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初戀,33年苦戀以悲劇告終,錐心之痛融入《長恨歌》

白居易 婚姻 杜甫 楊貴妃 沉香藝文志 2017-07-16

白居易是唐朝地位僅次於李白和杜甫的大詩人,關於他的一生,有著許多的爭議。年輕時的他為底層民眾發聲,揭露社會的黑暗;中年以後卻變得明哲保身,沉迷於酒色。

中國古代,男性一般都會在20歲左右成親,而白居易卻直到37歲才娶親。按理說,白居易出身官僚世家,家境並不差,本人也很有才華,不可能找不到婚配對象。

白居易的初戀,33年苦戀以悲劇告終,錐心之痛融入《長恨歌》

事情的真相還得從白居易跨越半生的一段初戀說起。11歲時,白居易因避家鄉戰亂,隨母舉家遷往父親的任職所在地——宿州符離(今安徽省宿縣境內)。

在此期間,白居易認識了一個比他小4歲的鄰居女子,名叫湘靈。湘靈長得活潑可愛,還略懂音律,兩人成了朝夕不離、青梅竹馬的玩伴。到白居易19歲、湘靈15歲時,他們逐漸萌生了結婚的念頭。

然而,白居易的母親認為以湘靈的門第配不上自己的兒子,對他的前途也毫無幫助,極力反對。僵持之下,直到27歲離開符離時,白居易依然是單身,臨別之時,他寫下一首極為沉痛的詩。

白居易的初戀,33年苦戀以悲劇告終,錐心之痛融入《長恨歌》

《潛別離》

不得哭,潛別離。不得語,暗相思。兩心之外無人知。

深籠夜鎖獨棲鳥,利劍春斷連理枝。

河水雖濁有清日,烏頭雖黑有白時。

惟有潛離與暗別,彼此甘心無後期。

37歲那年,在母親的以死相逼下,白居易被迫與同僚楊汝士的妹妹結了婚,但一直未曾忘卻湘靈。後來,白居易蒙冤被貶江州途中,和楊夫人一起遇見了正在漂泊的湘靈父女,白居易與湘靈抱頭痛哭了一場,並寫下了題為《逢舊》的詩:

白居易的初戀,33年苦戀以悲劇告終,錐心之痛融入《長恨歌》

我梳白髮添新恨,君掃青蛾減舊容。

應被傍人怪惆悵,少年離別老相逢。

這一年,白居易已經44歲,湘靈也40歲了,尚未結婚。這是他們最後一次見面,也為這段33年的苦戀劃上了一個悲慘的句號。

白居易一生留給世人的有兩大長篇傑作,一為《長恨歌》,二為《琵琶行》。雖然說《長恨歌》敘述的是唐明皇和楊貴妃的故事,但在詩歌的後半部分何嘗不是白居易的心聲,沒有錐心刺骨的痛何以寫得出如此感人肺腑?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