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清廉的包拯的後人是怎麼樣的呢?帶你瞭解包拯的家風'

包拯 建昌縣 宋朝 安徽 和縣 文章 江西 趙先生講歷史 2019-08-09
"

忠與孝,在我國古代是檢驗一個人品行的重要標準,也是檢驗一個官員是否稱職的重要準則。“孝”字家風,在包拯的父輩就開始延續,直到包拯,更是把包拯更是把孝道發揮到了極致。然而“自古忠孝兩難全”,包拯也同樣遇到了這個兩難的課題,是“忠”還是“孝”?包拯最終的選擇是令人震驚的,也是令人敬佩的。作為一代清官,包拯的一生保持了忠孝本色,那麼他的兒女能夠繼承他的美德呢?他的子孫後人又有著怎麼樣的作為呢?在這個問題上就不得不提到包家的兩代賢夫人,這兩位賢德夫人為包拯的家族做出來巨大的貢獻,那麼這二位賢夫人究竟是怎麼樣的人?她們又為包拯的家族做出了哪些貢獻呢?那這篇文章我們就來講一講包拯的忠孝家風。

"

忠與孝,在我國古代是檢驗一個人品行的重要標準,也是檢驗一個官員是否稱職的重要準則。“孝”字家風,在包拯的父輩就開始延續,直到包拯,更是把包拯更是把孝道發揮到了極致。然而“自古忠孝兩難全”,包拯也同樣遇到了這個兩難的課題,是“忠”還是“孝”?包拯最終的選擇是令人震驚的,也是令人敬佩的。作為一代清官,包拯的一生保持了忠孝本色,那麼他的兒女能夠繼承他的美德呢?他的子孫後人又有著怎麼樣的作為呢?在這個問題上就不得不提到包家的兩代賢夫人,這兩位賢德夫人為包拯的家族做出來巨大的貢獻,那麼這二位賢夫人究竟是怎麼樣的人?她們又為包拯的家族做出了哪些貢獻呢?那這篇文章我們就來講一講包拯的忠孝家風。

一生清廉的包拯的後人是怎麼樣的呢?帶你瞭解包拯的家風

包公是一個大孝子,他29歲就中進士。一般人中了進士之後就立刻去做官,因為中進士是得到一個做官的機會和許可證。但是包拯卻沒有立刻做官,相反的他卻回到家裡頭去侍奉父母,而且這一回就是十多年。包拯為什麼要做出這樣的選擇呢?就是因為孝道。包拯中進士之後得到的第一個職位是知建昌縣,建昌在今天的江西,而包拯的老家是在安徽合肥,當時叫做瀘州。從瀘州到江西路途遙遠,當時又沒有像現在這麼發達的交通條件。包拯就覺得帶著父母去上任,父母年紀太大,可以如果要回來探望父母,路途又太遙遠。於是在得到知建昌縣的這個任命之後,包拯就打報告給朝廷說自己父母的年紀都大了,因此要求不去江西上任,而要求一個離老家更近的地方來做官。

朝廷同意了包拯的請求,給了包拯另外一個職位,就是監和州稅。和州這個地方再今天安徽馬鞍山的和縣,和縣到合肥的這個路程就近了,包拯想要常常能夠看到父母的這個願望就得到了滿足。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從建昌知縣到監和州稅這連個職位的調換,對包拯來說是有一個巨大的犧牲的。我們看這兩個職位,建昌知縣是一個縣的縣長,知縣在宋朝叫做知州,知縣,都屬於親民官,就是直接治理老百姓的官。親民官在宋朝的官場秩序中是非常被看好的,從親民官開始向上一路爬上去,仕途會非常順利。這是一條相對而言比較順利的道路。監和州稅相當於和州的稅務局長,在當時監稅這種官和親民官的價值判斷是完全不一樣的。親民官直接治理老百姓,是認為比較高貴的。而監稅這種官,在當時被叫做“監當官”,監當官不治理老百姓,只是管賬,管倉庫,管收稅這些事情,在當時被認為是比較卑下的職位。一般的進士出身的考得還不錯的文官是非常不願意去做監當官的。文官去做監當官通常是這個人犯了錯誤處罰他,才派他去做監當官。包拯為了要孝敬父母,為了讓父母方便,就選擇了不去做知建昌縣,要來監和州稅,為的就是離家近一點。但是包拯的這個願望最後沒有實現,因為包拯的父母同樣不願意離開家,覺得和州太遠了,就要在家裡待著。最終包拯沒有辦法,最終就只好乾脆不去做官,回到老家去侍奉父母。

"

忠與孝,在我國古代是檢驗一個人品行的重要標準,也是檢驗一個官員是否稱職的重要準則。“孝”字家風,在包拯的父輩就開始延續,直到包拯,更是把包拯更是把孝道發揮到了極致。然而“自古忠孝兩難全”,包拯也同樣遇到了這個兩難的課題,是“忠”還是“孝”?包拯最終的選擇是令人震驚的,也是令人敬佩的。作為一代清官,包拯的一生保持了忠孝本色,那麼他的兒女能夠繼承他的美德呢?他的子孫後人又有著怎麼樣的作為呢?在這個問題上就不得不提到包家的兩代賢夫人,這兩位賢德夫人為包拯的家族做出來巨大的貢獻,那麼這二位賢夫人究竟是怎麼樣的人?她們又為包拯的家族做出了哪些貢獻呢?那這篇文章我們就來講一講包拯的忠孝家風。

一生清廉的包拯的後人是怎麼樣的呢?帶你瞭解包拯的家風

包公是一個大孝子,他29歲就中進士。一般人中了進士之後就立刻去做官,因為中進士是得到一個做官的機會和許可證。但是包拯卻沒有立刻做官,相反的他卻回到家裡頭去侍奉父母,而且這一回就是十多年。包拯為什麼要做出這樣的選擇呢?就是因為孝道。包拯中進士之後得到的第一個職位是知建昌縣,建昌在今天的江西,而包拯的老家是在安徽合肥,當時叫做瀘州。從瀘州到江西路途遙遠,當時又沒有像現在這麼發達的交通條件。包拯就覺得帶著父母去上任,父母年紀太大,可以如果要回來探望父母,路途又太遙遠。於是在得到知建昌縣的這個任命之後,包拯就打報告給朝廷說自己父母的年紀都大了,因此要求不去江西上任,而要求一個離老家更近的地方來做官。

