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丹寨九零後苗族女孩,帶領村婦女蠟染脫貧,月收入3000元
貴州丹寨九零後苗族女孩,帶領村婦女蠟染脫貧,月收入3000元
貴州丹寨九零後苗族女孩,帶領村婦女蠟染脫貧,月收入3000元
貴州丹寨九零後苗族女孩,帶領村婦女蠟染脫貧,月收入3000元
貴州丹寨九零後苗族女孩,帶領村婦女蠟染脫貧,月收入3000元
貴州丹寨九零後苗族女孩,帶領村婦女蠟染脫貧,月收入3000元
貴州丹寨九零後苗族女孩,帶領村婦女蠟染脫貧,月收入3000元
貴州丹寨九零後苗族女孩,帶領村婦女蠟染脫貧,月收入3000元
貴州丹寨九零後苗族女孩,帶領村婦女蠟染脫貧,月收入3000元
貴州丹寨九零後苗族女孩,帶領村婦女蠟染脫貧,月收入3000元
貴州丹寨九零後苗族女孩,帶領村婦女蠟染脫貧,月收入3000元
貴州丹寨九零後苗族女孩,帶領村婦女蠟染脫貧,月收入3000元
貴州丹寨九零後苗族女孩,帶領村婦女蠟染脫貧,月收入3000元
貴州丹寨九零後苗族女孩,帶領村婦女蠟染脫貧,月收入3000元
貴州丹寨九零後苗族女孩,帶領村婦女蠟染脫貧,月收入3000元
貴州丹寨九零後苗族女孩,帶領村婦女蠟染脫貧,月收入3000元
張藝攝影
1/15 丹寨的卡拉村,人們最先想到的也許是鳥籠。其實,這裡還有另一道風景——蠟染。一家名叫“藍錦染藝”的蠟染工坊,依村傍田,無聲矗立,敞開心扉,靜述流年。\n\n它的存在,為卡拉增添了另一抹亮色,也為尋訪到此的人們打開了領略“神祕”的又一扇窗。
2/15 作為貴州蠟染的發源地,丹寨蠟染早已融入了當地苗族人的生活中。丹寨的苗族蠟染,不僅因丹寨擁有全省最多的蠟染民間藝人而出名,更引人矚目的是這裡民間藝人繪製的蠟染的藝術魅力首屈一指,被海內外公認為“東方第一染”!圖為苗族當地蠟染新銳——張義蘋和她的蠟染作品。\n\n
3/15 在丹寨卡拉村裡一處苗家建築裡,一位苗家姑娘坐在桌前,手持蠟刀在畫布上游走。那雙纖細而又神奇的手,時而信手塗抹、時而細細點綴,一個神祕的苗家圖騰漸漸顯露出深黃色的輪廓,充滿別樣的韻味。眼前的女子就是我們此行的採訪對象,丹寨非遺中心大力推薦的當地蠟染新銳張義蘋。
4/15 “她踏實能幹,有自己的想法,日後一定能闖出一片天地……”7月中旬我走進丹寨縣龍泉鎮卡拉村,與村黨支部書記王玉和攀談,他的話語裡,洋溢著對蠟染坊主張義蘋的讚譽。張義蘋,雖為90後,卻已是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苗族蠟染傳承人,其才、其情、其經歷,讓人好奇、引人探尋。
5/15 未與張義蘋見面前,我仔細參觀了蠟染坊銷售區。只見手袋、絲巾、服飾、團扇等產品擺放有序、陳列別緻,產品的每一個底色、每一處花紋無不浸透著濃郁的民族風情、精湛的蠟染技藝,讓人產生強烈的購買衝動。
6/15 銷售區的角落,擺放了一張大桌,桌上鋪著一幅蠟染作品。這作品:用素布為底,以黑蠟為筆,精細地描摹出少數民族村寨的古樸和神韻,仿如一幅水墨工筆畫。
7/15 苗族蠟染有著悠久的歷史,丹寨苗族蠟染風格古樸、粗獷、奔放,面積大的較多,紋樣一般是動植物的變形,多以變彤的花鳥魚蟲為主體,顯得既抽象叉不失具象。丹寨蠟染除大量用於服飾外,還用做被面、墊單、帳沿和包袱布等以及民俗活動中。丹寨苗族祭祖時,要穿特製的蠟染衣,叫“祭祖衣”。圖為張義蘋設計的大型蠟染作品。
