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廈漳邊界有個低調的“閩南古宮”,藏稀世珍寶,見過的人都很驚豔

在閩南,說起白礁慈濟祖宮,最有民間口碑,雖然不是旅遊景區,卻吸引了眾多香客及遊客前往。它面積不大,來頭可不小,被列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保生大帝信俗"也列為第二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1年被國家國臺辦列為"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

廈漳邊界有個低調的“閩南古宮”,藏稀世珍寶,見過的人都很驚豔

在閩南,說起白礁慈濟祖宮,最有民間口碑,雖然不是旅遊景區,卻吸引了眾多香客及遊客前往。它面積不大,來頭可不小,被列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保生大帝信俗"也列為第二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1年被國家國臺辦列為"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廈漳邊界有個低調的“閩南古宮”,藏稀世珍寶,見過的人都很驚豔

白礁慈濟祖宮的歷史頗為悠久,它始建於宋仁宗景佑四年,算下來有800多年曆史了,這裡最初是白礁村民為紀念吳夲生前慈悲濟世,自發籌款修建的,原名叫"龍湫庵",宋高宗即位後,因曾受恩於吳夲,為感恩圖報,專門撥款並派監工敕建,把龍湫庵改建為一座宮殿式的廟宇,並賜名為"慈濟廟"。宋孝宗即位後又追封號為"慈濟靈宮"。

"

廈漳邊界有個低調的“閩南古宮”,藏稀世珍寶,見過的人都很驚豔

在閩南,說起白礁慈濟祖宮,最有民間口碑,雖然不是旅遊景區,卻吸引了眾多香客及遊客前往。它面積不大,來頭可不小,被列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保生大帝信俗"也列為第二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1年被國家國臺辦列為"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廈漳邊界有個低調的“閩南古宮”,藏稀世珍寶,見過的人都很驚豔

白礁慈濟祖宮的歷史頗為悠久,它始建於宋仁宗景佑四年,算下來有800多年曆史了,這裡最初是白礁村民為紀念吳夲生前慈悲濟世,自發籌款修建的,原名叫"龍湫庵",宋高宗即位後,因曾受恩於吳夲,為感恩圖報,專門撥款並派監工敕建,把龍湫庵改建為一座宮殿式的廟宇,並賜名為"慈濟廟"。宋孝宗即位後又追封號為"慈濟靈宮"。

廈漳邊界有個低調的“閩南古宮”,藏稀世珍寶,見過的人都很驚豔

根據資料顯示:明成祖永樂十七年(1419年)文皇后患痼疾,朝內太醫久治無效,皇帝下詔懸賞求醫,黃榜懸掛旬餘,無人應詔,而文皇后病情日益增重。保生大帝化成遊方道士揭榜施醫,藥到病除,十分神效。文皇后為感救命大恩,命京都能工巧匠琢造一隻高舉"亞"印章的石獅,專程運送到白礁慈濟祖宮,歷代相傳永作紀念。後來人們就把文皇后所賜的石獅,稱為"國母獅"。

"

廈漳邊界有個低調的“閩南古宮”,藏稀世珍寶,見過的人都很驚豔

在閩南,說起白礁慈濟祖宮,最有民間口碑,雖然不是旅遊景區,卻吸引了眾多香客及遊客前往。它面積不大,來頭可不小,被列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保生大帝信俗"也列為第二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1年被國家國臺辦列為"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廈漳邊界有個低調的“閩南古宮”,藏稀世珍寶,見過的人都很驚豔

白礁慈濟祖宮的歷史頗為悠久,它始建於宋仁宗景佑四年,算下來有800多年曆史了,這裡最初是白礁村民為紀念吳夲生前慈悲濟世,自發籌款修建的,原名叫"龍湫庵",宋高宗即位後,因曾受恩於吳夲,為感恩圖報,專門撥款並派監工敕建,把龍湫庵改建為一座宮殿式的廟宇,並賜名為"慈濟廟"。宋孝宗即位後又追封號為"慈濟靈宮"。

廈漳邊界有個低調的“閩南古宮”,藏稀世珍寶,見過的人都很驚豔

根據資料顯示:明成祖永樂十七年(1419年)文皇后患痼疾,朝內太醫久治無效,皇帝下詔懸賞求醫,黃榜懸掛旬餘,無人應詔,而文皇后病情日益增重。保生大帝化成遊方道士揭榜施醫,藥到病除,十分神效。文皇后為感救命大恩,命京都能工巧匠琢造一隻高舉"亞"印章的石獅,專程運送到白礁慈濟祖宮,歷代相傳永作紀念。後來人們就把文皇后所賜的石獅,稱為"國母獅"。

廈漳邊界有個低調的“閩南古宮”,藏稀世珍寶,見過的人都很驚豔

白礁慈濟祖宮的人文底蘊十分深厚,祖宮內存有許多文物古蹟。尤為值得一提的是,宮內的國寶級文物,誰見了都會驚歎不已。他們分別是:一,正殿石階下的祭壇獻臺邊緣的飛天仙女石雕,乃建宮時的原物;二,位於前殿與中殿之間的祭臺前的明朝文皇后賜送的"國母獅";三,吳夲生前煉丹煎藥用的青銅香爐;四,10根青石雕蟠龍石柱;五,竹葉聯石雕;六,正殿的鬥八藻井。

"

廈漳邊界有個低調的“閩南古宮”,藏稀世珍寶,見過的人都很驚豔

在閩南,說起白礁慈濟祖宮,最有民間口碑,雖然不是旅遊景區,卻吸引了眾多香客及遊客前往。它面積不大,來頭可不小,被列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保生大帝信俗"也列為第二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1年被國家國臺辦列為"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廈漳邊界有個低調的“閩南古宮”,藏稀世珍寶,見過的人都很驚豔

白礁慈濟祖宮的歷史頗為悠久,它始建於宋仁宗景佑四年,算下來有800多年曆史了,這裡最初是白礁村民為紀念吳夲生前慈悲濟世,自發籌款修建的,原名叫"龍湫庵",宋高宗即位後,因曾受恩於吳夲,為感恩圖報,專門撥款並派監工敕建,把龍湫庵改建為一座宮殿式的廟宇,並賜名為"慈濟廟"。宋孝宗即位後又追封號為"慈濟靈宮"。

廈漳邊界有個低調的“閩南古宮”,藏稀世珍寶,見過的人都很驚豔

根據資料顯示:明成祖永樂十七年(1419年)文皇后患痼疾,朝內太醫久治無效,皇帝下詔懸賞求醫,黃榜懸掛旬餘,無人應詔,而文皇后病情日益增重。保生大帝化成遊方道士揭榜施醫,藥到病除,十分神效。文皇后為感救命大恩,命京都能工巧匠琢造一隻高舉"亞"印章的石獅,專程運送到白礁慈濟祖宮,歷代相傳永作紀念。後來人們就把文皇后所賜的石獅,稱為"國母獅"。

廈漳邊界有個低調的“閩南古宮”,藏稀世珍寶,見過的人都很驚豔

白礁慈濟祖宮的人文底蘊十分深厚,祖宮內存有許多文物古蹟。尤為值得一提的是,宮內的國寶級文物,誰見了都會驚歎不已。他們分別是:一,正殿石階下的祭壇獻臺邊緣的飛天仙女石雕,乃建宮時的原物;二,位於前殿與中殿之間的祭臺前的明朝文皇后賜送的"國母獅";三,吳夲生前煉丹煎藥用的青銅香爐;四,10根青石雕蟠龍石柱;五,竹葉聯石雕;六,正殿的鬥八藻井。

廈漳邊界有個低調的“閩南古宮”,藏稀世珍寶,見過的人都很驚豔

白礁慈濟祖宮面積不算大,遠遠望去很是普通,但它既有"閩南故宮"的美譽,一定值得細細品味。當你靠進去看,會發現其"顏值"很高。祖宮整體建築從建造開始都是依照皇宮規章建造的;既是皇家級別,那規格等級也就不會普通,首先從外表看,它是單簷歇山頂、金頂紅牆,前殿為二層樓閣式,底層闢5個大門。給人產生的印象是:宏偉壯觀,氣勢非凡!

