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嘍各位大家好,我是大家體育界的老朋友,退役體育人的作者“釗叔”,接下來進入主題了,喜歡的朋友可以點贊加關注,您的關注就是小編創作的動力哦。


"

哈嘍各位大家好,我是大家體育界的老朋友,退役體育人的作者“釗叔”,接下來進入主題了,喜歡的朋友可以點贊加關注,您的關注就是小編創作的動力哦。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你沒看錯標題,巴薩的“傳統”,只不過是一個為人津津樂道,但卻實質上虛無縹緲的神話;在巴薩執教三年且不乏重量級冠軍的恩裡克,正是打破這一“神話”的人。

我不想去贅述這支球隊的輝煌歷史,只是天天談論巴薩的什麼“傳控秉承”,是不是該想想,克魯伊夫到來之前,這支球隊已經在半個多世紀裡斬獲無數冠軍,若要討論傳統,難道這前半段的歷史內容要棄之不管?從克魯伊夫到瓜迪奧拉經過了多久?從瓜迪奧拉至今,球隊體系是否真的沒變過?所謂傳統,到底從何談起?

"

哈嘍各位大家好,我是大家體育界的老朋友,退役體育人的作者“釗叔”,接下來進入主題了,喜歡的朋友可以點贊加關注,您的關注就是小編創作的動力哦。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你沒看錯標題,巴薩的“傳統”,只不過是一個為人津津樂道,但卻實質上虛無縹緲的神話;在巴薩執教三年且不乏重量級冠軍的恩裡克,正是打破這一“神話”的人。

我不想去贅述這支球隊的輝煌歷史,只是天天談論巴薩的什麼“傳控秉承”,是不是該想想,克魯伊夫到來之前,這支球隊已經在半個多世紀裡斬獲無數冠軍,若要討論傳統,難道這前半段的歷史內容要棄之不管?從克魯伊夫到瓜迪奧拉經過了多久?從瓜迪奧拉至今,球隊體系是否真的沒變過?所謂傳統,到底從何談起?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沒錯,至少自瓜迪奧拉執教至今,巴薩始終是西甲控球率最高的球隊(如果洛佩特吉治下的皇馬不算的話),但至少在輿論上,我們不難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內部戰術體系明明從未停止過變革,為何一俟戰績出色,立即上自球隊名宿、下至媒體坊間,全都在吹噓“巴薩堅持傳統”;偏偏戰績不佳之時,“背離傳統”又成了詭異的頭號大罪?

恩裡克就是這方面最典型的案例——14-15賽季斬獲三冠王,明明戰術體系大幅修正歷任傳控體系,除控球率外幾乎毫無保留的盡數向“簡潔”思路靠攏,結果被認定是“對傳統不離不棄”的堅持結果;後續戰術明明並無太大變化,卻又因皇馬崛起被認定為“背離傳統”的典型案例。事實上,細數恩裡克這三年,唯一的道理是——

"

哈嘍各位大家好,我是大家體育界的老朋友,退役體育人的作者“釗叔”,接下來進入主題了,喜歡的朋友可以點贊加關注,您的關注就是小編創作的動力哦。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你沒看錯標題,巴薩的“傳統”,只不過是一個為人津津樂道,但卻實質上虛無縹緲的神話;在巴薩執教三年且不乏重量級冠軍的恩裡克,正是打破這一“神話”的人。

我不想去贅述這支球隊的輝煌歷史,只是天天談論巴薩的什麼“傳控秉承”,是不是該想想,克魯伊夫到來之前,這支球隊已經在半個多世紀裡斬獲無數冠軍,若要討論傳統,難道這前半段的歷史內容要棄之不管?從克魯伊夫到瓜迪奧拉經過了多久?從瓜迪奧拉至今,球隊體系是否真的沒變過?所謂傳統,到底從何談起?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沒錯,至少自瓜迪奧拉執教至今,巴薩始終是西甲控球率最高的球隊(如果洛佩特吉治下的皇馬不算的話),但至少在輿論上,我們不難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內部戰術體系明明從未停止過變革,為何一俟戰績出色,立即上自球隊名宿、下至媒體坊間,全都在吹噓“巴薩堅持傳統”;偏偏戰績不佳之時,“背離傳統”又成了詭異的頭號大罪?

恩裡克就是這方面最典型的案例——14-15賽季斬獲三冠王,明明戰術體系大幅修正歷任傳控體系,除控球率外幾乎毫無保留的盡數向“簡潔”思路靠攏,結果被認定是“對傳統不離不棄”的堅持結果;後續戰術明明並無太大變化,卻又因皇馬崛起被認定為“背離傳統”的典型案例。事實上,細數恩裡克這三年,唯一的道理是——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足球需要堅持的,是某些極為質樸的基本規律,在此之上,任何風格都有其存在之意義,任何俱樂部的戰術追求永遠是“適合現在”。至於傳統,裝點門面的意義,遠大於實際價值。

由於Wyscout指提供最近4個賽季的數據,因此14-15賽季的高階數據已經無從計算。其實大家平常接觸whoscored數據庫的基礎數據也不是不能用,只不過需要經過一道計算而已(不包括那個爛大街的評分——那個系統漏洞太大,建議直接忽略)。本文會參考兩個數據庫的數據,順便也給大家科普一下,足球數據分析的最基本方法。

"

哈嘍各位大家好,我是大家體育界的老朋友,退役體育人的作者“釗叔”,接下來進入主題了,喜歡的朋友可以點贊加關注,您的關注就是小編創作的動力哦。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你沒看錯標題,巴薩的“傳統”,只不過是一個為人津津樂道,但卻實質上虛無縹緲的神話;在巴薩執教三年且不乏重量級冠軍的恩裡克,正是打破這一“神話”的人。

我不想去贅述這支球隊的輝煌歷史,只是天天談論巴薩的什麼“傳控秉承”,是不是該想想,克魯伊夫到來之前,這支球隊已經在半個多世紀裡斬獲無數冠軍,若要討論傳統,難道這前半段的歷史內容要棄之不管?從克魯伊夫到瓜迪奧拉經過了多久?從瓜迪奧拉至今,球隊體系是否真的沒變過?所謂傳統,到底從何談起?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沒錯,至少自瓜迪奧拉執教至今,巴薩始終是西甲控球率最高的球隊(如果洛佩特吉治下的皇馬不算的話),但至少在輿論上,我們不難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內部戰術體系明明從未停止過變革,為何一俟戰績出色,立即上自球隊名宿、下至媒體坊間,全都在吹噓“巴薩堅持傳統”;偏偏戰績不佳之時,“背離傳統”又成了詭異的頭號大罪?

恩裡克就是這方面最典型的案例——14-15賽季斬獲三冠王,明明戰術體系大幅修正歷任傳控體系,除控球率外幾乎毫無保留的盡數向“簡潔”思路靠攏,結果被認定是“對傳統不離不棄”的堅持結果;後續戰術明明並無太大變化,卻又因皇馬崛起被認定為“背離傳統”的典型案例。事實上,細數恩裡克這三年,唯一的道理是——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足球需要堅持的,是某些極為質樸的基本規律,在此之上,任何風格都有其存在之意義,任何俱樂部的戰術追求永遠是“適合現在”。至於傳統,裝點門面的意義,遠大於實際價值。

由於Wyscout指提供最近4個賽季的數據,因此14-15賽季的高階數據已經無從計算。其實大家平常接觸whoscored數據庫的基礎數據也不是不能用,只不過需要經過一道計算而已(不包括那個爛大街的評分——那個系統漏洞太大,建議直接忽略)。本文會參考兩個數據庫的數據,順便也給大家科普一下,足球數據分析的最基本方法。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進攻:手握MSN,還有什麼必要“傳統”?

一個非常鮮明的事實是,儘管瓜迪奧拉自己否認“Tiki-Taka”的稱謂,但用該詞形容其治下球隊的傳球風格是恰如其分的,事實上這也是瓜式巴薩收穫讚譽最多之處——以往訓練上才能見到的頻繁快速短傳,被瓜迪奧拉複製到了最頂級賽場中並藉此實現“我踢球你防守”的理想態勢。問題在於——如果以此為“傳統”的話,那其實從馬蒂諾開始,這個傳統就已經被部分改變了;恩裡克的後兩季,則比馬蒂諾做的還要過:


"

哈嘍各位大家好,我是大家體育界的老朋友,退役體育人的作者“釗叔”,接下來進入主題了,喜歡的朋友可以點贊加關注,您的關注就是小編創作的動力哦。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你沒看錯標題,巴薩的“傳統”,只不過是一個為人津津樂道,但卻實質上虛無縹緲的神話;在巴薩執教三年且不乏重量級冠軍的恩裡克,正是打破這一“神話”的人。

我不想去贅述這支球隊的輝煌歷史,只是天天談論巴薩的什麼“傳控秉承”,是不是該想想,克魯伊夫到來之前,這支球隊已經在半個多世紀裡斬獲無數冠軍,若要討論傳統,難道這前半段的歷史內容要棄之不管?從克魯伊夫到瓜迪奧拉經過了多久?從瓜迪奧拉至今,球隊體系是否真的沒變過?所謂傳統,到底從何談起?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沒錯,至少自瓜迪奧拉執教至今,巴薩始終是西甲控球率最高的球隊(如果洛佩特吉治下的皇馬不算的話),但至少在輿論上,我們不難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內部戰術體系明明從未停止過變革,為何一俟戰績出色,立即上自球隊名宿、下至媒體坊間,全都在吹噓“巴薩堅持傳統”;偏偏戰績不佳之時,“背離傳統”又成了詭異的頭號大罪?

恩裡克就是這方面最典型的案例——14-15賽季斬獲三冠王,明明戰術體系大幅修正歷任傳控體系,除控球率外幾乎毫無保留的盡數向“簡潔”思路靠攏,結果被認定是“對傳統不離不棄”的堅持結果;後續戰術明明並無太大變化,卻又因皇馬崛起被認定為“背離傳統”的典型案例。事實上,細數恩裡克這三年,唯一的道理是——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足球需要堅持的,是某些極為質樸的基本規律,在此之上,任何風格都有其存在之意義,任何俱樂部的戰術追求永遠是“適合現在”。至於傳統,裝點門面的意義,遠大於實際價值。

由於Wyscout指提供最近4個賽季的數據,因此14-15賽季的高階數據已經無從計算。其實大家平常接觸whoscored數據庫的基礎數據也不是不能用,只不過需要經過一道計算而已(不包括那個爛大街的評分——那個系統漏洞太大,建議直接忽略)。本文會參考兩個數據庫的數據,順便也給大家科普一下,足球數據分析的最基本方法。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進攻:手握MSN,還有什麼必要“傳統”?

一個非常鮮明的事實是,儘管瓜迪奧拉自己否認“Tiki-Taka”的稱謂,但用該詞形容其治下球隊的傳球風格是恰如其分的,事實上這也是瓜式巴薩收穫讚譽最多之處——以往訓練上才能見到的頻繁快速短傳,被瓜迪奧拉複製到了最頂級賽場中並藉此實現“我踢球你防守”的理想態勢。問題在於——如果以此為“傳統”的話,那其實從馬蒂諾開始,這個傳統就已經被部分改變了;恩裡克的後兩季,則比馬蒂諾做的還要過: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其實看過我之前文章的朋友應該還有印象,我會頻繁用“每分鐘控球時間”這個概念來二次計算幾乎所有的進攻端技術統計。事實上,這是足球數據分析的最基本方法,今年年初我甚至偶然得知,前任羅馬隊首席數據分析師的分析團隊,也是這麼個基礎思路——說穿了不值一提,但現實中卻極為遺憾的很少有人理解這麼做的意義。巴薩的情況恰恰能部分說明如此做的意義:

注意上圖的折線圖,巴薩每分鐘控球時間自瓜迪奧拉最終卸任的12-13賽季達到巔峰,其後斷崖式下跌,直到恩裡克離任的16-17賽季接近11次大關。這組數據是用whoscored提供的控球率和傳球數計算的——其實單看控球率和傳球數,巴薩都是每一賽季的第一位,但如果將二者結合計算傳球頻率,巴薩卻存在不小的下滑。

而且注意:自瓜迪奧拉橫空出世起,傳控之於足球比賽的意義實際上是在全歐洲範圍內得到了普及,儘管並非所有球隊都在追求控球率,但“更多更快傳球”卻是共同追求。如果說傳控足球是一條大河,那麼在各隊都沿河向前乘風破浪之際,巴薩作為最靠前的船隻,卻悄然玩了一出“逆水行舟”。

"

哈嘍各位大家好,我是大家體育界的老朋友,退役體育人的作者“釗叔”,接下來進入主題了,喜歡的朋友可以點贊加關注,您的關注就是小編創作的動力哦。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你沒看錯標題,巴薩的“傳統”,只不過是一個為人津津樂道,但卻實質上虛無縹緲的神話;在巴薩執教三年且不乏重量級冠軍的恩裡克,正是打破這一“神話”的人。

我不想去贅述這支球隊的輝煌歷史,只是天天談論巴薩的什麼“傳控秉承”,是不是該想想,克魯伊夫到來之前,這支球隊已經在半個多世紀裡斬獲無數冠軍,若要討論傳統,難道這前半段的歷史內容要棄之不管?從克魯伊夫到瓜迪奧拉經過了多久?從瓜迪奧拉至今,球隊體系是否真的沒變過?所謂傳統,到底從何談起?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沒錯,至少自瓜迪奧拉執教至今,巴薩始終是西甲控球率最高的球隊(如果洛佩特吉治下的皇馬不算的話),但至少在輿論上,我們不難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內部戰術體系明明從未停止過變革,為何一俟戰績出色,立即上自球隊名宿、下至媒體坊間,全都在吹噓“巴薩堅持傳統”;偏偏戰績不佳之時,“背離傳統”又成了詭異的頭號大罪?

恩裡克就是這方面最典型的案例——14-15賽季斬獲三冠王,明明戰術體系大幅修正歷任傳控體系,除控球率外幾乎毫無保留的盡數向“簡潔”思路靠攏,結果被認定是“對傳統不離不棄”的堅持結果;後續戰術明明並無太大變化,卻又因皇馬崛起被認定為“背離傳統”的典型案例。事實上,細數恩裡克這三年,唯一的道理是——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足球需要堅持的,是某些極為質樸的基本規律,在此之上,任何風格都有其存在之意義,任何俱樂部的戰術追求永遠是“適合現在”。至於傳統,裝點門面的意義,遠大於實際價值。

由於Wyscout指提供最近4個賽季的數據,因此14-15賽季的高階數據已經無從計算。其實大家平常接觸whoscored數據庫的基礎數據也不是不能用,只不過需要經過一道計算而已(不包括那個爛大街的評分——那個系統漏洞太大,建議直接忽略)。本文會參考兩個數據庫的數據,順便也給大家科普一下,足球數據分析的最基本方法。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進攻:手握MSN,還有什麼必要“傳統”?

一個非常鮮明的事實是,儘管瓜迪奧拉自己否認“Tiki-Taka”的稱謂,但用該詞形容其治下球隊的傳球風格是恰如其分的,事實上這也是瓜式巴薩收穫讚譽最多之處——以往訓練上才能見到的頻繁快速短傳,被瓜迪奧拉複製到了最頂級賽場中並藉此實現“我踢球你防守”的理想態勢。問題在於——如果以此為“傳統”的話,那其實從馬蒂諾開始,這個傳統就已經被部分改變了;恩裡克的後兩季,則比馬蒂諾做的還要過: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其實看過我之前文章的朋友應該還有印象,我會頻繁用“每分鐘控球時間”這個概念來二次計算幾乎所有的進攻端技術統計。事實上,這是足球數據分析的最基本方法,今年年初我甚至偶然得知,前任羅馬隊首席數據分析師的分析團隊,也是這麼個基礎思路——說穿了不值一提,但現實中卻極為遺憾的很少有人理解這麼做的意義。巴薩的情況恰恰能部分說明如此做的意義:

注意上圖的折線圖,巴薩每分鐘控球時間自瓜迪奧拉最終卸任的12-13賽季達到巔峰,其後斷崖式下跌,直到恩裡克離任的16-17賽季接近11次大關。這組數據是用whoscored提供的控球率和傳球數計算的——其實單看控球率和傳球數,巴薩都是每一賽季的第一位,但如果將二者結合計算傳球頻率,巴薩卻存在不小的下滑。

而且注意:自瓜迪奧拉橫空出世起,傳控之於足球比賽的意義實際上是在全歐洲範圍內得到了普及,儘管並非所有球隊都在追求控球率,但“更多更快傳球”卻是共同追求。如果說傳控足球是一條大河,那麼在各隊都沿河向前乘風破浪之際,巴薩作為最靠前的船隻,卻悄然玩了一出“逆水行舟”。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要知道,whoscored的統計標準非常寬鬆,儘管沒有錄像佐證,但對比其他數據庫的統計,他們應該是把很多“無法控球但我想辦法先捅一腳”之類的觸球,都算作了“傳球”。所以經常出現傳球總數相對更高、傳球成功率卻走低的情況。如果按照wyscout方面更嚴格的統計計算——高潮來了——15-16以及16-17兩個賽季,巴薩每分鐘控球時間的傳球數,都是低於老對手皇馬的,其中16-17賽季,甚至比馬競都要低!(當然馬競的傳球成功率有些辣眼睛……)

數據分析的無情之處也就在於此:很多對於“文化”層面的幻想,在這裡會顯得十分脆弱——如果你打著“傳控足球傳統”的旗號,卻打出了比馬競還要低的傳球頻率,你怎麼能說自己是在堅持“傳統”?

"

哈嘍各位大家好,我是大家體育界的老朋友,退役體育人的作者“釗叔”,接下來進入主題了,喜歡的朋友可以點贊加關注,您的關注就是小編創作的動力哦。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你沒看錯標題,巴薩的“傳統”,只不過是一個為人津津樂道,但卻實質上虛無縹緲的神話;在巴薩執教三年且不乏重量級冠軍的恩裡克,正是打破這一“神話”的人。

我不想去贅述這支球隊的輝煌歷史,只是天天談論巴薩的什麼“傳控秉承”,是不是該想想,克魯伊夫到來之前,這支球隊已經在半個多世紀裡斬獲無數冠軍,若要討論傳統,難道這前半段的歷史內容要棄之不管?從克魯伊夫到瓜迪奧拉經過了多久?從瓜迪奧拉至今,球隊體系是否真的沒變過?所謂傳統,到底從何談起?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沒錯,至少自瓜迪奧拉執教至今,巴薩始終是西甲控球率最高的球隊(如果洛佩特吉治下的皇馬不算的話),但至少在輿論上,我們不難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內部戰術體系明明從未停止過變革,為何一俟戰績出色,立即上自球隊名宿、下至媒體坊間,全都在吹噓“巴薩堅持傳統”;偏偏戰績不佳之時,“背離傳統”又成了詭異的頭號大罪?

恩裡克就是這方面最典型的案例——14-15賽季斬獲三冠王,明明戰術體系大幅修正歷任傳控體系,除控球率外幾乎毫無保留的盡數向“簡潔”思路靠攏,結果被認定是“對傳統不離不棄”的堅持結果;後續戰術明明並無太大變化,卻又因皇馬崛起被認定為“背離傳統”的典型案例。事實上,細數恩裡克這三年,唯一的道理是——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足球需要堅持的,是某些極為質樸的基本規律,在此之上,任何風格都有其存在之意義,任何俱樂部的戰術追求永遠是“適合現在”。至於傳統,裝點門面的意義,遠大於實際價值。

由於Wyscout指提供最近4個賽季的數據,因此14-15賽季的高階數據已經無從計算。其實大家平常接觸whoscored數據庫的基礎數據也不是不能用,只不過需要經過一道計算而已(不包括那個爛大街的評分——那個系統漏洞太大,建議直接忽略)。本文會參考兩個數據庫的數據,順便也給大家科普一下,足球數據分析的最基本方法。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進攻:手握MSN,還有什麼必要“傳統”?

一個非常鮮明的事實是,儘管瓜迪奧拉自己否認“Tiki-Taka”的稱謂,但用該詞形容其治下球隊的傳球風格是恰如其分的,事實上這也是瓜式巴薩收穫讚譽最多之處——以往訓練上才能見到的頻繁快速短傳,被瓜迪奧拉複製到了最頂級賽場中並藉此實現“我踢球你防守”的理想態勢。問題在於——如果以此為“傳統”的話,那其實從馬蒂諾開始,這個傳統就已經被部分改變了;恩裡克的後兩季,則比馬蒂諾做的還要過: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其實看過我之前文章的朋友應該還有印象,我會頻繁用“每分鐘控球時間”這個概念來二次計算幾乎所有的進攻端技術統計。事實上,這是足球數據分析的最基本方法,今年年初我甚至偶然得知,前任羅馬隊首席數據分析師的分析團隊,也是這麼個基礎思路——說穿了不值一提,但現實中卻極為遺憾的很少有人理解這麼做的意義。巴薩的情況恰恰能部分說明如此做的意義:

注意上圖的折線圖,巴薩每分鐘控球時間自瓜迪奧拉最終卸任的12-13賽季達到巔峰,其後斷崖式下跌,直到恩裡克離任的16-17賽季接近11次大關。這組數據是用whoscored提供的控球率和傳球數計算的——其實單看控球率和傳球數,巴薩都是每一賽季的第一位,但如果將二者結合計算傳球頻率,巴薩卻存在不小的下滑。

而且注意:自瓜迪奧拉橫空出世起,傳控之於足球比賽的意義實際上是在全歐洲範圍內得到了普及,儘管並非所有球隊都在追求控球率,但“更多更快傳球”卻是共同追求。如果說傳控足球是一條大河,那麼在各隊都沿河向前乘風破浪之際,巴薩作為最靠前的船隻,卻悄然玩了一出“逆水行舟”。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要知道,whoscored的統計標準非常寬鬆,儘管沒有錄像佐證,但對比其他數據庫的統計,他們應該是把很多“無法控球但我想辦法先捅一腳”之類的觸球,都算作了“傳球”。所以經常出現傳球總數相對更高、傳球成功率卻走低的情況。如果按照wyscout方面更嚴格的統計計算——高潮來了——15-16以及16-17兩個賽季,巴薩每分鐘控球時間的傳球數,都是低於老對手皇馬的,其中16-17賽季,甚至比馬競都要低!(當然馬競的傳球成功率有些辣眼睛……)

數據分析的無情之處也就在於此:很多對於“文化”層面的幻想,在這裡會顯得十分脆弱——如果你打著“傳控足球傳統”的旗號,卻打出了比馬競還要低的傳球頻率,你怎麼能說自己是在堅持“傳統”?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恩裡克在執教的三年間,總體成績仍舊是相當可圈可點的,至少進攻端平均每賽季聯賽112.67個進球的火力輸出,絕對輪不著所謂的“傳統捍衛者”來指指點點。這也就提出了全新議題:背離“傳統”的巴薩,到底如何保證進攻?

答案很簡單:在你擁有MSN的情況下,過多奉行傳控體系,只會方面推進節奏、壓縮前場活動空間,導致MSN變態的持球進攻能力反而受到制約。我們來看看恩裡克時代的進攻風格有何變化:


"

哈嘍各位大家好,我是大家體育界的老朋友,退役體育人的作者“釗叔”,接下來進入主題了,喜歡的朋友可以點贊加關注,您的關注就是小編創作的動力哦。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你沒看錯標題,巴薩的“傳統”,只不過是一個為人津津樂道,但卻實質上虛無縹緲的神話;在巴薩執教三年且不乏重量級冠軍的恩裡克,正是打破這一“神話”的人。

我不想去贅述這支球隊的輝煌歷史,只是天天談論巴薩的什麼“傳控秉承”,是不是該想想,克魯伊夫到來之前,這支球隊已經在半個多世紀裡斬獲無數冠軍,若要討論傳統,難道這前半段的歷史內容要棄之不管?從克魯伊夫到瓜迪奧拉經過了多久?從瓜迪奧拉至今,球隊體系是否真的沒變過?所謂傳統,到底從何談起?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沒錯,至少自瓜迪奧拉執教至今,巴薩始終是西甲控球率最高的球隊(如果洛佩特吉治下的皇馬不算的話),但至少在輿論上,我們不難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內部戰術體系明明從未停止過變革,為何一俟戰績出色,立即上自球隊名宿、下至媒體坊間,全都在吹噓“巴薩堅持傳統”;偏偏戰績不佳之時,“背離傳統”又成了詭異的頭號大罪?

恩裡克就是這方面最典型的案例——14-15賽季斬獲三冠王,明明戰術體系大幅修正歷任傳控體系,除控球率外幾乎毫無保留的盡數向“簡潔”思路靠攏,結果被認定是“對傳統不離不棄”的堅持結果;後續戰術明明並無太大變化,卻又因皇馬崛起被認定為“背離傳統”的典型案例。事實上,細數恩裡克這三年,唯一的道理是——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足球需要堅持的,是某些極為質樸的基本規律,在此之上,任何風格都有其存在之意義,任何俱樂部的戰術追求永遠是“適合現在”。至於傳統,裝點門面的意義,遠大於實際價值。

由於Wyscout指提供最近4個賽季的數據,因此14-15賽季的高階數據已經無從計算。其實大家平常接觸whoscored數據庫的基礎數據也不是不能用,只不過需要經過一道計算而已(不包括那個爛大街的評分——那個系統漏洞太大,建議直接忽略)。本文會參考兩個數據庫的數據,順便也給大家科普一下,足球數據分析的最基本方法。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進攻:手握MSN,還有什麼必要“傳統”?

一個非常鮮明的事實是,儘管瓜迪奧拉自己否認“Tiki-Taka”的稱謂,但用該詞形容其治下球隊的傳球風格是恰如其分的,事實上這也是瓜式巴薩收穫讚譽最多之處——以往訓練上才能見到的頻繁快速短傳,被瓜迪奧拉複製到了最頂級賽場中並藉此實現“我踢球你防守”的理想態勢。問題在於——如果以此為“傳統”的話,那其實從馬蒂諾開始,這個傳統就已經被部分改變了;恩裡克的後兩季,則比馬蒂諾做的還要過: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其實看過我之前文章的朋友應該還有印象,我會頻繁用“每分鐘控球時間”這個概念來二次計算幾乎所有的進攻端技術統計。事實上,這是足球數據分析的最基本方法,今年年初我甚至偶然得知,前任羅馬隊首席數據分析師的分析團隊,也是這麼個基礎思路——說穿了不值一提,但現實中卻極為遺憾的很少有人理解這麼做的意義。巴薩的情況恰恰能部分說明如此做的意義:

注意上圖的折線圖,巴薩每分鐘控球時間自瓜迪奧拉最終卸任的12-13賽季達到巔峰,其後斷崖式下跌,直到恩裡克離任的16-17賽季接近11次大關。這組數據是用whoscored提供的控球率和傳球數計算的——其實單看控球率和傳球數,巴薩都是每一賽季的第一位,但如果將二者結合計算傳球頻率,巴薩卻存在不小的下滑。

而且注意:自瓜迪奧拉橫空出世起,傳控之於足球比賽的意義實際上是在全歐洲範圍內得到了普及,儘管並非所有球隊都在追求控球率,但“更多更快傳球”卻是共同追求。如果說傳控足球是一條大河,那麼在各隊都沿河向前乘風破浪之際,巴薩作為最靠前的船隻,卻悄然玩了一出“逆水行舟”。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要知道,whoscored的統計標準非常寬鬆,儘管沒有錄像佐證,但對比其他數據庫的統計,他們應該是把很多“無法控球但我想辦法先捅一腳”之類的觸球,都算作了“傳球”。所以經常出現傳球總數相對更高、傳球成功率卻走低的情況。如果按照wyscout方面更嚴格的統計計算——高潮來了——15-16以及16-17兩個賽季,巴薩每分鐘控球時間的傳球數,都是低於老對手皇馬的,其中16-17賽季,甚至比馬競都要低!(當然馬競的傳球成功率有些辣眼睛……)

數據分析的無情之處也就在於此:很多對於“文化”層面的幻想,在這裡會顯得十分脆弱——如果你打著“傳控足球傳統”的旗號,卻打出了比馬競還要低的傳球頻率,你怎麼能說自己是在堅持“傳統”?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恩裡克在執教的三年間,總體成績仍舊是相當可圈可點的,至少進攻端平均每賽季聯賽112.67個進球的火力輸出,絕對輪不著所謂的“傳統捍衛者”來指指點點。這也就提出了全新議題:背離“傳統”的巴薩,到底如何保證進攻?

答案很簡單:在你擁有MSN的情況下,過多奉行傳控體系,只會方面推進節奏、壓縮前場活動空間,導致MSN變態的持球進攻能力反而受到制約。我們來看看恩裡克時代的進攻風格有何變化: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足球場上任何進攻,都可以粗略的分成兩個步驟:首先是要把控球轉化為射門;其次則是把射門轉化為進球。前者更側重效率,後者更側重質量。那麼如何量化“控球轉化成為射門”的效率“?很簡單,看一支球隊形成一次射門需要多少控球時間,於是,我們得出了“控球時間射門比”這個概念,數字越低,說明射門越頻繁。巴薩的情況如何?

從瓜迪奧拉到瑪帝諾再到恩裡克,巴薩每次射門,所需要消耗的控球時間越來越少,也就是說,你可以理解為,巴薩越打越“不耐心”,越打越強調“趕緊形成射門”。

"

哈嘍各位大家好,我是大家體育界的老朋友,退役體育人的作者“釗叔”,接下來進入主題了,喜歡的朋友可以點贊加關注,您的關注就是小編創作的動力哦。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你沒看錯標題,巴薩的“傳統”,只不過是一個為人津津樂道,但卻實質上虛無縹緲的神話;在巴薩執教三年且不乏重量級冠軍的恩裡克,正是打破這一“神話”的人。

我不想去贅述這支球隊的輝煌歷史,只是天天談論巴薩的什麼“傳控秉承”,是不是該想想,克魯伊夫到來之前,這支球隊已經在半個多世紀裡斬獲無數冠軍,若要討論傳統,難道這前半段的歷史內容要棄之不管?從克魯伊夫到瓜迪奧拉經過了多久?從瓜迪奧拉至今,球隊體系是否真的沒變過?所謂傳統,到底從何談起?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沒錯,至少自瓜迪奧拉執教至今,巴薩始終是西甲控球率最高的球隊(如果洛佩特吉治下的皇馬不算的話),但至少在輿論上,我們不難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內部戰術體系明明從未停止過變革,為何一俟戰績出色,立即上自球隊名宿、下至媒體坊間,全都在吹噓“巴薩堅持傳統”;偏偏戰績不佳之時,“背離傳統”又成了詭異的頭號大罪?

恩裡克就是這方面最典型的案例——14-15賽季斬獲三冠王,明明戰術體系大幅修正歷任傳控體系,除控球率外幾乎毫無保留的盡數向“簡潔”思路靠攏,結果被認定是“對傳統不離不棄”的堅持結果;後續戰術明明並無太大變化,卻又因皇馬崛起被認定為“背離傳統”的典型案例。事實上,細數恩裡克這三年,唯一的道理是——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足球需要堅持的,是某些極為質樸的基本規律,在此之上,任何風格都有其存在之意義,任何俱樂部的戰術追求永遠是“適合現在”。至於傳統,裝點門面的意義,遠大於實際價值。

由於Wyscout指提供最近4個賽季的數據,因此14-15賽季的高階數據已經無從計算。其實大家平常接觸whoscored數據庫的基礎數據也不是不能用,只不過需要經過一道計算而已(不包括那個爛大街的評分——那個系統漏洞太大,建議直接忽略)。本文會參考兩個數據庫的數據,順便也給大家科普一下,足球數據分析的最基本方法。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進攻:手握MSN,還有什麼必要“傳統”?

一個非常鮮明的事實是,儘管瓜迪奧拉自己否認“Tiki-Taka”的稱謂,但用該詞形容其治下球隊的傳球風格是恰如其分的,事實上這也是瓜式巴薩收穫讚譽最多之處——以往訓練上才能見到的頻繁快速短傳,被瓜迪奧拉複製到了最頂級賽場中並藉此實現“我踢球你防守”的理想態勢。問題在於——如果以此為“傳統”的話,那其實從馬蒂諾開始,這個傳統就已經被部分改變了;恩裡克的後兩季,則比馬蒂諾做的還要過: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其實看過我之前文章的朋友應該還有印象,我會頻繁用“每分鐘控球時間”這個概念來二次計算幾乎所有的進攻端技術統計。事實上,這是足球數據分析的最基本方法,今年年初我甚至偶然得知,前任羅馬隊首席數據分析師的分析團隊,也是這麼個基礎思路——說穿了不值一提,但現實中卻極為遺憾的很少有人理解這麼做的意義。巴薩的情況恰恰能部分說明如此做的意義:

注意上圖的折線圖,巴薩每分鐘控球時間自瓜迪奧拉最終卸任的12-13賽季達到巔峰,其後斷崖式下跌,直到恩裡克離任的16-17賽季接近11次大關。這組數據是用whoscored提供的控球率和傳球數計算的——其實單看控球率和傳球數,巴薩都是每一賽季的第一位,但如果將二者結合計算傳球頻率,巴薩卻存在不小的下滑。

而且注意:自瓜迪奧拉橫空出世起,傳控之於足球比賽的意義實際上是在全歐洲範圍內得到了普及,儘管並非所有球隊都在追求控球率,但“更多更快傳球”卻是共同追求。如果說傳控足球是一條大河,那麼在各隊都沿河向前乘風破浪之際,巴薩作為最靠前的船隻,卻悄然玩了一出“逆水行舟”。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要知道,whoscored的統計標準非常寬鬆,儘管沒有錄像佐證,但對比其他數據庫的統計,他們應該是把很多“無法控球但我想辦法先捅一腳”之類的觸球,都算作了“傳球”。所以經常出現傳球總數相對更高、傳球成功率卻走低的情況。如果按照wyscout方面更嚴格的統計計算——高潮來了——15-16以及16-17兩個賽季,巴薩每分鐘控球時間的傳球數,都是低於老對手皇馬的,其中16-17賽季,甚至比馬競都要低!(當然馬競的傳球成功率有些辣眼睛……)

數據分析的無情之處也就在於此:很多對於“文化”層面的幻想,在這裡會顯得十分脆弱——如果你打著“傳控足球傳統”的旗號,卻打出了比馬競還要低的傳球頻率,你怎麼能說自己是在堅持“傳統”?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恩裡克在執教的三年間,總體成績仍舊是相當可圈可點的,至少進攻端平均每賽季聯賽112.67個進球的火力輸出,絕對輪不著所謂的“傳統捍衛者”來指指點點。這也就提出了全新議題:背離“傳統”的巴薩,到底如何保證進攻?

