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60大壽時,感嘆:可惜老夫膝下無子,兒媳:您還有一個兒子'

包拯 不完美媽媽 大理 幼教幫 2019-08-20
"

嘉佑三年即公元1058年,諫議大夫、權任御史中丞的包公迎來了六十歲的大壽。即使是沒有大操大辦,還是有很多親朋摯友而來,為這位享有盛譽的包青天祝壽。此時天下太平,百姓富足,再看到賓客臨門,一向不愛熱鬧的包拯也不由開懷而笑。但笑著笑著,包拯就沉默了。賓客看包拯突然沉默,一時間也不敢大笑了,便詢問包拯身邊的人到底怎麼回事?伺候了包拯多年的下人悄悄的說:“老爺大概是想起了少爺。”

小小稚童,年方五歲,已任官職太常寺太祝。八歲時,運氣好遇上朝廷三年一次的祭祀盛典,百官升級,小稚童也跟著升級成大理評事,隨後又升為承事郎,論品級應當屬當朝八品官員。聽起來是不是很不可思議,一個八歲的小孩子已經是八品官員了,這讓其他辛辛苦苦考了十幾年功名的考生做何感想?不過,這稚童的身份可不一般,他是包拯的第二個兒子包綬,他不僅身份不一般,身世和經歷也不一般。

"

嘉佑三年即公元1058年,諫議大夫、權任御史中丞的包公迎來了六十歲的大壽。即使是沒有大操大辦,還是有很多親朋摯友而來,為這位享有盛譽的包青天祝壽。此時天下太平,百姓富足,再看到賓客臨門,一向不愛熱鬧的包拯也不由開懷而笑。但笑著笑著,包拯就沉默了。賓客看包拯突然沉默,一時間也不敢大笑了,便詢問包拯身邊的人到底怎麼回事?伺候了包拯多年的下人悄悄的說:“老爺大概是想起了少爺。”

小小稚童,年方五歲,已任官職太常寺太祝。八歲時,運氣好遇上朝廷三年一次的祭祀盛典,百官升級,小稚童也跟著升級成大理評事,隨後又升為承事郎,論品級應當屬當朝八品官員。聽起來是不是很不可思議,一個八歲的小孩子已經是八品官員了,這讓其他辛辛苦苦考了十幾年功名的考生做何感想?不過,這稚童的身份可不一般,他是包拯的第二個兒子包綬,他不僅身份不一般,身世和經歷也不一般。

包公60大壽時,感嘆:可惜老夫膝下無子,兒媳:您還有一個兒子

包綬一出生就沒有見過自己的父親,他是由一位名叫崔氏的婦人撫養的。這崔氏也並非他的生母,是他的嫂嫂,也就是他哥哥的妻子,包拯的兒媳。既然崔氏並非他生母,那包綬的生母在哪裡呢?

原來,包綬的生母是包拯的妾室孫氏,孫氏當年因為替別人說情觸及包拯的底線,包拯一怒之下將其趕回孃家。可惜偏偏此時孫氏已經有了身孕,包拯並不知情,孫氏也沒有聲張。倒是崔氏,心疼孫氏,前來慰問,接著便知曉了這個好消息。

後來,崔氏對孫氏多加照顧,等到孫氏臨盆後,將孩子接過來悉心照顧。崔氏的丈夫也就是包拯的大兒子英年早逝,自己的兒子五歲時也不幸去世,如今見包家有後,更是百般照料,生怕有個閃失。

"

嘉佑三年即公元1058年,諫議大夫、權任御史中丞的包公迎來了六十歲的大壽。即使是沒有大操大辦,還是有很多親朋摯友而來,為這位享有盛譽的包青天祝壽。此時天下太平,百姓富足,再看到賓客臨門,一向不愛熱鬧的包拯也不由開懷而笑。但笑著笑著,包拯就沉默了。賓客看包拯突然沉默,一時間也不敢大笑了,便詢問包拯身邊的人到底怎麼回事?伺候了包拯多年的下人悄悄的說:“老爺大概是想起了少爺。”

小小稚童,年方五歲,已任官職太常寺太祝。八歲時,運氣好遇上朝廷三年一次的祭祀盛典,百官升級,小稚童也跟著升級成大理評事,隨後又升為承事郎,論品級應當屬當朝八品官員。聽起來是不是很不可思議,一個八歲的小孩子已經是八品官員了,這讓其他辛辛苦苦考了十幾年功名的考生做何感想?不過,這稚童的身份可不一般,他是包拯的第二個兒子包綬,他不僅身份不一般,身世和經歷也不一般。

包公60大壽時,感嘆:可惜老夫膝下無子,兒媳:您還有一個兒子

包綬一出生就沒有見過自己的父親,他是由一位名叫崔氏的婦人撫養的。這崔氏也並非他的生母,是他的嫂嫂,也就是他哥哥的妻子,包拯的兒媳。既然崔氏並非他生母,那包綬的生母在哪裡呢?

