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1949年韓國的首都,那時的首爾破舊不堪,滿大街的漢字招牌
這是1949年韓國的首都,那時的首爾破舊不堪,滿大街的漢字招牌
這是1949年韓國的首都,那時的首爾破舊不堪,滿大街的漢字招牌
這是1949年韓國的首都,那時的首爾破舊不堪,滿大街的漢字招牌
這是1949年韓國的首都,那時的首爾破舊不堪,滿大街的漢字招牌
這是1949年韓國的首都,那時的首爾破舊不堪,滿大街的漢字招牌
這是1949年韓國的首都,那時的首爾破舊不堪,滿大街的漢字招牌
這是1949年韓國的首都,那時的首爾破舊不堪,滿大街的漢字招牌
這是1949年韓國的首都,那時的首爾破舊不堪,滿大街的漢字招牌
這是1949年韓國的首都,那時的首爾破舊不堪,滿大街的漢字招牌
這是1949年韓國的首都,那時的首爾破舊不堪,滿大街的漢字招牌
靜靜時光
1/10 老照片的故事,這組老照片拍攝於1949年的韓國漢城(今韓國首爾,在2005年韓國將漢城改為首爾),此時的大韓民國才建立沒多久。圖為當時漢城的一條街道,一輛裝滿柴火的牛車停在路邊,路邊的商鋪懸掛的招牌都是漢字。
2/10 圖為當時漢城的街頭,那輛藍色的馬拉三輪車格外顯眼,這輛車的車身上印有“兄弟”兩個漢字。在李氏朝鮮王朝時代,朝鮮的官方文字是漢字,是否認識漢字被視為知識分子與普通人的界線。當時的社會高層人士看不起本土的諺文,認為這是給智力低下,學習不了漢字的人用的,強力抵制,所以諺文只在民間流傳。
3/10 圖為當時漢城的一處建築,這建築的兩間店鋪上懸掛的都是漢字招牌。二戰後,韓國由於民族主義和脫漢運動的影響,對於日治時代漢字的使用與中國古代的冊封體制非常不滿,漢字被排斥,將諺文提升為國家文字的聲音則逐漸高漲。韓國以諺文作為國家官方文字,並逐漸停用漢字。\n
4/10 圖為當時漢城街頭的一個理髮店和服裝店,這兩家店鋪懸掛的都是漢字招牌。從1948年開始廢止了漢字,要求除涉及古文以外的文章一律都用朝鮮字母書寫。儘管漢字被廢止,但是當時的韓國,漢字的教學活動仍在進行。\n
5/10 圖為當時漢城的一處露天菜市場,這裡放置著成堆的大白菜和大蘿蔔。1968年,韓國總統朴正熙下令在公文中禁止使用漢字,強行廢除教科書中使用的漢字。從1970年起,韓國小學、中學教科書中的漢字被取消,完全使用表音字。\n
6/10 圖為當時漢城一處集市,這周邊的店鋪上懸掛的都是漢字招牌。在一處店鋪前擺放了很多的陶製大缸,這些大缸應該是韓國人買回去醃製泡菜用的。看來當時賣缸的生意還不錯,圖中已經有兩個當地婦女買了大缸頂在頭上準備回家。\n
7/10 圖為當時漢城街頭,兩位當地婦女把包裹頂在頭上進行運輸。用頭頂物品的習俗,在非洲也是有的。大家可見正前方店鋪上的招牌也都是漢字的。\n
8/10 圖為當時漢城街頭,圖中那棟紅色的日式建築,應該是日據時期日本人建造的。在街邊一排懸掛漢字招牌的店鋪前聚集了一堆人,不知道這裡發生了什麼,只見一地的碎玻璃。\n
9/10 圖為當時漢城的街頭,這條街道上的店鋪的招牌都是中英文的。這條街道應該是當時美軍常來的地方,懸掛英文招牌主要是為方便美國大兵。\n
10/10 圖為漢城百姓經過崇禮門前,崇禮門上掛滿了宣傳標語。圖中的這個城門在隨後的戰爭中,城門遭受戰火破壞。崇禮門,俗稱南大門,是李氏朝鮮時期京畿道漢城府四度城門之中規模最大的城門,始建於1398年(明洪武三十一年),1962年12月確定為韓國“一號國寶”,被譽為韓國的“國門“。\n
2019-05-02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