"

廈漳邊界有個低調的“閩南古宮”,藏稀世珍寶,見過的人都很驚豔

在閩南,說起白礁慈濟祖宮,最有民間口碑,雖然不是旅遊景區,卻吸引了眾多香客及遊客前往。它面積不大,來頭可不小,被列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保生大帝信俗"也列為第二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1年被國家國臺辦列為"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廈漳邊界有個低調的“閩南古宮”,藏稀世珍寶,見過的人都很驚豔

白礁慈濟祖宮的歷史頗為悠久,它始建於宋仁宗景佑四年,算下來有800多年曆史了,這裡最初是白礁村民為紀念吳夲生前慈悲濟世,自發籌款修建的,原名叫"龍湫庵",宋高宗即位後,因曾受恩於吳夲,為感恩圖報,專門撥款並派監工敕建,把龍湫庵改建為一座宮殿式的廟宇,並賜名為"慈濟廟"。宋孝宗即位後又追封號為"慈濟靈宮"。

廈漳邊界有個低調的“閩南古宮”,藏稀世珍寶,見過的人都很驚豔

根據資料顯示:明成祖永樂十七年(1419年)文皇后患痼疾,朝內太醫久治無效,皇帝下詔懸賞求醫,黃榜懸掛旬餘,無人應詔,而文皇后病情日益增重。保生大帝化成遊方道士揭榜施醫,藥到病除,十分神效。文皇后為感救命大恩,命京都能工巧匠琢造一隻高舉"亞"印章的石獅,專程運送到白礁慈濟祖宮,歷代相傳永作紀念。後來人們就把文皇后所賜的石獅,稱為"國母獅"。

廈漳邊界有個低調的“閩南古宮”,藏稀世珍寶,見過的人都很驚豔

白礁慈濟祖宮的人文底蘊十分深厚,祖宮內存有許多文物古蹟。尤為值得一提的是,宮內的國寶級文物,誰見了都會驚歎不已。他們分別是:一,正殿石階下的祭壇獻臺邊緣的飛天仙女石雕,乃建宮時的原物;二,位於前殿與中殿之間的祭臺前的明朝文皇后賜送的"國母獅";三,吳夲生前煉丹煎藥用的青銅香爐;四,10根青石雕蟠龍石柱;五,竹葉聯石雕;六,正殿的鬥八藻井。

廈漳邊界有個低調的“閩南古宮”,藏稀世珍寶,見過的人都很驚豔

白礁慈濟祖宮面積不算大,遠遠望去很是普通,但它既有"閩南故宮"的美譽,一定值得細細品味。當你靠進去看,會發現其"顏值"很高。祖宮整體建築從建造開始都是依照皇宮規章建造的;既是皇家級別,那規格等級也就不會普通,首先從外表看,它是單簷歇山頂、金頂紅牆,前殿為二層樓閣式,底層闢5個大門。給人產生的印象是:宏偉壯觀,氣勢非凡!

廈漳邊界有個低調的“閩南古宮”,藏稀世珍寶,見過的人都很驚豔

從內涵上看,殿宇採用皇宮氣勢的"五門三進式",前殿門廊有清代的蟠龍石柱6根,石獅1對,正殿內配有皇宮規制才有的五爪龍柱四根,鐫刻首亦文亦畫的竹葉聯,巧妙的隱藏了兩幅對聯"慈心施妙法,濟眾益良方","保我德無量,生民澤利長",取每句首字合成"慈濟"祖宮"保生"大帝,筆跡不凡,意味深遠,讓人看了深深震撼。

"

廈漳邊界有個低調的“閩南古宮”,藏稀世珍寶,見過的人都很驚豔

在閩南,說起白礁慈濟祖宮,最有民間口碑,雖然不是旅遊景區,卻吸引了眾多香客及遊客前往。它面積不大,來頭可不小,被列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保生大帝信俗"也列為第二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1年被國家國臺辦列為"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廈漳邊界有個低調的“閩南古宮”,藏稀世珍寶,見過的人都很驚豔

白礁慈濟祖宮的歷史頗為悠久,它始建於宋仁宗景佑四年,算下來有800多年曆史了,這裡最初是白礁村民為紀念吳夲生前慈悲濟世,自發籌款修建的,原名叫"龍湫庵",宋高宗即位後,因曾受恩於吳夲,為感恩圖報,專門撥款並派監工敕建,把龍湫庵改建為一座宮殿式的廟宇,並賜名為"慈濟廟"。宋孝宗即位後又追封號為"慈濟靈宮"。

廈漳邊界有個低調的“閩南古宮”,藏稀世珍寶,見過的人都很驚豔

根據資料顯示:明成祖永樂十七年(1419年)文皇后患痼疾,朝內太醫久治無效,皇帝下詔懸賞求醫,黃榜懸掛旬餘,無人應詔,而文皇后病情日益增重。保生大帝化成遊方道士揭榜施醫,藥到病除,十分神效。文皇后為感救命大恩,命京都能工巧匠琢造一隻高舉"亞"印章的石獅,專程運送到白礁慈濟祖宮,歷代相傳永作紀念。後來人們就把文皇后所賜的石獅,稱為"國母獅"。

廈漳邊界有個低調的“閩南古宮”,藏稀世珍寶,見過的人都很驚豔

白礁慈濟祖宮的人文底蘊十分深厚,祖宮內存有許多文物古蹟。尤為值得一提的是,宮內的國寶級文物,誰見了都會驚歎不已。他們分別是:一,正殿石階下的祭壇獻臺邊緣的飛天仙女石雕,乃建宮時的原物;二,位於前殿與中殿之間的祭臺前的明朝文皇后賜送的"國母獅";三,吳夲生前煉丹煎藥用的青銅香爐;四,10根青石雕蟠龍石柱;五,竹葉聯石雕;六,正殿的鬥八藻井。

廈漳邊界有個低調的“閩南古宮”,藏稀世珍寶,見過的人都很驚豔

白礁慈濟祖宮面積不算大,遠遠望去很是普通,但它既有"閩南故宮"的美譽,一定值得細細品味。當你靠進去看,會發現其"顏值"很高。祖宮整體建築從建造開始都是依照皇宮規章建造的;既是皇家級別,那規格等級也就不會普通,首先從外表看,它是單簷歇山頂、金頂紅牆,前殿為二層樓閣式,底層闢5個大門。給人產生的印象是:宏偉壯觀,氣勢非凡!