原來,包綬的生母是包拯的妾室孫氏,孫氏當年因為替別人說情觸及包拯的底線,包拯一怒之下將其趕回孃家。可惜偏偏此時孫氏已經有了身孕,包拯並不知情,孫氏也沒有聲張。倒是崔氏,心疼孫氏,前來慰問,接著便知曉了這個好消息。

後來,崔氏對孫氏多加照顧,等到孫氏臨盆後,將孩子接過來悉心照顧。崔氏的丈夫也就是包拯的大兒子英年早逝,自己的兒子五歲時也不幸去世,如今見包家有後,更是百般照料,生怕有個閃失。

包公60大壽時,感嘆:可惜老夫膝下無子,兒媳:您還有一個兒子

崔氏一直在等一個機會,準備讓包拯和包綬父子相認,這一等,便等了一年。終於,等到了包拯的六十大壽,崔氏將孩子悉心打扮,準備給自己的公公一個驚喜。

壽宴上的包拯和自己的親朋好友們縱談古今,好不熱鬧。不知話題談到了哪裡,包拯突然當著所有人的面感慨自己已經年過半百,膝下卻無子承歡。想起了自己早逝的兒子和孫子,不禁淚滿盈眶,場面一度很悲傷。賓客們也為包拯們感到難過,包拯一生清廉為官,後繼卻無人,實乃憾事。

崔氏見包拯提起這悲傷事,想起自己的丈夫和兒子,也沒能夠忍住眼淚。不過,她想到包家並沒有絕後,此事還是非常欣慰的。於是,她跪下對包拯說:其實您還有一個兒子!

"

嘉佑三年即公元1058年,諫議大夫、權任御史中丞的包公迎來了六十歲的大壽。即使是沒有大操大辦,還是有很多親朋摯友而來,為這位享有盛譽的包青天祝壽。此時天下太平,百姓富足,再看到賓客臨門,一向不愛熱鬧的包拯也不由開懷而笑。但笑著笑著,包拯就沉默了。賓客看包拯突然沉默,一時間也不敢大笑了,便詢問包拯身邊的人到底怎麼回事?伺候了包拯多年的下人悄悄的說:“老爺大概是想起了少爺。”

小小稚童,年方五歲,已任官職太常寺太祝。八歲時,運氣好遇上朝廷三年一次的祭祀盛典,百官升級,小稚童也跟著升級成大理評事,隨後又升為承事郎,論品級應當屬當朝八品官員。聽起來是不是很不可思議,一個八歲的小孩子已經是八品官員了,這讓其他辛辛苦苦考了十幾年功名的考生做何感想?不過,這稚童的身份可不一般,他是包拯的第二個兒子包綬,他不僅身份不一般,身世和經歷也不一般。

包公60大壽時,感嘆:可惜老夫膝下無子,兒媳:您還有一個兒子

包綬一出生就沒有見過自己的父親,他是由一位名叫崔氏的婦人撫養的。這崔氏也並非他的生母,是他的嫂嫂,也就是他哥哥的妻子,包拯的兒媳。既然崔氏並非他生母,那包綬的生母在哪裡呢?

原來,包綬的生母是包拯的妾室孫氏,孫氏當年因為替別人說情觸及包拯的底線,包拯一怒之下將其趕回孃家。可惜偏偏此時孫氏已經有了身孕,包拯並不知情,孫氏也沒有聲張。倒是崔氏,心疼孫氏,前來慰問,接著便知曉了這個好消息。

後來,崔氏對孫氏多加照顧,等到孫氏臨盆後,將孩子接過來悉心照顧。崔氏的丈夫也就是包拯的大兒子英年早逝,自己的兒子五歲時也不幸去世,如今見包家有後,更是百般照料,生怕有個閃失。

包公60大壽時,感嘆:可惜老夫膝下無子,兒媳:您還有一個兒子

崔氏一直在等一個機會,準備讓包拯和包綬父子相認,這一等,便等了一年。終於,等到了包拯的六十大壽,崔氏將孩子悉心打扮,準備給自己的公公一個驚喜。

壽宴上的包拯和自己的親朋好友們縱談古今,好不熱鬧。不知話題談到了哪裡,包拯突然當著所有人的面感慨自己已經年過半百,膝下卻無子承歡。想起了自己早逝的兒子和孫子,不禁淚滿盈眶,場面一度很悲傷。賓客們也為包拯們感到難過,包拯一生清廉為官,後繼卻無人,實乃憾事。

崔氏見包拯提起這悲傷事,想起自己的丈夫和兒子,也沒能夠忍住眼淚。不過,她想到包家並沒有絕後,此事還是非常欣慰的。於是,她跪下對包拯說:其實您還有一個兒子!