答案很簡單:在你擁有MSN的情況下,過多奉行傳控體系,只會方面推進節奏、壓縮前場活動空間,導致MSN變態的持球進攻能力反而受到制約。我們來看看恩裡克時代的進攻風格有何變化: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足球場上任何進攻,都可以粗略的分成兩個步驟:首先是要把控球轉化為射門;其次則是把射門轉化為進球。前者更側重效率,後者更側重質量。那麼如何量化“控球轉化成為射門”的效率“?很簡單,看一支球隊形成一次射門需要多少控球時間,於是,我們得出了“控球時間射門比”這個概念,數字越低,說明射門越頻繁。巴薩的情況如何?

從瓜迪奧拉到瑪帝諾再到恩裡克,巴薩每次射門,所需要消耗的控球時間越來越少,也就是說,你可以理解為,巴薩越打越“不耐心”,越打越強調“趕緊形成射門”。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通常來講,強行提高射門數,所造成的結果無非是“低質量、多嘗試”,射門累積增多的同時,射門威脅性必然隨之下降。然而恩裡克時代的巴薩卻做到了兩者兼顧——即便我們沒有14-15賽季的高階數據,但15-16、16-17兩季,巴薩卻都維持了西甲第一的每次射門預期進球數。尤其15-16賽季的每次射門0.158個預期進球,更是領先其他所有球隊至少一個檔次。

"

哈嘍各位大家好,我是大家體育界的老朋友,退役體育人的作者“釗叔”,接下來進入主題了,喜歡的朋友可以點贊加關注,您的關注就是小編創作的動力哦。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你沒看錯標題,巴薩的“傳統”,只不過是一個為人津津樂道,但卻實質上虛無縹緲的神話;在巴薩執教三年且不乏重量級冠軍的恩裡克,正是打破這一“神話”的人。

我不想去贅述這支球隊的輝煌歷史,只是天天談論巴薩的什麼“傳控秉承”,是不是該想想,克魯伊夫到來之前,這支球隊已經在半個多世紀裡斬獲無數冠軍,若要討論傳統,難道這前半段的歷史內容要棄之不管?從克魯伊夫到瓜迪奧拉經過了多久?從瓜迪奧拉至今,球隊體系是否真的沒變過?所謂傳統,到底從何談起?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沒錯,至少自瓜迪奧拉執教至今,巴薩始終是西甲控球率最高的球隊(如果洛佩特吉治下的皇馬不算的話),但至少在輿論上,我們不難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內部戰術體系明明從未停止過變革,為何一俟戰績出色,立即上自球隊名宿、下至媒體坊間,全都在吹噓“巴薩堅持傳統”;偏偏戰績不佳之時,“背離傳統”又成了詭異的頭號大罪?

恩裡克就是這方面最典型的案例——14-15賽季斬獲三冠王,明明戰術體系大幅修正歷任傳控體系,除控球率外幾乎毫無保留的盡數向“簡潔”思路靠攏,結果被認定是“對傳統不離不棄”的堅持結果;後續戰術明明並無太大變化,卻又因皇馬崛起被認定為“背離傳統”的典型案例。事實上,細數恩裡克這三年,唯一的道理是——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足球需要堅持的,是某些極為質樸的基本規律,在此之上,任何風格都有其存在之意義,任何俱樂部的戰術追求永遠是“適合現在”。至於傳統,裝點門面的意義,遠大於實際價值。

由於Wyscout指提供最近4個賽季的數據,因此14-15賽季的高階數據已經無從計算。其實大家平常接觸whoscored數據庫的基礎數據也不是不能用,只不過需要經過一道計算而已(不包括那個爛大街的評分——那個系統漏洞太大,建議直接忽略)。本文會參考兩個數據庫的數據,順便也給大家科普一下,足球數據分析的最基本方法。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進攻:手握MSN,還有什麼必要“傳統”?

一個非常鮮明的事實是,儘管瓜迪奧拉自己否認“Tiki-Taka”的稱謂,但用該詞形容其治下球隊的傳球風格是恰如其分的,事實上這也是瓜式巴薩收穫讚譽最多之處——以往訓練上才能見到的頻繁快速短傳,被瓜迪奧拉複製到了最頂級賽場中並藉此實現“我踢球你防守”的理想態勢。問題在於——如果以此為“傳統”的話,那其實從馬蒂諾開始,這個傳統就已經被部分改變了;恩裡克的後兩季,則比馬蒂諾做的還要過: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其實看過我之前文章的朋友應該還有印象,我會頻繁用“每分鐘控球時間”這個概念來二次計算幾乎所有的進攻端技術統計。事實上,這是足球數據分析的最基本方法,今年年初我甚至偶然得知,前任羅馬隊首席數據分析師的分析團隊,也是這麼個基礎思路——說穿了不值一提,但現實中卻極為遺憾的很少有人理解這麼做的意義。巴薩的情況恰恰能部分說明如此做的意義:

注意上圖的折線圖,巴薩每分鐘控球時間自瓜迪奧拉最終卸任的12-13賽季達到巔峰,其後斷崖式下跌,直到恩裡克離任的16-17賽季接近11次大關。這組數據是用whoscored提供的控球率和傳球數計算的——其實單看控球率和傳球數,巴薩都是每一賽季的第一位,但如果將二者結合計算傳球頻率,巴薩卻存在不小的下滑。

而且注意:自瓜迪奧拉橫空出世起,傳控之於足球比賽的意義實際上是在全歐洲範圍內得到了普及,儘管並非所有球隊都在追求控球率,但“更多更快傳球”卻是共同追求。如果說傳控足球是一條大河,那麼在各隊都沿河向前乘風破浪之際,巴薩作為最靠前的船隻,卻悄然玩了一出“逆水行舟”。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要知道,whoscored的統計標準非常寬鬆,儘管沒有錄像佐證,但對比其他數據庫的統計,他們應該是把很多“無法控球但我想辦法先捅一腳”之類的觸球,都算作了“傳球”。所以經常出現傳球總數相對更高、傳球成功率卻走低的情況。如果按照wyscout方面更嚴格的統計計算——高潮來了——15-16以及16-17兩個賽季,巴薩每分鐘控球時間的傳球數,都是低於老對手皇馬的,其中16-17賽季,甚至比馬競都要低!(當然馬競的傳球成功率有些辣眼睛……)

數據分析的無情之處也就在於此:很多對於“文化”層面的幻想,在這裡會顯得十分脆弱——如果你打著“傳控足球傳統”的旗號,卻打出了比馬競還要低的傳球頻率,你怎麼能說自己是在堅持“傳統”?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恩裡克在執教的三年間,總體成績仍舊是相當可圈可點的,至少進攻端平均每賽季聯賽112.67個進球的火力輸出,絕對輪不著所謂的“傳統捍衛者”來指指點點。這也就提出了全新議題:背離“傳統”的巴薩,到底如何保證進攻?

答案很簡單:在你擁有MSN的情況下,過多奉行傳控體系,只會方面推進節奏、壓縮前場活動空間,導致MSN變態的持球進攻能力反而受到制約。我們來看看恩裡克時代的進攻風格有何變化: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足球場上任何進攻,都可以粗略的分成兩個步驟:首先是要把控球轉化為射門;其次則是把射門轉化為進球。前者更側重效率,後者更側重質量。那麼如何量化“控球轉化成為射門”的效率“?很簡單,看一支球隊形成一次射門需要多少控球時間,於是,我們得出了“控球時間射門比”這個概念,數字越低,說明射門越頻繁。巴薩的情況如何?

從瓜迪奧拉到瑪帝諾再到恩裡克,巴薩每次射門,所需要消耗的控球時間越來越少,也就是說,你可以理解為,巴薩越打越“不耐心”,越打越強調“趕緊形成射門”。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通常來講,強行提高射門數,所造成的結果無非是“低質量、多嘗試”,射門累積增多的同時,射門威脅性必然隨之下降。然而恩裡克時代的巴薩卻做到了兩者兼顧——即便我們沒有14-15賽季的高階數據,但15-16、16-17兩季,巴薩卻都維持了西甲第一的每次射門預期進球數。尤其15-16賽季的每次射門0.158個預期進球,更是領先其他所有球隊至少一個檔次。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高射門數結合高射門威脅性,累積的預期進球數必然高得嚇人。尤其是15-16賽季,巴薩最終打出恐怖的95.4的總預期進球數,吊打西甲所有球隊。加之MSN自身射術有保證,兩季“真實射門轉化率”分別高居西甲第3和第1,結果兩個賽季下來,巴薩的進球數全部突破110——要知道那兩年皇馬已經是火力全開了,結果進球數無論怎樣都拼不過巴薩。

其實皇馬與其說是進攻端敗給了巴薩全隊,倒不如說完全是剛不過MSN太過彪悍的火力。15-16賽季巴薩除了對手烏龍之外進球109個,MSN包辦了其中的82.57%;射門603腳,MSN佔了其中的69.49%;16-17賽季兩項數據略有下滑, 卻也仍舊達到了驚人的68.10%和63.86%——注意這是統計總數的佔比,MSN並不總是聯袂搭檔出場的,比如16-17賽季該組合進攻數據佔比下降,很大原因在於內馬爾只打了30場。

"

哈嘍各位大家好,我是大家體育界的老朋友,退役體育人的作者“釗叔”,接下來進入主題了,喜歡的朋友可以點贊加關注,您的關注就是小編創作的動力哦。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你沒看錯標題,巴薩的“傳統”,只不過是一個為人津津樂道,但卻實質上虛無縹緲的神話;在巴薩執教三年且不乏重量級冠軍的恩裡克,正是打破這一“神話”的人。

我不想去贅述這支球隊的輝煌歷史,只是天天談論巴薩的什麼“傳控秉承”,是不是該想想,克魯伊夫到來之前,這支球隊已經在半個多世紀裡斬獲無數冠軍,若要討論傳統,難道這前半段的歷史內容要棄之不管?從克魯伊夫到瓜迪奧拉經過了多久?從瓜迪奧拉至今,球隊體系是否真的沒變過?所謂傳統,到底從何談起?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沒錯,至少自瓜迪奧拉執教至今,巴薩始終是西甲控球率最高的球隊(如果洛佩特吉治下的皇馬不算的話),但至少在輿論上,我們不難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內部戰術體系明明從未停止過變革,為何一俟戰績出色,立即上自球隊名宿、下至媒體坊間,全都在吹噓“巴薩堅持傳統”;偏偏戰績不佳之時,“背離傳統”又成了詭異的頭號大罪?

恩裡克就是這方面最典型的案例——14-15賽季斬獲三冠王,明明戰術體系大幅修正歷任傳控體系,除控球率外幾乎毫無保留的盡數向“簡潔”思路靠攏,結果被認定是“對傳統不離不棄”的堅持結果;後續戰術明明並無太大變化,卻又因皇馬崛起被認定為“背離傳統”的典型案例。事實上,細數恩裡克這三年,唯一的道理是——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足球需要堅持的,是某些極為質樸的基本規律,在此之上,任何風格都有其存在之意義,任何俱樂部的戰術追求永遠是“適合現在”。至於傳統,裝點門面的意義,遠大於實際價值。

由於Wyscout指提供最近4個賽季的數據,因此14-15賽季的高階數據已經無從計算。其實大家平常接觸whoscored數據庫的基礎數據也不是不能用,只不過需要經過一道計算而已(不包括那個爛大街的評分——那個系統漏洞太大,建議直接忽略)。本文會參考兩個數據庫的數據,順便也給大家科普一下,足球數據分析的最基本方法。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進攻:手握MSN,還有什麼必要“傳統”?

一個非常鮮明的事實是,儘管瓜迪奧拉自己否認“Tiki-Taka”的稱謂,但用該詞形容其治下球隊的傳球風格是恰如其分的,事實上這也是瓜式巴薩收穫讚譽最多之處——以往訓練上才能見到的頻繁快速短傳,被瓜迪奧拉複製到了最頂級賽場中並藉此實現“我踢球你防守”的理想態勢。問題在於——如果以此為“傳統”的話,那其實從馬蒂諾開始,這個傳統就已經被部分改變了;恩裡克的後兩季,則比馬蒂諾做的還要過: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其實看過我之前文章的朋友應該還有印象,我會頻繁用“每分鐘控球時間”這個概念來二次計算幾乎所有的進攻端技術統計。事實上,這是足球數據分析的最基本方法,今年年初我甚至偶然得知,前任羅馬隊首席數據分析師的分析團隊,也是這麼個基礎思路——說穿了不值一提,但現實中卻極為遺憾的很少有人理解這麼做的意義。巴薩的情況恰恰能部分說明如此做的意義:

注意上圖的折線圖,巴薩每分鐘控球時間自瓜迪奧拉最終卸任的12-13賽季達到巔峰,其後斷崖式下跌,直到恩裡克離任的16-17賽季接近11次大關。這組數據是用whoscored提供的控球率和傳球數計算的——其實單看控球率和傳球數,巴薩都是每一賽季的第一位,但如果將二者結合計算傳球頻率,巴薩卻存在不小的下滑。

而且注意:自瓜迪奧拉橫空出世起,傳控之於足球比賽的意義實際上是在全歐洲範圍內得到了普及,儘管並非所有球隊都在追求控球率,但“更多更快傳球”卻是共同追求。如果說傳控足球是一條大河,那麼在各隊都沿河向前乘風破浪之際,巴薩作為最靠前的船隻,卻悄然玩了一出“逆水行舟”。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要知道,whoscored的統計標準非常寬鬆,儘管沒有錄像佐證,但對比其他數據庫的統計,他們應該是把很多“無法控球但我想辦法先捅一腳”之類的觸球,都算作了“傳球”。所以經常出現傳球總數相對更高、傳球成功率卻走低的情況。如果按照wyscout方面更嚴格的統計計算——高潮來了——15-16以及16-17兩個賽季,巴薩每分鐘控球時間的傳球數,都是低於老對手皇馬的,其中16-17賽季,甚至比馬競都要低!(當然馬競的傳球成功率有些辣眼睛……)

數據分析的無情之處也就在於此:很多對於“文化”層面的幻想,在這裡會顯得十分脆弱——如果你打著“傳控足球傳統”的旗號,卻打出了比馬競還要低的傳球頻率,你怎麼能說自己是在堅持“傳統”?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恩裡克在執教的三年間,總體成績仍舊是相當可圈可點的,至少進攻端平均每賽季聯賽112.67個進球的火力輸出,絕對輪不著所謂的“傳統捍衛者”來指指點點。這也就提出了全新議題:背離“傳統”的巴薩,到底如何保證進攻?

答案很簡單:在你擁有MSN的情況下,過多奉行傳控體系,只會方面推進節奏、壓縮前場活動空間,導致MSN變態的持球進攻能力反而受到制約。我們來看看恩裡克時代的進攻風格有何變化: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足球場上任何進攻,都可以粗略的分成兩個步驟:首先是要把控球轉化為射門;其次則是把射門轉化為進球。前者更側重效率,後者更側重質量。那麼如何量化“控球轉化成為射門”的效率“?很簡單,看一支球隊形成一次射門需要多少控球時間,於是,我們得出了“控球時間射門比”這個概念,數字越低,說明射門越頻繁。巴薩的情況如何?

從瓜迪奧拉到瑪帝諾再到恩裡克,巴薩每次射門,所需要消耗的控球時間越來越少,也就是說,你可以理解為,巴薩越打越“不耐心”,越打越強調“趕緊形成射門”。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通常來講,強行提高射門數,所造成的結果無非是“低質量、多嘗試”,射門累積增多的同時,射門威脅性必然隨之下降。然而恩裡克時代的巴薩卻做到了兩者兼顧——即便我們沒有14-15賽季的高階數據,但15-16、16-17兩季,巴薩卻都維持了西甲第一的每次射門預期進球數。尤其15-16賽季的每次射門0.158個預期進球,更是領先其他所有球隊至少一個檔次。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高射門數結合高射門威脅性,累積的預期進球數必然高得嚇人。尤其是15-16賽季,巴薩最終打出恐怖的95.4的總預期進球數,吊打西甲所有球隊。加之MSN自身射術有保證,兩季“真實射門轉化率”分別高居西甲第3和第1,結果兩個賽季下來,巴薩的進球數全部突破110——要知道那兩年皇馬已經是火力全開了,結果進球數無論怎樣都拼不過巴薩。

其實皇馬與其說是進攻端敗給了巴薩全隊,倒不如說完全是剛不過MSN太過彪悍的火力。15-16賽季巴薩除了對手烏龍之外進球109個,MSN包辦了其中的82.57%;射門603腳,MSN佔了其中的69.49%;16-17賽季兩項數據略有下滑, 卻也仍舊達到了驚人的68.10%和63.86%——注意這是統計總數的佔比,MSN並不總是聯袂搭檔出場的,比如16-17賽季該組合進攻數據佔比下降,很大原因在於內馬爾只打了30場。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有別於彼時尚在多數時間進球如砍瓜切菜一般的BBC幾乎專伺無球,恩裡克手裡的MSN組合是承擔起前場持球重任的。三人非但進攻、射門佔全隊比重高的可怕,反映盤帶、傳威脅球的數據同樣佔比極高。15-16賽季,MSN“盤帶和一對一”之和佔球隊總數的61.07%,16-17賽季則是56.00%——放在持球任務均攤、頗有些全民皆兵意味的皇馬,這些高比重都是不可想象的。真要說“全攻全守”是巴薩的傳統,那我真看不出恩裡克除了陣型和控球率,還有什麼其他的傳統之處……

當然,區區三人包打天下的理論是不存在的,恩裡克的常規做法是,中後場儘快將球交給MSN處理,MSN則優先選擇個人原地起爆,用極簡的方式實現進攻推進,到前場後再隨便從中後場填補一人,實現“3+X”的進攻投入。放幾張動圖予以說明:


"

哈嘍各位大家好,我是大家體育界的老朋友,退役體育人的作者“釗叔”,接下來進入主題了,喜歡的朋友可以點贊加關注,您的關注就是小編創作的動力哦。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你沒看錯標題,巴薩的“傳統”,只不過是一個為人津津樂道,但卻實質上虛無縹緲的神話;在巴薩執教三年且不乏重量級冠軍的恩裡克,正是打破這一“神話”的人。

我不想去贅述這支球隊的輝煌歷史,只是天天談論巴薩的什麼“傳控秉承”,是不是該想想,克魯伊夫到來之前,這支球隊已經在半個多世紀裡斬獲無數冠軍,若要討論傳統,難道這前半段的歷史內容要棄之不管?從克魯伊夫到瓜迪奧拉經過了多久?從瓜迪奧拉至今,球隊體系是否真的沒變過?所謂傳統,到底從何談起?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沒錯,至少自瓜迪奧拉執教至今,巴薩始終是西甲控球率最高的球隊(如果洛佩特吉治下的皇馬不算的話),但至少在輿論上,我們不難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內部戰術體系明明從未停止過變革,為何一俟戰績出色,立即上自球隊名宿、下至媒體坊間,全都在吹噓“巴薩堅持傳統”;偏偏戰績不佳之時,“背離傳統”又成了詭異的頭號大罪?

恩裡克就是這方面最典型的案例——14-15賽季斬獲三冠王,明明戰術體系大幅修正歷任傳控體系,除控球率外幾乎毫無保留的盡數向“簡潔”思路靠攏,結果被認定是“對傳統不離不棄”的堅持結果;後續戰術明明並無太大變化,卻又因皇馬崛起被認定為“背離傳統”的典型案例。事實上,細數恩裡克這三年,唯一的道理是——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足球需要堅持的,是某些極為質樸的基本規律,在此之上,任何風格都有其存在之意義,任何俱樂部的戰術追求永遠是“適合現在”。至於傳統,裝點門面的意義,遠大於實際價值。

由於Wyscout指提供最近4個賽季的數據,因此14-15賽季的高階數據已經無從計算。其實大家平常接觸whoscored數據庫的基礎數據也不是不能用,只不過需要經過一道計算而已(不包括那個爛大街的評分——那個系統漏洞太大,建議直接忽略)。本文會參考兩個數據庫的數據,順便也給大家科普一下,足球數據分析的最基本方法。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進攻:手握MSN,還有什麼必要“傳統”?

一個非常鮮明的事實是,儘管瓜迪奧拉自己否認“Tiki-Taka”的稱謂,但用該詞形容其治下球隊的傳球風格是恰如其分的,事實上這也是瓜式巴薩收穫讚譽最多之處——以往訓練上才能見到的頻繁快速短傳,被瓜迪奧拉複製到了最頂級賽場中並藉此實現“我踢球你防守”的理想態勢。問題在於——如果以此為“傳統”的話,那其實從馬蒂諾開始,這個傳統就已經被部分改變了;恩裡克的後兩季,則比馬蒂諾做的還要過: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其實看過我之前文章的朋友應該還有印象,我會頻繁用“每分鐘控球時間”這個概念來二次計算幾乎所有的進攻端技術統計。事實上,這是足球數據分析的最基本方法,今年年初我甚至偶然得知,前任羅馬隊首席數據分析師的分析團隊,也是這麼個基礎思路——說穿了不值一提,但現實中卻極為遺憾的很少有人理解這麼做的意義。巴薩的情況恰恰能部分說明如此做的意義:

注意上圖的折線圖,巴薩每分鐘控球時間自瓜迪奧拉最終卸任的12-13賽季達到巔峰,其後斷崖式下跌,直到恩裡克離任的16-17賽季接近11次大關。這組數據是用whoscored提供的控球率和傳球數計算的——其實單看控球率和傳球數,巴薩都是每一賽季的第一位,但如果將二者結合計算傳球頻率,巴薩卻存在不小的下滑。

而且注意:自瓜迪奧拉橫空出世起,傳控之於足球比賽的意義實際上是在全歐洲範圍內得到了普及,儘管並非所有球隊都在追求控球率,但“更多更快傳球”卻是共同追求。如果說傳控足球是一條大河,那麼在各隊都沿河向前乘風破浪之際,巴薩作為最靠前的船隻,卻悄然玩了一出“逆水行舟”。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要知道,whoscored的統計標準非常寬鬆,儘管沒有錄像佐證,但對比其他數據庫的統計,他們應該是把很多“無法控球但我想辦法先捅一腳”之類的觸球,都算作了“傳球”。所以經常出現傳球總數相對更高、傳球成功率卻走低的情況。如果按照wyscout方面更嚴格的統計計算——高潮來了——15-16以及16-17兩個賽季,巴薩每分鐘控球時間的傳球數,都是低於老對手皇馬的,其中16-17賽季,甚至比馬競都要低!(當然馬競的傳球成功率有些辣眼睛……)

數據分析的無情之處也就在於此:很多對於“文化”層面的幻想,在這裡會顯得十分脆弱——如果你打著“傳控足球傳統”的旗號,卻打出了比馬競還要低的傳球頻率,你怎麼能說自己是在堅持“傳統”?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恩裡克在執教的三年間,總體成績仍舊是相當可圈可點的,至少進攻端平均每賽季聯賽112.67個進球的火力輸出,絕對輪不著所謂的“傳統捍衛者”來指指點點。這也就提出了全新議題:背離“傳統”的巴薩,到底如何保證進攻?

答案很簡單:在你擁有MSN的情況下,過多奉行傳控體系,只會方面推進節奏、壓縮前場活動空間,導致MSN變態的持球進攻能力反而受到制約。我們來看看恩裡克時代的進攻風格有何變化: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足球場上任何進攻,都可以粗略的分成兩個步驟:首先是要把控球轉化為射門;其次則是把射門轉化為進球。前者更側重效率,後者更側重質量。那麼如何量化“控球轉化成為射門”的效率“?很簡單,看一支球隊形成一次射門需要多少控球時間,於是,我們得出了“控球時間射門比”這個概念,數字越低,說明射門越頻繁。巴薩的情況如何?

從瓜迪奧拉到瑪帝諾再到恩裡克,巴薩每次射門,所需要消耗的控球時間越來越少,也就是說,你可以理解為,巴薩越打越“不耐心”,越打越強調“趕緊形成射門”。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通常來講,強行提高射門數,所造成的結果無非是“低質量、多嘗試”,射門累積增多的同時,射門威脅性必然隨之下降。然而恩裡克時代的巴薩卻做到了兩者兼顧——即便我們沒有14-15賽季的高階數據,但15-16、16-17兩季,巴薩卻都維持了西甲第一的每次射門預期進球數。尤其15-16賽季的每次射門0.158個預期進球,更是領先其他所有球隊至少一個檔次。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高射門數結合高射門威脅性,累積的預期進球數必然高得嚇人。尤其是15-16賽季,巴薩最終打出恐怖的95.4的總預期進球數,吊打西甲所有球隊。加之MSN自身射術有保證,兩季“真實射門轉化率”分別高居西甲第3和第1,結果兩個賽季下來,巴薩的進球數全部突破110——要知道那兩年皇馬已經是火力全開了,結果進球數無論怎樣都拼不過巴薩。

其實皇馬與其說是進攻端敗給了巴薩全隊,倒不如說完全是剛不過MSN太過彪悍的火力。15-16賽季巴薩除了對手烏龍之外進球109個,MSN包辦了其中的82.57%;射門603腳,MSN佔了其中的69.49%;16-17賽季兩項數據略有下滑, 卻也仍舊達到了驚人的68.10%和63.86%——注意這是統計總數的佔比,MSN並不總是聯袂搭檔出場的,比如16-17賽季該組合進攻數據佔比下降,很大原因在於內馬爾只打了30場。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有別於彼時尚在多數時間進球如砍瓜切菜一般的BBC幾乎專伺無球,恩裡克手裡的MSN組合是承擔起前場持球重任的。三人非但進攻、射門佔全隊比重高的可怕,反映盤帶、傳威脅球的數據同樣佔比極高。15-16賽季,MSN“盤帶和一對一”之和佔球隊總數的61.07%,16-17賽季則是56.00%——放在持球任務均攤、頗有些全民皆兵意味的皇馬,這些高比重都是不可想象的。真要說“全攻全守”是巴薩的傳統,那我真看不出恩裡克除了陣型和控球率,還有什麼其他的傳統之處……

當然,區區三人包打天下的理論是不存在的,恩裡克的常規做法是,中後場儘快將球交給MSN處理,MSN則優先選擇個人原地起爆,用極簡的方式實現進攻推進,到前場後再隨便從中後場填補一人,實現“3+X”的進攻投入。放幾張動圖予以說明: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這並不是一次快攻,但卻打的非常簡練,全過程其實就是內馬爾和梅西兩腳滲透性傳球,外加MSN之外另一人積極前插跑位而已。


"

哈嘍各位大家好,我是大家體育界的老朋友,退役體育人的作者“釗叔”,接下來進入主題了,喜歡的朋友可以點贊加關注,您的關注就是小編創作的動力哦。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你沒看錯標題,巴薩的“傳統”,只不過是一個為人津津樂道,但卻實質上虛無縹緲的神話;在巴薩執教三年且不乏重量級冠軍的恩裡克,正是打破這一“神話”的人。

我不想去贅述這支球隊的輝煌歷史,只是天天談論巴薩的什麼“傳控秉承”,是不是該想想,克魯伊夫到來之前,這支球隊已經在半個多世紀裡斬獲無數冠軍,若要討論傳統,難道這前半段的歷史內容要棄之不管?從克魯伊夫到瓜迪奧拉經過了多久?從瓜迪奧拉至今,球隊體系是否真的沒變過?所謂傳統,到底從何談起?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沒錯,至少自瓜迪奧拉執教至今,巴薩始終是西甲控球率最高的球隊(如果洛佩特吉治下的皇馬不算的話),但至少在輿論上,我們不難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內部戰術體系明明從未停止過變革,為何一俟戰績出色,立即上自球隊名宿、下至媒體坊間,全都在吹噓“巴薩堅持傳統”;偏偏戰績不佳之時,“背離傳統”又成了詭異的頭號大罪?

恩裡克就是這方面最典型的案例——14-15賽季斬獲三冠王,明明戰術體系大幅修正歷任傳控體系,除控球率外幾乎毫無保留的盡數向“簡潔”思路靠攏,結果被認定是“對傳統不離不棄”的堅持結果;後續戰術明明並無太大變化,卻又因皇馬崛起被認定為“背離傳統”的典型案例。事實上,細數恩裡克這三年,唯一的道理是——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足球需要堅持的,是某些極為質樸的基本規律,在此之上,任何風格都有其存在之意義,任何俱樂部的戰術追求永遠是“適合現在”。至於傳統,裝點門面的意義,遠大於實際價值。

由於Wyscout指提供最近4個賽季的數據,因此14-15賽季的高階數據已經無從計算。其實大家平常接觸whoscored數據庫的基礎數據也不是不能用,只不過需要經過一道計算而已(不包括那個爛大街的評分——那個系統漏洞太大,建議直接忽略)。本文會參考兩個數據庫的數據,順便也給大家科普一下,足球數據分析的最基本方法。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進攻:手握MSN,還有什麼必要“傳統”?

一個非常鮮明的事實是,儘管瓜迪奧拉自己否認“Tiki-Taka”的稱謂,但用該詞形容其治下球隊的傳球風格是恰如其分的,事實上這也是瓜式巴薩收穫讚譽最多之處——以往訓練上才能見到的頻繁快速短傳,被瓜迪奧拉複製到了最頂級賽場中並藉此實現“我踢球你防守”的理想態勢。問題在於——如果以此為“傳統”的話,那其實從馬蒂諾開始,這個傳統就已經被部分改變了;恩裡克的後兩季,則比馬蒂諾做的還要過: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其實看過我之前文章的朋友應該還有印象,我會頻繁用“每分鐘控球時間”這個概念來二次計算幾乎所有的進攻端技術統計。事實上,這是足球數據分析的最基本方法,今年年初我甚至偶然得知,前任羅馬隊首席數據分析師的分析團隊,也是這麼個基礎思路——說穿了不值一提,但現實中卻極為遺憾的很少有人理解這麼做的意義。巴薩的情況恰恰能部分說明如此做的意義:

注意上圖的折線圖,巴薩每分鐘控球時間自瓜迪奧拉最終卸任的12-13賽季達到巔峰,其後斷崖式下跌,直到恩裡克離任的16-17賽季接近11次大關。這組數據是用whoscored提供的控球率和傳球數計算的——其實單看控球率和傳球數,巴薩都是每一賽季的第一位,但如果將二者結合計算傳球頻率,巴薩卻存在不小的下滑。

而且注意:自瓜迪奧拉橫空出世起,傳控之於足球比賽的意義實際上是在全歐洲範圍內得到了普及,儘管並非所有球隊都在追求控球率,但“更多更快傳球”卻是共同追求。如果說傳控足球是一條大河,那麼在各隊都沿河向前乘風破浪之際,巴薩作為最靠前的船隻,卻悄然玩了一出“逆水行舟”。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要知道,whoscored的統計標準非常寬鬆,儘管沒有錄像佐證,但對比其他數據庫的統計,他們應該是把很多“無法控球但我想辦法先捅一腳”之類的觸球,都算作了“傳球”。所以經常出現傳球總數相對更高、傳球成功率卻走低的情況。如果按照wyscout方面更嚴格的統計計算——高潮來了——15-16以及16-17兩個賽季,巴薩每分鐘控球時間的傳球數,都是低於老對手皇馬的,其中16-17賽季,甚至比馬競都要低!(當然馬競的傳球成功率有些辣眼睛……)

數據分析的無情之處也就在於此:很多對於“文化”層面的幻想,在這裡會顯得十分脆弱——如果你打著“傳控足球傳統”的旗號,卻打出了比馬競還要低的傳球頻率,你怎麼能說自己是在堅持“傳統”?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恩裡克在執教的三年間,總體成績仍舊是相當可圈可點的,至少進攻端平均每賽季聯賽112.67個進球的火力輸出,絕對輪不著所謂的“傳統捍衛者”來指指點點。這也就提出了全新議題:背離“傳統”的巴薩,到底如何保證進攻?

答案很簡單:在你擁有MSN的情況下,過多奉行傳控體系,只會方面推進節奏、壓縮前場活動空間,導致MSN變態的持球進攻能力反而受到制約。我們來看看恩裡克時代的進攻風格有何變化: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足球場上任何進攻,都可以粗略的分成兩個步驟:首先是要把控球轉化為射門;其次則是把射門轉化為進球。前者更側重效率,後者更側重質量。那麼如何量化“控球轉化成為射門”的效率“?很簡單,看一支球隊形成一次射門需要多少控球時間,於是,我們得出了“控球時間射門比”這個概念,數字越低,說明射門越頻繁。巴薩的情況如何?