8/15 和大多數苗家女孩一樣,張義蘋年幼學藝,8歲就跟著母親描摹底色、學習蠟染工藝。\n\n“小時候讀書那會,課餘之外的唯一愛好就是蠟染。”因為喜歡,所以堅持。兼之,她的母親技藝精湛、言傳身教,10多歲時,張義蘋已對蠟染技藝相當熟練。圖為張義蘋。
9/15 張義蘋說:“我讀的中學,開設有蠟染班,班上其他同學還在入門的階段,我已經可以獨立完成作品。”儘管在學校,已經成為手藝最優秀的那一個,但張義蘋怎麼也不會想到,往後的日子,她會把蠟染當成一門事業來做。圖為張義蘋的“藍錦染藝工作坊。”
10/15 2011年,由於家庭貧困、不堪重負,為了讓弟弟、妹妹繼續完成學業,減輕父母負擔,身為大姐的張義蘋主動放棄了學業,遠赴杭州打工。\n\n“到杭州後,進了一家服裝廠上班,每天是三點一線的生活……”年少離家,遠赴他鄉,總能惹人勾起思鄉之情、迷茫之緒。張義蘋也不能例外,與蠟染相伴的日子,便成了她濃烈鄉愁的記憶。\n\n那時,她早已無法想象蠟染還將再度迴歸到她的生活中來。
11/15 2014年,母親打來電話,說:“村裡創辦了一個蠟染合作社,急需畫娘,快回家幫忙。”\n\n母親的召喚,讓張義蘋重新燃起對蠟染的熱愛之火,她義無反顧地回了家,並迅速加入到合作社。\n\n“在杭州服裝廠打工的那些年,學到了不少現代化工藝,如果將這些工藝與傳統的蠟染技藝結合起來,也許會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張義蘋踐行想法,為合作社打開了一扇嶄新的大門。\n\n
12/15 在張義蘋的參與下,合作社將精湛的蠟染技藝與現代化的服裝設計融合在一起,手工生產出一批既有鮮明民族特色、又有時尚生活氣息的產品,引得不少客戶前來購買,也讓合作社的運作日益向好。圖為張義蘋設計的傳統與時尚結合的高跟鞋。
13/15 張義蘋回鄉創業這些年中,在基加村成立了蠟染合作社,在政府的指導和支持下,開始帶領村裡的婦女們開創蠟染創業就業之路.2016年創建貴州藍錦染藝有限責任公司,近年來應邀到北京、深圳、成都、河北等地做蠟染展演、展示。\n
14/15 公司成立以來,採取“村婦聯+公司+合作社+農村貧困婦女”的模式,集中婦女到公司、合作社就業,或以發放“錦繡包”的形式居家靈活就業,輻射帶動揚武鎮排倒、排莫、爭光、基加等周邊村寨的100餘名婦女脫貧增收,月均2000-4000元不等。現在張義蘋是黔東南州名匠、名創,苗族蠟染技藝中級工藝師,貴州藍錦染藝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貴州省民族手工業協會祕書長、揚武鎮排倒村婦聯主席。
15/15 丹寨卡拉村既實現了在家門口創業就業,又傳承了民族民間手工技藝,婦女們通過自己的民族技藝巧手增收, “織著布、繡著花、看著娃,卻也能養著家”,充分增強了她們的自主創業就業和脫貧致富的信心,真正實現“指尖技藝”向“指尖經濟”的轉化。\n\n
2019-08-15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