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閔行區華漕鎮西南的諸翟 最初人稱白鶴村 千年前曾處海岸線上

諸翟

從紫隄到諸翟

諸翟,位於閔行區華漕鎮西南部。最初人稱白鶴村。因地處古岡身,即數千年之前的海岸線上,自然也曾是白鶴的故鄉。後來,海岸線不斷向東推出,白鶴依然光顧舊地,與這裡的先民們相伴,人們就取了這麼個美麗的地名。最初,當地屋舍傍雙鶴浦者為多,後漸向東及北部發展。至明代,已形成相當規模。

位於閔行區華漕鎮西南的諸翟 最初人稱白鶴村 千年前曾處海岸線上

紫隄村(諸翟鎮)示意圖

逶迤曲折的蟠龍港流過這裡,匆匆匯入吳淞江。當年,人們在蟠龍港畔種植了大批紫薇花,足有一里長。紫薇俗名百日紅,有白薇、粉薇、藍薇。搔其枝皮會自行晃動,故俗稱“怕瘴樹”。每逢農曆四月至八月,沿堤紫薇花百日不謝,花香不絕,繁榮似錦,令人驚歎,尤其是黃昏時節,落日餘輝與連片江花相映,真似步入桃花源,超凡脫俗。當地有詩日:“一里龍江市,沿堤植紫薇。爭開迎夏景,搖落盡秋暉。柯作蟠虯古,蔭成翠幄圍。有人歸畫省,相對景依依。”為此,自明代起,這裡又稱紫隄村。

位於閔行區華漕鎮西南的諸翟 最初人稱白鶴村 千年前曾處海岸線上

諸翟老街

歷史上這裡的建置區劃變動頻繁,以致地名長期難以規範。據當地出土的唐代陳琳墓誌銘,當時這裡為北平鄉。宋代改北亭鄉,嘉定縣建立後,這裡稱臨江鄉,後又改為依仁鄉。元代松江府設上海縣後,這裡劃歸上海縣高昌鄉。明代分立青浦縣時,屬北亭鄉。弘治年間形成諸翟市,萬曆年間稱諸翟巷市,清乾隆年間稱諸翟鎮,嘉慶年間商賈駢集,市集日擴。更因當地棉紡織業的興盛,而成為重要的棉布集散地,促進了集鎮的興起和繁榮。數百年來,不斷地劃去歸來,又因地跨兩郡三邑,人們口音有別,造成當地地名千變萬化連各種府志、縣誌記載都音同字異,眾說紛紜,有紫隄村、紫薇村、諸翟、諸荻(荻為多年生草本植物,本地稱蘆花)諸地上、梓(梓樹為農村常見喬木)地等等。直到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這裡設立了巡檢司署(俗稱三界司衙門)後,才定為諸翟鎮。據說得名是因為當年居住在白鶴村者均為諸、翟兩姓。

位於閔行區華漕鎮西南的諸翟 最初人稱白鶴村 千年前曾處海岸線上

1949年前諸翟集鎮街道示意圖

近百年間,這裡仍在三縣間不斷變動歸屬關係。不過地以人顯,鎮名漸著。當然,要歷數這裡的滄海桑田,追蹤這裡的方物古蹟,還是應稱為紫隄。

數百年來,這裡長期保持著農耕文化和鄉村集鎮的社會概貌。一首《紫隄村賦》生動地描繪了這裡的人文地理特徵:“古吳東鄙,大江南偏介兩郡以得聚,並以三邑而增廛。橫川委折,矗宇纏綿。岸以紫薇而荻悴,沼以芙蓉而香聯。浦則飛鶴杳渺,塘則蟠龍蜿蜒。東寺西觀閭並回旋,花紅樹綠,景物鮮妍。非盤谷而叢茂,似曲水而流連……”據清康熙年間《紫隄村志》記載,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東西一里、南北約半里的紫隄村內,居有300多戶。過了30年,增至700多戶。又據1985 年版《諸翟鄉志》記載,至1982年7月,在佔地約0.5平方公里的鎮區內,居住著693戶,共2175人。前後300年,當地人口戶籍變化並不大。

位於閔行區華漕鎮西南的諸翟 最初人稱白鶴村 千年前曾處海岸線上

1985年諸翟集鎮圖

四鄉近鄰與三界司

蟠龍港,又名蟠龍塘,當年是吳淞江五大支流之一。南通松江縣境黃浦江,北入上海縣境吳淞江,全長23裡。河道迂迴曲折,勢如游龍,有“龍港十八彎,灣灣忘盤龍”之說。宋代范仲淹稱之“松江一曲,號為蟠龍”。其入江更是盤旋屈曲,人稱蟠龍匯。這一帶水流迂緩,古代風俗認為這是風水寶地,曾有某仙翁在一橋柱上題寫“不在蟠龍南,不在蟠龍北,有人葬此地,黃金滿萬屋”之句,引得“群人競買葬之,迄無效”(丁宜福《申江棹歌》)。