從瓜迪奧拉到瑪帝諾再到恩裡克,巴薩每次射門,所需要消耗的控球時間越來越少,也就是說,你可以理解為,巴薩越打越“不耐心”,越打越強調“趕緊形成射門”。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通常來講,強行提高射門數,所造成的結果無非是“低質量、多嘗試”,射門累積增多的同時,射門威脅性必然隨之下降。然而恩裡克時代的巴薩卻做到了兩者兼顧——即便我們沒有14-15賽季的高階數據,但15-16、16-17兩季,巴薩卻都維持了西甲第一的每次射門預期進球數。尤其15-16賽季的每次射門0.158個預期進球,更是領先其他所有球隊至少一個檔次。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高射門數結合高射門威脅性,累積的預期進球數必然高得嚇人。尤其是15-16賽季,巴薩最終打出恐怖的95.4的總預期進球數,吊打西甲所有球隊。加之MSN自身射術有保證,兩季“真實射門轉化率”分別高居西甲第3和第1,結果兩個賽季下來,巴薩的進球數全部突破110——要知道那兩年皇馬已經是火力全開了,結果進球數無論怎樣都拼不過巴薩。

其實皇馬與其說是進攻端敗給了巴薩全隊,倒不如說完全是剛不過MSN太過彪悍的火力。15-16賽季巴薩除了對手烏龍之外進球109個,MSN包辦了其中的82.57%;射門603腳,MSN佔了其中的69.49%;16-17賽季兩項數據略有下滑, 卻也仍舊達到了驚人的68.10%和63.86%——注意這是統計總數的佔比,MSN並不總是聯袂搭檔出場的,比如16-17賽季該組合進攻數據佔比下降,很大原因在於內馬爾只打了30場。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有別於彼時尚在多數時間進球如砍瓜切菜一般的BBC幾乎專伺無球,恩裡克手裡的MSN組合是承擔起前場持球重任的。三人非但進攻、射門佔全隊比重高的可怕,反映盤帶、傳威脅球的數據同樣佔比極高。15-16賽季,MSN“盤帶和一對一”之和佔球隊總數的61.07%,16-17賽季則是56.00%——放在持球任務均攤、頗有些全民皆兵意味的皇馬,這些高比重都是不可想象的。真要說“全攻全守”是巴薩的傳統,那我真看不出恩裡克除了陣型和控球率,還有什麼其他的傳統之處……

當然,區區三人包打天下的理論是不存在的,恩裡克的常規做法是,中後場儘快將球交給MSN處理,MSN則優先選擇個人原地起爆,用極簡的方式實現進攻推進,到前場後再隨便從中後場填補一人,實現“3+X”的進攻投入。放幾張動圖予以說明: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這並不是一次快攻,但卻打的非常簡練,全過程其實就是內馬爾和梅西兩腳滲透性傳球,外加MSN之外另一人積極前插跑位而已。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這次是內馬爾持球推進被斷了,為什麼要放這樣一張進攻失敗的圖?因為它非常清晰的揭示出恩裡克的思路:


"

哈嘍各位大家好,我是大家體育界的老朋友,退役體育人的作者“釗叔”,接下來進入主題了,喜歡的朋友可以點贊加關注,您的關注就是小編創作的動力哦。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你沒看錯標題,巴薩的“傳統”,只不過是一個為人津津樂道,但卻實質上虛無縹緲的神話;在巴薩執教三年且不乏重量級冠軍的恩裡克,正是打破這一“神話”的人。

我不想去贅述這支球隊的輝煌歷史,只是天天談論巴薩的什麼“傳控秉承”,是不是該想想,克魯伊夫到來之前,這支球隊已經在半個多世紀裡斬獲無數冠軍,若要討論傳統,難道這前半段的歷史內容要棄之不管?從克魯伊夫到瓜迪奧拉經過了多久?從瓜迪奧拉至今,球隊體系是否真的沒變過?所謂傳統,到底從何談起?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沒錯,至少自瓜迪奧拉執教至今,巴薩始終是西甲控球率最高的球隊(如果洛佩特吉治下的皇馬不算的話),但至少在輿論上,我們不難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內部戰術體系明明從未停止過變革,為何一俟戰績出色,立即上自球隊名宿、下至媒體坊間,全都在吹噓“巴薩堅持傳統”;偏偏戰績不佳之時,“背離傳統”又成了詭異的頭號大罪?

恩裡克就是這方面最典型的案例——14-15賽季斬獲三冠王,明明戰術體系大幅修正歷任傳控體系,除控球率外幾乎毫無保留的盡數向“簡潔”思路靠攏,結果被認定是“對傳統不離不棄”的堅持結果;後續戰術明明並無太大變化,卻又因皇馬崛起被認定為“背離傳統”的典型案例。事實上,細數恩裡克這三年,唯一的道理是——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足球需要堅持的,是某些極為質樸的基本規律,在此之上,任何風格都有其存在之意義,任何俱樂部的戰術追求永遠是“適合現在”。至於傳統,裝點門面的意義,遠大於實際價值。

由於Wyscout指提供最近4個賽季的數據,因此14-15賽季的高階數據已經無從計算。其實大家平常接觸whoscored數據庫的基礎數據也不是不能用,只不過需要經過一道計算而已(不包括那個爛大街的評分——那個系統漏洞太大,建議直接忽略)。本文會參考兩個數據庫的數據,順便也給大家科普一下,足球數據分析的最基本方法。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進攻:手握MSN,還有什麼必要“傳統”?

一個非常鮮明的事實是,儘管瓜迪奧拉自己否認“Tiki-Taka”的稱謂,但用該詞形容其治下球隊的傳球風格是恰如其分的,事實上這也是瓜式巴薩收穫讚譽最多之處——以往訓練上才能見到的頻繁快速短傳,被瓜迪奧拉複製到了最頂級賽場中並藉此實現“我踢球你防守”的理想態勢。問題在於——如果以此為“傳統”的話,那其實從馬蒂諾開始,這個傳統就已經被部分改變了;恩裡克的後兩季,則比馬蒂諾做的還要過: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其實看過我之前文章的朋友應該還有印象,我會頻繁用“每分鐘控球時間”這個概念來二次計算幾乎所有的進攻端技術統計。事實上,這是足球數據分析的最基本方法,今年年初我甚至偶然得知,前任羅馬隊首席數據分析師的分析團隊,也是這麼個基礎思路——說穿了不值一提,但現實中卻極為遺憾的很少有人理解這麼做的意義。巴薩的情況恰恰能部分說明如此做的意義:

注意上圖的折線圖,巴薩每分鐘控球時間自瓜迪奧拉最終卸任的12-13賽季達到巔峰,其後斷崖式下跌,直到恩裡克離任的16-17賽季接近11次大關。這組數據是用whoscored提供的控球率和傳球數計算的——其實單看控球率和傳球數,巴薩都是每一賽季的第一位,但如果將二者結合計算傳球頻率,巴薩卻存在不小的下滑。

而且注意:自瓜迪奧拉橫空出世起,傳控之於足球比賽的意義實際上是在全歐洲範圍內得到了普及,儘管並非所有球隊都在追求控球率,但“更多更快傳球”卻是共同追求。如果說傳控足球是一條大河,那麼在各隊都沿河向前乘風破浪之際,巴薩作為最靠前的船隻,卻悄然玩了一出“逆水行舟”。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要知道,whoscored的統計標準非常寬鬆,儘管沒有錄像佐證,但對比其他數據庫的統計,他們應該是把很多“無法控球但我想辦法先捅一腳”之類的觸球,都算作了“傳球”。所以經常出現傳球總數相對更高、傳球成功率卻走低的情況。如果按照wyscout方面更嚴格的統計計算——高潮來了——15-16以及16-17兩個賽季,巴薩每分鐘控球時間的傳球數,都是低於老對手皇馬的,其中16-17賽季,甚至比馬競都要低!(當然馬競的傳球成功率有些辣眼睛……)

數據分析的無情之處也就在於此:很多對於“文化”層面的幻想,在這裡會顯得十分脆弱——如果你打著“傳控足球傳統”的旗號,卻打出了比馬競還要低的傳球頻率,你怎麼能說自己是在堅持“傳統”?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恩裡克在執教的三年間,總體成績仍舊是相當可圈可點的,至少進攻端平均每賽季聯賽112.67個進球的火力輸出,絕對輪不著所謂的“傳統捍衛者”來指指點點。這也就提出了全新議題:背離“傳統”的巴薩,到底如何保證進攻?

答案很簡單:在你擁有MSN的情況下,過多奉行傳控體系,只會方面推進節奏、壓縮前場活動空間,導致MSN變態的持球進攻能力反而受到制約。我們來看看恩裡克時代的進攻風格有何變化: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足球場上任何進攻,都可以粗略的分成兩個步驟:首先是要把控球轉化為射門;其次則是把射門轉化為進球。前者更側重效率,後者更側重質量。那麼如何量化“控球轉化成為射門”的效率“?很簡單,看一支球隊形成一次射門需要多少控球時間,於是,我們得出了“控球時間射門比”這個概念,數字越低,說明射門越頻繁。巴薩的情況如何?

從瓜迪奧拉到瑪帝諾再到恩裡克,巴薩每次射門,所需要消耗的控球時間越來越少,也就是說,你可以理解為,巴薩越打越“不耐心”,越打越強調“趕緊形成射門”。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通常來講,強行提高射門數,所造成的結果無非是“低質量、多嘗試”,射門累積增多的同時,射門威脅性必然隨之下降。然而恩裡克時代的巴薩卻做到了兩者兼顧——即便我們沒有14-15賽季的高階數據,但15-16、16-17兩季,巴薩卻都維持了西甲第一的每次射門預期進球數。尤其15-16賽季的每次射門0.158個預期進球,更是領先其他所有球隊至少一個檔次。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高射門數結合高射門威脅性,累積的預期進球數必然高得嚇人。尤其是15-16賽季,巴薩最終打出恐怖的95.4的總預期進球數,吊打西甲所有球隊。加之MSN自身射術有保證,兩季“真實射門轉化率”分別高居西甲第3和第1,結果兩個賽季下來,巴薩的進球數全部突破110——要知道那兩年皇馬已經是火力全開了,結果進球數無論怎樣都拼不過巴薩。

其實皇馬與其說是進攻端敗給了巴薩全隊,倒不如說完全是剛不過MSN太過彪悍的火力。15-16賽季巴薩除了對手烏龍之外進球109個,MSN包辦了其中的82.57%;射門603腳,MSN佔了其中的69.49%;16-17賽季兩項數據略有下滑, 卻也仍舊達到了驚人的68.10%和63.86%——注意這是統計總數的佔比,MSN並不總是聯袂搭檔出場的,比如16-17賽季該組合進攻數據佔比下降,很大原因在於內馬爾只打了30場。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有別於彼時尚在多數時間進球如砍瓜切菜一般的BBC幾乎專伺無球,恩裡克手裡的MSN組合是承擔起前場持球重任的。三人非但進攻、射門佔全隊比重高的可怕,反映盤帶、傳威脅球的數據同樣佔比極高。15-16賽季,MSN“盤帶和一對一”之和佔球隊總數的61.07%,16-17賽季則是56.00%——放在持球任務均攤、頗有些全民皆兵意味的皇馬,這些高比重都是不可想象的。真要說“全攻全守”是巴薩的傳統,那我真看不出恩裡克除了陣型和控球率,還有什麼其他的傳統之處……

當然,區區三人包打天下的理論是不存在的,恩裡克的常規做法是,中後場儘快將球交給MSN處理,MSN則優先選擇個人原地起爆,用極簡的方式實現進攻推進,到前場後再隨便從中後場填補一人,實現“3+X”的進攻投入。放幾張動圖予以說明: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這並不是一次快攻,但卻打的非常簡練,全過程其實就是內馬爾和梅西兩腳滲透性傳球,外加MSN之外另一人積極前插跑位而已。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這次是內馬爾持球推進被斷了,為什麼要放這樣一張進攻失敗的圖?因為它非常清晰的揭示出恩裡克的思路: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注意上面這張靜態圖:內馬爾在啟動時完全可以沿著虛線箭頭,把球分給伊涅斯塔。但他根本就沒有這麼做,而是直接向兩個人中間帶球推進。這就是說,恩裡克給足了前場這3尊大神自由發揮的空間,甚至在個人單幹和所謂的“團隊足球”之間,他選擇了前者。

不要覺得這只是個例,這樣的情況,在當時的巴薩比賽中,比比皆是:


"

哈嘍各位大家好,我是大家體育界的老朋友,退役體育人的作者“釗叔”,接下來進入主題了,喜歡的朋友可以點贊加關注,您的關注就是小編創作的動力哦。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你沒看錯標題,巴薩的“傳統”,只不過是一個為人津津樂道,但卻實質上虛無縹緲的神話;在巴薩執教三年且不乏重量級冠軍的恩裡克,正是打破這一“神話”的人。

我不想去贅述這支球隊的輝煌歷史,只是天天談論巴薩的什麼“傳控秉承”,是不是該想想,克魯伊夫到來之前,這支球隊已經在半個多世紀裡斬獲無數冠軍,若要討論傳統,難道這前半段的歷史內容要棄之不管?從克魯伊夫到瓜迪奧拉經過了多久?從瓜迪奧拉至今,球隊體系是否真的沒變過?所謂傳統,到底從何談起?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沒錯,至少自瓜迪奧拉執教至今,巴薩始終是西甲控球率最高的球隊(如果洛佩特吉治下的皇馬不算的話),但至少在輿論上,我們不難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內部戰術體系明明從未停止過變革,為何一俟戰績出色,立即上自球隊名宿、下至媒體坊間,全都在吹噓“巴薩堅持傳統”;偏偏戰績不佳之時,“背離傳統”又成了詭異的頭號大罪?

恩裡克就是這方面最典型的案例——14-15賽季斬獲三冠王,明明戰術體系大幅修正歷任傳控體系,除控球率外幾乎毫無保留的盡數向“簡潔”思路靠攏,結果被認定是“對傳統不離不棄”的堅持結果;後續戰術明明並無太大變化,卻又因皇馬崛起被認定為“背離傳統”的典型案例。事實上,細數恩裡克這三年,唯一的道理是——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足球需要堅持的,是某些極為質樸的基本規律,在此之上,任何風格都有其存在之意義,任何俱樂部的戰術追求永遠是“適合現在”。至於傳統,裝點門面的意義,遠大於實際價值。

由於Wyscout指提供最近4個賽季的數據,因此14-15賽季的高階數據已經無從計算。其實大家平常接觸whoscored數據庫的基礎數據也不是不能用,只不過需要經過一道計算而已(不包括那個爛大街的評分——那個系統漏洞太大,建議直接忽略)。本文會參考兩個數據庫的數據,順便也給大家科普一下,足球數據分析的最基本方法。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進攻:手握MSN,還有什麼必要“傳統”?

一個非常鮮明的事實是,儘管瓜迪奧拉自己否認“Tiki-Taka”的稱謂,但用該詞形容其治下球隊的傳球風格是恰如其分的,事實上這也是瓜式巴薩收穫讚譽最多之處——以往訓練上才能見到的頻繁快速短傳,被瓜迪奧拉複製到了最頂級賽場中並藉此實現“我踢球你防守”的理想態勢。問題在於——如果以此為“傳統”的話,那其實從馬蒂諾開始,這個傳統就已經被部分改變了;恩裡克的後兩季,則比馬蒂諾做的還要過: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其實看過我之前文章的朋友應該還有印象,我會頻繁用“每分鐘控球時間”這個概念來二次計算幾乎所有的進攻端技術統計。事實上,這是足球數據分析的最基本方法,今年年初我甚至偶然得知,前任羅馬隊首席數據分析師的分析團隊,也是這麼個基礎思路——說穿了不值一提,但現實中卻極為遺憾的很少有人理解這麼做的意義。巴薩的情況恰恰能部分說明如此做的意義:

注意上圖的折線圖,巴薩每分鐘控球時間自瓜迪奧拉最終卸任的12-13賽季達到巔峰,其後斷崖式下跌,直到恩裡克離任的16-17賽季接近11次大關。這組數據是用whoscored提供的控球率和傳球數計算的——其實單看控球率和傳球數,巴薩都是每一賽季的第一位,但如果將二者結合計算傳球頻率,巴薩卻存在不小的下滑。

而且注意:自瓜迪奧拉橫空出世起,傳控之於足球比賽的意義實際上是在全歐洲範圍內得到了普及,儘管並非所有球隊都在追求控球率,但“更多更快傳球”卻是共同追求。如果說傳控足球是一條大河,那麼在各隊都沿河向前乘風破浪之際,巴薩作為最靠前的船隻,卻悄然玩了一出“逆水行舟”。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要知道,whoscored的統計標準非常寬鬆,儘管沒有錄像佐證,但對比其他數據庫的統計,他們應該是把很多“無法控球但我想辦法先捅一腳”之類的觸球,都算作了“傳球”。所以經常出現傳球總數相對更高、傳球成功率卻走低的情況。如果按照wyscout方面更嚴格的統計計算——高潮來了——15-16以及16-17兩個賽季,巴薩每分鐘控球時間的傳球數,都是低於老對手皇馬的,其中16-17賽季,甚至比馬競都要低!(當然馬競的傳球成功率有些辣眼睛……)

數據分析的無情之處也就在於此:很多對於“文化”層面的幻想,在這裡會顯得十分脆弱——如果你打著“傳控足球傳統”的旗號,卻打出了比馬競還要低的傳球頻率,你怎麼能說自己是在堅持“傳統”?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恩裡克在執教的三年間,總體成績仍舊是相當可圈可點的,至少進攻端平均每賽季聯賽112.67個進球的火力輸出,絕對輪不著所謂的“傳統捍衛者”來指指點點。這也就提出了全新議題:背離“傳統”的巴薩,到底如何保證進攻?

答案很簡單:在你擁有MSN的情況下,過多奉行傳控體系,只會方面推進節奏、壓縮前場活動空間,導致MSN變態的持球進攻能力反而受到制約。我們來看看恩裡克時代的進攻風格有何變化: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足球場上任何進攻,都可以粗略的分成兩個步驟:首先是要把控球轉化為射門;其次則是把射門轉化為進球。前者更側重效率,後者更側重質量。那麼如何量化“控球轉化成為射門”的效率“?很簡單,看一支球隊形成一次射門需要多少控球時間,於是,我們得出了“控球時間射門比”這個概念,數字越低,說明射門越頻繁。巴薩的情況如何?

從瓜迪奧拉到瑪帝諾再到恩裡克,巴薩每次射門,所需要消耗的控球時間越來越少,也就是說,你可以理解為,巴薩越打越“不耐心”,越打越強調“趕緊形成射門”。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通常來講,強行提高射門數,所造成的結果無非是“低質量、多嘗試”,射門累積增多的同時,射門威脅性必然隨之下降。然而恩裡克時代的巴薩卻做到了兩者兼顧——即便我們沒有14-15賽季的高階數據,但15-16、16-17兩季,巴薩卻都維持了西甲第一的每次射門預期進球數。尤其15-16賽季的每次射門0.158個預期進球,更是領先其他所有球隊至少一個檔次。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高射門數結合高射門威脅性,累積的預期進球數必然高得嚇人。尤其是15-16賽季,巴薩最終打出恐怖的95.4的總預期進球數,吊打西甲所有球隊。加之MSN自身射術有保證,兩季“真實射門轉化率”分別高居西甲第3和第1,結果兩個賽季下來,巴薩的進球數全部突破110——要知道那兩年皇馬已經是火力全開了,結果進球數無論怎樣都拼不過巴薩。

其實皇馬與其說是進攻端敗給了巴薩全隊,倒不如說完全是剛不過MSN太過彪悍的火力。15-16賽季巴薩除了對手烏龍之外進球109個,MSN包辦了其中的82.57%;射門603腳,MSN佔了其中的69.49%;16-17賽季兩項數據略有下滑, 卻也仍舊達到了驚人的68.10%和63.86%——注意這是統計總數的佔比,MSN並不總是聯袂搭檔出場的,比如16-17賽季該組合進攻數據佔比下降,很大原因在於內馬爾只打了30場。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有別於彼時尚在多數時間進球如砍瓜切菜一般的BBC幾乎專伺無球,恩裡克手裡的MSN組合是承擔起前場持球重任的。三人非但進攻、射門佔全隊比重高的可怕,反映盤帶、傳威脅球的數據同樣佔比極高。15-16賽季,MSN“盤帶和一對一”之和佔球隊總數的61.07%,16-17賽季則是56.00%——放在持球任務均攤、頗有些全民皆兵意味的皇馬,這些高比重都是不可想象的。真要說“全攻全守”是巴薩的傳統,那我真看不出恩裡克除了陣型和控球率,還有什麼其他的傳統之處……

當然,區區三人包打天下的理論是不存在的,恩裡克的常規做法是,中後場儘快將球交給MSN處理,MSN則優先選擇個人原地起爆,用極簡的方式實現進攻推進,到前場後再隨便從中後場填補一人,實現“3+X”的進攻投入。放幾張動圖予以說明: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這並不是一次快攻,但卻打的非常簡練,全過程其實就是內馬爾和梅西兩腳滲透性傳球,外加MSN之外另一人積極前插跑位而已。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這次是內馬爾持球推進被斷了,為什麼要放這樣一張進攻失敗的圖?因為它非常清晰的揭示出恩裡克的思路: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注意上面這張靜態圖:內馬爾在啟動時完全可以沿著虛線箭頭,把球分給伊涅斯塔。但他根本就沒有這麼做,而是直接向兩個人中間帶球推進。這就是說,恩裡克給足了前場這3尊大神自由發揮的空間,甚至在個人單幹和所謂的“團隊足球”之間,他選擇了前者。

不要覺得這只是個例,這樣的情況,在當時的巴薩比賽中,比比皆是: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幾乎同樣的位置,還是內馬爾持球,只不過這一次成功過人,並且最終將球分了出來,製造了威脅而已。下面兩張靜態圖很好地解釋了“MSN單幹”與“3+X”結合的進攻體系:


"

哈嘍各位大家好,我是大家體育界的老朋友,退役體育人的作者“釗叔”,接下來進入主題了,喜歡的朋友可以點贊加關注,您的關注就是小編創作的動力哦。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你沒看錯標題,巴薩的“傳統”,只不過是一個為人津津樂道,但卻實質上虛無縹緲的神話;在巴薩執教三年且不乏重量級冠軍的恩裡克,正是打破這一“神話”的人。

我不想去贅述這支球隊的輝煌歷史,只是天天談論巴薩的什麼“傳控秉承”,是不是該想想,克魯伊夫到來之前,這支球隊已經在半個多世紀裡斬獲無數冠軍,若要討論傳統,難道這前半段的歷史內容要棄之不管?從克魯伊夫到瓜迪奧拉經過了多久?從瓜迪奧拉至今,球隊體系是否真的沒變過?所謂傳統,到底從何談起?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沒錯,至少自瓜迪奧拉執教至今,巴薩始終是西甲控球率最高的球隊(如果洛佩特吉治下的皇馬不算的話),但至少在輿論上,我們不難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內部戰術體系明明從未停止過變革,為何一俟戰績出色,立即上自球隊名宿、下至媒體坊間,全都在吹噓“巴薩堅持傳統”;偏偏戰績不佳之時,“背離傳統”又成了詭異的頭號大罪?

恩裡克就是這方面最典型的案例——14-15賽季斬獲三冠王,明明戰術體系大幅修正歷任傳控體系,除控球率外幾乎毫無保留的盡數向“簡潔”思路靠攏,結果被認定是“對傳統不離不棄”的堅持結果;後續戰術明明並無太大變化,卻又因皇馬崛起被認定為“背離傳統”的典型案例。事實上,細數恩裡克這三年,唯一的道理是——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足球需要堅持的,是某些極為質樸的基本規律,在此之上,任何風格都有其存在之意義,任何俱樂部的戰術追求永遠是“適合現在”。至於傳統,裝點門面的意義,遠大於實際價值。

由於Wyscout指提供最近4個賽季的數據,因此14-15賽季的高階數據已經無從計算。其實大家平常接觸whoscored數據庫的基礎數據也不是不能用,只不過需要經過一道計算而已(不包括那個爛大街的評分——那個系統漏洞太大,建議直接忽略)。本文會參考兩個數據庫的數據,順便也給大家科普一下,足球數據分析的最基本方法。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進攻:手握MSN,還有什麼必要“傳統”?

一個非常鮮明的事實是,儘管瓜迪奧拉自己否認“Tiki-Taka”的稱謂,但用該詞形容其治下球隊的傳球風格是恰如其分的,事實上這也是瓜式巴薩收穫讚譽最多之處——以往訓練上才能見到的頻繁快速短傳,被瓜迪奧拉複製到了最頂級賽場中並藉此實現“我踢球你防守”的理想態勢。問題在於——如果以此為“傳統”的話,那其實從馬蒂諾開始,這個傳統就已經被部分改變了;恩裡克的後兩季,則比馬蒂諾做的還要過: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其實看過我之前文章的朋友應該還有印象,我會頻繁用“每分鐘控球時間”這個概念來二次計算幾乎所有的進攻端技術統計。事實上,這是足球數據分析的最基本方法,今年年初我甚至偶然得知,前任羅馬隊首席數據分析師的分析團隊,也是這麼個基礎思路——說穿了不值一提,但現實中卻極為遺憾的很少有人理解這麼做的意義。巴薩的情況恰恰能部分說明如此做的意義:

注意上圖的折線圖,巴薩每分鐘控球時間自瓜迪奧拉最終卸任的12-13賽季達到巔峰,其後斷崖式下跌,直到恩裡克離任的16-17賽季接近11次大關。這組數據是用whoscored提供的控球率和傳球數計算的——其實單看控球率和傳球數,巴薩都是每一賽季的第一位,但如果將二者結合計算傳球頻率,巴薩卻存在不小的下滑。

而且注意:自瓜迪奧拉橫空出世起,傳控之於足球比賽的意義實際上是在全歐洲範圍內得到了普及,儘管並非所有球隊都在追求控球率,但“更多更快傳球”卻是共同追求。如果說傳控足球是一條大河,那麼在各隊都沿河向前乘風破浪之際,巴薩作為最靠前的船隻,卻悄然玩了一出“逆水行舟”。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要知道,whoscored的統計標準非常寬鬆,儘管沒有錄像佐證,但對比其他數據庫的統計,他們應該是把很多“無法控球但我想辦法先捅一腳”之類的觸球,都算作了“傳球”。所以經常出現傳球總數相對更高、傳球成功率卻走低的情況。如果按照wyscout方面更嚴格的統計計算——高潮來了——15-16以及16-17兩個賽季,巴薩每分鐘控球時間的傳球數,都是低於老對手皇馬的,其中16-17賽季,甚至比馬競都要低!(當然馬競的傳球成功率有些辣眼睛……)

數據分析的無情之處也就在於此:很多對於“文化”層面的幻想,在這裡會顯得十分脆弱——如果你打著“傳控足球傳統”的旗號,卻打出了比馬競還要低的傳球頻率,你怎麼能說自己是在堅持“傳統”?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恩裡克在執教的三年間,總體成績仍舊是相當可圈可點的,至少進攻端平均每賽季聯賽112.67個進球的火力輸出,絕對輪不著所謂的“傳統捍衛者”來指指點點。這也就提出了全新議題:背離“傳統”的巴薩,到底如何保證進攻?

答案很簡單:在你擁有MSN的情況下,過多奉行傳控體系,只會方面推進節奏、壓縮前場活動空間,導致MSN變態的持球進攻能力反而受到制約。我們來看看恩裡克時代的進攻風格有何變化: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足球場上任何進攻,都可以粗略的分成兩個步驟:首先是要把控球轉化為射門;其次則是把射門轉化為進球。前者更側重效率,後者更側重質量。那麼如何量化“控球轉化成為射門”的效率“?很簡單,看一支球隊形成一次射門需要多少控球時間,於是,我們得出了“控球時間射門比”這個概念,數字越低,說明射門越頻繁。巴薩的情況如何?

從瓜迪奧拉到瑪帝諾再到恩裡克,巴薩每次射門,所需要消耗的控球時間越來越少,也就是說,你可以理解為,巴薩越打越“不耐心”,越打越強調“趕緊形成射門”。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通常來講,強行提高射門數,所造成的結果無非是“低質量、多嘗試”,射門累積增多的同時,射門威脅性必然隨之下降。然而恩裡克時代的巴薩卻做到了兩者兼顧——即便我們沒有14-15賽季的高階數據,但15-16、16-17兩季,巴薩卻都維持了西甲第一的每次射門預期進球數。尤其15-16賽季的每次射門0.158個預期進球,更是領先其他所有球隊至少一個檔次。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高射門數結合高射門威脅性,累積的預期進球數必然高得嚇人。尤其是15-16賽季,巴薩最終打出恐怖的95.4的總預期進球數,吊打西甲所有球隊。加之MSN自身射術有保證,兩季“真實射門轉化率”分別高居西甲第3和第1,結果兩個賽季下來,巴薩的進球數全部突破110——要知道那兩年皇馬已經是火力全開了,結果進球數無論怎樣都拼不過巴薩。

其實皇馬與其說是進攻端敗給了巴薩全隊,倒不如說完全是剛不過MSN太過彪悍的火力。15-16賽季巴薩除了對手烏龍之外進球109個,MSN包辦了其中的82.57%;射門603腳,MSN佔了其中的69.49%;16-17賽季兩項數據略有下滑, 卻也仍舊達到了驚人的68.10%和63.86%——注意這是統計總數的佔比,MSN並不總是聯袂搭檔出場的,比如16-17賽季該組合進攻數據佔比下降,很大原因在於內馬爾只打了30場。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有別於彼時尚在多數時間進球如砍瓜切菜一般的BBC幾乎專伺無球,恩裡克手裡的MSN組合是承擔起前場持球重任的。三人非但進攻、射門佔全隊比重高的可怕,反映盤帶、傳威脅球的數據同樣佔比極高。15-16賽季,MSN“盤帶和一對一”之和佔球隊總數的61.07%,16-17賽季則是56.00%——放在持球任務均攤、頗有些全民皆兵意味的皇馬,這些高比重都是不可想象的。真要說“全攻全守”是巴薩的傳統,那我真看不出恩裡克除了陣型和控球率,還有什麼其他的傳統之處……

當然,區區三人包打天下的理論是不存在的,恩裡克的常規做法是,中後場儘快將球交給MSN處理,MSN則優先選擇個人原地起爆,用極簡的方式實現進攻推進,到前場後再隨便從中後場填補一人,實現“3+X”的進攻投入。放幾張動圖予以說明: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這並不是一次快攻,但卻打的非常簡練,全過程其實就是內馬爾和梅西兩腳滲透性傳球,外加MSN之外另一人積極前插跑位而已。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這次是內馬爾持球推進被斷了,為什麼要放這樣一張進攻失敗的圖?因為它非常清晰的揭示出恩裡克的思路: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注意上面這張靜態圖:內馬爾在啟動時完全可以沿著虛線箭頭,把球分給伊涅斯塔。但他根本就沒有這麼做,而是直接向兩個人中間帶球推進。這就是說,恩裡克給足了前場這3尊大神自由發揮的空間,甚至在個人單幹和所謂的“團隊足球”之間,他選擇了前者。

不要覺得這只是個例,這樣的情況,在當時的巴薩比賽中,比比皆是: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幾乎同樣的位置,還是內馬爾持球,只不過這一次成功過人,並且最終將球分了出來,製造了威脅而已。下面兩張靜態圖很好地解釋了“MSN單幹”與“3+X”結合的進攻體系: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第一步,內馬爾邊路持球時,完全可以控制一下再回傳,或者直接橫傳,這兩點對他來說都不難做到。然而此人竟然硬是從4人包夾中把球帶了出來……只能說藝高人膽大,戰術圖板裝不下。


"

哈嘍各位大家好,我是大家體育界的老朋友,退役體育人的作者“釗叔”,接下來進入主題了,喜歡的朋友可以點贊加關注,您的關注就是小編創作的動力哦。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你沒看錯標題,巴薩的“傳統”,只不過是一個為人津津樂道,但卻實質上虛無縹緲的神話;在巴薩執教三年且不乏重量級冠軍的恩裡克,正是打破這一“神話”的人。

我不想去贅述這支球隊的輝煌歷史,只是天天談論巴薩的什麼“傳控秉承”,是不是該想想,克魯伊夫到來之前,這支球隊已經在半個多世紀裡斬獲無數冠軍,若要討論傳統,難道這前半段的歷史內容要棄之不管?從克魯伊夫到瓜迪奧拉經過了多久?從瓜迪奧拉至今,球隊體系是否真的沒變過?所謂傳統,到底從何談起?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沒錯,至少自瓜迪奧拉執教至今,巴薩始終是西甲控球率最高的球隊(如果洛佩特吉治下的皇馬不算的話),但至少在輿論上,我們不難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內部戰術體系明明從未停止過變革,為何一俟戰績出色,立即上自球隊名宿、下至媒體坊間,全都在吹噓“巴薩堅持傳統”;偏偏戰績不佳之時,“背離傳統”又成了詭異的頭號大罪?

恩裡克就是這方面最典型的案例——14-15賽季斬獲三冠王,明明戰術體系大幅修正歷任傳控體系,除控球率外幾乎毫無保留的盡數向“簡潔”思路靠攏,結果被認定是“對傳統不離不棄”的堅持結果;後續戰術明明並無太大變化,卻又因皇馬崛起被認定為“背離傳統”的典型案例。事實上,細數恩裡克這三年,唯一的道理是——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足球需要堅持的,是某些極為質樸的基本規律,在此之上,任何風格都有其存在之意義,任何俱樂部的戰術追求永遠是“適合現在”。至於傳統,裝點門面的意義,遠大於實際價值。

由於Wyscout指提供最近4個賽季的數據,因此14-15賽季的高階數據已經無從計算。其實大家平常接觸whoscored數據庫的基礎數據也不是不能用,只不過需要經過一道計算而已(不包括那個爛大街的評分——那個系統漏洞太大,建議直接忽略)。本文會參考兩個數據庫的數據,順便也給大家科普一下,足球數據分析的最基本方法。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進攻:手握MSN,還有什麼必要“傳統”?

一個非常鮮明的事實是,儘管瓜迪奧拉自己否認“Tiki-Taka”的稱謂,但用該詞形容其治下球隊的傳球風格是恰如其分的,事實上這也是瓜式巴薩收穫讚譽最多之處——以往訓練上才能見到的頻繁快速短傳,被瓜迪奧拉複製到了最頂級賽場中並藉此實現“我踢球你防守”的理想態勢。問題在於——如果以此為“傳統”的話,那其實從馬蒂諾開始,這個傳統就已經被部分改變了;恩裡克的後兩季,則比馬蒂諾做的還要過: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其實看過我之前文章的朋友應該還有印象,我會頻繁用“每分鐘控球時間”這個概念來二次計算幾乎所有的進攻端技術統計。事實上,這是足球數據分析的最基本方法,今年年初我甚至偶然得知,前任羅馬隊首席數據分析師的分析團隊,也是這麼個基礎思路——說穿了不值一提,但現實中卻極為遺憾的很少有人理解這麼做的意義。巴薩的情況恰恰能部分說明如此做的意義:

注意上圖的折線圖,巴薩每分鐘控球時間自瓜迪奧拉最終卸任的12-13賽季達到巔峰,其後斷崖式下跌,直到恩裡克離任的16-17賽季接近11次大關。這組數據是用whoscored提供的控球率和傳球數計算的——其實單看控球率和傳球數,巴薩都是每一賽季的第一位,但如果將二者結合計算傳球頻率,巴薩卻存在不小的下滑。

而且注意:自瓜迪奧拉橫空出世起,傳控之於足球比賽的意義實際上是在全歐洲範圍內得到了普及,儘管並非所有球隊都在追求控球率,但“更多更快傳球”卻是共同追求。如果說傳控足球是一條大河,那麼在各隊都沿河向前乘風破浪之際,巴薩作為最靠前的船隻,卻悄然玩了一出“逆水行舟”。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要知道,whoscored的統計標準非常寬鬆,儘管沒有錄像佐證,但對比其他數據庫的統計,他們應該是把很多“無法控球但我想辦法先捅一腳”之類的觸球,都算作了“傳球”。所以經常出現傳球總數相對更高、傳球成功率卻走低的情況。如果按照wyscout方面更嚴格的統計計算——高潮來了——15-16以及16-17兩個賽季,巴薩每分鐘控球時間的傳球數,都是低於老對手皇馬的,其中16-17賽季,甚至比馬競都要低!(當然馬競的傳球成功率有些辣眼睛……)

數據分析的無情之處也就在於此:很多對於“文化”層面的幻想,在這裡會顯得十分脆弱——如果你打著“傳控足球傳統”的旗號,卻打出了比馬競還要低的傳球頻率,你怎麼能說自己是在堅持“傳統”?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恩裡克在執教的三年間,總體成績仍舊是相當可圈可點的,至少進攻端平均每賽季聯賽112.67個進球的火力輸出,絕對輪不著所謂的“傳統捍衛者”來指指點點。這也就提出了全新議題:背離“傳統”的巴薩,到底如何保證進攻?

