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山人怪,畫也怪!'

"
"
八大山人怪,畫也怪!

圖/清 八大山人 梅花

題識:

寄上博山方丈老人。

庚(午)十一月畫於在芙山房。

八大山人。

八大山人此幅自右至左畫梅一枝轉折直上,至枝梢才略向右倚側,頂端僅著三個待放的花苞,可謂奇極、簡極、險極。樹身全無苔點,而僅添了幾筆如刺的小枝,於是立去枝幹的光板而變得生動,有了變化,添了生意。因為其簡,枝端的花苞就凸現畫面,讓人入眼就領略到滿目孤寂淒冷的茫茫大千中蘊含的生意;領略到畫家心中的落寞與悽苦,以及對生命的期許;領略到畫家筆端的奇致及生於心而應於手的功力。

八大的款書,總與畫筆相映襯,相生髮,難於割裂、移動,極見匠心。“八”字的三角形寫法,都在六十至七十歲之間,故所書“庚十一月”者,當是他六十五歲時之庚午,是為康熙二十九年。正是他藝事大成之時。本幅舊為王方宇先生所藏。

"
八大山人怪,畫也怪!

圖/清 八大山人 梅花

題識:

寄上博山方丈老人。

庚(午)十一月畫於在芙山房。

八大山人。

八大山人此幅自右至左畫梅一枝轉折直上,至枝梢才略向右倚側,頂端僅著三個待放的花苞,可謂奇極、簡極、險極。樹身全無苔點,而僅添了幾筆如刺的小枝,於是立去枝幹的光板而變得生動,有了變化,添了生意。因為其簡,枝端的花苞就凸現畫面,讓人入眼就領略到滿目孤寂淒冷的茫茫大千中蘊含的生意;領略到畫家心中的落寞與悽苦,以及對生命的期許;領略到畫家筆端的奇致及生於心而應於手的功力。

八大的款書,總與畫筆相映襯,相生髮,難於割裂、移動,極見匠心。“八”字的三角形寫法,都在六十至七十歲之間,故所書“庚十一月”者,當是他六十五歲時之庚午,是為康熙二十九年。正是他藝事大成之時。本幅舊為王方宇先生所藏。

八大山人怪,畫也怪!

圖/清 八大山人 墨蘭圖

八大花鳥畫最突出特點是“少”,用他的話說是“廉”。少,一是描繪的對象少;二是塑造對象時用筆少。在八大那裡,每每一條魚,一隻鳥,一隻雛雞,一棵樹,一朵花,一個果,甚至一筆不畫,只蓋一方印章,便都可以構成一幅完整的畫面,可以說少到不可再少了的程度。前人所云“惜墨如金”,又說“以少少許勝多多許”,只有八大才真正作到了這點,可謂前無古人,後難繼者。

八大山人以其畫風之厚、重、拙、大及冷僻怪偉卓然獨立於清初畫壇。更以其格高韻雅,超越時空之氣度而引領三百餘年時尚風騷。此圖幽蘭無根,不取其瀟灑飄逸之風致,卻得朴茂昂藏之生機,一花三葉,著墨不多而氣力充徹於畫外。傳神寄意,寫的其實還是畫家自己。故佳!

"
八大山人怪,畫也怪!

圖/清 八大山人 梅花

題識:

寄上博山方丈老人。

庚(午)十一月畫於在芙山房。

八大山人。

八大山人此幅自右至左畫梅一枝轉折直上,至枝梢才略向右倚側,頂端僅著三個待放的花苞,可謂奇極、簡極、險極。樹身全無苔點,而僅添了幾筆如刺的小枝,於是立去枝幹的光板而變得生動,有了變化,添了生意。因為其簡,枝端的花苞就凸現畫面,讓人入眼就領略到滿目孤寂淒冷的茫茫大千中蘊含的生意;領略到畫家心中的落寞與悽苦,以及對生命的期許;領略到畫家筆端的奇致及生於心而應於手的功力。

八大的款書,總與畫筆相映襯,相生髮,難於割裂、移動,極見匠心。“八”字的三角形寫法,都在六十至七十歲之間,故所書“庚十一月”者,當是他六十五歲時之庚午,是為康熙二十九年。正是他藝事大成之時。本幅舊為王方宇先生所藏。

八大山人怪,畫也怪!