廈漳邊界有個低調的“閩南古宮”,藏稀世珍寶,見過的人都很驚豔

從內涵上看,殿宇採用皇宮氣勢的"五門三進式",前殿門廊有清代的蟠龍石柱6根,石獅1對,正殿內配有皇宮規制才有的五爪龍柱四根,鐫刻首亦文亦畫的竹葉聯,巧妙的隱藏了兩幅對聯"慈心施妙法,濟眾益良方","保我德無量,生民澤利長",取每句首字合成"慈濟"祖宮"保生"大帝,筆跡不凡,意味深遠,讓人看了深深震撼。

廈漳邊界有個低調的“閩南古宮”,藏稀世珍寶,見過的人都很驚豔

白礁慈濟祖宮建築集宋代建築藝術之大成,盡顯皇家風範。祖宮坐北朝南,自南至北依次為前殿、天井、獻臺、正殿、後殿。值得注意的是天井有上下雙重石砌獻臺,鐫刻飛天樂伎,雙獅戲球浮雕,獻臺上一蹲踞狀石獅,右前肢上舉握一吳夲方印,正是"國母獅"。天井中還有口水井,叫"龍泉井",水質甘淳,久旱不涸,據說吳夲生前曾用井裡的水為病人洗滌傷口,煎藥治病。

"

廈漳邊界有個低調的“閩南古宮”,藏稀世珍寶,見過的人都很驚豔

在閩南,說起白礁慈濟祖宮,最有民間口碑,雖然不是旅遊景區,卻吸引了眾多香客及遊客前往。它面積不大,來頭可不小,被列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保生大帝信俗"也列為第二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1年被國家國臺辦列為"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廈漳邊界有個低調的“閩南古宮”,藏稀世珍寶,見過的人都很驚豔

白礁慈濟祖宮的歷史頗為悠久,它始建於宋仁宗景佑四年,算下來有800多年曆史了,這裡最初是白礁村民為紀念吳夲生前慈悲濟世,自發籌款修建的,原名叫"龍湫庵",宋高宗即位後,因曾受恩於吳夲,為感恩圖報,專門撥款並派監工敕建,把龍湫庵改建為一座宮殿式的廟宇,並賜名為"慈濟廟"。宋孝宗即位後又追封號為"慈濟靈宮"。

廈漳邊界有個低調的“閩南古宮”,藏稀世珍寶,見過的人都很驚豔

根據資料顯示:明成祖永樂十七年(1419年)文皇后患痼疾,朝內太醫久治無效,皇帝下詔懸賞求醫,黃榜懸掛旬餘,無人應詔,而文皇后病情日益增重。保生大帝化成遊方道士揭榜施醫,藥到病除,十分神效。文皇后為感救命大恩,命京都能工巧匠琢造一隻高舉"亞"印章的石獅,專程運送到白礁慈濟祖宮,歷代相傳永作紀念。後來人們就把文皇后所賜的石獅,稱為"國母獅"。

廈漳邊界有個低調的“閩南古宮”,藏稀世珍寶,見過的人都很驚豔

白礁慈濟祖宮的人文底蘊十分深厚,祖宮內存有許多文物古蹟。尤為值得一提的是,宮內的國寶級文物,誰見了都會驚歎不已。他們分別是:一,正殿石階下的祭壇獻臺邊緣的飛天仙女石雕,乃建宮時的原物;二,位於前殿與中殿之間的祭臺前的明朝文皇后賜送的"國母獅";三,吳夲生前煉丹煎藥用的青銅香爐;四,10根青石雕蟠龍石柱;五,竹葉聯石雕;六,正殿的鬥八藻井。

廈漳邊界有個低調的“閩南古宮”,藏稀世珍寶,見過的人都很驚豔

白礁慈濟祖宮面積不算大,遠遠望去很是普通,但它既有"閩南故宮"的美譽,一定值得細細品味。當你靠進去看,會發現其"顏值"很高。祖宮整體建築從建造開始都是依照皇宮規章建造的;既是皇家級別,那規格等級也就不會普通,首先從外表看,它是單簷歇山頂、金頂紅牆,前殿為二層樓閣式,底層闢5個大門。給人產生的印象是:宏偉壯觀,氣勢非凡!

廈漳邊界有個低調的“閩南古宮”,藏稀世珍寶,見過的人都很驚豔

從內涵上看,殿宇採用皇宮氣勢的"五門三進式",前殿門廊有清代的蟠龍石柱6根,石獅1對,正殿內配有皇宮規制才有的五爪龍柱四根,鐫刻首亦文亦畫的竹葉聯,巧妙的隱藏了兩幅對聯"慈心施妙法,濟眾益良方","保我德無量,生民澤利長",取每句首字合成"慈濟"祖宮"保生"大帝,筆跡不凡,意味深遠,讓人看了深深震撼。

廈漳邊界有個低調的“閩南古宮”,藏稀世珍寶,見過的人都很驚豔

白礁慈濟祖宮建築集宋代建築藝術之大成,盡顯皇家風範。祖宮坐北朝南,自南至北依次為前殿、天井、獻臺、正殿、後殿。值得注意的是天井有上下雙重石砌獻臺,鐫刻飛天樂伎,雙獅戲球浮雕,獻臺上一蹲踞狀石獅,右前肢上舉握一吳夲方印,正是"國母獅"。天井中還有口水井,叫"龍泉井",水質甘淳,久旱不涸,據說吳夲生前曾用井裡的水為病人洗滌傷口,煎藥治病。

廈漳邊界有個低調的“閩南古宮”,藏稀世珍寶,見過的人都很驚豔

主殿內還有迄今為止年代最久遠的保生大帝神像,而祀桌上擺放的銅爐,據說是當年吳真人採藥煉凡丹的銅爐,已近千歲。細看下來整座宮殿雕刻與彩繪分佈在每一個角落,如一座藝術宮殿,只有二樓兩側分邊懸掛的巨鍾及巨鼓;才讓人感覺祖宮之禪意。

"

廈漳邊界有個低調的“閩南古宮”,藏稀世珍寶,見過的人都很驚豔

在閩南,說起白礁慈濟祖宮,最有民間口碑,雖然不是旅遊景區,卻吸引了眾多香客及遊客前往。它面積不大,來頭可不小,被列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保生大帝信俗"也列為第二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1年被國家國臺辦列為"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廈漳邊界有個低調的“閩南古宮”,藏稀世珍寶,見過的人都很驚豔

白礁慈濟祖宮的歷史頗為悠久,它始建於宋仁宗景佑四年,算下來有800多年曆史了,這裡最初是白礁村民為紀念吳夲生前慈悲濟世,自發籌款修建的,原名叫"龍湫庵",宋高宗即位後,因曾受恩於吳夲,為感恩圖報,專門撥款並派監工敕建,把龍湫庵改建為一座宮殿式的廟宇,並賜名為"慈濟廟"。宋孝宗即位後又追封號為"慈濟靈宮"。

廈漳邊界有個低調的“閩南古宮”,藏稀世珍寶,見過的人都很驚豔

根據資料顯示:明成祖永樂十七年(1419年)文皇后患痼疾,朝內太醫久治無效,皇帝下詔懸賞求醫,黃榜懸掛旬餘,無人應詔,而文皇后病情日益增重。保生大帝化成遊方道士揭榜施醫,藥到病除,十分神效。文皇后為感救命大恩,命京都能工巧匠琢造一隻高舉"亞"印章的石獅,專程運送到白礁慈濟祖宮,歷代相傳永作紀念。後來人們就把文皇后所賜的石獅,稱為"國母獅"。

廈漳邊界有個低調的“閩南古宮”,藏稀世珍寶,見過的人都很驚豔

白礁慈濟祖宮的人文底蘊十分深厚,祖宮內存有許多文物古蹟。尤為值得一提的是,宮內的國寶級文物,誰見了都會驚歎不已。他們分別是:一,正殿石階下的祭壇獻臺邊緣的飛天仙女石雕,乃建宮時的原物;二,位於前殿與中殿之間的祭臺前的明朝文皇后賜送的"國母獅";三,吳夲生前煉丹煎藥用的青銅香爐;四,10根青石雕蟠龍石柱;五,竹葉聯石雕;六,正殿的鬥八藻井。

廈漳邊界有個低調的“閩南古宮”,藏稀世珍寶,見過的人都很驚豔

白礁慈濟祖宮面積不算大,遠遠望去很是普通,但它既有"閩南故宮"的美譽,一定值得細細品味。當你靠進去看,會發現其"顏值"很高。祖宮整體建築從建造開始都是依照皇宮規章建造的;既是皇家級別,那規格等級也就不會普通,首先從外表看,它是單簷歇山頂、金頂紅牆,前殿為二層樓閣式,底層闢5個大門。給人產生的印象是:宏偉壯觀,氣勢非凡!