朝廷同意了包拯的請求,給了包拯另外一個職位,就是監和州稅。和州這個地方再今天安徽馬鞍山的和縣,和縣到合肥的這個路程就近了,包拯想要常常能夠看到父母的這個願望就得到了滿足。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從建昌知縣到監和州稅這連個職位的調換,對包拯來說是有一個巨大的犧牲的。我們看這兩個職位,建昌知縣是一個縣的縣長,知縣在宋朝叫做知州,知縣,都屬於親民官,就是直接治理老百姓的官。親民官在宋朝的官場秩序中是非常被看好的,從親民官開始向上一路爬上去,仕途會非常順利。這是一條相對而言比較順利的道路。監和州稅相當於和州的稅務局長,在當時監稅這種官和親民官的價值判斷是完全不一樣的。親民官直接治理老百姓,是認為比較高貴的。而監稅這種官,在當時被叫做“監當官”,監當官不治理老百姓,只是管賬,管倉庫,管收稅這些事情,在當時被認為是比較卑下的職位。一般的進士出身的考得還不錯的文官是非常不願意去做監當官的。文官去做監當官通常是這個人犯了錯誤處罰他,才派他去做監當官。包拯為了要孝敬父母,為了讓父母方便,就選擇了不去做知建昌縣,要來監和州稅,為的就是離家近一點。但是包拯的這個願望最後沒有實現,因為包拯的父母同樣不願意離開家,覺得和州太遠了,就要在家裡待著。最終包拯沒有辦法,最終就只好乾脆不去做官,回到老家去侍奉父母。

一生清廉的包拯的後人是怎麼樣的呢?帶你瞭解包拯的家風

包拯回到老家悉心照料父母,直到後來父母親相繼去世。他又為父母親相繼守孝,包拯為了表達自己對父母的孝思,乾脆就跪在父母的墳頭修了一個小茅屋,就住在裡面,叫做“廬墓”,在中國古代的孝道傳統中是非常有講究的。父母去世之後就不在條件比較好的原來的房子里居住了,而是到父母的墳地旁邊蓋一個草屋,住在那兒,天天守著父母。包拯每天晨昏定省去問候父母,就像父母還在的時候一樣。這就是一個孝子應盡的孝道。中國傳統的孝道是比較講究外在的表達的,比如用哭泣來表達哀思,比如穿孝服,以及廬墓而居。這是中國傳統孝道的一部分非常講究表達,還有另外一個方面講究一個表達的度,就是所有哀思的表達都有一個度,過了這個度就不再是孝道了。

包拯在廬墓之後,就應該離開這個墳墓了,但是他還是出於強烈的孝道戀墓不忍去。但是按照孝道的傳統,按照禮制的規定,他已經完成了一個孝子所能夠做的最高的標準,所以他必須離開。最終是在親戚朋友的勸說之下,包拯離開了墳墓出來做官,這個時候距離他中進士已經十年了。在當時的官場之中,當包拯過了這十年再回來的時候,他得到的實際上他人生中的第一個職位是知天長縣。還是一個知縣,本來是應該他十年前就做的職位,這個時候和他同年中進士的那些人做得優秀的都已經做到了知州了。在別人看來,這是包拯白白浪費的十年,但是在包拯看來,這是作為一個孝子應盡的義務,是發自內心的一種選擇。

出於巨大的愛與責任,包拯完成了對父母應盡的義務。在極盡孝道的同時,包拯也失去了仕途道路上寶貴的十年時間。很多人對包拯的做法不理解,認為這是愚孝。然而在公利和私益發生衝突時,卻很難有人像包拯一樣做出這樣堅定的選擇與犧牲。那麼,從一個孝子轉變為一個官員的包拯是如何處理這種身份轉換的呢?

"

忠與孝,在我國古代是檢驗一個人品行的重要標準,也是檢驗一個官員是否稱職的重要準則。“孝”字家風,在包拯的父輩就開始延續,直到包拯,更是把包拯更是把孝道發揮到了極致。然而“自古忠孝兩難全”,包拯也同樣遇到了這個兩難的課題,是“忠”還是“孝”?包拯最終的選擇是令人震驚的,也是令人敬佩的。作為一代清官,包拯的一生保持了忠孝本色,那麼他的兒女能夠繼承他的美德呢?他的子孫後人又有著怎麼樣的作為呢?在這個問題上就不得不提到包家的兩代賢夫人,這兩位賢德夫人為包拯的家族做出來巨大的貢獻,那麼這二位賢夫人究竟是怎麼樣的人?她們又為包拯的家族做出了哪些貢獻呢?那這篇文章我們就來講一講包拯的忠孝家風。

一生清廉的包拯的後人是怎麼樣的呢?帶你瞭解包拯的家風

包公是一個大孝子,他29歲就中進士。一般人中了進士之後就立刻去做官,因為中進士是得到一個做官的機會和許可證。但是包拯卻沒有立刻做官,相反的他卻回到家裡頭去侍奉父母,而且這一回就是十多年。包拯為什麼要做出這樣的選擇呢?就是因為孝道。包拯中進士之後得到的第一個職位是知建昌縣,建昌在今天的江西,而包拯的老家是在安徽合肥,當時叫做瀘州。從瀘州到江西路途遙遠,當時又沒有像現在這麼發達的交通條件。包拯就覺得帶著父母去上任,父母年紀太大,可以如果要回來探望父母,路途又太遙遠。於是在得到知建昌縣的這個任命之後,包拯就打報告給朝廷說自己父母的年紀都大了,因此要求不去江西上任,而要求一個離老家更近的地方來做官。

朝廷同意了包拯的請求,給了包拯另外一個職位,就是監和州稅。和州這個地方再今天安徽馬鞍山的和縣,和縣到合肥的這個路程就近了,包拯想要常常能夠看到父母的這個願望就得到了滿足。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從建昌知縣到監和州稅這連個職位的調換,對包拯來說是有一個巨大的犧牲的。我們看這兩個職位,建昌知縣是一個縣的縣長,知縣在宋朝叫做知州,知縣,都屬於親民官,就是直接治理老百姓的官。親民官在宋朝的官場秩序中是非常被看好的,從親民官開始向上一路爬上去,仕途會非常順利。這是一條相對而言比較順利的道路。監和州稅相當於和州的稅務局長,在當時監稅這種官和親民官的價值判斷是完全不一樣的。親民官直接治理老百姓,是認為比較高貴的。而監稅這種官,在當時被叫做“監當官”,監當官不治理老百姓,只是管賬,管倉庫,管收稅這些事情,在當時被認為是比較卑下的職位。一般的進士出身的考得還不錯的文官是非常不願意去做監當官的。文官去做監當官通常是這個人犯了錯誤處罰他,才派他去做監當官。包拯為了要孝敬父母,為了讓父母方便,就選擇了不去做知建昌縣,要來監和州稅,為的就是離家近一點。但是包拯的這個願望最後沒有實現,因為包拯的父母同樣不願意離開家,覺得和州太遠了,就要在家裡待著。最終包拯沒有辦法,最終就只好乾脆不去做官,回到老家去侍奉父母。

