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腳石,那個年代我母親原創的暖腳寶

芭蕉 愛心裡程路 芭蕉雨聲 2019-04-05
暖腳石,那個年代我母親原創的暖腳寶

暖腳石,那個年代我母親原創的暖腳寶


暖腳石

作者:芭蕉雨聲

小時候的冬天是真冷,手臉凍得發紅,皴了也不搽東西,腳後跟裂口,滲出血絲,夥伴們吸溜著鼻涕滿街跑。我的棉襖袖口明晃晃的,蹭鼻涕劃過臉頰時冰涼生硬。

太行腳下小山村,椿樹楝樹柿子樹的葉子都掉光了,山上的荊條和酸棗樹也荊棘裸露,瘦骨嶙峋。起伏的山嶺和幾經霜打的草木,灰黃一片,都不再發聲,除非寒風經過。石頭房子石頭豬圈石頭階梯和桌凳,雞、狗、我和我的夥伴們的跑動打鬧,就像松鼠野兔出沒在寂靜的山林間。

手冷腳冷,擋不住我們下池塘打撈冰凌,搬石頭砸開,抱一塊上岸,放地面,雙腳蹬上,後腰被人摟住往前推動,人人都有踩冰滑行和吃力推動別人的體會。被推著渾身放鬆,腳不沾地往前飛,刺激過癮。推別人,胳膊腿兒都使得慌。玩得一身熱氣。

鞋溼了烘火烤吧,找柴禾,拾柴禾,背風向陽的牆旮旯攏起一堆火,伸腳烤,腳麻木不知冷暖,鞋幫烤糊了還烤。晚上回家,母親用手指輕輕一戳一個窟窿,少不了捱罵,沒有替換的,還得挨凍。

玩冰凌,吃房簷冰滴溜兒,秫秸垛裡說雲話兒逗趣生非,我們在寒冬裡的玩樂一點不比春夏的時候少。要說最暖和的,一個是北牆根兒的太陽地兒,一個便是母親自制的暖腳石。

暖腳石,那個年代我母親原創的暖腳寶

瘋了一天,太陽下到西坡後頭了,我們被各自的母親喚回家吃飯,沒有月亮地兒的夜晚烏黑烏黑,窗格內的煤油燈將黑夜燒出一個焦糊印兒,和我棉鞋上的破洞有一比。山嶺隔出來的小莊,一溝一個,豆莢裡的豆粒樣布排有序,有人家的村落因片片燈光而與扁平的荒野不同。

蒙灰的窗紙和牆上的木撅,在煤油燈的光照裡很是妥帖。母親就催促我們趁飯勁兒上床去睡。飯勁兒,就是熱飯進肚的那一股熱力勁兒。不能熬夜,飯勁兒跟太陽一樣,落山坡,寒氣生,大地冷,我也冷。

我們姊妹幾個排著隊在煤火臺下領熱石頭。母親說是暖腳石,相當於後來灌滿熱水的輸液瓶、熱水袋,以及現在充電的暖手寶。

石頭得挑揀那種胖胖的長橢圓形,便於腳蹬。潦草的人隨便找一塊來湊數。二弟的石頭就不好看,有稜角的多邊形,不好摟抱。他想伸手去摸煤火臺上我的好石頭,我不願意,母親也會及時阻止,各是各的。石頭是在半下午或者傍晚捅開火口就圍攏在火邊了,一共四塊石頭,小弟還小,睡在母親懷裡,沒他的石頭。石頭有醜有俊,有大有小,燒得多了,青灰色漸深,黑乎乎,油亮亮,白天看著寒磣人,夜裡它是個寶。母親用破布裹纏一番,包好給我,我趕緊摟著投放被窩。冰冷的被窩因暖腳石而讓腿腳可以大膽往前伸。腳不冷了,勾過來,暖手,暖肚,一夜不冷。第二天起床,石頭的包布早已不知去向,光石頭不是在腳頭,就是在臉邊。母親總是嗔罵我們傻,石頭涼了也不知道蹬出去。我摸摸,不涼,帶著被窩的溫度。

別的小夥伴不用暖腳石,這是我母親的獨創。

隔著三四十年的時光,現在的孩子吃穿不愁,保暖衣,羽絨服,被子喧騰軟和,在家有暖氣,出門有車坐,冬天再冷也冷不過從前。

粗陋的暖腳石,僅存於我童年的漫漫冬夜,給我無盡的熱量,那是得母親關照的家的暖意。我以為絕跡了,一旁的母親卻接話說,她前陣子上廟,夜裡山上冷得沒法睡,她拾來半塊磚頭扔進地鍋熱灰裡,睡前用毛巾裹好塞到被窩腳頭。她說腳暖了,身上就不冷,若腳冷,一夜都暖不熱。

暖腳石,那個年代我母親原創的暖腳寶

老家用玉蜀骨頭攏的火。

暖腳石,那個年代我母親原創的暖腳寶

黑槐樹的老母雞和公雞。

暖腳石,那個年代我母親原創的暖腳寶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