廈漳邊界有個低調的“閩南古宮”,藏稀世珍寶,見過的人都很驚豔

從內涵上看,殿宇採用皇宮氣勢的"五門三進式",前殿門廊有清代的蟠龍石柱6根,石獅1對,正殿內配有皇宮規制才有的五爪龍柱四根,鐫刻首亦文亦畫的竹葉聯,巧妙的隱藏了兩幅對聯"慈心施妙法,濟眾益良方","保我德無量,生民澤利長",取每句首字合成"慈濟"祖宮"保生"大帝,筆跡不凡,意味深遠,讓人看了深深震撼。

廈漳邊界有個低調的“閩南古宮”,藏稀世珍寶,見過的人都很驚豔

白礁慈濟祖宮建築集宋代建築藝術之大成,盡顯皇家風範。祖宮坐北朝南,自南至北依次為前殿、天井、獻臺、正殿、後殿。值得注意的是天井有上下雙重石砌獻臺,鐫刻飛天樂伎,雙獅戲球浮雕,獻臺上一蹲踞狀石獅,右前肢上舉握一吳夲方印,正是"國母獅"。天井中還有口水井,叫"龍泉井",水質甘淳,久旱不涸,據說吳夲生前曾用井裡的水為病人洗滌傷口,煎藥治病。

廈漳邊界有個低調的“閩南古宮”,藏稀世珍寶,見過的人都很驚豔

主殿內還有迄今為止年代最久遠的保生大帝神像,而祀桌上擺放的銅爐,據說是當年吳真人採藥煉凡丹的銅爐,已近千歲。細看下來整座宮殿雕刻與彩繪分佈在每一個角落,如一座藝術宮殿,只有二樓兩側分邊懸掛的巨鍾及巨鼓;才讓人感覺祖宮之禪意。

廈漳邊界有個低調的“閩南古宮”,藏稀世珍寶,見過的人都很驚豔

神奇的是,除了奇巧精美的建築,大殿內東、南、西三面牆體上,密密麻麻全畫滿了壁畫,其畫工之精湛、佈局之繁複、色彩之鮮豔,令人咂舌。壁畫的內容是有歷史上的著名故事,如《三國演義》、《封神榜》等,還有著名的典故,壁畫中最大部分的題材,則是根據主祀保生大帝的客觀事實,把保生大帝生前往後的事蹟、歷代的顯靈與王朝的敕封等傳說,繪成連環圖畫,展示給前來進香觀光的人們。

"

廈漳邊界有個低調的“閩南古宮”,藏稀世珍寶,見過的人都很驚豔

在閩南,說起白礁慈濟祖宮,最有民間口碑,雖然不是旅遊景區,卻吸引了眾多香客及遊客前往。它面積不大,來頭可不小,被列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保生大帝信俗"也列為第二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1年被國家國臺辦列為"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廈漳邊界有個低調的“閩南古宮”,藏稀世珍寶,見過的人都很驚豔

白礁慈濟祖宮的歷史頗為悠久,它始建於宋仁宗景佑四年,算下來有800多年曆史了,這裡最初是白礁村民為紀念吳夲生前慈悲濟世,自發籌款修建的,原名叫"龍湫庵",宋高宗即位後,因曾受恩於吳夲,為感恩圖報,專門撥款並派監工敕建,把龍湫庵改建為一座宮殿式的廟宇,並賜名為"慈濟廟"。宋孝宗即位後又追封號為"慈濟靈宮"。

廈漳邊界有個低調的“閩南古宮”,藏稀世珍寶,見過的人都很驚豔

根據資料顯示:明成祖永樂十七年(1419年)文皇后患痼疾,朝內太醫久治無效,皇帝下詔懸賞求醫,黃榜懸掛旬餘,無人應詔,而文皇后病情日益增重。保生大帝化成遊方道士揭榜施醫,藥到病除,十分神效。文皇后為感救命大恩,命京都能工巧匠琢造一隻高舉"亞"印章的石獅,專程運送到白礁慈濟祖宮,歷代相傳永作紀念。後來人們就把文皇后所賜的石獅,稱為"國母獅"。

廈漳邊界有個低調的“閩南古宮”,藏稀世珍寶,見過的人都很驚豔

白礁慈濟祖宮的人文底蘊十分深厚,祖宮內存有許多文物古蹟。尤為值得一提的是,宮內的國寶級文物,誰見了都會驚歎不已。他們分別是:一,正殿石階下的祭壇獻臺邊緣的飛天仙女石雕,乃建宮時的原物;二,位於前殿與中殿之間的祭臺前的明朝文皇后賜送的"國母獅";三,吳夲生前煉丹煎藥用的青銅香爐;四,10根青石雕蟠龍石柱;五,竹葉聯石雕;六,正殿的鬥八藻井。

廈漳邊界有個低調的“閩南古宮”,藏稀世珍寶,見過的人都很驚豔

白礁慈濟祖宮面積不算大,遠遠望去很是普通,但它既有"閩南故宮"的美譽,一定值得細細品味。當你靠進去看,會發現其"顏值"很高。祖宮整體建築從建造開始都是依照皇宮規章建造的;既是皇家級別,那規格等級也就不會普通,首先從外表看,它是單簷歇山頂、金頂紅牆,前殿為二層樓閣式,底層闢5個大門。給人產生的印象是:宏偉壯觀,氣勢非凡!

廈漳邊界有個低調的“閩南古宮”,藏稀世珍寶,見過的人都很驚豔

從內涵上看,殿宇採用皇宮氣勢的"五門三進式",前殿門廊有清代的蟠龍石柱6根,石獅1對,正殿內配有皇宮規制才有的五爪龍柱四根,鐫刻首亦文亦畫的竹葉聯,巧妙的隱藏了兩幅對聯"慈心施妙法,濟眾益良方","保我德無量,生民澤利長",取每句首字合成"慈濟"祖宮"保生"大帝,筆跡不凡,意味深遠,讓人看了深深震撼。

廈漳邊界有個低調的“閩南古宮”,藏稀世珍寶,見過的人都很驚豔

白礁慈濟祖宮建築集宋代建築藝術之大成,盡顯皇家風範。祖宮坐北朝南,自南至北依次為前殿、天井、獻臺、正殿、後殿。值得注意的是天井有上下雙重石砌獻臺,鐫刻飛天樂伎,雙獅戲球浮雕,獻臺上一蹲踞狀石獅,右前肢上舉握一吳夲方印,正是"國母獅"。天井中還有口水井,叫"龍泉井",水質甘淳,久旱不涸,據說吳夲生前曾用井裡的水為病人洗滌傷口,煎藥治病。

廈漳邊界有個低調的“閩南古宮”,藏稀世珍寶,見過的人都很驚豔

主殿內還有迄今為止年代最久遠的保生大帝神像,而祀桌上擺放的銅爐,據說是當年吳真人採藥煉凡丹的銅爐,已近千歲。細看下來整座宮殿雕刻與彩繪分佈在每一個角落,如一座藝術宮殿,只有二樓兩側分邊懸掛的巨鍾及巨鼓;才讓人感覺祖宮之禪意。

廈漳邊界有個低調的“閩南古宮”,藏稀世珍寶,見過的人都很驚豔

神奇的是,除了奇巧精美的建築,大殿內東、南、西三面牆體上,密密麻麻全畫滿了壁畫,其畫工之精湛、佈局之繁複、色彩之鮮豔,令人咂舌。壁畫的內容是有歷史上的著名故事,如《三國演義》、《封神榜》等,還有著名的典故,壁畫中最大部分的題材,則是根據主祀保生大帝的客觀事實,把保生大帝生前往後的事蹟、歷代的顯靈與王朝的敕封等傳說,繪成連環圖畫,展示給前來進香觀光的人們。

