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遠超黃金-博物館收藏的清宮琺琅彩大圖精鑑|瓷器鑑定真知堂
價格遠超黃金-博物館收藏的清宮琺琅彩大圖精鑑|瓷器鑑定真知堂
價格遠超黃金-博物館收藏的清宮琺琅彩大圖精鑑|瓷器鑑定真知堂
價格遠超黃金-博物館收藏的清宮琺琅彩大圖精鑑|瓷器鑑定真知堂
價格遠超黃金-博物館收藏的清宮琺琅彩大圖精鑑|瓷器鑑定真知堂
價格遠超黃金-博物館收藏的清宮琺琅彩大圖精鑑|瓷器鑑定真知堂
價格遠超黃金-博物館收藏的清宮琺琅彩大圖精鑑|瓷器鑑定真知堂
價格遠超黃金-博物館收藏的清宮琺琅彩大圖精鑑|瓷器鑑定真知堂
價格遠超黃金-博物館收藏的清宮琺琅彩大圖精鑑|瓷器鑑定真知堂
價格遠超黃金-博物館收藏的清宮琺琅彩大圖精鑑|瓷器鑑定真知堂
價格遠超黃金-博物館收藏的清宮琺琅彩大圖精鑑|瓷器鑑定真知堂
價格遠超黃金-博物館收藏的清宮琺琅彩大圖精鑑|瓷器鑑定真知堂
價格遠超黃金-博物館收藏的清宮琺琅彩大圖精鑑|瓷器鑑定真知堂
價格遠超黃金-博物館收藏的清宮琺琅彩大圖精鑑|瓷器鑑定真知堂
瓷器鑑定真知堂
1/13 瓷器鑑定真知堂:瓷器,是中國特有的原產地產品。歷史上,中國生產的瓷器和絲綢,茶葉一樣,為中國在海外貿易中帶來了豐厚的利潤。也成為了享譽世界的文物藝術品。圖為博物館收藏的文物-清雍正琺琅彩牡丹紋碗。(圖片來自 IC photo)
2/13 瓷器鑑定真知堂:瓷器在中國歷史極為悠久,晉唐為啟蒙,宋元為高峰,明代彩繪瓷流行,青花和釉裡紅瓷器堪稱世界之冠。清代則以琺琅彩,粉彩為著。圖為上海博物館收藏的清乾隆琺琅彩竹菊鵪鶉圖瓶。(圖片來自 IC photo)
3/13 瓷器鑑定真知堂:歷史上的瓷器分為官窯和民窯。一般而言,官窯屬於朝廷開辦,為皇室服務的瓷窯,選料既精,用工極費,其藝術價值和經濟價值炯非民窯可比。所以,瓷器收藏貴官窯,輕民窯。自古以來皆然。圖為上博收藏的清乾隆胭脂紅地琺琅彩碗。(圖片來自 IC photo)
4/13 瓷器鑑定真知堂:而清三代生產的琺琅彩瓷器,則被譽為“官窯中的官窯”,物稀價昂,歷來深受收藏界,拍賣行青睞。圖為香港蘇富比拍賣的清乾隆琺琅彩虞美人碗,估價超2億港幣。(圖片來自 IC photo)
5/13 瓷器鑑定真知堂:琺琅彩,在清宮檔案裡被稱為“瓷胎畫琺琅”。是以透明的琺琅釉料在瓷器上繪畫裝飾的工藝,最早發明畫琺琅工藝的應該是十五世紀的意大利威尼斯或比,法,荷三國交界的佛朗德斯地區。圖為香港拍賣的虞美人碗。(圖片來自 IC photo)
6/13 瓷器鑑定真知堂:琺琅器最早進入中國並不是瓷胎而是金屬胎的,中國人把這種金屬胎琺琅器稱為“洋瓷”,大約在康熙晚期(五十九年),文獻上才出現了“琺琅磁器”的說法。所以一般學者以為大約康熙五十二年後才出現琺琅彩瓷器,當無大誤。圖為上博收藏的乾隆琺琅彩人物圖瓶。(圖片來自 IC photo)
7/13 瓷器鑑定真知堂:清宮雍正二年文獻中出現了“白瓷畫琺琅”的說法,還有“琺琅霽青盃”,“紅地五彩花琺琅碗”,“瓷胎燒金琺琅蓋碗”等說法,或稱“白磁地琺琅花”“畫琺琅芙蓉四寸磁碟”等。圖為清乾隆琺琅彩龍鳳紋雙聯瓶。(圖片來自 IC photo)
8/13 瓷器鑑定真知堂:到雍正十一年文獻才開始正式出現“瓷胎畫琺琅”這個專用名詞,一直沿用到晚清時期。民國時期又有“古月軒”的說法,其實古月軒款多為民國仿清三代琺琅彩瓷器的款識。收藏家不可不知。圖為清乾隆纏枝花卉蒜頭瓶。(圖片來自 IC photo)
9/13 瓷器鑑定真知堂:康熙晚期琺琅彩屬於創燒時期,據說和著名的意大利畫家郎世寧有關,其實他本人並未參與畫琺琅瓷器。康熙琺琅彩一般都為各種色地,少見白地。底款有藍色,紅色,黑色三種料款,還有一種描金款。(圖片來自 IC photo)
10/13 瓷器鑑定真知堂:康熙時期琺琅彩器型多以碗為主,款識則為“康熙御製”四字雙行楷書帶方框款。圖為雍正琺琅彩墨竹圖碗,上博收藏文物。(圖片來自 IC photo)
11/13 瓷器鑑定真知堂:進入雍正一朝,琺琅彩達到了歷史上的最高峰。和康熙款不同的是,此時多見“雍正年制”宋體藍料款。瓷器開始多見白地彩繪,並且出現了大量的題詩,可見雍正帝的審美品位極高。圖為康熙藍地牡丹紋琺琅彩碗。(圖片來自 IC photo)
12/13 瓷器鑑定真知堂:乾隆時期,由於雍正粉彩技術登峰造極,琺琅彩這種費力不討好的奢侈品就逐漸被洋彩取代了。所謂“乾隆洋彩”,其實是指帶有部分琺琅彩工藝的宮廷御用粉彩瓷。圖為乾隆琺琅彩花卉紋盤,上海博物館收藏。(圖片來自 IC photo)
13/13 瓷器鑑定真知堂:琺琅彩瓷器由於歷史上非常貴重,最初的繪畫原料都是進口材料,生產數量極少,目前全世界估計約有500件左右,其中兩岸故宮就收藏了400多件,所以零零散散流失海外的清宮琺琅彩瓷器非常珍貴,基本上一出現就以億元計價,也就極為正常了。(圖片來自 IC photo)
2019-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