紫隄村相距蘇州府(今蘇州市)90千米,相距松江府治(今松江老城區)30千米,相距嘉定縣城(今嘉定城區)、上海縣城(即南市老城廂地區)、青浦縣城(今青浦區老城廂)各25千米。

諸翟地區地處蟠龍匯一帶,蟠龍港水系將它與周圍四鄉緊密相聯,分而不離。當年的紫隄村規模雖不大,但是它“介兩郡以得聚,並以三邑而增廛”,成為嘉定、青浦、上海三縣交界的熱點。

位於閔行區華漕鎮西南的諸翟 最初人稱白鶴村 千年前曾處海岸線上

1985年青浦縣地圖中的蟠龍和鳳溪集鎮位置

今諸翟鎮西與青浦區徐涇、鳳溪兩鎮相鄰。當年,在紫隄村西南,影響最大的是蟠龍港畔成市最早的蟠龍鎮。該鎮以塘名,居塘西岸,屬青浦縣東境。這裡,自古曲水縈居,為魚米之鄉。相傳,蟠龍港底潛著一巨龍,而龍首就在蟠龍鎮下,一旦蛟龍飛騰,鎮上就會出真命天子。此話傳到了隋煬帝耳中,便下旨在蟠龍鎮闢地72畝,建立了一座普門教寺,特拓六石壇壓住龍頭,鑄大鐵鼎卡住龍頸,鐫成大石龜鎖住龍爪,方求得太平。藉著普門寺的影響,當地成市較早,里人從事耕織,群居於此,商貿雲集,日趨興旺。可惜在明嘉靖年間,倭寇入侵,該鎮被燒燬成廢墟,遂名“荒基角”。清初,江寧人陳君化到小淶浦畔避難,後徙居老鎮之南半里處,開設典當、布店。歷時300多年,終於重建蟠龍鎮。鎮街十字狀,東西一里,南北半里,以香花橋為中心,而橋北即是普門教寺山門。每逢農曆四月初八浴佛節舉辦廟會,人稱“遊蟠龍”,“四月初交人尚閒,遊蹤如海復如山。不知客舫來多少,停便龍塘水一灣。”鎮上曾有江村野店、曲水縈居、榆樹晚照、群鳥歸林、龍江古渡、溪橋漁泊、松濤夜聽、洛陽佳種等八景,文人雅士屢有述作。清光緒年(1875年)里人餘惟鰲(字圭欽)採集土習、民風、橋樑、古蹟、冢墓、碑碣及藝文類,纂成《蟠龍鎮志》三卷。近百年內,蟠龍鎮日趨衰落,1985年後,僅為徐涇鄉的一個行政村。

位於閔行區華漕鎮西南的諸翟 最初人稱白鶴村 千年前曾處海岸線上

徐涇鎮蟠龍集鎮香花橋一角(2017年)

鳳溪鎮始建於南朝,盛於五代,原名觀音堂鎮。相傳早年有人在此建堂供奉觀音大士像,香火極盛,鎮遂以觀音堂為名。鎮瀕鳳溪塘,又稱鳳溪。這裡具有光榮的革命歷史,1927年大革命時期,青東農民“秋收暴動”時建立農會;抗日戰爭時,組織起人民抗日武裝,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權,成為青東地區抗日根據地的中心,對當時的諸翟鎮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諸翟老鎮東南與華漕老鎮相鄰。華漕,當年地處華亭縣赴京漕糧水運要津而得名。明弘治年間形成華漕市,不久,因區劃變化,漕糧運庫移他地,使這裡商市劇衰,直至清末明初,才正式設華漕鎮。數百年來,紫隄村的影響涉及華漕老鎮的不少村宅,因此《紫隄村小志》所記載的事物將其包含在內。

諸翟老鎮北面與紀王老鎮相鄰。兩個地區長期同屬臨江鄉、依仁鄉,清末紀王地區分設紀王廟鄉。吳淞江北岸,今屬嘉定區江橋鎮。江橋與紫隄村也有密切的關係,曾長期同屬嘉定縣。村人聯結姻親、來往遷居者眾多。當地有“銅諸翟,鐵華漕,紀王是隻小爐灶”之諺,而紀王人則自信“小爐灶能熔銅冶鐵”。