廈漳邊界有個低調的“閩南古宮”,藏稀世珍寶,見過的人都很驚豔

壁畫布局緊湊完整,講了一個又一個的故事。正殿後壁繪有一幅巨大的"四顧眼菩薩",栩栩如生,無論遊客站在這幅畫的任一角度與方向,都會明顯感覺到菩薩的眼光正在慈祥地注視著你。經歷了這麼多年,壁畫卻沒有破損,整體保存完整,並且至今色彩斑斕,實在罕有。可以說,走進慈濟宮,就彷彿進入了一座極具歷史價值的藝術寶庫。

"

廈漳邊界有個低調的“閩南古宮”,藏稀世珍寶,見過的人都很驚豔

在閩南,說起白礁慈濟祖宮,最有民間口碑,雖然不是旅遊景區,卻吸引了眾多香客及遊客前往。它面積不大,來頭可不小,被列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保生大帝信俗"也列為第二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1年被國家國臺辦列為"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廈漳邊界有個低調的“閩南古宮”,藏稀世珍寶,見過的人都很驚豔

白礁慈濟祖宮的歷史頗為悠久,它始建於宋仁宗景佑四年,算下來有800多年曆史了,這裡最初是白礁村民為紀念吳夲生前慈悲濟世,自發籌款修建的,原名叫"龍湫庵",宋高宗即位後,因曾受恩於吳夲,為感恩圖報,專門撥款並派監工敕建,把龍湫庵改建為一座宮殿式的廟宇,並賜名為"慈濟廟"。宋孝宗即位後又追封號為"慈濟靈宮"。

廈漳邊界有個低調的“閩南古宮”,藏稀世珍寶,見過的人都很驚豔

根據資料顯示:明成祖永樂十七年(1419年)文皇后患痼疾,朝內太醫久治無效,皇帝下詔懸賞求醫,黃榜懸掛旬餘,無人應詔,而文皇后病情日益增重。保生大帝化成遊方道士揭榜施醫,藥到病除,十分神效。文皇后為感救命大恩,命京都能工巧匠琢造一隻高舉"亞"印章的石獅,專程運送到白礁慈濟祖宮,歷代相傳永作紀念。後來人們就把文皇后所賜的石獅,稱為"國母獅"。

廈漳邊界有個低調的“閩南古宮”,藏稀世珍寶,見過的人都很驚豔

白礁慈濟祖宮的人文底蘊十分深厚,祖宮內存有許多文物古蹟。尤為值得一提的是,宮內的國寶級文物,誰見了都會驚歎不已。他們分別是:一,正殿石階下的祭壇獻臺邊緣的飛天仙女石雕,乃建宮時的原物;二,位於前殿與中殿之間的祭臺前的明朝文皇后賜送的"國母獅";三,吳夲生前煉丹煎藥用的青銅香爐;四,10根青石雕蟠龍石柱;五,竹葉聯石雕;六,正殿的鬥八藻井。

廈漳邊界有個低調的“閩南古宮”,藏稀世珍寶,見過的人都很驚豔

白礁慈濟祖宮面積不算大,遠遠望去很是普通,但它既有"閩南故宮"的美譽,一定值得細細品味。當你靠進去看,會發現其"顏值"很高。祖宮整體建築從建造開始都是依照皇宮規章建造的;既是皇家級別,那規格等級也就不會普通,首先從外表看,它是單簷歇山頂、金頂紅牆,前殿為二層樓閣式,底層闢5個大門。給人產生的印象是:宏偉壯觀,氣勢非凡!

廈漳邊界有個低調的“閩南古宮”,藏稀世珍寶,見過的人都很驚豔

從內涵上看,殿宇採用皇宮氣勢的"五門三進式",前殿門廊有清代的蟠龍石柱6根,石獅1對,正殿內配有皇宮規制才有的五爪龍柱四根,鐫刻首亦文亦畫的竹葉聯,巧妙的隱藏了兩幅對聯"慈心施妙法,濟眾益良方","保我德無量,生民澤利長",取每句首字合成"慈濟"祖宮"保生"大帝,筆跡不凡,意味深遠,讓人看了深深震撼。

廈漳邊界有個低調的“閩南古宮”,藏稀世珍寶,見過的人都很驚豔

白礁慈濟祖宮建築集宋代建築藝術之大成,盡顯皇家風範。祖宮坐北朝南,自南至北依次為前殿、天井、獻臺、正殿、後殿。值得注意的是天井有上下雙重石砌獻臺,鐫刻飛天樂伎,雙獅戲球浮雕,獻臺上一蹲踞狀石獅,右前肢上舉握一吳夲方印,正是"國母獅"。天井中還有口水井,叫"龍泉井",水質甘淳,久旱不涸,據說吳夲生前曾用井裡的水為病人洗滌傷口,煎藥治病。

廈漳邊界有個低調的“閩南古宮”,藏稀世珍寶,見過的人都很驚豔

主殿內還有迄今為止年代最久遠的保生大帝神像,而祀桌上擺放的銅爐,據說是當年吳真人採藥煉凡丹的銅爐,已近千歲。細看下來整座宮殿雕刻與彩繪分佈在每一個角落,如一座藝術宮殿,只有二樓兩側分邊懸掛的巨鍾及巨鼓;才讓人感覺祖宮之禪意。

廈漳邊界有個低調的“閩南古宮”,藏稀世珍寶,見過的人都很驚豔

神奇的是,除了奇巧精美的建築,大殿內東、南、西三面牆體上,密密麻麻全畫滿了壁畫,其畫工之精湛、佈局之繁複、色彩之鮮豔,令人咂舌。壁畫的內容是有歷史上的著名故事,如《三國演義》、《封神榜》等,還有著名的典故,壁畫中最大部分的題材,則是根據主祀保生大帝的客觀事實,把保生大帝生前往後的事蹟、歷代的顯靈與王朝的敕封等傳說,繪成連環圖畫,展示給前來進香觀光的人們。

廈漳邊界有個低調的“閩南古宮”,藏稀世珍寶,見過的人都很驚豔

壁畫布局緊湊完整,講了一個又一個的故事。正殿後壁繪有一幅巨大的"四顧眼菩薩",栩栩如生,無論遊客站在這幅畫的任一角度與方向,都會明顯感覺到菩薩的眼光正在慈祥地注視著你。經歷了這麼多年,壁畫卻沒有破損,整體保存完整,並且至今色彩斑斕,實在罕有。可以說,走進慈濟宮,就彷彿進入了一座極具歷史價值的藝術寶庫。

廈漳邊界有個低調的“閩南古宮”,藏稀世珍寶,見過的人都很驚豔

因為是皇家敕建,白礁慈濟祖宮名聲遠播,成為聞名閩南的朝拜聖地。據記載,清順治十八年,民族英雄鄭成功收復臺灣,特地從"白礁慈濟祖宮"迎請保生二大帝神像,作為保護神隨軍東渡,在臺灣臺南縣學甲鎮安全登陸,並建"學甲慈濟宮",奉祀"保生大帝",至今每年的3月11日,臺灣各地保生大帝廟宇都要聚焦學甲慈濟宮,舉行規模盛大的"上白礁"謁祖祭典活動。其影響力十分深遠,成為臺灣與大陸血脈相連的見證。

"

廈漳邊界有個低調的“閩南古宮”,藏稀世珍寶,見過的人都很驚豔

在閩南,說起白礁慈濟祖宮,最有民間口碑,雖然不是旅遊景區,卻吸引了眾多香客及遊客前往。它面積不大,來頭可不小,被列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保生大帝信俗"也列為第二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1年被國家國臺辦列為"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廈漳邊界有個低調的“閩南古宮”,藏稀世珍寶,見過的人都很驚豔

