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夫妻隱居深山,打造“桃花源”,用20年成為“花果山”山大王
八旬夫妻隱居深山,打造“桃花源”,用20年成為“花果山”山大王
八旬夫妻隱居深山,打造“桃花源”,用20年成為“花果山”山大王
八旬夫妻隱居深山,打造“桃花源”,用20年成為“花果山”山大王
八旬夫妻隱居深山,打造“桃花源”,用20年成為“花果山”山大王
八旬夫妻隱居深山,打造“桃花源”,用20年成為“花果山”山大王
八旬夫妻隱居深山,打造“桃花源”,用20年成為“花果山”山大王
八旬夫妻隱居深山,打造“桃花源”,用20年成為“花果山”山大王
八旬夫妻隱居深山,打造“桃花源”,用20年成為“花果山”山大王
八旬夫妻隱居深山,打造“桃花源”,用20年成為“花果山”山大王
裕豐人間說
1/9 陶淵明的“世外桃源”一直都是人們嚮往的地方,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平平淡淡沒有紛爭,喝著甘甜的山泉,哼著悠揚的小曲,順便造福後代子孫。來自偃師市山化鎮王窯村的八旬夫妻齊巧轉與老伴張運來就做到了,兩位老人歷經20年嚐遍了創業的甜酸苦辣,終於讓荒山變得鬱鬱蔥蔥,滿山果實,成為真正的“桃花源”,名副其實的“花果山”山大王。(圖片來自東方IC)
2/9 20年前,河南省偃師市山化鎮王窯村村北的一座山,長滿了野生酸棗樹,除此外全是野蒿雜草。當時村裡向外承包,沒人願包。1992年,54歲的村婦齊巧轉與剛退休的老伴張運來商議後,決定綠化荒山。為解決山上植樹缺水,1998年老兩口在山頂修建了一個7立方米的蓄水池,供山頂種植的銀杏、香樟和石榴澆水。(圖片來自東方IC)
3/9 以後他們花半年多時間,在半山腰挖一個蓄水20多立方米的蓄水池,把雨水存下來澆樹。2006年,他們栽下一百多棵杜仲和刺槐。山上缺水,風一刮能把山上的土刮透。那些天,一直乾旱每天他們從山下兩個蓄水池裡挑幾十擔水上山澆樹。兩池的水都被挑幹了,種的樹苗還是沒成活,夫妻倆傷心了很長時間。(圖片來自東方IC)
4/9 後來聽說酸棗樹生命力旺盛,他們就想在酸棗樹上嫁接大棗。他們先是從縣裡請來了技術員,可是因為請人成本太高,齊巧轉便找出上初中時的植物課本,開始自己琢磨學嫁接。為了找到好的嫁接棗芽,張運來揹著乾糧到山東、河北、陝西等地找,每次花幾百元路費,像寶貝一樣買回來一些棗芽。每年農曆二月,張運來就在前面把酸棗樹鋸掉,齊巧轉在後邊把根部樹皮剝開,把棗芽插進去,再捆綁好防止漏風進水。(圖片來自東方IC)
5/9 通過兩三年摸索,他們嫁接的酸棗樹成活率達90%。一棵嫁接好的棗樹一天要澆兩遍水,根部發芽要趕緊掰掉。等到嫁接好的棗樹長到一人高時,夫妻倆便要用木棍分三次支撐,否則一颳風就把樹苗刮斷了。說起這些創業的艱辛,齊巧轉像個小孩一般咯咯地笑起來:“真想不到,初中植物課上的嫁接知識,到老年時派上了用場。後來,他們每年都要嫁接一千七百多棵棗樹。”(圖片來自東方IC)
6/9 說起嫁接成功的大棗品種,齊巧轉如數家珍:“山上有寶葫蘆棗、酥棗、珍珠棗、梨棗、冬棗、等等這些棗俺一點兒都不賣,全讓觀光的來品嚐,讓村上和鎮敬老院的老人們吃。”提起創業艱辛,背有點駝的齊巧轉說:“俺吃的是自己種的蔬菜,住的是花果山。每當我看到這滿山的綠樹和果實,幹活渾身都有用不完的勁,一點兒也不覺得累。因為這裡是俺老兩口的精神家園,有俺後半生奮鬥的成果。要是在家生氣,一到山上啥氣都消了。”(圖片來自東方IC)
7/9 在這之後齊巧轉說起了自己的遠景規劃:“我們準備在南山坡東、西兩側建兩個涼亭,還想在南邊建個大儲水池,在山頂弄個噴水龍頭,再往後,還要在山門前建條公路和停車場……”當被問到種這麼多果實,不搞個旅遊啥的,賺點錢?(圖片來自東方IC)
8/9 張運來說。“一到收穫季節滿山都能聞到果香味,十里八村來人都能吃個新鮮,這不都是回報?俺老兩口不圖任何回報,就是要給子孫後代留下一座綠山,一直幹到幹不動為止。”(圖片來自東方IC)
9/9 寒來暑往,經過20多年辛勤播綠,如今這座山上種滿了柏樹、桐樹和各種果樹,小片平地上還種了莊稼和蔬菜。鄉親們都誇他們,說他們把這荒山治理得像‘花果山’一樣。而他們也成為了真正的神仙眷侶,我想這樣的生活絕對是大家所喜歡的。當然我們在喜歡的同時嗎,還不得不佩服這對老夫妻的愛情和相守。你們覺得呢?(圖片來自東方IC)
2018-12-02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