包公60大壽時,感嘆:可惜老夫膝下無子,兒媳:您還有一個兒子

眾人無不詫異,包拯更是震驚萬分,自己何時又有一個兒子了?崔氏連忙將孩子帶出來,一一對包拯說明自己是如何得知孫氏有孕的,又是如何照料孫氏的,孩子這一年又是怎麼過來的。自己將孩子今天才帶出來就是為了給包拯一個驚喜,讓大家都知道,包家沒有絕後。

包拯得知了兒媳的用心良苦,內心感動不已,連忙接過孩子,看著襁褓中的嬰兒,包拯淚流滿面,當即為孩子取名為綖,即包綖。

"

嘉佑三年即公元1058年,諫議大夫、權任御史中丞的包公迎來了六十歲的大壽。即使是沒有大操大辦,還是有很多親朋摯友而來,為這位享有盛譽的包青天祝壽。此時天下太平,百姓富足,再看到賓客臨門,一向不愛熱鬧的包拯也不由開懷而笑。但笑著笑著,包拯就沉默了。賓客看包拯突然沉默,一時間也不敢大笑了,便詢問包拯身邊的人到底怎麼回事?伺候了包拯多年的下人悄悄的說:“老爺大概是想起了少爺。”

小小稚童,年方五歲,已任官職太常寺太祝。八歲時,運氣好遇上朝廷三年一次的祭祀盛典,百官升級,小稚童也跟著升級成大理評事,隨後又升為承事郎,論品級應當屬當朝八品官員。聽起來是不是很不可思議,一個八歲的小孩子已經是八品官員了,這讓其他辛辛苦苦考了十幾年功名的考生做何感想?不過,這稚童的身份可不一般,他是包拯的第二個兒子包綬,他不僅身份不一般,身世和經歷也不一般。

包公60大壽時,感嘆:可惜老夫膝下無子,兒媳:您還有一個兒子

包綬一出生就沒有見過自己的父親,他是由一位名叫崔氏的婦人撫養的。這崔氏也並非他的生母,是他的嫂嫂,也就是他哥哥的妻子,包拯的兒媳。既然崔氏並非他生母,那包綬的生母在哪裡呢?

原來,包綬的生母是包拯的妾室孫氏,孫氏當年因為替別人說情觸及包拯的底線,包拯一怒之下將其趕回孃家。可惜偏偏此時孫氏已經有了身孕,包拯並不知情,孫氏也沒有聲張。倒是崔氏,心疼孫氏,前來慰問,接著便知曉了這個好消息。

後來,崔氏對孫氏多加照顧,等到孫氏臨盆後,將孩子接過來悉心照顧。崔氏的丈夫也就是包拯的大兒子英年早逝,自己的兒子五歲時也不幸去世,如今見包家有後,更是百般照料,生怕有個閃失。

包公60大壽時,感嘆:可惜老夫膝下無子,兒媳:您還有一個兒子

崔氏一直在等一個機會,準備讓包拯和包綬父子相認,這一等,便等了一年。終於,等到了包拯的六十大壽,崔氏將孩子悉心打扮,準備給自己的公公一個驚喜。

壽宴上的包拯和自己的親朋好友們縱談古今,好不熱鬧。不知話題談到了哪裡,包拯突然當著所有人的面感慨自己已經年過半百,膝下卻無子承歡。想起了自己早逝的兒子和孫子,不禁淚滿盈眶,場面一度很悲傷。賓客們也為包拯們感到難過,包拯一生清廉為官,後繼卻無人,實乃憾事。

崔氏見包拯提起這悲傷事,想起自己的丈夫和兒子,也沒能夠忍住眼淚。不過,她想到包家並沒有絕後,此事還是非常欣慰的。於是,她跪下對包拯說:其實您還有一個兒子!

包公60大壽時,感嘆:可惜老夫膝下無子,兒媳:您還有一個兒子

眾人無不詫異,包拯更是震驚萬分,自己何時又有一個兒子了?崔氏連忙將孩子帶出來,一一對包拯說明自己是如何得知孫氏有孕的,又是如何照料孫氏的,孩子這一年又是怎麼過來的。自己將孩子今天才帶出來就是為了給包拯一個驚喜,讓大家都知道,包家沒有絕後。

包拯得知了兒媳的用心良苦,內心感動不已,連忙接過孩子,看著襁褓中的嬰兒,包拯淚流滿面,當即為孩子取名為綖,即包綖。

包公60大壽時,感嘆:可惜老夫膝下無子,兒媳:您還有一個兒子

包綖五歲時,父親包拯就去世了,不過他在死前能夠和自己的兒子享受四年的父子時光,心裡應當也無遺憾。皇帝和文武百官來憑弔這位大宋清明正潔的官員時,見包拯的兒子還如此小,心疼萬分,於是欽封其官職,這就出現了開頭所說的一幕。

崔氏後來又將包綖改名為包綬,包綬也承襲了父親的優秀品質和為民為國的心,做了許多有利於國家和百姓的事情,並且和自己的父親一樣,為官清貧,不取百姓一分一毫。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