一生清廉的包拯的後人是怎麼樣的呢?帶你瞭解包拯的家風

包拯回到老家悉心照料父母,直到後來父母親相繼去世。他又為父母親相繼守孝,包拯為了表達自己對父母的孝思,乾脆就跪在父母的墳頭修了一個小茅屋,就住在裡面,叫做“廬墓”,在中國古代的孝道傳統中是非常有講究的。父母去世之後就不在條件比較好的原來的房子里居住了,而是到父母的墳地旁邊蓋一個草屋,住在那兒,天天守著父母。包拯每天晨昏定省去問候父母,就像父母還在的時候一樣。這就是一個孝子應盡的孝道。中國傳統的孝道是比較講究外在的表達的,比如用哭泣來表達哀思,比如穿孝服,以及廬墓而居。這是中國傳統孝道的一部分非常講究表達,還有另外一個方面講究一個表達的度,就是所有哀思的表達都有一個度,過了這個度就不再是孝道了。

包拯在廬墓之後,就應該離開這個墳墓了,但是他還是出於強烈的孝道戀墓不忍去。但是按照孝道的傳統,按照禮制的規定,他已經完成了一個孝子所能夠做的最高的標準,所以他必須離開。最終是在親戚朋友的勸說之下,包拯離開了墳墓出來做官,這個時候距離他中進士已經十年了。在當時的官場之中,當包拯過了這十年再回來的時候,他得到的實際上他人生中的第一個職位是知天長縣。還是一個知縣,本來是應該他十年前就做的職位,這個時候和他同年中進士的那些人做得優秀的都已經做到了知州了。在別人看來,這是包拯白白浪費的十年,但是在包拯看來,這是作為一個孝子應盡的義務,是發自內心的一種選擇。

出於巨大的愛與責任,包拯完成了對父母應盡的義務。在極盡孝道的同時,包拯也失去了仕途道路上寶貴的十年時間。很多人對包拯的做法不理解,認為這是愚孝。然而在公利和私益發生衝突時,卻很難有人像包拯一樣做出這樣堅定的選擇與犧牲。那麼,從一個孝子轉變為一個官員的包拯是如何處理這種身份轉換的呢?

一生清廉的包拯的後人是怎麼樣的呢?帶你瞭解包拯的家風

如果你認為包拯的孝道是一種愚孝,是一種盲目的孝道,是一種完全在禮法的約束之下的無奈的表達,那你就錯了。包拯的孝道一方面有禮法的規定,但是另外一方面又是發自內心的一個表達。包拯孝道的選擇在公與私之間他選擇了私,優先選擇做一個孝子,但是這並不代表包拯就公私不分,他做出這種選擇的時候是個朝廷,國家允許並且鼓勵的做法。

在恪守孝道之後,他又能夠把對國家的責任放在首位。包拯處理私人關係是處理的非常好的。他在老家廬州做地方官一把手的時候,有一個叔伯舅舅犯了法,包拯知道了之後就狠狠地處罰了這個舅舅。其他的親戚一看,包拯是真的敢動真格的,所有的包家親戚全都老實了。這就是宋朝的孝子包拯,一個真實的包拯,他的孝道是一個禮法和感情的完美結合。

包拯臨死的時候留下了一個家訓“後世子孫仕宦,有犯贓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歿之後,不得葬於大塋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孫。”這是包拯的遺訓,他一輩子清清白白做人,痛恨貪官,所以他希望他的子孫也能夠有這樣一個家風。包拯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包繶很年輕就過世了,實際上是沒有做官的。還有一個小兒子叫包綬,在包拯過世的時候只有五歲,所以這個小朋友並沒有受到包拯多少直接的教育。

關於包拯子孫後來的情況,這個答案是何時揭開的呢?是直到1973年,才被揭開的。1973年的時候,包拯的家族墓地被髮掘了出來。一共發現了十二座墓,出土了六方墓誌銘,包括包拯的墓誌銘,包拯夫人董氏的墓誌銘,還有包拯的大兒媳婦崔氏的墓誌銘,再有就是包拯的小兒子包綬的墓誌銘,還有包拯的孫子包永年的墓誌銘。這些墓誌銘大大豐富了我們對於包氏家族,特別是包拯後人的認識。

"

忠與孝,在我國古代是檢驗一個人品行的重要標準,也是檢驗一個官員是否稱職的重要準則。“孝”字家風,在包拯的父輩就開始延續,直到包拯,更是把包拯更是把孝道發揮到了極致。然而“自古忠孝兩難全”,包拯也同樣遇到了這個兩難的課題,是“忠”還是“孝”?包拯最終的選擇是令人震驚的,也是令人敬佩的。作為一代清官,包拯的一生保持了忠孝本色,那麼他的兒女能夠繼承他的美德呢?他的子孫後人又有著怎麼樣的作為呢?在這個問題上就不得不提到包家的兩代賢夫人,這兩位賢德夫人為包拯的家族做出來巨大的貢獻,那麼這二位賢夫人究竟是怎麼樣的人?她們又為包拯的家族做出了哪些貢獻呢?那這篇文章我們就來講一講包拯的忠孝家風。

一生清廉的包拯的後人是怎麼樣的呢?帶你瞭解包拯的家風

包公是一個大孝子,他29歲就中進士。一般人中了進士之後就立刻去做官,因為中進士是得到一個做官的機會和許可證。但是包拯卻沒有立刻做官,相反的他卻回到家裡頭去侍奉父母,而且這一回就是十多年。包拯為什麼要做出這樣的選擇呢?就是因為孝道。包拯中進士之後得到的第一個職位是知建昌縣,建昌在今天的江西,而包拯的老家是在安徽合肥,當時叫做瀘州。從瀘州到江西路途遙遠,當時又沒有像現在這麼發達的交通條件。包拯就覺得帶著父母去上任,父母年紀太大,可以如果要回來探望父母,路途又太遙遠。於是在得到知建昌縣的這個任命之後,包拯就打報告給朝廷說自己父母的年紀都大了,因此要求不去江西上任,而要求一個離老家更近的地方來做官。