答案很簡單:在你擁有MSN的情況下,過多奉行傳控體系,只會方面推進節奏、壓縮前場活動空間,導致MSN變態的持球進攻能力反而受到制約。我們來看看恩裡克時代的進攻風格有何變化: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足球場上任何進攻,都可以粗略的分成兩個步驟:首先是要把控球轉化為射門;其次則是把射門轉化為進球。前者更側重效率,後者更側重質量。那麼如何量化“控球轉化成為射門”的效率“?很簡單,看一支球隊形成一次射門需要多少控球時間,於是,我們得出了“控球時間射門比”這個概念,數字越低,說明射門越頻繁。巴薩的情況如何?

從瓜迪奧拉到瑪帝諾再到恩裡克,巴薩每次射門,所需要消耗的控球時間越來越少,也就是說,你可以理解為,巴薩越打越“不耐心”,越打越強調“趕緊形成射門”。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通常來講,強行提高射門數,所造成的結果無非是“低質量、多嘗試”,射門累積增多的同時,射門威脅性必然隨之下降。然而恩裡克時代的巴薩卻做到了兩者兼顧——即便我們沒有14-15賽季的高階數據,但15-16、16-17兩季,巴薩卻都維持了西甲第一的每次射門預期進球數。尤其15-16賽季的每次射門0.158個預期進球,更是領先其他所有球隊至少一個檔次。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高射門數結合高射門威脅性,累積的預期進球數必然高得嚇人。尤其是15-16賽季,巴薩最終打出恐怖的95.4的總預期進球數,吊打西甲所有球隊。加之MSN自身射術有保證,兩季“真實射門轉化率”分別高居西甲第3和第1,結果兩個賽季下來,巴薩的進球數全部突破110——要知道那兩年皇馬已經是火力全開了,結果進球數無論怎樣都拼不過巴薩。

其實皇馬與其說是進攻端敗給了巴薩全隊,倒不如說完全是剛不過MSN太過彪悍的火力。15-16賽季巴薩除了對手烏龍之外進球109個,MSN包辦了其中的82.57%;射門603腳,MSN佔了其中的69.49%;16-17賽季兩項數據略有下滑, 卻也仍舊達到了驚人的68.10%和63.86%——注意這是統計總數的佔比,MSN並不總是聯袂搭檔出場的,比如16-17賽季該組合進攻數據佔比下降,很大原因在於內馬爾只打了30場。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有別於彼時尚在多數時間進球如砍瓜切菜一般的BBC幾乎專伺無球,恩裡克手裡的MSN組合是承擔起前場持球重任的。三人非但進攻、射門佔全隊比重高的可怕,反映盤帶、傳威脅球的數據同樣佔比極高。15-16賽季,MSN“盤帶和一對一”之和佔球隊總數的61.07%,16-17賽季則是56.00%——放在持球任務均攤、頗有些全民皆兵意味的皇馬,這些高比重都是不可想象的。真要說“全攻全守”是巴薩的傳統,那我真看不出恩裡克除了陣型和控球率,還有什麼其他的傳統之處……

當然,區區三人包打天下的理論是不存在的,恩裡克的常規做法是,中後場儘快將球交給MSN處理,MSN則優先選擇個人原地起爆,用極簡的方式實現進攻推進,到前場後再隨便從中後場填補一人,實現“3+X”的進攻投入。放幾張動圖予以說明: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這並不是一次快攻,但卻打的非常簡練,全過程其實就是內馬爾和梅西兩腳滲透性傳球,外加MSN之外另一人積極前插跑位而已。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這次是內馬爾持球推進被斷了,為什麼要放這樣一張進攻失敗的圖?因為它非常清晰的揭示出恩裡克的思路: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注意上面這張靜態圖:內馬爾在啟動時完全可以沿著虛線箭頭,把球分給伊涅斯塔。但他根本就沒有這麼做,而是直接向兩個人中間帶球推進。這就是說,恩裡克給足了前場這3尊大神自由發揮的空間,甚至在個人單幹和所謂的“團隊足球”之間,他選擇了前者。

不要覺得這只是個例,這樣的情況,在當時的巴薩比賽中,比比皆是: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幾乎同樣的位置,還是內馬爾持球,只不過這一次成功過人,並且最終將球分了出來,製造了威脅而已。下面兩張靜態圖很好地解釋了“MSN單幹”與“3+X”結合的進攻體系: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第一步,內馬爾邊路持球時,完全可以控制一下再回傳,或者直接橫傳,這兩點對他來說都不難做到。然而此人竟然硬是從4人包夾中把球帶了出來……只能說藝高人膽大,戰術圖板裝不下。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隨即內馬爾帶球向前,身邊是梅西,左路則是蘇亞雷斯。那麼右邊的巨大空當誰來利用呢?答案是:誰在這邊誰來,通常三中場中靠右的是拉基蒂奇,所以拉基蒂奇那時候插上極為頻繁;這次換成了戈麥斯,於是插上的也就變成了戈麥斯。

當然,戈麥斯在這個位置上是絕對不如拉基蒂奇的,反過來說,當時拉基蒂奇之所以好用,很大程度上也是其出眾的跑動能力對這套極簡進攻體系而言太過重要,下圖中雖然拉基蒂奇沒有碰球,但其跑位卻仍舊值得關注:


"

哈嘍各位大家好,我是大家體育界的老朋友,退役體育人的作者“釗叔”,接下來進入主題了,喜歡的朋友可以點贊加關注,您的關注就是小編創作的動力哦。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你沒看錯標題,巴薩的“傳統”,只不過是一個為人津津樂道,但卻實質上虛無縹緲的神話;在巴薩執教三年且不乏重量級冠軍的恩裡克,正是打破這一“神話”的人。

我不想去贅述這支球隊的輝煌歷史,只是天天談論巴薩的什麼“傳控秉承”,是不是該想想,克魯伊夫到來之前,這支球隊已經在半個多世紀裡斬獲無數冠軍,若要討論傳統,難道這前半段的歷史內容要棄之不管?從克魯伊夫到瓜迪奧拉經過了多久?從瓜迪奧拉至今,球隊體系是否真的沒變過?所謂傳統,到底從何談起?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沒錯,至少自瓜迪奧拉執教至今,巴薩始終是西甲控球率最高的球隊(如果洛佩特吉治下的皇馬不算的話),但至少在輿論上,我們不難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內部戰術體系明明從未停止過變革,為何一俟戰績出色,立即上自球隊名宿、下至媒體坊間,全都在吹噓“巴薩堅持傳統”;偏偏戰績不佳之時,“背離傳統”又成了詭異的頭號大罪?

恩裡克就是這方面最典型的案例——14-15賽季斬獲三冠王,明明戰術體系大幅修正歷任傳控體系,除控球率外幾乎毫無保留的盡數向“簡潔”思路靠攏,結果被認定是“對傳統不離不棄”的堅持結果;後續戰術明明並無太大變化,卻又因皇馬崛起被認定為“背離傳統”的典型案例。事實上,細數恩裡克這三年,唯一的道理是——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足球需要堅持的,是某些極為質樸的基本規律,在此之上,任何風格都有其存在之意義,任何俱樂部的戰術追求永遠是“適合現在”。至於傳統,裝點門面的意義,遠大於實際價值。

由於Wyscout指提供最近4個賽季的數據,因此14-15賽季的高階數據已經無從計算。其實大家平常接觸whoscored數據庫的基礎數據也不是不能用,只不過需要經過一道計算而已(不包括那個爛大街的評分——那個系統漏洞太大,建議直接忽略)。本文會參考兩個數據庫的數據,順便也給大家科普一下,足球數據分析的最基本方法。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進攻:手握MSN,還有什麼必要“傳統”?

一個非常鮮明的事實是,儘管瓜迪奧拉自己否認“Tiki-Taka”的稱謂,但用該詞形容其治下球隊的傳球風格是恰如其分的,事實上這也是瓜式巴薩收穫讚譽最多之處——以往訓練上才能見到的頻繁快速短傳,被瓜迪奧拉複製到了最頂級賽場中並藉此實現“我踢球你防守”的理想態勢。問題在於——如果以此為“傳統”的話,那其實從馬蒂諾開始,這個傳統就已經被部分改變了;恩裡克的後兩季,則比馬蒂諾做的還要過: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其實看過我之前文章的朋友應該還有印象,我會頻繁用“每分鐘控球時間”這個概念來二次計算幾乎所有的進攻端技術統計。事實上,這是足球數據分析的最基本方法,今年年初我甚至偶然得知,前任羅馬隊首席數據分析師的分析團隊,也是這麼個基礎思路——說穿了不值一提,但現實中卻極為遺憾的很少有人理解這麼做的意義。巴薩的情況恰恰能部分說明如此做的意義:

注意上圖的折線圖,巴薩每分鐘控球時間自瓜迪奧拉最終卸任的12-13賽季達到巔峰,其後斷崖式下跌,直到恩裡克離任的16-17賽季接近11次大關。這組數據是用whoscored提供的控球率和傳球數計算的——其實單看控球率和傳球數,巴薩都是每一賽季的第一位,但如果將二者結合計算傳球頻率,巴薩卻存在不小的下滑。

而且注意:自瓜迪奧拉橫空出世起,傳控之於足球比賽的意義實際上是在全歐洲範圍內得到了普及,儘管並非所有球隊都在追求控球率,但“更多更快傳球”卻是共同追求。如果說傳控足球是一條大河,那麼在各隊都沿河向前乘風破浪之際,巴薩作為最靠前的船隻,卻悄然玩了一出“逆水行舟”。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要知道,whoscored的統計標準非常寬鬆,儘管沒有錄像佐證,但對比其他數據庫的統計,他們應該是把很多“無法控球但我想辦法先捅一腳”之類的觸球,都算作了“傳球”。所以經常出現傳球總數相對更高、傳球成功率卻走低的情況。如果按照wyscout方面更嚴格的統計計算——高潮來了——15-16以及16-17兩個賽季,巴薩每分鐘控球時間的傳球數,都是低於老對手皇馬的,其中16-17賽季,甚至比馬競都要低!(當然馬競的傳球成功率有些辣眼睛……)

數據分析的無情之處也就在於此:很多對於“文化”層面的幻想,在這裡會顯得十分脆弱——如果你打著“傳控足球傳統”的旗號,卻打出了比馬競還要低的傳球頻率,你怎麼能說自己是在堅持“傳統”?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恩裡克在執教的三年間,總體成績仍舊是相當可圈可點的,至少進攻端平均每賽季聯賽112.67個進球的火力輸出,絕對輪不著所謂的“傳統捍衛者”來指指點點。這也就提出了全新議題:背離“傳統”的巴薩,到底如何保證進攻?

答案很簡單:在你擁有MSN的情況下,過多奉行傳控體系,只會方面推進節奏、壓縮前場活動空間,導致MSN變態的持球進攻能力反而受到制約。我們來看看恩裡克時代的進攻風格有何變化: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足球場上任何進攻,都可以粗略的分成兩個步驟:首先是要把控球轉化為射門;其次則是把射門轉化為進球。前者更側重效率,後者更側重質量。那麼如何量化“控球轉化成為射門”的效率“?很簡單,看一支球隊形成一次射門需要多少控球時間,於是,我們得出了“控球時間射門比”這個概念,數字越低,說明射門越頻繁。巴薩的情況如何?

從瓜迪奧拉到瑪帝諾再到恩裡克,巴薩每次射門,所需要消耗的控球時間越來越少,也就是說,你可以理解為,巴薩越打越“不耐心”,越打越強調“趕緊形成射門”。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通常來講,強行提高射門數,所造成的結果無非是“低質量、多嘗試”,射門累積增多的同時,射門威脅性必然隨之下降。然而恩裡克時代的巴薩卻做到了兩者兼顧——即便我們沒有14-15賽季的高階數據,但15-16、16-17兩季,巴薩卻都維持了西甲第一的每次射門預期進球數。尤其15-16賽季的每次射門0.158個預期進球,更是領先其他所有球隊至少一個檔次。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高射門數結合高射門威脅性,累積的預期進球數必然高得嚇人。尤其是15-16賽季,巴薩最終打出恐怖的95.4的總預期進球數,吊打西甲所有球隊。加之MSN自身射術有保證,兩季“真實射門轉化率”分別高居西甲第3和第1,結果兩個賽季下來,巴薩的進球數全部突破110——要知道那兩年皇馬已經是火力全開了,結果進球數無論怎樣都拼不過巴薩。

其實皇馬與其說是進攻端敗給了巴薩全隊,倒不如說完全是剛不過MSN太過彪悍的火力。15-16賽季巴薩除了對手烏龍之外進球109個,MSN包辦了其中的82.57%;射門603腳,MSN佔了其中的69.49%;16-17賽季兩項數據略有下滑, 卻也仍舊達到了驚人的68.10%和63.86%——注意這是統計總數的佔比,MSN並不總是聯袂搭檔出場的,比如16-17賽季該組合進攻數據佔比下降,很大原因在於內馬爾只打了30場。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有別於彼時尚在多數時間進球如砍瓜切菜一般的BBC幾乎專伺無球,恩裡克手裡的MSN組合是承擔起前場持球重任的。三人非但進攻、射門佔全隊比重高的可怕,反映盤帶、傳威脅球的數據同樣佔比極高。15-16賽季,MSN“盤帶和一對一”之和佔球隊總數的61.07%,16-17賽季則是56.00%——放在持球任務均攤、頗有些全民皆兵意味的皇馬,這些高比重都是不可想象的。真要說“全攻全守”是巴薩的傳統,那我真看不出恩裡克除了陣型和控球率,還有什麼其他的傳統之處……

當然,區區三人包打天下的理論是不存在的,恩裡克的常規做法是,中後場儘快將球交給MSN處理,MSN則優先選擇個人原地起爆,用極簡的方式實現進攻推進,到前場後再隨便從中後場填補一人,實現“3+X”的進攻投入。放幾張動圖予以說明: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這並不是一次快攻,但卻打的非常簡練,全過程其實就是內馬爾和梅西兩腳滲透性傳球,外加MSN之外另一人積極前插跑位而已。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這次是內馬爾持球推進被斷了,為什麼要放這樣一張進攻失敗的圖?因為它非常清晰的揭示出恩裡克的思路: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注意上面這張靜態圖:內馬爾在啟動時完全可以沿著虛線箭頭,把球分給伊涅斯塔。但他根本就沒有這麼做,而是直接向兩個人中間帶球推進。這就是說,恩裡克給足了前場這3尊大神自由發揮的空間,甚至在個人單幹和所謂的“團隊足球”之間,他選擇了前者。

不要覺得這只是個例,這樣的情況,在當時的巴薩比賽中,比比皆是: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幾乎同樣的位置,還是內馬爾持球,只不過這一次成功過人,並且最終將球分了出來,製造了威脅而已。下面兩張靜態圖很好地解釋了“MSN單幹”與“3+X”結合的進攻體系: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第一步,內馬爾邊路持球時,完全可以控制一下再回傳,或者直接橫傳,這兩點對他來說都不難做到。然而此人竟然硬是從4人包夾中把球帶了出來……只能說藝高人膽大,戰術圖板裝不下。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隨即內馬爾帶球向前,身邊是梅西,左路則是蘇亞雷斯。那麼右邊的巨大空當誰來利用呢?答案是:誰在這邊誰來,通常三中場中靠右的是拉基蒂奇,所以拉基蒂奇那時候插上極為頻繁;這次換成了戈麥斯,於是插上的也就變成了戈麥斯。

當然,戈麥斯在這個位置上是絕對不如拉基蒂奇的,反過來說,當時拉基蒂奇之所以好用,很大程度上也是其出眾的跑動能力對這套極簡進攻體系而言太過重要,下圖中雖然拉基蒂奇沒有碰球,但其跑位卻仍舊值得關注: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典型的巴薩式反擊,投入兵力不多,一個梅西持球直接趟平對手回防兵力,最終進球的是蘇亞雷斯,但注意,和MSN一起插上並出現在門前的,正是拉基蒂奇,他甚至是從最後面跑上來的。

當然,你可能會說:如果對手收縮防守,這種簡單的持球衝擊不就無從發揮了?這裡就要提到MSN尤其是梅西於內馬爾強大的傳球能力了:15-16賽季,兩人在每90分鐘穿過對手防線的smart pass排行榜上分裂第1和第5;16-17賽季則乾脆霸佔前兩名。受此加持,巴薩兩季Smart Pass頻率,分別高居西甲第3和第1。於是在陣地戰中,巴薩經常玩出一些讓人怎麼看錄像都不知道如何去總結的進攻:


"

哈嘍各位大家好,我是大家體育界的老朋友,退役體育人的作者“釗叔”,接下來進入主題了,喜歡的朋友可以點贊加關注,您的關注就是小編創作的動力哦。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你沒看錯標題,巴薩的“傳統”,只不過是一個為人津津樂道,但卻實質上虛無縹緲的神話;在巴薩執教三年且不乏重量級冠軍的恩裡克,正是打破這一“神話”的人。

我不想去贅述這支球隊的輝煌歷史,只是天天談論巴薩的什麼“傳控秉承”,是不是該想想,克魯伊夫到來之前,這支球隊已經在半個多世紀裡斬獲無數冠軍,若要討論傳統,難道這前半段的歷史內容要棄之不管?從克魯伊夫到瓜迪奧拉經過了多久?從瓜迪奧拉至今,球隊體系是否真的沒變過?所謂傳統,到底從何談起?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沒錯,至少自瓜迪奧拉執教至今,巴薩始終是西甲控球率最高的球隊(如果洛佩特吉治下的皇馬不算的話),但至少在輿論上,我們不難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內部戰術體系明明從未停止過變革,為何一俟戰績出色,立即上自球隊名宿、下至媒體坊間,全都在吹噓“巴薩堅持傳統”;偏偏戰績不佳之時,“背離傳統”又成了詭異的頭號大罪?

恩裡克就是這方面最典型的案例——14-15賽季斬獲三冠王,明明戰術體系大幅修正歷任傳控體系,除控球率外幾乎毫無保留的盡數向“簡潔”思路靠攏,結果被認定是“對傳統不離不棄”的堅持結果;後續戰術明明並無太大變化,卻又因皇馬崛起被認定為“背離傳統”的典型案例。事實上,細數恩裡克這三年,唯一的道理是——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足球需要堅持的,是某些極為質樸的基本規律,在此之上,任何風格都有其存在之意義,任何俱樂部的戰術追求永遠是“適合現在”。至於傳統,裝點門面的意義,遠大於實際價值。

由於Wyscout指提供最近4個賽季的數據,因此14-15賽季的高階數據已經無從計算。其實大家平常接觸whoscored數據庫的基礎數據也不是不能用,只不過需要經過一道計算而已(不包括那個爛大街的評分——那個系統漏洞太大,建議直接忽略)。本文會參考兩個數據庫的數據,順便也給大家科普一下,足球數據分析的最基本方法。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進攻:手握MSN,還有什麼必要“傳統”?

一個非常鮮明的事實是,儘管瓜迪奧拉自己否認“Tiki-Taka”的稱謂,但用該詞形容其治下球隊的傳球風格是恰如其分的,事實上這也是瓜式巴薩收穫讚譽最多之處——以往訓練上才能見到的頻繁快速短傳,被瓜迪奧拉複製到了最頂級賽場中並藉此實現“我踢球你防守”的理想態勢。問題在於——如果以此為“傳統”的話,那其實從馬蒂諾開始,這個傳統就已經被部分改變了;恩裡克的後兩季,則比馬蒂諾做的還要過: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其實看過我之前文章的朋友應該還有印象,我會頻繁用“每分鐘控球時間”這個概念來二次計算幾乎所有的進攻端技術統計。事實上,這是足球數據分析的最基本方法,今年年初我甚至偶然得知,前任羅馬隊首席數據分析師的分析團隊,也是這麼個基礎思路——說穿了不值一提,但現實中卻極為遺憾的很少有人理解這麼做的意義。巴薩的情況恰恰能部分說明如此做的意義:

注意上圖的折線圖,巴薩每分鐘控球時間自瓜迪奧拉最終卸任的12-13賽季達到巔峰,其後斷崖式下跌,直到恩裡克離任的16-17賽季接近11次大關。這組數據是用whoscored提供的控球率和傳球數計算的——其實單看控球率和傳球數,巴薩都是每一賽季的第一位,但如果將二者結合計算傳球頻率,巴薩卻存在不小的下滑。

而且注意:自瓜迪奧拉橫空出世起,傳控之於足球比賽的意義實際上是在全歐洲範圍內得到了普及,儘管並非所有球隊都在追求控球率,但“更多更快傳球”卻是共同追求。如果說傳控足球是一條大河,那麼在各隊都沿河向前乘風破浪之際,巴薩作為最靠前的船隻,卻悄然玩了一出“逆水行舟”。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要知道,whoscored的統計標準非常寬鬆,儘管沒有錄像佐證,但對比其他數據庫的統計,他們應該是把很多“無法控球但我想辦法先捅一腳”之類的觸球,都算作了“傳球”。所以經常出現傳球總數相對更高、傳球成功率卻走低的情況。如果按照wyscout方面更嚴格的統計計算——高潮來了——15-16以及16-17兩個賽季,巴薩每分鐘控球時間的傳球數,都是低於老對手皇馬的,其中16-17賽季,甚至比馬競都要低!(當然馬競的傳球成功率有些辣眼睛……)

數據分析的無情之處也就在於此:很多對於“文化”層面的幻想,在這裡會顯得十分脆弱——如果你打著“傳控足球傳統”的旗號,卻打出了比馬競還要低的傳球頻率,你怎麼能說自己是在堅持“傳統”?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恩裡克在執教的三年間,總體成績仍舊是相當可圈可點的,至少進攻端平均每賽季聯賽112.67個進球的火力輸出,絕對輪不著所謂的“傳統捍衛者”來指指點點。這也就提出了全新議題:背離“傳統”的巴薩,到底如何保證進攻?

答案很簡單:在你擁有MSN的情況下,過多奉行傳控體系,只會方面推進節奏、壓縮前場活動空間,導致MSN變態的持球進攻能力反而受到制約。我們來看看恩裡克時代的進攻風格有何變化: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足球場上任何進攻,都可以粗略的分成兩個步驟:首先是要把控球轉化為射門;其次則是把射門轉化為進球。前者更側重效率,後者更側重質量。那麼如何量化“控球轉化成為射門”的效率“?很簡單,看一支球隊形成一次射門需要多少控球時間,於是,我們得出了“控球時間射門比”這個概念,數字越低,說明射門越頻繁。巴薩的情況如何?

從瓜迪奧拉到瑪帝諾再到恩裡克,巴薩每次射門,所需要消耗的控球時間越來越少,也就是說,你可以理解為,巴薩越打越“不耐心”,越打越強調“趕緊形成射門”。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通常來講,強行提高射門數,所造成的結果無非是“低質量、多嘗試”,射門累積增多的同時,射門威脅性必然隨之下降。然而恩裡克時代的巴薩卻做到了兩者兼顧——即便我們沒有14-15賽季的高階數據,但15-16、16-17兩季,巴薩卻都維持了西甲第一的每次射門預期進球數。尤其15-16賽季的每次射門0.158個預期進球,更是領先其他所有球隊至少一個檔次。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高射門數結合高射門威脅性,累積的預期進球數必然高得嚇人。尤其是15-16賽季,巴薩最終打出恐怖的95.4的總預期進球數,吊打西甲所有球隊。加之MSN自身射術有保證,兩季“真實射門轉化率”分別高居西甲第3和第1,結果兩個賽季下來,巴薩的進球數全部突破110——要知道那兩年皇馬已經是火力全開了,結果進球數無論怎樣都拼不過巴薩。

其實皇馬與其說是進攻端敗給了巴薩全隊,倒不如說完全是剛不過MSN太過彪悍的火力。15-16賽季巴薩除了對手烏龍之外進球109個,MSN包辦了其中的82.57%;射門603腳,MSN佔了其中的69.49%;16-17賽季兩項數據略有下滑, 卻也仍舊達到了驚人的68.10%和63.86%——注意這是統計總數的佔比,MSN並不總是聯袂搭檔出場的,比如16-17賽季該組合進攻數據佔比下降,很大原因在於內馬爾只打了30場。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有別於彼時尚在多數時間進球如砍瓜切菜一般的BBC幾乎專伺無球,恩裡克手裡的MSN組合是承擔起前場持球重任的。三人非但進攻、射門佔全隊比重高的可怕,反映盤帶、傳威脅球的數據同樣佔比極高。15-16賽季,MSN“盤帶和一對一”之和佔球隊總數的61.07%,16-17賽季則是56.00%——放在持球任務均攤、頗有些全民皆兵意味的皇馬,這些高比重都是不可想象的。真要說“全攻全守”是巴薩的傳統,那我真看不出恩裡克除了陣型和控球率,還有什麼其他的傳統之處……

當然,區區三人包打天下的理論是不存在的,恩裡克的常規做法是,中後場儘快將球交給MSN處理,MSN則優先選擇個人原地起爆,用極簡的方式實現進攻推進,到前場後再隨便從中後場填補一人,實現“3+X”的進攻投入。放幾張動圖予以說明: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這並不是一次快攻,但卻打的非常簡練,全過程其實就是內馬爾和梅西兩腳滲透性傳球,外加MSN之外另一人積極前插跑位而已。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這次是內馬爾持球推進被斷了,為什麼要放這樣一張進攻失敗的圖?因為它非常清晰的揭示出恩裡克的思路: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注意上面這張靜態圖:內馬爾在啟動時完全可以沿著虛線箭頭,把球分給伊涅斯塔。但他根本就沒有這麼做,而是直接向兩個人中間帶球推進。這就是說,恩裡克給足了前場這3尊大神自由發揮的空間,甚至在個人單幹和所謂的“團隊足球”之間,他選擇了前者。

不要覺得這只是個例,這樣的情況,在當時的巴薩比賽中,比比皆是: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幾乎同樣的位置,還是內馬爾持球,只不過這一次成功過人,並且最終將球分了出來,製造了威脅而已。下面兩張靜態圖很好地解釋了“MSN單幹”與“3+X”結合的進攻體系: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第一步,內馬爾邊路持球時,完全可以控制一下再回傳,或者直接橫傳,這兩點對他來說都不難做到。然而此人竟然硬是從4人包夾中把球帶了出來……只能說藝高人膽大,戰術圖板裝不下。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隨即內馬爾帶球向前,身邊是梅西,左路則是蘇亞雷斯。那麼右邊的巨大空當誰來利用呢?答案是:誰在這邊誰來,通常三中場中靠右的是拉基蒂奇,所以拉基蒂奇那時候插上極為頻繁;這次換成了戈麥斯,於是插上的也就變成了戈麥斯。

當然,戈麥斯在這個位置上是絕對不如拉基蒂奇的,反過來說,當時拉基蒂奇之所以好用,很大程度上也是其出眾的跑動能力對這套極簡進攻體系而言太過重要,下圖中雖然拉基蒂奇沒有碰球,但其跑位卻仍舊值得關注: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典型的巴薩式反擊,投入兵力不多,一個梅西持球直接趟平對手回防兵力,最終進球的是蘇亞雷斯,但注意,和MSN一起插上並出現在門前的,正是拉基蒂奇,他甚至是從最後面跑上來的。

當然,你可能會說:如果對手收縮防守,這種簡單的持球衝擊不就無從發揮了?這裡就要提到MSN尤其是梅西於內馬爾強大的傳球能力了:15-16賽季,兩人在每90分鐘穿過對手防線的smart pass排行榜上分裂第1和第5;16-17賽季則乾脆霸佔前兩名。受此加持,巴薩兩季Smart Pass頻率,分別高居西甲第3和第1。於是在陣地戰中,巴薩經常玩出一些讓人怎麼看錄像都不知道如何去總結的進攻: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第一步巴薩是怎麼做到?直接傳中,低質量傳中,而且是面對馬競的後防線低質量傳中——毫無進球可能。你說這是什麼“秉承傳統”?然而下來呢?馬競的防守沒有任何問題,然而梅西還真是生生找到了滲透空間,內馬爾也還真能被圍堵成那個樣子還把球準確傳出來……

你說這套路複雜麼?有哪門子“傳統”影子?但反過來說,你手握MSN,還有必要“傳統”麼?

防守:看似仍舊強調逼搶,但核心思想已經改成平行站位

說到這裡,你可能要問:為什麼恩裡克16-17賽季雙線皆敗,最終只收獲一個國王杯?這個邏輯其實非常簡單:進攻那麼炸,成績不好,那就是防守的問題。是的,巴薩兩季防守差距極大。失球數從29個劇增為37個並非運氣不好或特爾施特根坑爹,全隊防守強度直線下滑才是根源。

實際上恩裡克相對於瓜迪奧拉等人已經非常強調防守端的整體陣型,多數時候他會勒令內馬爾積極回防,採用4-4平行站位的防守體系。只不過相較於如今的巴爾韋德,恩裡克更為強調中場壓上搶斷而已:


"

哈嘍各位大家好,我是大家體育界的老朋友,退役體育人的作者“釗叔”,接下來進入主題了,喜歡的朋友可以點贊加關注,您的關注就是小編創作的動力哦。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你沒看錯標題,巴薩的“傳統”,只不過是一個為人津津樂道,但卻實質上虛無縹緲的神話;在巴薩執教三年且不乏重量級冠軍的恩裡克,正是打破這一“神話”的人。

我不想去贅述這支球隊的輝煌歷史,只是天天談論巴薩的什麼“傳控秉承”,是不是該想想,克魯伊夫到來之前,這支球隊已經在半個多世紀裡斬獲無數冠軍,若要討論傳統,難道這前半段的歷史內容要棄之不管?從克魯伊夫到瓜迪奧拉經過了多久?從瓜迪奧拉至今,球隊體系是否真的沒變過?所謂傳統,到底從何談起?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沒錯,至少自瓜迪奧拉執教至今,巴薩始終是西甲控球率最高的球隊(如果洛佩特吉治下的皇馬不算的話),但至少在輿論上,我們不難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內部戰術體系明明從未停止過變革,為何一俟戰績出色,立即上自球隊名宿、下至媒體坊間,全都在吹噓“巴薩堅持傳統”;偏偏戰績不佳之時,“背離傳統”又成了詭異的頭號大罪?

恩裡克就是這方面最典型的案例——14-15賽季斬獲三冠王,明明戰術體系大幅修正歷任傳控體系,除控球率外幾乎毫無保留的盡數向“簡潔”思路靠攏,結果被認定是“對傳統不離不棄”的堅持結果;後續戰術明明並無太大變化,卻又因皇馬崛起被認定為“背離傳統”的典型案例。事實上,細數恩裡克這三年,唯一的道理是——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足球需要堅持的,是某些極為質樸的基本規律,在此之上,任何風格都有其存在之意義,任何俱樂部的戰術追求永遠是“適合現在”。至於傳統,裝點門面的意義,遠大於實際價值。

由於Wyscout指提供最近4個賽季的數據,因此14-15賽季的高階數據已經無從計算。其實大家平常接觸whoscored數據庫的基礎數據也不是不能用,只不過需要經過一道計算而已(不包括那個爛大街的評分——那個系統漏洞太大,建議直接忽略)。本文會參考兩個數據庫的數據,順便也給大家科普一下,足球數據分析的最基本方法。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進攻:手握MSN,還有什麼必要“傳統”?

一個非常鮮明的事實是,儘管瓜迪奧拉自己否認“Tiki-Taka”的稱謂,但用該詞形容其治下球隊的傳球風格是恰如其分的,事實上這也是瓜式巴薩收穫讚譽最多之處——以往訓練上才能見到的頻繁快速短傳,被瓜迪奧拉複製到了最頂級賽場中並藉此實現“我踢球你防守”的理想態勢。問題在於——如果以此為“傳統”的話,那其實從馬蒂諾開始,這個傳統就已經被部分改變了;恩裡克的後兩季,則比馬蒂諾做的還要過: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其實看過我之前文章的朋友應該還有印象,我會頻繁用“每分鐘控球時間”這個概念來二次計算幾乎所有的進攻端技術統計。事實上,這是足球數據分析的最基本方法,今年年初我甚至偶然得知,前任羅馬隊首席數據分析師的分析團隊,也是這麼個基礎思路——說穿了不值一提,但現實中卻極為遺憾的很少有人理解這麼做的意義。巴薩的情況恰恰能部分說明如此做的意義:

注意上圖的折線圖,巴薩每分鐘控球時間自瓜迪奧拉最終卸任的12-13賽季達到巔峰,其後斷崖式下跌,直到恩裡克離任的16-17賽季接近11次大關。這組數據是用whoscored提供的控球率和傳球數計算的——其實單看控球率和傳球數,巴薩都是每一賽季的第一位,但如果將二者結合計算傳球頻率,巴薩卻存在不小的下滑。

而且注意:自瓜迪奧拉橫空出世起,傳控之於足球比賽的意義實際上是在全歐洲範圍內得到了普及,儘管並非所有球隊都在追求控球率,但“更多更快傳球”卻是共同追求。如果說傳控足球是一條大河,那麼在各隊都沿河向前乘風破浪之際,巴薩作為最靠前的船隻,卻悄然玩了一出“逆水行舟”。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要知道,whoscored的統計標準非常寬鬆,儘管沒有錄像佐證,但對比其他數據庫的統計,他們應該是把很多“無法控球但我想辦法先捅一腳”之類的觸球,都算作了“傳球”。所以經常出現傳球總數相對更高、傳球成功率卻走低的情況。如果按照wyscout方面更嚴格的統計計算——高潮來了——15-16以及16-17兩個賽季,巴薩每分鐘控球時間的傳球數,都是低於老對手皇馬的,其中16-17賽季,甚至比馬競都要低!(當然馬競的傳球成功率有些辣眼睛……)

數據分析的無情之處也就在於此:很多對於“文化”層面的幻想,在這裡會顯得十分脆弱——如果你打著“傳控足球傳統”的旗號,卻打出了比馬競還要低的傳球頻率,你怎麼能說自己是在堅持“傳統”?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恩裡克在執教的三年間,總體成績仍舊是相當可圈可點的,至少進攻端平均每賽季聯賽112.67個進球的火力輸出,絕對輪不著所謂的“傳統捍衛者”來指指點點。這也就提出了全新議題:背離“傳統”的巴薩,到底如何保證進攻?

