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中探花卻被皇帝取消,此人不服氣:我下次再考!結果又考中探花

考中探花卻被皇帝取消,此人不服氣:我下次再考!結果又考中探花

探花是古代科舉考試殿試第三名的稱謂,與第一名狀元、第二名榜眼合稱為“三鼎甲”,如鼎之三足。探花雖比不上狀元、榜眼,但若能考中亦是很高的榮譽。

然而在歷史上,卻有一個人先後兩次考中探花。這個人就是北宋名臣滕元發。

考中探花卻被皇帝取消,此人不服氣:我下次再考!結果又考中探花

滕元發,浙江東陽人,出生於官宦世家。滕元發“豪雋慷慨,不拘小節”,而且自幼聰慧,9歲便能作文賦詩,范仲淹與他是親戚,“見而奇之”。於是范仲淹將滕元發接到家中,與其子範純仁一起學習。兩人都勤奮好學,深受范仲淹的影響。

皇佑元年(1049年),滕元發與範純仁一同考中進士。殿試時,主試官宋祁對滕元發的文采嘖嘖稱奇,擬定他為探花。可是宋仁宗認為滕元發的考卷中有一首詩不合程式,就將滕元發的科舉名次給取消了。滕元發不拘小節的性格,害得自己錯失了探花。而範純仁雖然只得了一個進士,但是從此步入仕途,在多年後成為一代賢相。

考中探花卻被皇帝取消,此人不服氣:我下次再考!結果又考中探花

言歸正傳,接著說滕元發。

滕元發的心中既懊悔,又不服氣,但他沒有因此悲觀,反而加倍用功研讀。皇佑五年(1053年),滕元發再次參加考試,竟然又考中了探花,成為當時的一件奇事。兩中探花,在中國1300 年科舉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

舉進士,廷試第三,用聲韻不中程,罷,再舉,復第三。(見《宋史·滕元發傳》)

考中探花卻被皇帝取消,此人不服氣:我下次再考!結果又考中探花

考中探花以後,滕元發被朝廷任命為大理評事、通判湖州,開始步入仕途。滕元發為官清廉,正直敢言,愛民如子,政績突出。根據史書記載,滕元發執法嚴明、斷案如神,曾經三次擔任開封府尹。“為開封府,三獄皆滿,公視事之日,理出數百人,決遣殆盡,京師翕然稱之”。

開封府尹是北宋時的一個重要官職,地位在尚書之下、侍郎之上,一般是從一品或二品官銜。比如寇準、包拯、歐陽修、范仲淹等北宋名臣都出任過開封府尹,宋太宗、宋真宗當皇帝之前也曾做過開封府尹,可見開封府尹一職的重要性。

而滕元發竟然三次擔任此職,這是因為滕元發這個人很有豪傑氣概,敢於冒犯皇親國戚,所以兩次被罷免。可是罷免了滕元發以後,又很難找到比他更稱職的人選,過一段時間後只能讓他復任。

考中探花卻被皇帝取消,此人不服氣:我下次再考!結果又考中探花

滕元發年輕時,名將孫沔見到他,“見而異之”,預言說:“奇才也,後當為賢將。”後來滕元發果然領兵鎮守邊境,“治邊凜然,威行西北,號稱名帥”。滕元發文武雙全,據《東軒筆錄》記載,參知政事吳奎評價他“不唯將略可取,至於軀幹膂力,自可被兩重鐵甲。”滕元發有勇有謀,膽識過人,契丹人和西夏人都十分畏懼他,不敢輕易進犯。

元祐五年(1190年),北宋與西夏之間的緊張關係暫時緩解,宋哲宗將米脂、葭蘆、安疆、浮圖四座邊寨賜給西夏。這四座邊寨都是重要的軍事要塞,滕元發自然不同意,連續九次上書激烈反對,可是宋哲宗沒有采納。滕元發失望至極,以年邁為由請求到淮南任職,朝廷授他為龍圖閣學士的虛銜,讓他擔任揚州知州。滕元發在赴任途中病故,享年71歲。

滕元發去世後,朝廷追贈他為左銀青光祿大夫,諡號“章敏”。蘇東坡為之撰《故龍圖閣學士滕公墓誌銘》,記述了滕元發的許多生平事蹟,其中多次出現“見而奇之”、“見而異之”、“上奇其策”、“上為改容”、“諸將以是服公”之類的句子,從中可以看出滕元發是一個聰明有趣、性格鮮明的奇人。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