白礁慈濟祖宮的歷史頗為悠久,它始建於宋仁宗景佑四年,算下來有800多年曆史了,這裡最初是白礁村民為紀念吳夲生前慈悲濟世,自發籌款修建的,原名叫"龍湫庵",宋高宗即位後,因曾受恩於吳夲,為感恩圖報,專門撥款並派監工敕建,把龍湫庵改建為一座宮殿式的廟宇,並賜名為"慈濟廟"。宋孝宗即位後又追封號為"慈濟靈宮"。

廈漳邊界有個低調的“閩南古宮”,藏稀世珍寶,見過的人都很驚豔

根據資料顯示:明成祖永樂十七年(1419年)文皇后患痼疾,朝內太醫久治無效,皇帝下詔懸賞求醫,黃榜懸掛旬餘,無人應詔,而文皇后病情日益增重。保生大帝化成遊方道士揭榜施醫,藥到病除,十分神效。文皇后為感救命大恩,命京都能工巧匠琢造一隻高舉"亞"印章的石獅,專程運送到白礁慈濟祖宮,歷代相傳永作紀念。後來人們就把文皇后所賜的石獅,稱為"國母獅"。

廈漳邊界有個低調的“閩南古宮”,藏稀世珍寶,見過的人都很驚豔

白礁慈濟祖宮的人文底蘊十分深厚,祖宮內存有許多文物古蹟。尤為值得一提的是,宮內的國寶級文物,誰見了都會驚歎不已。他們分別是:一,正殿石階下的祭壇獻臺邊緣的飛天仙女石雕,乃建宮時的原物;二,位於前殿與中殿之間的祭臺前的明朝文皇后賜送的"國母獅";三,吳夲生前煉丹煎藥用的青銅香爐;四,10根青石雕蟠龍石柱;五,竹葉聯石雕;六,正殿的鬥八藻井。

廈漳邊界有個低調的“閩南古宮”,藏稀世珍寶,見過的人都很驚豔

白礁慈濟祖宮面積不算大,遠遠望去很是普通,但它既有"閩南故宮"的美譽,一定值得細細品味。當你靠進去看,會發現其"顏值"很高。祖宮整體建築從建造開始都是依照皇宮規章建造的;既是皇家級別,那規格等級也就不會普通,首先從外表看,它是單簷歇山頂、金頂紅牆,前殿為二層樓閣式,底層闢5個大門。給人產生的印象是:宏偉壯觀,氣勢非凡!

廈漳邊界有個低調的“閩南古宮”,藏稀世珍寶,見過的人都很驚豔

從內涵上看,殿宇採用皇宮氣勢的"五門三進式",前殿門廊有清代的蟠龍石柱6根,石獅1對,正殿內配有皇宮規制才有的五爪龍柱四根,鐫刻首亦文亦畫的竹葉聯,巧妙的隱藏了兩幅對聯"慈心施妙法,濟眾益良方","保我德無量,生民澤利長",取每句首字合成"慈濟"祖宮"保生"大帝,筆跡不凡,意味深遠,讓人看了深深震撼。

廈漳邊界有個低調的“閩南古宮”,藏稀世珍寶,見過的人都很驚豔

白礁慈濟祖宮建築集宋代建築藝術之大成,盡顯皇家風範。祖宮坐北朝南,自南至北依次為前殿、天井、獻臺、正殿、後殿。值得注意的是天井有上下雙重石砌獻臺,鐫刻飛天樂伎,雙獅戲球浮雕,獻臺上一蹲踞狀石獅,右前肢上舉握一吳夲方印,正是"國母獅"。天井中還有口水井,叫"龍泉井",水質甘淳,久旱不涸,據說吳夲生前曾用井裡的水為病人洗滌傷口,煎藥治病。

廈漳邊界有個低調的“閩南古宮”,藏稀世珍寶,見過的人都很驚豔

主殿內還有迄今為止年代最久遠的保生大帝神像,而祀桌上擺放的銅爐,據說是當年吳真人採藥煉凡丹的銅爐,已近千歲。細看下來整座宮殿雕刻與彩繪分佈在每一個角落,如一座藝術宮殿,只有二樓兩側分邊懸掛的巨鍾及巨鼓;才讓人感覺祖宮之禪意。

廈漳邊界有個低調的“閩南古宮”,藏稀世珍寶,見過的人都很驚豔

神奇的是,除了奇巧精美的建築,大殿內東、南、西三面牆體上,密密麻麻全畫滿了壁畫,其畫工之精湛、佈局之繁複、色彩之鮮豔,令人咂舌。壁畫的內容是有歷史上的著名故事,如《三國演義》、《封神榜》等,還有著名的典故,壁畫中最大部分的題材,則是根據主祀保生大帝的客觀事實,把保生大帝生前往後的事蹟、歷代的顯靈與王朝的敕封等傳說,繪成連環圖畫,展示給前來進香觀光的人們。

廈漳邊界有個低調的“閩南古宮”,藏稀世珍寶,見過的人都很驚豔

壁畫布局緊湊完整,講了一個又一個的故事。正殿後壁繪有一幅巨大的"四顧眼菩薩",栩栩如生,無論遊客站在這幅畫的任一角度與方向,都會明顯感覺到菩薩的眼光正在慈祥地注視著你。經歷了這麼多年,壁畫卻沒有破損,整體保存完整,並且至今色彩斑斕,實在罕有。可以說,走進慈濟宮,就彷彿進入了一座極具歷史價值的藝術寶庫。

廈漳邊界有個低調的“閩南古宮”,藏稀世珍寶,見過的人都很驚豔

因為是皇家敕建,白礁慈濟祖宮名聲遠播,成為聞名閩南的朝拜聖地。據記載,清順治十八年,民族英雄鄭成功收復臺灣,特地從"白礁慈濟祖宮"迎請保生二大帝神像,作為保護神隨軍東渡,在臺灣臺南縣學甲鎮安全登陸,並建"學甲慈濟宮",奉祀"保生大帝",至今每年的3月11日,臺灣各地保生大帝廟宇都要聚焦學甲慈濟宮,舉行規模盛大的"上白礁"謁祖祭典活動。其影響力十分深遠,成為臺灣與大陸血脈相連的見證。

廈漳邊界有個低調的“閩南古宮”,藏稀世珍寶,見過的人都很驚豔

作為閩臺保生大帝信仰的祖宮,千百年來,白礁慈濟宮的香火極為旺盛。每年3月15日是保生大帝壽辰,白礁慈濟祖宮都處於沸騰之中,信徒們共襄盛舉;閩南高甲戲、歌仔戲、木偶戲、投影、各式晚會連臺演出,場面熱鬧,這種富有傳統色彩的民俗活動不僅豐富村民的精神生活,也活躍了兩岸民間交流,起到了促進兩岸關係改善的橋樑作用,也讓閩臺保生大帝民俗文化源遠流傳,成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生大帝祭典的重要組成部分。

"

廈漳邊界有個低調的“閩南古宮”,藏稀世珍寶,見過的人都很驚豔

在閩南,說起白礁慈濟祖宮,最有民間口碑,雖然不是旅遊景區,卻吸引了眾多香客及遊客前往。它面積不大,來頭可不小,被列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保生大帝信俗"也列為第二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1年被國家國臺辦列為"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廈漳邊界有個低調的“閩南古宮”,藏稀世珍寶,見過的人都很驚豔

白礁慈濟祖宮的歷史頗為悠久,它始建於宋仁宗景佑四年,算下來有800多年曆史了,這裡最初是白礁村民為紀念吳夲生前慈悲濟世,自發籌款修建的,原名叫"龍湫庵",宋高宗即位後,因曾受恩於吳夲,為感恩圖報,專門撥款並派監工敕建,把龍湫庵改建為一座宮殿式的廟宇,並賜名為"慈濟廟"。宋孝宗即位後又追封號為"慈濟靈宮"。