答案很簡單:在你擁有MSN的情況下,過多奉行傳控體系,只會方面推進節奏、壓縮前場活動空間,導致MSN變態的持球進攻能力反而受到制約。我們來看看恩裡克時代的進攻風格有何變化: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足球場上任何進攻,都可以粗略的分成兩個步驟:首先是要把控球轉化為射門;其次則是把射門轉化為進球。前者更側重效率,後者更側重質量。那麼如何量化“控球轉化成為射門”的效率“?很簡單,看一支球隊形成一次射門需要多少控球時間,於是,我們得出了“控球時間射門比”這個概念,數字越低,說明射門越頻繁。巴薩的情況如何?

從瓜迪奧拉到瑪帝諾再到恩裡克,巴薩每次射門,所需要消耗的控球時間越來越少,也就是說,你可以理解為,巴薩越打越“不耐心”,越打越強調“趕緊形成射門”。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通常來講,強行提高射門數,所造成的結果無非是“低質量、多嘗試”,射門累積增多的同時,射門威脅性必然隨之下降。然而恩裡克時代的巴薩卻做到了兩者兼顧——即便我們沒有14-15賽季的高階數據,但15-16、16-17兩季,巴薩卻都維持了西甲第一的每次射門預期進球數。尤其15-16賽季的每次射門0.158個預期進球,更是領先其他所有球隊至少一個檔次。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高射門數結合高射門威脅性,累積的預期進球數必然高得嚇人。尤其是15-16賽季,巴薩最終打出恐怖的95.4的總預期進球數,吊打西甲所有球隊。加之MSN自身射術有保證,兩季“真實射門轉化率”分別高居西甲第3和第1,結果兩個賽季下來,巴薩的進球數全部突破110——要知道那兩年皇馬已經是火力全開了,結果進球數無論怎樣都拼不過巴薩。

其實皇馬與其說是進攻端敗給了巴薩全隊,倒不如說完全是剛不過MSN太過彪悍的火力。15-16賽季巴薩除了對手烏龍之外進球109個,MSN包辦了其中的82.57%;射門603腳,MSN佔了其中的69.49%;16-17賽季兩項數據略有下滑, 卻也仍舊達到了驚人的68.10%和63.86%——注意這是統計總數的佔比,MSN並不總是聯袂搭檔出場的,比如16-17賽季該組合進攻數據佔比下降,很大原因在於內馬爾只打了30場。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有別於彼時尚在多數時間進球如砍瓜切菜一般的BBC幾乎專伺無球,恩裡克手裡的MSN組合是承擔起前場持球重任的。三人非但進攻、射門佔全隊比重高的可怕,反映盤帶、傳威脅球的數據同樣佔比極高。15-16賽季,MSN“盤帶和一對一”之和佔球隊總數的61.07%,16-17賽季則是56.00%——放在持球任務均攤、頗有些全民皆兵意味的皇馬,這些高比重都是不可想象的。真要說“全攻全守”是巴薩的傳統,那我真看不出恩裡克除了陣型和控球率,還有什麼其他的傳統之處……

當然,區區三人包打天下的理論是不存在的,恩裡克的常規做法是,中後場儘快將球交給MSN處理,MSN則優先選擇個人原地起爆,用極簡的方式實現進攻推進,到前場後再隨便從中後場填補一人,實現“3+X”的進攻投入。放幾張動圖予以說明: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這並不是一次快攻,但卻打的非常簡練,全過程其實就是內馬爾和梅西兩腳滲透性傳球,外加MSN之外另一人積極前插跑位而已。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這次是內馬爾持球推進被斷了,為什麼要放這樣一張進攻失敗的圖?因為它非常清晰的揭示出恩裡克的思路: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注意上面這張靜態圖:內馬爾在啟動時完全可以沿著虛線箭頭,把球分給伊涅斯塔。但他根本就沒有這麼做,而是直接向兩個人中間帶球推進。這就是說,恩裡克給足了前場這3尊大神自由發揮的空間,甚至在個人單幹和所謂的“團隊足球”之間,他選擇了前者。

不要覺得這只是個例,這樣的情況,在當時的巴薩比賽中,比比皆是: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幾乎同樣的位置,還是內馬爾持球,只不過這一次成功過人,並且最終將球分了出來,製造了威脅而已。下面兩張靜態圖很好地解釋了“MSN單幹”與“3+X”結合的進攻體系: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第一步,內馬爾邊路持球時,完全可以控制一下再回傳,或者直接橫傳,這兩點對他來說都不難做到。然而此人竟然硬是從4人包夾中把球帶了出來……只能說藝高人膽大,戰術圖板裝不下。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隨即內馬爾帶球向前,身邊是梅西,左路則是蘇亞雷斯。那麼右邊的巨大空當誰來利用呢?答案是:誰在這邊誰來,通常三中場中靠右的是拉基蒂奇,所以拉基蒂奇那時候插上極為頻繁;這次換成了戈麥斯,於是插上的也就變成了戈麥斯。

當然,戈麥斯在這個位置上是絕對不如拉基蒂奇的,反過來說,當時拉基蒂奇之所以好用,很大程度上也是其出眾的跑動能力對這套極簡進攻體系而言太過重要,下圖中雖然拉基蒂奇沒有碰球,但其跑位卻仍舊值得關注: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典型的巴薩式反擊,投入兵力不多,一個梅西持球直接趟平對手回防兵力,最終進球的是蘇亞雷斯,但注意,和MSN一起插上並出現在門前的,正是拉基蒂奇,他甚至是從最後面跑上來的。

當然,你可能會說:如果對手收縮防守,這種簡單的持球衝擊不就無從發揮了?這裡就要提到MSN尤其是梅西於內馬爾強大的傳球能力了:15-16賽季,兩人在每90分鐘穿過對手防線的smart pass排行榜上分裂第1和第5;16-17賽季則乾脆霸佔前兩名。受此加持,巴薩兩季Smart Pass頻率,分別高居西甲第3和第1。於是在陣地戰中,巴薩經常玩出一些讓人怎麼看錄像都不知道如何去總結的進攻: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第一步巴薩是怎麼做到?直接傳中,低質量傳中,而且是面對馬競的後防線低質量傳中——毫無進球可能。你說這是什麼“秉承傳統”?然而下來呢?馬競的防守沒有任何問題,然而梅西還真是生生找到了滲透空間,內馬爾也還真能被圍堵成那個樣子還把球準確傳出來……

你說這套路複雜麼?有哪門子“傳統”影子?但反過來說,你手握MSN,還有必要“傳統”麼?

防守:看似仍舊強調逼搶,但核心思想已經改成平行站位

說到這裡,你可能要問:為什麼恩裡克16-17賽季雙線皆敗,最終只收獲一個國王杯?這個邏輯其實非常簡單:進攻那麼炸,成績不好,那就是防守的問題。是的,巴薩兩季防守差距極大。失球數從29個劇增為37個並非運氣不好或特爾施特根坑爹,全隊防守強度直線下滑才是根源。

實際上恩裡克相對於瓜迪奧拉等人已經非常強調防守端的整體陣型,多數時候他會勒令內馬爾積極回防,採用4-4平行站位的防守體系。只不過相較於如今的巴爾韋德,恩裡克更為強調中場壓上搶斷而已: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這次防守為何成功?除了克羅斯急於發動把握不高的長傳之外,巴薩在平行站位基礎之上的壓上搶斷,也很值得重視:


"

哈嘍各位大家好,我是大家體育界的老朋友,退役體育人的作者“釗叔”,接下來進入主題了,喜歡的朋友可以點贊加關注,您的關注就是小編創作的動力哦。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你沒看錯標題,巴薩的“傳統”,只不過是一個為人津津樂道,但卻實質上虛無縹緲的神話;在巴薩執教三年且不乏重量級冠軍的恩裡克,正是打破這一“神話”的人。

我不想去贅述這支球隊的輝煌歷史,只是天天談論巴薩的什麼“傳控秉承”,是不是該想想,克魯伊夫到來之前,這支球隊已經在半個多世紀裡斬獲無數冠軍,若要討論傳統,難道這前半段的歷史內容要棄之不管?從克魯伊夫到瓜迪奧拉經過了多久?從瓜迪奧拉至今,球隊體系是否真的沒變過?所謂傳統,到底從何談起?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沒錯,至少自瓜迪奧拉執教至今,巴薩始終是西甲控球率最高的球隊(如果洛佩特吉治下的皇馬不算的話),但至少在輿論上,我們不難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內部戰術體系明明從未停止過變革,為何一俟戰績出色,立即上自球隊名宿、下至媒體坊間,全都在吹噓“巴薩堅持傳統”;偏偏戰績不佳之時,“背離傳統”又成了詭異的頭號大罪?

恩裡克就是這方面最典型的案例——14-15賽季斬獲三冠王,明明戰術體系大幅修正歷任傳控體系,除控球率外幾乎毫無保留的盡數向“簡潔”思路靠攏,結果被認定是“對傳統不離不棄”的堅持結果;後續戰術明明並無太大變化,卻又因皇馬崛起被認定為“背離傳統”的典型案例。事實上,細數恩裡克這三年,唯一的道理是——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足球需要堅持的,是某些極為質樸的基本規律,在此之上,任何風格都有其存在之意義,任何俱樂部的戰術追求永遠是“適合現在”。至於傳統,裝點門面的意義,遠大於實際價值。

由於Wyscout指提供最近4個賽季的數據,因此14-15賽季的高階數據已經無從計算。其實大家平常接觸whoscored數據庫的基礎數據也不是不能用,只不過需要經過一道計算而已(不包括那個爛大街的評分——那個系統漏洞太大,建議直接忽略)。本文會參考兩個數據庫的數據,順便也給大家科普一下,足球數據分析的最基本方法。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進攻:手握MSN,還有什麼必要“傳統”?

一個非常鮮明的事實是,儘管瓜迪奧拉自己否認“Tiki-Taka”的稱謂,但用該詞形容其治下球隊的傳球風格是恰如其分的,事實上這也是瓜式巴薩收穫讚譽最多之處——以往訓練上才能見到的頻繁快速短傳,被瓜迪奧拉複製到了最頂級賽場中並藉此實現“我踢球你防守”的理想態勢。問題在於——如果以此為“傳統”的話,那其實從馬蒂諾開始,這個傳統就已經被部分改變了;恩裡克的後兩季,則比馬蒂諾做的還要過: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其實看過我之前文章的朋友應該還有印象,我會頻繁用“每分鐘控球時間”這個概念來二次計算幾乎所有的進攻端技術統計。事實上,這是足球數據分析的最基本方法,今年年初我甚至偶然得知,前任羅馬隊首席數據分析師的分析團隊,也是這麼個基礎思路——說穿了不值一提,但現實中卻極為遺憾的很少有人理解這麼做的意義。巴薩的情況恰恰能部分說明如此做的意義:

注意上圖的折線圖,巴薩每分鐘控球時間自瓜迪奧拉最終卸任的12-13賽季達到巔峰,其後斷崖式下跌,直到恩裡克離任的16-17賽季接近11次大關。這組數據是用whoscored提供的控球率和傳球數計算的——其實單看控球率和傳球數,巴薩都是每一賽季的第一位,但如果將二者結合計算傳球頻率,巴薩卻存在不小的下滑。

而且注意:自瓜迪奧拉橫空出世起,傳控之於足球比賽的意義實際上是在全歐洲範圍內得到了普及,儘管並非所有球隊都在追求控球率,但“更多更快傳球”卻是共同追求。如果說傳控足球是一條大河,那麼在各隊都沿河向前乘風破浪之際,巴薩作為最靠前的船隻,卻悄然玩了一出“逆水行舟”。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要知道,whoscored的統計標準非常寬鬆,儘管沒有錄像佐證,但對比其他數據庫的統計,他們應該是把很多“無法控球但我想辦法先捅一腳”之類的觸球,都算作了“傳球”。所以經常出現傳球總數相對更高、傳球成功率卻走低的情況。如果按照wyscout方面更嚴格的統計計算——高潮來了——15-16以及16-17兩個賽季,巴薩每分鐘控球時間的傳球數,都是低於老對手皇馬的,其中16-17賽季,甚至比馬競都要低!(當然馬競的傳球成功率有些辣眼睛……)

數據分析的無情之處也就在於此:很多對於“文化”層面的幻想,在這裡會顯得十分脆弱——如果你打著“傳控足球傳統”的旗號,卻打出了比馬競還要低的傳球頻率,你怎麼能說自己是在堅持“傳統”?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恩裡克在執教的三年間,總體成績仍舊是相當可圈可點的,至少進攻端平均每賽季聯賽112.67個進球的火力輸出,絕對輪不著所謂的“傳統捍衛者”來指指點點。這也就提出了全新議題:背離“傳統”的巴薩,到底如何保證進攻?

答案很簡單:在你擁有MSN的情況下,過多奉行傳控體系,只會方面推進節奏、壓縮前場活動空間,導致MSN變態的持球進攻能力反而受到制約。我們來看看恩裡克時代的進攻風格有何變化: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足球場上任何進攻,都可以粗略的分成兩個步驟:首先是要把控球轉化為射門;其次則是把射門轉化為進球。前者更側重效率,後者更側重質量。那麼如何量化“控球轉化成為射門”的效率“?很簡單,看一支球隊形成一次射門需要多少控球時間,於是,我們得出了“控球時間射門比”這個概念,數字越低,說明射門越頻繁。巴薩的情況如何?

從瓜迪奧拉到瑪帝諾再到恩裡克,巴薩每次射門,所需要消耗的控球時間越來越少,也就是說,你可以理解為,巴薩越打越“不耐心”,越打越強調“趕緊形成射門”。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通常來講,強行提高射門數,所造成的結果無非是“低質量、多嘗試”,射門累積增多的同時,射門威脅性必然隨之下降。然而恩裡克時代的巴薩卻做到了兩者兼顧——即便我們沒有14-15賽季的高階數據,但15-16、16-17兩季,巴薩卻都維持了西甲第一的每次射門預期進球數。尤其15-16賽季的每次射門0.158個預期進球,更是領先其他所有球隊至少一個檔次。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高射門數結合高射門威脅性,累積的預期進球數必然高得嚇人。尤其是15-16賽季,巴薩最終打出恐怖的95.4的總預期進球數,吊打西甲所有球隊。加之MSN自身射術有保證,兩季“真實射門轉化率”分別高居西甲第3和第1,結果兩個賽季下來,巴薩的進球數全部突破110——要知道那兩年皇馬已經是火力全開了,結果進球數無論怎樣都拼不過巴薩。

其實皇馬與其說是進攻端敗給了巴薩全隊,倒不如說完全是剛不過MSN太過彪悍的火力。15-16賽季巴薩除了對手烏龍之外進球109個,MSN包辦了其中的82.57%;射門603腳,MSN佔了其中的69.49%;16-17賽季兩項數據略有下滑, 卻也仍舊達到了驚人的68.10%和63.86%——注意這是統計總數的佔比,MSN並不總是聯袂搭檔出場的,比如16-17賽季該組合進攻數據佔比下降,很大原因在於內馬爾只打了30場。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有別於彼時尚在多數時間進球如砍瓜切菜一般的BBC幾乎專伺無球,恩裡克手裡的MSN組合是承擔起前場持球重任的。三人非但進攻、射門佔全隊比重高的可怕,反映盤帶、傳威脅球的數據同樣佔比極高。15-16賽季,MSN“盤帶和一對一”之和佔球隊總數的61.07%,16-17賽季則是56.00%——放在持球任務均攤、頗有些全民皆兵意味的皇馬,這些高比重都是不可想象的。真要說“全攻全守”是巴薩的傳統,那我真看不出恩裡克除了陣型和控球率,還有什麼其他的傳統之處……

當然,區區三人包打天下的理論是不存在的,恩裡克的常規做法是,中後場儘快將球交給MSN處理,MSN則優先選擇個人原地起爆,用極簡的方式實現進攻推進,到前場後再隨便從中後場填補一人,實現“3+X”的進攻投入。放幾張動圖予以說明: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這並不是一次快攻,但卻打的非常簡練,全過程其實就是內馬爾和梅西兩腳滲透性傳球,外加MSN之外另一人積極前插跑位而已。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這次是內馬爾持球推進被斷了,為什麼要放這樣一張進攻失敗的圖?因為它非常清晰的揭示出恩裡克的思路: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注意上面這張靜態圖:內馬爾在啟動時完全可以沿著虛線箭頭,把球分給伊涅斯塔。但他根本就沒有這麼做,而是直接向兩個人中間帶球推進。這就是說,恩裡克給足了前場這3尊大神自由發揮的空間,甚至在個人單幹和所謂的“團隊足球”之間,他選擇了前者。

不要覺得這只是個例,這樣的情況,在當時的巴薩比賽中,比比皆是: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幾乎同樣的位置,還是內馬爾持球,只不過這一次成功過人,並且最終將球分了出來,製造了威脅而已。下面兩張靜態圖很好地解釋了“MSN單幹”與“3+X”結合的進攻體系: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第一步,內馬爾邊路持球時,完全可以控制一下再回傳,或者直接橫傳,這兩點對他來說都不難做到。然而此人竟然硬是從4人包夾中把球帶了出來……只能說藝高人膽大,戰術圖板裝不下。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隨即內馬爾帶球向前,身邊是梅西,左路則是蘇亞雷斯。那麼右邊的巨大空當誰來利用呢?答案是:誰在這邊誰來,通常三中場中靠右的是拉基蒂奇,所以拉基蒂奇那時候插上極為頻繁;這次換成了戈麥斯,於是插上的也就變成了戈麥斯。

當然,戈麥斯在這個位置上是絕對不如拉基蒂奇的,反過來說,當時拉基蒂奇之所以好用,很大程度上也是其出眾的跑動能力對這套極簡進攻體系而言太過重要,下圖中雖然拉基蒂奇沒有碰球,但其跑位卻仍舊值得關注: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典型的巴薩式反擊,投入兵力不多,一個梅西持球直接趟平對手回防兵力,最終進球的是蘇亞雷斯,但注意,和MSN一起插上並出現在門前的,正是拉基蒂奇,他甚至是從最後面跑上來的。

當然,你可能會說:如果對手收縮防守,這種簡單的持球衝擊不就無從發揮了?這裡就要提到MSN尤其是梅西於內馬爾強大的傳球能力了:15-16賽季,兩人在每90分鐘穿過對手防線的smart pass排行榜上分裂第1和第5;16-17賽季則乾脆霸佔前兩名。受此加持,巴薩兩季Smart Pass頻率,分別高居西甲第3和第1。於是在陣地戰中,巴薩經常玩出一些讓人怎麼看錄像都不知道如何去總結的進攻: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第一步巴薩是怎麼做到?直接傳中,低質量傳中,而且是面對馬競的後防線低質量傳中——毫無進球可能。你說這是什麼“秉承傳統”?然而下來呢?馬競的防守沒有任何問題,然而梅西還真是生生找到了滲透空間,內馬爾也還真能被圍堵成那個樣子還把球準確傳出來……

你說這套路複雜麼?有哪門子“傳統”影子?但反過來說,你手握MSN,還有必要“傳統”麼?

防守:看似仍舊強調逼搶,但核心思想已經改成平行站位

說到這裡,你可能要問:為什麼恩裡克16-17賽季雙線皆敗,最終只收獲一個國王杯?這個邏輯其實非常簡單:進攻那麼炸,成績不好,那就是防守的問題。是的,巴薩兩季防守差距極大。失球數從29個劇增為37個並非運氣不好或特爾施特根坑爹,全隊防守強度直線下滑才是根源。

實際上恩裡克相對於瓜迪奧拉等人已經非常強調防守端的整體陣型,多數時候他會勒令內馬爾積極回防,採用4-4平行站位的防守體系。只不過相較於如今的巴爾韋德,恩裡克更為強調中場壓上搶斷而已: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這次防守為何成功?除了克羅斯急於發動把握不高的長傳之外,巴薩在平行站位基礎之上的壓上搶斷,也很值得重視: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很明顯,巴薩初始階段奉行平行站位的防守策略——可能是由於對手是皇馬,所以梅西也參與回防了。


"

哈嘍各位大家好,我是大家體育界的老朋友,退役體育人的作者“釗叔”,接下來進入主題了,喜歡的朋友可以點贊加關注,您的關注就是小編創作的動力哦。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你沒看錯標題,巴薩的“傳統”,只不過是一個為人津津樂道,但卻實質上虛無縹緲的神話;在巴薩執教三年且不乏重量級冠軍的恩裡克,正是打破這一“神話”的人。

我不想去贅述這支球隊的輝煌歷史,只是天天談論巴薩的什麼“傳控秉承”,是不是該想想,克魯伊夫到來之前,這支球隊已經在半個多世紀裡斬獲無數冠軍,若要討論傳統,難道這前半段的歷史內容要棄之不管?從克魯伊夫到瓜迪奧拉經過了多久?從瓜迪奧拉至今,球隊體系是否真的沒變過?所謂傳統,到底從何談起?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沒錯,至少自瓜迪奧拉執教至今,巴薩始終是西甲控球率最高的球隊(如果洛佩特吉治下的皇馬不算的話),但至少在輿論上,我們不難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內部戰術體系明明從未停止過變革,為何一俟戰績出色,立即上自球隊名宿、下至媒體坊間,全都在吹噓“巴薩堅持傳統”;偏偏戰績不佳之時,“背離傳統”又成了詭異的頭號大罪?

恩裡克就是這方面最典型的案例——14-15賽季斬獲三冠王,明明戰術體系大幅修正歷任傳控體系,除控球率外幾乎毫無保留的盡數向“簡潔”思路靠攏,結果被認定是“對傳統不離不棄”的堅持結果;後續戰術明明並無太大變化,卻又因皇馬崛起被認定為“背離傳統”的典型案例。事實上,細數恩裡克這三年,唯一的道理是——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足球需要堅持的,是某些極為質樸的基本規律,在此之上,任何風格都有其存在之意義,任何俱樂部的戰術追求永遠是“適合現在”。至於傳統,裝點門面的意義,遠大於實際價值。

由於Wyscout指提供最近4個賽季的數據,因此14-15賽季的高階數據已經無從計算。其實大家平常接觸whoscored數據庫的基礎數據也不是不能用,只不過需要經過一道計算而已(不包括那個爛大街的評分——那個系統漏洞太大,建議直接忽略)。本文會參考兩個數據庫的數據,順便也給大家科普一下,足球數據分析的最基本方法。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進攻:手握MSN,還有什麼必要“傳統”?

一個非常鮮明的事實是,儘管瓜迪奧拉自己否認“Tiki-Taka”的稱謂,但用該詞形容其治下球隊的傳球風格是恰如其分的,事實上這也是瓜式巴薩收穫讚譽最多之處——以往訓練上才能見到的頻繁快速短傳,被瓜迪奧拉複製到了最頂級賽場中並藉此實現“我踢球你防守”的理想態勢。問題在於——如果以此為“傳統”的話,那其實從馬蒂諾開始,這個傳統就已經被部分改變了;恩裡克的後兩季,則比馬蒂諾做的還要過: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其實看過我之前文章的朋友應該還有印象,我會頻繁用“每分鐘控球時間”這個概念來二次計算幾乎所有的進攻端技術統計。事實上,這是足球數據分析的最基本方法,今年年初我甚至偶然得知,前任羅馬隊首席數據分析師的分析團隊,也是這麼個基礎思路——說穿了不值一提,但現實中卻極為遺憾的很少有人理解這麼做的意義。巴薩的情況恰恰能部分說明如此做的意義:

注意上圖的折線圖,巴薩每分鐘控球時間自瓜迪奧拉最終卸任的12-13賽季達到巔峰,其後斷崖式下跌,直到恩裡克離任的16-17賽季接近11次大關。這組數據是用whoscored提供的控球率和傳球數計算的——其實單看控球率和傳球數,巴薩都是每一賽季的第一位,但如果將二者結合計算傳球頻率,巴薩卻存在不小的下滑。

而且注意:自瓜迪奧拉橫空出世起,傳控之於足球比賽的意義實際上是在全歐洲範圍內得到了普及,儘管並非所有球隊都在追求控球率,但“更多更快傳球”卻是共同追求。如果說傳控足球是一條大河,那麼在各隊都沿河向前乘風破浪之際,巴薩作為最靠前的船隻,卻悄然玩了一出“逆水行舟”。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要知道,whoscored的統計標準非常寬鬆,儘管沒有錄像佐證,但對比其他數據庫的統計,他們應該是把很多“無法控球但我想辦法先捅一腳”之類的觸球,都算作了“傳球”。所以經常出現傳球總數相對更高、傳球成功率卻走低的情況。如果按照wyscout方面更嚴格的統計計算——高潮來了——15-16以及16-17兩個賽季,巴薩每分鐘控球時間的傳球數,都是低於老對手皇馬的,其中16-17賽季,甚至比馬競都要低!(當然馬競的傳球成功率有些辣眼睛……)

數據分析的無情之處也就在於此:很多對於“文化”層面的幻想,在這裡會顯得十分脆弱——如果你打著“傳控足球傳統”的旗號,卻打出了比馬競還要低的傳球頻率,你怎麼能說自己是在堅持“傳統”?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恩裡克在執教的三年間,總體成績仍舊是相當可圈可點的,至少進攻端平均每賽季聯賽112.67個進球的火力輸出,絕對輪不著所謂的“傳統捍衛者”來指指點點。這也就提出了全新議題:背離“傳統”的巴薩,到底如何保證進攻?

答案很簡單:在你擁有MSN的情況下,過多奉行傳控體系,只會方面推進節奏、壓縮前場活動空間,導致MSN變態的持球進攻能力反而受到制約。我們來看看恩裡克時代的進攻風格有何變化: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足球場上任何進攻,都可以粗略的分成兩個步驟:首先是要把控球轉化為射門;其次則是把射門轉化為進球。前者更側重效率,後者更側重質量。那麼如何量化“控球轉化成為射門”的效率“?很簡單,看一支球隊形成一次射門需要多少控球時間,於是,我們得出了“控球時間射門比”這個概念,數字越低,說明射門越頻繁。巴薩的情況如何?

從瓜迪奧拉到瑪帝諾再到恩裡克,巴薩每次射門,所需要消耗的控球時間越來越少,也就是說,你可以理解為,巴薩越打越“不耐心”,越打越強調“趕緊形成射門”。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通常來講,強行提高射門數,所造成的結果無非是“低質量、多嘗試”,射門累積增多的同時,射門威脅性必然隨之下降。然而恩裡克時代的巴薩卻做到了兩者兼顧——即便我們沒有14-15賽季的高階數據,但15-16、16-17兩季,巴薩卻都維持了西甲第一的每次射門預期進球數。尤其15-16賽季的每次射門0.158個預期進球,更是領先其他所有球隊至少一個檔次。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高射門數結合高射門威脅性,累積的預期進球數必然高得嚇人。尤其是15-16賽季,巴薩最終打出恐怖的95.4的總預期進球數,吊打西甲所有球隊。加之MSN自身射術有保證,兩季“真實射門轉化率”分別高居西甲第3和第1,結果兩個賽季下來,巴薩的進球數全部突破110——要知道那兩年皇馬已經是火力全開了,結果進球數無論怎樣都拼不過巴薩。

其實皇馬與其說是進攻端敗給了巴薩全隊,倒不如說完全是剛不過MSN太過彪悍的火力。15-16賽季巴薩除了對手烏龍之外進球109個,MSN包辦了其中的82.57%;射門603腳,MSN佔了其中的69.49%;16-17賽季兩項數據略有下滑, 卻也仍舊達到了驚人的68.10%和63.86%——注意這是統計總數的佔比,MSN並不總是聯袂搭檔出場的,比如16-17賽季該組合進攻數據佔比下降,很大原因在於內馬爾只打了30場。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有別於彼時尚在多數時間進球如砍瓜切菜一般的BBC幾乎專伺無球,恩裡克手裡的MSN組合是承擔起前場持球重任的。三人非但進攻、射門佔全隊比重高的可怕,反映盤帶、傳威脅球的數據同樣佔比極高。15-16賽季,MSN“盤帶和一對一”之和佔球隊總數的61.07%,16-17賽季則是56.00%——放在持球任務均攤、頗有些全民皆兵意味的皇馬,這些高比重都是不可想象的。真要說“全攻全守”是巴薩的傳統,那我真看不出恩裡克除了陣型和控球率,還有什麼其他的傳統之處……

當然,區區三人包打天下的理論是不存在的,恩裡克的常規做法是,中後場儘快將球交給MSN處理,MSN則優先選擇個人原地起爆,用極簡的方式實現進攻推進,到前場後再隨便從中後場填補一人,實現“3+X”的進攻投入。放幾張動圖予以說明: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這並不是一次快攻,但卻打的非常簡練,全過程其實就是內馬爾和梅西兩腳滲透性傳球,外加MSN之外另一人積極前插跑位而已。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這次是內馬爾持球推進被斷了,為什麼要放這樣一張進攻失敗的圖?因為它非常清晰的揭示出恩裡克的思路: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注意上面這張靜態圖:內馬爾在啟動時完全可以沿著虛線箭頭,把球分給伊涅斯塔。但他根本就沒有這麼做,而是直接向兩個人中間帶球推進。這就是說,恩裡克給足了前場這3尊大神自由發揮的空間,甚至在個人單幹和所謂的“團隊足球”之間,他選擇了前者。

不要覺得這只是個例,這樣的情況,在當時的巴薩比賽中,比比皆是: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幾乎同樣的位置,還是內馬爾持球,只不過這一次成功過人,並且最終將球分了出來,製造了威脅而已。下面兩張靜態圖很好地解釋了“MSN單幹”與“3+X”結合的進攻體系: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第一步,內馬爾邊路持球時,完全可以控制一下再回傳,或者直接橫傳,這兩點對他來說都不難做到。然而此人竟然硬是從4人包夾中把球帶了出來……只能說藝高人膽大,戰術圖板裝不下。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隨即內馬爾帶球向前,身邊是梅西,左路則是蘇亞雷斯。那麼右邊的巨大空當誰來利用呢?答案是:誰在這邊誰來,通常三中場中靠右的是拉基蒂奇,所以拉基蒂奇那時候插上極為頻繁;這次換成了戈麥斯,於是插上的也就變成了戈麥斯。

當然,戈麥斯在這個位置上是絕對不如拉基蒂奇的,反過來說,當時拉基蒂奇之所以好用,很大程度上也是其出眾的跑動能力對這套極簡進攻體系而言太過重要,下圖中雖然拉基蒂奇沒有碰球,但其跑位卻仍舊值得關注: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典型的巴薩式反擊,投入兵力不多,一個梅西持球直接趟平對手回防兵力,最終進球的是蘇亞雷斯,但注意,和MSN一起插上並出現在門前的,正是拉基蒂奇,他甚至是從最後面跑上來的。

當然,你可能會說:如果對手收縮防守,這種簡單的持球衝擊不就無從發揮了?這裡就要提到MSN尤其是梅西於內馬爾強大的傳球能力了:15-16賽季,兩人在每90分鐘穿過對手防線的smart pass排行榜上分裂第1和第5;16-17賽季則乾脆霸佔前兩名。受此加持,巴薩兩季Smart Pass頻率,分別高居西甲第3和第1。於是在陣地戰中,巴薩經常玩出一些讓人怎麼看錄像都不知道如何去總結的進攻: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第一步巴薩是怎麼做到?直接傳中,低質量傳中,而且是面對馬競的後防線低質量傳中——毫無進球可能。你說這是什麼“秉承傳統”?然而下來呢?馬競的防守沒有任何問題,然而梅西還真是生生找到了滲透空間,內馬爾也還真能被圍堵成那個樣子還把球準確傳出來……

你說這套路複雜麼?有哪門子“傳統”影子?但反過來說,你手握MSN,還有必要“傳統”麼?

防守:看似仍舊強調逼搶,但核心思想已經改成平行站位

說到這裡,你可能要問:為什麼恩裡克16-17賽季雙線皆敗,最終只收獲一個國王杯?這個邏輯其實非常簡單:進攻那麼炸,成績不好,那就是防守的問題。是的,巴薩兩季防守差距極大。失球數從29個劇增為37個並非運氣不好或特爾施特根坑爹,全隊防守強度直線下滑才是根源。

實際上恩裡克相對於瓜迪奧拉等人已經非常強調防守端的整體陣型,多數時候他會勒令內馬爾積極回防,採用4-4平行站位的防守體系。只不過相較於如今的巴爾韋德,恩裡克更為強調中場壓上搶斷而已: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這次防守為何成功?除了克羅斯急於發動把握不高的長傳之外,巴薩在平行站位基礎之上的壓上搶斷,也很值得重視: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很明顯,巴薩初始階段奉行平行站位的防守策略——可能是由於對手是皇馬,所以梅西也參與回防了。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但巴薩的防守並不保守,而是中場直接壓上逼搶。

這樣的上搶自然很容易失敗。但當時,恩裡克治下的巴薩還真有點如今利物浦的意味,中場回追相當果決——此處還是要稱讚巔峰拉基蒂奇與當時即將離隊的伊涅斯塔,此二人回追確實賣力,比如這次:


"

哈嘍各位大家好,我是大家體育界的老朋友,退役體育人的作者“釗叔”,接下來進入主題了,喜歡的朋友可以點贊加關注,您的關注就是小編創作的動力哦。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你沒看錯標題,巴薩的“傳統”,只不過是一個為人津津樂道,但卻實質上虛無縹緲的神話;在巴薩執教三年且不乏重量級冠軍的恩裡克,正是打破這一“神話”的人。

我不想去贅述這支球隊的輝煌歷史,只是天天談論巴薩的什麼“傳控秉承”,是不是該想想,克魯伊夫到來之前,這支球隊已經在半個多世紀裡斬獲無數冠軍,若要討論傳統,難道這前半段的歷史內容要棄之不管?從克魯伊夫到瓜迪奧拉經過了多久?從瓜迪奧拉至今,球隊體系是否真的沒變過?所謂傳統,到底從何談起?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沒錯,至少自瓜迪奧拉執教至今,巴薩始終是西甲控球率最高的球隊(如果洛佩特吉治下的皇馬不算的話),但至少在輿論上,我們不難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內部戰術體系明明從未停止過變革,為何一俟戰績出色,立即上自球隊名宿、下至媒體坊間,全都在吹噓“巴薩堅持傳統”;偏偏戰績不佳之時,“背離傳統”又成了詭異的頭號大罪?