位於閔行區華漕鎮西南的諸翟 最初人稱白鶴村 千年前曾處海岸線上

位於閔行區華漕鎮西南的諸翟 最初人稱白鶴村 千年前曾處海岸線上

諸翟集鎮跨蟠龍塘古橋——鶴龍橋

當年,紫隄村處三縣交界,“山高皇帝遠”,長期僅有一員官府監稅官駐足,疏於治理,地方治安缺少防備。為此,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官府在紫隄村設立巡檢司署,管轄周圍32個圖(圖古稱裡,為地方區劃)。因其涉及相鄰三個縣,故俗稱三界司。此時,當地正式定名為諸翟鎮,巡檢司署借用小涇河東岸的沈世浩(字玉書)家的房屋辦公,管轄著嘉定縣的17個圖、上海縣的7個圖、青浦縣的8個圖。首任長官是鍾開不阿,在此任職八年後告老還鄉。後有李鳳採(號五峰,雲南人)、魏邦魯(字鍾毓,號春熙,湖南人)、胡廷宜(號杏樹,江西人)等接任。值得一提的是,魏邦魯(1768—1831)是晚清文壇巨星、《海國圖志》作者魏源的父親。他性慷慨,好讀書,喜遊覽,是為思想家、文學家、旅行家,嘉慶二十一年(1817年)任諸翟巡司,為時任布政使的林則徐的屬僚。在此任職時,他調解民間訴訟,帶領鄉兵鄉民緝捕盜賊,不但為人正直,還喜好風雅,愛交文人,督課生童學習,培養了不少人才。魏邦魯還擅長醫術,在他工作的地方,訴訟案件剛剛審理完畢,又開始為等候在那裡的病人“審理”病情了。

1912年中華民國建立時,撤銷了巡檢司署,設自治局於文昌宮,屬嘉定縣十二鄉。1927年,諸翟鎮地區屬一市二縣分管,東南屬上海特別市(今諸翟、紅星、楊家巷、新家弄村),西北屬嘉定縣(今陳家角、蕭王廟、石皮弄、朱家涇村),西南屬青浦縣(今徐涇鎮二聯村)。

位於閔行區華漕鎮西南的諸翟 最初人稱白鶴村 千年前曾處海岸線上

諸翟老街

此後,區劃建置又一再變化,直至1958年才趨於穩定,基本保持到21世紀初。建置的多變,沒有影響老百姓的日常交往,反而使諸翟鎮與周邊四鄉的人們均有“過去我伲(方言:我們)是一家人”的共識,更沒有動搖紫隄村早人們心中的歷史地位。

位於閔行區華漕鎮西南的諸翟 最初人稱白鶴村 千年前曾處海岸線上

諸翟關帝廟

三國蜀漢大將關羽,字雲長,河東解縣(今山西運城市)人。被佛教神化,尊稱為關公、關帝。道教稱其為關聖帝君,是重要的護法天神。關聖帝紅臉長鬚,英氣勃發,集忠、孝、節、義於一身,既是武神,又是財神,被歷代百姓所推崇,以致各地小鎮上都曾建有關廟,成為道教一奇觀。諸翟關廟,雖規模不大,但因其自有一番與眾不同的經歷而名聲遠揚。

位於閔行區華漕鎮西南的諸翟 最初人稱白鶴村 千年前曾處海岸線上

諸翟關帝廟

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年底,家住舊蟠龍港北岸小涇河西側(今小涇街北店街口)的侯廷用(字汝舟,晚年自號白村道人,以示所居地本命白鶴村),在家宅左側建造了侯氏家祠,內設關聖帝君神位,因宋宣和五年關羽已被追封為“義勇武安王”,故該祠取名“關武安祠”。廷用祖上原籍山西上古(與關羽也算同鄉),歷代為官,宋靖康時隨康王南渡,隱居到此,就此幾代務農,而他立志奮發走上仕途,重振家業。廷用與妻朱氏奉父命教子讀書,家教極嚴。可是,他兒子堯封苦讀40出頭,仍久試不舉。廷用不甘心,這一年秋天,一再求告關聖帝:“吾兒幸歌鹿鳴,必建侯祠奉香火”。堯封於鄉試中舉,他欣喜萬分,以為是關帝顯靈,因此建起了這家祠。

過了15年,即隆慶五年(1571年),侯堯封終於以57歲中進士返鄉,父子又以為關聖帝君顯靈,興奮異常。時授職刑部主事的廷用特重塑一尊關帝彩像,並修葺擴建關武安祠,有意讓“神一家”擴展為“神一鄉”。這尊彩像塑得端嚴華燦,黝漆糝金,關公身披金袍,英氣勃發,令人肅然起敬。大殿內設匾額四方,均用顏體書寫,分別為“德配尼山”、“志在春秋”、“道冠古今”、“忠昭日月”。就此轟動八方,遠近莫比,家祠轉為關廟,俗稱武廟、關帝廟。