圖/清 八大山人 墨蘭圖

八大花鳥畫最突出特點是“少”,用他的話說是“廉”。少,一是描繪的對象少;二是塑造對象時用筆少。在八大那裡,每每一條魚,一隻鳥,一隻雛雞,一棵樹,一朵花,一個果,甚至一筆不畫,只蓋一方印章,便都可以構成一幅完整的畫面,可以說少到不可再少了的程度。前人所云“惜墨如金”,又說“以少少許勝多多許”,只有八大才真正作到了這點,可謂前無古人,後難繼者。

八大山人以其畫風之厚、重、拙、大及冷僻怪偉卓然獨立於清初畫壇。更以其格高韻雅,超越時空之氣度而引領三百餘年時尚風騷。此圖幽蘭無根,不取其瀟灑飄逸之風致,卻得朴茂昂藏之生機,一花三葉,著墨不多而氣力充徹於畫外。傳神寄意,寫的其實還是畫家自己。故佳!

八大山人怪,畫也怪!

圖/清 八大山人 月鹿圖

月光下,無垠的荒野,一直白眼看天的小鹿,如此孤獨寂寞。這就是八大山人《月鹿圖》以至為簡約的筆墨勾勒出的情景。不是很圓的月亮用淡墨反襯,小路也是用淡墨烘染而出,而月光與鹿之外的環境則不著一墨。八大山人把計白當黑演繹到了極致。畫為心聲,通過對局部景緻的刻畫來傳達自己心意,是八大山人特有的一種境界。

讀八大山人的山水最大的享受就是不必用讀經悟禪時那種虛無縹緲的思索去猜度畫的意境,而是隨著畫面展示出的景緻你讀詩一樣去品味畫中的美感。它使你心馳神往,但不管怎麼欣賞,也不會產生空靈逃世的感覺,而只希望深入到繪畫展示的境界中去,尋求畫圖深處那更美的景緻。這就像遊人進入一處名勝後,總想往深處走,去探尋更幽雅的風光那種心態一樣。

"
八大山人怪,畫也怪!

圖/清 八大山人 梅花

題識:

寄上博山方丈老人。

庚(午)十一月畫於在芙山房。

八大山人。

八大山人此幅自右至左畫梅一枝轉折直上,至枝梢才略向右倚側,頂端僅著三個待放的花苞,可謂奇極、簡極、險極。樹身全無苔點,而僅添了幾筆如刺的小枝,於是立去枝幹的光板而變得生動,有了變化,添了生意。因為其簡,枝端的花苞就凸現畫面,讓人入眼就領略到滿目孤寂淒冷的茫茫大千中蘊含的生意;領略到畫家心中的落寞與悽苦,以及對生命的期許;領略到畫家筆端的奇致及生於心而應於手的功力。

八大的款書,總與畫筆相映襯,相生髮,難於割裂、移動,極見匠心。“八”字的三角形寫法,都在六十至七十歲之間,故所書“庚十一月”者,當是他六十五歲時之庚午,是為康熙二十九年。正是他藝事大成之時。本幅舊為王方宇先生所藏。

八大山人怪,畫也怪!

圖/清 八大山人 墨蘭圖

八大花鳥畫最突出特點是“少”,用他的話說是“廉”。少,一是描繪的對象少;二是塑造對象時用筆少。在八大那裡,每每一條魚,一隻鳥,一隻雛雞,一棵樹,一朵花,一個果,甚至一筆不畫,只蓋一方印章,便都可以構成一幅完整的畫面,可以說少到不可再少了的程度。前人所云“惜墨如金”,又說“以少少許勝多多許”,只有八大才真正作到了這點,可謂前無古人,後難繼者。

八大山人以其畫風之厚、重、拙、大及冷僻怪偉卓然獨立於清初畫壇。更以其格高韻雅,超越時空之氣度而引領三百餘年時尚風騷。此圖幽蘭無根,不取其瀟灑飄逸之風致,卻得朴茂昂藏之生機,一花三葉,著墨不多而氣力充徹於畫外。傳神寄意,寫的其實還是畫家自己。故佳!

八大山人怪,畫也怪!

