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總覺得現實社會是人類不該有的生活,大部分人背井離鄉,人類到底該怎麼生活?

10 個回答
芳草斜阳60871813
2019-08-27

離鄉背井是人類不該應有的生活這一觀點我不贊同,這是因為人們為了讓自己生活得更好更理想,不得不離鄉背景外出打工,明明遠走他鄉到最掙錢的地方去能掙大錢,改善父母孩子的生活條件。你為什麼不去,硬要坐困窮鄉偏壤而苦度生涯嗎?基於這點,那些因地理位置和歷史原因而發生的地域經濟的差異,導致了鳥往處飛,人往興處走的流動狀態,再說現在社會發展到今天,我們總不能倒退到那個男耕女織的小農經濟生活狀態中去吧。

刘俊利
2019-06-28

贊成本題所言。

第一,背井離鄉的確是浪費資源的行為。如果我國大多數家庭背井離鄉的話,的確值得探討。從個人角度來說,得不償失。得到的是有限的收入,失去的是親情、愛情,甚至家庭。作為國家來說,大量非本地人建設本地,並非高精尖工作,只能帶來這個地區(城市)的擁堵、物價上漲、龐大畸形城市和市民好吃懶惰(租房為生)。其次是背井離鄉的普遍性導致社會基本單元(家庭)的動搖,不利於社會穩定。

第二,何不出臺機制,按照本地人建設本地的原則發展全國經濟。現在都在按照簡單的地區擴張,套取國家資金傾斜,提高所謂的地區GDP。其實人均GDP並未提高多少。而國家如果按照資源配置均衡的原則,實施全面發展,符合稅收返還的從哪裡來到哪裡去,能有效避免人為形成國民待遇不公現象。如大學屬地傾向。

彩霞对联诗词集
2019-06-29

謝謝悟空小祕書邀請。

大部分人背井離鄉?

據我瞭解一般城市的人極小部分人是背井離鄉的;而邊遠山鄉背井離鄉的人就較多了,我曾到過這些邊遠山村去招工人,真的是留守家園的都是老小病殘。最後,在當地政府部門的幫助下,招收到了一批剛畢業的職中生。

謝謝悟空小祕書邀請。

大部分人背井離鄉?

據我瞭解一般城市的人極小部分人是背井離鄉的;而邊遠山鄉背井離鄉的人就較多了,我曾到過這些邊遠山村去招工人,真的是留守家園的都是老小病殘。最後,在當地政府部門的幫助下,招收到了一批剛畢業的職中生。

總覺得在現實社會中不該有的生活?

其實我也是外出打工中的一員,對這個有一定的想法。改革開放後,由計劃經濟轉移到市場經濟上來。由於市場需求關係,讓人也象商品一樣流動起來。

當然剛開始時,一些發展較快的地方最聚人氣,隨著社會的繁榮,也帶動了各地發展。所以,日後縱有背井離鄉的人,多數人願意到家鄉附近打工了。誰都不願意背井離鄉的打工,為了改善和提高生活質量,有時也是無奈的選擇。只要恰當地安排好,也沒有什麼值得可說的地方。

謝謝悟空小祕書邀請。

大部分人背井離鄉?

據我瞭解一般城市的人極小部分人是背井離鄉的;而邊遠山鄉背井離鄉的人就較多了,我曾到過這些邊遠山村去招工人,真的是留守家園的都是老小病殘。最後,在當地政府部門的幫助下,招收到了一批剛畢業的職中生。

總覺得在現實社會中不該有的生活?

其實我也是外出打工中的一員,對這個有一定的想法。改革開放後,由計劃經濟轉移到市場經濟上來。由於市場需求關係,讓人也象商品一樣流動起來。

當然剛開始時,一些發展較快的地方最聚人氣,隨著社會的繁榮,也帶動了各地發展。所以,日後縱有背井離鄉的人,多數人願意到家鄉附近打工了。誰都不願意背井離鄉的打工,為了改善和提高生活質量,有時也是無奈的選擇。只要恰當地安排好,也沒有什麼值得可說的地方。

人類該怎麼生活?

人類的生活應該不是千篇一律的。各自各的選擇自己喜歡的生活是最好的,因為現在社會是一個多元化社會,所以,安排好自己的所適合自己的生活啊!就是最好的生活了。

答題完成,謝謝。

用户5270024996589
2019-06-28

工作和家庭長時間隔離,會形成很多弊端,有些危害性會隱藏很多年爆發!一旦爆發,將是不可承受之重!背井離鄉用喪失其他寶貴成本所獲得的單純的經濟收益是不能彌補背井離鄉所造成的損失的。追求物質在生活中所佔的比重不能過份的偏大。當今社會,留守兒童和老人,荒蕪的農村,離婚和出軌普遍,婚嫁困難,繁衍子嗣的天性和熱情降低等等,不管官方和專家作各種解釋,我始終認為這不是正常現象。

用户6920641771636
2019-06-30

這個話題確實讓人傷感!為什麼有人說七十年代前後的人有幸福感,而現在的人沒了幸福感呢?正是這個原因。那時雖窮,但安穩,一家人生活在一塊,老老少少生活在一起,雖有些小矛盾,但 ̄遇到天災人禍,齊心協力,共渡難關,老有所養,幼有所護,其樂融融!可現在,東奔西跑,爭來奪去,為了錢不要命,為了錢沒了親情,甚至失去了人性!離婚棄子,老無所養,病無人慰,幼無所愛,在冷漠中拼命爭扎,在水泥的森林裡,近鄰不識,老死不相往來,在奔馳冰冷的車流裡,傲慢無禮,橫衝直撞,行路難,難於上青天!自私冷漠,充斥人間。還有幸福感?