位於閔行區華漕鎮西南的諸翟 最初人稱白鶴村 千年前曾處海岸線上

位於閔行區華漕鎮西南的諸翟 最初人稱白鶴村 千年前曾處海岸線上

侯氏世家為官則清正,隱世則君子,崇尚關公之氣節。廷用之子堯封(初名棟,字士隆,號龍泉,改名後號欽之,號復吾)萬曆元年(1573年)任監察御史,後赴江西、福建任參政,以代理布政使致仕。歷宦途20多年,因寓京城鐵匠庵中,晚年改號鐵庵。歿後門人私諡貞孝先生。終年84歲,著有《鐵庵遺稿》等(由王圻作序)。堯封長子孔詔(字孟宜,號一貞)萬曆三十七年(1609年)錄為歲貢生,以“修於家德最高”而聞世。萬曆三十八年(1610年),堯封之孫震暘(字起東,號吳觀)又中進士,授職行人。天啟四年,為吏部給事中,累至品秩二級。因參與東林黨,為彈劾閹黨魏忠賢而名動天下。著名的抗清名士侯峒曾即是震暘長子。峒曾於天啟五年(1631年)也中進士。

侯氏歷代高風亮節,也使關廟不斷得以修葺、充實。明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因風雨侵襲,牆簷漸顯頹落,堯封之子孔鶴、孔齡便捐資組織大修,自八月十五至九月初九,近一個月竣工。告老返鄉的嘉靖御史王圻為此撰寫了廟碑,由侯孔鶴書,侯孔齡立石為記。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里人汪幹華捐置鐵香爐,重數十斤,鑄有“永佑”、“皇圖”等字。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侯惟平(字邦彥)捐出廟右房基地,由侯昌炳(字大文,號鶴浦)、侯昌焜(字丙德,號素堂)、汪舜再次募資改建,使該廟擴大規模。乾隆五十年(1785年),侯昌炳新建了戲臺。戲臺有匾曰“古今鑑”,由里人侯惟鏞(字景銘,號墨香,後名侯鍾)書。每逢歲時俗節,戲臺演劇熱鬧非凡,咸豐年間當地文人沈葵寫下《紫隄村十二詠》,其中《武廟演劇》稱:“年年五九月,演劇放層臺。帝監歆難必,人心敬自該。笙歌如沸起,男女若狂來。卜晝還連夜,村醪酩酊回”。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諸翟巡檢司舒無春又募捐資為關帝神像更新底座,並在金闕殿中增設木圍欄,以防穢褻。咸豐十年(1860年)前殿及西側文昌宮被毀。光緒元年(1875年)沈蓉、侯敞、朱孔彰等就殿基募建廳樓,廳供武聖,樓為文昌閣。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戲臺被毀。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沈宗懋(字祖復)在關廟創辦使學小學堂,後遷巡檢署,設一個班級,學生40名。

位於閔行區華漕鎮西南的諸翟 最初人稱白鶴村 千年前曾處海岸線上

位於閔行區華漕鎮西南的諸翟 最初人稱白鶴村 千年前曾處海岸線上

諸翟關帝廟門樓和圍牆一角

抗日戰爭爆發,該廟遭災。1937年11月某天,日軍飛機侵入諸翟鎮上空,一陣狂轟濫炸,炸燬房屋112間,其中包括關廟。不久,日軍侵佔諸翟地區,大肆掠殺,關廟逐漸成了一片廢墟。所幸的是,關廟後殿避過了戰火。幾年後,經清理,關廟後殿門前成了空場地,每逢四月十四,小淶廟廟會時人們藉此地舉行三天廟場,熱鬧一番。

抗戰勝利後,當地百姓有意恢復關廟,也就更痛恨日軍暴行,於1948年春由地方人士發起募捐新建二層飛簷高樓,與後殿老屋相接。為歡慶大地重光,該樓取名重光樓,並特請民主革命家于右任題匾。這裡從此成了當地集會場所,幾乎停了香火,以致後人只知重光樓而忘了關帝廟。

1949年後,這裡幾經周折,作過青年活動場所、民辦初級中學教室,也作過公社辦公樓、文化站。“文革”期間,樓房改建,廟中塑像和重光樓匾全毀。唯有廟前一塊空地,逢年過節時常搭臺演唱,當地人仍稱之為關廟場。但更多時為貿易市場,1977年興建銀行用房後,關廟更是面目全非。

位於閔行區華漕鎮西南的諸翟 最初人稱白鶴村 千年前曾處海岸線上

1999年諸翟關帝廟恢復香火典禮

改革開放後,百業興盛,這裡現有的房屋日趨破舊待改建,而重光樓舊址卻令人思念昔日的關廟。於是,“恢復諸翟關廟”的呼聲引起了有關部門的關注。1998年,經有關部門批准,成立修復委員會,由群眾自籌資金,使諸翟關廟於1998年春節得以恢復,並迅速改建修葺。1999年2月11日對外開放,並舉行迎神安座儀式,香火重又旺盛。10月20日,舉行關帝聖君開光儀式。2006年5月5日,新建大殿落成,舉行神像開光典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