圖/清 八大山人 月鹿圖

月光下,無垠的荒野,一直白眼看天的小鹿,如此孤獨寂寞。這就是八大山人《月鹿圖》以至為簡約的筆墨勾勒出的情景。不是很圓的月亮用淡墨反襯,小路也是用淡墨烘染而出,而月光與鹿之外的環境則不著一墨。八大山人把計白當黑演繹到了極致。畫為心聲,通過對局部景緻的刻畫來傳達自己心意,是八大山人特有的一種境界。

讀八大山人的山水最大的享受就是不必用讀經悟禪時那種虛無縹緲的思索去猜度畫的意境,而是隨著畫面展示出的景緻你讀詩一樣去品味畫中的美感。它使你心馳神往,但不管怎麼欣賞,也不會產生空靈逃世的感覺,而只希望深入到繪畫展示的境界中去,尋求畫圖深處那更美的景緻。這就像遊人進入一處名勝後,總想往深處走,去探尋更幽雅的風光那種心態一樣。

八大山人怪,畫也怪!

清 八大山人

樹石八哥圖 紙本墨筆

149.5x70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八大山人《樹石八哥圖》中的景物集中於對角線一邊,墨白對比鮮明,題跋有一鍾壓千斤之勢。枯樹枝上一隻八哥振翅梳翎,形象生動突出,給人以初春萬物等待蘇之感。奇怪的是八大山人在樹底下畫了一條大魚,表情特異,從景物構成上顯得很不協調。假若是別的畫家也許會將魚畫得小一點或多幾條,而他卻與從不同,從構圖上講,在黑白對稱上有平衡作用,至於其他則需讀者自己去理解領會了。

"
八大山人怪,畫也怪!

圖/清 八大山人 梅花

題識:

寄上博山方丈老人。

庚(午)十一月畫於在芙山房。

八大山人。

八大山人此幅自右至左畫梅一枝轉折直上,至枝梢才略向右倚側,頂端僅著三個待放的花苞,可謂奇極、簡極、險極。樹身全無苔點,而僅添了幾筆如刺的小枝,於是立去枝幹的光板而變得生動,有了變化,添了生意。因為其簡,枝端的花苞就凸現畫面,讓人入眼就領略到滿目孤寂淒冷的茫茫大千中蘊含的生意;領略到畫家心中的落寞與悽苦,以及對生命的期許;領略到畫家筆端的奇致及生於心而應於手的功力。

八大的款書,總與畫筆相映襯,相生髮,難於割裂、移動,極見匠心。“八”字的三角形寫法,都在六十至七十歲之間,故所書“庚十一月”者,當是他六十五歲時之庚午,是為康熙二十九年。正是他藝事大成之時。本幅舊為王方宇先生所藏。

八大山人怪,畫也怪!

圖/清 八大山人 墨蘭圖

八大花鳥畫最突出特點是“少”,用他的話說是“廉”。少,一是描繪的對象少;二是塑造對象時用筆少。在八大那裡,每每一條魚,一隻鳥,一隻雛雞,一棵樹,一朵花,一個果,甚至一筆不畫,只蓋一方印章,便都可以構成一幅完整的畫面,可以說少到不可再少了的程度。前人所云“惜墨如金”,又說“以少少許勝多多許”,只有八大才真正作到了這點,可謂前無古人,後難繼者。

八大山人以其畫風之厚、重、拙、大及冷僻怪偉卓然獨立於清初畫壇。更以其格高韻雅,超越時空之氣度而引領三百餘年時尚風騷。此圖幽蘭無根,不取其瀟灑飄逸之風致,卻得朴茂昂藏之生機,一花三葉,著墨不多而氣力充徹於畫外。傳神寄意,寫的其實還是畫家自己。故佳!

八大山人怪,畫也怪!

圖/清 八大山人 月鹿圖

月光下,無垠的荒野,一直白眼看天的小鹿,如此孤獨寂寞。這就是八大山人《月鹿圖》以至為簡約的筆墨勾勒出的情景。不是很圓的月亮用淡墨反襯,小路也是用淡墨烘染而出,而月光與鹿之外的環境則不著一墨。八大山人把計白當黑演繹到了極致。畫為心聲,通過對局部景緻的刻畫來傳達自己心意,是八大山人特有的一種境界。

讀八大山人的山水最大的享受就是不必用讀經悟禪時那種虛無縹緲的思索去猜度畫的意境,而是隨著畫面展示出的景緻你讀詩一樣去品味畫中的美感。它使你心馳神往,但不管怎麼欣賞,也不會產生空靈逃世的感覺,而只希望深入到繪畫展示的境界中去,尋求畫圖深處那更美的景緻。這就像遊人進入一處名勝後,總想往深處走,去探尋更幽雅的風光那種心態一樣。

八大山人怪,畫也怪!

