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真實“地道戰”遺址,寬為0.7至0.8米,長達32華里20多條支線
探訪真實“地道戰”遺址,寬為0.7至0.8米,長達32華里20多條支線
探訪真實“地道戰”遺址,寬為0.7至0.8米,長達32華里20多條支線
探訪真實“地道戰”遺址,寬為0.7至0.8米,長達32華里20多條支線
探訪真實“地道戰”遺址,寬為0.7至0.8米,長達32華里20多條支線
探訪真實“地道戰”遺址,寬為0.7至0.8米,長達32華里20多條支線
探訪真實“地道戰”遺址,寬為0.7至0.8米,長達32華里20多條支線
探訪真實“地道戰”遺址,寬為0.7至0.8米,長達32華里20多條支線
探訪真實“地道戰”遺址,寬為0.7至0.8米,長達32華里20多條支線
裕豐人間
1/8 對於70到80年代的人來說,紅色影視無疑是陪伴童年最為歡快的項目,它不僅僅讓我們瞭解了抗日戰爭中的偉大歷史人物,還培養了我們愛國的熱情。而其中最為知名的“地道戰”也是真實存在的。據悉“地道戰”遺址位於清苑縣西南方向,距縣城15公里,距保定市30公里。七.七事變後,冉莊人民為保護自己、抗禦外侮,於1938年春開始挖地洞,並由單口洞逐步發展成為雙口洞、多口洞,最後挖成長達32華里多的地道網。(圖片來自 IC photo)
2/8 初期的時候這裡的地道是單口洞,後來把兩個洞口挖通,形成雙口洞或多口洞。這種雙口洞或多口洞雖有了一定的靈活性,但它依然只能作為臨時藏身之所。(圖片來自 IC photo)
3/8 在不斷總結經驗的基礎上,根據對敵鬥爭的需要,邊戰邊挖邊改進,終於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地下防禦戰爭體系。以村中十字街為中心,有東西南北四條主幹線。沿幹線有東西支線11條,南北支線13條,通往野外和連接他村的地道4條。(圖片來自 IC photo)
4/8 另外主幹道高1-1.5米,寬0.7-0.8米,上距地面約2米。面積約3萬平方米。地道分軍用和民用兩種,用以作戰和隱蔽人、物。地道內設照明油燈、指路牌、十字街口設作戰指揮部、休息室等。高房和地面上以廟宇、碾子、櫃檯、燒餅爐、街壘等形式偽裝的作戰工事均與地道相通。沿街牆壁都有暗槍眼,於村內外、高房上下、地上地下構成了縱橫交錯的火力網。(圖片來自 IC photo)
5/8 地地道內部結構十分的複雜,覆蓋了多種事物,這其中有著指揮部、休息室、儲糧室,設有路牌和油燈,還有地下兵工廠。充分利用地形地物特徵,在牆壁、地面、井壁、牲口槽、炕面、鍋臺、衣櫃等不易發現處,巧妙地構築了地道口,偽裝得與建築物一模一樣,使敵人難以發現。為了便於監視、射擊敵人,還利用高房、地面等有利的地形地物,構築工事多處,並與地道相通。同時,在街道、路口遍佈地雷,並將引線引入地道。(圖片來自 IC photo)
6/8 正是因為這種特殊的構造,所以冉莊地上地下各種工事可以相互配合,形成了一個立體火力交叉網,有效的防止敵人的進攻。還根據相同的地形地物,分別在小廟、碾子、燒餅爐、櫃檯、暗室、牆角或牆根等處,修築了工事和槍眼。其中高房工事7處,地堡14處,小廟工事6處,碾子工事2處,燒餅爐工事1處,櫃檯工事1處,暗室及牆角槍眼8處。(圖片來自 IC photo)
7/8 所有這些工事都和地道相通,既能瞭望,又能射擊。這樣,地道和地面相配合,各種火力相交叉,構成了密集的火力網,充分發揮地道的威力,痛殲來犯之敵。冉莊地道戰工事的主要特點是三通、三交叉和五防。三通即高房相通,地道相通,堡壘相通。三交叉即明槍眼與暗槍眼交叉,高房火力與地平堡火力交叉,牆壁火力與地堡火力交叉。五防即防破壞,防封鎖,防水灌,防毒氣,防火燒。(圖片來自 IC photo)
8/8 冉莊地道是一座能打能藏、可守可攻、進退自如的地下長城。冉莊民兵利用地道優勢,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配合地方武裝對敵鬥爭157次,殲敵2100餘名,給敵人以重創,為抗擊日本法西斯侵略,為祖國的解放事業做出了卓越貢獻。如今這裡作為“模範村”正在上演著一場教育之風,許許多多的小孩來到這裡瞭解歷史,瞭解那段艱苦奮鬥的歲月,以及勞動人民的智慧。(圖片來自 IC photo)
2019-07-10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