朝廷同意了包拯的請求,給了包拯另外一個職位,就是監和州稅。和州這個地方再今天安徽馬鞍山的和縣,和縣到合肥的這個路程就近了,包拯想要常常能夠看到父母的這個願望就得到了滿足。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從建昌知縣到監和州稅這連個職位的調換,對包拯來說是有一個巨大的犧牲的。我們看這兩個職位,建昌知縣是一個縣的縣長,知縣在宋朝叫做知州,知縣,都屬於親民官,就是直接治理老百姓的官。親民官在宋朝的官場秩序中是非常被看好的,從親民官開始向上一路爬上去,仕途會非常順利。這是一條相對而言比較順利的道路。監和州稅相當於和州的稅務局長,在當時監稅這種官和親民官的價值判斷是完全不一樣的。親民官直接治理老百姓,是認為比較高貴的。而監稅這種官,在當時被叫做“監當官”,監當官不治理老百姓,只是管賬,管倉庫,管收稅這些事情,在當時被認為是比較卑下的職位。一般的進士出身的考得還不錯的文官是非常不願意去做監當官的。文官去做監當官通常是這個人犯了錯誤處罰他,才派他去做監當官。包拯為了要孝敬父母,為了讓父母方便,就選擇了不去做知建昌縣,要來監和州稅,為的就是離家近一點。但是包拯的這個願望最後沒有實現,因為包拯的父母同樣不願意離開家,覺得和州太遠了,就要在家裡待著。最終包拯沒有辦法,最終就只好乾脆不去做官,回到老家去侍奉父母。

一生清廉的包拯的後人是怎麼樣的呢?帶你瞭解包拯的家風

包拯回到老家悉心照料父母,直到後來父母親相繼去世。他又為父母親相繼守孝,包拯為了表達自己對父母的孝思,乾脆就跪在父母的墳頭修了一個小茅屋,就住在裡面,叫做“廬墓”,在中國古代的孝道傳統中是非常有講究的。父母去世之後就不在條件比較好的原來的房子里居住了,而是到父母的墳地旁邊蓋一個草屋,住在那兒,天天守著父母。包拯每天晨昏定省去問候父母,就像父母還在的時候一樣。這就是一個孝子應盡的孝道。中國傳統的孝道是比較講究外在的表達的,比如用哭泣來表達哀思,比如穿孝服,以及廬墓而居。這是中國傳統孝道的一部分非常講究表達,還有另外一個方面講究一個表達的度,就是所有哀思的表達都有一個度,過了這個度就不再是孝道了。

包拯在廬墓之後,就應該離開這個墳墓了,但是他還是出於強烈的孝道戀墓不忍去。但是按照孝道的傳統,按照禮制的規定,他已經完成了一個孝子所能夠做的最高的標準,所以他必須離開。最終是在親戚朋友的勸說之下,包拯離開了墳墓出來做官,這個時候距離他中進士已經十年了。在當時的官場之中,當包拯過了這十年再回來的時候,他得到的實際上他人生中的第一個職位是知天長縣。還是一個知縣,本來是應該他十年前就做的職位,這個時候和他同年中進士的那些人做得優秀的都已經做到了知州了。在別人看來,這是包拯白白浪費的十年,但是在包拯看來,這是作為一個孝子應盡的義務,是發自內心的一種選擇。

出於巨大的愛與責任,包拯完成了對父母應盡的義務。在極盡孝道的同時,包拯也失去了仕途道路上寶貴的十年時間。很多人對包拯的做法不理解,認為這是愚孝。然而在公利和私益發生衝突時,卻很難有人像包拯一樣做出這樣堅定的選擇與犧牲。那麼,從一個孝子轉變為一個官員的包拯是如何處理這種身份轉換的呢?

一生清廉的包拯的後人是怎麼樣的呢?帶你瞭解包拯的家風

如果你認為包拯的孝道是一種愚孝,是一種盲目的孝道,是一種完全在禮法的約束之下的無奈的表達,那你就錯了。包拯的孝道一方面有禮法的規定,但是另外一方面又是發自內心的一個表達。包拯孝道的選擇在公與私之間他選擇了私,優先選擇做一個孝子,但是這並不代表包拯就公私不分,他做出這種選擇的時候是個朝廷,國家允許並且鼓勵的做法。

在恪守孝道之後,他又能夠把對國家的責任放在首位。包拯處理私人關係是處理的非常好的。他在老家廬州做地方官一把手的時候,有一個叔伯舅舅犯了法,包拯知道了之後就狠狠地處罰了這個舅舅。其他的親戚一看,包拯是真的敢動真格的,所有的包家親戚全都老實了。這就是宋朝的孝子包拯,一個真實的包拯,他的孝道是一個禮法和感情的完美結合。

包拯臨死的時候留下了一個家訓“後世子孫仕宦,有犯贓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歿之後,不得葬於大塋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孫。”這是包拯的遺訓,他一輩子清清白白做人,痛恨貪官,所以他希望他的子孫也能夠有這樣一個家風。包拯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包繶很年輕就過世了,實際上是沒有做官的。還有一個小兒子叫包綬,在包拯過世的時候只有五歲,所以這個小朋友並沒有受到包拯多少直接的教育。

關於包拯子孫後來的情況,這個答案是何時揭開的呢?是直到1973年,才被揭開的。1973年的時候,包拯的家族墓地被髮掘了出來。一共發現了十二座墓,出土了六方墓誌銘,包括包拯的墓誌銘,包拯夫人董氏的墓誌銘,還有包拯的大兒媳婦崔氏的墓誌銘,再有就是包拯的小兒子包綬的墓誌銘,還有包拯的孫子包永年的墓誌銘。這些墓誌銘大大豐富了我們對於包氏家族,特別是包拯後人的認識。

一生清廉的包拯的後人是怎麼樣的呢?帶你瞭解包拯的家風

首先我們來看包綬。包綬這個人後來確實是做了官,在包綬的墓誌銘上這樣寫到“清苦守節,廉白是務”,包綬沒有辜負他的父親包拯。包拯的孫子包永年的墓誌銘這樣寫到“蒞官臨事,廉清不擾”,這是一個相當高的讚揚了。經過了這三代人,包拯的忠孝家風仍然在,都保持了廉潔的作風,都仍然是一個好官,是一個無愧於包拯的好官。那麼在包拯過世之後,是誰教育了包綬?是誰延續了包家的這種忠孝家風呢?