恩裡克就是這方面最典型的案例——14-15賽季斬獲三冠王,明明戰術體系大幅修正歷任傳控體系,除控球率外幾乎毫無保留的盡數向“簡潔”思路靠攏,結果被認定是“對傳統不離不棄”的堅持結果;後續戰術明明並無太大變化,卻又因皇馬崛起被認定為“背離傳統”的典型案例。事實上,細數恩裡克這三年,唯一的道理是——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足球需要堅持的,是某些極為質樸的基本規律,在此之上,任何風格都有其存在之意義,任何俱樂部的戰術追求永遠是“適合現在”。至於傳統,裝點門面的意義,遠大於實際價值。

由於Wyscout指提供最近4個賽季的數據,因此14-15賽季的高階數據已經無從計算。其實大家平常接觸whoscored數據庫的基礎數據也不是不能用,只不過需要經過一道計算而已(不包括那個爛大街的評分——那個系統漏洞太大,建議直接忽略)。本文會參考兩個數據庫的數據,順便也給大家科普一下,足球數據分析的最基本方法。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進攻:手握MSN,還有什麼必要“傳統”?

一個非常鮮明的事實是,儘管瓜迪奧拉自己否認“Tiki-Taka”的稱謂,但用該詞形容其治下球隊的傳球風格是恰如其分的,事實上這也是瓜式巴薩收穫讚譽最多之處——以往訓練上才能見到的頻繁快速短傳,被瓜迪奧拉複製到了最頂級賽場中並藉此實現“我踢球你防守”的理想態勢。問題在於——如果以此為“傳統”的話,那其實從馬蒂諾開始,這個傳統就已經被部分改變了;恩裡克的後兩季,則比馬蒂諾做的還要過: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其實看過我之前文章的朋友應該還有印象,我會頻繁用“每分鐘控球時間”這個概念來二次計算幾乎所有的進攻端技術統計。事實上,這是足球數據分析的最基本方法,今年年初我甚至偶然得知,前任羅馬隊首席數據分析師的分析團隊,也是這麼個基礎思路——說穿了不值一提,但現實中卻極為遺憾的很少有人理解這麼做的意義。巴薩的情況恰恰能部分說明如此做的意義:

注意上圖的折線圖,巴薩每分鐘控球時間自瓜迪奧拉最終卸任的12-13賽季達到巔峰,其後斷崖式下跌,直到恩裡克離任的16-17賽季接近11次大關。這組數據是用whoscored提供的控球率和傳球數計算的——其實單看控球率和傳球數,巴薩都是每一賽季的第一位,但如果將二者結合計算傳球頻率,巴薩卻存在不小的下滑。

而且注意:自瓜迪奧拉橫空出世起,傳控之於足球比賽的意義實際上是在全歐洲範圍內得到了普及,儘管並非所有球隊都在追求控球率,但“更多更快傳球”卻是共同追求。如果說傳控足球是一條大河,那麼在各隊都沿河向前乘風破浪之際,巴薩作為最靠前的船隻,卻悄然玩了一出“逆水行舟”。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要知道,whoscored的統計標準非常寬鬆,儘管沒有錄像佐證,但對比其他數據庫的統計,他們應該是把很多“無法控球但我想辦法先捅一腳”之類的觸球,都算作了“傳球”。所以經常出現傳球總數相對更高、傳球成功率卻走低的情況。如果按照wyscout方面更嚴格的統計計算——高潮來了——15-16以及16-17兩個賽季,巴薩每分鐘控球時間的傳球數,都是低於老對手皇馬的,其中16-17賽季,甚至比馬競都要低!(當然馬競的傳球成功率有些辣眼睛……)

數據分析的無情之處也就在於此:很多對於“文化”層面的幻想,在這裡會顯得十分脆弱——如果你打著“傳控足球傳統”的旗號,卻打出了比馬競還要低的傳球頻率,你怎麼能說自己是在堅持“傳統”?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恩裡克在執教的三年間,總體成績仍舊是相當可圈可點的,至少進攻端平均每賽季聯賽112.67個進球的火力輸出,絕對輪不著所謂的“傳統捍衛者”來指指點點。這也就提出了全新議題:背離“傳統”的巴薩,到底如何保證進攻?

答案很簡單:在你擁有MSN的情況下,過多奉行傳控體系,只會方面推進節奏、壓縮前場活動空間,導致MSN變態的持球進攻能力反而受到制約。我們來看看恩裡克時代的進攻風格有何變化: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足球場上任何進攻,都可以粗略的分成兩個步驟:首先是要把控球轉化為射門;其次則是把射門轉化為進球。前者更側重效率,後者更側重質量。那麼如何量化“控球轉化成為射門”的效率“?很簡單,看一支球隊形成一次射門需要多少控球時間,於是,我們得出了“控球時間射門比”這個概念,數字越低,說明射門越頻繁。巴薩的情況如何?

從瓜迪奧拉到瑪帝諾再到恩裡克,巴薩每次射門,所需要消耗的控球時間越來越少,也就是說,你可以理解為,巴薩越打越“不耐心”,越打越強調“趕緊形成射門”。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通常來講,強行提高射門數,所造成的結果無非是“低質量、多嘗試”,射門累積增多的同時,射門威脅性必然隨之下降。然而恩裡克時代的巴薩卻做到了兩者兼顧——即便我們沒有14-15賽季的高階數據,但15-16、16-17兩季,巴薩卻都維持了西甲第一的每次射門預期進球數。尤其15-16賽季的每次射門0.158個預期進球,更是領先其他所有球隊至少一個檔次。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高射門數結合高射門威脅性,累積的預期進球數必然高得嚇人。尤其是15-16賽季,巴薩最終打出恐怖的95.4的總預期進球數,吊打西甲所有球隊。加之MSN自身射術有保證,兩季“真實射門轉化率”分別高居西甲第3和第1,結果兩個賽季下來,巴薩的進球數全部突破110——要知道那兩年皇馬已經是火力全開了,結果進球數無論怎樣都拼不過巴薩。

其實皇馬與其說是進攻端敗給了巴薩全隊,倒不如說完全是剛不過MSN太過彪悍的火力。15-16賽季巴薩除了對手烏龍之外進球109個,MSN包辦了其中的82.57%;射門603腳,MSN佔了其中的69.49%;16-17賽季兩項數據略有下滑, 卻也仍舊達到了驚人的68.10%和63.86%——注意這是統計總數的佔比,MSN並不總是聯袂搭檔出場的,比如16-17賽季該組合進攻數據佔比下降,很大原因在於內馬爾只打了30場。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有別於彼時尚在多數時間進球如砍瓜切菜一般的BBC幾乎專伺無球,恩裡克手裡的MSN組合是承擔起前場持球重任的。三人非但進攻、射門佔全隊比重高的可怕,反映盤帶、傳威脅球的數據同樣佔比極高。15-16賽季,MSN“盤帶和一對一”之和佔球隊總數的61.07%,16-17賽季則是56.00%——放在持球任務均攤、頗有些全民皆兵意味的皇馬,這些高比重都是不可想象的。真要說“全攻全守”是巴薩的傳統,那我真看不出恩裡克除了陣型和控球率,還有什麼其他的傳統之處……

當然,區區三人包打天下的理論是不存在的,恩裡克的常規做法是,中後場儘快將球交給MSN處理,MSN則優先選擇個人原地起爆,用極簡的方式實現進攻推進,到前場後再隨便從中後場填補一人,實現“3+X”的進攻投入。放幾張動圖予以說明: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這並不是一次快攻,但卻打的非常簡練,全過程其實就是內馬爾和梅西兩腳滲透性傳球,外加MSN之外另一人積極前插跑位而已。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這次是內馬爾持球推進被斷了,為什麼要放這樣一張進攻失敗的圖?因為它非常清晰的揭示出恩裡克的思路: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注意上面這張靜態圖:內馬爾在啟動時完全可以沿著虛線箭頭,把球分給伊涅斯塔。但他根本就沒有這麼做,而是直接向兩個人中間帶球推進。這就是說,恩裡克給足了前場這3尊大神自由發揮的空間,甚至在個人單幹和所謂的“團隊足球”之間,他選擇了前者。

不要覺得這只是個例,這樣的情況,在當時的巴薩比賽中,比比皆是: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幾乎同樣的位置,還是內馬爾持球,只不過這一次成功過人,並且最終將球分了出來,製造了威脅而已。下面兩張靜態圖很好地解釋了“MSN單幹”與“3+X”結合的進攻體系: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第一步,內馬爾邊路持球時,完全可以控制一下再回傳,或者直接橫傳,這兩點對他來說都不難做到。然而此人竟然硬是從4人包夾中把球帶了出來……只能說藝高人膽大,戰術圖板裝不下。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隨即內馬爾帶球向前,身邊是梅西,左路則是蘇亞雷斯。那麼右邊的巨大空當誰來利用呢?答案是:誰在這邊誰來,通常三中場中靠右的是拉基蒂奇,所以拉基蒂奇那時候插上極為頻繁;這次換成了戈麥斯,於是插上的也就變成了戈麥斯。

當然,戈麥斯在這個位置上是絕對不如拉基蒂奇的,反過來說,當時拉基蒂奇之所以好用,很大程度上也是其出眾的跑動能力對這套極簡進攻體系而言太過重要,下圖中雖然拉基蒂奇沒有碰球,但其跑位卻仍舊值得關注: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典型的巴薩式反擊,投入兵力不多,一個梅西持球直接趟平對手回防兵力,最終進球的是蘇亞雷斯,但注意,和MSN一起插上並出現在門前的,正是拉基蒂奇,他甚至是從最後面跑上來的。

當然,你可能會說:如果對手收縮防守,這種簡單的持球衝擊不就無從發揮了?這裡就要提到MSN尤其是梅西於內馬爾強大的傳球能力了:15-16賽季,兩人在每90分鐘穿過對手防線的smart pass排行榜上分裂第1和第5;16-17賽季則乾脆霸佔前兩名。受此加持,巴薩兩季Smart Pass頻率,分別高居西甲第3和第1。於是在陣地戰中,巴薩經常玩出一些讓人怎麼看錄像都不知道如何去總結的進攻: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第一步巴薩是怎麼做到?直接傳中,低質量傳中,而且是面對馬競的後防線低質量傳中——毫無進球可能。你說這是什麼“秉承傳統”?然而下來呢?馬競的防守沒有任何問題,然而梅西還真是生生找到了滲透空間,內馬爾也還真能被圍堵成那個樣子還把球準確傳出來……

你說這套路複雜麼?有哪門子“傳統”影子?但反過來說,你手握MSN,還有必要“傳統”麼?

防守:看似仍舊強調逼搶,但核心思想已經改成平行站位

說到這裡,你可能要問:為什麼恩裡克16-17賽季雙線皆敗,最終只收獲一個國王杯?這個邏輯其實非常簡單:進攻那麼炸,成績不好,那就是防守的問題。是的,巴薩兩季防守差距極大。失球數從29個劇增為37個並非運氣不好或特爾施特根坑爹,全隊防守強度直線下滑才是根源。

實際上恩裡克相對於瓜迪奧拉等人已經非常強調防守端的整體陣型,多數時候他會勒令內馬爾積極回防,採用4-4平行站位的防守體系。只不過相較於如今的巴爾韋德,恩裡克更為強調中場壓上搶斷而已: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這次防守為何成功?除了克羅斯急於發動把握不高的長傳之外,巴薩在平行站位基礎之上的壓上搶斷,也很值得重視: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很明顯,巴薩初始階段奉行平行站位的防守策略——可能是由於對手是皇馬,所以梅西也參與回防了。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但巴薩的防守並不保守,而是中場直接壓上逼搶。

這樣的上搶自然很容易失敗。但當時,恩裡克治下的巴薩還真有點如今利物浦的意味,中場回追相當果決——此處還是要稱讚巔峰拉基蒂奇與當時即將離隊的伊涅斯塔,此二人回追確實賣力,比如這次: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這次是相當典型的中場前壓失敗後的及時回追,我們仍舊通過靜態圖看一看,巴薩是如何維繫這套平行站位的:


"

哈嘍各位大家好,我是大家體育界的老朋友,退役體育人的作者“釗叔”,接下來進入主題了,喜歡的朋友可以點贊加關注,您的關注就是小編創作的動力哦。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你沒看錯標題,巴薩的“傳統”,只不過是一個為人津津樂道,但卻實質上虛無縹緲的神話;在巴薩執教三年且不乏重量級冠軍的恩裡克,正是打破這一“神話”的人。

我不想去贅述這支球隊的輝煌歷史,只是天天談論巴薩的什麼“傳控秉承”,是不是該想想,克魯伊夫到來之前,這支球隊已經在半個多世紀裡斬獲無數冠軍,若要討論傳統,難道這前半段的歷史內容要棄之不管?從克魯伊夫到瓜迪奧拉經過了多久?從瓜迪奧拉至今,球隊體系是否真的沒變過?所謂傳統,到底從何談起?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沒錯,至少自瓜迪奧拉執教至今,巴薩始終是西甲控球率最高的球隊(如果洛佩特吉治下的皇馬不算的話),但至少在輿論上,我們不難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內部戰術體系明明從未停止過變革,為何一俟戰績出色,立即上自球隊名宿、下至媒體坊間,全都在吹噓“巴薩堅持傳統”;偏偏戰績不佳之時,“背離傳統”又成了詭異的頭號大罪?

恩裡克就是這方面最典型的案例——14-15賽季斬獲三冠王,明明戰術體系大幅修正歷任傳控體系,除控球率外幾乎毫無保留的盡數向“簡潔”思路靠攏,結果被認定是“對傳統不離不棄”的堅持結果;後續戰術明明並無太大變化,卻又因皇馬崛起被認定為“背離傳統”的典型案例。事實上,細數恩裡克這三年,唯一的道理是——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足球需要堅持的,是某些極為質樸的基本規律,在此之上,任何風格都有其存在之意義,任何俱樂部的戰術追求永遠是“適合現在”。至於傳統,裝點門面的意義,遠大於實際價值。

由於Wyscout指提供最近4個賽季的數據,因此14-15賽季的高階數據已經無從計算。其實大家平常接觸whoscored數據庫的基礎數據也不是不能用,只不過需要經過一道計算而已(不包括那個爛大街的評分——那個系統漏洞太大,建議直接忽略)。本文會參考兩個數據庫的數據,順便也給大家科普一下,足球數據分析的最基本方法。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進攻:手握MSN,還有什麼必要“傳統”?

一個非常鮮明的事實是,儘管瓜迪奧拉自己否認“Tiki-Taka”的稱謂,但用該詞形容其治下球隊的傳球風格是恰如其分的,事實上這也是瓜式巴薩收穫讚譽最多之處——以往訓練上才能見到的頻繁快速短傳,被瓜迪奧拉複製到了最頂級賽場中並藉此實現“我踢球你防守”的理想態勢。問題在於——如果以此為“傳統”的話,那其實從馬蒂諾開始,這個傳統就已經被部分改變了;恩裡克的後兩季,則比馬蒂諾做的還要過: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其實看過我之前文章的朋友應該還有印象,我會頻繁用“每分鐘控球時間”這個概念來二次計算幾乎所有的進攻端技術統計。事實上,這是足球數據分析的最基本方法,今年年初我甚至偶然得知,前任羅馬隊首席數據分析師的分析團隊,也是這麼個基礎思路——說穿了不值一提,但現實中卻極為遺憾的很少有人理解這麼做的意義。巴薩的情況恰恰能部分說明如此做的意義:

注意上圖的折線圖,巴薩每分鐘控球時間自瓜迪奧拉最終卸任的12-13賽季達到巔峰,其後斷崖式下跌,直到恩裡克離任的16-17賽季接近11次大關。這組數據是用whoscored提供的控球率和傳球數計算的——其實單看控球率和傳球數,巴薩都是每一賽季的第一位,但如果將二者結合計算傳球頻率,巴薩卻存在不小的下滑。

而且注意:自瓜迪奧拉橫空出世起,傳控之於足球比賽的意義實際上是在全歐洲範圍內得到了普及,儘管並非所有球隊都在追求控球率,但“更多更快傳球”卻是共同追求。如果說傳控足球是一條大河,那麼在各隊都沿河向前乘風破浪之際,巴薩作為最靠前的船隻,卻悄然玩了一出“逆水行舟”。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要知道,whoscored的統計標準非常寬鬆,儘管沒有錄像佐證,但對比其他數據庫的統計,他們應該是把很多“無法控球但我想辦法先捅一腳”之類的觸球,都算作了“傳球”。所以經常出現傳球總數相對更高、傳球成功率卻走低的情況。如果按照wyscout方面更嚴格的統計計算——高潮來了——15-16以及16-17兩個賽季,巴薩每分鐘控球時間的傳球數,都是低於老對手皇馬的,其中16-17賽季,甚至比馬競都要低!(當然馬競的傳球成功率有些辣眼睛……)

數據分析的無情之處也就在於此:很多對於“文化”層面的幻想,在這裡會顯得十分脆弱——如果你打著“傳控足球傳統”的旗號,卻打出了比馬競還要低的傳球頻率,你怎麼能說自己是在堅持“傳統”?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恩裡克在執教的三年間,總體成績仍舊是相當可圈可點的,至少進攻端平均每賽季聯賽112.67個進球的火力輸出,絕對輪不著所謂的“傳統捍衛者”來指指點點。這也就提出了全新議題:背離“傳統”的巴薩,到底如何保證進攻?

答案很簡單:在你擁有MSN的情況下,過多奉行傳控體系,只會方面推進節奏、壓縮前場活動空間,導致MSN變態的持球進攻能力反而受到制約。我們來看看恩裡克時代的進攻風格有何變化: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足球場上任何進攻,都可以粗略的分成兩個步驟:首先是要把控球轉化為射門;其次則是把射門轉化為進球。前者更側重效率,後者更側重質量。那麼如何量化“控球轉化成為射門”的效率“?很簡單,看一支球隊形成一次射門需要多少控球時間,於是,我們得出了“控球時間射門比”這個概念,數字越低,說明射門越頻繁。巴薩的情況如何?

從瓜迪奧拉到瑪帝諾再到恩裡克,巴薩每次射門,所需要消耗的控球時間越來越少,也就是說,你可以理解為,巴薩越打越“不耐心”,越打越強調“趕緊形成射門”。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通常來講,強行提高射門數,所造成的結果無非是“低質量、多嘗試”,射門累積增多的同時,射門威脅性必然隨之下降。然而恩裡克時代的巴薩卻做到了兩者兼顧——即便我們沒有14-15賽季的高階數據,但15-16、16-17兩季,巴薩卻都維持了西甲第一的每次射門預期進球數。尤其15-16賽季的每次射門0.158個預期進球,更是領先其他所有球隊至少一個檔次。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高射門數結合高射門威脅性,累積的預期進球數必然高得嚇人。尤其是15-16賽季,巴薩最終打出恐怖的95.4的總預期進球數,吊打西甲所有球隊。加之MSN自身射術有保證,兩季“真實射門轉化率”分別高居西甲第3和第1,結果兩個賽季下來,巴薩的進球數全部突破110——要知道那兩年皇馬已經是火力全開了,結果進球數無論怎樣都拼不過巴薩。

其實皇馬與其說是進攻端敗給了巴薩全隊,倒不如說完全是剛不過MSN太過彪悍的火力。15-16賽季巴薩除了對手烏龍之外進球109個,MSN包辦了其中的82.57%;射門603腳,MSN佔了其中的69.49%;16-17賽季兩項數據略有下滑, 卻也仍舊達到了驚人的68.10%和63.86%——注意這是統計總數的佔比,MSN並不總是聯袂搭檔出場的,比如16-17賽季該組合進攻數據佔比下降,很大原因在於內馬爾只打了30場。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有別於彼時尚在多數時間進球如砍瓜切菜一般的BBC幾乎專伺無球,恩裡克手裡的MSN組合是承擔起前場持球重任的。三人非但進攻、射門佔全隊比重高的可怕,反映盤帶、傳威脅球的數據同樣佔比極高。15-16賽季,MSN“盤帶和一對一”之和佔球隊總數的61.07%,16-17賽季則是56.00%——放在持球任務均攤、頗有些全民皆兵意味的皇馬,這些高比重都是不可想象的。真要說“全攻全守”是巴薩的傳統,那我真看不出恩裡克除了陣型和控球率,還有什麼其他的傳統之處……

當然,區區三人包打天下的理論是不存在的,恩裡克的常規做法是,中後場儘快將球交給MSN處理,MSN則優先選擇個人原地起爆,用極簡的方式實現進攻推進,到前場後再隨便從中後場填補一人,實現“3+X”的進攻投入。放幾張動圖予以說明: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這並不是一次快攻,但卻打的非常簡練,全過程其實就是內馬爾和梅西兩腳滲透性傳球,外加MSN之外另一人積極前插跑位而已。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這次是內馬爾持球推進被斷了,為什麼要放這樣一張進攻失敗的圖?因為它非常清晰的揭示出恩裡克的思路: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注意上面這張靜態圖:內馬爾在啟動時完全可以沿著虛線箭頭,把球分給伊涅斯塔。但他根本就沒有這麼做,而是直接向兩個人中間帶球推進。這就是說,恩裡克給足了前場這3尊大神自由發揮的空間,甚至在個人單幹和所謂的“團隊足球”之間,他選擇了前者。

不要覺得這只是個例,這樣的情況,在當時的巴薩比賽中,比比皆是: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幾乎同樣的位置,還是內馬爾持球,只不過這一次成功過人,並且最終將球分了出來,製造了威脅而已。下面兩張靜態圖很好地解釋了“MSN單幹”與“3+X”結合的進攻體系: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第一步,內馬爾邊路持球時,完全可以控制一下再回傳,或者直接橫傳,這兩點對他來說都不難做到。然而此人竟然硬是從4人包夾中把球帶了出來……只能說藝高人膽大,戰術圖板裝不下。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隨即內馬爾帶球向前,身邊是梅西,左路則是蘇亞雷斯。那麼右邊的巨大空當誰來利用呢?答案是:誰在這邊誰來,通常三中場中靠右的是拉基蒂奇,所以拉基蒂奇那時候插上極為頻繁;這次換成了戈麥斯,於是插上的也就變成了戈麥斯。

當然,戈麥斯在這個位置上是絕對不如拉基蒂奇的,反過來說,當時拉基蒂奇之所以好用,很大程度上也是其出眾的跑動能力對這套極簡進攻體系而言太過重要,下圖中雖然拉基蒂奇沒有碰球,但其跑位卻仍舊值得關注: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典型的巴薩式反擊,投入兵力不多,一個梅西持球直接趟平對手回防兵力,最終進球的是蘇亞雷斯,但注意,和MSN一起插上並出現在門前的,正是拉基蒂奇,他甚至是從最後面跑上來的。

當然,你可能會說:如果對手收縮防守,這種簡單的持球衝擊不就無從發揮了?這裡就要提到MSN尤其是梅西於內馬爾強大的傳球能力了:15-16賽季,兩人在每90分鐘穿過對手防線的smart pass排行榜上分裂第1和第5;16-17賽季則乾脆霸佔前兩名。受此加持,巴薩兩季Smart Pass頻率,分別高居西甲第3和第1。於是在陣地戰中,巴薩經常玩出一些讓人怎麼看錄像都不知道如何去總結的進攻: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第一步巴薩是怎麼做到?直接傳中,低質量傳中,而且是面對馬競的後防線低質量傳中——毫無進球可能。你說這是什麼“秉承傳統”?然而下來呢?馬競的防守沒有任何問題,然而梅西還真是生生找到了滲透空間,內馬爾也還真能被圍堵成那個樣子還把球準確傳出來……

你說這套路複雜麼?有哪門子“傳統”影子?但反過來說,你手握MSN,還有必要“傳統”麼?

防守:看似仍舊強調逼搶,但核心思想已經改成平行站位

說到這裡,你可能要問:為什麼恩裡克16-17賽季雙線皆敗,最終只收獲一個國王杯?這個邏輯其實非常簡單:進攻那麼炸,成績不好,那就是防守的問題。是的,巴薩兩季防守差距極大。失球數從29個劇增為37個並非運氣不好或特爾施特根坑爹,全隊防守強度直線下滑才是根源。

實際上恩裡克相對於瓜迪奧拉等人已經非常強調防守端的整體陣型,多數時候他會勒令內馬爾積極回防,採用4-4平行站位的防守體系。只不過相較於如今的巴爾韋德,恩裡克更為強調中場壓上搶斷而已: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這次防守為何成功?除了克羅斯急於發動把握不高的長傳之外,巴薩在平行站位基礎之上的壓上搶斷,也很值得重視: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很明顯,巴薩初始階段奉行平行站位的防守策略——可能是由於對手是皇馬,所以梅西也參與回防了。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但巴薩的防守並不保守,而是中場直接壓上逼搶。

這樣的上搶自然很容易失敗。但當時,恩裡克治下的巴薩還真有點如今利物浦的意味,中場回追相當果決——此處還是要稱讚巔峰拉基蒂奇與當時即將離隊的伊涅斯塔,此二人回追確實賣力,比如這次: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這次是相當典型的中場前壓失敗後的及時回追,我們仍舊通過靜態圖看一看,巴薩是如何維繫這套平行站位的: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很明顯,第一步拉基蒂奇領銜的上搶完全失敗,被馬塞洛輕鬆破解。此時克羅斯插上,皇馬開始直接打穿巴薩中場防線。


"

哈嘍各位大家好,我是大家體育界的老朋友,退役體育人的作者“釗叔”,接下來進入主題了,喜歡的朋友可以點贊加關注,您的關注就是小編創作的動力哦。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你沒看錯標題,巴薩的“傳統”,只不過是一個為人津津樂道,但卻實質上虛無縹緲的神話;在巴薩執教三年且不乏重量級冠軍的恩裡克,正是打破這一“神話”的人。

我不想去贅述這支球隊的輝煌歷史,只是天天談論巴薩的什麼“傳控秉承”,是不是該想想,克魯伊夫到來之前,這支球隊已經在半個多世紀裡斬獲無數冠軍,若要討論傳統,難道這前半段的歷史內容要棄之不管?從克魯伊夫到瓜迪奧拉經過了多久?從瓜迪奧拉至今,球隊體系是否真的沒變過?所謂傳統,到底從何談起?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沒錯,至少自瓜迪奧拉執教至今,巴薩始終是西甲控球率最高的球隊(如果洛佩特吉治下的皇馬不算的話),但至少在輿論上,我們不難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內部戰術體系明明從未停止過變革,為何一俟戰績出色,立即上自球隊名宿、下至媒體坊間,全都在吹噓“巴薩堅持傳統”;偏偏戰績不佳之時,“背離傳統”又成了詭異的頭號大罪?

恩裡克就是這方面最典型的案例——14-15賽季斬獲三冠王,明明戰術體系大幅修正歷任傳控體系,除控球率外幾乎毫無保留的盡數向“簡潔”思路靠攏,結果被認定是“對傳統不離不棄”的堅持結果;後續戰術明明並無太大變化,卻又因皇馬崛起被認定為“背離傳統”的典型案例。事實上,細數恩裡克這三年,唯一的道理是——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足球需要堅持的,是某些極為質樸的基本規律,在此之上,任何風格都有其存在之意義,任何俱樂部的戰術追求永遠是“適合現在”。至於傳統,裝點門面的意義,遠大於實際價值。

由於Wyscout指提供最近4個賽季的數據,因此14-15賽季的高階數據已經無從計算。其實大家平常接觸whoscored數據庫的基礎數據也不是不能用,只不過需要經過一道計算而已(不包括那個爛大街的評分——那個系統漏洞太大,建議直接忽略)。本文會參考兩個數據庫的數據,順便也給大家科普一下,足球數據分析的最基本方法。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進攻:手握MSN,還有什麼必要“傳統”?

一個非常鮮明的事實是,儘管瓜迪奧拉自己否認“Tiki-Taka”的稱謂,但用該詞形容其治下球隊的傳球風格是恰如其分的,事實上這也是瓜式巴薩收穫讚譽最多之處——以往訓練上才能見到的頻繁快速短傳,被瓜迪奧拉複製到了最頂級賽場中並藉此實現“我踢球你防守”的理想態勢。問題在於——如果以此為“傳統”的話,那其實從馬蒂諾開始,這個傳統就已經被部分改變了;恩裡克的後兩季,則比馬蒂諾做的還要過: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其實看過我之前文章的朋友應該還有印象,我會頻繁用“每分鐘控球時間”這個概念來二次計算幾乎所有的進攻端技術統計。事實上,這是足球數據分析的最基本方法,今年年初我甚至偶然得知,前任羅馬隊首席數據分析師的分析團隊,也是這麼個基礎思路——說穿了不值一提,但現實中卻極為遺憾的很少有人理解這麼做的意義。巴薩的情況恰恰能部分說明如此做的意義:

注意上圖的折線圖,巴薩每分鐘控球時間自瓜迪奧拉最終卸任的12-13賽季達到巔峰,其後斷崖式下跌,直到恩裡克離任的16-17賽季接近11次大關。這組數據是用whoscored提供的控球率和傳球數計算的——其實單看控球率和傳球數,巴薩都是每一賽季的第一位,但如果將二者結合計算傳球頻率,巴薩卻存在不小的下滑。

而且注意:自瓜迪奧拉橫空出世起,傳控之於足球比賽的意義實際上是在全歐洲範圍內得到了普及,儘管並非所有球隊都在追求控球率,但“更多更快傳球”卻是共同追求。如果說傳控足球是一條大河,那麼在各隊都沿河向前乘風破浪之際,巴薩作為最靠前的船隻,卻悄然玩了一出“逆水行舟”。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要知道,whoscored的統計標準非常寬鬆,儘管沒有錄像佐證,但對比其他數據庫的統計,他們應該是把很多“無法控球但我想辦法先捅一腳”之類的觸球,都算作了“傳球”。所以經常出現傳球總數相對更高、傳球成功率卻走低的情況。如果按照wyscout方面更嚴格的統計計算——高潮來了——15-16以及16-17兩個賽季,巴薩每分鐘控球時間的傳球數,都是低於老對手皇馬的,其中16-17賽季,甚至比馬競都要低!(當然馬競的傳球成功率有些辣眼睛……)

數據分析的無情之處也就在於此:很多對於“文化”層面的幻想,在這裡會顯得十分脆弱——如果你打著“傳控足球傳統”的旗號,卻打出了比馬競還要低的傳球頻率,你怎麼能說自己是在堅持“傳統”?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恩裡克在執教的三年間,總體成績仍舊是相當可圈可點的,至少進攻端平均每賽季聯賽112.67個進球的火力輸出,絕對輪不著所謂的“傳統捍衛者”來指指點點。這也就提出了全新議題:背離“傳統”的巴薩,到底如何保證進攻?

答案很簡單:在你擁有MSN的情況下,過多奉行傳控體系,只會方面推進節奏、壓縮前場活動空間,導致MSN變態的持球進攻能力反而受到制約。我們來看看恩裡克時代的進攻風格有何變化: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足球場上任何進攻,都可以粗略的分成兩個步驟:首先是要把控球轉化為射門;其次則是把射門轉化為進球。前者更側重效率,後者更側重質量。那麼如何量化“控球轉化成為射門”的效率“?很簡單,看一支球隊形成一次射門需要多少控球時間,於是,我們得出了“控球時間射門比”這個概念,數字越低,說明射門越頻繁。巴薩的情況如何?

