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能險將面臨集中給付 多家險企進入退保高峰

保險 投資 人壽保險 高峰 華夏時報 2017-04-29
萬能險將面臨集中給付 多家險企進入退保高峰

華夏時報(公眾號:chinatimes)記者 吳敏 北京報道

今年以來,應對流動性風險成為金融業重頭戲。對於保險公司急劇上升的流動性風險,保監會副主席陳文輝日前表示:“保險業正處於退保和滿期給付高峰期,將持續面臨較大的現金流出壓力,少數經營激進的公司存在較大的流動性風險隱患,而個別公司治理失效、管控無力,極易成為風險爆發點。”

多險企處退保高峰期

穆迪助理副總裁袁永基曾表示,2015年及2016年萬能險銷售較快,通常這些保單的期限在3年至5年,預計在2018年及2019年會出現退保高峰。

據統計,截至目前,包括安邦人壽、匯豐人壽、交銀康聯人壽在內的18家非上市壽險披露了2016年年報,其中多家險企的退保金出現快速增長。其中,根據利安人壽披露的年報來看,2016年底其資產總計達278.93億元,同比增加62%。虧損規模持續擴大,2016年虧損3.46億元,而2015年虧損為1.43億元。2016年的退保金同比增加了54%,高達52.26億元,佔到保險業務收入的近一半。2016年,其手續費和佣金支出為5.59億元,同比增加75%。

此外,4月27日工銀安盛人壽披露2016年年報,其退保金同比增加了27.8%,為35.79億元;手續費和佣金支出為22.33億元,相較2015年的14億元增加了59.4%。

同日發佈年報的國華人壽,2016年的保險業務收入約265.88億元,同比上漲了12.34%。隨著保費收入持續增長,資產總額增長較快,總資產突破了1000億元。不過,其2016年的退保金也高達50.36億元,今年一季度的退保金更是高達78.08億元,超過了去年全年水平。

同樣處在退保高峰期的還有上海人壽,其2016年年報顯示,去年保險業務收入108.6億元,同比增長145%。投資收益23.8億元,同比增長934%;但其退保金為32.4億元,而2015年這一數據僅為342萬元,退保金快速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人壽的主打產品以萬能險居多。其在年報列出的26款產品中,約有10款為萬能險產品。而保費收入前十的產品中,有7款為萬能險。此外,上海人壽目前保費收入排名前12款的產品均來自銀保渠道。

此外,中郵人壽2016年退保金高達196億元,加之71億元的滿期給付,累計支出267億元,佔保費收入的90%。而其保費收入同樣來源於銀保渠道,其支付中國郵儲銀行的手續費超10億元。

中短期存續產品面臨集中給付

日前發佈的《中國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白皮書2017》顯示,去年四季度,有七成公司償付能力充足率較去年三季度出現下滑,而這正出現在監管層整頓萬能險之後。據瞭解,在本次險企的滿期給付、退保金額中,銀郵渠道的佔比或達七成。在這些退保險種中,或有近半屬於高現金價值產品。

事實上,多家人壽保險公司均表示,綜合流動比率的下降,原因是萬能險業務存在集中給付。復星保德信人壽表示,其四季度淨現金流出數為2301萬元,是由於公司萬能險到期後退保的因素,使得公司經營活動淨現金流出為30.45億元。

瑞泰人壽在其償付能力報告中表示,在2017年一季度現金流預測中,公司整體淨現金流出現較大資金缺口,主要是由於萬能險和投連險有效業務保單退保現金流出高於新單業務現金流入。

中華人壽也表示,目前公司業務主要為萬能險、傳統年金險和長期健康險,主要風險因素為退保率和損失發生率。公司將適時調整資產配置,增加流動資產,滿足資金需求。

君康人壽早在去年三季度償付能力報告中就表示,“公司整體未來2-4個季度及報告日後第二年淨現金流是小於0的,主要是因為公司未來新單保費比去年同期降低80%且退保為基礎的2倍,且之前出售的高現價產品有效保單逐漸進入高退保期。”

業內人士認為,此次退保迎來高峰,與險企的產品有著莫大的關係,一些險企在銀保渠道等銷售環節中向投保人表示,相關產品可以在兩三年後退保,且不收取任何手續費。而這對於一些過度依賴銀保渠道、高現金價值業務的險企而言,一旦新單保費收入明顯減速,很有可能面臨現金流風險。

為了應對萬能險等中短期存續產品的退保、集中給付對公司現金流帶來的衝擊,各險企通過調整保費結構、提高承保質量、贖回資產、增加註冊資本金等方式來對衝流動性風險。

據瞭解,通過增資擴股應對償付能力不足危機的險企包括中法人壽和復星保德信人壽。其中中法人壽去年末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和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均為-140.31%,並且呈斷崖式下跌。4月14日其發佈公告稱,擬增資13億元,將註冊資本金提高至15億元,仍未有獲批消息。而復星保德信於4月24日獲得保監會批准關於增加註冊資本的申請,註冊資本由13億元變更為26.621億元。

此外,瑞泰人壽在其償付能力報告中表示,公司歷史業務結構以投資連結和萬能投資型產品為主,呈現新單保費現金流佔公司整體現金流比重大、續期保費現金流規模比重小的特點。目前公司正處於業務結構調整期,業務發展呈現出兩個主要特點:一是在有效控制萬能產品銷售的同時增加傳統保障型產品的銷售,但傳統險產品保單現金流相對較小,再加上未來萬能產品較高的退保率預期,預計未來將出現較大現金流缺口。二是順應行業發展趨勢,積極拓展網絡銷售,依靠意外險和理財產品的銷售迅速擴大保費規模,積累客戶資源,增強公司在市場中的知名度。同時,瑞泰人壽還將通過資產贖回或回購的方式解決資金缺口。

中華人壽在其償付能力報告中提道,為了合理控制風險,公司將在日常經營中注意業務承保質量和服務質量,儘量減少退保的發生。

君康人壽則提道,由於公司賬面負債久期較短,公司短期內存在資產負債錯配的問題。為應對短期內流動性不足問題,公司將通過積極調整投資和業務結構,匹配投資資產與保險負債的到期日,防範因資產負債不匹配而引發的流動性風險。

對此,保監會在4月23日下發的《中國保監會關於進一步加強保險業風險防控工作的通知》中明確表示,保險公司要加強對流動性風險的監測,充分考慮產品停售、業務規模下降、退保和滿期給付等因素對公司流動性的影響。特別是對於業務下降、退保和滿期給付等帶來的流動性壓力,做好資金備付。保險公司要按照償二代要求定期開展現金流壓力測試,做好現金流預測,提早制訂應對預案。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大多數保險公司都在積極轉型,控制萬能產品銷售的同時增加傳統保障型產品的銷售。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