在這裡,我們就不得不說到包家的兩代賢夫人,就是包拯的夫人董氏董夫人還有包拯的大兒媳婦崔夫人。如果沒有這兩個賢惠的夫人,就談不到包家的家風的延續。首先是包拯的夫人董氏,董夫人嫁給包拯的時候,包拯還沒有考中進士。在考中進士之後,沒有直接做官,實際上是在家裡賦閒了十年。你可以想象這對於董夫人來說其實也是一個考驗,而董夫人也是支持了他的選擇的。在中國傳統文化當中,甚至是到今天,可能在中國社會當中,一個男人去照顧孝敬他的父母,但是實際上主要的工作還是他的夫人在做。包拯回到家裡孝敬父母,其實很多工作都是董夫人在做。

包拯後來做到了樞密副使,董夫人也得到了相應的誥封。到宮裡面去謝恩的時候,一群命婦都穿的整整齊齊,漂漂亮亮的,滿頭珠翠。唯獨董夫人是穿著家常的素淨衣裳,在這一群命婦中間看起來就太過儉樸了。連曹皇后都看不下去了,就叫人趕忙拿禮服來給董夫人換上。但是這個董夫人她自己的生活如此儉樸,可是當包家的人在經濟上遇到困難的時候,需要拿錢出來的時候,董夫人卻是毫不吝惜的。包拯能夠做到這樣一位大清官,這位董夫人是功不可沒的,這就包家的第一位賢夫人董夫人。

"

忠與孝,在我國古代是檢驗一個人品行的重要標準,也是檢驗一個官員是否稱職的重要準則。“孝”字家風,在包拯的父輩就開始延續,直到包拯,更是把包拯更是把孝道發揮到了極致。然而“自古忠孝兩難全”,包拯也同樣遇到了這個兩難的課題,是“忠”還是“孝”?包拯最終的選擇是令人震驚的,也是令人敬佩的。作為一代清官,包拯的一生保持了忠孝本色,那麼他的兒女能夠繼承他的美德呢?他的子孫後人又有著怎麼樣的作為呢?在這個問題上就不得不提到包家的兩代賢夫人,這兩位賢德夫人為包拯的家族做出來巨大的貢獻,那麼這二位賢夫人究竟是怎麼樣的人?她們又為包拯的家族做出了哪些貢獻呢?那這篇文章我們就來講一講包拯的忠孝家風。

一生清廉的包拯的後人是怎麼樣的呢?帶你瞭解包拯的家風

包公是一個大孝子,他29歲就中進士。一般人中了進士之後就立刻去做官,因為中進士是得到一個做官的機會和許可證。但是包拯卻沒有立刻做官,相反的他卻回到家裡頭去侍奉父母,而且這一回就是十多年。包拯為什麼要做出這樣的選擇呢?就是因為孝道。包拯中進士之後得到的第一個職位是知建昌縣,建昌在今天的江西,而包拯的老家是在安徽合肥,當時叫做瀘州。從瀘州到江西路途遙遠,當時又沒有像現在這麼發達的交通條件。包拯就覺得帶著父母去上任,父母年紀太大,可以如果要回來探望父母,路途又太遙遠。於是在得到知建昌縣的這個任命之後,包拯就打報告給朝廷說自己父母的年紀都大了,因此要求不去江西上任,而要求一個離老家更近的地方來做官。

朝廷同意了包拯的請求,給了包拯另外一個職位,就是監和州稅。和州這個地方再今天安徽馬鞍山的和縣,和縣到合肥的這個路程就近了,包拯想要常常能夠看到父母的這個願望就得到了滿足。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從建昌知縣到監和州稅這連個職位的調換,對包拯來說是有一個巨大的犧牲的。我們看這兩個職位,建昌知縣是一個縣的縣長,知縣在宋朝叫做知州,知縣,都屬於親民官,就是直接治理老百姓的官。親民官在宋朝的官場秩序中是非常被看好的,從親民官開始向上一路爬上去,仕途會非常順利。這是一條相對而言比較順利的道路。監和州稅相當於和州的稅務局長,在當時監稅這種官和親民官的價值判斷是完全不一樣的。親民官直接治理老百姓,是認為比較高貴的。而監稅這種官,在當時被叫做“監當官”,監當官不治理老百姓,只是管賬,管倉庫,管收稅這些事情,在當時被認為是比較卑下的職位。一般的進士出身的考得還不錯的文官是非常不願意去做監當官的。文官去做監當官通常是這個人犯了錯誤處罰他,才派他去做監當官。包拯為了要孝敬父母,為了讓父母方便,就選擇了不去做知建昌縣,要來監和州稅,為的就是離家近一點。但是包拯的這個願望最後沒有實現,因為包拯的父母同樣不願意離開家,覺得和州太遠了,就要在家裡待著。最終包拯沒有辦法,最終就只好乾脆不去做官,回到老家去侍奉父母。

一生清廉的包拯的後人是怎麼樣的呢?帶你瞭解包拯的家風

包拯回到老家悉心照料父母,直到後來父母親相繼去世。他又為父母親相繼守孝,包拯為了表達自己對父母的孝思,乾脆就跪在父母的墳頭修了一個小茅屋,就住在裡面,叫做“廬墓”,在中國古代的孝道傳統中是非常有講究的。父母去世之後就不在條件比較好的原來的房子里居住了,而是到父母的墳地旁邊蓋一個草屋,住在那兒,天天守著父母。包拯每天晨昏定省去問候父母,就像父母還在的時候一樣。這就是一個孝子應盡的孝道。中國傳統的孝道是比較講究外在的表達的,比如用哭泣來表達哀思,比如穿孝服,以及廬墓而居。這是中國傳統孝道的一部分非常講究表達,還有另外一個方面講究一個表達的度,就是所有哀思的表達都有一個度,過了這個度就不再是孝道了。

包拯在廬墓之後,就應該離開這個墳墓了,但是他還是出於強烈的孝道戀墓不忍去。但是按照孝道的傳統,按照禮制的規定,他已經完成了一個孝子所能夠做的最高的標準,所以他必須離開。最終是在親戚朋友的勸說之下,包拯離開了墳墓出來做官,這個時候距離他中進士已經十年了。在當時的官場之中,當包拯過了這十年再回來的時候,他得到的實際上他人生中的第一個職位是知天長縣。還是一個知縣,本來是應該他十年前就做的職位,這個時候和他同年中進士的那些人做得優秀的都已經做到了知州了。在別人看來,這是包拯白白浪費的十年,但是在包拯看來,這是作為一個孝子應盡的義務,是發自內心的一種選擇。

出於巨大的愛與責任,包拯完成了對父母應盡的義務。在極盡孝道的同時,包拯也失去了仕途道路上寶貴的十年時間。很多人對包拯的做法不理解,認為這是愚孝。然而在公利和私益發生衝突時,卻很難有人像包拯一樣做出這樣堅定的選擇與犧牲。那麼,從一個孝子轉變為一個官員的包拯是如何處理這種身份轉換的呢?

