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患病7年深知移植無望 不想拖累父母買殺蟲劑欲自盡
女孩患病7年深知移植無望 不想拖累父母買殺蟲劑欲自盡
女孩患病7年深知移植無望 不想拖累父母買殺蟲劑欲自盡
女孩患病7年深知移植無望 不想拖累父母買殺蟲劑欲自盡
女孩患病7年深知移植無望 不想拖累父母買殺蟲劑欲自盡
女孩患病7年深知移植無望 不想拖累父母買殺蟲劑欲自盡
女孩患病7年深知移植無望 不想拖累父母買殺蟲劑欲自盡
女孩患病7年深知移植無望 不想拖累父母買殺蟲劑欲自盡
女孩患病7年深知移植無望 不想拖累父母買殺蟲劑欲自盡
女孩患病7年深知移植無望 不想拖累父母買殺蟲劑欲自盡
女孩患病7年深知移植無望 不想拖累父母買殺蟲劑欲自盡
女孩患病7年深知移植無望 不想拖累父母買殺蟲劑欲自盡
女孩患病7年深知移植無望 不想拖累父母買殺蟲劑欲自盡
壹星影像
1/12 於德晶心慌地往樓上走去,她急於想要知道一個答案。身為快遞員的她當天收到了一個給自家的快遞,本想回家時正好帶回去,但是好奇心驅使她拆開了快遞盒,裡面竟然赫然放著一瓶殺蟲劑,快遞盒上的名字正是女兒晶玉的名字。於德晶事後回憶:“我當時腦中立馬就有了不好的聯想。”圖為做快遞員的於德晶。\n
2/12 “我進了門便直奔房間,對著正在看書的晶玉就質問了起來,她顯然嚇了一跳,愣住了沒吭聲。”一番質問過後解開了於德晶心裡的疑問,原來晶玉不想再拖累父母,想自行了斷。“我真的被她這個念頭嚇到了,那天我們都哭的很傷心。”\n
3/12 今年12歲的晶玉出生於黑龍江綏化市北林區雙河鎮,身患範可尼貧血已經7年,這是一種罕見的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性血液系統疾病,這種病只有靠骨髓移植才可以生存下去。與病魔抗爭的7年花光了所有積蓄並欠下25萬外債,而一家人長期蝸居在距離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5公里外的一間破舊不堪的出租屋內。圖片攝於2019年2月,於德晶在出租屋照顧高燒的晶玉。\n
4/12 於德晶在2006年和張建東結婚,第二年生下了獨女晶玉,一家人本來就和普通農村家庭那樣簡單地生活著,可2012年年僅5歲的晶玉便患了範可尼貧血,一家人考慮移植所需費用家裡無力承擔,便每月靠輸血、血小板和吃藥來先維持生命。圖片攝於2018年8月份,正在醫院接受治療的晶玉。\n
5/12 這個病改變了一家人的命運,僅僅為了給晶玉維持輸血和血小板,於德晶夫妻把村裡的小破房子抵押了5萬,晶玉爺爺奶奶家的地也以每年7000元轉租出去,為了去醫院治療方便,夫妻兩在哈爾濱某快遞公司做上了快遞員,晶玉輸血時,於德晶便請假攜女往返於出租屋和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這樣的日子一過就是7年。圖為於德晶夫妻正在送快遞。\n
6/12 於德晶感嘆道:“7年了,沒想到不僅依舊沒有能力移植,反而還欠下了25萬。”這7年,一家人過的很壓抑,尤其是晶玉,不能上學不能外出遊玩,讓她性格內向自卑怕生,在她的臉上幾乎看不到表情,甚至很少說話。於德晶說:“她安靜得就像個嬰兒。”圖為晶玉在幫忙揀菜。\n
7/12 然而於德晶夫妻並不知道,晶玉居然有了輕生的念頭。在5月14日那天,晶玉在網上買的殺蟲劑被於德晶收到並打開後,母女兩促膝長談很久。於德晶說:“閨女說不想再拖累我們,不可能有錢移植的,與其這樣害我們不如死了。”圖為晶玉購買的殺蟲劑。\n
8/12 於德晶把這件事和丈夫張建東說了後,兩個人輪流請假開導安撫晶玉,張建東說:“閨女除了不想拖累我們,還有她最好的朋友也是病友前陣子去世了,閨女受了很大打擊,兩天沒吃飯。”雖說幾天的陪伴和開導還是有點作用的,但是這件事讓夫妻兩心有餘悸,兩人把親戚送給晶玉的二手手機沒收了。\n
9/12 由於晶玉病情的特殊性,所以她除了醫院基本就是待在家裡看看電視看看書,範尼可貧血導致晶玉面部棕色色素沉著,如果出門陌生人看向她,她會立馬低頭。於德晶說:“閨女治療期間受了很多苦,性格非常自卑,幾乎不照鏡子,可她是那麼懂事,除了做家務,我們下班時她一定會在樓底下接我,我們很愛她。”圖為正在等待父母下班的晶玉。\n
10/12 晶玉現在每個月都要輸血、血小板,吃藥等,醫生建議要儘量早做移植,可是7年前於德晶夫妻在沒有外債的情況下尚且未能湊齊幾十萬的移植費,現在外債一堆讓他們生活都難上加難,所以移植對於晶玉來說就像一個無法觸及的夢那般遙遠。\n
11/12 若想幫助他,直接掃描二維碼即可查看項目詳情,進行捐助。如果不能直接掃碼,可將二維碼保存至手機相冊,打開“掃一掃”,從相冊中選取二維碼進行識別。該項目由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小星欣新生命項目,在民政部指定的互聯網募捐信息平臺“輕鬆公益”發起募捐,並負責項目的審核、執行及信息反饋。該項目最終解釋權歸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所有。詳情請關注“輕鬆公益”平臺動態。監督電話:021-34689638。
12/12 “感光計劃”為公益攝影師、慈善組織、募捐平臺搭橋,發佈困境家庭的圖片故事,助力募集善款。該計劃是由今日頭條攜手中國攝影家協會與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等具有公募資格的慈善組織聯合發起的圖片公益項目。如有困難,可私信“感光計劃”官方頭條號。
2019-08-15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