廈漳邊界有個低調的“閩南古宮”,藏稀世珍寶,見過的人都很驚豔

根據資料顯示:明成祖永樂十七年(1419年)文皇后患痼疾,朝內太醫久治無效,皇帝下詔懸賞求醫,黃榜懸掛旬餘,無人應詔,而文皇后病情日益增重。保生大帝化成遊方道士揭榜施醫,藥到病除,十分神效。文皇后為感救命大恩,命京都能工巧匠琢造一隻高舉"亞"印章的石獅,專程運送到白礁慈濟祖宮,歷代相傳永作紀念。後來人們就把文皇后所賜的石獅,稱為"國母獅"。

廈漳邊界有個低調的“閩南古宮”,藏稀世珍寶,見過的人都很驚豔

白礁慈濟祖宮的人文底蘊十分深厚,祖宮內存有許多文物古蹟。尤為值得一提的是,宮內的國寶級文物,誰見了都會驚歎不已。他們分別是:一,正殿石階下的祭壇獻臺邊緣的飛天仙女石雕,乃建宮時的原物;二,位於前殿與中殿之間的祭臺前的明朝文皇后賜送的"國母獅";三,吳夲生前煉丹煎藥用的青銅香爐;四,10根青石雕蟠龍石柱;五,竹葉聯石雕;六,正殿的鬥八藻井。

廈漳邊界有個低調的“閩南古宮”,藏稀世珍寶,見過的人都很驚豔

白礁慈濟祖宮面積不算大,遠遠望去很是普通,但它既有"閩南故宮"的美譽,一定值得細細品味。當你靠進去看,會發現其"顏值"很高。祖宮整體建築從建造開始都是依照皇宮規章建造的;既是皇家級別,那規格等級也就不會普通,首先從外表看,它是單簷歇山頂、金頂紅牆,前殿為二層樓閣式,底層闢5個大門。給人產生的印象是:宏偉壯觀,氣勢非凡!

廈漳邊界有個低調的“閩南古宮”,藏稀世珍寶,見過的人都很驚豔

從內涵上看,殿宇採用皇宮氣勢的"五門三進式",前殿門廊有清代的蟠龍石柱6根,石獅1對,正殿內配有皇宮規制才有的五爪龍柱四根,鐫刻首亦文亦畫的竹葉聯,巧妙的隱藏了兩幅對聯"慈心施妙法,濟眾益良方","保我德無量,生民澤利長",取每句首字合成"慈濟"祖宮"保生"大帝,筆跡不凡,意味深遠,讓人看了深深震撼。

廈漳邊界有個低調的“閩南古宮”,藏稀世珍寶,見過的人都很驚豔

白礁慈濟祖宮建築集宋代建築藝術之大成,盡顯皇家風範。祖宮坐北朝南,自南至北依次為前殿、天井、獻臺、正殿、後殿。值得注意的是天井有上下雙重石砌獻臺,鐫刻飛天樂伎,雙獅戲球浮雕,獻臺上一蹲踞狀石獅,右前肢上舉握一吳夲方印,正是"國母獅"。天井中還有口水井,叫"龍泉井",水質甘淳,久旱不涸,據說吳夲生前曾用井裡的水為病人洗滌傷口,煎藥治病。

廈漳邊界有個低調的“閩南古宮”,藏稀世珍寶,見過的人都很驚豔

主殿內還有迄今為止年代最久遠的保生大帝神像,而祀桌上擺放的銅爐,據說是當年吳真人採藥煉凡丹的銅爐,已近千歲。細看下來整座宮殿雕刻與彩繪分佈在每一個角落,如一座藝術宮殿,只有二樓兩側分邊懸掛的巨鍾及巨鼓;才讓人感覺祖宮之禪意。

廈漳邊界有個低調的“閩南古宮”,藏稀世珍寶,見過的人都很驚豔

神奇的是,除了奇巧精美的建築,大殿內東、南、西三面牆體上,密密麻麻全畫滿了壁畫,其畫工之精湛、佈局之繁複、色彩之鮮豔,令人咂舌。壁畫的內容是有歷史上的著名故事,如《三國演義》、《封神榜》等,還有著名的典故,壁畫中最大部分的題材,則是根據主祀保生大帝的客觀事實,把保生大帝生前往後的事蹟、歷代的顯靈與王朝的敕封等傳說,繪成連環圖畫,展示給前來進香觀光的人們。

廈漳邊界有個低調的“閩南古宮”,藏稀世珍寶,見過的人都很驚豔

壁畫布局緊湊完整,講了一個又一個的故事。正殿後壁繪有一幅巨大的"四顧眼菩薩",栩栩如生,無論遊客站在這幅畫的任一角度與方向,都會明顯感覺到菩薩的眼光正在慈祥地注視著你。經歷了這麼多年,壁畫卻沒有破損,整體保存完整,並且至今色彩斑斕,實在罕有。可以說,走進慈濟宮,就彷彿進入了一座極具歷史價值的藝術寶庫。

廈漳邊界有個低調的“閩南古宮”,藏稀世珍寶,見過的人都很驚豔

因為是皇家敕建,白礁慈濟祖宮名聲遠播,成為聞名閩南的朝拜聖地。據記載,清順治十八年,民族英雄鄭成功收復臺灣,特地從"白礁慈濟祖宮"迎請保生二大帝神像,作為保護神隨軍東渡,在臺灣臺南縣學甲鎮安全登陸,並建"學甲慈濟宮",奉祀"保生大帝",至今每年的3月11日,臺灣各地保生大帝廟宇都要聚焦學甲慈濟宮,舉行規模盛大的"上白礁"謁祖祭典活動。其影響力十分深遠,成為臺灣與大陸血脈相連的見證。

廈漳邊界有個低調的“閩南古宮”,藏稀世珍寶,見過的人都很驚豔

作為閩臺保生大帝信仰的祖宮,千百年來,白礁慈濟宮的香火極為旺盛。每年3月15日是保生大帝壽辰,白礁慈濟祖宮都處於沸騰之中,信徒們共襄盛舉;閩南高甲戲、歌仔戲、木偶戲、投影、各式晚會連臺演出,場面熱鬧,這種富有傳統色彩的民俗活動不僅豐富村民的精神生活,也活躍了兩岸民間交流,起到了促進兩岸關係改善的橋樑作用,也讓閩臺保生大帝民俗文化源遠流傳,成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生大帝祭典的重要組成部分。

廈漳邊界有個低調的“閩南古宮”,藏稀世珍寶,見過的人都很驚豔

白礁慈濟祖宮地處閩南三角區中心地帶龍海市白礁村,面臨九龍江,背靠文圃山。除了祖宮,位於西側有一座建於清代的恩榮節孝坊,附近白礁王氏宗祠是臺灣王金平祖籍地,以及離白礁不遠的青礁慈濟東宮,都可以順便看看。交通都很方便,從廈門過去有多趟公交車可以抵達,祖宮沒有門票,沒有任何商業化的味道。喜歡人文歷史的朋友,很值得來這裡看看。

"

廈漳邊界有個低調的“閩南古宮”,藏稀世珍寶,見過的人都很驚豔

在閩南,說起白礁慈濟祖宮,最有民間口碑,雖然不是旅遊景區,卻吸引了眾多香客及遊客前往。它面積不大,來頭可不小,被列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保生大帝信俗"也列為第二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1年被國家國臺辦列為"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廈漳邊界有個低調的“閩南古宮”,藏稀世珍寶,見過的人都很驚豔

