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遠有個村叫做“狀元頭”,相傳與宋代一位狀元有關
招遠有個村叫做“狀元頭”,相傳與宋代一位狀元有關
招遠有個村叫做“狀元頭”,相傳與宋代一位狀元有關
招遠有個村叫做“狀元頭”,相傳與宋代一位狀元有關
招遠有個村叫做“狀元頭”,相傳與宋代一位狀元有關
招遠有個村叫做“狀元頭”,相傳與宋代一位狀元有關
招遠有個村叫做“狀元頭”,相傳與宋代一位狀元有關
招遠有個村叫做“狀元頭”,相傳與宋代一位狀元有關
招遠有個村叫做“狀元頭”,相傳與宋代一位狀元有關
膠東故事會
1/8 這組圖片仍是膠東村莊故事系列,要介紹的村莊位於煙臺招遠市齊山鎮境內,名字叫做“狀元頭”。這個村莊位於海萊公路(省道S306)沿線,經常走這條公路的朋友,應該會有印象。筆者此前也路過幾次,對地圖上顯示的這個村名頗感興趣,前段時間又經此處,就進村打聽了一番,原來“狀元頭”這個名字的由來,相傳與宋代一位狀元有關。
2/8 狀元頭村距離齊山鎮駐地不遠,過了這座“狀元頭橋”就是。
3/8 從招遠城區乘坐221路公交車,也經過此處。
4/8 招遠齊山鎮與萊州市驛道鎮相鄰,狀元頭村距離交界線就不遠,向西走大概三里路,就可進入萊州地界。而在北宋時期,這條界線還不存在,因為當時還沒有設立招遠縣,如今招遠的範圍,主要是當時掖縣羅峰鎮的轄區。正因為這段淵源,北宋嘉佑六年考中狀元的羅峰鎮人王俊民,在有的史料中記載為掖縣籍,在有的史料中記載為招遠籍。
5/8 根據招遠縣誌記載,有宋一代,招遠(羅峰鎮)共考取兩名進士,分別是王俊民和他的父親王弁。而王俊民的弟弟王定民,“工書法,能詩,與蘇子瞻(蘇軾)友善,相倡和。”由此可見,王氏一族,可謂是纓簪世家了。
6/8 嘉佑六年,王俊民參加科考,被拔為殿試第一,成為新科狀元,當時他只有25歲,可謂少年得志。可惜的是,天不假年,僅僅兩年過後,王俊民就不幸去世。因為仕途短暫,王俊民雖然貴為狀元,但知名度並不算高。正史中對他的記載也頗為簡單,“王俊民,羅峰鎮人,嘉祜六年狀元。釋褐,廷尉評籤書,徐州節度判官,充南京考試官,卒。”反而在野史中,流傳不少關於他的傳說,不過大多都是演繹。
7/8 王俊民去世後,歸葬故里。根據招遠縣誌記載,“狀元王俊民墓,在縣西南三十里聚靈嶺之東。”按照招遠縣地名志的解釋,縣西南三十里聚靈嶺之東,就是現在的狀元頭村。據記載,清初時,墓尚有磚。但現已無舊址可尋。狀元墓所在的地方,按照古代的慣例,稱之為“狀元冢”似乎更合適一些,那為何這裡叫做“狀元頭”呢?
8/8 在與招遠相鄰的萊陽,有個叫做將軍頂的地方,其傳說或可作為參考。相傳,萊陽將軍頂曾是古戰場,有位將軍在此戰死,下葬時沒有頭顱而以黃金為首。“狀元頭”可能也與王俊民的突然去世有關吧。不過,招遠地名資料也記載了另外一個說法,稱古代時莊、王兩姓建村,稱“莊王頭”,後因狀元墓在此,演變為狀元頭。然而,現今村中姓氏頗多,卻鮮有莊姓。但不管怎麼說,最終的村名都與宋代狀元王俊民有關。
2019-06-28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