一生清廉的包拯的後人是怎麼樣的呢?帶你瞭解包拯的家風

如果你認為包拯的孝道是一種愚孝,是一種盲目的孝道,是一種完全在禮法的約束之下的無奈的表達,那你就錯了。包拯的孝道一方面有禮法的規定,但是另外一方面又是發自內心的一個表達。包拯孝道的選擇在公與私之間他選擇了私,優先選擇做一個孝子,但是這並不代表包拯就公私不分,他做出這種選擇的時候是個朝廷,國家允許並且鼓勵的做法。

在恪守孝道之後,他又能夠把對國家的責任放在首位。包拯處理私人關係是處理的非常好的。他在老家廬州做地方官一把手的時候,有一個叔伯舅舅犯了法,包拯知道了之後就狠狠地處罰了這個舅舅。其他的親戚一看,包拯是真的敢動真格的,所有的包家親戚全都老實了。這就是宋朝的孝子包拯,一個真實的包拯,他的孝道是一個禮法和感情的完美結合。

包拯臨死的時候留下了一個家訓“後世子孫仕宦,有犯贓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歿之後,不得葬於大塋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孫。”這是包拯的遺訓,他一輩子清清白白做人,痛恨貪官,所以他希望他的子孫也能夠有這樣一個家風。包拯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包繶很年輕就過世了,實際上是沒有做官的。還有一個小兒子叫包綬,在包拯過世的時候只有五歲,所以這個小朋友並沒有受到包拯多少直接的教育。

關於包拯子孫後來的情況,這個答案是何時揭開的呢?是直到1973年,才被揭開的。1973年的時候,包拯的家族墓地被髮掘了出來。一共發現了十二座墓,出土了六方墓誌銘,包括包拯的墓誌銘,包拯夫人董氏的墓誌銘,還有包拯的大兒媳婦崔氏的墓誌銘,再有就是包拯的小兒子包綬的墓誌銘,還有包拯的孫子包永年的墓誌銘。這些墓誌銘大大豐富了我們對於包氏家族,特別是包拯後人的認識。

一生清廉的包拯的後人是怎麼樣的呢?帶你瞭解包拯的家風

首先我們來看包綬。包綬這個人後來確實是做了官,在包綬的墓誌銘上這樣寫到“清苦守節,廉白是務”,包綬沒有辜負他的父親包拯。包拯的孫子包永年的墓誌銘這樣寫到“蒞官臨事,廉清不擾”,這是一個相當高的讚揚了。經過了這三代人,包拯的忠孝家風仍然在,都保持了廉潔的作風,都仍然是一個好官,是一個無愧於包拯的好官。那麼在包拯過世之後,是誰教育了包綬?是誰延續了包家的這種忠孝家風呢?

在這裡,我們就不得不說到包家的兩代賢夫人,就是包拯的夫人董氏董夫人還有包拯的大兒媳婦崔夫人。如果沒有這兩個賢惠的夫人,就談不到包家的家風的延續。首先是包拯的夫人董氏,董夫人嫁給包拯的時候,包拯還沒有考中進士。在考中進士之後,沒有直接做官,實際上是在家裡賦閒了十年。你可以想象這對於董夫人來說其實也是一個考驗,而董夫人也是支持了他的選擇的。在中國傳統文化當中,甚至是到今天,可能在中國社會當中,一個男人去照顧孝敬他的父母,但是實際上主要的工作還是他的夫人在做。包拯回到家裡孝敬父母,其實很多工作都是董夫人在做。

包拯後來做到了樞密副使,董夫人也得到了相應的誥封。到宮裡面去謝恩的時候,一群命婦都穿的整整齊齊,漂漂亮亮的,滿頭珠翠。唯獨董夫人是穿著家常的素淨衣裳,在這一群命婦中間看起來就太過儉樸了。連曹皇后都看不下去了,就叫人趕忙拿禮服來給董夫人換上。但是這個董夫人她自己的生活如此儉樸,可是當包家的人在經濟上遇到困難的時候,需要拿錢出來的時候,董夫人卻是毫不吝惜的。包拯能夠做到這樣一位大清官,這位董夫人是功不可沒的,這就包家的第一位賢夫人董夫人。

一生清廉的包拯的後人是怎麼樣的呢?帶你瞭解包拯的家風

包家的第二位賢夫人就是包拯長子的夫人崔夫人。崔夫人十九歲嫁到包家,還生過一個兒子,但是很不幸,她嫁過來兩年之後,包拯的長子包繶就去世了,而她生的那個男孩五歲也沒了。孃家的人特別是崔夫人的呂氏就勸她一定要改嫁,但是這個崔夫人就堅持要留在包家。後來廬州的地方長官曾經給崔夫人一個表彰,稱她為“崔節婦”。貞節牌坊搞得遍地都是實際上是明清以後的事情,在宋代寡婦改嫁仍然是一個非常普遍的事情。崔夫人堅持留在包家,可能是有愛的因素,她愛他過世的丈夫,夭折的兒子,還有另外一方面更多的就是出於責任。包拯的這個小兒子包綬其實是有些特別的,不是董夫人生的,是包拯的一個婢妾生的。這個婢女很不得包拯的歡心,後來被包拯趕出了家門。包綬就是由崔氏從小帶大的,崔氏待包綬就如同自己的親生兒子一樣,不但養他,而且教育他,送他讀書。在包綬長大之後,崔氏還把包綬的生母找了回來,讓包綬盡了一個孝子的責任。在民間戲曲裡面,包拯視是有一個從小把他帶大的嫂孃的,實際上包拯沒有這回事,實際上是崔夫人撫養包綬的故事。朝廷給崔夫人的表彰詞裡有這樣的話“使我嘉友名臣之後有立於世,惟爾之功”。

