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牛民俗廟會,娃娃2歲踩高蹺5歲舞獅子,哭著也堅持
最牛民俗廟會,娃娃2歲踩高蹺5歲舞獅子,哭著也堅持
最牛民俗廟會,娃娃2歲踩高蹺5歲舞獅子,哭著也堅持
最牛民俗廟會,娃娃2歲踩高蹺5歲舞獅子,哭著也堅持
最牛民俗廟會,娃娃2歲踩高蹺5歲舞獅子,哭著也堅持
最牛民俗廟會,娃娃2歲踩高蹺5歲舞獅子,哭著也堅持
最牛民俗廟會,娃娃2歲踩高蹺5歲舞獅子,哭著也堅持
最牛民俗廟會,娃娃2歲踩高蹺5歲舞獅子,哭著也堅持
最牛民俗廟會,娃娃2歲踩高蹺5歲舞獅子,哭著也堅持
最牛民俗廟會,娃娃2歲踩高蹺5歲舞獅子,哭著也堅持
最牛民俗廟會,娃娃2歲踩高蹺5歲舞獅子,哭著也堅持
最牛民俗廟會,娃娃2歲踩高蹺5歲舞獅子,哭著也堅持
龍都視覺
1/11 這兩天,河南道口正月火神廟會剛剛落下帷幕,這算是華北地區正月裡最後一個大型古廟會了。它囊括了豫北廣大地區的民間藝術種類,形式繁多,風格各異,同一廟會表演,這也是我國任何古廟會都無法比擬的,也是非常罕見的。而在廟會現場攝影師看到了另外一個讓人驚歎的景象,那就是廟會上一代代傳承的娃娃演員們,就是他們在一代代傳承著這裡的傳統文化。
2/11 自古至今,河南滑縣的古廟會影響一直很大,輻射晉、冀、魯、豫、津的廣大地區,倍受歡迎,素有“東南西北都看遍,不如道口古會轉一轉”之說。而作為滑縣本地人,每每聽到敲鑼打鼓聲都有一種莫名的親切感,大抵是因為,在滑縣只有正月道口古會過完才算真正過完年,那是本地人在正月裡最後也是最盛大的狂歡,萬人空巷慶古會,其熱鬧程度甚至超過了過新年。
3/11 在滑縣古會期間,到處人山人海,傳統節目有河西高蹺、軍莊秧歌、背閣、抬閣、八卦秋、武術表演、竹馬、蓮花燈、火龍、花船等,男女演員盛裝上陣,從臉譜到服裝,無不體現了濃郁的傳統文化色彩。而更引人注目的是廟會上的娃娃演員們,他們的表演更成了每年滑縣古廟會的一大亮點。
4/11 在古廟會的表演隊伍中,攝影師總會看到旁邊有著父母陪伴著的孩子,孩子能參加廟會的表演對於家長們來說是一件非常光榮的事。在今年的古會上,攝影師見到的最小的參會表演者僅兩歲,而五六歲靈活著踩著高蹺的孩子更是到處都是,這些小娃娃們表演起來可謂是一點都不怯場,真可謂是英雄出少年。
5/11 因為滑縣的民間表演藝術積累深厚,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全縣22個鄉鎮均有民間表演藝術團體,表演人員8000餘人,而在這些表演藝術團裡,娃娃們的傳承被看著格外的重要,據現場參加演出的孩子家長們說,舞獅、高蹺等各種藝術形式,他們的孩子們都得選一種從小開始練,這樣既能讓孩子從小強身健體,又把傳承幾千年傳統的手藝傳承下去了。
6/11 滑縣屬於豫北地區,而豫北高蹺藝術中又有多人是精於武術的著名拳師,把傳統的高蹺與武術、雜技融為一體,創造了國內獨特的武技的高蹺,稱為“華夏一絕”。很多道口鎮上的藝術團隊裡的家長們都會讓孩子從小學高蹺,為的是強身健體,也為的以後的古會上能繼續傳承一些絕技。 古會現場攝影師見到一個2歲的孩子,在踩高蹺,還沒學穩的小朋友卻能在踩著高蹺站立10多分鐘,是不是讓你感嘆高手在民間呢?
7/11 除了高蹺、舞獅也是很多家長讓孩子們選擇的項目之一。在多數人心中,獅子是祥瑞之獸。每逢春節或慶典活動,人們就會選擇舞獅來助興、祈福。在每年的滑縣道口古會上,舞獅是一項必不可少的社火表演。圖中倆舞獅的小朋友中最小的才5歲,但幾天的表演中毫不怯場,孩子的父母說,他們從小就練的,今年就能上場表演很高興。而像這樣的小演員攝影師見到了好幾個。
8/11 當攝影師看到滑縣古會這一個個表演嫻熟的娃娃演員後,不得不佩服這裡的文化傳承。現場參加演出的一些年輕人表示,這是這裡的一種傳承也是特點,看著這些娃娃演員就想起自己小時候。大家都是這樣從小時候過來的,從很小開始練習年年參會。別看才二十多歲,但他們都已經是古會的老演員了。
9/11 在道口古會上,攝影師看到最為精彩的要數背閣表演了,而這種民間藝術的表演主力就是一個個的娃娃演員們。背閣表演由上、中、下三部分相互配合。上層表演者稱為“上裝”,由兒童扮演;化妝一般取材戲曲青衣人物。下層表演者稱為“下裝”,在整個表演中起基座的作用,由身著戲曲服飾的青壯年扮演。中間部分稱為“中節”,是由青壯年捆在背上一鐵製背架和用於固定上面兒童的支架組成。
10/11 在滑縣當地,家長們認為如果孩子能被選中做背閣,那孩子一生都有好運氣。但是孩子們有些年齡太小不知道背閣的意義,古廟會期間要在空中站好幾個小時,也挺辛苦的。拍攝中,被選中背閣的有些小朋友們在空中好奇的張望,也有個別的孩子因為第一次見這樣的大場面,悄悄在上面抹眼淚。但是儘管抹眼淚了,但娃娃演員也沒有說要退出演出,在堅持著把演出演完,真的很厲害。
11/11 傳承數百年的古廟會,傳承數百年的的傳統民俗表演,三天的廟會讓很多專程來趕會的人意猶未盡。但也只能等來年再來了。而廟會上這一個個的小演員更是這百年古廟會不可缺少的一道風景線,在這些孩子身上,攝影師看到了民間傳統文化的傳承和魅力。
2019-04-08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