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初蘭州,絲路盛會外賓街拍
九十年代初蘭州,絲路盛會外賓街拍
九十年代初蘭州,絲路盛會外賓街拍
九十年代初蘭州,絲路盛會外賓街拍
九十年代初蘭州,絲路盛會外賓街拍
九十年代初蘭州,絲路盛會外賓街拍
九十年代初蘭州,絲路盛會外賓街拍
九十年代初蘭州,絲路盛會外賓街拍
九十年代初蘭州,絲路盛會外賓街拍
九十年代初蘭州,絲路盛會外賓街拍
舊影閣
1/9 大部分蘭州麵館每日6:30開門,到10:00是每天的上座高峰,一個不大的麵館每天的接待量可能達到幾百人。這一時段牛肉麵館人聲鼎沸,點面的、站座的、賣票的之間要想溝通必須大聲喊叫才可以。
2/9 傳統的麵館不設服務員,大家奔著同一個目的,交了錢直接取面就好,顧客與店員都有著很好的配合。對比廣州或上海的早茶,麵館的特點為:快餐化、非聊天場所、地點狹窄不舒服、衛生差。在牛肉麵館座位不足的情況下,食客也只有蹲在街邊品味拉麵。
3/9 蘭州城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西漢元狩二年(前121年),霍去病率軍西征匈奴,在此設令居塞駐軍,通往河西四郡。康熙五年(1666年),陝甘分治,設甘肅行省,省會定於蘭州。乾隆三年(1738年),改稱蘭州府。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陝甘總督衙門移至蘭州。用以“節制三秦”、“懷柔西域”。
4/9 民國二年(1913年),廢府改為蘭山道,駐省會皋蘭縣。民國十六年(1927年)改蘭山道為蘭山區。民國三十年(1941年7月1日),析皋蘭縣城郊新設蘭州市。1949年8月26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進入市區。
5/9 1906年10月28日,彭英甲(蘭州道)等與喀佑斯(天津泰來洋行經理)簽訂建造黃河鐵橋合同。合同約定:鐵橋由喀佑斯承包修建,工期十八個月,工程總包價十六萬五千兩白銀,分四期支付;鐵橋樣式、結構、荷載等均按外國優等章程修建,保固期八十年。
6/9 1909年7月鐵橋竣工。1928年,時任西北軍第七方面軍總指揮兼甘肅省主席劉鬱芬,為表達其對孫中山先生的追隨,手書了“中山橋”匾額,“第一橋”從此改名為“中山橋”,並一直沿用至今。
7/9 張掖路附近。☆張掖路是最具文化歷史底蘊的街道。民國十五年國民軍入甘後,在督辦劉鬱芬的籌劃下,由該部工兵充當公役,鋪築為碎石漿結路面,並順直箭道巷以東街道。1941年建市後,定名中華路。1957年5月,重新鋪築漿結碎石基礎,瀝青表面處理。一年後的1958年6月,命名為張掖路。
8/9 廣武門附近。☆廣武門街道東至平涼路,西至靜寧路,南至慶陽路,北至黃河沿中心線。廣武門多棟商業樓以手機產業鏈自成體系,已是大家公認的手機行業商圈,是蘭州的手機街。
9/9 31路無軌電車。☆無軌電車是一種通常由架空接觸網供電、電動機驅動,不依賴固定軌道行駛的道路公共交通工具。1980年代後,無軌電車與公共汽車合稱為公共電(汽)車或公共汽(電)車。經歷了近半個世紀的風風雨雨,2008年05月無軌電車停運。【甘肅蘭州,1992年。攝影:fdecomite】
2018-11-30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