通過董夫人,崔夫人,包拯的忠孝家風傳到了他兒子包綬那裡。包綬不僅僅自己做了一個清官,而且後來在長嫂的支持之下還把他的生母接過來盡了孝道。包綬還為崔夫人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他替崔夫人從包家的族孫裡邊選了一個輩分相當的孩子就是包永年來給崔夫人做兒子。為崔夫人立後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孝道的行為。

"

忠與孝,在我國古代是檢驗一個人品行的重要標準,也是檢驗一個官員是否稱職的重要準則。“孝”字家風,在包拯的父輩就開始延續,直到包拯,更是把包拯更是把孝道發揮到了極致。然而“自古忠孝兩難全”,包拯也同樣遇到了這個兩難的課題,是“忠”還是“孝”?包拯最終的選擇是令人震驚的,也是令人敬佩的。作為一代清官,包拯的一生保持了忠孝本色,那麼他的兒女能夠繼承他的美德呢?他的子孫後人又有著怎麼樣的作為呢?在這個問題上就不得不提到包家的兩代賢夫人,這兩位賢德夫人為包拯的家族做出來巨大的貢獻,那麼這二位賢夫人究竟是怎麼樣的人?她們又為包拯的家族做出了哪些貢獻呢?那這篇文章我們就來講一講包拯的忠孝家風。

一生清廉的包拯的後人是怎麼樣的呢?帶你瞭解包拯的家風

包公是一個大孝子,他29歲就中進士。一般人中了進士之後就立刻去做官,因為中進士是得到一個做官的機會和許可證。但是包拯卻沒有立刻做官,相反的他卻回到家裡頭去侍奉父母,而且這一回就是十多年。包拯為什麼要做出這樣的選擇呢?就是因為孝道。包拯中進士之後得到的第一個職位是知建昌縣,建昌在今天的江西,而包拯的老家是在安徽合肥,當時叫做瀘州。從瀘州到江西路途遙遠,當時又沒有像現在這麼發達的交通條件。包拯就覺得帶著父母去上任,父母年紀太大,可以如果要回來探望父母,路途又太遙遠。於是在得到知建昌縣的這個任命之後,包拯就打報告給朝廷說自己父母的年紀都大了,因此要求不去江西上任,而要求一個離老家更近的地方來做官。

朝廷同意了包拯的請求,給了包拯另外一個職位,就是監和州稅。和州這個地方再今天安徽馬鞍山的和縣,和縣到合肥的這個路程就近了,包拯想要常常能夠看到父母的這個願望就得到了滿足。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從建昌知縣到監和州稅這連個職位的調換,對包拯來說是有一個巨大的犧牲的。我們看這兩個職位,建昌知縣是一個縣的縣長,知縣在宋朝叫做知州,知縣,都屬於親民官,就是直接治理老百姓的官。親民官在宋朝的官場秩序中是非常被看好的,從親民官開始向上一路爬上去,仕途會非常順利。這是一條相對而言比較順利的道路。監和州稅相當於和州的稅務局長,在當時監稅這種官和親民官的價值判斷是完全不一樣的。親民官直接治理老百姓,是認為比較高貴的。而監稅這種官,在當時被叫做“監當官”,監當官不治理老百姓,只是管賬,管倉庫,管收稅這些事情,在當時被認為是比較卑下的職位。一般的進士出身的考得還不錯的文官是非常不願意去做監當官的。文官去做監當官通常是這個人犯了錯誤處罰他,才派他去做監當官。包拯為了要孝敬父母,為了讓父母方便,就選擇了不去做知建昌縣,要來監和州稅,為的就是離家近一點。但是包拯的這個願望最後沒有實現,因為包拯的父母同樣不願意離開家,覺得和州太遠了,就要在家裡待著。最終包拯沒有辦法,最終就只好乾脆不去做官,回到老家去侍奉父母。

一生清廉的包拯的後人是怎麼樣的呢?帶你瞭解包拯的家風

包拯回到老家悉心照料父母,直到後來父母親相繼去世。他又為父母親相繼守孝,包拯為了表達自己對父母的孝思,乾脆就跪在父母的墳頭修了一個小茅屋,就住在裡面,叫做“廬墓”,在中國古代的孝道傳統中是非常有講究的。父母去世之後就不在條件比較好的原來的房子里居住了,而是到父母的墳地旁邊蓋一個草屋,住在那兒,天天守著父母。包拯每天晨昏定省去問候父母,就像父母還在的時候一樣。這就是一個孝子應盡的孝道。中國傳統的孝道是比較講究外在的表達的,比如用哭泣來表達哀思,比如穿孝服,以及廬墓而居。這是中國傳統孝道的一部分非常講究表達,還有另外一個方面講究一個表達的度,就是所有哀思的表達都有一個度,過了這個度就不再是孝道了。

包拯在廬墓之後,就應該離開這個墳墓了,但是他還是出於強烈的孝道戀墓不忍去。但是按照孝道的傳統,按照禮制的規定,他已經完成了一個孝子所能夠做的最高的標準,所以他必須離開。最終是在親戚朋友的勸說之下,包拯離開了墳墓出來做官,這個時候距離他中進士已經十年了。在當時的官場之中,當包拯過了這十年再回來的時候,他得到的實際上他人生中的第一個職位是知天長縣。還是一個知縣,本來是應該他十年前就做的職位,這個時候和他同年中進士的那些人做得優秀的都已經做到了知州了。在別人看來,這是包拯白白浪費的十年,但是在包拯看來,這是作為一個孝子應盡的義務,是發自內心的一種選擇。

出於巨大的愛與責任,包拯完成了對父母應盡的義務。在極盡孝道的同時,包拯也失去了仕途道路上寶貴的十年時間。很多人對包拯的做法不理解,認為這是愚孝。然而在公利和私益發生衝突時,卻很難有人像包拯一樣做出這樣堅定的選擇與犧牲。那麼,從一個孝子轉變為一個官員的包拯是如何處理這種身份轉換的呢?

