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股神”巴菲特平起平坐30年,向全世界撒錢,民眾依舊恨他

巴菲特 投資 歐洲 經濟 金融 華商韜略 2018-11-30
與“股神”巴菲特平起平坐30年,向全世界撒錢,民眾依舊恨他

文 / 華商韜略 遲玉德 夏喬

1992年,他從英格蘭銀行賺了9.82億美元,回過身他又趁亂,大割日本的韭菜,再賺10億美元。他憑藉一人之力戰一國,並且大獲全勝,完全顛覆了同行們人的想象。後來又用同樣的方法,把"全球第九大經濟體"的墨西哥,拉入了第三世界。

還記得97年的金融風暴嗎?當時股價暴跌,富豪排著隊破產,幕後黑手就是他。當時因為他做空了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香港等地區貨幣,才引發了亞洲金融危機。

他就是令政商界都敬畏三分的金融大鱷——索羅斯。

與“股神”巴菲特平起平坐30年,向全世界撒錢,民眾依舊恨他

【1】

"你讓那麼多人傾家蕩產,你的良心不會痛嗎?"亞洲金融風暴後,索羅斯經常被人這樣質問。

他回答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合法,何痛之有。在他的公司量子基金的辦公室掛著這樣一句話:我生來一貧如洗,但絕不能死時仍舊貧困潦倒。一個人只有經歷過一些不堪回首的往事,才會立下如此誓言。索羅斯的確如此。

生於1930的索羅斯是一個猶太人,他的童年趕上了歐洲的排猶主義,給他帶來了最初的心靈創傷。後來趕上二戰,德國大批屠殺猶太人,為此他跟著父親東躲西藏。17歲他跑到英國討生活,打各種臨時工,去當餐廳服務員,幫人刷油漆,到農場幹農活……

在當時的英國,這些工作收入還不夠吃飯的。沒錢吃飯時,索羅斯鼓勵自己:"現在你已經跌到谷底了,今後你只有一條路,那就是往上走!"

過了兩年,他終於攢了點錢,希望通過知識改變命運,於是他去讀倫敦經濟學院。期間,他愛上哲學,還嘗試寫了一本哲學書《意識的重負》,後來意識到自己端不起哲學這碗飯,便棄文從商。

幾經週轉,他進入了金融業,從見習交易員做起,慢慢賺到錢。金融市場的波動讓他興奮,他覺得哪都是機會。但是倫敦金融界氛圍嚴重,他決定去那個繁榮自由的美利堅碰碰運氣。

與“股神”巴菲特平起平坐30年,向全世界撒錢,民眾依舊恨他

【2】

在倫敦索羅斯只是一名普通交易員,但是來到美國,他卻成了極少數瞭解歐洲金融市場的專家。

當時,各國金融市場是隔絕的,美國人還不知道可以到歐洲市場賺錢。索羅斯讓他們看到了這種可能。

1956年,英法和埃及為了爭奪蘇伊士運河控制權打了起來。索羅斯敏銳地意識到石油價格必然大漲的商機。他迅速從歐洲證券業務公司蒐集了很多重要信息,刊登在華爾街的行情表上,向各家經紀商推銷。華爾街的經紀商大賺一筆,他們因此記住了索羅斯。

打了幾次勝仗後,索羅斯的話在華爾街越來越有分量,很快他成為了美國國外證券業務的領頭羊。

索羅斯之所以能在金融界叱吒風雲,很大程度得益於他的投資哲學。

美國金融市場重整的那兩年,索羅斯閒時接著寫他那本《意識的重負》,雖然這本書沒有出版,這套思想卻被他應用到金融市場——反身性理論。

反身性是索羅斯對認知與現實互動關係的總結,簡單講,就是兩者之間是雙向反饋關係。

舉個例子,中國現在的房價是高還是低呢?

有人認為高了,有人認為低了,雙方都有一大堆理由,這些理由是不是符合基本面不重要,重要的是雙方之差會形成一種流行偏見,這種流行偏見會推動人們套現或進場,之後形成一個新的房價。新的房價反過來又會影響認知,新的認知形成新的流行偏見,偏見再影響房價。這個過程就叫雙向反饋,又稱反身性。

【3】

60年代後半葉,索羅斯在一家證券經紀公司工作,先跟風后賣空,替公司賺了不少錢,建立了理論自信。

後來索羅斯不再滿足於給別人打工,於1969年創立了量子基金。量子基金當時只有600萬美元,巴菲特基金的1%,後來卻能與巴菲特平起平坐30年。怎麼做到的呢?

索羅斯的辦法是不做巴菲特等從事的共同基金,而做對衝基金。

與“股神”巴菲特平起平坐30年,向全世界撒錢,民眾依舊恨他

60年代到90年代,量子基金的平均年化收益率為32%,一位投資者如果在1969年投資1000美元,到2000年他能拿到400萬美元。這三十年,只有巴菲特能與索羅斯競爭。

但索羅斯走了一條與巴菲特截然相反的道路,巴菲特喜歡長期投資,索羅斯則熱衷短線投機,巴菲特喜歡做多,索羅斯則熱衷做空,而他們都取得了巨大成功。

兩條投資路線,哪一條值得我們學習呢?

國人都說應該學巴菲特,媒體上充斥著巴菲特的名言,最著名的就是那句"人生就像滾雪球,重要的是找到很溼的雪和很長的坡"。可是很少有人問一句:這個"很長的坡"的起點在哪裡?

媒體很少報道,1968年,巴菲特眼見全民炒股的狂潮無以為繼,斷然清盤,才有了後來的"價值投資"傳奇。

換句話說,在一個滿是泡沫的年代,連巴菲特也不會堅持長期投資,而是跟索羅斯一樣,先與泡沫共舞,然後在假象被公眾認識之前退出遊戲。

【4】

索羅斯雖然富貴滔天,但也付出了巨大代價。

亞洲金融危機後,當時的馬來西亞總理說:"我們花了40年建立起來的經濟體系,就被這個有很多錢的白痴一下子搞垮了",泰國民眾則嚷嚷著要把索羅斯關進名聲在外的泰國監獄。

在被人嚴重,索羅斯就是一個罪犯。儘管他為自己辯解"我從未製造危機,只是壓垮它們的最後一根稻草。"

與“股神”巴菲特平起平坐30年,向全世界撒錢,民眾依舊恨他

這番充滿理性光輝的言論說服了監管者,可是這麼多年,他換來了什麼呢?1978年妻子離開了他,1980年創業合夥人羅傑斯離開了他,1981年投資人因為他犯了一次大錯撤走了一半投資。索羅斯發出了張朝陽式的感慨:我這麼有錢,卻這麼痛苦!

後來為了擺脫痛苦,他大力發展慈善事業,甚至成為全世界捐款最多的人之一。但是外界對他的印象並沒有什麼好轉。

——END——

圖片均來自網絡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雲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