從瓜迪奧拉到瑪帝諾再到恩裡克,巴薩每次射門,所需要消耗的控球時間越來越少,也就是說,你可以理解為,巴薩越打越“不耐心”,越打越強調“趕緊形成射門”。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通常來講,強行提高射門數,所造成的結果無非是“低質量、多嘗試”,射門累積增多的同時,射門威脅性必然隨之下降。然而恩裡克時代的巴薩卻做到了兩者兼顧——即便我們沒有14-15賽季的高階數據,但15-16、16-17兩季,巴薩卻都維持了西甲第一的每次射門預期進球數。尤其15-16賽季的每次射門0.158個預期進球,更是領先其他所有球隊至少一個檔次。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高射門數結合高射門威脅性,累積的預期進球數必然高得嚇人。尤其是15-16賽季,巴薩最終打出恐怖的95.4的總預期進球數,吊打西甲所有球隊。加之MSN自身射術有保證,兩季“真實射門轉化率”分別高居西甲第3和第1,結果兩個賽季下來,巴薩的進球數全部突破110——要知道那兩年皇馬已經是火力全開了,結果進球數無論怎樣都拼不過巴薩。

其實皇馬與其說是進攻端敗給了巴薩全隊,倒不如說完全是剛不過MSN太過彪悍的火力。15-16賽季巴薩除了對手烏龍之外進球109個,MSN包辦了其中的82.57%;射門603腳,MSN佔了其中的69.49%;16-17賽季兩項數據略有下滑, 卻也仍舊達到了驚人的68.10%和63.86%——注意這是統計總數的佔比,MSN並不總是聯袂搭檔出場的,比如16-17賽季該組合進攻數據佔比下降,很大原因在於內馬爾只打了30場。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有別於彼時尚在多數時間進球如砍瓜切菜一般的BBC幾乎專伺無球,恩裡克手裡的MSN組合是承擔起前場持球重任的。三人非但進攻、射門佔全隊比重高的可怕,反映盤帶、傳威脅球的數據同樣佔比極高。15-16賽季,MSN“盤帶和一對一”之和佔球隊總數的61.07%,16-17賽季則是56.00%——放在持球任務均攤、頗有些全民皆兵意味的皇馬,這些高比重都是不可想象的。真要說“全攻全守”是巴薩的傳統,那我真看不出恩裡克除了陣型和控球率,還有什麼其他的傳統之處……

當然,區區三人包打天下的理論是不存在的,恩裡克的常規做法是,中後場儘快將球交給MSN處理,MSN則優先選擇個人原地起爆,用極簡的方式實現進攻推進,到前場後再隨便從中後場填補一人,實現“3+X”的進攻投入。放幾張動圖予以說明: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這並不是一次快攻,但卻打的非常簡練,全過程其實就是內馬爾和梅西兩腳滲透性傳球,外加MSN之外另一人積極前插跑位而已。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這次是內馬爾持球推進被斷了,為什麼要放這樣一張進攻失敗的圖?因為它非常清晰的揭示出恩裡克的思路: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注意上面這張靜態圖:內馬爾在啟動時完全可以沿著虛線箭頭,把球分給伊涅斯塔。但他根本就沒有這麼做,而是直接向兩個人中間帶球推進。這就是說,恩裡克給足了前場這3尊大神自由發揮的空間,甚至在個人單幹和所謂的“團隊足球”之間,他選擇了前者。

不要覺得這只是個例,這樣的情況,在當時的巴薩比賽中,比比皆是: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幾乎同樣的位置,還是內馬爾持球,只不過這一次成功過人,並且最終將球分了出來,製造了威脅而已。下面兩張靜態圖很好地解釋了“MSN單幹”與“3+X”結合的進攻體系: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第一步,內馬爾邊路持球時,完全可以控制一下再回傳,或者直接橫傳,這兩點對他來說都不難做到。然而此人竟然硬是從4人包夾中把球帶了出來……只能說藝高人膽大,戰術圖板裝不下。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隨即內馬爾帶球向前,身邊是梅西,左路則是蘇亞雷斯。那麼右邊的巨大空當誰來利用呢?答案是:誰在這邊誰來,通常三中場中靠右的是拉基蒂奇,所以拉基蒂奇那時候插上極為頻繁;這次換成了戈麥斯,於是插上的也就變成了戈麥斯。

當然,戈麥斯在這個位置上是絕對不如拉基蒂奇的,反過來說,當時拉基蒂奇之所以好用,很大程度上也是其出眾的跑動能力對這套極簡進攻體系而言太過重要,下圖中雖然拉基蒂奇沒有碰球,但其跑位卻仍舊值得關注: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典型的巴薩式反擊,投入兵力不多,一個梅西持球直接趟平對手回防兵力,最終進球的是蘇亞雷斯,但注意,和MSN一起插上並出現在門前的,正是拉基蒂奇,他甚至是從最後面跑上來的。

當然,你可能會說:如果對手收縮防守,這種簡單的持球衝擊不就無從發揮了?這裡就要提到MSN尤其是梅西於內馬爾強大的傳球能力了:15-16賽季,兩人在每90分鐘穿過對手防線的smart pass排行榜上分裂第1和第5;16-17賽季則乾脆霸佔前兩名。受此加持,巴薩兩季Smart Pass頻率,分別高居西甲第3和第1。於是在陣地戰中,巴薩經常玩出一些讓人怎麼看錄像都不知道如何去總結的進攻: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第一步巴薩是怎麼做到?直接傳中,低質量傳中,而且是面對馬競的後防線低質量傳中——毫無進球可能。你說這是什麼“秉承傳統”?然而下來呢?馬競的防守沒有任何問題,然而梅西還真是生生找到了滲透空間,內馬爾也還真能被圍堵成那個樣子還把球準確傳出來……

你說這套路複雜麼?有哪門子“傳統”影子?但反過來說,你手握MSN,還有必要“傳統”麼?

防守:看似仍舊強調逼搶,但核心思想已經改成平行站位

說到這裡,你可能要問:為什麼恩裡克16-17賽季雙線皆敗,最終只收獲一個國王杯?這個邏輯其實非常簡單:進攻那麼炸,成績不好,那就是防守的問題。是的,巴薩兩季防守差距極大。失球數從29個劇增為37個並非運氣不好或特爾施特根坑爹,全隊防守強度直線下滑才是根源。

實際上恩裡克相對於瓜迪奧拉等人已經非常強調防守端的整體陣型,多數時候他會勒令內馬爾積極回防,採用4-4平行站位的防守體系。只不過相較於如今的巴爾韋德,恩裡克更為強調中場壓上搶斷而已: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這次防守為何成功?除了克羅斯急於發動把握不高的長傳之外,巴薩在平行站位基礎之上的壓上搶斷,也很值得重視: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很明顯,巴薩初始階段奉行平行站位的防守策略——可能是由於對手是皇馬,所以梅西也參與回防了。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但巴薩的防守並不保守,而是中場直接壓上逼搶。

這樣的上搶自然很容易失敗。但當時,恩裡克治下的巴薩還真有點如今利物浦的意味,中場回追相當果決——此處還是要稱讚巔峰拉基蒂奇與當時即將離隊的伊涅斯塔,此二人回追確實賣力,比如這次: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這次是相當典型的中場前壓失敗後的及時回追,我們仍舊通過靜態圖看一看,巴薩是如何維繫這套平行站位的: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很明顯,第一步拉基蒂奇領銜的上搶完全失敗,被馬塞洛輕鬆破解。此時克羅斯插上,皇馬開始直接打穿巴薩中場防線。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然而馬塞洛向前推進了沒兩步,伊涅斯塔就已經追了上來,而在他身前,拉基蒂奇則已經完全防住了克羅斯——拉基蒂奇可是剛才上搶被過的那一個。

上面兩張圖其實都包含了瓜迪奧拉時代非常強調的中前場逼搶,問題是,這個逼搶思路和瓜迪奧拉慣用的“全隊對球施壓”完全不是一回事。看過我上上一篇文章《深度解析:同樣是高位逼搶,他們和他們,不一樣》的朋友應該有印象,瓜迪奧拉的防守思路,是完全拆散陣型的,從這個角度看,恩裡克一樣是“反傳統”的。

"

哈嘍各位大家好,我是大家體育界的老朋友,退役體育人的作者“釗叔”,接下來進入主題了,喜歡的朋友可以點贊加關注,您的關注就是小編創作的動力哦。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你沒看錯標題,巴薩的“傳統”,只不過是一個為人津津樂道,但卻實質上虛無縹緲的神話;在巴薩執教三年且不乏重量級冠軍的恩裡克,正是打破這一“神話”的人。

我不想去贅述這支球隊的輝煌歷史,只是天天談論巴薩的什麼“傳控秉承”,是不是該想想,克魯伊夫到來之前,這支球隊已經在半個多世紀裡斬獲無數冠軍,若要討論傳統,難道這前半段的歷史內容要棄之不管?從克魯伊夫到瓜迪奧拉經過了多久?從瓜迪奧拉至今,球隊體系是否真的沒變過?所謂傳統,到底從何談起?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沒錯,至少自瓜迪奧拉執教至今,巴薩始終是西甲控球率最高的球隊(如果洛佩特吉治下的皇馬不算的話),但至少在輿論上,我們不難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內部戰術體系明明從未停止過變革,為何一俟戰績出色,立即上自球隊名宿、下至媒體坊間,全都在吹噓“巴薩堅持傳統”;偏偏戰績不佳之時,“背離傳統”又成了詭異的頭號大罪?

恩裡克就是這方面最典型的案例——14-15賽季斬獲三冠王,明明戰術體系大幅修正歷任傳控體系,除控球率外幾乎毫無保留的盡數向“簡潔”思路靠攏,結果被認定是“對傳統不離不棄”的堅持結果;後續戰術明明並無太大變化,卻又因皇馬崛起被認定為“背離傳統”的典型案例。事實上,細數恩裡克這三年,唯一的道理是——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足球需要堅持的,是某些極為質樸的基本規律,在此之上,任何風格都有其存在之意義,任何俱樂部的戰術追求永遠是“適合現在”。至於傳統,裝點門面的意義,遠大於實際價值。

由於Wyscout指提供最近4個賽季的數據,因此14-15賽季的高階數據已經無從計算。其實大家平常接觸whoscored數據庫的基礎數據也不是不能用,只不過需要經過一道計算而已(不包括那個爛大街的評分——那個系統漏洞太大,建議直接忽略)。本文會參考兩個數據庫的數據,順便也給大家科普一下,足球數據分析的最基本方法。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進攻:手握MSN,還有什麼必要“傳統”?

一個非常鮮明的事實是,儘管瓜迪奧拉自己否認“Tiki-Taka”的稱謂,但用該詞形容其治下球隊的傳球風格是恰如其分的,事實上這也是瓜式巴薩收穫讚譽最多之處——以往訓練上才能見到的頻繁快速短傳,被瓜迪奧拉複製到了最頂級賽場中並藉此實現“我踢球你防守”的理想態勢。問題在於——如果以此為“傳統”的話,那其實從馬蒂諾開始,這個傳統就已經被部分改變了;恩裡克的後兩季,則比馬蒂諾做的還要過: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其實看過我之前文章的朋友應該還有印象,我會頻繁用“每分鐘控球時間”這個概念來二次計算幾乎所有的進攻端技術統計。事實上,這是足球數據分析的最基本方法,今年年初我甚至偶然得知,前任羅馬隊首席數據分析師的分析團隊,也是這麼個基礎思路——說穿了不值一提,但現實中卻極為遺憾的很少有人理解這麼做的意義。巴薩的情況恰恰能部分說明如此做的意義:

注意上圖的折線圖,巴薩每分鐘控球時間自瓜迪奧拉最終卸任的12-13賽季達到巔峰,其後斷崖式下跌,直到恩裡克離任的16-17賽季接近11次大關。這組數據是用whoscored提供的控球率和傳球數計算的——其實單看控球率和傳球數,巴薩都是每一賽季的第一位,但如果將二者結合計算傳球頻率,巴薩卻存在不小的下滑。

而且注意:自瓜迪奧拉橫空出世起,傳控之於足球比賽的意義實際上是在全歐洲範圍內得到了普及,儘管並非所有球隊都在追求控球率,但“更多更快傳球”卻是共同追求。如果說傳控足球是一條大河,那麼在各隊都沿河向前乘風破浪之際,巴薩作為最靠前的船隻,卻悄然玩了一出“逆水行舟”。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要知道,whoscored的統計標準非常寬鬆,儘管沒有錄像佐證,但對比其他數據庫的統計,他們應該是把很多“無法控球但我想辦法先捅一腳”之類的觸球,都算作了“傳球”。所以經常出現傳球總數相對更高、傳球成功率卻走低的情況。如果按照wyscout方面更嚴格的統計計算——高潮來了——15-16以及16-17兩個賽季,巴薩每分鐘控球時間的傳球數,都是低於老對手皇馬的,其中16-17賽季,甚至比馬競都要低!(當然馬競的傳球成功率有些辣眼睛……)

數據分析的無情之處也就在於此:很多對於“文化”層面的幻想,在這裡會顯得十分脆弱——如果你打著“傳控足球傳統”的旗號,卻打出了比馬競還要低的傳球頻率,你怎麼能說自己是在堅持“傳統”?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恩裡克在執教的三年間,總體成績仍舊是相當可圈可點的,至少進攻端平均每賽季聯賽112.67個進球的火力輸出,絕對輪不著所謂的“傳統捍衛者”來指指點點。這也就提出了全新議題:背離“傳統”的巴薩,到底如何保證進攻?

答案很簡單:在你擁有MSN的情況下,過多奉行傳控體系,只會方面推進節奏、壓縮前場活動空間,導致MSN變態的持球進攻能力反而受到制約。我們來看看恩裡克時代的進攻風格有何變化: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足球場上任何進攻,都可以粗略的分成兩個步驟:首先是要把控球轉化為射門;其次則是把射門轉化為進球。前者更側重效率,後者更側重質量。那麼如何量化“控球轉化成為射門”的效率“?很簡單,看一支球隊形成一次射門需要多少控球時間,於是,我們得出了“控球時間射門比”這個概念,數字越低,說明射門越頻繁。巴薩的情況如何?

從瓜迪奧拉到瑪帝諾再到恩裡克,巴薩每次射門,所需要消耗的控球時間越來越少,也就是說,你可以理解為,巴薩越打越“不耐心”,越打越強調“趕緊形成射門”。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通常來講,強行提高射門數,所造成的結果無非是“低質量、多嘗試”,射門累積增多的同時,射門威脅性必然隨之下降。然而恩裡克時代的巴薩卻做到了兩者兼顧——即便我們沒有14-15賽季的高階數據,但15-16、16-17兩季,巴薩卻都維持了西甲第一的每次射門預期進球數。尤其15-16賽季的每次射門0.158個預期進球,更是領先其他所有球隊至少一個檔次。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高射門數結合高射門威脅性,累積的預期進球數必然高得嚇人。尤其是15-16賽季,巴薩最終打出恐怖的95.4的總預期進球數,吊打西甲所有球隊。加之MSN自身射術有保證,兩季“真實射門轉化率”分別高居西甲第3和第1,結果兩個賽季下來,巴薩的進球數全部突破110——要知道那兩年皇馬已經是火力全開了,結果進球數無論怎樣都拼不過巴薩。

其實皇馬與其說是進攻端敗給了巴薩全隊,倒不如說完全是剛不過MSN太過彪悍的火力。15-16賽季巴薩除了對手烏龍之外進球109個,MSN包辦了其中的82.57%;射門603腳,MSN佔了其中的69.49%;16-17賽季兩項數據略有下滑, 卻也仍舊達到了驚人的68.10%和63.86%——注意這是統計總數的佔比,MSN並不總是聯袂搭檔出場的,比如16-17賽季該組合進攻數據佔比下降,很大原因在於內馬爾只打了30場。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有別於彼時尚在多數時間進球如砍瓜切菜一般的BBC幾乎專伺無球,恩裡克手裡的MSN組合是承擔起前場持球重任的。三人非但進攻、射門佔全隊比重高的可怕,反映盤帶、傳威脅球的數據同樣佔比極高。15-16賽季,MSN“盤帶和一對一”之和佔球隊總數的61.07%,16-17賽季則是56.00%——放在持球任務均攤、頗有些全民皆兵意味的皇馬,這些高比重都是不可想象的。真要說“全攻全守”是巴薩的傳統,那我真看不出恩裡克除了陣型和控球率,還有什麼其他的傳統之處……

當然,區區三人包打天下的理論是不存在的,恩裡克的常規做法是,中後場儘快將球交給MSN處理,MSN則優先選擇個人原地起爆,用極簡的方式實現進攻推進,到前場後再隨便從中後場填補一人,實現“3+X”的進攻投入。放幾張動圖予以說明: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這並不是一次快攻,但卻打的非常簡練,全過程其實就是內馬爾和梅西兩腳滲透性傳球,外加MSN之外另一人積極前插跑位而已。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這次是內馬爾持球推進被斷了,為什麼要放這樣一張進攻失敗的圖?因為它非常清晰的揭示出恩裡克的思路: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注意上面這張靜態圖:內馬爾在啟動時完全可以沿著虛線箭頭,把球分給伊涅斯塔。但他根本就沒有這麼做,而是直接向兩個人中間帶球推進。這就是說,恩裡克給足了前場這3尊大神自由發揮的空間,甚至在個人單幹和所謂的“團隊足球”之間,他選擇了前者。

不要覺得這只是個例,這樣的情況,在當時的巴薩比賽中,比比皆是: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幾乎同樣的位置,還是內馬爾持球,只不過這一次成功過人,並且最終將球分了出來,製造了威脅而已。下面兩張靜態圖很好地解釋了“MSN單幹”與“3+X”結合的進攻體系: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第一步,內馬爾邊路持球時,完全可以控制一下再回傳,或者直接橫傳,這兩點對他來說都不難做到。然而此人竟然硬是從4人包夾中把球帶了出來……只能說藝高人膽大,戰術圖板裝不下。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隨即內馬爾帶球向前,身邊是梅西,左路則是蘇亞雷斯。那麼右邊的巨大空當誰來利用呢?答案是:誰在這邊誰來,通常三中場中靠右的是拉基蒂奇,所以拉基蒂奇那時候插上極為頻繁;這次換成了戈麥斯,於是插上的也就變成了戈麥斯。

當然,戈麥斯在這個位置上是絕對不如拉基蒂奇的,反過來說,當時拉基蒂奇之所以好用,很大程度上也是其出眾的跑動能力對這套極簡進攻體系而言太過重要,下圖中雖然拉基蒂奇沒有碰球,但其跑位卻仍舊值得關注: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典型的巴薩式反擊,投入兵力不多,一個梅西持球直接趟平對手回防兵力,最終進球的是蘇亞雷斯,但注意,和MSN一起插上並出現在門前的,正是拉基蒂奇,他甚至是從最後面跑上來的。

當然,你可能會說:如果對手收縮防守,這種簡單的持球衝擊不就無從發揮了?這裡就要提到MSN尤其是梅西於內馬爾強大的傳球能力了:15-16賽季,兩人在每90分鐘穿過對手防線的smart pass排行榜上分裂第1和第5;16-17賽季則乾脆霸佔前兩名。受此加持,巴薩兩季Smart Pass頻率,分別高居西甲第3和第1。於是在陣地戰中,巴薩經常玩出一些讓人怎麼看錄像都不知道如何去總結的進攻: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第一步巴薩是怎麼做到?直接傳中,低質量傳中,而且是面對馬競的後防線低質量傳中——毫無進球可能。你說這是什麼“秉承傳統”?然而下來呢?馬競的防守沒有任何問題,然而梅西還真是生生找到了滲透空間,內馬爾也還真能被圍堵成那個樣子還把球準確傳出來……

你說這套路複雜麼?有哪門子“傳統”影子?但反過來說,你手握MSN,還有必要“傳統”麼?

防守:看似仍舊強調逼搶,但核心思想已經改成平行站位

說到這裡,你可能要問:為什麼恩裡克16-17賽季雙線皆敗,最終只收獲一個國王杯?這個邏輯其實非常簡單:進攻那麼炸,成績不好,那就是防守的問題。是的,巴薩兩季防守差距極大。失球數從29個劇增為37個並非運氣不好或特爾施特根坑爹,全隊防守強度直線下滑才是根源。

實際上恩裡克相對於瓜迪奧拉等人已經非常強調防守端的整體陣型,多數時候他會勒令內馬爾積極回防,採用4-4平行站位的防守體系。只不過相較於如今的巴爾韋德,恩裡克更為強調中場壓上搶斷而已: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這次防守為何成功?除了克羅斯急於發動把握不高的長傳之外,巴薩在平行站位基礎之上的壓上搶斷,也很值得重視: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很明顯,巴薩初始階段奉行平行站位的防守策略——可能是由於對手是皇馬,所以梅西也參與回防了。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但巴薩的防守並不保守,而是中場直接壓上逼搶。

這樣的上搶自然很容易失敗。但當時,恩裡克治下的巴薩還真有點如今利物浦的意味,中場回追相當果決——此處還是要稱讚巔峰拉基蒂奇與當時即將離隊的伊涅斯塔,此二人回追確實賣力,比如這次: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這次是相當典型的中場前壓失敗後的及時回追,我們仍舊通過靜態圖看一看,巴薩是如何維繫這套平行站位的: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很明顯,第一步拉基蒂奇領銜的上搶完全失敗,被馬塞洛輕鬆破解。此時克羅斯插上,皇馬開始直接打穿巴薩中場防線。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然而馬塞洛向前推進了沒兩步,伊涅斯塔就已經追了上來,而在他身前,拉基蒂奇則已經完全防住了克羅斯——拉基蒂奇可是剛才上搶被過的那一個。

上面兩張圖其實都包含了瓜迪奧拉時代非常強調的中前場逼搶,問題是,這個逼搶思路和瓜迪奧拉慣用的“全隊對球施壓”完全不是一回事。看過我上上一篇文章《深度解析:同樣是高位逼搶,他們和他們,不一樣》的朋友應該有印象,瓜迪奧拉的防守思路,是完全拆散陣型的,從這個角度看,恩裡克一樣是“反傳統”的。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效果如何呢?須知,恩裡克在14-15以及15-16賽季,都將巴薩的失球數壓縮到了30個以下——縱使最後一季防守血崩,你也無路如何不能說恩裡克“背離傳統”是錯的。事實上,最後一季的血崩,還真不能全賴恩裡克——巴薩全隊的防守投入都出現了重大問題,這絕非恩裡克有意為之。

15-16賽季,巴薩防守端對持球人的防守對抗頻率高達每分鐘防守時間2.21次,位居西甲第2;干擾傳球則是每分鐘放手時間1.36次,高居西甲第1。16-17賽季什麼情況?縱使干擾傳球頻率不升反降,繼續高居西甲第1,但對持球人的對抗呢?做數據的時候我簡直懷疑自己的眼睛——每分鐘防守時間1.00次,西甲……倒數第1……

"

哈嘍各位大家好,我是大家體育界的老朋友,退役體育人的作者“釗叔”,接下來進入主題了,喜歡的朋友可以點贊加關注,您的關注就是小編創作的動力哦。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你沒看錯標題,巴薩的“傳統”,只不過是一個為人津津樂道,但卻實質上虛無縹緲的神話;在巴薩執教三年且不乏重量級冠軍的恩裡克,正是打破這一“神話”的人。

我不想去贅述這支球隊的輝煌歷史,只是天天談論巴薩的什麼“傳控秉承”,是不是該想想,克魯伊夫到來之前,這支球隊已經在半個多世紀裡斬獲無數冠軍,若要討論傳統,難道這前半段的歷史內容要棄之不管?從克魯伊夫到瓜迪奧拉經過了多久?從瓜迪奧拉至今,球隊體系是否真的沒變過?所謂傳統,到底從何談起?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沒錯,至少自瓜迪奧拉執教至今,巴薩始終是西甲控球率最高的球隊(如果洛佩特吉治下的皇馬不算的話),但至少在輿論上,我們不難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內部戰術體系明明從未停止過變革,為何一俟戰績出色,立即上自球隊名宿、下至媒體坊間,全都在吹噓“巴薩堅持傳統”;偏偏戰績不佳之時,“背離傳統”又成了詭異的頭號大罪?

恩裡克就是這方面最典型的案例——14-15賽季斬獲三冠王,明明戰術體系大幅修正歷任傳控體系,除控球率外幾乎毫無保留的盡數向“簡潔”思路靠攏,結果被認定是“對傳統不離不棄”的堅持結果;後續戰術明明並無太大變化,卻又因皇馬崛起被認定為“背離傳統”的典型案例。事實上,細數恩裡克這三年,唯一的道理是——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足球需要堅持的,是某些極為質樸的基本規律,在此之上,任何風格都有其存在之意義,任何俱樂部的戰術追求永遠是“適合現在”。至於傳統,裝點門面的意義,遠大於實際價值。

由於Wyscout指提供最近4個賽季的數據,因此14-15賽季的高階數據已經無從計算。其實大家平常接觸whoscored數據庫的基礎數據也不是不能用,只不過需要經過一道計算而已(不包括那個爛大街的評分——那個系統漏洞太大,建議直接忽略)。本文會參考兩個數據庫的數據,順便也給大家科普一下,足球數據分析的最基本方法。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進攻:手握MSN,還有什麼必要“傳統”?

一個非常鮮明的事實是,儘管瓜迪奧拉自己否認“Tiki-Taka”的稱謂,但用該詞形容其治下球隊的傳球風格是恰如其分的,事實上這也是瓜式巴薩收穫讚譽最多之處——以往訓練上才能見到的頻繁快速短傳,被瓜迪奧拉複製到了最頂級賽場中並藉此實現“我踢球你防守”的理想態勢。問題在於——如果以此為“傳統”的話,那其實從馬蒂諾開始,這個傳統就已經被部分改變了;恩裡克的後兩季,則比馬蒂諾做的還要過: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其實看過我之前文章的朋友應該還有印象,我會頻繁用“每分鐘控球時間”這個概念來二次計算幾乎所有的進攻端技術統計。事實上,這是足球數據分析的最基本方法,今年年初我甚至偶然得知,前任羅馬隊首席數據分析師的分析團隊,也是這麼個基礎思路——說穿了不值一提,但現實中卻極為遺憾的很少有人理解這麼做的意義。巴薩的情況恰恰能部分說明如此做的意義:

注意上圖的折線圖,巴薩每分鐘控球時間自瓜迪奧拉最終卸任的12-13賽季達到巔峰,其後斷崖式下跌,直到恩裡克離任的16-17賽季接近11次大關。這組數據是用whoscored提供的控球率和傳球數計算的——其實單看控球率和傳球數,巴薩都是每一賽季的第一位,但如果將二者結合計算傳球頻率,巴薩卻存在不小的下滑。

而且注意:自瓜迪奧拉橫空出世起,傳控之於足球比賽的意義實際上是在全歐洲範圍內得到了普及,儘管並非所有球隊都在追求控球率,但“更多更快傳球”卻是共同追求。如果說傳控足球是一條大河,那麼在各隊都沿河向前乘風破浪之際,巴薩作為最靠前的船隻,卻悄然玩了一出“逆水行舟”。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要知道,whoscored的統計標準非常寬鬆,儘管沒有錄像佐證,但對比其他數據庫的統計,他們應該是把很多“無法控球但我想辦法先捅一腳”之類的觸球,都算作了“傳球”。所以經常出現傳球總數相對更高、傳球成功率卻走低的情況。如果按照wyscout方面更嚴格的統計計算——高潮來了——15-16以及16-17兩個賽季,巴薩每分鐘控球時間的傳球數,都是低於老對手皇馬的,其中16-17賽季,甚至比馬競都要低!(當然馬競的傳球成功率有些辣眼睛……)

數據分析的無情之處也就在於此:很多對於“文化”層面的幻想,在這裡會顯得十分脆弱——如果你打著“傳控足球傳統”的旗號,卻打出了比馬競還要低的傳球頻率,你怎麼能說自己是在堅持“傳統”?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恩裡克在執教的三年間,總體成績仍舊是相當可圈可點的,至少進攻端平均每賽季聯賽112.67個進球的火力輸出,絕對輪不著所謂的“傳統捍衛者”來指指點點。這也就提出了全新議題:背離“傳統”的巴薩,到底如何保證進攻?

答案很簡單:在你擁有MSN的情況下,過多奉行傳控體系,只會方面推進節奏、壓縮前場活動空間,導致MSN變態的持球進攻能力反而受到制約。我們來看看恩裡克時代的進攻風格有何變化: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足球場上任何進攻,都可以粗略的分成兩個步驟:首先是要把控球轉化為射門;其次則是把射門轉化為進球。前者更側重效率,後者更側重質量。那麼如何量化“控球轉化成為射門”的效率“?很簡單,看一支球隊形成一次射門需要多少控球時間,於是,我們得出了“控球時間射門比”這個概念,數字越低,說明射門越頻繁。巴薩的情況如何?

從瓜迪奧拉到瑪帝諾再到恩裡克,巴薩每次射門,所需要消耗的控球時間越來越少,也就是說,你可以理解為,巴薩越打越“不耐心”,越打越強調“趕緊形成射門”。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通常來講,強行提高射門數,所造成的結果無非是“低質量、多嘗試”,射門累積增多的同時,射門威脅性必然隨之下降。然而恩裡克時代的巴薩卻做到了兩者兼顧——即便我們沒有14-15賽季的高階數據,但15-16、16-17兩季,巴薩卻都維持了西甲第一的每次射門預期進球數。尤其15-16賽季的每次射門0.158個預期進球,更是領先其他所有球隊至少一個檔次。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高射門數結合高射門威脅性,累積的預期進球數必然高得嚇人。尤其是15-16賽季,巴薩最終打出恐怖的95.4的總預期進球數,吊打西甲所有球隊。加之MSN自身射術有保證,兩季“真實射門轉化率”分別高居西甲第3和第1,結果兩個賽季下來,巴薩的進球數全部突破110——要知道那兩年皇馬已經是火力全開了,結果進球數無論怎樣都拼不過巴薩。

其實皇馬與其說是進攻端敗給了巴薩全隊,倒不如說完全是剛不過MSN太過彪悍的火力。15-16賽季巴薩除了對手烏龍之外進球109個,MSN包辦了其中的82.57%;射門603腳,MSN佔了其中的69.49%;16-17賽季兩項數據略有下滑, 卻也仍舊達到了驚人的68.10%和63.86%——注意這是統計總數的佔比,MSN並不總是聯袂搭檔出場的,比如16-17賽季該組合進攻數據佔比下降,很大原因在於內馬爾只打了30場。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有別於彼時尚在多數時間進球如砍瓜切菜一般的BBC幾乎專伺無球,恩裡克手裡的MSN組合是承擔起前場持球重任的。三人非但進攻、射門佔全隊比重高的可怕,反映盤帶、傳威脅球的數據同樣佔比極高。15-16賽季,MSN“盤帶和一對一”之和佔球隊總數的61.07%,16-17賽季則是56.00%——放在持球任務均攤、頗有些全民皆兵意味的皇馬,這些高比重都是不可想象的。真要說“全攻全守”是巴薩的傳統,那我真看不出恩裡克除了陣型和控球率,還有什麼其他的傳統之處……

當然,區區三人包打天下的理論是不存在的,恩裡克的常規做法是,中後場儘快將球交給MSN處理,MSN則優先選擇個人原地起爆,用極簡的方式實現進攻推進,到前場後再隨便從中後場填補一人,實現“3+X”的進攻投入。放幾張動圖予以說明: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這並不是一次快攻,但卻打的非常簡練,全過程其實就是內馬爾和梅西兩腳滲透性傳球,外加MSN之外另一人積極前插跑位而已。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這次是內馬爾持球推進被斷了,為什麼要放這樣一張進攻失敗的圖?因為它非常清晰的揭示出恩裡克的思路: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注意上面這張靜態圖:內馬爾在啟動時完全可以沿著虛線箭頭,把球分給伊涅斯塔。但他根本就沒有這麼做,而是直接向兩個人中間帶球推進。這就是說,恩裡克給足了前場這3尊大神自由發揮的空間,甚至在個人單幹和所謂的“團隊足球”之間,他選擇了前者。

不要覺得這只是個例,這樣的情況,在當時的巴薩比賽中,比比皆是: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幾乎同樣的位置,還是內馬爾持球,只不過這一次成功過人,並且最終將球分了出來,製造了威脅而已。下面兩張靜態圖很好地解釋了“MSN單幹”與“3+X”結合的進攻體系: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第一步,內馬爾邊路持球時,完全可以控制一下再回傳,或者直接橫傳,這兩點對他來說都不難做到。然而此人竟然硬是從4人包夾中把球帶了出來……只能說藝高人膽大,戰術圖板裝不下。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隨即內馬爾帶球向前,身邊是梅西,左路則是蘇亞雷斯。那麼右邊的巨大空當誰來利用呢?答案是:誰在這邊誰來,通常三中場中靠右的是拉基蒂奇,所以拉基蒂奇那時候插上極為頻繁;這次換成了戈麥斯,於是插上的也就變成了戈麥斯。

當然,戈麥斯在這個位置上是絕對不如拉基蒂奇的,反過來說,當時拉基蒂奇之所以好用,很大程度上也是其出眾的跑動能力對這套極簡進攻體系而言太過重要,下圖中雖然拉基蒂奇沒有碰球,但其跑位卻仍舊值得關注: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典型的巴薩式反擊,投入兵力不多,一個梅西持球直接趟平對手回防兵力,最終進球的是蘇亞雷斯,但注意,和MSN一起插上並出現在門前的,正是拉基蒂奇,他甚至是從最後面跑上來的。

當然,你可能會說:如果對手收縮防守,這種簡單的持球衝擊不就無從發揮了?這裡就要提到MSN尤其是梅西於內馬爾強大的傳球能力了:15-16賽季,兩人在每90分鐘穿過對手防線的smart pass排行榜上分裂第1和第5;16-17賽季則乾脆霸佔前兩名。受此加持,巴薩兩季Smart Pass頻率,分別高居西甲第3和第1。於是在陣地戰中,巴薩經常玩出一些讓人怎麼看錄像都不知道如何去總結的進攻: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第一步巴薩是怎麼做到?直接傳中,低質量傳中,而且是面對馬競的後防線低質量傳中——毫無進球可能。你說這是什麼“秉承傳統”?然而下來呢?馬競的防守沒有任何問題,然而梅西還真是生生找到了滲透空間,內馬爾也還真能被圍堵成那個樣子還把球準確傳出來……

你說這套路複雜麼?有哪門子“傳統”影子?但反過來說,你手握MSN,還有必要“傳統”麼?

