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西漢極邊“不韋縣”所在地——保山金雞古鎮

保山市歷史悠久,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作為“南方絲路第一城”,是雲南歷史上開發開放較早的地區之一。而保山漢文化的發祥地、永昌文化的搖籃在哪兒?當屬位於保山城區東北邊的金雞村。

探尋西漢極邊“不韋縣”所在地——保山金雞古鎮探尋西漢極邊“不韋縣”所在地——保山金雞古鎮

金雞古稱不韋,是西漢武帝為開西南夷,遷秦相呂不韋后裔至此建縣,被稱為西漢極邊“不韋縣”,是滇西最早設治的地方。金雞古鎮位於隆陽區保山壩子東北緣鳳溪山下,在僅52平方公里的轄區內,有國寶永子、土陶、花家藥麩醋、口袋豆腐等省市區級9種非物質文化遺產,境內有鳳儀古街、臥牛寺、金雞寺等9個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個一般不可移動文物保護點。

探尋西漢極邊“不韋縣”所在地——保山金雞古鎮

金雞古鎮以位於古鎮中心的鳳儀古街最具特色。鳳儀古街是古代南方絲綢古道上的重要驛站,也是當地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由四方街、季平街、文廟街三條古街組成,呈長方形,東高西低,縱長80米,橫寬19米,街場兩側則統建風格統一協調的兩層樓房以為商貿店鋪。整條古街佈局規範,格調高雅。

探尋西漢極邊“不韋縣”所在地——保山金雞古鎮探尋西漢極邊“不韋縣”所在地——保山金雞古鎮

四方街西端的古戲臺始建於清朝年間,是滇西為數不多的古戲臺之一,至今仍是當地老百姓自編自演戲曲的大舞臺。整個戲臺座西朝東,高十米有餘,為傳統伸出式,兩側為副臺,臺口有階級上下,檯面裝飾飛簷垂柱,內壁存有清代詩畫彩繪,具有濃郁的藝術特點和較高的藝術價值。1988年被保山市人民政府(今隆陽區人民政府)公佈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探尋西漢極邊“不韋縣”所在地——保山金雞古鎮探尋西漢極邊“不韋縣”所在地——保山金雞古鎮

四方街北邊,有一家傳承百年的老字號——花家藥麩醋。“花家醋”歷來在金雞鳳儀乃至保山壩頗有名氣,現已被審批為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據現行花家制醋人花潤德敘述,花家制醋技藝有據可考的要追溯至晚清時期。“花家醋”以桔皮、草烏、荷香葉等108味中草藥製成醋曲,而後經過50多道工序,歷時45天製成。純中藥草制曲的“花家醋”風味獨特,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百年來為大家所喜愛。

探尋西漢極邊“不韋縣”所在地——保山金雞古鎮探尋西漢極邊“不韋縣”所在地——保山金雞古鎮

四方街南邊的文昌宮曾是滇西抗戰時期中國遠征軍第十一集團軍總司令宋希濂將軍的指揮部,滇西抗戰保山軍民抗敵動員大會遺址。據保山市隆陽區文物管理所所長段月鬆介紹,文昌宮曾作為解放戰爭時期中共地下黨的祕密活動據點,還是金雞“4.15”武裝起義會址。

探尋西漢極邊“不韋縣”所在地——保山金雞古鎮

姬氏三代製陶人:84歲的省級製陶非遺傳承人姬仁禮(右)、保山市市級製陶非遺傳承人姬叢鵬(中)、姬叢鵬的女婿包光羅(右)

探尋西漢極邊“不韋縣”所在地——保山金雞古鎮

在金雞村轄區內,現為雲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金雞土陶熠熠生輝。金雞土陶起源於明代洪武年間,燒製的陶器以供軍需,軍隊滿足需求後才向一般市場銷售,進而代代相傳。如今在金雞育德仍有數家姬姓後人製陶為生,所燒製的土陶遠銷至東南亞地區。

探尋西漢極邊“不韋縣”所在地——保山金雞古鎮

此外,金雞古鎮還是聞名中外的永子的生產地。永子又名永棋,是以保山特有的南紅瑪瑙、黃龍玉、翡翠和琥珀等天然原料,採用李氏祖傳祕方和絕技熔鍊、傳統手工點“丹”而成。

探尋西漢極邊“不韋縣”所在地——保山金雞古鎮

永子質地細糯如玉又異常堅硬,猶如天然玉石磨製而成,外形古樸、內斂凝重、入手圓潤、冬暖夏涼,是古往今來舉世公認的棋中聖品。其製作技藝被列入雲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被評為雲南省著名商標、雲南老字號、保山市名牌產品。永子先後到歐洲、東盟以及美國、日本、韓國等國家和地區進行交流展示,倍受關注。

探尋西漢極邊“不韋縣”所在地——保山金雞古鎮探尋西漢極邊“不韋縣”所在地——保山金雞古鎮

據保山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副局長張怡怡介紹,保山市正積極構建科學有效的歷史文化名城保護體系,下一步將重點保護保山壩區範圍內的保山古城、歷史文化名鎮板橋鎮及歷史文化名村金雞村,進一步保護城市文脈,傳承歷史文化,彰顯城市特色。(文/王婭男;圖/王婭男 何新聞)

探尋西漢極邊“不韋縣”所在地——保山金雞古鎮

編輯:李美蘭

責任編輯:楊清宗

關於保山新聞網

該微信由中共保山市委宣傳部保山新聞網管理,保山新聞網是保山市委市政府管理的第四媒體。關注本賬號您將能及時收到保山的新聞資訊。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保山新聞網聯繫信息

電話:0875-2135020

QQ:3049779830(微信同號)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