白礁慈濟祖宮的歷史頗為悠久,它始建於宋仁宗景佑四年,算下來有800多年曆史了,這裡最初是白礁村民為紀念吳夲生前慈悲濟世,自發籌款修建的,原名叫"龍湫庵",宋高宗即位後,因曾受恩於吳夲,為感恩圖報,專門撥款並派監工敕建,把龍湫庵改建為一座宮殿式的廟宇,並賜名為"慈濟廟"。宋孝宗即位後又追封號為"慈濟靈宮"。

廈漳邊界有個低調的“閩南古宮”,藏稀世珍寶,見過的人都很驚豔

根據資料顯示:明成祖永樂十七年(1419年)文皇后患痼疾,朝內太醫久治無效,皇帝下詔懸賞求醫,黃榜懸掛旬餘,無人應詔,而文皇后病情日益增重。保生大帝化成遊方道士揭榜施醫,藥到病除,十分神效。文皇后為感救命大恩,命京都能工巧匠琢造一隻高舉"亞"印章的石獅,專程運送到白礁慈濟祖宮,歷代相傳永作紀念。後來人們就把文皇后所賜的石獅,稱為"國母獅"。

廈漳邊界有個低調的“閩南古宮”,藏稀世珍寶,見過的人都很驚豔

白礁慈濟祖宮的人文底蘊十分深厚,祖宮內存有許多文物古蹟。尤為值得一提的是,宮內的國寶級文物,誰見了都會驚歎不已。他們分別是:一,正殿石階下的祭壇獻臺邊緣的飛天仙女石雕,乃建宮時的原物;二,位於前殿與中殿之間的祭臺前的明朝文皇后賜送的"國母獅";三,吳夲生前煉丹煎藥用的青銅香爐;四,10根青石雕蟠龍石柱;五,竹葉聯石雕;六,正殿的鬥八藻井。

廈漳邊界有個低調的“閩南古宮”,藏稀世珍寶,見過的人都很驚豔

白礁慈濟祖宮面積不算大,遠遠望去很是普通,但它既有"閩南故宮"的美譽,一定值得細細品味。當你靠進去看,會發現其"顏值"很高。祖宮整體建築從建造開始都是依照皇宮規章建造的;既是皇家級別,那規格等級也就不會普通,首先從外表看,它是單簷歇山頂、金頂紅牆,前殿為二層樓閣式,底層闢5個大門。給人產生的印象是:宏偉壯觀,氣勢非凡!

廈漳邊界有個低調的“閩南古宮”,藏稀世珍寶,見過的人都很驚豔

從內涵上看,殿宇採用皇宮氣勢的"五門三進式",前殿門廊有清代的蟠龍石柱6根,石獅1對,正殿內配有皇宮規制才有的五爪龍柱四根,鐫刻首亦文亦畫的竹葉聯,巧妙的隱藏了兩幅對聯"慈心施妙法,濟眾益良方","保我德無量,生民澤利長",取每句首字合成"慈濟"祖宮"保生"大帝,筆跡不凡,意味深遠,讓人看了深深震撼。

廈漳邊界有個低調的“閩南古宮”,藏稀世珍寶,見過的人都很驚豔

白礁慈濟祖宮建築集宋代建築藝術之大成,盡顯皇家風範。祖宮坐北朝南,自南至北依次為前殿、天井、獻臺、正殿、後殿。值得注意的是天井有上下雙重石砌獻臺,鐫刻飛天樂伎,雙獅戲球浮雕,獻臺上一蹲踞狀石獅,右前肢上舉握一吳夲方印,正是"國母獅"。天井中還有口水井,叫"龍泉井",水質甘淳,久旱不涸,據說吳夲生前曾用井裡的水為病人洗滌傷口,煎藥治病。

廈漳邊界有個低調的“閩南古宮”,藏稀世珍寶,見過的人都很驚豔

主殿內還有迄今為止年代最久遠的保生大帝神像,而祀桌上擺放的銅爐,據說是當年吳真人採藥煉凡丹的銅爐,已近千歲。細看下來整座宮殿雕刻與彩繪分佈在每一個角落,如一座藝術宮殿,只有二樓兩側分邊懸掛的巨鍾及巨鼓;才讓人感覺祖宮之禪意。

廈漳邊界有個低調的“閩南古宮”,藏稀世珍寶,見過的人都很驚豔

神奇的是,除了奇巧精美的建築,大殿內東、南、西三面牆體上,密密麻麻全畫滿了壁畫,其畫工之精湛、佈局之繁複、色彩之鮮豔,令人咂舌。壁畫的內容是有歷史上的著名故事,如《三國演義》、《封神榜》等,還有著名的典故,壁畫中最大部分的題材,則是根據主祀保生大帝的客觀事實,把保生大帝生前往後的事蹟、歷代的顯靈與王朝的敕封等傳說,繪成連環圖畫,展示給前來進香觀光的人們。

廈漳邊界有個低調的“閩南古宮”,藏稀世珍寶,見過的人都很驚豔

壁畫布局緊湊完整,講了一個又一個的故事。正殿後壁繪有一幅巨大的"四顧眼菩薩",栩栩如生,無論遊客站在這幅畫的任一角度與方向,都會明顯感覺到菩薩的眼光正在慈祥地注視著你。經歷了這麼多年,壁畫卻沒有破損,整體保存完整,並且至今色彩斑斕,實在罕有。可以說,走進慈濟宮,就彷彿進入了一座極具歷史價值的藝術寶庫。

廈漳邊界有個低調的“閩南古宮”,藏稀世珍寶,見過的人都很驚豔

因為是皇家敕建,白礁慈濟祖宮名聲遠播,成為聞名閩南的朝拜聖地。據記載,清順治十八年,民族英雄鄭成功收復臺灣,特地從"白礁慈濟祖宮"迎請保生二大帝神像,作為保護神隨軍東渡,在臺灣臺南縣學甲鎮安全登陸,並建"學甲慈濟宮",奉祀"保生大帝",至今每年的3月11日,臺灣各地保生大帝廟宇都要聚焦學甲慈濟宮,舉行規模盛大的"上白礁"謁祖祭典活動。其影響力十分深遠,成為臺灣與大陸血脈相連的見證。

廈漳邊界有個低調的“閩南古宮”,藏稀世珍寶,見過的人都很驚豔

作為閩臺保生大帝信仰的祖宮,千百年來,白礁慈濟宮的香火極為旺盛。每年3月15日是保生大帝壽辰,白礁慈濟祖宮都處於沸騰之中,信徒們共襄盛舉;閩南高甲戲、歌仔戲、木偶戲、投影、各式晚會連臺演出,場面熱鬧,這種富有傳統色彩的民俗活動不僅豐富村民的精神生活,也活躍了兩岸民間交流,起到了促進兩岸關係改善的橋樑作用,也讓閩臺保生大帝民俗文化源遠流傳,成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生大帝祭典的重要組成部分。

廈漳邊界有個低調的“閩南古宮”,藏稀世珍寶,見過的人都很驚豔

白礁慈濟祖宮地處閩南三角區中心地帶龍海市白礁村,面臨九龍江,背靠文圃山。除了祖宮,位於西側有一座建於清代的恩榮節孝坊,附近白礁王氏宗祠是臺灣王金平祖籍地,以及離白礁不遠的青礁慈濟東宮,都可以順便看看。交通都很方便,從廈門過去有多趟公交車可以抵達,祖宮沒有門票,沒有任何商業化的味道。喜歡人文歷史的朋友,很值得來這裡看看。

廈漳邊界有個低調的“閩南古宮”,藏稀世珍寶,見過的人都很驚豔

我是心語視畫,用心看世界,分享身邊美好。喜歡的話,就多評論,多點贊,多收藏哦。

感謝您的關注!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