防守:看似仍舊強調逼搶,但核心思想已經改成平行站位

說到這裡,你可能要問:為什麼恩裡克16-17賽季雙線皆敗,最終只收獲一個國王杯?這個邏輯其實非常簡單:進攻那麼炸,成績不好,那就是防守的問題。是的,巴薩兩季防守差距極大。失球數從29個劇增為37個並非運氣不好或特爾施特根坑爹,全隊防守強度直線下滑才是根源。

實際上恩裡克相對於瓜迪奧拉等人已經非常強調防守端的整體陣型,多數時候他會勒令內馬爾積極回防,採用4-4平行站位的防守體系。只不過相較於如今的巴爾韋德,恩裡克更為強調中場壓上搶斷而已: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這次防守為何成功?除了克羅斯急於發動把握不高的長傳之外,巴薩在平行站位基礎之上的壓上搶斷,也很值得重視: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很明顯,巴薩初始階段奉行平行站位的防守策略——可能是由於對手是皇馬,所以梅西也參與回防了。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但巴薩的防守並不保守,而是中場直接壓上逼搶。

這樣的上搶自然很容易失敗。但當時,恩裡克治下的巴薩還真有點如今利物浦的意味,中場回追相當果決——此處還是要稱讚巔峰拉基蒂奇與當時即將離隊的伊涅斯塔,此二人回追確實賣力,比如這次: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這次是相當典型的中場前壓失敗後的及時回追,我們仍舊通過靜態圖看一看,巴薩是如何維繫這套平行站位的: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很明顯,第一步拉基蒂奇領銜的上搶完全失敗,被馬塞洛輕鬆破解。此時克羅斯插上,皇馬開始直接打穿巴薩中場防線。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然而馬塞洛向前推進了沒兩步,伊涅斯塔就已經追了上來,而在他身前,拉基蒂奇則已經完全防住了克羅斯——拉基蒂奇可是剛才上搶被過的那一個。

上面兩張圖其實都包含了瓜迪奧拉時代非常強調的中前場逼搶,問題是,這個逼搶思路和瓜迪奧拉慣用的“全隊對球施壓”完全不是一回事。看過我上上一篇文章《深度解析:同樣是高位逼搶,他們和他們,不一樣》的朋友應該有印象,瓜迪奧拉的防守思路,是完全拆散陣型的,從這個角度看,恩裡克一樣是“反傳統”的。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效果如何呢?須知,恩裡克在14-15以及15-16賽季,都將巴薩的失球數壓縮到了30個以下——縱使最後一季防守血崩,你也無路如何不能說恩裡克“背離傳統”是錯的。事實上,最後一季的血崩,還真不能全賴恩裡克——巴薩全隊的防守投入都出現了重大問題,這絕非恩裡克有意為之。

15-16賽季,巴薩防守端對持球人的防守對抗頻率高達每分鐘防守時間2.21次,位居西甲第2;干擾傳球則是每分鐘放手時間1.36次,高居西甲第1。16-17賽季什麼情況?縱使干擾傳球頻率不升反降,繼續高居西甲第1,但對持球人的對抗呢?做數據的時候我簡直懷疑自己的眼睛——每分鐘防守時間1.00次,西甲……倒數第1……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球員上搶積極性斷崖式下滑,你說這純粹是恩裡克的戰術安排?不可能吧?

所以恩裡克雖則反傳統,做的還不錯,是吧?

其實這篇文章真正想傳遞給大家的一個信息是:從來都沒有哪條自然法則規定哪個球隊必須踢什麼風格,也從沒有任何一支歷史如此悠久的球隊真正做到一以貫之堅持唯一踢法。所謂“始終秉承傳統”,說穿了只是給信徒們聽的美好言辭而已,拋開內心中那個虛無縹緲的理想,再去結合輿論看歷史,最終決定風評的說穿了就是戰績。

"

哈嘍各位大家好,我是大家體育界的老朋友,退役體育人的作者“釗叔”,接下來進入主題了,喜歡的朋友可以點贊加關注,您的關注就是小編創作的動力哦。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你沒看錯標題,巴薩的“傳統”,只不過是一個為人津津樂道,但卻實質上虛無縹緲的神話;在巴薩執教三年且不乏重量級冠軍的恩裡克,正是打破這一“神話”的人。

我不想去贅述這支球隊的輝煌歷史,只是天天談論巴薩的什麼“傳控秉承”,是不是該想想,克魯伊夫到來之前,這支球隊已經在半個多世紀裡斬獲無數冠軍,若要討論傳統,難道這前半段的歷史內容要棄之不管?從克魯伊夫到瓜迪奧拉經過了多久?從瓜迪奧拉至今,球隊體系是否真的沒變過?所謂傳統,到底從何談起?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沒錯,至少自瓜迪奧拉執教至今,巴薩始終是西甲控球率最高的球隊(如果洛佩特吉治下的皇馬不算的話),但至少在輿論上,我們不難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內部戰術體系明明從未停止過變革,為何一俟戰績出色,立即上自球隊名宿、下至媒體坊間,全都在吹噓“巴薩堅持傳統”;偏偏戰績不佳之時,“背離傳統”又成了詭異的頭號大罪?

恩裡克就是這方面最典型的案例——14-15賽季斬獲三冠王,明明戰術體系大幅修正歷任傳控體系,除控球率外幾乎毫無保留的盡數向“簡潔”思路靠攏,結果被認定是“對傳統不離不棄”的堅持結果;後續戰術明明並無太大變化,卻又因皇馬崛起被認定為“背離傳統”的典型案例。事實上,細數恩裡克這三年,唯一的道理是——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足球需要堅持的,是某些極為質樸的基本規律,在此之上,任何風格都有其存在之意義,任何俱樂部的戰術追求永遠是“適合現在”。至於傳統,裝點門面的意義,遠大於實際價值。

由於Wyscout指提供最近4個賽季的數據,因此14-15賽季的高階數據已經無從計算。其實大家平常接觸whoscored數據庫的基礎數據也不是不能用,只不過需要經過一道計算而已(不包括那個爛大街的評分——那個系統漏洞太大,建議直接忽略)。本文會參考兩個數據庫的數據,順便也給大家科普一下,足球數據分析的最基本方法。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進攻:手握MSN,還有什麼必要“傳統”?

一個非常鮮明的事實是,儘管瓜迪奧拉自己否認“Tiki-Taka”的稱謂,但用該詞形容其治下球隊的傳球風格是恰如其分的,事實上這也是瓜式巴薩收穫讚譽最多之處——以往訓練上才能見到的頻繁快速短傳,被瓜迪奧拉複製到了最頂級賽場中並藉此實現“我踢球你防守”的理想態勢。問題在於——如果以此為“傳統”的話,那其實從馬蒂諾開始,這個傳統就已經被部分改變了;恩裡克的後兩季,則比馬蒂諾做的還要過: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其實看過我之前文章的朋友應該還有印象,我會頻繁用“每分鐘控球時間”這個概念來二次計算幾乎所有的進攻端技術統計。事實上,這是足球數據分析的最基本方法,今年年初我甚至偶然得知,前任羅馬隊首席數據分析師的分析團隊,也是這麼個基礎思路——說穿了不值一提,但現實中卻極為遺憾的很少有人理解這麼做的意義。巴薩的情況恰恰能部分說明如此做的意義:

注意上圖的折線圖,巴薩每分鐘控球時間自瓜迪奧拉最終卸任的12-13賽季達到巔峰,其後斷崖式下跌,直到恩裡克離任的16-17賽季接近11次大關。這組數據是用whoscored提供的控球率和傳球數計算的——其實單看控球率和傳球數,巴薩都是每一賽季的第一位,但如果將二者結合計算傳球頻率,巴薩卻存在不小的下滑。

而且注意:自瓜迪奧拉橫空出世起,傳控之於足球比賽的意義實際上是在全歐洲範圍內得到了普及,儘管並非所有球隊都在追求控球率,但“更多更快傳球”卻是共同追求。如果說傳控足球是一條大河,那麼在各隊都沿河向前乘風破浪之際,巴薩作為最靠前的船隻,卻悄然玩了一出“逆水行舟”。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要知道,whoscored的統計標準非常寬鬆,儘管沒有錄像佐證,但對比其他數據庫的統計,他們應該是把很多“無法控球但我想辦法先捅一腳”之類的觸球,都算作了“傳球”。所以經常出現傳球總數相對更高、傳球成功率卻走低的情況。如果按照wyscout方面更嚴格的統計計算——高潮來了——15-16以及16-17兩個賽季,巴薩每分鐘控球時間的傳球數,都是低於老對手皇馬的,其中16-17賽季,甚至比馬競都要低!(當然馬競的傳球成功率有些辣眼睛……)

數據分析的無情之處也就在於此:很多對於“文化”層面的幻想,在這裡會顯得十分脆弱——如果你打著“傳控足球傳統”的旗號,卻打出了比馬競還要低的傳球頻率,你怎麼能說自己是在堅持“傳統”?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恩裡克在執教的三年間,總體成績仍舊是相當可圈可點的,至少進攻端平均每賽季聯賽112.67個進球的火力輸出,絕對輪不著所謂的“傳統捍衛者”來指指點點。這也就提出了全新議題:背離“傳統”的巴薩,到底如何保證進攻?

答案很簡單:在你擁有MSN的情況下,過多奉行傳控體系,只會方面推進節奏、壓縮前場活動空間,導致MSN變態的持球進攻能力反而受到制約。我們來看看恩裡克時代的進攻風格有何變化: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足球場上任何進攻,都可以粗略的分成兩個步驟:首先是要把控球轉化為射門;其次則是把射門轉化為進球。前者更側重效率,後者更側重質量。那麼如何量化“控球轉化成為射門”的效率“?很簡單,看一支球隊形成一次射門需要多少控球時間,於是,我們得出了“控球時間射門比”這個概念,數字越低,說明射門越頻繁。巴薩的情況如何?

從瓜迪奧拉到瑪帝諾再到恩裡克,巴薩每次射門,所需要消耗的控球時間越來越少,也就是說,你可以理解為,巴薩越打越“不耐心”,越打越強調“趕緊形成射門”。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通常來講,強行提高射門數,所造成的結果無非是“低質量、多嘗試”,射門累積增多的同時,射門威脅性必然隨之下降。然而恩裡克時代的巴薩卻做到了兩者兼顧——即便我們沒有14-15賽季的高階數據,但15-16、16-17兩季,巴薩卻都維持了西甲第一的每次射門預期進球數。尤其15-16賽季的每次射門0.158個預期進球,更是領先其他所有球隊至少一個檔次。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高射門數結合高射門威脅性,累積的預期進球數必然高得嚇人。尤其是15-16賽季,巴薩最終打出恐怖的95.4的總預期進球數,吊打西甲所有球隊。加之MSN自身射術有保證,兩季“真實射門轉化率”分別高居西甲第3和第1,結果兩個賽季下來,巴薩的進球數全部突破110——要知道那兩年皇馬已經是火力全開了,結果進球數無論怎樣都拼不過巴薩。

其實皇馬與其說是進攻端敗給了巴薩全隊,倒不如說完全是剛不過MSN太過彪悍的火力。15-16賽季巴薩除了對手烏龍之外進球109個,MSN包辦了其中的82.57%;射門603腳,MSN佔了其中的69.49%;16-17賽季兩項數據略有下滑, 卻也仍舊達到了驚人的68.10%和63.86%——注意這是統計總數的佔比,MSN並不總是聯袂搭檔出場的,比如16-17賽季該組合進攻數據佔比下降,很大原因在於內馬爾只打了30場。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有別於彼時尚在多數時間進球如砍瓜切菜一般的BBC幾乎專伺無球,恩裡克手裡的MSN組合是承擔起前場持球重任的。三人非但進攻、射門佔全隊比重高的可怕,反映盤帶、傳威脅球的數據同樣佔比極高。15-16賽季,MSN“盤帶和一對一”之和佔球隊總數的61.07%,16-17賽季則是56.00%——放在持球任務均攤、頗有些全民皆兵意味的皇馬,這些高比重都是不可想象的。真要說“全攻全守”是巴薩的傳統,那我真看不出恩裡克除了陣型和控球率,還有什麼其他的傳統之處……

當然,區區三人包打天下的理論是不存在的,恩裡克的常規做法是,中後場儘快將球交給MSN處理,MSN則優先選擇個人原地起爆,用極簡的方式實現進攻推進,到前場後再隨便從中後場填補一人,實現“3+X”的進攻投入。放幾張動圖予以說明: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這並不是一次快攻,但卻打的非常簡練,全過程其實就是內馬爾和梅西兩腳滲透性傳球,外加MSN之外另一人積極前插跑位而已。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這次是內馬爾持球推進被斷了,為什麼要放這樣一張進攻失敗的圖?因為它非常清晰的揭示出恩裡克的思路: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注意上面這張靜態圖:內馬爾在啟動時完全可以沿著虛線箭頭,把球分給伊涅斯塔。但他根本就沒有這麼做,而是直接向兩個人中間帶球推進。這就是說,恩裡克給足了前場這3尊大神自由發揮的空間,甚至在個人單幹和所謂的“團隊足球”之間,他選擇了前者。

不要覺得這只是個例,這樣的情況,在當時的巴薩比賽中,比比皆是: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幾乎同樣的位置,還是內馬爾持球,只不過這一次成功過人,並且最終將球分了出來,製造了威脅而已。下面兩張靜態圖很好地解釋了“MSN單幹”與“3+X”結合的進攻體系: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第一步,內馬爾邊路持球時,完全可以控制一下再回傳,或者直接橫傳,這兩點對他來說都不難做到。然而此人竟然硬是從4人包夾中把球帶了出來……只能說藝高人膽大,戰術圖板裝不下。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隨即內馬爾帶球向前,身邊是梅西,左路則是蘇亞雷斯。那麼右邊的巨大空當誰來利用呢?答案是:誰在這邊誰來,通常三中場中靠右的是拉基蒂奇,所以拉基蒂奇那時候插上極為頻繁;這次換成了戈麥斯,於是插上的也就變成了戈麥斯。

當然,戈麥斯在這個位置上是絕對不如拉基蒂奇的,反過來說,當時拉基蒂奇之所以好用,很大程度上也是其出眾的跑動能力對這套極簡進攻體系而言太過重要,下圖中雖然拉基蒂奇沒有碰球,但其跑位卻仍舊值得關注: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典型的巴薩式反擊,投入兵力不多,一個梅西持球直接趟平對手回防兵力,最終進球的是蘇亞雷斯,但注意,和MSN一起插上並出現在門前的,正是拉基蒂奇,他甚至是從最後面跑上來的。

當然,你可能會說:如果對手收縮防守,這種簡單的持球衝擊不就無從發揮了?這裡就要提到MSN尤其是梅西於內馬爾強大的傳球能力了:15-16賽季,兩人在每90分鐘穿過對手防線的smart pass排行榜上分裂第1和第5;16-17賽季則乾脆霸佔前兩名。受此加持,巴薩兩季Smart Pass頻率,分別高居西甲第3和第1。於是在陣地戰中,巴薩經常玩出一些讓人怎麼看錄像都不知道如何去總結的進攻: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第一步巴薩是怎麼做到?直接傳中,低質量傳中,而且是面對馬競的後防線低質量傳中——毫無進球可能。你說這是什麼“秉承傳統”?然而下來呢?馬競的防守沒有任何問題,然而梅西還真是生生找到了滲透空間,內馬爾也還真能被圍堵成那個樣子還把球準確傳出來……

你說這套路複雜麼?有哪門子“傳統”影子?但反過來說,你手握MSN,還有必要“傳統”麼?

防守:看似仍舊強調逼搶,但核心思想已經改成平行站位

說到這裡,你可能要問:為什麼恩裡克16-17賽季雙線皆敗,最終只收獲一個國王杯?這個邏輯其實非常簡單:進攻那麼炸,成績不好,那就是防守的問題。是的,巴薩兩季防守差距極大。失球數從29個劇增為37個並非運氣不好或特爾施特根坑爹,全隊防守強度直線下滑才是根源。

實際上恩裡克相對於瓜迪奧拉等人已經非常強調防守端的整體陣型,多數時候他會勒令內馬爾積極回防,採用4-4平行站位的防守體系。只不過相較於如今的巴爾韋德,恩裡克更為強調中場壓上搶斷而已: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這次防守為何成功?除了克羅斯急於發動把握不高的長傳之外,巴薩在平行站位基礎之上的壓上搶斷,也很值得重視: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很明顯,巴薩初始階段奉行平行站位的防守策略——可能是由於對手是皇馬,所以梅西也參與回防了。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但巴薩的防守並不保守,而是中場直接壓上逼搶。

這樣的上搶自然很容易失敗。但當時,恩裡克治下的巴薩還真有點如今利物浦的意味,中場回追相當果決——此處還是要稱讚巔峰拉基蒂奇與當時即將離隊的伊涅斯塔,此二人回追確實賣力,比如這次: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這次是相當典型的中場前壓失敗後的及時回追,我們仍舊通過靜態圖看一看,巴薩是如何維繫這套平行站位的: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很明顯,第一步拉基蒂奇領銜的上搶完全失敗,被馬塞洛輕鬆破解。此時克羅斯插上,皇馬開始直接打穿巴薩中場防線。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然而馬塞洛向前推進了沒兩步,伊涅斯塔就已經追了上來,而在他身前,拉基蒂奇則已經完全防住了克羅斯——拉基蒂奇可是剛才上搶被過的那一個。

上面兩張圖其實都包含了瓜迪奧拉時代非常強調的中前場逼搶,問題是,這個逼搶思路和瓜迪奧拉慣用的“全隊對球施壓”完全不是一回事。看過我上上一篇文章《深度解析:同樣是高位逼搶,他們和他們,不一樣》的朋友應該有印象,瓜迪奧拉的防守思路,是完全拆散陣型的,從這個角度看,恩裡克一樣是“反傳統”的。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效果如何呢?須知,恩裡克在14-15以及15-16賽季,都將巴薩的失球數壓縮到了30個以下——縱使最後一季防守血崩,你也無路如何不能說恩裡克“背離傳統”是錯的。事實上,最後一季的血崩,還真不能全賴恩裡克——巴薩全隊的防守投入都出現了重大問題,這絕非恩裡克有意為之。

15-16賽季,巴薩防守端對持球人的防守對抗頻率高達每分鐘防守時間2.21次,位居西甲第2;干擾傳球則是每分鐘放手時間1.36次,高居西甲第1。16-17賽季什麼情況?縱使干擾傳球頻率不升反降,繼續高居西甲第1,但對持球人的對抗呢?做數據的時候我簡直懷疑自己的眼睛——每分鐘防守時間1.00次,西甲……倒數第1……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球員上搶積極性斷崖式下滑,你說這純粹是恩裡克的戰術安排?不可能吧?

所以恩裡克雖則反傳統,做的還不錯,是吧?

其實這篇文章真正想傳遞給大家的一個信息是:從來都沒有哪條自然法則規定哪個球隊必須踢什麼風格,也從沒有任何一支歷史如此悠久的球隊真正做到一以貫之堅持唯一踢法。所謂“始終秉承傳統”,說穿了只是給信徒們聽的美好言辭而已,拋開內心中那個虛無縹緲的理想,再去結合輿論看歷史,最終決定風評的說穿了就是戰績。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當然,你去強調巴薩這傢俱樂部有什麼價值觀,我沒在俱樂部有過任職經歷,也無從談論其董事會舉措到底有沒有這一層的考慮;但綠茵場上的一切都是對外開放的,錄像與數據層層剖析之下,還真能讓一切對技戰術風格上的神化言論變得極為蒼白,更遑論有些說法已經離譜到雲山霧繞無從理解了。

"

哈嘍各位大家好,我是大家體育界的老朋友,退役體育人的作者“釗叔”,接下來進入主題了,喜歡的朋友可以點贊加關注,您的關注就是小編創作的動力哦。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你沒看錯標題,巴薩的“傳統”,只不過是一個為人津津樂道,但卻實質上虛無縹緲的神話;在巴薩執教三年且不乏重量級冠軍的恩裡克,正是打破這一“神話”的人。

我不想去贅述這支球隊的輝煌歷史,只是天天談論巴薩的什麼“傳控秉承”,是不是該想想,克魯伊夫到來之前,這支球隊已經在半個多世紀裡斬獲無數冠軍,若要討論傳統,難道這前半段的歷史內容要棄之不管?從克魯伊夫到瓜迪奧拉經過了多久?從瓜迪奧拉至今,球隊體系是否真的沒變過?所謂傳統,到底從何談起?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沒錯,至少自瓜迪奧拉執教至今,巴薩始終是西甲控球率最高的球隊(如果洛佩特吉治下的皇馬不算的話),但至少在輿論上,我們不難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內部戰術體系明明從未停止過變革,為何一俟戰績出色,立即上自球隊名宿、下至媒體坊間,全都在吹噓“巴薩堅持傳統”;偏偏戰績不佳之時,“背離傳統”又成了詭異的頭號大罪?

恩裡克就是這方面最典型的案例——14-15賽季斬獲三冠王,明明戰術體系大幅修正歷任傳控體系,除控球率外幾乎毫無保留的盡數向“簡潔”思路靠攏,結果被認定是“對傳統不離不棄”的堅持結果;後續戰術明明並無太大變化,卻又因皇馬崛起被認定為“背離傳統”的典型案例。事實上,細數恩裡克這三年,唯一的道理是——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足球需要堅持的,是某些極為質樸的基本規律,在此之上,任何風格都有其存在之意義,任何俱樂部的戰術追求永遠是“適合現在”。至於傳統,裝點門面的意義,遠大於實際價值。

由於Wyscout指提供最近4個賽季的數據,因此14-15賽季的高階數據已經無從計算。其實大家平常接觸whoscored數據庫的基礎數據也不是不能用,只不過需要經過一道計算而已(不包括那個爛大街的評分——那個系統漏洞太大,建議直接忽略)。本文會參考兩個數據庫的數據,順便也給大家科普一下,足球數據分析的最基本方法。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進攻:手握MSN,還有什麼必要“傳統”?

一個非常鮮明的事實是,儘管瓜迪奧拉自己否認“Tiki-Taka”的稱謂,但用該詞形容其治下球隊的傳球風格是恰如其分的,事實上這也是瓜式巴薩收穫讚譽最多之處——以往訓練上才能見到的頻繁快速短傳,被瓜迪奧拉複製到了最頂級賽場中並藉此實現“我踢球你防守”的理想態勢。問題在於——如果以此為“傳統”的話,那其實從馬蒂諾開始,這個傳統就已經被部分改變了;恩裡克的後兩季,則比馬蒂諾做的還要過: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其實看過我之前文章的朋友應該還有印象,我會頻繁用“每分鐘控球時間”這個概念來二次計算幾乎所有的進攻端技術統計。事實上,這是足球數據分析的最基本方法,今年年初我甚至偶然得知,前任羅馬隊首席數據分析師的分析團隊,也是這麼個基礎思路——說穿了不值一提,但現實中卻極為遺憾的很少有人理解這麼做的意義。巴薩的情況恰恰能部分說明如此做的意義:

注意上圖的折線圖,巴薩每分鐘控球時間自瓜迪奧拉最終卸任的12-13賽季達到巔峰,其後斷崖式下跌,直到恩裡克離任的16-17賽季接近11次大關。這組數據是用whoscored提供的控球率和傳球數計算的——其實單看控球率和傳球數,巴薩都是每一賽季的第一位,但如果將二者結合計算傳球頻率,巴薩卻存在不小的下滑。

而且注意:自瓜迪奧拉橫空出世起,傳控之於足球比賽的意義實際上是在全歐洲範圍內得到了普及,儘管並非所有球隊都在追求控球率,但“更多更快傳球”卻是共同追求。如果說傳控足球是一條大河,那麼在各隊都沿河向前乘風破浪之際,巴薩作為最靠前的船隻,卻悄然玩了一出“逆水行舟”。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要知道,whoscored的統計標準非常寬鬆,儘管沒有錄像佐證,但對比其他數據庫的統計,他們應該是把很多“無法控球但我想辦法先捅一腳”之類的觸球,都算作了“傳球”。所以經常出現傳球總數相對更高、傳球成功率卻走低的情況。如果按照wyscout方面更嚴格的統計計算——高潮來了——15-16以及16-17兩個賽季,巴薩每分鐘控球時間的傳球數,都是低於老對手皇馬的,其中16-17賽季,甚至比馬競都要低!(當然馬競的傳球成功率有些辣眼睛……)

數據分析的無情之處也就在於此:很多對於“文化”層面的幻想,在這裡會顯得十分脆弱——如果你打著“傳控足球傳統”的旗號,卻打出了比馬競還要低的傳球頻率,你怎麼能說自己是在堅持“傳統”?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恩裡克在執教的三年間,總體成績仍舊是相當可圈可點的,至少進攻端平均每賽季聯賽112.67個進球的火力輸出,絕對輪不著所謂的“傳統捍衛者”來指指點點。這也就提出了全新議題:背離“傳統”的巴薩,到底如何保證進攻?

答案很簡單:在你擁有MSN的情況下,過多奉行傳控體系,只會方面推進節奏、壓縮前場活動空間,導致MSN變態的持球進攻能力反而受到制約。我們來看看恩裡克時代的進攻風格有何變化: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足球場上任何進攻,都可以粗略的分成兩個步驟:首先是要把控球轉化為射門;其次則是把射門轉化為進球。前者更側重效率,後者更側重質量。那麼如何量化“控球轉化成為射門”的效率“?很簡單,看一支球隊形成一次射門需要多少控球時間,於是,我們得出了“控球時間射門比”這個概念,數字越低,說明射門越頻繁。巴薩的情況如何?

從瓜迪奧拉到瑪帝諾再到恩裡克,巴薩每次射門,所需要消耗的控球時間越來越少,也就是說,你可以理解為,巴薩越打越“不耐心”,越打越強調“趕緊形成射門”。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通常來講,強行提高射門數,所造成的結果無非是“低質量、多嘗試”,射門累積增多的同時,射門威脅性必然隨之下降。然而恩裡克時代的巴薩卻做到了兩者兼顧——即便我們沒有14-15賽季的高階數據,但15-16、16-17兩季,巴薩卻都維持了西甲第一的每次射門預期進球數。尤其15-16賽季的每次射門0.158個預期進球,更是領先其他所有球隊至少一個檔次。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高射門數結合高射門威脅性,累積的預期進球數必然高得嚇人。尤其是15-16賽季,巴薩最終打出恐怖的95.4的總預期進球數,吊打西甲所有球隊。加之MSN自身射術有保證,兩季“真實射門轉化率”分別高居西甲第3和第1,結果兩個賽季下來,巴薩的進球數全部突破110——要知道那兩年皇馬已經是火力全開了,結果進球數無論怎樣都拼不過巴薩。

其實皇馬與其說是進攻端敗給了巴薩全隊,倒不如說完全是剛不過MSN太過彪悍的火力。15-16賽季巴薩除了對手烏龍之外進球109個,MSN包辦了其中的82.57%;射門603腳,MSN佔了其中的69.49%;16-17賽季兩項數據略有下滑, 卻也仍舊達到了驚人的68.10%和63.86%——注意這是統計總數的佔比,MSN並不總是聯袂搭檔出場的,比如16-17賽季該組合進攻數據佔比下降,很大原因在於內馬爾只打了30場。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有別於彼時尚在多數時間進球如砍瓜切菜一般的BBC幾乎專伺無球,恩裡克手裡的MSN組合是承擔起前場持球重任的。三人非但進攻、射門佔全隊比重高的可怕,反映盤帶、傳威脅球的數據同樣佔比極高。15-16賽季,MSN“盤帶和一對一”之和佔球隊總數的61.07%,16-17賽季則是56.00%——放在持球任務均攤、頗有些全民皆兵意味的皇馬,這些高比重都是不可想象的。真要說“全攻全守”是巴薩的傳統,那我真看不出恩裡克除了陣型和控球率,還有什麼其他的傳統之處……

當然,區區三人包打天下的理論是不存在的,恩裡克的常規做法是,中後場儘快將球交給MSN處理,MSN則優先選擇個人原地起爆,用極簡的方式實現進攻推進,到前場後再隨便從中後場填補一人,實現“3+X”的進攻投入。放幾張動圖予以說明: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這並不是一次快攻,但卻打的非常簡練,全過程其實就是內馬爾和梅西兩腳滲透性傳球,外加MSN之外另一人積極前插跑位而已。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這次是內馬爾持球推進被斷了,為什麼要放這樣一張進攻失敗的圖?因為它非常清晰的揭示出恩裡克的思路: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注意上面這張靜態圖:內馬爾在啟動時完全可以沿著虛線箭頭,把球分給伊涅斯塔。但他根本就沒有這麼做,而是直接向兩個人中間帶球推進。這就是說,恩裡克給足了前場這3尊大神自由發揮的空間,甚至在個人單幹和所謂的“團隊足球”之間,他選擇了前者。

不要覺得這只是個例,這樣的情況,在當時的巴薩比賽中,比比皆是: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幾乎同樣的位置,還是內馬爾持球,只不過這一次成功過人,並且最終將球分了出來,製造了威脅而已。下面兩張靜態圖很好地解釋了“MSN單幹”與“3+X”結合的進攻體系: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第一步,內馬爾邊路持球時,完全可以控制一下再回傳,或者直接橫傳,這兩點對他來說都不難做到。然而此人竟然硬是從4人包夾中把球帶了出來……只能說藝高人膽大,戰術圖板裝不下。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隨即內馬爾帶球向前,身邊是梅西,左路則是蘇亞雷斯。那麼右邊的巨大空當誰來利用呢?答案是:誰在這邊誰來,通常三中場中靠右的是拉基蒂奇,所以拉基蒂奇那時候插上極為頻繁;這次換成了戈麥斯,於是插上的也就變成了戈麥斯。

當然,戈麥斯在這個位置上是絕對不如拉基蒂奇的,反過來說,當時拉基蒂奇之所以好用,很大程度上也是其出眾的跑動能力對這套極簡進攻體系而言太過重要,下圖中雖然拉基蒂奇沒有碰球,但其跑位卻仍舊值得關注: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典型的巴薩式反擊,投入兵力不多,一個梅西持球直接趟平對手回防兵力,最終進球的是蘇亞雷斯,但注意,和MSN一起插上並出現在門前的,正是拉基蒂奇,他甚至是從最後面跑上來的。

當然,你可能會說:如果對手收縮防守,這種簡單的持球衝擊不就無從發揮了?這裡就要提到MSN尤其是梅西於內馬爾強大的傳球能力了:15-16賽季,兩人在每90分鐘穿過對手防線的smart pass排行榜上分裂第1和第5;16-17賽季則乾脆霸佔前兩名。受此加持,巴薩兩季Smart Pass頻率,分別高居西甲第3和第1。於是在陣地戰中,巴薩經常玩出一些讓人怎麼看錄像都不知道如何去總結的進攻: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第一步巴薩是怎麼做到?直接傳中,低質量傳中,而且是面對馬競的後防線低質量傳中——毫無進球可能。你說這是什麼“秉承傳統”?然而下來呢?馬競的防守沒有任何問題,然而梅西還真是生生找到了滲透空間,內馬爾也還真能被圍堵成那個樣子還把球準確傳出來……

你說這套路複雜麼?有哪門子“傳統”影子?但反過來說,你手握MSN,還有必要“傳統”麼?

防守:看似仍舊強調逼搶,但核心思想已經改成平行站位

說到這裡,你可能要問:為什麼恩裡克16-17賽季雙線皆敗,最終只收獲一個國王杯?這個邏輯其實非常簡單:進攻那麼炸,成績不好,那就是防守的問題。是的,巴薩兩季防守差距極大。失球數從29個劇增為37個並非運氣不好或特爾施特根坑爹,全隊防守強度直線下滑才是根源。

實際上恩裡克相對於瓜迪奧拉等人已經非常強調防守端的整體陣型,多數時候他會勒令內馬爾積極回防,採用4-4平行站位的防守體系。只不過相較於如今的巴爾韋德,恩裡克更為強調中場壓上搶斷而已: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這次防守為何成功?除了克羅斯急於發動把握不高的長傳之外,巴薩在平行站位基礎之上的壓上搶斷,也很值得重視: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很明顯,巴薩初始階段奉行平行站位的防守策略——可能是由於對手是皇馬,所以梅西也參與回防了。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但巴薩的防守並不保守,而是中場直接壓上逼搶。

這樣的上搶自然很容易失敗。但當時,恩裡克治下的巴薩還真有點如今利物浦的意味,中場回追相當果決——此處還是要稱讚巔峰拉基蒂奇與當時即將離隊的伊涅斯塔,此二人回追確實賣力,比如這次: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這次是相當典型的中場前壓失敗後的及時回追,我們仍舊通過靜態圖看一看,巴薩是如何維繫這套平行站位的: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很明顯,第一步拉基蒂奇領銜的上搶完全失敗,被馬塞洛輕鬆破解。此時克羅斯插上,皇馬開始直接打穿巴薩中場防線。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然而馬塞洛向前推進了沒兩步,伊涅斯塔就已經追了上來,而在他身前,拉基蒂奇則已經完全防住了克羅斯——拉基蒂奇可是剛才上搶被過的那一個。

上面兩張圖其實都包含了瓜迪奧拉時代非常強調的中前場逼搶,問題是,這個逼搶思路和瓜迪奧拉慣用的“全隊對球施壓”完全不是一回事。看過我上上一篇文章《深度解析:同樣是高位逼搶,他們和他們,不一樣》的朋友應該有印象,瓜迪奧拉的防守思路,是完全拆散陣型的,從這個角度看,恩裡克一樣是“反傳統”的。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效果如何呢?須知,恩裡克在14-15以及15-16賽季,都將巴薩的失球數壓縮到了30個以下——縱使最後一季防守血崩,你也無路如何不能說恩裡克“背離傳統”是錯的。事實上,最後一季的血崩,還真不能全賴恩裡克——巴薩全隊的防守投入都出現了重大問題,這絕非恩裡克有意為之。

15-16賽季,巴薩防守端對持球人的防守對抗頻率高達每分鐘防守時間2.21次,位居西甲第2;干擾傳球則是每分鐘放手時間1.36次,高居西甲第1。16-17賽季什麼情況?縱使干擾傳球頻率不升反降,繼續高居西甲第1,但對持球人的對抗呢?做數據的時候我簡直懷疑自己的眼睛——每分鐘防守時間1.00次,西甲……倒數第1……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球員上搶積極性斷崖式下滑,你說這純粹是恩裡克的戰術安排?不可能吧?

所以恩裡克雖則反傳統,做的還不錯,是吧?

其實這篇文章真正想傳遞給大家的一個信息是:從來都沒有哪條自然法則規定哪個球隊必須踢什麼風格,也從沒有任何一支歷史如此悠久的球隊真正做到一以貫之堅持唯一踢法。所謂“始終秉承傳統”,說穿了只是給信徒們聽的美好言辭而已,拋開內心中那個虛無縹緲的理想,再去結合輿論看歷史,最終決定風評的說穿了就是戰績。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當然,你去強調巴薩這傢俱樂部有什麼價值觀,我沒在俱樂部有過任職經歷,也無從談論其董事會舉措到底有沒有這一層的考慮;但綠茵場上的一切都是對外開放的,錄像與數據層層剖析之下,還真能讓一切對技戰術風格上的神化言論變得極為蒼白,更遑論有些說法已經離譜到雲山霧繞無從理解了。

「數據透視歷史」恩裡克:一個親手打破巴薩“傳統”虛無神話的人


哈維曾經說過:“在巴薩我們理解的足球是一個‘空間-時間’概念”,聽起來玄之又玄,然而我仔細想了想,好像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以空間和時間為存在維度……

喜歡的朋友可以點贊加關注,您的關注就是小編創作的動力哦。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