大程度是和系統的匹配有關係,畢竟win10好多的軟件並不能和1080p的分辨率想匹配,有時候不是大就是小的,很難受。MBP就是把性能和品質做到極致把,ThinkPad可能是因為出於成本的考慮分不同價位,希望能把T系列好好做做,用最好的料,賣的再貴點也值得。

從職業玩家角度看,為何 ThinkPad 沒有 Mac 系列保值?

自己買的最後一臺 Windows 筆記本電腦:ThinkPad T61p,價格相當昂貴(市場價3萬,當然我沒花這麼多但也不少),因為當時要玩魔獸世界,想著買臺強力些的,而且一直喜歡高分辨率(更早的一臺筆記本是 HP NX7010,印象很好)

同時期不久買的另外一臺 MacBook,價格比上面那臺便宜不少(摺合人民幣8千多)

ThinkPad 專利的鍵盤燈(左下右上一起按頂部一個迷你檯燈打下光來),和 MacBook 的每個鍵後的背光相比……

ThinkPad 的觸控板大約有六七個按鍵,和 Mac 極端簡約的觸控板相比,我覺得 Mac 觸控板的易用性爽快感要強太多太多(用過 Mac 觸控板的都知道,一二三四手指爽到飛起,沒用過的是想象不出來的,就像 2007 年 NOKIA 用戶無法想象 iPhone 的舒適)

後來這臺 ThinkPad 顯卡門了,昂貴的購買價而且所有客服都不管,使得我再也不會購買 nvidia 的顯卡。(據說 Mac 用同款顯卡的都召回了,和豐田一樣業界良心,不讓用戶自己蒙受損失)後來找小商販修好後,也沒再用過它(有要的說話,我掛閒魚賣給您),因為基本上都用 macOS 了。

那臺 Mac 在許多年後,體驗仍然非常給力,2013 年時 3500 元賣掉後換成了 MacBook Pro Retina 使用至今,後者今天仍然飛一般的速度,各種爽。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