清 八大山人

樹石八哥圖 紙本墨筆

149.5x70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八大山人《樹石八哥圖》中的景物集中於對角線一邊,墨白對比鮮明,題跋有一鍾壓千斤之勢。枯樹枝上一隻八哥振翅梳翎,形象生動突出,給人以初春萬物等待蘇之感。奇怪的是八大山人在樹底下畫了一條大魚,表情特異,從景物構成上顯得很不協調。假若是別的畫家也許會將魚畫得小一點或多幾條,而他卻與從不同,從構圖上講,在黑白對稱上有平衡作用,至於其他則需讀者自己去理解領會了。

八大山人怪,畫也怪!

清 八大山人 怪石鴝鵒圖

八大山水學黃公望,在構圖上頗受董其昌影響,往往以象徵手法抒寫心意,多取荒寒蕭疏之景,剩山殘水,以此表達對舊王朝的眷戀和堅毅的個性。其筆墨以放任恣縱見長,蒼勁圓秀,清逸橫生,不論大幅或小品,都有渾樸酣暢又明朗秀健的風神,章法結構不落俗套,在不完整中求完整。花鳥畫風可分為三個時期:50歲以前為僧時屬早期,署款“傳綮”、“個山”、“驢”、“人屋”,多繪蔬果、花卉、鬆梅一類題材,以卷冊為多,畫面比較精細工緻,勁挺有力;50歲至65歲為中期,畫風漸變,喜繪魚、鳥、草蟲、動物,形象有所誇張,用筆挺勁刻削,動物和鳥的嘴、眼多呈方形,面作卵形,上大下小,岌岌可危,禽鳥多棲一足,懸一足;65歲以後為晚期,藝術日趨成熟,筆勢變為朴茂雄偉,造型極為誇張,如畫魚、鴨、鳥等,皆以白眼向天,充滿倔強之氣。其詩文題跋則含蓄隱晦,亡國之痛、狂放之態,寄於紙上。署款“八大山人”,聯綴似“哭之”或“笑之”之狀。

"
八大山人怪,畫也怪!

圖/清 八大山人 梅花

題識:

寄上博山方丈老人。

庚(午)十一月畫於在芙山房。

八大山人。

八大山人此幅自右至左畫梅一枝轉折直上,至枝梢才略向右倚側,頂端僅著三個待放的花苞,可謂奇極、簡極、險極。樹身全無苔點,而僅添了幾筆如刺的小枝,於是立去枝幹的光板而變得生動,有了變化,添了生意。因為其簡,枝端的花苞就凸現畫面,讓人入眼就領略到滿目孤寂淒冷的茫茫大千中蘊含的生意;領略到畫家心中的落寞與悽苦,以及對生命的期許;領略到畫家筆端的奇致及生於心而應於手的功力。

八大的款書,總與畫筆相映襯,相生髮,難於割裂、移動,極見匠心。“八”字的三角形寫法,都在六十至七十歲之間,故所書“庚十一月”者,當是他六十五歲時之庚午,是為康熙二十九年。正是他藝事大成之時。本幅舊為王方宇先生所藏。

八大山人怪,畫也怪!

圖/清 八大山人 墨蘭圖

八大花鳥畫最突出特點是“少”,用他的話說是“廉”。少,一是描繪的對象少;二是塑造對象時用筆少。在八大那裡,每每一條魚,一隻鳥,一隻雛雞,一棵樹,一朵花,一個果,甚至一筆不畫,只蓋一方印章,便都可以構成一幅完整的畫面,可以說少到不可再少了的程度。前人所云“惜墨如金”,又說“以少少許勝多多許”,只有八大才真正作到了這點,可謂前無古人,後難繼者。

八大山人以其畫風之厚、重、拙、大及冷僻怪偉卓然獨立於清初畫壇。更以其格高韻雅,超越時空之氣度而引領三百餘年時尚風騷。此圖幽蘭無根,不取其瀟灑飄逸之風致,卻得朴茂昂藏之生機,一花三葉,著墨不多而氣力充徹於畫外。傳神寄意,寫的其實還是畫家自己。故佳!

八大山人怪,畫也怪!