user摩羯大叔
2019-06-28

是的,現實社會中大部分人的背景離鄉,確實不是人們應有的生活,最起碼不是理想的生活。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看改革開放前,人們的生活是個什麼局面:

那時候在城市,大家都是按部就班的上學,按部就班的上班。而不論是否上不上大學,都會有一份工作,且都是由政府分配。所不同的是,只要你上了中專以上,你就能從事一份技術工作。不像現在那麼多碩士、博士、博士後。高中以下也有工作,可能就要從事工人、服務等工種。

而在農村人們一般只能老老實實種地,只有很少一部分能考上中專、大學。這些人才能跳出農門,由國家分配一份工作。但這只是極少一部分人,大多數世代都沒離開過自己的家鄉。

改革開放以後,不管是在城市還是農村,也不管你是什麼學歷,國家一律不包分配。而且用工制度也發生了改變,以前的所謂正式工作,都變成了合同制。

尤其是私有經濟實體的出現,使用工制度更加靈活。這些經濟實體為了節約用工成本,所謂的農民工也就出現了。用工的靈活性也既分配製度的靈活,很多人為了實現自己的最大價值,也是為了獲取一定的個人收入。所以背井離鄉到外地謀生,成了現實社會的一個常態。

我們說人們真的就喜歡這種生活嗎?答案我想是否定的!

看看我們的農民兄弟,由於背井離鄉,使得子女不能扶養,老人不能贍養,夫妻不能團聚,這肯定不是人們想要的生活。即使城裡人,他們的在外漂泊,也同樣不是他們想要的。我身邊就有一位去深圳發展,一去就是二十年。雖然混的還算不錯,但其家人一直不在身邊,他最大的遺憾就是不能照顧年邁的父母。

好在現在有一個好的現象,尤其是廣大農村,隨著我國農村建設的改善,不少農民工兄弟姐妹開始返鄉創業。希望這種局面越來越得到改觀,必竟農村人口在我國是大多數。

同時也盼著各地政府有一些措施,把外流的本地人,尤其是有能力的人,想辦法把他拉回來,讓他們為家鄉建設出把力,同時也解決了他們的後顧之憂!

您以為呢?歡迎討論!謝邀約!

刚想明白
2019-06-30

人類社會的發展目標是安居樂業,共同富裕。離開了這個軌道,就走到邪路上去了。

每一個人都在為提高自己的物質生活水平和精神生活水平而努力奮鬥著。這種努力奮鬥推動了社會的發展。

背井離鄉,從正面說是為了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而四處奔波;從負面說,背井離鄉絕不是一種良好的社會現象。良好的社會形態應該是安居樂業。對每一個人來說,背井離鄉都是無奈之舉。

有誰能化腐朽為神奇呢?

21世纪阅读
2019-07-01

人類何曾不背井離鄉?

纯朴忠义Z
2019-06-30

國家的快速發展與這部分背井離鄉的農民工有著直接的關係,沒有農民工的奉獻(兩地分居、不管老人孩子)就沒有高樓林立的繁華城市,國家的弱勢群體農民工及其家屬成了經濟發展的中流砥柱,農民犧牲了自己全部都是為了國家,頭條朋友可以看看農民工是過的什麼樣的人生活,相關部門也看看他們是怎樣為國家建設下苦力的,有的農民工甚至致殘或獻出了寶貴生命,這種嚴重的不平等怪象正在蔓延,國家應該關注三農,給農業、農村和農民更好的惠農政策,提高農民待遇,給農業農村基礎設施改進提供資金幫助,改善農村居住和生活環境,縮小城鄉差別。

國家的快速發展與這部分背井離鄉的農民工有著直接的關係,沒有農民工的奉獻(兩地分居、不管老人孩子)就沒有高樓林立的繁華城市,國家的弱勢群體農民工及其家屬成了經濟發展的中流砥柱,農民犧牲了自己全部都是為了國家,頭條朋友可以看看農民工是過的什麼樣的人生活,相關部門也看看他們是怎樣為國家建設下苦力的,有的農民工甚至致殘或獻出了寶貴生命,這種嚴重的不平等怪象正在蔓延,國家應該關注三農,給農業、農村和農民更好的惠農政策,提高農民待遇,給農業農村基礎設施改進提供資金幫助,改善農村居住和生活環境,縮小城鄉差別。

1

自由人84173
2019-06-28

背井離鄉現象是從古到今的卑劣歷史。是人們擁擠在一起後產生的人過剩。人多地少一塊餅乾能供幾個人吃根本不夠吃,再加上沒有計劃的建築以外沒有計劃經濟造成的危機這就是後果。如果自給自足之外能生產什麼經濟來互補再加上對外貿易促進經濟掙漲,減少國家扶貧強度掙加國庫收支平衡。不能失去平衡的基礎上加強一帶一路綠色產業鏈。老百姓不會流離失所,老百姓背井離鄉的主要原因就是沒有把控城市面積也沒有把控農民的耕種和農產品加工產銷通道。城市越大人民越貧窮,失去土地後老百姓更無助。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