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代的蘭州,大街小巷市井生活
三十年代的蘭州,大街小巷市井生活
三十年代的蘭州,大街小巷市井生活
三十年代的蘭州,大街小巷市井生活
三十年代的蘭州,大街小巷市井生活
三十年代的蘭州,大街小巷市井生活
三十年代的蘭州,大街小巷市井生活
三十年代的蘭州,大街小巷市井生活
三十年代的蘭州,大街小巷市井生活
三十年代的蘭州,大街小巷市井生活
舊影閣
1/9 【蘭州街景】西北地區的蘭州,享有黃河明珠、絲路重鎮、瓜果名城、水車之都等美譽。1764年(清朝乾隆二十九年),陝甘總督辦公地移至蘭州城;自此,蘭州成為軍事重鎮,用來節制三秦。\n
2/9 【蘭州鼓樓】張掖路中段,舊時曾建有鼓樓。宋代時期,該路就是蘭州城的主通道。清末時期,該街寸土寸金,店鋪經營:火柴、胰子、玻璃、洋蠟、紡織品等等;後出現擺攤設點的商販。
3/9 【蘭州街景】東西柵子地區,開有元泰和、同德興、天成福、德生永等古玩店;寶丰、寶生、華美、中華、人鑑、鏡真、印儂軒等影樓;元恆泰、義興隆等銀樓銀號。很多商家毀於日本飛機的轟炸。
4/9 【蘭州黃河鐵橋】黃河鐵橋位置在蘭州白塔山下,是城市的標誌性建築。1908年(清朝光緒三十四年),鐵橋建設全面展開;1909年(清朝宣統元年),鐵橋竣工。建此橋實用庫平銀達306691兩。
5/9 【蘭州黃河鐵橋】1909年(清朝宣統元年),甘肅洋務總局為保護、維護鐵橋,頒佈鐵橋管理、歲修法程,往來行人車馬條規;倘有不遵,即由執勤士兵扭送當局。1928年(民國十七年),改名中山橋。
6/9 【蘭州城門】明清時期,蘭州城牆在北宋城牆之基礎上多次擴建;基本保留到上世紀五十年代。蘭州內城的四大城門前均建有門樓,雄偉壯觀的南門樓上懸掛有(萬里金湯)巨幅匾額。
7/9 【蘭州白塔寺附近】白塔寺位置在城市北岸白塔山上,海拔約為一千七百米。最早的白塔建於元代,今已不存。明朝景泰年間,劉永成(鎮守甘肅內監)在原址重建白塔。1715年(清朝康熙五十四年),曾命名為慈恩寺。
8/9 【蘭州街頭的水客】民國時期,蘭州的生活供水非常落後。一般是到黃河邊上取水,來回奔波挑水;機關、學校、店鋪則用馬車來回運水。水客就是送水的水夫;每塊銀元通常可購五十擔水。
9/9 甘肅蘭州老照片,1934年。攝影:霍爾頓
2019-07-18

更多精彩

推薦中...