圖/清 八大山人 月鹿圖

月光下,無垠的荒野,一直白眼看天的小鹿,如此孤獨寂寞。這就是八大山人《月鹿圖》以至為簡約的筆墨勾勒出的情景。不是很圓的月亮用淡墨反襯,小路也是用淡墨烘染而出,而月光與鹿之外的環境則不著一墨。八大山人把計白當黑演繹到了極致。畫為心聲,通過對局部景緻的刻畫來傳達自己心意,是八大山人特有的一種境界。

讀八大山人的山水最大的享受就是不必用讀經悟禪時那種虛無縹緲的思索去猜度畫的意境,而是隨著畫面展示出的景緻你讀詩一樣去品味畫中的美感。它使你心馳神往,但不管怎麼欣賞,也不會產生空靈逃世的感覺,而只希望深入到繪畫展示的境界中去,尋求畫圖深處那更美的景緻。這就像遊人進入一處名勝後,總想往深處走,去探尋更幽雅的風光那種心態一樣。

八大山人怪,畫也怪!

清 八大山人

樹石八哥圖 紙本墨筆

149.5x70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八大山人《樹石八哥圖》中的景物集中於對角線一邊,墨白對比鮮明,題跋有一鍾壓千斤之勢。枯樹枝上一隻八哥振翅梳翎,形象生動突出,給人以初春萬物等待蘇之感。奇怪的是八大山人在樹底下畫了一條大魚,表情特異,從景物構成上顯得很不協調。假若是別的畫家也許會將魚畫得小一點或多幾條,而他卻與從不同,從構圖上講,在黑白對稱上有平衡作用,至於其他則需讀者自己去理解領會了。

八大山人怪,畫也怪!

清 八大山人 怪石鴝鵒圖

八大山水學黃公望,在構圖上頗受董其昌影響,往往以象徵手法抒寫心意,多取荒寒蕭疏之景,剩山殘水,以此表達對舊王朝的眷戀和堅毅的個性。其筆墨以放任恣縱見長,蒼勁圓秀,清逸橫生,不論大幅或小品,都有渾樸酣暢又明朗秀健的風神,章法結構不落俗套,在不完整中求完整。花鳥畫風可分為三個時期:50歲以前為僧時屬早期,署款“傳綮”、“個山”、“驢”、“人屋”,多繪蔬果、花卉、鬆梅一類題材,以卷冊為多,畫面比較精細工緻,勁挺有力;50歲至65歲為中期,畫風漸變,喜繪魚、鳥、草蟲、動物,形象有所誇張,用筆挺勁刻削,動物和鳥的嘴、眼多呈方形,面作卵形,上大下小,岌岌可危,禽鳥多棲一足,懸一足;65歲以後為晚期,藝術日趨成熟,筆勢變為朴茂雄偉,造型極為誇張,如畫魚、鴨、鳥等,皆以白眼向天,充滿倔強之氣。其詩文題跋則含蓄隱晦,亡國之痛、狂放之態,寄於紙上。署款“八大山人”,聯綴似“哭之”或“笑之”之狀。

八大山人怪,畫也怪!

清八大山人

芭蕉竹石圖

紙本墨筆

221x83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朱耷繪畫藝術的特點大致說來是以形寫情,變形取神;著墨簡淡,運筆奔放;佈局疏朗,意境空曠;精力充沛,氣勢雄壯。他的形式和技法是他的真情實感的最好的一種表現。筆情恣縱,不構成法,蒼勁圓秀,逸氣橫生,章法不求完整而得完整。他的一花一鳥不是盤算多少、大小,而是著眼於佈置上的地位與氣勢。及是否用得適時,用得出奇,用得巧妙。

此幅畫面高達221釐米,畫芭蕉竹石,淋漓酣暢,氣勢撼人。從筆跡來看,八大山人使用的是一枝長鋒大腕筆和另一枝長毫筆,飽蘸墨汁,先畫芭蕉,後畫奇石,然後再補以竹,成竹在胸,放筆直揮,一氣呵成,才能出現如此效果,由此可以想見他創作此畫時解衣磅礴的豪壯情景。此畫對水分的掌握與控制非常得宜,濃淡乾溼層次分明,給人以清新,溼潤、渾厚乾溼之感。這是八大山人興致高漲的神來之筆,平淡天真中揭示生命意識之真諦。

注:圖文來自網上,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