一生清廉的包拯的後人是怎麼樣的呢?帶你瞭解包拯的家風

如果你認為包拯的孝道是一種愚孝,是一種盲目的孝道,是一種完全在禮法的約束之下的無奈的表達,那你就錯了。包拯的孝道一方面有禮法的規定,但是另外一方面又是發自內心的一個表達。包拯孝道的選擇在公與私之間他選擇了私,優先選擇做一個孝子,但是這並不代表包拯就公私不分,他做出這種選擇的時候是個朝廷,國家允許並且鼓勵的做法。

在恪守孝道之後,他又能夠把對國家的責任放在首位。包拯處理私人關係是處理的非常好的。他在老家廬州做地方官一把手的時候,有一個叔伯舅舅犯了法,包拯知道了之後就狠狠地處罰了這個舅舅。其他的親戚一看,包拯是真的敢動真格的,所有的包家親戚全都老實了。這就是宋朝的孝子包拯,一個真實的包拯,他的孝道是一個禮法和感情的完美結合。

包拯臨死的時候留下了一個家訓“後世子孫仕宦,有犯贓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歿之後,不得葬於大塋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孫。”這是包拯的遺訓,他一輩子清清白白做人,痛恨貪官,所以他希望他的子孫也能夠有這樣一個家風。包拯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包繶很年輕就過世了,實際上是沒有做官的。還有一個小兒子叫包綬,在包拯過世的時候只有五歲,所以這個小朋友並沒有受到包拯多少直接的教育。

關於包拯子孫後來的情況,這個答案是何時揭開的呢?是直到1973年,才被揭開的。1973年的時候,包拯的家族墓地被髮掘了出來。一共發現了十二座墓,出土了六方墓誌銘,包括包拯的墓誌銘,包拯夫人董氏的墓誌銘,還有包拯的大兒媳婦崔氏的墓誌銘,再有就是包拯的小兒子包綬的墓誌銘,還有包拯的孫子包永年的墓誌銘。這些墓誌銘大大豐富了我們對於包氏家族,特別是包拯後人的認識。

一生清廉的包拯的後人是怎麼樣的呢?帶你瞭解包拯的家風

首先我們來看包綬。包綬這個人後來確實是做了官,在包綬的墓誌銘上這樣寫到“清苦守節,廉白是務”,包綬沒有辜負他的父親包拯。包拯的孫子包永年的墓誌銘這樣寫到“蒞官臨事,廉清不擾”,這是一個相當高的讚揚了。經過了這三代人,包拯的忠孝家風仍然在,都保持了廉潔的作風,都仍然是一個好官,是一個無愧於包拯的好官。那麼在包拯過世之後,是誰教育了包綬?是誰延續了包家的這種忠孝家風呢?

在這裡,我們就不得不說到包家的兩代賢夫人,就是包拯的夫人董氏董夫人還有包拯的大兒媳婦崔夫人。如果沒有這兩個賢惠的夫人,就談不到包家的家風的延續。首先是包拯的夫人董氏,董夫人嫁給包拯的時候,包拯還沒有考中進士。在考中進士之後,沒有直接做官,實際上是在家裡賦閒了十年。你可以想象這對於董夫人來說其實也是一個考驗,而董夫人也是支持了他的選擇的。在中國傳統文化當中,甚至是到今天,可能在中國社會當中,一個男人去照顧孝敬他的父母,但是實際上主要的工作還是他的夫人在做。包拯回到家裡孝敬父母,其實很多工作都是董夫人在做。

包拯後來做到了樞密副使,董夫人也得到了相應的誥封。到宮裡面去謝恩的時候,一群命婦都穿的整整齊齊,漂漂亮亮的,滿頭珠翠。唯獨董夫人是穿著家常的素淨衣裳,在這一群命婦中間看起來就太過儉樸了。連曹皇后都看不下去了,就叫人趕忙拿禮服來給董夫人換上。但是這個董夫人她自己的生活如此儉樸,可是當包家的人在經濟上遇到困難的時候,需要拿錢出來的時候,董夫人卻是毫不吝惜的。包拯能夠做到這樣一位大清官,這位董夫人是功不可沒的,這就包家的第一位賢夫人董夫人。

一生清廉的包拯的後人是怎麼樣的呢?帶你瞭解包拯的家風

包家的第二位賢夫人就是包拯長子的夫人崔夫人。崔夫人十九歲嫁到包家,還生過一個兒子,但是很不幸,她嫁過來兩年之後,包拯的長子包繶就去世了,而她生的那個男孩五歲也沒了。孃家的人特別是崔夫人的呂氏就勸她一定要改嫁,但是這個崔夫人就堅持要留在包家。後來廬州的地方長官曾經給崔夫人一個表彰,稱她為“崔節婦”。貞節牌坊搞得遍地都是實際上是明清以後的事情,在宋代寡婦改嫁仍然是一個非常普遍的事情。崔夫人堅持留在包家,可能是有愛的因素,她愛他過世的丈夫,夭折的兒子,還有另外一方面更多的就是出於責任。包拯的這個小兒子包綬其實是有些特別的,不是董夫人生的,是包拯的一個婢妾生的。這個婢女很不得包拯的歡心,後來被包拯趕出了家門。包綬就是由崔氏從小帶大的,崔氏待包綬就如同自己的親生兒子一樣,不但養他,而且教育他,送他讀書。在包綬長大之後,崔氏還把包綬的生母找了回來,讓包綬盡了一個孝子的責任。在民間戲曲裡面,包拯視是有一個從小把他帶大的嫂孃的,實際上包拯沒有這回事,實際上是崔夫人撫養包綬的故事。朝廷給崔夫人的表彰詞裡有這樣的話“使我嘉友名臣之後有立於世,惟爾之功”。

通過董夫人,崔夫人,包拯的忠孝家風傳到了他兒子包綬那裡。包綬不僅僅自己做了一個清官,而且後來在長嫂的支持之下還把他的生母接過來盡了孝道。包綬還為崔夫人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他替崔夫人從包家的族孫裡邊選了一個輩分相當的孩子就是包永年來給崔夫人做兒子。為崔夫人立後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孝道的行為。

一生清廉的包拯的後人是怎麼樣的呢?帶你瞭解包拯的家風

包拯在遺訓中提到的“後世子孫仕宦,有犯贓濫者,不得放歸本家。”,這個遺訓是得到了很好的繼承的。而不管是包拯的廉潔自律,還是包綬後來的成人自立,實際上都離不開包氏兩代賢夫人的努力。傳統中國是家國同構的,忠臣出孝子之家,所以朝廷會照顧一個孝子之思。所以大宋朝廷會允許孝子包拯回家先去照顧父母,然後在回來做官。在包拯的忠孝家風之中,值得我們今天的人深思學習的是他對於公和私的同時關照,然後又可以清楚地分析。

關於包拯的忠孝家風,就先講到這裡。歡迎大家交流討論。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