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議員建議解散北約,與俄羅斯聯手建立新的歐洲安全體系

在北約成立70週年之際,德國議員亞歷山大·魯伊呼籲德國退出北約,並建議北約就地解散,一時間北約是否還有存在的必要引起輿論漩渦。銘蘇先生在上一篇文章《北約還有存在的必要嗎?德國議員給出了明確的答案》中做了詳細的分析。

今天銘蘇先生和大家一起探討一下亞歷山大·魯伊在建議北約解散以後,歐洲包括德國在內的原北約成員國與俄羅斯共同創建一個新的“集體安全體系”來取代北約是否可行。

德國議員建議解散北約,與俄羅斯聯手建立新的歐洲安全體系

二戰後美國主導建了北約,美國通過北約軍事集團控制了歐洲的軍事力量和防務體系。北約本來是同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國家對抗的軍事集團,在蘇聯解體和華約解散以後,北約的使命已經完成,按理來講,北約當時也應解散。但是,美國為了繼續對歐洲施加影響,就繼續維持北約的存在,而且還將北約當作繼續圍堵俄羅斯和配合美國全球戰略佈局的工具。如果北約不解散,那麼歐洲的軍事力量和防務體系將會被美國繼續控制。

如果北約還存在,那麼德國的這一計劃將難以實施,如果北約解散,那麼德國的這一計劃將會成為現實。

德國議員建議解散北約,與俄羅斯聯手建立新的歐洲安全體系

為什麼這麼說呢?下面且聽銘蘇先生娓娓道來。

德國和俄羅斯都是歐洲的大國,目前德國是歐洲第一大經濟強國,俄羅斯是歐洲第一軍事強國,如果這兩個國家聯手合作,無疑將會在歐洲幹一番事業。

其實在歷史上兩國也多次合作,比如德國統一之前的普魯士王國曾夥同俄國一道瓜分波蘭領土,二戰前夕德國和蘇聯再次瓜分波蘭。後來雖然德國想一統歐洲,入侵蘇聯,但是最終德國以失敗而告終。

二戰後,德國分成了東德和西德,東德屬於蘇聯的衛星國,西德和蘇聯分處於不同的對抗陣營。在1990年德國統一時,蘇聯採取了支持德國統一的態度,這為兩國改善關係提供了機會。

俄羅斯由於是歐洲的資源大國,石油和天然氣產量都位居世界前列,而德國雖是經濟大國卻是能源匱乏國家,所以德國在解決能源供應方面需要同俄羅斯進行合作。

據IEA的數據顯示,俄羅斯在2016年還佔德國原油進口量的約40%,煤炭進口量的30%。根據英國石油公司發佈的世界能源統計年鑑,2017年俄羅斯天然氣佔德國總進口量的一半左右。所以德國對俄羅斯的能源依賴度比較高。

德國議員建議解散北約,與俄羅斯聯手建立新的歐洲安全體系

德國和俄羅斯有進一步合作的願望和需求,但是兩國之間最大的障礙無疑就是美國及其主導的北約。德國二戰戰敗以後美國在德國駐軍,後來以北約盟友繼續在德國保持軍事存在,這使德國的軍事發展受到限制,德國在軍事和內政外交上深受美國影響。美國對德國的過多幹預,已經引起德國很多人士的不滿。美國駐德國大使理查德格林內爾由於對德國內政“指手畫腳”,遭到德國警告,如不收斂將會被驅逐。

比如,俄羅斯和德國正在聯合修建的北溪-2號天然氣管線項目,該項目總投資達95億歐元,從俄羅斯波羅的海沿岸經過波羅的海海底,然後直達德國境內。一旦該項目建成,無疑對於緩解德國能源短缺局面非常有幫助。然而,北溪-2號項目卻遭到了美國的反對,一方面美國批評德國對俄羅斯能源過度依賴,另一方面美國向德國推銷自己的液化天然氣。美國的干涉讓德國很無語,但是德國現實還屬於北約成員國,使德國不能完全擺脫美國的影響。

德國議員建議解散北約,與俄羅斯聯手建立新的歐洲安全體系

所以在目前的背景下,即使德國單獨退出北約,而北約沒有解散,那麼美國在歐洲的軍事影響會繼續存在,德國和俄羅斯就無法建立新的安全體系。而一旦北約解散,那麼法德就可以主導建立新的歐洲防務體系,在這一防務體系中,與其同俄羅斯採取對抗政策,倒不如也將俄羅斯一起納入歐洲安全體系,這樣大家都是盟友了,可以化解俄羅斯對歐洲其他國家的安全威脅。

當然,俄羅斯也願意同以德國為首的歐洲國家合作,畢竟歐洲是俄羅斯最大的能源出口市場,一旦俄羅斯跟歐洲國家建立共同的安全防務體系,那麼俄羅斯將會獲得更多的歐洲市場份額。而且沒有了北約的圍堵和歐盟的經濟制裁,俄羅斯也可以集中精力發展國內經濟,增強自身綜合實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